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实现三个超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学期实现三个超越
所谓的“三个超越”指的是:语文教学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去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生活的积累,情感的积累,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奠基,把一个充满创新与活力的语文教学带入21世纪,让语文学习充满成长的动力,让语文学习绽放智慧的潜力!这既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又是我们的理想追求。
那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怎么做到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打造生命化的课堂,为学生的生命奠基呢?
一、超越教材,创设大容量的课堂
超越教材就是基于教材但不囿于教材,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其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籍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
要超越教材,其立足点是学好教材,只有学好教材,才能超越教材。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教材?我想:首先得读书,把读书的过程作为备课的过程。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高万祥可以说是把书爱到骨头里。
他说,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
一生都将自己的阅读视野局限在几本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上的人,又能给学生怎样的人文濡染和浸润?虽说教师不必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但如果你的基本的阅读视野都不比学生广,又怎么可以引领学生呢?因为你也不知道前方的路伸向何处。
曾几时何,我们教师被人说成了教参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甚至被写《三重门》的韩
寒讽刺为:“十个教师九个笨蛋,剩下一个精神错乱。
”当然他写得过于夸张,但对于我们这些“文化人”而言,最大的心病是一不小心就成了“现代文盲”。
为了避免厄运,适应变化,就得学会怎样读书学习,做一个有着独立人格和个性风格的教师,做一个“不跪着教书”的教师,做一个“像一个人一样站立着”的教师。
我们不能像以往一样,只守着一本教材教学生。
新课程改革中有人主张:学生有一碗水,教师要指给学生一条河。
如果教师没有“源头活水”,又怎能有“问渠哪得清如许”?教师的阅读面狭窄,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只能是一句空话。
其次是创造性阅读。
所谓的“创造性阅读”是指阅读者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进行体味、思考,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悟和新颖的结论。
有了创造性阅读,就能站在教材之上,把教材看作一种可以改造的客观存在。
我们完全可以,也实在应该积极审视传统教材,科学地处理和加工,多元地选择和积累。
有了创造性阅读,我们才能超越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孩子们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人生涵养。
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中,“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是文章的开头,也是文章的重点、难点。
在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把“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一句中的“损失”
改为“价值”。
几个同学合作完成了这一句式的转化:“圆明园的价值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这个转化,体现了老师对文章的个性化解读。
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说一说圆明园的不可估量的价值,提醒学生说的时候尽量用上文中的连接词。
学生通过连接词“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以及老师提供的补充课文《雨果致巴特莱的信》中对圆明园的描述,感受到圆明园原来拥有的是祖国的文化史,乃至是世界的文化史。
正因为圆明园价值的不可估量,所以它的毁灭,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窦老师在第五段的教学中回顾盛时盛况,抚今追昔,从“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中,推出“没有了……也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还没有了……”、“不仅没有了……还没有了……”,一读再读,一悟再悟,对比所带来的震撼效果于是产生,特别是接下来,老师用低沉的语调说:“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60年10月6日。
就是从这以后,圆明园化为一片灰烬,什么也没有了。
”然后慢慢擦黑板,只留课题,其余都擦去,稍留残迹,全场沉默。
在以上教学中,不管是对“不可估量”的个性化解读,还是对“没有了……也没有了……没有了……还没有了……”的创造性指导,以及补充课文《雨果致巴特莱的信》等,都体现了老师对教材的超越。
同时,它也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要超越教材,就要创设大信息容量的语文课堂。
我们要根据需要合理补充,让教材“实”起来。
我们要打破两节语文课折腾一篇小文章的定势,我们不能只守着一本教材教学生阅读、学习。
在教学时,有必要对教材进行合理补充,以增加阅读量,增强阅读效果。
(1)课前准备的“预补”。
(2)弥补教材空白。
教材中对于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等描述甚少,而这些内容对理解课文又至关重要。
老师就应该适当补充。
对于教材中留有想象空间的地方,一定要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中,老师可以这样做的:“让我们假设一下历史,回到一百四十五年前,现在,你回到那个时候,面对圆明园的毁灭,假如你是一位把握国家前途命运的皇帝;假如你是辅佐皇帝参与国政的大臣;假如你是保卫圆明园或者保卫祖国疆域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士兵;假如你就是生活在圆明园附近或者就是生活在北京城的一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面对这样的毁灭,要是你的话,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角色,你要是他的话,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这样的体验是属于你自己的,请你冷静的琢磨琢磨,选择一种,谈谈看。
”这样就出现了一片虚拟的历史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拓展其思维的空间,自己去组织语言的表达方式——思维与语言一起活跃。
(3)适当修改、再创造。
如学了《游园不值》等古诗词,就让学生们根据诗词的意思编一个小故事。
可见,超越教材,创设大容量的语文课堂,就能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让那一篇篇经典的文章,一部部经典的书籍滋养
学生们的生命,也滋养我们的生命。
二、超越课堂,让语文与生活共振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开放的语文课程强调教学不限于教室、校园和单一的教材,而是与家庭、社会相通,它存在于广阔的生活空间。
学生的生活活动,情感活动,心灵活动等所有的生命运动都是语文学习的过程。
要做到超越课堂,就要把语文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活动中,我们要让学生懂得:在课堂上要好好学语文,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语文,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就在广阔的天地里,生命的成长中。
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中,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开出略显“丰厚”的书单,建议有兴趣的同学找来读。
这样做,就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课外。
学生们至少知道:在教材之外,关于圆明园的毁灭,还有很多值得探究的问题在等着他们。
再如,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指导学生用多义词“痛快”造句时,并不是在课堂上说说、在本子上写写即可,而是布置学生用一周的时间把自己在家里以及社会上听到的含有“痛快”的句子记录下来,看谁收集的句子多。
这样的课外学习活动,扩展了语文学习的课堂,从社会生活中真切地感悟、辨别了多义词。
又如每逢过春节,我就会让学生们搜集春联、写春联、编创春联等,让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祖国的灿烂文化,感受浓浓的文化气息。
我们要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睁开惊奇的
眼睛面对世界,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让他们懂得我们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生活在多变的信息社会,感受人世间的爱与恨,美与丑……这一切都要用自己会看的眼睛、审美的眼睛,会听的耳朵、审美的耳朵去发现,始终保持一种不断发现的新鲜感,渴望与冲动。
超越课堂,不光把语文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活动中,还要触及学生的心灵里。
窦老师认为,对于阅读而言,最重要的永远不是懂不懂,懂多少。
很多时候,一种朦胧而舒心的快乐,才能引导孩子进入“阅读的森林”。
有一次,在阅读教学课堂上。
当时,师生一起诵读《宿新市徐公店》一诗,老师描绘诗意,学生一边想象一边概括描绘的是哪一个句子。
当读到“飞入菜花无处寻”时,一个学生大声喊:“老师,请等一等,我马上就要抓着它了!”大家静静地等着他,过了一会儿,学生睁开眼睛兴奋地说:“终于抓住了,嗯,真难逮呢!菜花是黄色的,蝴蝶也是黄色的。
”正说着,他还做着手捏蝴蝶翅膀的姿势呢,再看表情更是一脸的喜悦……你看,在闭着眼睛想象画面的过程中,学生的灵魂在诗歌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个人的审美体验与教材文本实现了“无缝对接”,享受着精神的快乐与幸福。
这种“过电影”的方法,能有效地将学生的阅读体验转化为审美想象,帮助学生体会一种“朦胧而舒心的快乐”,正是这种快乐有可能使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超越课堂,让语文与生活共振,学生就会觉得原来语文学习并不那么枯燥,原来语文学习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这是一件多么有
意义的事情啊!
三、超越教师,让孩子学会思考
不知是谁说过这样一件事:上完一节课后,中国的孩子很少有问题可问;而外国的孩子(不知是哪一国)问题更多了。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深思的问题。
我想,如果我们老师经常鼓励学生超越教师的话,学生的问题一定更多,思想一定更开放,创造力一定更强。
超越教师,实际上是老师自我的一种超越。
古人言:“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当老师的应该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去探求真理,发现真理,开创教师和学生真正平等的对话平台。
超越教师的过程,是学生体验自己学习所获得知识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的过程,是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过程,更是追求真实、探求真知、献身真理的过程。
窦老师认为,教育不在于告诉学生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去发现真理,在于给学生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没有怀疑和批判的思想,就没有创造。
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利交给学生,用心呵护和敞亮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的灵魂,培养出超越教师的学生是为师的骄傲。
那么,如何使学生超越教师呢?
(1)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
有了这种感觉,学生才敢和你无拘无束地交流,平等真诚地对话,才会实现超越教师的真正行为。
(2)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力交给学生。
也就是说给孩子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让学生学会思考,而不是让学生接受自己的答案。
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中,由于在这场浩劫的背后,有着太过复杂的背景,当孩子的认知水平还不能对历史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理解的时候,窦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们“不抵抗”的深层原因在于综合国力的落后和封建统治者奉行的“磕头外交”政策,而是放下架子,与学生一起去探求,一起去思考。
以往的《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在学生学完课文后,很多老师习惯这样提问:“面对圆明园,你想说什么?”学生的回答大多集中于“振兴中华”、“雪我国耻”、“自强不息”上。
这些口号是学生的思想里原来就有的,很难说是他们通过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才获得的。
窦老师设计了“走出圆明园”这一环节,突破了传统处理方式的局限,使学生由陷入狭隘的民族情绪转为对历史的反思:这场文化毁灭的浩劫为什么会发生?它留给我们后人怎样的启示?然后,教师开出了对一般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也显得“丰厚”的书单,“建议有兴趣的同学找来读”。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千年师道,窦老师于不经意间,将其做了局部颠覆,用圆明园的大火燃起学生对历史真相的思考。
读书、求知、发现真相、明白事理,这是一辈子的事情,一堂语文课能做的毕竟有限,能够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课外,这就够了。
我想,学生中大多数不会现在就去读。
但他们至少知道:在教材外,关于圆明园的毁灭,还有很多值得探究的问题在等着他们。
而其中个别聪颖孩子,也许就在此刻步入了一个深邃的人文世界。
或迟或早,当他们再度接触这个沉重的话题,一定会记起这节课。
超越教师,让学生学会思考;超越教师,别让学生缺乏思想。
语
文教学要“立人”,但思想不能灌输,而应引导每一位学生在获得基本认同的前提下,根据个人的独特感受,走上文化积累和精神成长的快车道。
总之,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超越习惯,超越传统,超越自我体能的、知识的、智慧的极限,从而实现自我审美的过程,自我创造的过程。
“三个超越”教学思想是从实践中开出的课改之花,“三个超越”不仅点燃了自己的生命之光,也点燃了千千万万小学语文教师心中的理想之光。
在“三个超越”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大胆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创设大信息容量的课堂,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生活,让我们的语文教学与生活共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