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中考知识点整理
《三峡》中考复习要点
![《三峡》中考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ee80072ec3a87c24128c4d8.png)
《三峡》中考复习要点1、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重点字词: 自:在. 空谷传响: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
襄:上。
漱,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御:驾。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良:实在、真。
肃:寂静。
属 :(zhǔ)连续。
引:延长。
绝:消失. 素:白色;旦:早晨。
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朝:早晨.曦月:太阳,月亮。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3、特殊用法:奔:飞奔的马。
湍:急流. 三声:几声。
三,这里不是确数4、区别:(1)属:属引凄异(连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2)绝:久绝(消失)。
绝(山峰):极阻绝:断(3)自三峡……(在) 自非……(如果)5、通假字:阙;同“缺”,空缺。
五、一词多义①沿溯阻绝(隔绝)绝②哀转久绝(消失)③绝巘多生怪柏(极)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 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属①属引凄异(连续) ②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以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认为)②能以径寸之木(用)阙①略无阙处(“阙”通“缺" 空缺)②不知天上宫阙(宫殿)或①或王命急宣(有时)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6、重点句翻译: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⑤悬泉瀑布,飞漱其间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⑦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⑧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⑨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7、理解性背诵: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夏水的句子:(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峡》复习知识点
![《三峡》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164cc3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3.png)
《三峡》复习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三峡》的作者是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2、作品背景郦道元生活的时代,政治动荡,社会混乱。
他为了对古代的地理情况进行考订,走访了许多地方,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最终写成了《水经注》。
其中的《三峡》一文,描绘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景色。
二、重点字词1、字音阙(quē)处襄(xiāng)陵属(zhǔ)引沿溯(sù)飞漱(shù)素湍(tuān)绝巘(yǎn)长啸(xiào)林寒涧(jiàn)肃重岩叠嶂(zhàng)2、通假字略无阙处(“阙”通“缺”,缺口,空隙)3、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者)(2)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3)至于夏水襄陵(古义:到了;今义:表示另提一事)4、一词多义(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2)绝沿溯阻绝(断绝)绝巘多生怪柏(极)哀转久绝(消失)5、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2)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3)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三、重点句子翻译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断了。
4、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5、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三峡》知识点归纳
![《三峡》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01f0e8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1.png)
《三峡》知识点归纳《三峡》知识点归纳如下:-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学家,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 通假字: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 一词多义:- 属:属引凄异(连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 清:回清倒影(清波);清荣峻茂(水清)。
- 绝:沿溯阻绝(阻断、隔绝);哀转久绝(消失);绝巘多生怪柏(极高)。
- 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于,这里是“在”的意思);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 简答:- 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 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写山的雄奇险峻,为下文写水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流自然急速。
- 作者是如何突出不同季节江水的特点:- 夏水:水势浩大、水流湍急。
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夏天水流湍急的特点。
- 春冬之水:清幽秀丽。
用白描手法,细致描绘,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幽秀丽。
- 秋水:水枯气寒、萧瑟悲凉。
先直接描写“林寒涧肃”,再写猿猴的鸣叫,从侧面烘托(渲染),突出秋季三峡水枯气寒、萧瑟悲凉的气氛。
- 作者笔下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写山,突出其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按照“夏—春冬—秋”的顺序,描绘其在不同季节的不同气象。
写夏水突出其水势浩大、水流湍急的特点;写春冬之水,突出其清幽秀丽的特点;写秋水,则突出萧瑟悲凉的特点。
- 作者先写夏水的原因:-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 三峡夏天水的迅疾的特点是由山的连绵不断雄奇险峻的特点决定的。
先写夏水与第一段衔接紧密自然。
- 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进一步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也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推荐下载】郦道元《三峡》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推荐下载】郦道元《三峡》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d1b52a4dd88d0d232d46a25.png)
[键入文字]
郦道元《三峡》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三峡》
一、文章内容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二、文学常识
1、本文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1。
三峡知识点归纳
![三峡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cc71e2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f.png)
三峡知识点归纳一、三峡简介三峡是长江上最为壮丽的一段峡谷,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全长约 193 千米。
三峡地区不仅自然风光雄伟壮观,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
二、地理位置三峡位于中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形起伏较大。
其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
三、自然景观(一)瞿塘峡瞿塘峡以雄伟险峻著称,两岸山峰陡峭如壁,峡谷狭窄,最窄处仅有几十米。
夔门是瞿塘峡的入口,也是三峡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形如门户,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宽不及百米,江水奔腾汹涌,气势磅礴。
(二)巫峡巫峡幽深秀丽,峡谷曲折迂回,两岸青山连绵,云雾缭绕,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巫峡还有众多的奇峰怪石,如神女峰,传说中是神女瑶姬的化身,形态婀娜多姿,令人遐想。
(三)西陵峡西陵峡是三峡中最长的峡谷,以滩多水急著称。
这里有著名的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等,峡谷两岸景色壮观,历史遗迹众多。
四、水利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一)防洪三峡工程建成后,有效地调节了长江的洪水流量,大大减轻了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发电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巨大,年发电量可观,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能源支持。
(三)航运三峡大坝建成后,改善了长江的航运条件,使万吨级船队能够直达重庆,促进了长江航运业的发展。
五、生态环境(一)生物多样性三峡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包括众多珍稀濒危物种,如中华鲟、白鳍豚等。
(二)生态保护措施为了保护三峡的生态环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水资源保护、开展生态修复等。
六、历史文化(一)古代诗词三峡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登高》等。
(二)历史遗迹三峡地区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如白帝城、张飞庙等,见证了三峡地区的历史变迁。
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知识清单:三峡
![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知识清单:三峡](https://img.taocdn.com/s3/m/43236d7da0116c175e0e48ef.png)
第5篇三峡知识清单一、要点字词1.要点实词(1)自非亭子夜分亭午:中午..(2)不见曦月曦:日光,文中指太阳.(3)沿溯阻绝沿溯:顺水而下;逆流而上..(4)虽乘奔御风奔:飞驰的马.(5)素湍绿潭湍:白色的急流.(6)每至晴初霜旦.旦:清晨(7)属引凄异属:连结.2.通假字略无阙处阙通缺,意思空缺3.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系词(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今义:连词,表示另提一事(3)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便今义:固然(4)不以疾也.古义:快今义:疾病(5)自非亭子夜分.古义:假如今义:自己4.一词多义(1)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从②自非亭子夜分假如(2)绝:①沿溯阻绝隔离②绝多生怪柏极,最③哀转久绝消逝(3)清:①回清倒影清波②清荣峻茂水清5.词类活用(1)动词作名词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在文中意思为奔驰的快马(2)形容词作名词回清倒影清,在文中意思为清波(3)名词作动词晴初霜旦霜,在文中意思为下霜(4)名词作状语空谷传响空谷,在文中意思为在空荡的山谷里二、成语累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悬泉瀑布清荣峻茂三、名句累积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悬泉瀑布,飞漱此间,清荣峻茂,良多兴趣。
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要点句子翻译1.自非亭子夜分,不见曦月。
假如不是中午和子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3.(2014重·庆)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季江水上升,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被阻间隔了。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激流,碧绿的深潭,盘旋的清波,映出了各样光景的影子。
5.悬泉瀑布,飞漱此间,清荣峻茂,良多兴趣。
悬在空中的泉流和瀑布,飞流冲荡在山岳之间。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兴趣无量。
三峡知识点整理
![三峡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79f66d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e.png)
《三峡》知识点整理一、文学常识: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
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
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选自《水经注》)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只用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
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情景交融,情随景迁,简洁精练,生动传神。
二、重点字词解释:(1)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2)略无:毫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空缺。
(3)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
(5)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8)沿:顺流而下(的船)。
溯: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的时候。
王命:皇帝的圣旨。
宣:宣布,传达。
(10)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
朝:早晨(12)虽:即使。
奔:奔驰的快马。
御:驾着,驾驶(13)不以:不如。
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
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
素:白色的。
绿潭:碧绿的潭水。
(1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绝 (yǎn):极高的山峰。
绝:极。
:高峰。
(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
飞漱:急流冲荡。
漱:冲荡。
(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19)良:实在,的确,确实。
(20) 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时候。
霜旦:下霜的早晨。
(21)属引:连续不断。
属(zhǔ):动词。
连接。
引:延长。
凄异:凄凉怪异。
(22)哀转久绝:悲哀婉转,猿鸣声很久才消失。
绝:消失,停止。
转:通“啭”鸣叫。
(23)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24)三声:几声。
这里不是确数。
(25)沾:打湿。
(26) 裳(cháng):衣服。
《三峡》知识点整理(共五则范文)
![《三峡》知识点整理(共五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5e62da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76.png)
《三峡》知识点整理(共五则范文)第一篇:《三峡》知识点整理《三峡》知识点整理知识要点整理一.原文注释和翻译原文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注释;①自:在②略无:完全没有.略,完全,全部③阙:同”缺”,中断翻译: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原文2:重岩叠嶂(zhà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注释;①嶂,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②隐,蔽:遮盖③自:如果④亭午,正午。
⑤夜分,半夜⑥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翻译: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原文: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
注释;①至于:到了②襄陵:上,漫上;丘陵③沿:顺流而下;④溯:逆流而上⑤绝:断翻译: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阻隔断了.原文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注释;①或:有②其:这,从白帝城到江陵的距离③虽:即使④乘奔御风: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
奔,奔驰的快马。
⑤不以:不如;以,认为,如⑥疾:快翻译:(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则)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原文5: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
注释;①之时:的时节;时,季节,时节②素湍:白色的急流③回清:回旋着清波翻译: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影子。
原文6: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注释;①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绝,极;巘,山峰②飞。
飞泻③漱(shù)冲荡④其,它们,指怪柏⑤清荣峻茂:水清,树茂,山高,草盛⑥良:实在,的确翻译: 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
《三峡》中考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三峡》中考文言文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d77384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1.png)
《三峡》中考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三峡中考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文学常识《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三峡中考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文言词语通假字:阙通“缺”,中断。
一词多义:[绝]①沿溯阻绝[断,断绝] ②绝巘多生怪柏[极] ③哀转久绝[停止;消失][自] 1 自三峡七百里中(从) 2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属] 1 属引凄异(连续) 2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其他词语:[嶂(zhng)] 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曦(xī)]日光。
这里指太阳。
[襄(xiāng)]上。
[沿]顺流而下。
[溯(s)]逆流而上。
[或]有时。
[宣]传达。
[虽]即使。
[御]驾,乘。
[疾]快。
[素]白色。
[回]回旋。
[巘(yǎn)] 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漱(sh)]冲刷。
[旦]早晨。
[肃]寂静。
[哀]悲哀。
[转(zhuǎn)]婉转。
[沾]沾湿。
[三]表示概数。
三峡中考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体把握《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
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 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
在*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三峡中考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理解性背诵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郦道元《三峡》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郦道元《三峡》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030d01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2.png)
郦道元《三峡》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整理郦道元《三峡》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三峡》一、文章内容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文学常识1、本文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2、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三、语音略无阙处(quē)重岩叠嶂(zhàng)不见曦月(xī)沿溯阻绝(sù)素湍绿潭(tuān)绝?多生怪柏(yǎn)飞漱其间(shù)属引凄异(zhǔ)四、通假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五、古今异义词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六、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林寒涧肃(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3、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七、一词多义1绝*沿溯阻绝(隔绝)*哀转久绝(消失)2、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自非亭午夜分(如果)八、重点词语解释1、至于夏水襄陵(襄:漫上)2、或王命急宣(或:有时)3、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4、良多趣味(良:很)5、属引凄异(属:连接)6、不见曦月(曦:阳光或日光)九、特殊句式十、朗读节奏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十一、理解性默写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中考语文 知识清单复习 第5篇 三峡
![中考语文 知识清单复习 第5篇 三峡](https://img.taocdn.com/s3/m/d8b0e5b808a1284ac85043e3.png)
第5篇三峡知识清单一、重点字词1.重点实词(1)自非亭午..夜分亭午:正午(2)不见曦.月曦:日光,文中指太阳(3)沿溯..阻绝沿溯:顺流而下;逆流而上(4)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5)素湍.绿潭湍:白色的急流(6)每至晴初霜旦.旦:早晨(7)属.引凄异属:连接2.通假字略无阙处阙通缺,意思空缺3.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今义:连词,表示另提一事(3)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4)不以疾.也古义:快今义:疾病(5)自.非亭午夜分古义:如果今义:自己4.一词多义(1)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从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2)绝:①沿溯阻绝断绝②绝多生怪柏极,最③哀转久绝消失(3)清:①回清倒影清波②清荣峻茂水清5.词类活用(1)动词作名词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在文中意思为奔驰的快马(2)形容词作名词回清倒影清,在文中意思为清波(3)名词作动词晴初霜旦霜,在文中意思为下霜(4)名词作状语空谷传响空谷,在文中意思为在空荡的山谷里二、成语积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悬泉瀑布清荣峻茂三、名句积累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关键句子翻译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3.(2014·重庆)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上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被阻隔断了。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激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映出了各种景物的影子。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悬在空中的泉流和瀑布,飞流冲荡在山峰之间。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17《三峡》知识点梳理(学生版+解析)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17《三峡》知识点梳理(学生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a18bd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9.png)
《三峡》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
《三峡》选自。
作者 (466或472-527),字,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家。
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三峡包括、、。
二、内容概括。
《三峡》是一篇明丽清新的山水散文,记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描绘出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展现出了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
文章从山水两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
写山突出了之的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则通过不同季节的变化来表现。
夏季水涨流急,交通阻断。
春冬则水退谭清,风景秀丽。
秋季则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如此将三峡的美丽景观表现的淋漓尽致。
三、朗读节奏: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字音字形略无阙处()重岩叠嶂()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素湍绿潭()绝巘()飞漱间()属引凄异()林寒涧()肃五、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释义1、略无阙处略无:2、重岩叠嶂嶂:3、不见曦月曦:4、至于夏水襄陵至于:襄:5、则素湍绿潭素:湍:6、飞漱间漱:7、良多趣味良:8、沿溯阻绝沿:溯:9、属引凄异属:引:10、故渔者歌曰故:11、不以疾也疾:(二)通假字略无阙处。
(三)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2)虽乘奔御风古义:今义:(3)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今义:(四)一词多义(1)自自峡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2)绝沿溯阻绝绝巘多生怪柏衷转久绝(3)清回清倒影清荣峻茂(4):间千二百里飞漱间(五)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2)回清倒影清:(3)空谷传响空谷:(4)林寒涧肃肃:(5)晴初霜旦霜:(6)素湍绿潭湍:六、特殊句式省略句:清荣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飞漱间“飞漱(于)间,省略介词“于”不以疾也“不以(之)疾也,省略代词“之”七、课文翻译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两岸都是群山连绵,完全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三峡》中考复习要点
![《三峡》中考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efe83c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6c.png)
《三峡》中考复习要点《三峡》是一部由小说家贾平凹所著的现代小说,以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后三峡工人下乡的历史背景为背景,以主人公尤物、楚胜利、玲子为代表的人物,通过他们在三峡工地上的经历和命运的变迁,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变革和人们的生活困境。
整个小说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下乡刻画》,第二部分《风潮起伏》,第三部分《三峡时代》。
下面是我总结的《三峡》中考复习要点。
1.尤物的形象以及他的生活遭遇:尤物是一个热爱自由又直爽的年轻人,在他心中有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个人尊严的坚守。
他对享受生活的憧憬和对过去的回忆成为了他生活的意义所在。
然而,在下乡后,他遭受了各种苦难,生活丧失了乐趣,最终导致他的自杀。
2.楚胜利的形象以及他对革命的热情:楚胜利是一个十分勤奋和对革命有着强烈热情的年轻人。
他幻想通过努力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最终发现自己的努力和牺牲并没有得到公正的回报,最终也走向了崩溃。
3.玲子的形象以及她在三峡的生活:玲子是一个勇敢独立的女性形象,在三峡工地上她担任起指导革命工作的角色,她对尤物的苦衷和追求有着深刻的理解,但是最终却没能改变他的命运。
4.对革命背景的描写:小说描写了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于革命的热情和乌托邦式的幻想。
在三峡这个象征着未来希望的地方,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造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
5.对下乡运动的描写和批评:小说通过描写下乡运动中农民的贫困和生活的艰难,以及工人的辛劳,批判了革命背后的现实。
同时也探讨了下乡运动对人性的侵蚀和个人尊严的摧毁。
6.三峡大坝建设的意义:小说中的三峡工程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中国对未来的寄托和希望。
但是小说中也揭示了建设三峡大坝背后的矛盾和代价。
7.对生命、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思考: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们对生活、爱情和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坚守,反思了革命运动对人的影响和个人意义的探寻。
人们在试图改变世界的同时,也在寻找自我和自由的生活方式。
[指南]《三峡》中考考点大全.docx
![[指南]《三峡》中考考点大全.docx](https://img.taocdn.com/s3/m/5e054622998fcc22bcd10dea.png)
《三峡》中考考点大全一.文章内容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幟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V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V二.文学常识1、本文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2、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三、语音略无阙处(qu © )重岩叠嶂(zh a ng )不见曦月(xi )沿溯阻u )属引凄异(zh d )四、通假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五、古今异义词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乂到和一个介词V于\7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六、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林寒涧肃(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3、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七、一词多义1绝*沿溯阻绝(隔绝)*哀转久绝(消失)2、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自非亭午夜分(如果)八、重点词语解释1、至于夏水襄陵(襄:漫上)2、或王命急宣(或:有时)3、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4、良多趣味(良:很)5、属引凄异(属:连接)6、不见曦月(曦:阳光或日光)九、特殊句式十、朗读节奏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十一、理解性默写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025年中考语文知识清单-《三峡》
![2025年中考语文知识清单-《三峡》](https://img.taocdn.com/s3/m/a5e6903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7.png)
2025年中考语文知识清单-《三峡》一、内容理解类1. [统编教材课后习题] 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
[答案]夏天,江水满溢,一泻千里,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
春冬季,水流和缓,潭深水碧,优美、雅致。
秋季,万物萧条,凄清哀婉,引人悲伤垂泪。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三峡?请具体分析。
[答案]作者从山、水两方面描写三峡。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水势大,流速急,展现奔放美;春冬,水退潭清,展现清幽美;秋季,水枯气寒,展现凄婉美。
3. 有人说: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
请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并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同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答案]理由一:水流急(或速度快;水势迅猛;水流湍急)。
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二:落差大。
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4. 春冬之时,三峡清奇秀丽,深幽隽逸,趣味良多。
请从第三段中找出一处描写“趣景”的句子,并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
答:示例一: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树木的影子,真是美极了。
示例二:绝讞多生怪柏。
怪柏把根扎在悬崖峭壁上倾斜着躯干,真是情态百出。
二、情感态度类1.一山一水总关情。
本文借描写三峡山的雄奇险拔、水的清幽秀丽的景色,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案] 本文借描写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壮丽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文末引用渔人歌谣有什么作用?[答案] 文末引用渔人歌谣,进一步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岭连峡窄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悲凉的气氛,写出了秋天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
三、写作技巧类1. [统编教材课后习题] 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作者先总体描绘三峡概貌,突出其雄伟气象;接下来,按照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象。
作者未按照四季更迭的顺序写,而是借着文脉之势,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与第一段一脉相承;再写春冬与秋天,转为沉静,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文气相贯。
(完整版)《三峡》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三峡》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99873b687c24028915fc3af.png)
《三峡》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缺口)二、一词多义1、绝:①沿泝阻绝(断)②哀转久绝(消失)③绝yǎn多生怪柏(极)2、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3、清:①回清倒影(清波)②清荣峻茂(清澈)三、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虽乘奔御风(虽:古义:即使,表假设;今义:虽然,表转折)四、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林寒涧肃(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3、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响:动词作名词,回声)4、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5、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6、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五、重点句翻译: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⑤悬泉瀑布,飞漱其间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⑦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⑧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⑨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六、其他重点词语解释1、略无阙处(略:完全、全部。
)(“略无”,完全没有。
)2、重岩叠嶂(嶂:像屏障似的的高山)3、不见曦月(曦:阳光,这里指太阳。
)4、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到了)(襄:冲上)5、则素湍绿潭(素:白色的)(湍:急流)6、飞漱其间(漱:这里是冲荡的意思。
)7、良多趣味(良:真,实在)8、沿泝阻绝(沿,顺流而下)(通“溯”,逆流而上)9、属引凄异(属:zhǔ,连续)(引:延长)10、故渔者歌曰(故:所以)11、不以疾也(快)七、理解性默写1、文中从正面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全文描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4、文中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三峡知识点归纳
![三峡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bb4768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73.png)
三峡知识点归纳一、三峡的地理位置三峡位于中国长江上游,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全长约 193 千米。
自西向东主要有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个大峡谷,因而得名“三峡”。
二、三峡的组成峡谷1、瞿塘峡瞿塘峡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谷,却以雄伟险峻著称。
峡谷两岸山峰陡峭,如斧劈刀削一般。
夔门是瞿塘峡的入口,也是十元人民币背面的图案。
夔门两岸的山峰高达千米,江面最窄处不足百米,形如门户,因此得名。
2、巫峡巫峡以幽深秀丽闻名,峡谷幽深曲折,奇峰罗列,云雾缭绕,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巫峡的十二峰是其著名的景观,其中神女峰最为著名,相传神女瑶姬曾在此助大禹治水。
3、西陵峡西陵峡是三峡中最长的峡谷,滩多水急,以其险峻奇绝而闻名。
西陵峡内有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等著名景点。
三、三峡的形成原因三峡的形成是由地壳运动和水流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地壳的上升运动,使得原本平坦的地面逐渐升高,形成了高山和峡谷。
同时,长江水流不断地冲刷和侵蚀着峡谷,使得峡谷不断加深加宽,最终形成了如今壮观的三峡地貌。
四、三峡的气候特点三峡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峡谷底部气温较高,湿度较大;而山顶则气温较低,气候较为凉爽。
五、三峡的水利工程1、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大坝的建成有效地控制了长江上游的洪水,保障了中下游地区的安全。
同时,大坝的发电能力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2、三峡水库三峡水库是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的人工湖泊,总库容约 393 亿立方米。
水库的建成改善了长江的航运条件,使得万吨级船队可以直达重庆。
六、三峡的生态环境1、植物资源三峡地区植物种类丰富,有许多珍稀植物,如珙桐、水杉等。
由于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部分植物的生长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疾也。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5.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早发白帝城》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4分,
答案:1、郦道元 (有错该题不得分)
2、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3、 ①(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②溯流而上 ③快
(每题1分,意思对即可)
4、 ①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l 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①奔放美 ②清悠美 ③凄婉美
第一段和后三段是什么关系? 总分关系。
十.理解性默写。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
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情景综合表现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山的“连”“高”“窄”。
D.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l 第二段
A.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
(1)水涨(襄陵,沿溯阻绝)(2)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 自非亭午夜分( )
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
2、或:或王命急宣( ) 或以为死( )《陈涉世家》
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
3、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寡人无疾( )《扁鹊见蔡桓公》
三峡中考知识点整理
一、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选自《 》,作者: ,北魏 家,范阳涿县人,撰《 》一书。
答案:水经注疏 郦道远 地理学 水经注
二、字词句积累
必为有窃疾矣( )《公输》
4、绝:绝巘多生怪柏( ) 哀转久绝( )
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5、属:属引凄异( ) 神情与苏黄不属( )《核舟记》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6、良:良多趣味( ) 家富良马( )《塞翁失马》
(三)、重点句子翻译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久绝
(四)、通假字
略无阙处: 通 ,译为:
“阙”通“缺”,译为:空缺
(五)、一词多义
(2005年)河北省
1、文章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 (人名)。(1分)
2、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3分)
①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嶂:
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溯: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疾:
4、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抓住了碧水、怪木、飞瀑来写的。表现了春冬三峡的风光秀丽。
B. 总括春冬之景的四个字是什么? 清荣峻茂。
C.“良多趣味”表现在何处?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l 第四段
A.写什么季节的景色?作者是从哪一角度写景的?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
2008年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三峡》
内容理解。
l 第一段
A.第一段总写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1)峡长(七百里)岭连(连山,略无缺处)(3)山高峡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第一段中三峡的山具有怎样的特点? 山高岭连,岸伟峡险(或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6、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
7、飞漱其间( ) 8、高猿长啸( )
9、属引凄异( ) 10、故渔者歌( )
1、毫无2、像屏障一样的山峰3、如果;正午;;日光,这里指太阳4、上;逆流而上;5、即使;飞奔的马;快;6、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7、急流冲荡;8、拉长声音叫;9、接连不断;10、唱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五、内容及写法理解
1、作者以凝练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伟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写山,抓住了连续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抓住了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进行描写,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
3、引用当地渔歌的好处:写出了三峡山高岭连峡窄的特点,另一方面,渲染了三峡秋天凄凉萧瑟的气氛。
(一)、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
略无阙处( ) 重岩叠zhàng( ) 曦月( )
夏水xiāng陵( )沿溯阻绝( )素tuān绿潭( )
飞漱其间( ) 清荣峻mào( ) 属引凄异( )
多生怪柏( ) 泪沾裳( )
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8.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9.从视觉角度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0.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答案;quē 嶂xī 襄 sù 湍 shù 茂 zhǔ bǎi cháng
(二)、重点字词解释
1、略无阙处( ) 2、重岩叠嶂( )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 )
4、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出师表》
7、引:属引凄异( ) 下车引之( )《陈太丘与友期》
答案:1、在、从;如果;自己;2、有时;有人;或许;3、快;病;毛病;4、极;消失;与世隔绝;5、动词,连接;类似;同“嘱”,嘱托;6、实在;好、优秀、善良的人;7、延长;拉;
(八、)文言句式
1、省略句式:“两岸连山”等于“(三峡)两岸连山”。译为:(三峡)两岸山连着山。
判断句式:“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为: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飞翔,也没有如此迅速。
(九)、理解性默写
.1、《三峡》中作者大笔勾勒磅礴七百里三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B.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
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写法:侧面描写。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l 第三段
A.作者是抓住三峡的那些典型景物描写的?表现了三峡怎样的季节特点?
4、文中能总评三峡春冬时节山水树木特征的句子是:
答案: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②空旷的山谷传来元后啼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每句2 分,意思对即可)
5、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
1分)、高耸峻拔(1分)。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1分)、水流湍急(1分)。(意思对即可)
2、《三峡》中侧面描写山势峻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正面写“猿鸣”的句子是:
引用歌谣,侧面写“猿鸣”,并渲染悲凉气氛的句子是:
(六)、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
疾也
2、回清倒影
3、晴初霜旦
答案:1、奔:动词作名词,指飞奔的马。2、清:形容词作名词,清波。3、霜:名词作动词,下霜,结霜
(七)、古今异义词
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时;今义:表选择关系的连词,或者
秋季。听觉。表现了幽静、寂寥、凄异的特点。
B.“渔者歌”有什么作用?
说明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l 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又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既能揭示水急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