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对新生儿的影响

合集下载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体温、行为状态和母乳喂养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体温、行为状态和母乳喂养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体温、行为状态和母乳喂养的影响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母婴皮肤接触是指在孕期、分娩过程及产后出生的一小时内,将新生儿和母亲的裸露皮肤紧密贴合在一起,促进母婴亲密接触和互动。

母婴皮肤接触可以帮助新生儿维持体温、降低哭闹和不安情绪、促进母乳喂养和建立成功的母婴情感联系等,对新生儿早期生长发育及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的体温、行为状态和母乳喂养有明显的影响。

例如,美国卫生部指出,将新生儿放置在母亲的胸部,让新生儿紧贴母亲的肌肤,可以明显提高新生儿的体温。

同时,母亲和新生儿的亲密接触可使新生儿不易产生哭闹和不安情绪,从而减轻新生儿的疼痛和不适感。

此外,近年来的研究还表明,母婴皮肤接触还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有效方法,能提高母亲的哺乳率和延长哺乳时间,从而保证新生儿充分获取母乳的营养成分和免疫物质,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和健康水平。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体温、行为状态和母乳喂养的影响,为推广和普及母婴皮肤接触提出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以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探讨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体温、行为状态和母乳喂养的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1)母婴皮肤接触的定义、形式和原理;(2)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体温的影响机制;(3)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行为状态的影响机制;(4)母婴皮肤接触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机制;(5)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实践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6)母婴皮肤接触在国内外的应用和推广情况。

2. 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报告和研究成果,系统梳理并比较分析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体温、行为状态和母乳喂养的影响机制,为进一步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实践运用提供理论支持。

(2)实验研究法。

根据母婴皮肤接触的原理和操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和纵向队列研究等实验设计方法,从不同角度和方面考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体温、行为状态和母乳喂养的影响,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为推广母婴皮肤接触提供实证依据。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对新生儿的影响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对新生儿的影响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对新生儿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的影响。

方法将8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新生儿进行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在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出生后1、2、4小时时体温、婴儿首次觅食反射出现时间、吸吮持续时间及母乳喂养量的差异。

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基线体温比较无差异,但均低于正常值,出生后1、2、4小时观察组新生儿体温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2.68%,对照组首次成功母乳喂养成功率为48.78%;观察组新生儿首次觅食反射出现时间、婴儿吸吮持续时间及母乳喂养量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新生儿与母亲早期皮肤接触可明显促进新生儿出生后的体温回升,为婴儿提供最佳母乳喂养时机,提高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母婴皮肤接触早期母乳喂养成功率体温新生儿分娩脱离母体后,因环境改变体温会降低,产妇及新生儿母乳喂养也都处于学习阶段,因此新生儿刚出生时护理工作尤为重要[1]。

及时合理的母婴皮肤接触可以防止新生儿低体温,提高首次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

本研究对41例新生儿出生后即刻与母亲进行1小时的皮肤接触,探讨早期皮肤接触护理对新生儿的影响,为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国内的开展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来我院妇产科分娩的82例新生儿,均为单胎,足月,所有新生儿无胎膜早破及宫内窘迫,产妇年龄22岁-34岁。

1.2 方法:将8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新生儿进行常规产科护理:胎儿娩出后行新生儿呼吸道清理、断脐、消毒包扎脐带,新生儿辐射台设置温度为28-30℃,温水洗去血迹及胎脂、注射维生素K1、测体重、身高、按脚印等,婴儿毯包裹新生儿,置于婴儿车中。

观察组新生儿护理:胎儿娩出后行上述常规产科护理,调节室温27-29℃,产妇裸露前胸,将新生儿侧卧位放于产妇胸前,脸偏向一侧,头位于产妇双乳之间,指导产妇用手托住新生儿臀部和背部,保护新生儿安全,用毯子、衣物等覆盖新生儿保暖;早期的母婴皮肤接触护理持续1小时,在该过程中鼓励产妇与新生儿交流,抚摸婴儿头部及全身、亲吻婴儿、轻声呼唤婴儿等。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指南主要内容解读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指南主要内容解读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指南主要内
容解读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arly Essential Newborn Care, EENC)指南
是一个简单而重要的战略,旨在提供对新生儿的基本保健。

以下是
该指南的主要内容解读:
1. 皮肤对皮肤接触:新生儿应立即与母亲进行皮肤对皮肤接触。

这有助于保持新生儿的体温、促进母婴之间的情感联系,并有助于
启动母乳喂养。

2. 早期吸吮:新生儿应在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内进行早期吸吮。

这有助于刺激新生儿的呼吸系统,并帮助预防呼吸窘迫综合征。

3. 预防感染:采取适当的感染预防措施,如洗手、消毒工具和
保持清洁的工作环境。

这有助于减少新生儿感染的风险。

4. 新生儿喂养:鼓励母乳喂养,并提供支持和指导。

母乳喂养
对新生儿的健康和发育至关重要。

5. 早期检查和评估:进行早期的新生儿检查和评估,以确保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

6. 家庭关怀:提供家庭关怀指导,包括新生儿日常护理、喂养和保持环境清洁等方面的建议。

7. 社区参与:鼓励社区参与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包括提供支持和教育,以及建立社区资源网络。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指南旨在通过简单的策略提供对新生儿的基本保健。

通过实施这些指南,可以降低新生儿疾病和死亡的风险,并促进新生儿的健康和发育。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
2 1 年第 1 01 7期
ll 7
早 期 母 婴 皮肤 接 触对 新 生儿 母 乳 喂 养 的影 响分 析
李秋红 王 文艳

要: 目的: 探讨早期母婴 皮肤接 触对新 生儿母乳喂 养的影 响。方 法:6 例住 院分娩新生儿平分为 两组— 10 观察组 与对照组, 观察组采 用一般
护理结合积极地护理干预措施 , 照组 只采用观 察组的一般护理方 法。结 果 : 对 对照组首 次母 乳喂养成 功率为5. 观 察组为9. 两组 差别 6 %, 3 3 %, 8 具有显著统计 学意义( . ) 0。 5 观察组 的高胆红 素血症 、 低血糖 的发生率明显 少于对 照组 , 有显著性( 0 s 结论 : 差异 P .) <o 。 早期母婴皮肤接 触 1 时 小 可以提 高首次母乳喂养 的成功率 , 并且有 利于新生儿的心智发 育, 而且具有 可行 } 是值得 推广的。 生, 关键 词 : 早期 母婴 皮肤 接 触 ; 生儿 ; 乳 喂养 新 母
研 究 旨在技 术 探讨 早 期 皮肤 接 触 护理 对 新 生儿 早 期状 况 及母 乳
喂养 的影响 以促进 我 国新 生儿 的 健康 生 长 发 育 。
1 资料 与方 法
22患 病 情况 : . 两组 新 生 儿 常见 病 患病 率 比较见 表 2 结 果 可 知 , 。 观 察组 的高 胆红 素血 症 、 血 糖 的发 生率 明显 少 于对 照 组 , 异 低 差
表 2 两 组新生儿常见 病患病率 比较 ( 例)
P均< . ) 00 。 5 11一般 资料 : 机选 择 2 1 . 随 00年 2 到 2 1 年 1 我 院住 院分 有 显著 性 ( 月 01 月
娩新 生儿 10例 , 中男 8 , 7 例 。 6 其 5例 女 5 均为 足 月儿 , 排 除各 均 种疾 病 。 阿氏评 :' pa 评分)— 分钟 9 1 分 , 质量 2 0-00  ̄( gr A 15 ~0 体 5 040

与父亲皮肤早接触对自然分娩新生儿黄疸预防的影响

与父亲皮肤早接触对自然分娩新生儿黄疸预防的影响

与父亲皮肤早接触对自然分娩新生儿黄疸预防的影响引言自然分娩是母亲和婴儿最初的接触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父亲也应该参与其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父亲在新生儿出生后通过与宝宝早期的皮肤接触,对预防新生儿黄疸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本文将分析父亲皮肤早接触对自然分娩新生儿黄疸预防的影响,并探讨这一行为对于新生儿的重要性。

关于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因红细胞代谢产物大量增加,而使体内大部分婴儿变黄。

新生儿出生后的头3-4天以后,黄疸开始出现,并在第7-10天达到高峰。

黄疸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宝宝一定存在疾病,但如果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也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影响,甚至威胁患儿的生命。

父亲皮肤早接触的重要性在传统观念中,新生儿出生后第一时间应该和母亲进行皮肤接触,母婴接触有助于建立亲子关系和婴儿的早期发育。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父亲也应该在新生儿出生后进行皮肤接触。

这是因为父亲对宝宝的亲密接触可以促进新生儿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

而且,在早期皮肤接触中,宝宝可以感受到来自父亲的温暖和关爱,有助于增进父母与婴儿之间的纽带。

父亲皮肤早接触对预防新生儿黄疸的影响一项关于父亲皮肤早接触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研究发现,在临床实践中,父亲的皮肤早接触对于预防新生儿黄疸具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这是因为早期皮肤接触可以促进新生儿的生理和心理调节,有利于红细胞代谢产物的排泄,从而减少新生儿黄疸发生的几率。

父亲早期皮肤接触也可以刺激新生儿皮肤的感觉神经,促进新生儿的适应性调节,从而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展。

如何进行父亲皮肤早接触在进行父亲皮肤早接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在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时间进行:父亲应该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时间进行皮肤接触,确保父亲能成为宝宝生命中的第一个亲密接触对象。

2. 确保父亲身体清洁:父亲在进行皮肤接触前,应该确保自己的身体清洁,并且不要涂抹太多的香水或者化妆品。

3. 保持情感交流:在进行父亲皮肤早接触时,父亲应该保持情感交流,让宝宝感受到父亲的温暖和关爱。

浅析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浅析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浅析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一、鸟巢式护理的概念鸟巢式护理最早是由美国加州了蒙塔利公园的妇幼保健中心提出的,它是一种特殊的新生儿护理模式,旨在保证新生儿在靠近自然的环境中获得更好的照顾和治疗。

这种护理模式主要是建立在亲子接触、母乳喂养和家庭式护理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合适的生理、心理和环境支持,来促进新生儿的成长与发育。

1、促进早期皮肤接触早期皮肤接触是新生儿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促进母亲与婴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家庭感情,同时有助于婴儿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免疫功能发展。

鸟巢式护理模式充分利用了亲子接触的优势,鼓励母亲与婴儿进行早期皮肤接触,从而有助于减少新生儿的疼痛反应和厌食症等问题的发生。

2、促进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对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婴儿的免疫力,还能促进其智力发展。

鸟巢式护理模式通过鼓励母亲进行母乳喂养,并为母亲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促进了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3、促进新生儿发育在鸟巢式护理模式下,新生儿得以接受到充分的自然光和自然声音,从而促进其生长发育。

同时,这种护理方式所提供的适宜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等条件也有助于维持新生儿体内的稳定环境,避免它们遭受环境紊乱和伤害。

4、降低医疗成本鸟巢式护理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家庭式护理的优势,将婴儿从重症监护室中转移回家庭,使医院所需的资源大大减少。

同时,它也可以减少因医院住院而导致的家庭和社会成本,对于提高医疗效益和优化医疗资源分配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鸟巢式护理模式对于促进新生儿的成长和发育、提高母婴情感交流和优化医疗资源分配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作用。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这种护理模式需要有专业的医疗保障和合适的环境条件,不能盲目推广和过度依赖。

因此,在实践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应用和改进。

肌肤接触的好处 母子的第一次肌肤接触

肌肤接触的好处 母子的第一次肌肤接触

肌肤接触的好处母子的第一次肌肤接触小宝宝平安降临,当剪断与母体相连的唯一纽带――脐带的那一刻起,宝宝的身体就与妈妈的身体真的分开了。

但母子之间的心与心却始终是连在一起的。

那么如何维系这种心连心的亲子关系呢? 有专家指出,婴儿出生后的几个小时是与母亲接触的关键期。

母亲在关键期内长时间接触婴儿,她们时常抚摸孩子、抱孩子,并与之交流目光。

这样做不单能使母乳哺育更成功,孩子长大后的智商与情商也会普遍高于其他孩子。

这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第一次肌肤接触。

所谓第一次肌肤接触,不是指简单的抚摸宝宝,而是在妈妈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经产道及使用半身麻醉剖腹产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以不穿任何衣物的形式,将宝宝直接放到妈妈的胸前或是腹部上,让妈妈露出的前胸和宝宝进行最直接的肌肤接触。

这个时候,宝宝会慢慢在妈妈的身上蠕动,同时本能地寻找乳房。

此时妈妈可以稍稍将宝宝抱近乳房一些,但不强迫婴儿含乳头,而是让宝宝自行寻找。

建议的肌肤接触时间,剖腹产为10分钟、自然产为20分钟,但只要身体允许,第一时间肌肤接触是越长越好,最好等到宝宝自己找到妈妈的乳头,吸吮完初乳之后。

母子第一次肌肤接触的六大好处:1、母乳喂养更容易:婴儿的吸吮反射通常在出生第一小时内最强,此时利用婴儿的吸吮反射,可以帮助婴儿建立正确的乳头含接方式。

2、减少哭闹更有效:皮肤接触及早吸吮增强了母婴联系,给婴儿以安全感。

啼哭的婴儿与母亲皮肤接触后可很快安静下来。

3、乳汁分泌更旺盛:母婴皮肤接触及早吸吮还可促进泌乳,减少乳胀,降低产后发病率。

研究发现,产后尽早接触宝宝,并进行授乳,能增加乳母血中的PRL及催产素释放,特别是授乳开始的3分钟之内这两种激素分泌是最高的,因此,早吸吮不仅能使乳汁提前分泌,还能相应地增加乳量。

4、初乳早得更健康,初乳可刺激婴儿肠胃蠕动,协助宝宝胆红素排出,减少黄疸。

此外,初乳中所含的成长因子也可帮助新生儿肠道的成熟与健全。

初乳所含的营养成分和免疫物质,还能为婴儿提供营养和第一次免疫保护。

新生儿护理中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应用效果

新生儿护理中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应用效果

新生儿护理中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在新生儿护理中采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新生儿8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常规+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方式展开护理,观察不同护理方式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研究显示,采用常规+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新生儿,其出生后6小时啼哭的次数,啼哭的时间,出生后1小时、1.5小时以及2小时的低体温率均低于甲组新生儿,乙组新生儿出现密室反应比甲组新生儿更早,乙组新生儿初次母乳喂养的时间比甲组新生儿更长。

且两组新生儿最终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可为本次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结论:在对新生儿开展护理的过程中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方式,对于新生儿各方面护理效果的提升和改善均有积极临床效果。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应用效果引言:母婴的皮肤接触是一种可以提高亲子情感交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该理念主要起源于袋鼠式护理,最早在早产儿群体中被使用,之后逐步扩展到了所有的新生儿[1]。

研究表明,母亲与婴儿之间的皮肤接触对于促进母乳分泌、母乳喂养以及婴儿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尽管,国家的权威部门已经对母婴皮肤接触做出了明确的规范,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执行的效果仍然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其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母婴接触的方式错误,接触的时间不够等因素造成的。

为进一步观察母婴早期皮肤接触在其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80例新生儿展开护理观察,详细护理内容如下所示。

一、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新生儿8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选取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用常规方式展开护理,该组新生儿人数为40例,新生儿男女比例为21:19;甲组采用常规方式展开护理,该组新生儿人数为40例,新生儿男女比例为19:21。

所选新生儿及产妇的基本情况之间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与父亲皮肤早接触对自然分娩新生儿黄疸预防的影响

与父亲皮肤早接触对自然分娩新生儿黄疸预防的影响

与父亲皮肤早接触对自然分娩新生儿黄疸预防的影响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之一,是由于胆红素在肝脏代谢不良而导致体内积聚过多而引起的。

黄疸在婴儿出生后数天内出现,通常在1-2周左右自行消退。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黄疸严重,可能会导致潜在的健康问题,如核黄疸。

预防新生儿黄疸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父亲皮肤早接触对新生儿黄疸的预防具有积极的影响。

父亲皮肤早接触是指在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时间内,父亲即刻将宝宝放在自己的胸前,让宝宝与父亲的皮肤接触。

这种接触不仅可以促进父母与新生儿的亲子联系,还可以对新生儿的免疫系统起到积极的影响,从而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父亲皮肤早接触对新生儿黄疸预防的影响,旨在验证皮肤接触是否能够有效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

通过分析相关研究结果,了解父亲皮肤早接触是否可以成为一种简单有效的预防措施。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皮肤接触对新生儿免疫系统的影响,以及最佳的接触时间和频率,为黄疸预防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

通过明晰研究目的,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对父亲皮肤早接触与新生儿健康关系的认识,为提高新生儿黄疸预防效果提供依据。

1.3 研究意义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之一,尤其在亚洲地区发病率较高。

如果不及时处理,黄疸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婴儿的生命。

寻找有效的预防方法对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至关重要。

本研究还有助于加强人们对早期父母-婴儿关系的重视,推动更多关于新生儿健康的研究。

最终,通过提高对新生儿黄疸的预防意识和实践,有望降低新生儿黄疸的患病率,提高婴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

2. 正文2.1 父亲皮肤早接触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父亲皮肤早接触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研究表明,父亲与新生儿进行皮肤接触可以帮助促进新生儿的健康发育,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

父亲皮肤早接触可以帮助促进新生儿身体内的胆红素代谢。

皮肤接触护理对早产儿生理指标水平及发育的影响

皮肤接触护理对早产儿生理指标水平及发育的影响

皮肤接触护理对早产儿生理指标水平及发育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04-25T15:32:44.04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6期作者:何霞[导读] 目的探讨皮肤接触护理对早产儿生理指标水平及发育的影响。

何霞黔西南州兴义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 562300摘要目的探讨皮肤接触护理对早产儿生理指标水平及发育的影响。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皮肤接触护理。

4周后比较两组患儿的生理指标水平及发育水平。

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的呼吸、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水平较对照组更高且稳定(P<0.05);观察组身长、体重、头围等指标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早产儿采取皮肤接触护理,不会对婴儿生理指标产生不利影响,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缺氧,促进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产儿;皮肤接触护理;生长发育早产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的婴儿,这类婴儿出生体重大多低于2500g,因孕周时间不足,机体各项机能未发育完善,免疫力低下,易合并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因此早产儿的护理难度大大增加[1]。

因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高龄产妇数量逐年增加,母亲体质所致的早产儿数量也越来越多,据统计,中国每年早产儿出生率约为10%[2]。

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对于早产儿的临床护理措施也在不断改善。

皮肤接触护理,又称袋鼠式护理(KMC),是指早产儿的母(父)亲以类似袋鼠的方式将早产儿卧与母(父)亲胸前,形成皮肤接触,让婴儿感受到母(父)亲的呼吸、体温,提供给婴儿安全感和亲密感,从而帮助患儿适应外界环境,促进其生长发育[3]。

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早产儿,对其采取皮肤接触护理,探讨其有效性。

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收治80例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母婴皮肤早接触评价标准

母婴皮肤早接触评价标准

母婴皮肤早接触评价标准母婴皮肤早接触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将母婴双方的皮肤互相接触,以促进亲子关系发展和宝宝健康成长的一种方法。

通过早期的皮肤接触,母亲可以将自己的体温、心跳以及丰富的母爱传递给宝宝,同时宝宝也能感受到来自母亲的温暖和安全感。

因此,对母婴皮肤早接触进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评价母婴皮肤早接触的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皮肤接触时间:应评估母婴皮肤早接触的持续时间。

通常,建议至少在出生后的1小时内进行早接触,这有助于促进宝宝的安抚和亲子关系的建立。

2.接触方式:评价母婴皮肤早接触的方式,包括将宝宝放在母亲的胸口,或使用包裹式接触等。

不同的接触方式可能对宝宝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评估其对宝宝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

3.皮肤接触质量:评估母婴皮肤早接触的质量,包括母亲和宝宝是否能够享受到接触带来的温暖和亲密感。

同时,也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和过敏反应等问题。

4.亲子关系建立:评估母婴皮肤早接触对亲子关系的建立和发展的作用。

亲子关系是宝宝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通过评估母婴皮肤早接触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可以进一步了解早接触对宝宝发展的正面效果。

5.宝宝健康成长:评估母婴皮肤早接触对宝宝健康成长的影响,包括宝宝的身体发育、神经发育、情感发展等方面。

早接触被证明对宝宝的早期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评估其对宝宝健康成长的效果非常重要。

6.家庭支持:评估宝宝所处的家庭环境对母婴皮肤早接触的支持程度。

家庭支持对早接触的实施和宝宝健康成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评估家庭支持的力度和效果。

总结起来,评价母婴皮肤早接触的标准应包括皮肤接触时间、接触方式、接触质量、亲子关系建立、宝宝健康成长以及家庭支持等几个方面。

通过评估这些标准,可以更好地了解母婴皮肤早接触的效果,为提高宝宝的健康成长提供依据和指导。

同时,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以不断完善和提升母婴皮肤早接触的质量和效果。

母婴皮肤早接触早吸吮对新生儿体温的影响

母婴皮肤早接触早吸吮对新生儿体温的影响

重 ≥2 500 g,Apgar评分 l0分 的新 生儿 110例 ,随机分 为 2组 , 试 验组 55例和常规组 55例。
1.2 方法 试验组新 生儿 出生结扎脐 带后 即刻 与母亲进
3 讨论
行皮肤接触 30r ain进行早吸吮 ,并在 1 h,2h再 吸吮 1次 。常规 组 按常规方法结扎脐带 ,擦干血渍 ,称体 重 ,穿衣服并包裹后 再 进 行皮肤接触并 早吸吮 1次。2组新生儿均 在出生后 30 mill、 1 h、2 h测量腋温 。腋温对新 生儿干扰小 ,受外界影 响小 ,兼有
3.4 关 于植 骨 。本 组 病例 在采 用 带 锁髓 内针 治疗 时有 37例 给予适量 自体髂骨植骨 ,约 占 77%。我们认为 自体髂骨植 骨不仅能满 足“新骨 ”形成 必需 的基本条 件 :有可成骨 的细胞 、 足够的营养供 给、具有成骨 的物质 ,而具有成活率高 ,骨痂生长 快 ,不存在异体排斥反应等优点。缺点是需另做切 口,增加患者
服 、包裹包 布 ,包小被子抱 到母 亲身边进行皮 肤接触 30rain,吸 吮乳房 3 rain~5 min后抱到辐射台下 ,嘱母亲休息。分别在产后 30rain、1 h、2h量 1次体温并 记录。
2 结果 见表 1。
表 1 2组 新 生 儿 各 时 间段 体 温 比较 (;±s。oC )
固定优于不扩髓者 ,静力锁定使应力跨越 骨折既有效防止骨折 远端旋转 ,同时又能避免或减少旋转应 力及 弯曲应力对骨折局 部 的影 响 ,患者能够早期 功能训 练 ,促进了骨折的愈合 。本组病 例约 1O周 ~12周后骨折端有 中等量骨痂 时 ,将 远离 骨折一端 锁 钉拔 除 ,使 之动力化 ,后每 月随访观 察 x线 片 1次 ,约 2个 月 ~3个月后骨痂明显增 多 ,表 明动力 化后 可刺激骨折局部骨 痂 生长 ,有利于骨折骨性愈合 。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100例足月新生儿,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

常规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在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上给予母婴早期皮肤接触。

比较两组婴儿在不同时间点的体温、哭闹频率、哭闹持续时间、母乳喂养开始时间和吸吮持续时间。

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出生时体温(34.21±0.12)与常规组(34.19±0.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体温为(36.47±0.51)度,2小时体温为(36.51±0.29)度;常规组新生儿出生后1 h体温为(35.18±0.31)度,2 h体温为(35.19±0.26)度;实验组新生儿出生1 h体温为(36.47±0.51)度,出生2 h体温为(36.51±0.29)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啼哭次数比常规组少,啼哭持续时间和开始母乳喂养时间比常规组短,吸吮持续时间比常规组长(P<0.05)。

结论新生儿护理中早期皮肤接触能有效维持新生儿体温,减少新生儿哭闹频率,缩短新生儿哭闹持续时间,延长母乳喂养时间和吸吮时间。

关键词: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新生儿;护理效果;体温;母乳喂养;啼哭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本院最近两年期间收入的100例足月新生儿,排除阴道助产、早产儿、新生儿畸形。

分成常规组和试验组,组内均有50例。

常规组中,女25例,男25例,胎龄37-40周,均数为(38.56±3.18)周。

试验组中,女24例,男26例,胎龄37-40周,均数为(38.92±3.09)周。

两组新生儿胎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常新生儿出生后,护理人员迅速帮助其清理呼吸道,擦拭血液,对脐带进行消毒,测量体重和长度等,并根据母亲和新生儿的具体情况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指南要点讲解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指南要点讲解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指南要点讲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arly Essential Newborn Care, 简称EENC)是一系列简单而有效的保健措施,旨在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和幸福。

以下是EENC指南的要点讲解:
1. 早期接触和皮肤接触
- 新生儿应尽早与母亲进行皮肤接触,理想情况下在出生后的第一小时内进行。

- 皮肤接触可以有助于建立母婴情感联系,促进乳汁分泌,稳定新生儿体温,并增强免疫系统。

2. 早期吸吮和喂养
- 新生儿应在出生后的第一小时内开始吸吮乳汁,这有助于提供营养和免疫保护。

- 母乳喂养是最佳的喂养方式,应当持续至少6个月。

- 母亲应得到关于正确喂养姿势和技巧的指导,以确保充分的乳汁摄入和避免哺乳困难。

3. 新生儿保暖
- 新生儿的体温应始终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以避免低体温。

- 在出生后立即使用暖气毯或暖灯,将新生儿保暖。

- 新生儿应穿戴适宜的衣物,避免过度或不足。

4. 新生儿感染预防
- 所有新生儿应接受清洁、干燥和护理,以预防感染。

- 保持周围环境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 母亲和卫生工作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如洗手和使用无菌技术。

5. 新生儿早期监测与照护
- 新生儿应受到密切监测,以确保其正常发展和健康状况。

- 定期记录新生儿的体重、身长和头围,并进行必要的健康评估。

- 提供早期照护,包括清洁、换尿布和保持舒适。

请注意,以上内容总结了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指南的
要点,但具体实施应根据专业医疗人员的建议和实际情况进行。

与父亲皮肤早接触对自然分娩新生儿黄疸预防的影响

与父亲皮肤早接触对自然分娩新生儿黄疸预防的影响

与父亲皮肤早接触对自然分娩新生儿黄疸预防的影响皮肤早接触(Early skin-to-skin contact)是指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将其放在母亲的胸前,让新生儿直接与母亲的皮肤接触。

这种方法已经被广泛证明可以带来诸多好处,包括对新生儿黄疸预防的影响。

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问题之一,特点是皮肤和眼睛呈现黄色。

它通常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的积累所导致的。

黄疸的发生率在自然分娩的新生儿中较高,这是因为自然分娩的新生儿没有受到剖腹产所带来的应激反应的影响。

皮肤早接触已被证明对预防新生儿黄疸非常有效。

这是因为早接触可以促进宝宝排毒,帮助胆红素快速代谢和排出体外,从而减少黄疸的发生。

早接触还能够促进母乳喂养的建立和成功,进一步帮助新生儿摄入足够的液体,加速胆红素的排泄。

皮肤早接触还可以促进母婴之间的情感纽带的建立。

通过接触妈妈的皮肤,新生儿能够感受到母亲的体味和温暖,这有助于增强母婴之间的联系和情感交流。

这对新生儿的健康和发育非常重要。

为了更好地预防黄疸,皮肤早接触应该在新生儿出生后的早期进行。

通常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放在母亲的胸前,并让宝宝和母亲进行亲密的皮肤接触至少一个小时。

如果可能的话,这种接触可以一直保持到母乳喂养开始。

对于剖腹产或其他特殊情况下不能立即进行皮肤早接触的新生儿,也应该尽快地与母亲进行接触。

皮肤早接触对自然分娩新生儿黄疸的预防有着显著的影响。

它能够促进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减少黄疸的发生。

早接触还有助于建立母婴之间的情感纽带,对新生儿的健康和发育也有积极的影响。

推广和支持皮肤早接触对于提高新生儿黄疸的预防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母婴皮肤早期接触对新生儿的影响

母婴皮肤早期接触对新生儿的影响

母婴皮肤早期接触对新生儿的影响新生儿分娩后脱离母体环境,会面临体温迅速降低,行为状态改变,母乳喂养适应等问题,国内外研究表明母婴皮肤早期接触可以维持新生儿体温,促进新生儿的睡眠,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母嬰皮肤早期接触是指将刚出生或出生后不久的婴儿俯卧放在母亲裸露的胸前,母亲双手扶住婴儿,可以与婴儿轻声说话,低声呼唤婴儿,触摸婴儿的皮肤或抚摸婴儿头部,亲吻婴儿等。

皮肤接触的原理来自动物实验,实验研究了动物为了生存而表现出来的先天行为是对出生处的依赖[1],根据哺乳动物生物学,产后即胎儿脱离母体后,仍需维护母体环境,以诱发新生儿和母亲必要的先天性行为,促使母乳喂养的有效发生,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如新生儿出生后即刻与母体环境分离,则会导致新生儿痛苦大哭[1]。

啮齿动物研究表明,出生时若幼崽没有得到足够的来自母亲的亲密接触,会影响其一生的健康和智力发展[2-3]。

反观人类,20世纪以来,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和母亲分开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但是进化史恰恰表明新生儿的存活仰赖于母体环境的维系和紧密的接触,因而这种行为有悖于进化史。

WHO早就提倡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我国卫生部也把“新生儿出生后半小时内与母亲进行皮肤接触,接触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列为爱婴医院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10条措施之一,但是鉴于安全性和可行性的考虑,一些医院并未开展此项措施或没有规范的方法。

国内有研究表明新生儿早接触率较低,仅为12.0%左右,明显低于卫生部颁发的《爱婴医院管理监督指南》中“至少80%的新生儿在生后半小时内(最好是立即)进行母子皮肤的接触并进行早吸吮”的比例和“进行皮肤接触及早吸吮时间不少于半小时”的要求[4]。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及产妇对早期皮肤接触的认知和重视,本人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母婴皮肤早期接触对新生儿体温,行为状态及母乳喂养影响的相关文献,希望能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 对新生儿体温的影响当胎儿从温暖潮湿的子宫内进入一个寒冷干燥的环境,由于室温低于宫内温度,导致新生儿散热增加,能源物质储备不足致产热减少加上自身体温调节功能的不成熟,体温明显降低。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

2019年7月A 第6卷/第19期July. A. 2019 V ol.6, No.19189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周泽娟,林举秀,朱晓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番禺院区,广东 广州 511445)【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所在医院产科2017年6月~2018年11月期间106例符合研究条件的产妇,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即观察组(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指导,n =53)和对照组(传统护理干预方法,n =53),对比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 ①母亲情况:观察组产妇泌乳量评分、母乳喂养成功率(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②新生儿情况:观察组新生儿啼哭次数、啼哭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护理人员指导早期母婴皮肤接触,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泌乳效果,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对保证母亲和新生儿护理质量具有重要帮助。

【关键词】母婴皮肤接触;新生儿;新生儿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19.189.02胎儿分娩后,新环境可能造成新生儿出现应激反应,从而消耗大量机体能量,对机体功能发育产生一定影响。

早期开展母婴皮肤接触指导,对新生儿护理干预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选取所在医院产科2017年6月~2018年11月106例符合研究条件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对母婴,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报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106例符合研究条件(无高危妊娠因素及沟通障碍者)的正常分娩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所选产妇均满足临床诊疗标准[1],本人能够配合临床护理工作。

根据护理方法分组,观察组(n =53)年龄24~41岁,平均年龄(32.56±3.56)岁,孕周39~41周,初产妇39例,经产妇14例。

早期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早期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影响多中心 临床研 究[ . J 实用儿 科临床 杂志 ,20 ,5 )12 ] 001( : ] 州: 2 妇产 M杭 浙江大 学出版 社,944 19 :7
身 高(84 ±2 1) 6 .2 .6c m,对照组 身高(72 ±24 ) 5 .3 .2c m,U 为 值
韩秀 玲
[ 词】 婴儿 生长发 育 早期抚触 关键
兰静
王鑫
庄林
刘 凡梅
儿童是 国家的未来 和希 望 ,确保 儿童时期 良好的生 长发育 对 儿童的一生 至关重要 ,也是儿童保健 工作 的主 要 目标之 一。
婴儿抚触又称 婴儿按摩 ,是 经过科学 指导有技巧地对 婴儿进行
3 1 早期抚触促进乳汁分泌 .
表 1 两组G sl ee 发育情况的 比较 l (± )
人的文化水 平均无显著性 差异( >o 0 ) P .5,具有可 比性 。 12 方法 实验组婴儿于 出生4 h ,在进行NB . 8后 NA检查 抚触 ,出院后继续坚持 1 次/ ,1mi/ ~2 d 5 n 次。对 照组 出生后常 规 护理 ,未做抚触 ,这组婴儿的父母在婴) 4 d L2 健康体检时接受 抚 触指导 ,回家后坚持做 抚触 1 次/ ,1ri/ ~2 d 5 n 次。 a 1 3 发育评估 两组/ J 均在6 . ]L , 个月时采用G sl eel 智能发 育量表评分 算 出发育商 ,同时测量婴 儿身高 、体重 ,并进行健
当代医学 2 0 年4 0 9 月第1 卷第 】 期总第 15 5 O 6期
C n e o ay Me i n ,A r 0 9Vo.5 No 1 s e N .6 ot mp r r dc e p .2 0 , 11 . 0I u o 15 i s
早期抚触对婴 儿生长发 育的影 响

自我效能理论的心理干预联合早期皮肤接触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

自我效能理论的心理干预联合早期皮肤接触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

自我效能理论的心理干预联合早期皮肤接触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目录一、内容概览 (2)(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二)文献综述 (3)(三)研究目的与问题提出 (4)二、自我效能理论概述 (5)(一)自我效能理论的定义与发展 (6)(二)自我效能理论在母婴护理中的应用 (7)(三)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9)三、心理干预方法 (9)(一)心理干预的理论基础 (11)(二)自我效能理论指导下的心理干预策略 (12)(三)干预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13)四、早期皮肤接触与母乳喂养的关系 (14)(一)早期皮肤接触的定义与重要性 (16)(二)早期皮肤接触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机制 (16)(三)相关研究的发现与观点 (18)五、自我效能理论联合早期皮肤接触干预的效果评估 (19)(一)评估指标的选择与确定 (20)(二)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21)(三)干预效果的评估与讨论 (22)六、案例分析 (24)(一)案例介绍 (25)(二)干预过程与效果 (26)(三)经验总结与反思 (27)七、结论与展望 (29)(一)研究的主要发现 (30)(二)研究的局限性 (31)(三)未来研究方向与建议 (32)一、内容概览ESTC)对于初产妇母乳喂养实践的影响。

自我效能理论指出,个人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会影响其行为的执行和结果。

早期皮肤接触是指在新生儿出生后的短时间内,母亲与婴儿进行皮肤对皮肤的接触,这一做法已被证明有助于建立母婴之间的情感联结并促进母乳喂养。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整合自我效能理论的心理干预措施是否能够增强初产妇的信心,从而提高她们的母乳喂养成功率。

我们将通过对照组实验,将初产妇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和对照组。

干预组将接受包括自我效能训练、哺乳教育和支持在内的综合心理干预措施,同时可以享受ESTC服务。

对照组仅接受基础的哺乳教育和ESTC。

研究的主要结果指标为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和成功率,我们将通过婴儿喂养日记、问卷调查和临床医学记录收集数据。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体温和母乳喂养的影响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体温和母乳喂养的影响

8 52 ・
21 00年 1 2月 第1 O卷 l 2期






De , 01 c2 0 V0 . O No 1 11 . 2
J u a fNusn miitain o r lo rigAd nsrt n o
早 期 母 婴 皮 肤 接 触 对 新 生 儿 体 温 和 母 乳 喂 养 的 影 响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可以提高
【 关键词】 新生儿 ; 母婴皮肤接触 ; 体温; 母乳喂养
中图 分 类 号 :4 3 7 R 7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1— ] X(0 0 1 0 5 0 17 35 2 1 )2— 8 2— 3

Ef ̄ t f e l mo h r — i f n k n — t — s i c nt c o n o t s t mp r t e nd r a f e i g GAO Fe CHEN Jn — l2, f s o ary te na tsi o k n o a t n e na e e e a ur a b e s e d n / ng ig i

h u a d f u o r t rt e b r e p c ie y Th i a in ff s b e sfe i g a d 4 — d y b e s e d n r se s d a d c mp e e w e h o o m n o h u s a e i h r s e tv l . e st to s o rt r a t d n n 2 — a r a f e i g we e a s se r f h t u i e n o a d b te n te t r 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对新生儿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2-12-25T13:51:19.5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6期供稿作者:梁芳萍
[导读] 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基线体温比较无差异,均低于正常值,出生后1、2、4小时观察组新生儿体温均高于对照组;梁芳萍(张家港市鹿苑医院江苏张家港 215616 )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6-0248-02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的影响。

方法将8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新生儿进行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在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出生后1、2、4小时时体温、婴儿首次觅食反射出现时间、吸吮持续时间及母乳喂养量的差异。

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基线体温比较无差异,但均低于正常值,出生后1、2、4小时观察组新生儿体温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2.68%,对照组首次成功母乳喂养成功率为48.78%;观察组新生儿首次觅食反射出现时间、婴儿吸吮持续时间及母乳喂养量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新生儿与母亲早期皮肤接触可明显促进新生儿出生后的体温回升,为婴儿提供最佳母乳喂养时机,提高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母婴皮肤接触早期母乳喂养成功率体温
新生儿分娩脱离母体后,因环境改变体温会降低,产妇及新生儿母乳喂养也都处于学习阶段,因此新生儿刚出生时护理工作尤为重要[1]。

及时合理的母婴皮肤接触可以防止新生儿低体温,提高首次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

本研究对41例新生儿出生后即刻与母亲进行1小时的皮肤接触,探讨早期皮肤接触护理对新生儿的影响,为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国内的开展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来我院妇产科分娩的82例新生儿,均为单胎,足月,所有新生儿无胎膜早破及宫内窘迫,产妇年龄22岁-34岁。

1.2 方法:将8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新生儿进行常规产科护理:胎儿娩出后行新生儿呼吸道清理、断脐、消毒包扎脐带,新生儿辐射台设置温度为28-30℃,温水洗去血迹及胎脂、注射维生素K1、测体重、身高、按脚印等,婴儿毯包裹新生儿,置于婴儿车中。

观察组新生儿护理:胎儿娩出后行上述常规产科护理,调节室温27-29℃,产妇裸露前胸,将新生儿侧卧位放于产妇胸前,脸偏向一侧,头位于产妇双乳之间,指导产妇用手托住新生儿臀部和背部,保护新生儿安全,用毯子、衣物等覆盖新生儿保暖;早期的母婴皮肤接触护理持续1小时,在该过程中鼓励产妇与新生儿交流,抚摸婴儿头部及全身、亲吻婴儿、轻声呼唤婴儿等。

1.3 观察指标:
1.3.1测量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出生后1、2、4小时的体温。

1.3.2评估两组新生儿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2]:①观察母亲抱起婴儿对婴儿喂奶时婴儿的状态;②婴儿刚接触到乳房时的表现;③婴儿吮吸情况;④婴儿含接乳头的姿势及方法。

上述4条目共12分,得分在8分以上者为母乳喂养成功。

1.3.3记录两组新生儿首次觅食反射出现时间,吮吸持续时间及母乳喂养量。

2 结果
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基线体温比较无差异,均低于正常值,出生后1、2、4小时观察组新生儿体温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38例,成功率为92.68%,对照组首次成功母乳喂养20例,成功率为48.78%;观察组新生儿首次觅食反射出现时间远远早于对照组,观察组婴儿吸吮持续时间及母乳喂养量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新生儿在娩出过程中,体内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新生儿处于应激状态,因婴儿神经调节功能不稳定,加上环境的影响,会使新生儿出生后长时间处于觉醒状态,消耗新生儿更多能量,导致新生儿低体温的发生。

另外,胎儿在母体内处于温暖潮湿的环境,娩出后如产房温度低、有风或床垫较凉等,胎儿传导、辐射散热等流失热量会很多,很容易导致新生儿发生低体温[3]。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新生儿刚出生时基础体温均低于正常值,这可能与新生儿出生后产科处理方法不同及分娩室内温度有关。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给婴儿触觉、味觉等连续刺激,同时可刺产妇激迷走神经,引起母亲催产素释放,从而引起母亲乳房温度增加,达到为婴儿保暖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新生儿出生后脐带处理完毕立即与母亲进行皮肤接触,保持室温26-28℃,缩短婴儿裸体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可减少新生儿体温丢失[4]。

本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与母亲进行1小时的皮肤接触后,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出生后2小时、4小时新生儿体温又持续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更是有极显著差异,说明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可有效保持新生儿体温,同时我们对母亲感受做了调查,所有母亲没有因为疲惫或不舒服而终止与婴儿的皮肤接触,都认为1小时的母婴皮肤接触可以接受,对这种护理方法满意度为100%。

新生儿刚出生时体内儿茶酚胺水平较高,可使婴儿对气味极端敏感,出生后1小时内进行皮肤接触,足月儿无需帮助头部便自动移向母亲乳头,并准确含住乳头;同时母亲气味、体温对新生儿触觉及嗅觉产生良好刺激,也加强了新生儿觅食和吮吸动作,保证首次母乳喂养成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2.68%,新生儿首次觅食反射出现时间、婴儿吸吮持续时间及母乳喂养量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可见,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可明显促进新生儿出生后的体温回升,为新生儿提供了最佳的母乳喂养时机,提高婴儿吮吸持续时间及母乳喂养量,保证了母乳喂养的成功,是符合新生儿需求的产后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金汉珍.使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5-46.
[2] Matthews,M,Developing an instrument to assess infant breastfeeding behaviour in early neonatal period[J].Midwifery,1988,4:154-l65.
[3]郑彩霞,王晓晖,徐名妨,等.母婴不同早接触对刚出生新生儿体温恢复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4):504-505.
[4]姜梅,张丽华.出生后立即与母亲皮肤接触有利于新生儿保温[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40-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