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第3期本刊特稿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也是我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关键之年。
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实施“五四战略”重大要求,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战略部署,聚焦“五三”目标、“十大”工程,加强统筹、狠抓落实,综合施策、提升效能,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性进展,为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前教育全省共有独立设置幼儿园1816所,比上年增加12所,同比增长0.67%;在园幼儿数(含附设学前班幼儿)达214919人,比上年增加239人,增长0.11%;幼儿园园长1333人,比上年增加13人,增加0.98%;专任教师11999人,比上年增加497人,增长4.32%;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0.69%,比上年提高1.29个百分点。
义务教育全省共有义务教育学校987所,比上年减少9所,减少0.9%;招生164238人,比上年减少3266人,减少1.95%;在校生723771人,比上年增加14912人,增长2.1%;专任教师45021人,比上年增加1176人,增长2.68%;义务教育巩固率96.87%,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
1. 小学全省共有小学724所,比上年减少7所,减少0.96%;招生90313人,比上年减少679人,减少0.75%;在校生498501人,比上年增加12475人,增长2.57%。
小学净入学率99.84%,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女童净入学率99.72%,与上年持平。
小学毛入学率105.29%,比上年下降1.16个百分点。
专任教师28318人,比上年增加835人,增长3.04%;生师比17.60∶1,与上年基本持平;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95%,与上年持平;专任教师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占97.3%,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2019年报表变动解读
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全国爱卫会办公室关于农村学校卫生厕所建造指导意见(教体艺厅[2019]10 号)”中说明“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在前室或厕所内应设置洗手设施”。
2019年,“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卫生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中要求:“学校的公共区域应设 置方便学生洗手的水龙头,原则上每个水龙头服务学生人数不超过50人”。
统计相关修订: 1、学校(机构)代码编制规则(教发函〔2019〕
117 号)修订:
修订方法:学校办学类型:“513弱智学校”修订为
“513培智学校”
2、综表:基础综124特殊教育学校校数
3、特殊教育学校类型
10
第一部分 基础教育
2019年教育事业统计
三、依据残疾人残疾分类标准将特殊教育学生分类
2019年报表变动解读
2019年教育事业统计
2
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
2019年教育事业统计
3
2019年,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紧紧围绕教育工作要点和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作如下修订:
1、基础教育学校增加了 “是否通电”、“洗手设施”、“编制人员” 指标,普通中小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增加 了“送教上门”指标
7
第一部分 基础教育
2019年教育事业统计
一、基础教育学校增加了 “是否通电”、“洗手设施” 指标
3、修订内容
1.指标及说明 通电:是指学校可获得定期或随时可用的电力来源(例如电网/电源连接,风能,水,太阳能和燃料动力发电机
等)。
洗手设施:学校在公共区域设置的能够方便学生使用流动水、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的设施。
的残疾人。2019年始, 此指标取消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9)》发布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9)》发布《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9)》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研究所编撰的一份综合性报告。
该报告以中国教育发展为主题,对教育领域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报告指出,中国教育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特别是在基础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
报告指出,中国教育仍然存在质量不均衡的问题。
在城乡、东西部等地区之间,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平衡导致了教育质量的差异。
不同学校之间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也存在差距。
报告建议加强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提高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
报告指出,中国教育的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教育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中国教育中存在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
报告建议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性思维。
报告指出,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教师是教育的核心资源,他们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
目前中国的教师队伍存在着向城市集中、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
报告建议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荣誉感。
报告强调了教育与就业的紧密关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因此教育与就业之间的衔接非常重要。
报告建议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和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人才。
报告认为中国教育在取得巨大成绩的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改革和创新。
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措施,希望可以为中国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路和方法。
中国教育统计
中国教育统计中国教育统计近年来,中国教育一直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全国范围内逐渐形成了一个教育体系完备、规模宏大、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体系。
本文将对中国教育的各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1. 教育投入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为4.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1.7%。
其中,中央教育支出为1.3万亿元,地方教育支出为3万亿元。
教育投入明显增加,可见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年提升。
2. 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的第一步,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全国学前教育在校儿童数量已经超过4000万,占全国儿童总数的68%。
覆盖率不断提高,但存在普惠性、质量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3. 基础教育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
全国各级政府普及义务教育的投入持续增加,同时学校建设、设备配备等方面也得到不断加强。
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18年,全国拥有小学207.5万所,初中60.7万所,高中2.3万所,学生总数达到5亿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占比超过90%。
4.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发展成规模宏大、门类齐全、种类繁多、层次分明的综合性体系。
截至2020年,全国高校数量已经达到2767所,学生总数超过4000万人。
其中,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分别为2897万、267万和57万人。
5. 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为了满足行业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而开展的教育,也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截至2020年,全国有技工学校7700多所,成人高等教育在读生83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136万人。
6. 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衡量教育水平和成果的重要指标。
中国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认可。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学生的数学、科学、阅读表现已经逐渐向发达国家水平靠近。
同时,教育改革实施以来,教育教学方式、内容也逐渐具备了适应社会需求的特征。
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范文
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基石,它的质量、效益和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和国际影响力。
教育统计公报是反映教育事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同时也可以为制定教育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我们可以从教育基础设施方面来分析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
即使在像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教育基础设施也已经覆盖到绝大部分地区。
教育统计公报显示,中国全国范围内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已经得到显著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学用具和教育技术设备的配置水平大幅提高,折射出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后繁荣的教育事业带来的积极作用。
其次,我们可以从教育质量方面来分析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也是发展教育事业的核心任务。
教育统计公报显示,全国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
例如,各地区建立了不少中小学示范园区、艺术中心和特色学校。
同时,教师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新的教师培训制度和培训方案得到了广泛推广。
由此可见,中国政府对于教育质量的思考和行动是持续不断的,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第三,我们可以从教育投入方面来分析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
教育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投资,而教育投入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与教育发展的质量关系密切。
教育统计公报显示,中国各级政府对教育事业的支出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2019年,全国教育投入总额达到5480亿元。
教育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十三五”规划等文件的提出和实施,为教育的持续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综上所述,教育事业统计公报反映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和进展。
各地区和国家在教育基础设施、教育质量和教育投入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果。
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教育事业发展中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继续加以改进和提高。
同时,政府和社会应当共同作出努力,促进教育事业的更快、更好地发展。
(文末265字)。
2019教师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教育行业概况走进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各个领域都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
人才是促进发展的源动力,而人才的出现与教育事业密不可分,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是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才能促进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2019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教育系统全面落实相关政策方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
根据教育部《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01万所,比上一年增加1.13万所,同比增长2.17%;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82亿人,比上年增加660.62万人,同比增长2.40%;专任教师1732.03万人,比上年增加59.18万人,同比增长3.54%。
资料来源:教育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按照教学机构的不同可将教育行业划分为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
根据学生学习阶段的不同可划分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
学前教育主要是指幼儿园,义务教育在我国是九年制,包括小学和初中,特殊教育包括特殊教育学校、附设特教班、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学生,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包括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民办教育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包括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所有阶段。
中国教育行业分级分类情况资料来源:教育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教育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二、中国教育行业各级各类教育分类分析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数量分别为:幼儿园28.12万所、普通小学16.01万所、初中5.42万所、高中教育2.44万所、特殊教育2192所和高等教育2688所,其中除小学外,数量均有所增加。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_____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_____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
创新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职业人员的主要社会活动。
高等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互相关联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通常包括以高层次的学习与培养、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主要任务和活动的各类教育机构。
20世纪后半叶是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不寻常的扩展和质变的阶段,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需求的迅速增长以及个人对接受高等教育就学机会的迫切需要,使得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
2020年5月,教育部官网公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0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1.6%。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0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740所,含本科院校1258所、高职(专科)院校1482所;成人高等学校265所。
本名单未包含港澳台地区的高等学校。
2021年3月1日,教育部发布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
计主要结果:2020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738所。
其中,本科院校1270所(含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1所);高职(专科)院校1468所。
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18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4.4%。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大学生学业困难问题的持续改进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大学生学业困难问题的持续改进作者:任丽娥沈常宇张传亮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30期摘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
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利于培养工程科技人才,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和具体标准,对标反思学业困难学生的有效管理,对促进学生在学业上获得成功、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具有显著的理论启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学生学业困难的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又有客观方面的。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高校教学管理可以从思想引领、制度规定、机制激活等方面持续改进,逐步有效解决大学生学业困难问题。
关键词:专业认证学业困难持续改进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1.6%,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并向普及化演进的过程中,高校扩招成为高校发展的基本态势。
这种演进的进程、高校扩招与高校之中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基本倾向相互叠加产生的不良效应之一是:在校大学生学业困难人数呈现上升趋势。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在校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大学生群体在学习基础、规划、能力、效果等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分化,学业困难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学业困难情况呈现出多元化迹象。
我国部分高校大学生降级、延期毕业和退学等学业困难问题数量不断增加[1](242)。
大学生学业问题的出现对学生的发展、家庭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及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都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大学生学业困难问题亟待解决。
高校肩负着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最根本功能。
给予大学生积极的培养熏陶,切实改进学生学业困难状态,培养合格的人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也是教育的功能所指。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
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利于培养工程科技人才,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9)》发布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9)》发布《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9)》是由中国教育学会于2019年发布的一份关于中国教育发展情况的综合性报告。
该报告从多个角度对中国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将对该报告的部分内容进行概述和介绍。
报告指出,中国教育在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教育普及率和毛入学率显著提高,教育经费持续增加,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报告同时指出,中国教育发展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在教育质量方面,报告认为,当前中国教育存在着一些普遍性问题,如教师素质不高、教学内容偏重知识灌输、学术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缺失,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
在教育公平方面,报告指出,虽然中国在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着城乡教育差距、家庭贫困影响教育机会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制约了教育公平的实现。
报告还提到了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报告强调,教育创新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
教育改革则是解决当前教育问题和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
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推动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完善学校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估机制等。
在未来发展方向上,报告提出了一些重点,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等。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
报告对中国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客观全面的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
这些建议将为中国教育的长期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和指导,并促进中国教育向更高水平、更具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一、综合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01万所,比上年增加1.13万所,增长2.17%;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82亿人,比上年增加660.62万人,增长2.40%;专任教师1732.03万人,比上年增加59.18万人,增长3.54%。
二、学前教育全国共有幼儿园28.12万所,比上年增加1.45万所,增长 5.44%。
学前教育入园幼儿[2]1688.23万人;在园幼儿[3]4713.88万人,比上年增加57.46万人,增长1.23%。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4]达到83.4%,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图1 学前教育在园幼儿和毛入园率幼儿园教职工491.57万人,比上年增加38.43万人,增长8.48%;专任教师276.31万人,比上年增加18.17万人,增长7.04%。
三、义务教育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1.26万所,招生3507.89万人,在校生1.54亿人,专任教师1001.65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5]94.8%。
1.小学普通小学16.01万所,比上年减少0.17万所,下降1.03%。
另有小学教学点9.65万个,比上年减少0.49万个。
招生1869.04万人,比上年增加1.74万人,增长0.09%;在校生10561.24万人,比上年增加221.98万人,增长2.15%;毕业生1647.90万人,比上年增加31.41万人,增长1.94%。
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6]99.94%。
图2 小学在校生和净入学率小学教职工[7]585.26万人,比上年增加12.01万人,增长2.10%;专任教师[8]626.91万人,比上年增加17.72万人,增长2.91%。
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9.97%,与上年持平。
生师比16.85:1。
表1 小学学校数、教职工、专任教师情况普通小学(含教学点)校舍建筑面积81586.3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966.79万平方米。
设施设备配备达标[10]的学校比例情况分别为: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90.22%,体育器械配备达标学校95.38%,音乐器材配备达标学校95.17%,美术器材配备达标学校94.97%,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学校94.70%,各项比例比上年均有提高。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9)》发布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9)》发布2019年,中国的教育领域经历了许多变化和发展,这些变化不仅影响着教育体系本身,还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分析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及其合作伙伴联合发布了《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9)》。
这份报告系统地总结了2019年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数据和趋势,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分析,为未来的教育决策和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报告首先对中国教育系统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述。
报告指出,2019年,中国的教育体系呈现出了许多积极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在教育投入方面,中国的教育支出不断增加,教育经费占国民GDP比重不断提高,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
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的学校建设不断完善,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的学校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在教育公平方面,中国的教育公平得到了改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在逐渐缩小,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
在教育质量方面,中国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业水平得到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保障。
报告还对中国教育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
报告对全日制幼儿园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中国目前面临的幼儿园教育发展的一些挑战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报告还对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些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报告还对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策略和措施。
报告还对中国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报告指出,未来中国教育将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特点。
在教育技术应用方面,中国将加大对教育技术的投入和研发力度,推动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中国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推动学校教育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
从平等性公平、补偿性公平到差异性公平
从平等性公平、补偿性公平到差异性公平作者:刘宁宁来源:《高教探索》2022年第03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主导理念发生明显变迁,即由“平等性公平”转向“补偿性公平”,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差异性公平”。
平等性公平理念下,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强调权利和竞争机会的平等,遵循市场理性选择的价值逻辑,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是其核心评估域;补偿性公平理念强调保障弱势群体的高等教育权益,在制度上对已有不平等进行矫正和弥补,保障社会民生利益是其核心评估域;差异性公平理念将学生自由选择权作为审视高等教育公平的价值尺度,强调从供给端为学生提供适切性的教育,满足学生全面自由发展需求是其核心评估域。
主导理念的变迁体现了国家治理中高等教育政策范式的转型,以及高等教育政策系统由关注社会利益向关注学生利益诉求的转变。
同时,义务教育的平等性公平是实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性公平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教育公平;理念变迁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為516%,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正式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
[1]在普及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优质高等教育方面,即相对于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需求而言供给还不充分,从而形成供给侧与需求侧的不平衡。
换言之,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已由精英化时期有大学上、到大众化时期追求普质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向普及化阶段追求高质量高等教育公平转变。
从纵向历史角度审视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政策的演变历程,政府出于教育公平目的,始终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作为一项系统政策和民生工程推进。
在不同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主导理念存在明显差异,整体上形成了平等性公平、补偿性公平和差异性公平的政策演变逻辑。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之所以使用主导理念,主要原因在于这三种理念并非彼此独立,而是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理念。
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内生逻辑、关键环节和实践路径
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内生逻辑、关键环节和实践路径作者:李建琴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22年第09期摘要培养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教师,是解决乡村地区优质师资匮乏、专任教师数量不足的有效措施。
分析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提出的背景,可以得出培养这种“一专多能”的教师有其现实逻辑、价值逻辑和实践逻辑。
但是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仍处于起步阶段,必须抓住其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坚定教师的教育信念、制定全国统一的培养标准、坚持地方性原则、协同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全过程等措施,培养真正“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小学全科教师。
关键词小学教育全科教师教师教育乡村教育引用格式李建琴.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内生逻辑、关键环节和实践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2(27):55-58.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是近几年国家为了有效补充乡村小学教师数量而提出的,旨在解决由于“下不去、教不好、留不住”所造成的教师数量少、质量不高、结构性缺失等问题的措施。
小学全科教师是指致力于服务农村,掌握小学阶段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能够综合多门学科相关的学科知识、技能和理念,胜任两门或多门小学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
作为未来农村小学教师的重要来源之一,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以服务农村为定位,以综合能力为指标,能够通过一个教师胜任多个学科的教学任务来有效解决乡村小学教师编制有限、按照规定师生比难以配齐各科专任教师的问题。
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于2014年提出,尚没有文件对其课程标准、规格要求和评价体系做出明确规定,各地都处在探索的起步阶段,因此,有必要对其内生逻辑进行分析,抓住其中的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实践路径。
一、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内生逻辑《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提出:“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
”[1]作为新时代卓越教师培养的要求,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是实现人才振兴和教育强国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存在和发展有其内生逻辑。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9)》发布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9)》发布近日,《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9)》正式发布,该报告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持编写。
报告涉及多个方面的教育热点问题,旨在为中国教育发展提供科学、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同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首先,报告从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入手,指出中国教育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如,“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高校拓展了规模和覆盖面,教育普及率稳步提升等。
同时,报告也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和改进的问题,例如师资队伍建设不足、教育公平问题和课程体系滞后等。
其次,报告分析了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些热点话题。
其中,义务教育的公平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报告建议进一步拓展财政投入,加快“农村教育振兴”进程,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等,以保障每个孩子的受教育权益。
此外,报告还提出了多个切实可行的教育改革措施,包括完善课程体系、推进师资培养、深化教育信息化等。
第三,报告进一步探讨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青少年近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也直接影响着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报告呼吁相关部门尽快采取措施,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合作,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报告提出了教育发展的长远规划。
作为中国未来的基础建设之一,教育要不断做到创新,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求。
“走出去”也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将中国特色教育观念和经验推向海外,提升国家影响力和资本实力。
总的来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的发布对于教育界和全国人民都是一个重要的事件。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教育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更意识到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从而加大了教育发展的力度。
相信随着这份报告的不断推广和实施,中国的教育必将迈上一个新的高峰。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9)》发布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9)》发布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9)》是由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编撰的一份重要报告。
该报告以独立第三方的视角,对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报告指出,中国的教育发展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教育经费投入也有所增加。
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加均衡。
中国的教育改革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例如学前教育改革、高考改革等。
报告中还指出,中国的教育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城乡教育差距依然存在。
学校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学术型教育和技能型教育的结合仍然不够紧密。
教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如应试教育、培训班过多等,也需要得到更好的解决。
报告中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以推动中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其中包括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推进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
教师队伍现状分析报告
教师队伍现状分析报告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的基石,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质量保障的关键。
因此,了解教师队伍的现状非常必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我国教师队伍现状,旨在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一、教师队伍数量目前我国教师队伍数量庞大,在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全国共有370.5万名教师,其中,高中教师占比较低,约占总数的13.6%。
而初中教师、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则占了比较大的比例,分别为23.1%、33.3%和22.1%。
从比例上来看,目前初中和小学的教育更加重视。
二、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年龄在35岁以下的教师只占25.4%,而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比高达46.3%。
这意味着我国教师队伍需要不断更新和培养优秀的年轻教师,以适应当前和未来的教育发展。
三、教师队伍学历情况教师队伍的学历情况也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师中63.7%拥有本科和专科学历,占据主导地位。
而硕士和博士学历的教师比例不到4%,这可能导致教师水平相对偏低,缺乏高级专业知识和技能。
四、教师队伍职称情况教师的职称水平也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我国教师队伍中,中小学正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24.1%,副高级职称教师占43.6%,而高级职称教师仅占2.5%。
这意味着多数教师职称水平较低,教学经验相对缺乏,教学效果有待提升。
五、教师队伍培训和发展教师队伍培训和发展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现在,我国教师培训的覆盖率正在逐步提高,但仍存在部分地区和学校的教师缺乏培训机会的问题。
此外,教师培训的内容也需要进一步关注,应该注重实际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总体来说,我国教师队伍现状呈现多种趋势。
虽然教师数量庞大,但年龄结构老化、学历并不完全、职称水平偏低的问题仍然存在。
同时,教师队伍培训和发展的问题也值得关注和探讨。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讲义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讲义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一直致力于推进改革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次讲义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从学制改革、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学制改革动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学制改革也进入了全面推进的阶段。
根据《2019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学制改革,实现了从“小升初”到“小初高”多校划片招生模式的转变。
此外,还有17个省份完成了高中学制改革,推行了三年高中学制。
学制改革的实施,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了教育质量。
学生在更长的学制下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
此外,改革还促进了校际合作和资源共享,增强了学校发展的公平性和均衡性。
二、课程改革动态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一直是改革的重点之一。
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我国课程改革坚持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课程内容上,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语文课程中,强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在数学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还加强了实践教学,并将社会实践、劳动实践纳入课程中。
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思维。
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式地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三、教师培训动态教师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我国一直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
首先,加强教师专业培训。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班,提供系统的教育教学培训,增强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
其次,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了多个研究项目和基地,鼓励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并提供相应的经费和支持。
最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选拔、培训和评聘等方式,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9)》发布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9)》发布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9)》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研究所、教育部
计划教材研究所、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共同编撰,于2019年2月19日在北京发布。
该报
告是对中国教育事业的一次全面梳理和分析,旨在全面反映中国教育发展的现状、趋势和
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报告显示,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教育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和历史性跨越。
教
育重点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教育制度不断完善,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教育公平持续推进。
教育改革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人口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
然而,报告也指出教育领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存在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和学校办学条件较差;二是高考制度和课程设置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三是教
育评价体系需要完善,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四是教育公平和质量要坚持并重,切实保障
弱势群体和偏远地区教育机会;五是教育与产业结构调整要相互适应,加强职业教育的发展,以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
为应对这些问题,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包括增加教育投入,加强学前教育、
农村教育和特殊教育建设,推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教育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完善教育评价机制,促进职业教育和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等。
报道指出,教育是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未来,中国要在
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加强对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适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推动教
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重视激活公办中小学办学活力
重视激活公办中小学办学活力●储朝晖据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2019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9.15万所,比上年增加8052所,占全国比重36.13%;各类教育在校生5616.61万人,比上年增加238.40万人,增长4.43%。
其中:民办普通小学6228所,比上年增加49所,增长0.79%,在校生944.91万人,比上年增加60.33万人,增长6.82%;民办初中5793所,比上年增加331所,增长6.06% ,在校生687.40万人,比上年增加51.10万人,增长8.03%;民办普通高中3427所,比上年增加211所,增长6.56%,在校生359.68万人,比上年增加31.41万人,增长9.57%;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985所(不含技工学校数据),比上年减少8所,下降0.40%,在校生224.37万人,比上年增加14.67万人,增长6.99%。
查看历年数据,这一趋势延续了十余年,相对于公办中小学,民办中小学在校生数增长较快,显示出更强的吸引力和发展活力,而公办学校的活力相对不足。
激活公办学校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追求良性教育生态中的活力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办学校发展一直遇到各种障碍,所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大力支持民办教育。
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
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
”平等对待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两种学生与教师权利相同、学校地位相同,形成适度竞争是未来发展教育的政策基石。
激活公办学校要从防止教育上城乡、校际、区域、类别和人群间存在的马太效应出发,平衡教育系统内外多方复杂的责权、供求、利益与诉求关系。
要摒弃过去仅仅办好一两所示范学校或仅仅办好公办学校的工作思路,要通过多主体在规则明确的体系内适度竞争,建立一个区域的良性教育生态,平等对待各类教育主体和当事人,不同类别、不同学段、不同主体主办的学校之间平等相待,各扬其长,适度竞争。
义务教育阶段“公参民”学校的转公潮:民办教育意义与教育理念的思考
义务教育阶段“公参民”学校的转公潮:民办教育意义与教育理念的思考作者:王博来源:《留学》2022年第11期最近,北京市7所民办学校转公办的消息,打破了海淀区家长朋友圈的平静。
2022年5月30日,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宣布,拟按政策将人大附中分校、北外附校、建华实验学校、理工附中分校、清华附属实验学校、民大附中实验学校、北大附中实验学校等7所民办学校转为公办学校,预计增加全区公办教育学位1万个左右。
民办学校转为公办,2022年内北京这7所学校在全国范围内并不是首例。
早在2022年初,伴随着第一波春寒的到来,湖南、江苏、四川、河南、北京等多地出台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控制在5%以内政策限令,同时,多地强调确保2022年完成“公参民”学校治理等各项民办中小学治理任务,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教育也在众目共视中迎来了政策的落地和转校工作的启动实施。
义务教育阶段“民转公”的目的和初衷是什么?“民转公”转的是哪些学校?为学校招生教学等带来了哪些实质性的变化?家长们最关心的是什么?这些也成为本轮全国范围内“民转公”教育改革工作中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教育转公办,是国家为了让义务教育回归普及型、免费性、公平性和强制性的本真。
过去数十年间,在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管理与支持下,民办教育从无到有再到快速发展,与政府办学、社会力量参与和公办教育共同形成了现如今的教育格局,已成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而民办教育本身也随着社会经济、教育环境体系和格局、政策措施的变化经历了从鼓励到规范限制的发展阶段。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明确了国家关于发展民办教育的“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十六字方针。
伴随政策东风,各类民办学校及非学历教育机构应运而生,民办教育开始迅速发展。
1997年,首部专门规范民办教育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出台,自此民办教育发展有法可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
一、综合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01万所,比上年增加1.13万所,增长2.17%;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82亿人,比上年增加660.62万人,增长2.40%;专任教师1732.03万人,比上年增加59.18万人,增长3.54%。
二、学前教育全国共有幼儿园28.12万所,比上年增加1.45万所,增长5.44%。
学前教育入园幼儿1688.23万人;在园幼儿4713.88万人,比上年增加57.46万人,增长1.23%。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3.4%,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幼儿园教职工491.57万人,比上年增加38.43万人,增长8.48%;专任教师276.31万人,比上年增加18.17万人,增长7.04%。
三、义务教育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1.26万所,招生3507.89万人,在校生1.54亿人,专任教师1001.65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4.8%。
1.小学普通小学16.01万所,比上年减少0.17万所,下降1.03%。
另有小学教学点9.65万个,比上年减少0.49万个。
招生1869.04万人,比上年增加1.74万人,增长0.09%;在校生10561.24万人,比上年增加221.98万人,增长2.15%;毕业生1647.90万人,比上年增加31.41万人,增长1.94%。
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94%。
小学教职工585.26万人,比上年增加12.01万人,增长2.10%;专任教师626.91万人,比上年增加17.72万人,增长2.91%。
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97%,与上年持平。
生师比16.85:1。
普通小学(含教学点)校舍建筑面积81586.3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966.79万平方米。
设施设备配备达标的学校比例情况分别为: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90.22%,体育器械配备达标学校95.38%,音乐器材配备达标学校95.17%,美术器材配备达标学校94.97%,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学校94.70%,各项比例比上年均有提高。
小学总班数280.78万个,比上年增加5.39万个。
其中,56~65人的大班10.22万个,比上年减少6.36万个,占总班数的比例3.64%,比上年下降2.38个百分点;66人以上的超大班6385个,比上年减少6444个,占总班数的比例0.23%,比上年下降0.24个百分点。
2.初中初中学校5.24万所(含职业初中11所),比上年增加433所,增长0.83%。
招生1638.85万人,比上年增加36.26万人,增长2.26%;在校生4827.14万人,比上年增加174.55万人,增长3.75%;毕业生1454.09万人,比上年增加86.33万人,增长6.31%。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2.6%。
初中教职工435.04万人,比上年增加15.67万人,增长3.74%;专任教师374.74万人,比上年增加10.84万人,增长2.98%。
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88%,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
生师比12.88:1。
初中校舍建筑面积67962.8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594.67万平方米。
设施设备配备达标的学校比例情况分别为: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93.54%,体育器械配备达标学校96.56%,音乐器材配备达标学校96.22%,美术器材配备达标学校96.02%,理科实验仪器达标学校96.12%,各项比例较上年均有提高。
初中总班数104.41万个,比上年增加4.32万个。
其中,56~65人的大班4.21万个,比上年减少3.82万个,占总班数的比例4.04%,比上年下降3.99个百分点;66人以上的超大班2725个,比上年减少3220个,占总班数的比例0.26%,比上年下降0.33个百分点。
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426.96万人。
其中,在小学就读1042.03万人,在初中就读384.93万人。
四、特殊教育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192所,比上年增加40所,增长1.86%;特殊教育学校共有专任教师6.24万人,比上年增加0.37万人,增长6.31%。
招收各种形式的特殊教育学生14.42万人,比上年增加2.07万人,增长16.76%;在校生79.46万人,比上年增加12.87万人,增长19.32%。
其中,附设特教班在校生3845人,占特殊教育在校生0.48%;随班就读在校生39.05万人,占特殊教育在校生49.15%;送教上门在校生17.08万人,占特殊教育在校生21.50%。
五、高中阶段教育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共有学校2.44万所,比上年增加55所,增长0.23%;招生1439.86万人,比上年增加90.11万人,增长6.68%;在校学生3994.90万人,比上年增加60.23万人,增长1.53%。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9.5%,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1.普通高中普通高中1.40万所,比上年增加227所,增长1.65%;招生839.49万人,比上年增加46.79万人,增长5.90%;在校生2414.31万人,比上年增加38.93万人,增长1.64%;毕业生789.25万人,比上年增加10.01万人,增长1.28%。
普通高中教职工283.37万人,比上年增加9.11万人,增长3.32%;专任教师185.92万人,比上年增加4.67万人,增长2.57%。
生师比12.99:1;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8.62%,比上年提高0.21个百分点。
普通高中校舍建筑面积56788.5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582.51万平方米。
普通高中设施设备配备达标的学校比例情况分别为: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91.62%,体育器械配备达标学校94.20%,音乐器材配备达标学校93.20%,美术器材配备达标学校93.31%,理科实验仪器达标学校93.84%。
2.成人高中成人高中333所,比上年减少21所;在校生4.12万人,毕业生3.42万人。
成人高中教职工2509人,专任教师1933人。
3.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1.01万所,比上年减少151所。
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339所,比上年增加17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032所,比上年减少65所;职业高中3315所,比上年减少116所;技工学校2392所,比上年增加13所。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00.37万人,比上年增加43.32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1.70%。
其中,普通中专招生255.50万人,比上年增加13.57万人;成人中专招生49.73万人,比上年增加3.48万人;职业高中招生152.18万人,比上年增加11.86万人;技工学校招生142.95万人,比上年增加14.41万人。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576.47万人,比上年增加21.21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39.46%。
其中,普通中专在校生703.59万人,比上年增加4.17万人;成人中专在校生106.85万人,比上年减少6.28万人;职业高中在校生405.73万人,比上年增加4.65万人;技工学校在校生360.31万人,比上年增加18.67万人。
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493.47万人,比上年增加6.19万人。
其中,普通中专毕业生219.96万人,比上年增加1.38万人;成人中专毕业生48.19万人,比上年减少2.91万人;职业高中毕业生126.89万人,比上年减少0.40万人;技工学校毕业生98.42万人,比上年增加8.13万人。
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107.33万人,比上年增加0.70万人。
其中,普通中专教职工39.86万人,比上年增加1094人;成人中专教职工5.00万人,比上年减少1868人;职业高中教职工33.98万人,比上年增加308人;技工学校教职工27.18万人,比上年增加5099人。
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84.29万人,比上年增加0.94万人,生师比18.94:1。
其中,普通中专专任教师30.95万人,比上年增加4577人;成人中专专任教师3.80万人,比上年减少1537人;职业高中专任教师28.48万人,比上年增加1758人;技工学校专任教师20.07万人,比上年增加2679人。
六、高等教育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0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1.6%。
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比上年增加25所,增长0.94%。
其中,本科院校1265所,比上年增加20所;高职(专科)院校1423所,比上年增加5所。
全国共有成人高等学校268所,比上年减少9所;研究生培养机构828个,其中,普通高等学校593个,科研机构235个。
普通高等学校校均规模11260人,其中,本科院校15179人,高职(专科)院校7776人。
研究生招生91.65万人,其中,招收博士生10.52万人,招收硕士生81.13万人。
在学研究生286.37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42.42万人,在学硕士生243.95万人。
毕业研究生63.97万人,其中,毕业博士生6.26万人,毕业硕士生57.71万人。
普通本专科招生914.90万人,比上年增加123.91万人,增长15.67%;在校生3031.53万人,比上年增加200.49万人,增长7.08%;毕业生758.53万人,比上年增加5.22万人,增长0.69%。
另有五年制高职转入专科招生46.00万人;专科起点本科招生31.75万人。
成人本专科招生302.21万人,比上年增加28.90万人,增长10.57%;在校生668.56万人,比上年增加77.57万人,增长13.13%;毕业生213.14万人,比上年减少4.60万人,下降2.11%。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教育报考596.37万人次,取得毕业证书48.98万人。
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56.67万人,比上年增加7.92万人,增长3.18%;专任教师174.01万人,比上年增加6.74万人,增长4.03%。
普通高校生师比为17.95:1,其中,本科院校17.39:1,高职(专科)院校19.24:1。
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3.61万人,比上年减少1939人;专任教师2.06万人,比上年减少1267人。
普通高等学校校舍建筑面积101248.4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534.8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95.08亿元,比上年增加562.0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