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详细注解系列13:陋室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类活用
1. 名:名词活用动词,出名。例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 灵: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显出有灵气。例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 馨: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了芳馨。例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例句:无丝竹之乱耳 5.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例句:无案牍之劳形 6. 上:方位名词作动词,蔓上。例句:苔痕上阶绿 7. 绿:形容词作动词,变绿。例句:苔痕上阶绿
的琴。 12. 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装
饰精美的经典(《四书五经》),但就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书则指的是佛经(《金刚 经》)而安徽考察则是后者。金:珍贵的。金者贵义,是珍贵的意思,儒释道的经典都 可以说是金经。 13.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 音。 14. 之:语气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5. 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16. 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17. 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 身体。 18. 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诸葛 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卧龙岗中。 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19. 孔子云:孔子说,云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说。 20. 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 标志,不译。
选自《全唐文》。室成之后,由书法家柳公权书《陋室铭》写并勒之成碑,树建市旁。 后因战乱洗劫,室碑俱毁。现存陋室系清乾隆知州宋思仁重建,1902 年岭南金保福补书《陋 室铭》碑一方。
注释
1. 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 后来就成为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从题目看,作者是在赞美陋室,为陋室作铭,其实不然,作者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本文运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 感情,表现了作者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全文 81 字,可说是字字写陋, 又字字透着不陋。开篇 16 字,为全文写不陋奠定了基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 深,有龙则灵。”从表面看来,“仙”与“龙”是为山、水增色彩,实则是喻陋室之主。陋 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却那般富有充实:“鸿儒”、“金经”、“素琴”,不单从交 往、学习、愉悦几方面描写出陋室之主追求之不陋,就是“鸿、金、素”三字内涵之丰富, 也是与陋无缘的。正如他自己所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芬芳四溢的香气形容其高尚 的思想品德,这就突出了陋室之主追求的不是荣华富贵(无丝竹之乱耳),也不是功名利禄 (无案牍之劳形),而是心之洁,趣之雅,德之馨。作者将其陋室比作“诸葛庐”、“子云 亭”,树立榜样,意在自勉,更表现出了作者安贫乐道之心,所以说“何陋之有”。
全文仅 81 字,有三层意思。第一层(第 1~3 句),运用类比点明主旨:“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点明文章主旨“惟吾德馨”,陋室不陋。第二层(第 4~7 句),描写居室环境、 来往客人、日常生活,揭示“德馨”的内涵:幽美清雅的环境,反映室主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学问渊博的来客,表明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恬然自适的生活,则表现主人安贫乐道的情 趣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弃,从而点明了“德馨”是“陋室不陋”的原因。第三层(第 8~9 句), 把自己的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并以孔子的话结束全文,含蓄的表达了作者 以君子自况的高雅情趣,与开头“惟吾德馨”遥相呼应。
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寄托与某一具体的事物中,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感情。
抒情
第3页共5页
中考文言文详解
文章借助陋室说理,以抒情的笔调表明作者高洁的品格,事中见理,景中显情,诚可谓 “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这样就把作者的闲情逸事,居室美景写得含蓄生动而意韵悠 远。
2. 在:在于,动词。 3. 名: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4. 灵(líng):名词作动词,显得有灵气。 5. 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词,此,这。是:表肯定的判
断动词。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第1页共5页
中考文言文详解
6. 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吾:我, 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尚书·君 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 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 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珍贵的 经文。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 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
文章简介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一说为刘禹锡所著,另一说则为早于刘禹锡 所著。
“铭”本是古代刻于器具和碑文上用于警戒自己或陈述自己的功德的文字,多用于歌功 颂德、祭奠祖先与昭申鉴戒。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 的。由于这种文体独特的历史渊源,使这种文体具有篇制短小、文字简约、寓意深刻等特点。 根据古文体的分类, “铭”是应用文。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题意,即对陋室描述, 通过陋室对论语进行歌颂。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破迷开悟,引人入胜,这才是作者真 正的意思。托物言志,以此阐明作者的隐居生活态度是安贫乐道和人生观的价值。此处陋室 是刘禹锡于长庆四年任和州刺史时所建。
7.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上:长到;入: 映入。
8. 谈笑有鸿儒:谈笑间都是学识渊博的人。鸿:大。 9. 鸿儒(hóng 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 10.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11. 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山可以不用高,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 名,那么居所虽然简陋,但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 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 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此种借力打力的技巧,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 心独具。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 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础。也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 德馨二字。
修辞 ⑴托物言志的写法 ⑵反向立意的构思 ⑶对仗工整,押韵 ⑷采用类比与起兴的手法
第4页共5页
中考文言文详解
⑸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
赏析
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与警戒自己。明白了铭的意思, 也就明白了题意,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 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这篇铭文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不愿 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之高雅,精神之富有,使人感受的是陋室不陋,就 是直接描写陋室的词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也让人体会不到一点“陋”意,给人 更多的则是郁郁葱葱的青草掩映下的小屋,充满了勃勃生机。真是陋室不陋。
1. 之: ①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案牍之劳形 ②结构助词,相当于“的”: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 ③代词,代指前文所指的事物 ④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何陋之有
2. 往来: ①表示交往的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第2页共5页
中考文言文详解
②表示来来往往的人: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线索 从线索看,《陋室铭》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文的始终:开头引出"惟吾德馨",而
后又以居室环境、往来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述"惟吾德馨",最后又以"诸葛庐","子云亭"的" 何陋之有"映衬"惟吾德馨"。这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托物言志 作者引用何陋之有的用意在于“陋室不陋”,“惟吾德馨”统领全篇。 从表达方式看,《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
主题 从主题看,《陋室铭》通过对居室交往人物生活情趣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
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追求声色娱乐的生活态度。表达了 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情怀。“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 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有用韵的特点。
文章巧于用典。如借“诸葛庐”、“子云亭”以自况,且引孔子之语——“何陋之有?” 说明陋室“不陋”,从而增强了文章说理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总之,作者在文中不是以“君子”自我标榜,而是以君子的敬德修业律已,表现为一种 对人生失意与仕途坎坷的超然豁达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惟其如此,我们与其视其为一篇 阐述陋室“不陋”的散文,倒不如说这是一首赞颂陋室以显主人淡泊高雅之生活情趣的抒情 诗。
比兴 最突出的艺术手法的比兴。文章开头运用“山”“水”类比,引出陋室具有名和灵的性
质,点明主旨,暗示陋室不陋(以山水比陋室,以仙龙比德,以名灵比馨)。
反向立意 从立意看,《陋室铭》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
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表达了作 者洁身自好、不慕富贵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以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感。
古今异义
1. 无案牍之劳形(形:身体;今常用义为:样子) 2. 惟吾德馨(馨:品德高尚;今义为:芳香.) 3. 谈笑有鸿儒(鸿:大,渊博;今义为:鸿雁,书信.) 4. 无丝竹之乱耳(丝竹: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乐器的声音;今义为:丝绸和
竹子) 5. 可以调素琴 (调:弹奏;今义为:调解)
一词多义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 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 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 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 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 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中考文言文详解
十三、陋室铭 1
唐·刘禹锡
山不在 2 高,有仙则名 3。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斯是陋室 5,惟吾德馨 6。苔痕上阶 绿 7,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8,往来无白丁 9。可以调素琴 10,阅金经 11。无丝竹 12 之 13 乱耳 14,无案牍 15 之劳形 16。南阳诸葛庐 17,西蜀子云亭 18。孔子云 19:何陋之有 20?
《陋室铭》的写作技法运用繁杂,在区区八十一字内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 借代类比等手法,而且押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 梁,让人回味无穷。
写作技法
句式 从句式看,《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
的齐整之美。但《陋室铭》中"何陋之有"又是散句。所以句式上《陋室铭》是骈散结合,使 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音乐的美感。同时, 文章又重在五言,间以四言、六言,因而句式参差,文章一韵到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