高中地理会考考纲解读-湖南教育出版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母亲的微笑。地理其实不难!

泰顺育才高级中学高一地理备课组

二○○九年四月二日

(湘教版必修Ⅰ、Ⅱ、Ⅲ册)

2009高一地理会考知识点解读

必修Ⅰ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①、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a):

地月系 思考:

太阳系 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

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 (河外星系)

总星系 (其他恒星系) 与银河系处于同一级别的是?

(可见宇宙) 河外星系 (河外星系)

例题:右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c):地

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它位于

金星和火星轨道之间。

读图要求(必修ⅠP 8图1-3):记住

地球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的位置、运

动方向、相邻行星的名称。(距太阳由近

及远的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b):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充足的水分等。

原因:①宇宙环境:地球上有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和安全的宇宙运行环境。

②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适当的日地距离(有了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的存在,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适宜的地球自转周期(地表温度变化不至于变化剧烈,保证了生命的存在和发展);适中的体积和质量(有了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层);地

球内部水汽的生成及外逸凝结导致了液态水的存在。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太阳辐射与地球

①、太阳辐射的含义及能量分配(a):

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

的能量。可分为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三部分。太

阳辐射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可见光约占太阳辐射

③能量的50%)。

②、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b):②

• 直接提供维持生物生长的光、热,经过植物的② ① ③

光合作用可以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是地球水循环、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煤、石油等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

4、太阳活动与地球:

①太阳活动的类型(a):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

②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b):

影响地球上的气候: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黑子数目多少的变化地球气候的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

耀斑引起大气电离层强烈的电磁扰动---磁暴,从而造成短波通讯受干扰甚至中断;干扰电子设备;威胁宇航器的安全;使地球磁场受到干扰,导致磁针颤动,使磁针不能正确地指示方向;

极光现象:太阳风导致地球高纬度地区大气出现电离,产生极光。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5、地球的自转

①、地球自转的特点(方向、周期、速度)(a):

方向:自西向东;极地俯视图上:“北逆南顺”。

周期:一个恒星日,即23时56分4秒

速度:角速度,除南北极点为0,各地都相等; 线速度:赤道最大,赤道向两极递减;

南北纬60°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 一半 。

②、昼夜交替现象(b):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导致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生物钟).

其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小时)。

拓展提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称为晨昏线。晨昏线与太阳

光线相垂直,平分赤道,自东向西运动。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

面的倾角即太阳高度,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0;直射点与晨昏

线相切纬线圈的纬度之和等于90°;晨昏线是地球上的大圆,

可以平分地球。

概念的区别:昼夜现象、昼夜交替、昼夜长短变化

晨昏线的特点: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相同;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a):

原因:地转偏向力

偏转规律:南左,北右,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左右手法则帮助判断)

强调:要顺着物体前进的方向再判别偏转的方向。

④、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相关时间计算 (c): 【数轴法】

地方时: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 12 时,将两个连续12时之间等分为24个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也就是说,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都有一个当地时间即地方时。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东经数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西经反之。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 4 分钟;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

小时。 强调: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

拓展提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上,地方时为12时。晨线在赤道上与之相交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在赤道上与之相交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

区时:为了使用上的方便,人们将全球划分为24

个时区。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

该时区的区时,又称标准时。中国使用的是北京时间(东8区的区时,即1200E的地方时)能力要求:

①学会由所给经度推算时区、由时区推算其中央经线和时区的经度范围,熟悉1800经线两侧的时区分布。

②掌握区时换算的基本方法:同侧减、异侧加,推算时区差,东加西减得区时。【数轴法】

⑤、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b):

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它是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大体沿180°经线穿行的折线,它是为了消除因为地球球形而导致的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而设定的,同时为了保持180°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1800经线是东西12区的中央经线,理论日界线。

注意: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0经线重合。

东、西十二区:钟点相同,日期相差一天(东侧为西12区,日期晚一天;西侧为东12区,日期早一天)。掌握过日界线的日期变更规则(向东方过减向西加)。【画草图】

6、地球的公转

①、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a):

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周期:1恒星年,即365日6时9分10秒。

速度:与距日远近有关。1月初,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

②、公转轨道(c):即地球公转的路线,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读图要求(必修ⅠP21图1-14):⑴了解地球公转轨道的特点;⑵识记近日点、远日点位臵,并注意冬至日、夏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臵的差异;⑶把握公转方向;⑷正确理解公转速度变化的规律。

例题:神舟七号发射时(北京时间九月二十五日晚九时十分),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是:

②、黄赤交角的概念及图示(c):

概念及大小:赤道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目前约为

23.50,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的角度约为66.50。黄赤

交角是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形式的综合体现。

读图要求(必修ⅠP21图1-15):⑴地轴的北极总指向

北极星;⑵认识赤道面和黄道面;⑶识别黄赤交角、地轴

与黄道面的夹角大小。

影响: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南北

移动,其移动的范围在23.50N和23.50S之间,移动的周期

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做1回归年。引起各地正午太

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更替、五带的

划分等一系列地理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