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外科学--奶牛蹄病
奶牛肢蹄病,奶牛身上打个洞是怎么回事
![奶牛肢蹄病,奶牛身上打个洞是怎么回事](https://img.taocdn.com/s3/m/24e54f6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d.png)
奶牛肢蹄病,奶牛身上打个洞是怎么回事回答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的总称,四肢每段的皮肤、皮下组织、骨、关节等均可发生病变,以跗关节磨损及炎症肿胀、趾间皮炎、蹄底溃疡为主。
奶牛肢蹄病病因:病原菌,多由瘤拟杆菌和坏死厌气丝杆菌引起,其产生的蛋白酶能消化角质,使蹄的表面受到侵害;夏季青草多汁,牛粪稀、尿多,环境潮湿造成细菌滋生。
一、奶牛肢蹄病1、什么是奶牛肢蹄病(1)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的总称。
四肢每段的皮肤、皮下组织、骨、关节、韧带、肌腱均可发生病变。
在奶牛饲养中,常见的肢蹄病以跗关节磨损及炎症肿胀、趾间皮炎(俗称蹄叉炎)、蹄底溃疡为主。
前肢肢蹄病主要集中在趾间皮炎及蹄底溃疡,两后肢以跗关节磨损及炎性肿胀、趾间皮炎、蹄底溃疡居多。
(2)该病发生后,蹄的真皮和角质层发生化脓性病理变化,病牛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患牛疼痛,生产性能降低。
2、奶牛肢蹄病发生原因(1)病原菌该病多由节瘤拟杆菌和坏死厌气丝杆菌引起。
节瘤拟杆菌能产生蛋白酶,消化角质,使蹄的表面及基层易受侵害,其在坏死厌气丝杆菌、坏死梭杆菌等病菌的协同作用下,可引起明显的腐蹄损害。
(2)季节夏秋季因饲喂青绿多汁饲料,牛粪稀、尿多,潮湿环境适合病原菌生长,易使蹄部皮肤疏松、角质变软而发病。
另外,奶牛经过6、7、8月的高温高湿气候后,体质下降,蹄部易发生病变,故该病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
(3)营养过量补喂蛋白质或已霉变的粗、精饲料易造成蹄叶炎发生。
饲料矿物质缺乏,钙、磷、锌含量不足、比例不当易引发蹄质疏松而诱发蹄病。
不平衡的营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蹄病发生。
二、奶牛身上打个洞是怎么回事1、奶牛身上打洞的原因在牛身上打洞是一种正常的手术操作,叫做瘤胃开窗手术,属于一种治疗手段。
这个洞是开在牛的瘤胃上的,然后安装一个叫做牛尾瘤管的装置,这个装置是用来观察牛的瘤胃消化情况及胃部健康的。
当牛的胃部消化出现问题的时候,饲养者会把手伸进去将一些消化不了的食物取出来。
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认识实践
![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认识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d2cbd3d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4.png)
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认识实践奶牛蹄病是一种常见的产后疾病,主要表现为奶牛蹄部的疼痛和炎症。
如果不及时治疗,奶牛可能会受到很大的痛苦,并且可能导致生产能力下降。
了解奶牛蹄病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 饲养环境不佳:奶牛蹄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饲养环境不佳,例如地面湿滑、不干净等。
这样的环境会增加奶牛蹄部受到感染的风险。
2. 营养不良:奶牛营养不良也是导致蹄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饲料中缺乏适当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会导致奶牛蹄部组织的免疫力下降,从而易受感染。
3. 蹄部损伤:蹄部损伤也是奶牛蹄病的常见原因之一。
过度修剪蹄部、蹄部长时间受到压力等都可能导致蹄病的发生。
针对奶牛蹄病的防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确保牛舍地面的干燥和清洁,以减少奶牛蹄部感染的风险。
定期清洗牛舍,消毒饲槽等也是很重要的。
2. 提供适宜的饲料:保证奶牛得到充足的营养,特别是适当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提高其蹄部组织的免疫力。
可以咨询兽医师或动物营养师,制定合适的饲料配方。
3. 定期检查蹄部:定期检查奶牛的蹄部,观察是否有红肿、溃烂等症状。
如果有异常,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防止病情恶化。
4. 管理牛群行为:合理管理奶牛的行为,避免过度行走、过度挤压等对蹄部造成的损伤。
奶牛蹄病对奶牛的健康和生产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奶牛蹄病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通过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适宜的饲料,定期检查蹄部等,可以有效降低奶牛蹄病的发生率,保障奶牛的健康。
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认识实践
![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认识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d29b9879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7.png)
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认识实践奶牛蹄病是指奶牛发生了蹄部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奶牛蹄病对奶牛的健康和生产能力有很大影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奶牛死亡。
认识奶牛蹄病的原因以及防治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奶牛蹄病的发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饲养管理不当:奶牛饲养管理的不当是导致蹄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牛棚环境不良,湿度过高,地面缺乏清洁和消毒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蹄部细菌滋生,增加奶牛蹄病的患病风险。
2. 饲料营养不均衡:奶牛在饲料中缺乏足够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会导致牛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患上蹄病。
3. 运输和堆栏压力:奶牛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容易因为压力过大而患上蹄病。
奶牛在堆栏中长时间待留也会导致蹄部受压力损伤而发生蹄病。
4. 疾病感染:奶牛身体受到其他疾病感染时,免疫力下降,容易导致免疫力低下,从而患上蹄病。
对于奶牛蹄病的防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饲养环境的改善:保持牛棚环境的清洁和干燥,及时清理牛群的蹄部排泄物,定期进行地面消毒,减少蹄部细菌滋生的机会。
3. 合理疫苗接种:根据兽医建议,合理地给奶牛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感染。
4. 运输和堆栏压力的减轻:在奶牛运输过程中,要合理安排运输时间,给予奶牛充足的休息和饮水时间。
在牛栏中,要合理安排奶牛的休息和运动时间,减轻蹄部的压力。
5. 及时治疗:一旦发现奶牛患上蹄病,要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根据病情,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并注意休息和饲料的调整。
在实际生产中,以上的防治方法应该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实践。
只有通过科学饲养管理和合理治疗手段,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奶牛蹄病的发生,保障奶牛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奶牛蹄病大全
![奶牛蹄病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ca52b5dad02de80d4d840f8.png)
1、局限性蹄皮炎又名蹄底溃疡,是蹄底和蹄球结合部的局限性病变,临床上以早期底球结合部发软、疼痛,后期角质缺损、真皮暴露并长出肉芽组织为特征。
(一)病因牛蹄长期被粪尿浸渍,以致于蹄角质湿度和软度增加。
牛长期在水泥地面站立,或牛舍运动场内有砖瓦、灰渣等硬物,容易造成蹄部损伤。
饲料缺锌可使本病发生率增高。
(二)症状本病以后外侧趾多发,表现轻度至重度跛行。
若外侧趾发生,则用内侧趾负重,驻立或运步均见患肢呈外展肢势。
触诊蹄匣明显增温,趾动脉搏动增强。
检查蹄底见底球结合部角质变薄发软,按压疼痛;或角质缺损和真皮暴露,生长出花椰菜样肉芽组织;常因粪尿泥土等进入而引起化脓性蹄皮炎。
(三)治疗首先用自来水将患蹄彻底清洗,切除坏死的角质、真皮和过剩的肉芽组织,必要时用止血带减少出血,然后用凡士林拌高锰酸钾粉敷于患部,绷带包扎固定,再用碘酊将绷带浸透,一般1次即愈,严重者需治疗2- 3次。
若在系部行普鲁卡因青霉素封闭,疗效更好。
治疗成功的关键是保持患蹄干燥清洁,确保包扎绷带维持较长时间。
2、腐蹄病腐蹄病又称为传染性蹄皮炎,为牛常见蹄病。
牛的腐蹄病有多种,其中以坏死杆菌引起的最为常见,占引起跛行蹄病40%~60%.放牧牛发病率夏季最高,冬季舍饲牛较高,成年牛较犊牛多发,乳牛比耕牛多发。
一、病因饲养管理差,蹄部经常浸泡于粪尿之中;蹄角质或指间皮肤外伤;长期舍饲,缺乏钙、磷等矿物质,或缺乏运动,或经久不使役,或长途行走,蹄底磨损过度等致使蹄角质对感染的抵抗能力大大减低,引起坏死性杆菌等厌氧菌感染。
二、症状1.急性期患病动物突然跛行,体温从正常升至40~41℃。
病蹄肿胀,触诊有热、痛。
多数病牛其蹄底发现小孔或大洞,用探针可测出其深度。
指(趾)间也常可找到溃疡面,其上覆盖有恶臭的坏死物,有的出现全身性败血症状,病程较长者在蹄冠、指(趾)间或蹄球处可找到窦道。
2.慢性期多伴随深部组织感染而形成化脓性灶或窦道。
一般跛行程度会逐渐减轻,但不能恢复至正常运步。
牛肢蹄病学习课件完整版
![牛肢蹄病学习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1d62ea964bcf84b8d57b47.png)
病牛患肢固定于六柱栏内, 离地0.
急 6、发情率、受胎率均下降
高产牛机体的抵抗力相对较低,体弱,肢蹄更易损伤或发肢蹄病。
5m 左右, 1% 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患蹄,整修蹄底将腐烂的腔洞扩创成反漏斗形, 扩至健康组织与病变组织的连接处, 让其流出鲜血为止,
性 以高锰酸钾粉填塞创口止血, 随后3% ~ 5%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擦干, 再用研碎的血竭撒入创面的患部, 撒完后用烧红的烙铁熔融血竭
, 使之与角质结合, 处理完毕用绷带包扎固定, 外涂松馏油, 以防腐、防潮, 隔4 ~ 5 d 检查1 次, 如未脱落则无需处理, 否则, 应再补充处
蹄 理1 次。
葡萄糖酸钙50g, 5% 葡萄糖1500ml,静脉注射,VD3150万IU 肌注, 1次/d,连用7d。 将蹄部彻底消毒,去除坏死角质、脓性腐败物。
饲养管理
肢蹄的状态 好坏可以反映牛群的管理水平高低 蹄变形 奶牛站立姿势及负重异常,增加蹄的发病率。 异常站立姿势及负重 诱发指( 趾) 间皮炎、指( 趾) 间皮 肤增殖等病。 牛蹄保健 牛蹄日常洗刷保洁、药浴护蹄和季节性计划修 蹄等工作重视不够,蹄病可大量发生。 蹄病 发生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修削蹄不当易引起感 染化脓。 干奶期 过于肥胖, 饲养密度过大, 饲槽过低, 运动场面积 过小, 奶牛运动不足, 均都是蹄病发生的诱因。
病趾纵切舟骨坏死脓毒症(A),蹄冠带感染肿胀(B) 淘汰肢蹄严重缺陷的公、母牛。
前肢外展,后肢腹下,弓背
2、腐蹄病 外侧趾肿大,蹄冠带角质分离(A),感染破溃脓汁
5m 左右, 1% 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患蹄,整修蹄底将腐烂的腔洞扩创成反漏斗形, 扩至健康组织与病变组织的连接处, 让其流出鲜血为止, 以高锰酸钾粉填塞创口止血, 随后3% ~ 5%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擦干, 再用研碎的血竭撒入创面的患部, 撒完后用烧红的烙铁熔融血竭
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认识实践
![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认识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e2e8604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8.png)
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认识实践奶牛蹄病是奶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了奶牛的生长和生产。
奶牛蹄病的发生原因可能有很多,主要是因为牛舍环境不卫生、饲料不适宜、管理不足等因素导致的。
针对奶牛蹄病的发生原因,我们需要认真加以防治,做好相应的认识实践工作,以保障奶牛的健康和生产。
本文将对奶牛蹄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认识实践进行详细介绍。
一、原因1.环境不卫生奶牛舍环境的卫生状况直接影响着奶牛的健康。
如果奶牛舍太潮湿,容易导致奶牛蹄部长期浸泡在水中,从而容易感染疾病。
如果奶牛舍的卫生不好,地面上有大量的粪便和尿液,也容易引发奶牛蹄病的发生。
2.饲料不适宜奶牛的饲料是直接影响着奶牛的健康和生产的重要因素。
如果奶牛长时间食用粗糙的青草或者干草,会导致体内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取不足,从而容易引发蹄病。
3.管理不善奶牛的管理也是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奶牛长期站立或者行走,蹄部的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导致组织缺氧,从而引发蹄病。
奶牛的修蹄工作不及时也容易导致蹄病的发生。
二、防治认识实践为了防治奶牛蹄病的发生,我们需要改善奶牛舍的环境卫生。
保持奶牛舍内的地面清洁干燥,随时清除粪便和尿液,避免奶牛长时间浸泡在潮湿的环境中。
可以在地面铺设适当的地垫,保持地面的干燥和整洁。
2.科学饲养在饲料方面,我们需要给奶牛提供适宜的饲料,保证奶牛摄取到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可以给奶牛适量添加含钙、磷、维生素等的饲料,以提高奶牛的抵抗力。
要保证奶牛饮水的清洁卫生,避免细菌污染。
在奶牛的管理方面,我们需要加强对奶牛的定时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蹄部的异常情况。
要定期为奶牛进行修蹄工作,避免蹄部变形和发生病变。
还可以给奶牛进行适当的按摩和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蹄病的发生。
4.定期检查为了及时发现和防治奶牛蹄病,我们需要定期请兽医对奶牛进行检查。
兽医可以通过观察蹄部的情况,诊断奶牛是否患有蹄病,并给予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兽医还可以根据奶牛的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饲养方案,帮助奶牛避免蹄病的发生。
病例报告-奶牛蹄病
![病例报告-奶牛蹄病](https://img.taocdn.com/s3/m/4849c26a1eb91a37f1115c17.png)
病例报告-奶牛蹄病学院:动科学院班级:动医09民考汉班姓名:赞哈尔学号:20091339602012年7月7日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柱器官。
具有保护知觉和支持体重的功能。
奶牛肢蹄的健康更是高产保证的重要前提之一。
在奶牛业中,蹄病是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引起奶牛被迫淘汰的第三大最普遮的原因。
蹄病会导致产扔量的下降和繁殖效率的低下。
奶牛跋行90%是由于蹄的问题且极大部分是由于后蹄存在问题而引起的。
奶牛蹄病的高发病率及其对生产的严重影响,现已引起扔业养殖界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在生产实践积系了大量的资料。
引发扔牛蹄病的原因有营养、环境、饲养管理、疾病和遗传等。
奶牛蹄病是危害奶牛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牛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
如果出现障碍,将导致奶牛吃草吃料和饮水困难,造成产奶量下降、体重减轻、繁殖率降低等综合生产能力下降,严重者因运动困难被迫过早淘汰,给奶牛养殖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一、病因1.自身因素1.1 蹄底溃疡主要是在修蹄之后,在蹄底后 1/3处,接近底球接合部的位置,可见角质的坏死区,或角质变软,但一般无脓性物质。
1.2 蹄变形主要是指奶牛蹄部出现长蹄、宽蹄和卷蹄的症状。
1.3 指(趾)间皮炎其特征是皮肤不开裂,有腐败气味。
病变局限在表皮,表皮增厚和充血,指(趾)间有渗出物,有时形成结痂。
1.4病是指(趾)间皮肤及其组织发生炎症,特征是皮肤开裂坏死。
1.5脓肿,在检查时患蹄温度高于健康蹄。
通过修蹄可以看到黑色的线条或角质坏死灶,有脓汁。
2.营养因素2.1产前精料喂量过多该牛场一味追求产奶量,长期给奶牛大量精料,且能量饲料比例过高。
有资料记载:过食精料特别是高能饲料是奶牛发生蹄叶炎的常见原因;而犊牛、青年牛大量喂以发酵饲料或产奶牛吃剩下的混合料也可造成蹄叶炎;头胎牛第一次采食高能产奶日粮并接触脓毒性炎症所产生的内毒素或其它介质时也可引起蹄叶炎。
初产奶牛发病率高于成年牛。
2.2 饲料配方不科学为了节约成本,自己配制饲料,虽然按比例配方,但缺少微量元素,致使饲料中矿物质缺乏,特别是硫、锌、铜、维生素 D 和钙、磷等的缺乏或比例不当,直接影响肢蹄功能,而导致蹄病的发生。
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认识实践
![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认识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84693c6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64.png)
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认识实践奶牛蹄病是一种常见的牛类疾病,不仅影响着奶牛的健康,还会影响到奶牛的生产性能。
奶牛蹄病的主要症状为蹄部疼痛、出血、肿胀及蹄底软化等,严重时还会影响奶牛步态,导致奶牛减少摄食量和奶量,进而降低奶牛的经济效益。
奶牛蹄病的发生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饲养管理不当:奶牛饲养场的空气污染严重、环境卫生差或饲养密度过高会导致奶牛蹄部感染。
2. 日常护蹄不到位:奶牛蹄部过长、钉蹄不当或未及时修蹄,会导致奶牛蹄部疼痛、出血及软化等症状。
3. 营养不良:缺乏某些重要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矿物质等会导致奶牛蹄部细胞的生长发育不良。
4. 环境温度不适宜:过低或过高的环境温度都会引起奶牛蹄部细胞的病变。
过低环境温度下,奶牛蹄部血液循环较差,易引起蹄底软化,而过高环境温度主要导致蹄部细胞的变形。
针对以上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卫生,保证充足的通风换气。
2. 加强奶牛护蹄工作,保持蹄的适当长度,并定期修剪蹄部。
3. 给奶牛提供合理的饲料,尤其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矿物质。
4. 建立适宜的奶牛饲养环境,确保室内温度适宜。
在预防奶牛蹄病的基础上,如遇到疾病的发生,需要及时干预治疗。
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给奶牛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其足够的休息和营养。
2. 进行蹄部消毒和涂药,以消除感染。
3. 对于严重的蹄部软化和蹄底出血,需要剪除病变组织,进行局部处理。
4. 给奶牛输注必要的药物和注射维生素补充。
综上所述,预防奶牛蹄病是重要的,同时也需要在其发生的情况下及时的进行治疗,保证其健康和生产能力。
奶牛蹄病发生的因素及防治措施
![奶牛蹄病发生的因素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d7792a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b.png)
奶牛蹄病发生的因素及防治措施奶牛蹄病是一种常见的牛群蹄部疾病,其发生主要受到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饲养管理不当、环境条件不良、外在伤害和传染病菌感染。
针对这些因素,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奶牛蹄病的发生。
首先,饲养管理不当是导致奶牛蹄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合理的饲料配比和营养不平衡会导致奶牛蹄部疾病的发生。
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奶牛的不同生产阶段和需求,合理进行饲料配比,确保奶牛获得充足的营养。
此外,饲喂的饲料应该干燥、清洁,以减少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与此同时,定期检查牛群的饲料摄入量和体重变化,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以保持奶牛的良好健康状态。
其次,环境条件不良也是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
湿度和温度高的环境会使奶牛蹄部受到过度湿润和软化,易于发生蹄病。
因此,我们应该合理设计牛舍的排水系统,保持牛舍内的干燥和清洁,及时清理牛粪并确保合适的通风条件。
另外,饲养的场地应该保持平整,减少奶牛在行走和静立时对蹄部的压力和摩擦,从而减少蹄病的风险。
第三,外在伤害也是导致奶牛蹄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奶牛蹄部的外伤往往会导致蹄受损、感染和溃疡,从而引发蹄病。
因此,我们应该提高饲养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规范操作流程,避免在操作中对奶牛的蹄部造成伤害。
同时,定期检查奶牛的蹄部状况,及时处理蹄部受伤或感染的情况,避免疾病进一步恶化。
最后,传染病菌感染也是奶牛蹄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重要的传染病菌包括炭疽菌和霉菌等。
为了预防奶牛蹄病的传染病菌感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首先,加强对奶牛的防疫工作,定期注射必要的疫苗以提高奶牛的免疫力;其次,定期对奶牛排泄物进行清理和消毒,减少传染病菌的繁殖;第三,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将患有传染病的奶牛与其他健康奶牛隔离开,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综上所述,奶牛蹄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包括饲养管理不当、环境条件不良、外在伤害和传染病菌感染。
为了预防和控制奶牛蹄病的发生,我们可以从饲养管理、环境改善、减少外在伤害和严密的防疫措施等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奶牛的蹄部健康。
奶牛蹄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奶牛蹄病的防治方法
![奶牛蹄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奶牛蹄病的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d93ac2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d.png)
奶牛蹄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奶牛蹄病的防治方法奶牛蹄病被认为是奶牛场三种常见病之一,给奶牛场的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
本文介绍一下奶牛蹄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以及奶牛蹄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一、奶牛蹄病的发病原因⑴不同品种的牛,蹄病的易感性各不相同。
有些蹄病如蹄叶炎、螺旋状变形蹄及趾间增生具有遗传特性。
⑵夏、秋季节雨水较多,圈舍泥泞,粪便淤积,卫生条件较差,牛蹄长期浸渍在污物中,使蹄角质软化,抵抗力降低,易发生蹄病。
⑶牛长期站在水泥地面,易使软化角质过度磨损,造成蹄底严重挫伤。
⑷牛运动量不足,影响牛蹄的正常磨损,易造成各种蹄变形。
⑸饲料霉败变质,饲料中矿物质缺乏,特别是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引发临床上骨质疏松,导致蹄病发生。
⑹口蹄疫、坏死杆菌病等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播,常可引发蹄病。
二、奶牛蹄病的治疗方法⑴对各种变形蹄进行修整,尽量达到正常形态,对于蹄病严重而不能负重或负重困难的牛,可对其进行装蹄治疗,缓解负重状况。
⑵病初可用蹄浴液(福尔马林、硫酸铜等)冷敷,每天1-2小时;3-4天后对蹄进行温浴,每天1-2次,持续1周左右,对蹄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⑶可采取趾神经或蹄冠周围用1%普鲁卡因结合青霉素封闭疗法,也可于趾动脉内注射普鲁卡因液,炎症严重者可结合全身抗菌素治疗。
⑷对于趾间赘生物增生以及真皮腐败坏死,可手术切除增生和坏死,然后按外科常规手术处理即可。
总之,奶牛蹄病的防治是奶牛饲养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必须持之以恒。
这样对延长奶牛的使用年限,提高牛奶的产量和质量,最终提高奶牛场的经济效益是十分有益的。
三、奶牛蹄病的预防措施⑴坚决淘汰肢蹄有严重缺陷的牛,禁止将肢蹄有遗传缺陷的牛选做种用。
⑵奶牛舍的地面最好用机制红砖铺制而成,水泥地面不能过于光滑,以防奶牛摔倒,但也不能过于粗糙。
⑶给予牛充足的运动空间,使牛生存在干净舒适的圈舍内,减少感染蹄病的机会。
奶牛的运动场地面要排水良好。
运动场的地面最好呈中间高、四周略低的凸型,以利渗水和排水。
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认识实践
![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认识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fb83a258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9f.png)
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认识实践奶牛蹄病是奶牛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了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主要表现为蹄部慢性炎症、溃疡和脓肿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奶牛的走动和采食,甚至导致乳牛的淘汰。
了解奶牛蹄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对于奶牛的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一、奶牛蹄病的发生原因1. 饲养管理不当奶牛蹄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不当密切相关。
牛舍地面湿润、不干燥易发生蹄病;牛舍环境卫生状况差,易造成细菌滋生,引发蹄病;奶牛饲料营养不均衡,导致牛蹄发育不良,易出现蹄病。
2. 饲料不合理奶牛长期饲料中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导致牛蹄发生异常,易引发蹄病。
3. 生活环境湿润、不干燥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牛舍清洁不到位,排泄物积聚,易导致蹄部细菌感染,诱发蹄病。
4. 牛蹄切削不当牛蹄修剪不及时、不规范或者修剪工具不干净,都可能导致牛蹄表面受损,易造成细菌感染,引发蹄病。
二、奶牛蹄病的防治认识实践1. 饲养管理保障加强牛舍卫生管理,保持牛舍地面干燥清洁;牛舍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流通;定期更换牛垫和木屑,保持干燥;控制牛群密度,避免过度拥挤;保证奶牛生活在一个干燥清洁的环境中。
2. 合理饲料营养合理配制饲料,保证奶牛获得充足的营养。
增加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给,特别是硫、锌、铜、锰等微量元素对于蹄部健康非常重要。
3. 牛蹄修剪规范定期对奶牛的蹄部进行修剪,保持牛蹄整洁,减少蹄部受损的可能。
修剪牛蹄时应选择干净的工具,并保持修剪技术规范,避免损害牛蹄。
4. 预防疾病传播注意预防疾病传播,进行规范的预防性接种和佩戴消毒鞋套,避免细菌感染传播。
5. 注意观察奶牛蹄部健康状况定期检查奶牛的蹄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
对于发现蹄部有异常表现,如红肿、溃疡、炎症等症状,应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治,避免病情加重。
6. 提高免疫力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营养配制,提高奶牛的免疫力,保持牛体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
三、实践案例某奶牛养殖场对奶牛的蹄病进行了系统的防治实践:1. 改善牛舍环境,加强清洁管理,定期更换牛舍垫料和木屑,保持牛舍地面干燥清洁,避免细菌滋生。
奶牛蹄病ppt课件
![奶牛蹄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6bf4cb19e8b8f67d1cb908.png)
正常奶牛行走姿势
蹄叶炎奶牛行走步伐小弓背
预防
定期修蹄每年2次 注意调整奶牛日粮精粗比防止 瘤胃酸中毒 使用TMR日粮
蹄底溃疡
蹄底溃疡的病因
蹄壁过度生长 水泥地面 奶牛生长环境潮湿
临床症状
溃疡处多发生在蹄踵部 奶牛在行走时步伐很小 翻起蹄底可看到溃疡处
蹄部修整部位
Cattle Footcare and Claw Trimming; E. Toussaint Raven
荷兰修蹄方法
角质层过度生长,奶 牛负重面改变,转 移到蹄踵部。
测量长度不小于7.5厘 米
荷兰修蹄方法
7.5厘米处剪除
荷兰修蹄方法
通过削平蹄 底和蹄壁稳 定蹄部蹄底 宽度不小于 7厘 米
预防牛蹄病
尽量减少瘤胃pH值的降低 给产后母牛逐渐增加精料的喂量 每天增加0.4至0.6公斤
预防牛蹄病
预防牛蹄病
一年中至少 要给 牛修蹄两次 一个好的修蹄师 可以帮助预防牛 蹄病,一个不合 格的修蹄师会引 起牛蹄病!修蹄一 般在产后100至 150天在每次的修 蹄期间,对于跛 行的牛要立即检 查
奶牛蹄病
奶牛蹄病的影响
奶牛蹄病是奶牛三大疾病之一(乳房炎、不孕症)
严重的蹄病导致奶牛淘汰(30%)
奶牛蹄病的影响
奶牛不愿活动,长时间躺卧发情鉴定困难, 导致繁殖失败
奶牛采食时由于蹄部持续疼痛采食量下降, 产奶量下降
引起奶牛蹄病的原因
蹄叶炎 蹄底溃疡 蹄裂 腐蹄病
蹄叶炎的发 病原因
奶牛患慢性瘤 胃酸中毒引起 奶牛蹄真皮的 炎症奶牛是站 在蹄壳内,不 是蹄上
蹄底溃疡
蹄底溃疡的治疗
清除溃疡处内放磺胺粉或土霉素粉打蹄绷带 可用转用木块粘垫在患病蹄底 保持奶牛饲养环境干燥
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认识实践
![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认识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7c271b8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1.png)
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认识实践奶牛蹄病是一种常见的牛群疾病,对奶牛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蹄病不仅会造成奶牛的疼痛和不适,还会导致产奶量下降,严重的还会导致奶牛的折距和畸形,影响其生产性能和寿命。
预防和控制蹄病对于保障奶牛健康和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奶牛蹄病的发生原因、防治方法进行介绍和探讨,希望能帮助养殖户更好地了解和处理奶牛蹄病问题。
一、奶牛蹄病的发生原因奶牛蹄病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引起的疾病,其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饲养管理不当:饲养环境脏乱、湿度过大、通风不良等都是导致奶牛蹄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饲料质量不佳、饮水不洁、饲养密度太大也会对奶牛蹄病的发生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
2.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引起奶牛蹄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奶牛缺乏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D和矿物质锌、硒等,都会引发或加重奶牛蹄病。
3.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的奶牛往往会导致其蹄部血液循环不畅,从而造成蹄部组织和骨骼的问题,进而引发蹄病。
4. 疾病感染:奶牛蹄病的发生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蹄部的细菌感染会导致蹄部组织炎症,进而造成蹄病的发生。
5. 遗传因素:奶牛的遗传素质也会影响其患蹄病的可能性,一些品种对蹄病更为敏感。
以上几个方面都是奶牛蹄病的常见发生原因,养殖户在预防和控制蹄病时需要针对这些原因进行全面的考量和改进。
二、防治奶牛蹄病的方法和实践针对奶牛蹄病的发生原因和危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防治和管理:1. 改善饲养条件:保持牛舍清洁卫生,保持通风干燥,及时清理牛棚内的粪便和尿液,对地面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
牛舍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确保牛舍内空气的流动和新鲜。
2. 合理饲养:合理饲喂奶牛,合理配置饲料,保证奶牛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确保奶牛的饮水清洁卫生,保障其充足的饮水量。
3. 加强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奶牛的血液循环,增强其体质和免疫力,有利于预防奶牛蹄病的发生。
引发奶牛肢蹄病的常见因素
![引发奶牛肢蹄病的常见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f88969d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2.png)
引发奶牛肢蹄病的常见因素
奶牛肢蹄病是指奶牛蹄部发生疾病的一种常见情况,其主要表现为蹄痛、蹄腐、角质堆积和蹄炎等,严重影响了奶牛的正常生产和健康。
奶牛肢蹄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常见因素。
1. 饲养管理不当:奶牛肢蹄病与饲养管理不当密切相关。
饲料的质量和数量不足、粗糙饲料过少、饮水不足等,会导致奶牛机体免疫力下降,进而易感染肢蹄病。
如果饲养环境不良,如空间狭窄、粪便和尿液无法及时清除等,也会增加奶牛患肢蹄病的风险。
2. 高产牛繁殖期:高产牛在繁殖期间,由于代谢活动和机体负荷增加,容易出现饲料摄入量增加、运动量减少等问题,这样会导致体内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含量的减少,从而影响蹄部健康。
3. 非洲牛肺热病:非洲牛肺热病是由赤蜱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病常与肢蹄病并存。
当牛被感染非洲牛肺热病病原后,其免疫功能降低,使得牛患肢蹄病的风险增加。
4. 运输和处理不当:奶牛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严重的运输应激,例如长期跋涉、高温高湿等,这些因素会导致奶牛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肢蹄病。
在奶牛牧场或乳品加工厂中,如果奶牛受到过度的强制驱赶、处理不当或骚扰等,也会造成奶牛精神压力,增加患肢蹄病的风险。
奶牛肢蹄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
合理的饲养管理、合适的饲养环境以及对奶牛进行适当的运输和处理是预防奶牛肢蹄病的关键措施。
在奶牛肢蹄病的防治过程中,要加强非洲牛肺热病的防控工作,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奶牛蹄病的诊断与治疗
![奶牛蹄病的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5f5b7b30ed630b1c59eeb5cb.png)
牛 弓背全 身儡 直 消瘦 、 腐 蹄病 义称 传染性 蹄皮 炎 . 为 趾 间皮 肤 及 其 深 部 组 织 的急 性 和 亚 急 性炎 症 , 腐
蹄 病 有 多种 . 以坏 死杆 菌 引 起 的最 为 常 见 , 夏 季 发 成母牛静 脉注入 5 %葡 萄 糖 氯 化 钠 1 O O 0 ml+1 0 %
趾 究 其 原 . 可能 与奶牛 的 前 、 后 蹄 负 重 不 同 有
若 有许 多 相似 的病 例 , 说l J 』 】 该 场 存 引 起 此 痫 的 某 个 素 如 群 发 蹄 底 溃 疡 和 蹄 踵 部 挫 伤 , 常m
于 护 蹄 不 良 和 在 牛 棚 内 站 立 小 适 、f J 【 械压 迫 引起 . 也可能 是 由于 用炉 厌渣 千 仃 石 子 运 动 场 0l 起. .
氯化 钙 5 0 0 m1 . 清 理肠 道 内毒 素 . 静脉注射 5 %碳 酸
氢钠 1 0 0 0 ml + 1 0 %葡 萄 糖 5 0 0 ml 脱敏 疗 法 , 肌 肉 注
病 率 最 高
射盐 酸异 丙 嗪+ 局 部封 闭疗法 。
3 预 防 和 治 疗
治疗 腐 烂 患 蹄 . 找 出角 质腐 烂 的黑 斑 , 由 糜 烂
其次 . 代 谢 性疾 病 . 如 奶 牛 酸 中 毒 引 起 的 蹄 叶 炎, 、 应 从 瘤 胃健 康 调 节 为 治 疗 根 本 , 包 括提 高 T MR 日粮 K度 降 低 日 粮 精 粗 比 例 .维 持 瘤 胃酸 碱 环 境 6 . 8左 有 . 提 高 粗纤 维 消 化 率 , 添加 1 . 5 %~ 2 %小 苏
打: 添 加 酵 母 培 养 物 提 高 瘤 胃 菌群 活 力 :对 症 治 疗
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认识实践
![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认识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e6f3bd5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6.png)
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认识实践奶牛蹄病是一种常见的牛蹄疾病,主要由环球足病菌(Treponema spp.)引起。
奶牛蹄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是饲养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重点讨论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以及防治认识实践。
奶牛蹄病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饲养管理不当:饲养过程中的环境卫生不良、不合理的饲料配给以及饮水不洁等,都会导致奶牛蹄部长时间处于潮湿、脏乱的环境中,从而增加奶牛感染蹄病的风险。
2. 脚部损伤:奶牛的蹄部容易出现创伤、磨损等损伤,这些损伤会进一步破坏蹄部的组织结构,从而为蹄病菌的入侵提供便利。
3. 配种环节:在配种环节中,如果精液被污染,就有可能将蹄病菌带入奶牛体内,导致奶牛感染蹄病。
为了预防和控制奶牛蹄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防治措施:1. 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理、消毒牛棚、牛圈,确保环境干燥、干净,减少蹄病菌的滋生。
2. 合理饲料配给:根据奶牛的需求,合理配给饲料,保证奶牛获得充足的营养,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3. 提供干燥的躺卧场所:为奶牛提供干燥、舒适的躺卧场所,减少蹄部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的机会。
4. 定期检查蹄部:经常检查奶牛的蹄部,及时发现蹄部损伤并进行处理,防止感染蹄病。
5. 控制配种环节:确保配种过程中精液不受污染,减少蹄病菌的传播。
在实践中,奶牛蹄病的防治工作应该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定期巡查:定期巡查奶牛的蹄部,观察有无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蹄部问题。
2. 及时治疗:一旦发现奶牛患有蹄病,应及时进行治疗,利用适当的药物和外科手术进行处理。
奶牛蹄病的发生主要与饲养管理不当、脚部损伤以及配种环节等因素相关。
为了预防和控制奶牛蹄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加强环境卫生,合理饲料配给,定期检查蹄部,及时治疗患病奶牛,并提供干燥的躺卧场所。
只有通过综合手段来进行防治工作,才能有效地减少奶牛蹄病的发生,保证奶牛的健康和生产。
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认识实践
![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认识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7913c9d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2.png)
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认识实践奶牛蹄病是常见的一种牛类疾病,其病因主要包括营养不良、环境湿度过高、空气不流通、错位等因素。
本文将从奶牛蹄病发生的症状、原因和防治方面进行探讨。
一、奶牛蹄病的症状1、走路发生问题奶牛发生蹄病时,会出现走路不稳、踩踏、抬高脚等问题,全身姿态也会有所变化。
2、趾间裂纹、蹄底层磨损奶牛的蹄部会出现趾间裂纹、蹄底层磨损等症状,这些问题一旦发生就会影响奶牛的好习惯和生产能力。
3、外露脚跟奶牛的脚跟周边往往会出现磨损、创伤等症状,这些问题如果持续存在的话,就会导致外露脚跟,这样一来便会给奶牛带来很大的危害。
1、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奶牛蹄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饲料的不平衡性和营养含量问题,会导致奶牛走路困难,产生散纹、拆裂或白色斑等蹄病问题。
2、湿度过高奶牛栖息处湿度过高也是产生奶牛蹄病的常见原因之一,湿气会使蹄部变软,从而会形成外乔或纵裂。
3、空气不流通奶牛栖息处空气不流通也是产生奶牛蹄病的因素之一,不维持足部的卫生和干燥,还经常受到堆积的排泄物和洗蹄液的腐蚀,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奶牛蹄病的发生。
4、错位或创伤奶牛的蹄部错位或受到外伤也是产生蹄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牛群中存在不同的约束和仪器,通常易导致奶牛脱落蹄钉或其他损伤。
1、饲养管理为了预防奶牛蹄病的发生,饲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要注意合理饲料管理,保证奶牛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蛋白质,不能让奶牛长时间饥饿,同时还要注意栖息处的环境卫生。
2、蹄部保健蹄部保健是奶牛蹄病防治的重要方式之一,每天都要进行必要的管理,包括洗蹄、奶牛蹄病检查和涂抹蹄部保护用品等。
从静态到动态地进行蹄部检查,了解奶牛的蹄部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减少牛群内的压力在奶牛繁殖、分娩、育成和产乳等多个环节都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如果这些压缩过高,那么就会极大的影响奶牛的健康,引起奶牛疾病的发生,从而导致蹄病的发生,因此,要注意减少牛群内的压力,维护奶牛健康。
四、结语奶牛蹄病虽然不是致命的疾病,但一旦发生就会影响奶牛生产性能,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奶牛的生命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17
➢ 蹄侧面 分蹄冠部、
蹄侧壁(外侧壁),蹄 踵部及蹄球部
1.蹄冠 2.趾间脂 球 3.副蹄4.系部 5. 蹄球 6.蹄踵7.蹄 轮 8.蹄尖 9.蹄侧壁
蹄的角度、长度,宽度和高度
1-2.后高 4-8. 前高 1-8.上长 2-5.下长 1-5.前 斜长 6-7.中宽 10.前面的角度
2021/2/17
牛蹄的构造 牛蹄是由骨部、知觉部,弹力部及角质部以及所属的软部 组织所构成.
➢骨部 牛蹄由二、三指
(趾)骨和下籽骨组成。 牛的指(趾)骨,分内外 两列。 第二、三指(趾)骨连接 处构成蹄关节.
2021/2/17
➢ 知觉部 相当于皮肤的真皮,富有神经,血管,称蹄真皮
(或肉蹄)。知觉部分蹄缘真皮、蹄冠真皮、蹄壁真皮及蹄 球真皮。蹄壁真皮的表面有真皮小叶,与蹄壁的角小叶相 嵌合。底面前部为蹄底真皮,后部为蹄球真皮.
第十一讲 奶牛蹄病
2021/2/17
牛蹄的解剖
牛蹄各部位的名称 牛是偶蹄动物,每肢 均有内、外两个主 蹄和两个副蹄.
➢ 1.蹄底面 分蹄尖
部、蹄踵部、蹄底 部,负面及白线。
2021/2/17
1.副蹄 2.蹄球 3.蹄底 4.轴侧壁负面 5.远轴侧壁负 面 6.白线 7.系部 8.蹄踵 9.间隙后端 10.趾间隙 11.蹄尖
2021/2/17
➢ 弹力部 由蹄球真皮(枕球)和趾间脂球构成。牛的枕球由蹄
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皮下组织内含有弹力纤维和脂肪组 织,富有弹性。趾间脂球位于轴侧壁的上方,有助于两恻 趾的运动、促进蹄机,并有缓解来自地面反冲力的作用。
2021/2/17
1、趾间脂球 2.枕球
➢ 角质部 蹄角质部为皮肤角化演变而成,构成蹄匣保护蹄
2021/2/17
➢ (5)根据轴侧壁状态分为开蹄、猪蹄、倾蹄。 ➢ (6)根据蹄的方向分为外向蹄、内向蹄。 ➢ (7)根据负面的大小分为广蹄、平蹄、丰蹄、狭蹄。 ➢ (8)根据内外蹄形状及大小的不同分为倾蹄、卷蹄、狭窄蹄、内向蹄、外向蹄。 ➢ (9)按蹄央壁、蹄踵壁的高度分为山羊蹄,起蹄。
以上各种蹄形,单独出现的较少,多数是两种以上的复合蹄形。
2021/2/17
2021/2/17
蹄铲修蹄
蹄铲修蹄
2021/2/17
蹄铲修蹄
2021/2/17
蹄刀修蹄适应症
2021/2/17
2021/2/17
蹄刀修蹄
2021/2/17
蹄刀修蹄
修蹄机修蹄
2021/2/17
2021/2/17
修蹄机修蹄
2021/2/17
修蹄机修蹄
修蹄机修蹄
2021/2/17
预防蹄的延长和不正磨灭,使蹄与肢势适合,保持蹄处于 自然形态,大小适中,蹄坐良好。
➢ 2.诱导削蹄 是使先天性肢势、蹄形不良的牛,以及骨关
节和有关组织尚无明显改变,骨端软骨的骨化过程尚未完 成时期的牛的肢势、蹄形趋于正常的矫正性削蹄方法。
➢ 3.矫正削蹄 对于后天性肢势,蹄形不良,具有变形蹄、
病变蹄的牛,根据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始予相应的矫正, 使自然肢势及蹄形得到保护性的方法,就叫矫正削蹄。
2021/2/17
变形蹄
2021/2/17
变形蹄
修 蹄或削蹄
削蹄保定 目的在于保证顺利削蹄及人、畜的安全,防止发生事故。牛比较容 易惊恐,没有举肢习惯,对不同牛要采取不同方式接近和保定,切忌粗暴。
削蹄中可站立保定或倒卧保定。一般温顺的牛可站立保定或二柱栏内保定。 为了安全可靠,可用药物保定,即住射适量的静松灵,保定宁或其他肌松剂 进行倒卧保定.
内组织以应外力,支持牛的体重,并为重要的运动器官。 蹄匣角质层分蹄壁、蹄底和蹄踵三部分。
2021/2/17
蹄形的分类 牛蹄形的分类因人,因地而异,目前国内外仍缺乏统一的名称, 仅就习惯用名介绍如下:
➢ (1)正蹄形(标准蹄),蹄形端正良好。 ➢ (2)根据蹄尖壁的长度分型的有过长蹄、延蹄、长嘴蹄,铗状蹄,交叉蹄。 ➢ (3)按蹄壁形状分为弯蹄、狭窄蹄,广蹄,狭蹄、平蹄,起蹄、倾蹄。 ➢ (4)根据蹄踵的高度分为高蹄、低蹄。
2021/2/17
镰形蹄刀 直蹄刀
砍刀
2021/2/17
2021/2/17
削蹄剪钳
2021/2/17
剪断钳
2021/2/17
削蹄踏铲
HT-B型电动削蹄机
HR—B电动削蹄机
2021/2/17
2021/2/17
削蹄方法 根据削蹄的目的不同,其方法分为维持削蹄、 诱导削蹄和矫正削蹄三种。
➢ 1.维持削蹄 是预防肢蹄异常,变形的一种削蹄方法,可
全身性营养障碍、肢蹄病以及先天因素等,通过矫形削蹄难 以矫正。变形蹄多发于肉牛的肥育期,繁殖母牛运动不足、 牛舍结构不良、泌乳营养缺乏等,均能助长蹄的变形.
2021/2/17
广蹄
外向蹄
卧系
低蹄
2021/2/17
延蹄
长嘴蹄
倾蹄
猪蹄
2021/2/17
开蹄
2021/2/17
芜蹄
2021/2/17
大蹄
2021/2/17
2021/2/17
牛削蹄保定栏
2021/2/17
2021/2/17
后 肢 保 定 及 修 蹄 前
2021/2/17
2021/2/17
牛削蹄用移动保定台
削蹄工具 削蹄工具种类很多,仅就常用工具按用途介绍如下: 1.切削工具 蹄铲,直蹄刀,镰形蹄刀、砍刀、削蹄踏铲、削蹄凿、电动削蹄机。 2.剪断工具 削蹄剪钳,宇津田式剪蹄钳,剪蹄铁。 3.锉蹄工具 蹄锉、电动蹄锉. 4.辅助工具 烙铁,喷灯,削蹄木锤、削蹄凳、工作服,工作裙、胶靴等。
2021/2/17
蹄形虽多,概括起来可分为正常蹄,过长蹄与变形蹄三类。
➢ 过长蹄:常发生于长期不修蹄或削蹄不正常的舍饲牛,形成
种种异常蹄形,绝大多数可经过1~2次矫形削蹄恢复正常。 严格说来,过长蹄不属于变形蹄,但也有个别病例难以矫 正.
➢ 变形跨:主要起因于蹄角质发育异常、角质不良,异常肢势、
修整后的前蹄
2021/2/17
修 整 后 的 后 蹄
2021/2/17
2021/2/17
修整后的后蹄
护蹄
1.护蹄卫生的重要意义 牛蹄负担体重的部位是蹄壁下面、白线、部分蹄底和蹄踵 所形成的负面。由于牛蹄的负面比较狭小,蹄底角质的厚 度仅仅5-6毫米,同时,舍饲牛长年生活在倾斜坚硬的水 泥地上,再加上具有相当重量的乳房,牛体重心后移,后 肢负重偏多。硬地面的反冲力和干燥,蹄角质的硬化及弹 性的降低,以及长期运动不足等引起牛蹄的不正磨灭或蹄 角质延长,均促使发生变形蹄和病变蹄,直接影响生产性 能。因此,若使牛蹄很好地支撑500-1000公斤的体重, 井充分发挥其他功能,就必须进行科学的削蹄和护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