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现状

合集下载

矿山资源开发保护计划2024

矿山资源开发保护计划2024
效率
加强国际法律与 政策协调,共同 维护全球矿山资 源开发保护的秩
序与稳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社会参与和国际合作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国政府与国际组织合作,共同推进矿山资源开发保护 案例二:跨国企业参与矿山资源开发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案例三:民间组织参与矿山资源开发保护,提高公众意识 案例四:国际合作项目,共同应对矿山资源开发保护的挑战
教育培训:与国外高校合作, 开展人才培养和培训项目,提
高人才素质和技能水平
07
矿山资源开发保护的社会参 与和国际合作
社会参与机制
政府引导:政府出台相关政策, 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矿山
资源开发保护
企业责任:企业承担矿山资源 开发保护的社会责任,采取环
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社会监督:社会组织和公众对 矿山资源开发保护进行监督, 发现问题及时向政府和企业反
收优惠等
法律法规的实施: 各级政府部门对 矿山资源开发保 护的法律法规的 实施情况
法律法规的修订 和完善:根据实 际情况,对矿山 资源开发保护的 法律法规进行修 订和完善,以适 应新的发展需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政策支持体系
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法律法 规,规范矿山资源开发行为
国家政策:鼓励矿山资源开发 与保护,推动绿色矿山建设
矿山资源开发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环境污染:矿山开发过程中会 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 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生态破坏:矿山开发会破坏当 地的生态环境,影响生物多样
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资源稀缺:矿山资源是不可再 生的,需要合理开发和保护
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有责任 保护环境和资源,实现可持续

论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及矿产资源保护对策

论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及矿产资源保护对策

题目:论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矿产资源保护对策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矿产资源保护对策矿产资源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使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含量达到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集合体。

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

具有镁都之称的辽宁省大石桥市矿产资源丰富,其特点是品种多、储量大、质量好,尤以盛产菱镁石、硼石和滑石著称。

现已探明的矿藏有27种,其中非金属矿石有菱镁石、滑石、硼石、石灰石、硅石等21种;贵重金属和稀有金属矿藏有金、银、铜、钴、铀、铁6种。

全市菱镁石储量9亿吨,是世界四大镁矿之一;滑石储量40万吨,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硼石储量500万吨,居全国第二位;石灰石储量4550万吨;黄铁矿储量1232万吨;钠长石储量120万吨;磁铁矿储量150万吨;黄金矿储量11万吨;硅石储量50万吨;石英石储量5亿吨;钴矿储量540万吨,石墨储量250万吨;黄铜矿储量107万吨,此外,钾长石、铅锌矿、砷矿、莹石、白云母等也有相当大的储量和较高的开采价值。

(/question/20864446.html)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矿产资源消费正在加剧,在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妥善保护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境问题。

1、矿产资源利用不合理采矿、选矿回收率低,矿产资源浪费严重,是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的普遍问题。

采矿回收率是指矿山实际采出的矿石量和探明的工业储量的比率。

回采率越高,说明采出的矿石越多,丢失在矿井里的矿石少,矿山资源利用效益越高。

我国矿山的回收率很低,不到50%。

由于管理不善,使许多优质矿产资源当作劣质资源使用,如将大片云母石割成小片用,造成矿产资源的极大浪费。

2、生产布局不合理目前我国矿产分属许多部门来管理,这样使综合性的矿山很难得到全面的开发和综合利用。

我国矿产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我国矿产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我国矿产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我国矿产资源是国家宝贵的财富,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长期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我国矿产资源保护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1.资源浪费严重。

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一些矿区在开采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矿产资源,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损失。

2.资源开发不均衡。

我国矿产资源分布极为不均衡,一些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则缺乏。

资源开发不均衡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社会不公的问题。

3.环境破坏严重。

在矿产资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采取了不负责任的开采方式,导致了严重的环境破坏,甚至引发了一些生态灾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资源管理与技术创新。

建立完善的资源管理机制,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监管和保护,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促进资源开发的均衡性。

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各地区的资源分布情况,实现资源的合理布局和开发。

3.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企业应该承担更多环境保护责任,采取可持续的开采方式,同时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总之,我国矿产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矿业#综述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葛振华(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北京100812)中图分类号TD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051(2003)07-0001-03PROBLEMS FACING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CHINA p S MINERAL RESOURCES AND S OLUTIONGe Zhenhua(I nformation Center,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 ces#Beijing100812)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是当前我国的一项重大的战略方针,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对有效利用和合理保护自然资源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近20年来,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首先是资源综合利用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已制定了一系列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法规。

一批重要的资源综合利用立法工作也在进行之中。

与此同时,地方人大资源立法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一些各具特色的地方性法规陆续出台。

这对推动我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11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成绩喜人,但综合利用率仍相对较低在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我国现已建成六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金川多金属共生矿、包头白云鄂博多金属共生及稀土矿、湖南柿竹园多金属共生矿、广西大厂多金属矿、辽东硼镁铁矿等的建设已初具规模。

目前,攀枝花铁矿对钒钛资源的综合利用,已使我国从钒的进口国转变为世界第四产钒大国。

从矿业开发的各部门看,资源综合利用成绩不菲。

有色金属行业70%以上共伴生有价元素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综合利用。

综合回收的元素近40种,综合回收的金属量占同期开发金属总量的15%以上。

综合利用产值已占全行业总产值的15%。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存在问题;对策;探讨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繁荣和发展经济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矿产资源的形势,高度重视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以创造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1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总的回采率仅为3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

对共、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的仅有1/3,其采、选综合回收率及综合利用率也分别只有30%,而西方矿业发达国家从有色金属的选冶过程中回收利用的有价元素已达70多种,副产品价值占总产品价值的30%以上,其选冶综合回收利用率已达80%以上。

1.1.1 我国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目前有色金属行业70%以上共、伴生有价元素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综合利用。

综合回收的共、伴生元素近40种,特别是包头稀土矿、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金川镍矿等3个大型共生矿床,最近几年在选冶技术与产品利用方面都获得了多项技术成果,创造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我国已有一部分冶金企业综合利用率达到或超过70%。

很多采选联合企业已初步形成了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回收体系。

综合回收的黄金产量现在已占总产量的1/4~1/3,银、铂族金属和稀散元素几乎100%都是综合回收的,近3/4的硫酸原料是从有色金属生产过程中综合回收的。

黑色金属的综合利用率为30% ~40%,但其它如化工、石化、建材、煤炭、核工业等行业其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足30%。

1.1.2 我国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程度低。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率为69%,钢铁高炉渣回收率为85%,选矿尾矿为2%。

煤矸石为17%,在日本,粉煤灰已基本上被利用。

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

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

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前言: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础,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规模庞大,种类丰富,分布广泛,但仍存在利用率低下、环保问题突出等问题,为此,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已成为当前必须深入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矿产资源总体概况按照我国资源总体格局,我国矿产资源区域分布特点十分明显,以中国地质地图为例,可以看出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中南、西南和西北等地区,其中产区覆盖面积300万平方公里以上,主要矿产种类包括煤炭、铁矿、铜、铝、镍、磷矿、锌等十余种。

二、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现状按照201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各类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量和利用情况如下:煤炭:2019年煤炭开采总量为38.6亿吨,其中主力煤占92.5%,煤矸石利用率为65.2%。

铜:2019年铜矿开采总量为169.4万吨,基本满足国内需求,但铜矿石资源严重缺口。

铁矿:2019年铁矿开采总量为1.05亿吨。

锌:2019年锌矿原料开采总量为73.7万吨。

镍:2019年镍矿开采总量为20.2万吨,其中镍铁生产主要依赖进口。

磷矿:2019年磷矿石开采总量为1.36亿吨,但优质磷矿石严重缺口。

三、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难度和挑战也越来越大。

1.能源和环保问题能源和环保是矿产资源利用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

目前,我国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消耗仍然非常大,这不仅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也使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国际责任面临挑战。

2.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我国矿产资源整体规模庞大,但质量和分布失衡,各领域的矿产资源优质稀缺,开采成本较高,这使得矿产资源优化配置成为了当前重要的问题。

3.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问题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问题是矿产资源利用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大型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严重,矿区人口过多,矿山塌陷等问题屡见不鲜,如何在保证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保护生态环境和进行安全生产,已成为发展矿产资源事业的重要保障。

矿产行业的发展现状

矿产行业的发展现状

矿产行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矿产行业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发展态势。

国内外的矿产资源丰富,为矿产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下是矿产行业的一些发展现状:
1. 技术进步与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矿产行业开始采用先进的勘探、开采和加工技术,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质量。

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的广泛应用,减少了人力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

2.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国矿产资源丰富多样,有色金属、煤炭、石油等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

国家加大了对矿产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力度,促进了矿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促进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环境保护与矿山治理:为了降低矿产行业对环境的影响,各国都加大了对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力度。

矿业企业需要落实绿色矿山建设,实施生态修复和环境监测等措施,减少对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4. 国际合作与市场开拓:矿产资源的开发具有较高的技术、资金和市场门槛,推动了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中国的矿业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拓展了海外市场,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5. 产业升级与转型发展: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环保要求,矿产行业正在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从传统的资源开采向
高端装备制造、矿山环境保护、矿业服务等领域拓展,加快了矿产行业的转型升级步伐。

总的来说,矿产行业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在未来,还需加强科技创新、加强环境保护、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努力,为矿产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论文: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论文: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一、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与现状特征(一)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在广袤的国土上各族人民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两百多万年前开始的旧石器时代,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巫山人(距今约200多万年)、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和北京人(距今约50万年),就已经能够使用一些用坚硬的矿物和岩石——燧石、石英与石英岩、板岩、石灰岩等制成的粗笨石器,砍伐树木,刮削木棒,切割兽肉,挖掘植物块根,扩大从自然界获取生活的来源。

到了距今1万年左右开始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的我们的祖先,开始采用以矿物原料打制成的石镰和比石斧更薄的方形石器,在当地栽培植物、饲养役畜,并能够从事植物栽培、动物饲养供生活需要,同时也开始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一些地区的土地垦殖成为耕地,利用草原来放牧牲畜。

到了奴隶社会时期,青铜冶炼业成为社会生产发展重要物质基础。

距今约5970年,大约相当于仰韶文化时期,我国便有了最早的用铜记录。

由于大量矿物采冶生产知识的积累,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籍中就曾留下关于我国矿物资源分布的丰富记载。

秦代秦始皇曾专设铁官管理全国的矿冶事业。

汉晋时期,我国已懂得用天然气煮盐、从硫化汞中提取汞,还曾有陕西延长地区石油可燃现象的记录。

到西汉时代(公元前206年~公元9年),用煤当燃料在我国已是相当广泛了。

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把海洋作为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基地。

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开始大规模地利用海滩晒制海盐,并大力发展沿海捕捞。

西汉时代便发展了海洋运输,与日本等国开展了频繁的海上交通往来。

唐宋时代(618年~1279年),我国商船队已成为航行南海和印度洋海域最活跃的船队。

明代我国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航海船队,于1405年~1433年间,七下西洋,途经40多个国家,更为世界航海史增添了光辉篇章。

(二)各项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迅速。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其对策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其对策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其对策
今天,矿产资源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开发利用不当、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影响,世界各国应该针对这些问题采取行动,改善现有的开发利用情况。

首先,针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不当的问题,政府应该制定和完善明确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法规,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政策,加强对开发利用的监管,以建立良好的法律环境和规范的市场秩序。

其次,为了更好地发挥矿产资源的经济效益,鼓励和支持投资和研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技术,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加大资金投入,贯彻节约优先、污染减排的原则,改善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质量,推进绿色环保型开发。

此外,要解决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影响问题,应该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资源特点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政府应加强矿业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规意识的培训和教育,建立完善的矿产资源环境管理制度,加大环境治理的投入,不断提高环境保护的水平。

最后,政府应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责任机制,坚持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公平分配,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确保正确地利用矿产资源,为改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提供有效的政策和安全保障。

综上所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一些问题,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当前的情况,促进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积极参与,
制定和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法规,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加强环境保护,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提供公平有效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政策和安全保障,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矿产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矿产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矿产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

土地作为矿产资源的主要载体,在其合理利用与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矿产资源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问题。

一、矿产资源土地利用的重要性矿产资源作为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土地则是矿产资源的物质载体,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都离不开对土地的利用。

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土地,既可以推动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矿产资源土地利用现状1. 矿产资源开发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矿产资源开发通常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性影响较大。

合理规划与管理矿产资源开发区域,保护好土地资源,成为当前矿产资源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矿产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针对不同矿产资源类型,矿产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存在一些共同问题,例如:土地开采利用率不高、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开采对土地造成破坏等。

同时,不同矿产资源的土地利用问题也有所不同,比如煤炭资源开采可能导致土壤污染,而稀有金属资源的开采可能带来大面积地表破坏等。

三、矿产资源土地利用问题解决思路为了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以下几点可以作为我们解决矿产资源土地利用问题的思路:1. 加强规划与管理加强对矿产资源土地利用的规划与管理,确保矿产资源开发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合理规划开发区域,科学调配土地资源,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2. 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倡导绿色矿山建设,采用环保技术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对土地环境的影响。

同时,在矿山开发结束后,要进行土地恢复与治理,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与利用。

3. 鼓励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鼓励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通过提高矿石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同时,发展矿产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推动矿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四、矿产资源土地利用的未来展望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矿产资源的需求将会继续增长。

矿产调查报告

矿产调查报告

矿产调查报告矿产调查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和潜力,本次调查报告将对我国矿产资源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二、矿产资源概况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据统计,我国拥有近千种矿产资源,其中包括金、银、铜、铁、锌、铅等金属矿产,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

这些矿产资源的分布广泛,涵盖了全国各个地区。

三、矿产资源开发现状1. 金属矿产开发我国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尤以铜、铁、铝等为主。

目前,我国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

西南地区的铜矿产资源储量较大,已成为我国铜产业的重要支撑。

东北地区的铁矿产资源储量也很丰富,为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 能源矿产开发我国能源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目前我国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一。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尤以东海油田和渤海油田为主要产区。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我国对外依存度逐渐提高,能源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四、矿产资源潜力评估1. 金属矿产潜力尽管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开发利用,但仍存在一定的潜力。

未来,我国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和资源整合,提高金属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延长矿产资源的寿命。

此外,我国还可以加大对新型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力度,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2. 能源矿产潜力我国能源矿产资源的潜力较大。

煤炭资源的开采效率仍有提升空间,同时,我国还可以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力度,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此外,我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海洋能源、地热能源等非传统能源的研究和开发,以实现能源结构的多元化。

五、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采矿业的矿山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

采矿业的矿山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

采矿业的矿山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产资源国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石油等矿产资源。

矿山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矿山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

一、资源保护与管理政策为了保护和管理矿山矿产资源,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严格实行矿产资源开采许可制度,确保开采活动符合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

其次,加强对矿山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环境问题。

还要加强对矿山安全生产的管理,在保护资源的同时确保工人的安全。

二、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我国积极推动矿山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满足经济的需求。

首先,鼓励技术创新,提高矿山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和利用率。

其次,支持企业进行研发,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

此外,我国还加大对各地资源开发的支持力度,为矿山企业提供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

三、资源税收政策为了平衡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我国实行了资源税收政策。

根据资源的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程度,对矿山矿产资源进行不同程度的征税。

这样一方面可以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励企业采用更加环保的技术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资源回收与再利用政策我国重视矿山矿产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首先,加强对已产生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废弃物资源化。

其次,鼓励企业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如采取循环经济的方式,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五、矿业产权管理政策为了规范矿业的开采行为,我国实行了矿业产权管理政策。

通过明确矿业资源的产权,鼓励企业进行矿业投资,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

同时,也要加强对矿业产权交易的监管,确保矿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总结起来,采矿业的矿山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包括资源保护与管理、资源开发与利用、资源税收、资源回收与再利用以及矿业产权管理等方面。

矿产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矿产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矿产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包括金属矿、非金属矿、能源矿等。

在当前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矿产资源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然而,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资源的不平衡分布。

矿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极为不平衡,一些国家拥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另一些国家则极度匮乏。

这种不平衡分布不仅导致了资源贫乏的国家贫困和落后,也会导致资源富裕的国家对资源的垄断和控制,造成国际政治和经济上的不稳定性。

二、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例如水污染、土地破坏、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等,这些负面影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的损害。

三、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利用存在安全隐患。

矿井事故、矿山坍塌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事故不仅给矿工和其家属带来巨大的伤痛,也给矿山企业和地方政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影响。

四、矿产资源开采和利用的不合理性。

一些矿产资源在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缺乏可持续性考虑,导致资源浪费、资本浪费,也未能真正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之,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需要更多地关注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对策摘要矿产资源被誉为工业的血液,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根本。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由于对矿产资源粗放式开采以及不充分利用,造成我国矿产资源的日益贫乏,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成为当前面临的一项难题。

本文就从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以及推进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对策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对策煤矿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矿产资源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不良影响。

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成为当前面临的一项难题,本文就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

1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一般而言,我国矿产资源呈现出以下特点。

1.1 贫矿较多,富矿较少当前,我国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达159种,例如铁矿、铜矿等重要矿产探明储量的矿床大部分属于贫矿。

与此同时,从查明资源储量来分析,铁矿的平均品位达32%,在我国铁矿资源储量中储量大于48%的富铁矿仅占1.9%,而且有47.6%都属于贫矿;铜矿的平均品位为0.87%,不及世界上主要生产贸易大国铜矿石品位的1/3。

1.2 共生、伴生的矿床较多,单一的矿床较少具体来讲,我国铜铅锌矿共伴生组分复杂,在选矿时存在一定的难度。

而且从有色金属矿山来看,共伴生有用组份大部分都可以得到一定的综合回收利用。

在这些45种共伴生组份中,能够利用的达33种,在我国全部金属总产量中,综合回收的金属占15%。

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约35%的黄金、90%的银以及75%的硫铁矿都是凭借综合利用达到的。

1.3 资源分布不均衡尽管我国矿产资源的种类多,但是资源的分布较不均衡,与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这样就给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带来了难题。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但是矿产资源有限,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是受经济发展状况、交通等条件的限制,造成该地区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经济增长与环境和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虽然拥有的矿产资源总量非常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低下,并且由于其具有粗放的增长方式,导致我国资源无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1]。

一般来说,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需求,确保社会经济的安全和稳定,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为了实现我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导致资源的浪费,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源开采总量超标;二是滥采现象严重;三是产品深加工和附加值水平低;四是出口价格低,难以转变为经济优势。

(一)资源开采总量超标虽然我国对矿产资源实行限量开采,但是大多数采矿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往往无视国家政策,对矿产资源进行超标无序开采,导致资源的产量不断上升。

如2007年上半年,我国钨精矿产量达到3.97万吨,锑精矿产量达到.23万吨,比2006年相比,其同期增长17.53%。

我国的矿产资源大多用于出口,国外将这些矿产资源用作战略物质储备,一旦我国矿产资源枯竭,在国际竞争中将难以保持优势地位。

(二)滥采现象严重我国大多资源企业在对矿产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只追求眼前的利益,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和破坏性开采,导致资源大量浪费,滥采现象严重。

一般滥采浪费现象严重,其原因主要包括两点:一是我国存在大量的中小采矿企业。

矿产资源作为国际竞争中重要的战略物质,其在国防工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各领域中被广泛应用,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2]。

这样使得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导致我国出现许多中小采矿企业,而这些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技术水平低下,无法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并且其在利益的驱动下,往往忽视资源和环境效益,对矿产资源进行过度开采。

矿产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矿产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矿产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编写: 审核: 2016年12月15日一、一些矿产资源濒临耗竭(一)矿产资源的特点1、矿产资源的分布受地质作用的制约2、消费增长率大的矿产,其开采寿命也衰减的多3、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大,仅次于美俄(二)中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的原因:①总量虽丰富,而人均占有量低②富矿少,贫矿多,加之开采中采富弃贫,使矿产品品位下降③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与生产力的布局不匹配二、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一)化石燃料的消耗与前景1、发达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高;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低2、中国能源消耗总量仅次于美国(原因:人口多,利用率低),人均消耗能源水平很低。

(二)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以煤炭为例过程影响开采破坏地表,如露天开采会引发滑坡、崩塌,井下采煤会导致采空区地面塌陷;煤炭堆放要占地,废渣可能会自燃;矿山排水造成水土环境污染;等等.运输与存放运输过程可能会污染空气、水与土壤;煤炭的堆放要占地,可能破坏景观,造成污染.利用会产生大量的CO、粉尘以及多种芳烃化合物,污染空气;释放大量的CO2,造成全球增温;释放SO2和氮氧化物,导致酸雨的形成,进而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并可能改变土壤性状,危害农作物与森林生态系统。

▲(三)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1、采用科学方法开采化石燃料资源,提高资源的回收率,改变乱采滥挖、采富弃贫、破坏矿产资源的现象,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严重耗损。

2、在能源资源开发与使用中,环境保护措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

要防止各种有机、无机污染物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进入大气、水体、土壤,引起环境污染问题。

3、在矿区生产中应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

因开采能源而扰动、破坏土地,造成地面塌陷时,由采矿者负责进行复垦,恢复到可利用状态.4、对化石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包括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实现脱硫,推广洁净煤技术等,减少在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不良影响.5、实行能源结构改革,在化石燃料中尽可能使用天然气,用可再生能源的代替化石燃料资源。

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开发状况

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开发状况

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开发状况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需要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分布和开发状况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将探讨世界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状况,以及我国的矿产资源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金属矿产资源1. 铁矿石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金属”,铁矿石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原材料。

全球铁矿石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等国。

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生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国,但由于资源质量下降和环境压力等原因,我国铁矿石已进入减产状态。

2. 铝土矿铝是现代工业生产中重要的金属材料,而铝土矿是铝的主要原料。

全球铝土矿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巴西、赤道几内亚、中国等国家和地区。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铝土矿生产国,但由于资源质量下降和环境压力等原因,我国铝土矿开采也遇到了较大困难。

3. 铜矿石铜是人类生产中重要的金属材料,铜矿石是铜的主要原料。

全球铜矿石主要分布在智利、秘鲁、中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其中,智利是全球最大的铜矿石生产国,铜矿石生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30%。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消费国之一,但铜矿资源形成受到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的限制。

二、非金属矿产资源1. 煤炭煤炭是工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也是污染环境的主要源头之一。

全球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澳大利亚、美国等国。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但由于能源结构调整和环保压力等原因,我国煤炭产量已经开始下降。

2. 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和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主要能源来源之一,也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

全球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俄罗斯、美国、中国等国家和地区。

其中,沙特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储量国,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

我国也是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家之一,但与国际主要产油国相比,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量和产量都较为有限。

3. 稀土矿稀土是当今世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原材料,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矿产资源利用调研报告

矿产资源利用调研报告

矿产资源利用调研报告矿产资源利用是一个涉及到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通过调研报告,我们可以全面了解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以下是我从不同角度对矿产资源利用进行的调研报告:一、现状调研:1. 矿产资源开发情况,调研了不同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情况,包括煤炭、铁矿石、稀土等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开采情况。

2. 矿产资源利用方式,分析了目前矿产资源的利用方式,包括传统的采矿加工和新兴的绿色利用技术。

3. 矿产资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调查了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地破坏、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

二、问题分析:1. 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分析了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探讨了如何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2. 矿产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技术水平,调查了目前矿产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技术水平,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3. 矿产资源开发对当地社会的影响,研究了矿产资源开发对当地社会的影响,包括对当地居民生活、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影响。

三、未来发展建议:1.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措施,提出了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等建议。

2. 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的技术水平,建议加大对矿产资源利用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绿色矿产资源利用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3. 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当地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出了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与当地社会沟通和协调,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当地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建议。

综上所述,通过对矿产资源利用的多角度调研,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和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浅析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浅析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浅析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中国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但由于人口众多、资源消耗量大,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和发展,以期为促进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

截至目前,我国已发现173种矿产资源,其中,能源矿产13种,金属矿产59种,非金属矿产95种,水气矿产6种。

然而,这些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相对缺乏。

我国矿产资源品质不一,不同矿种的质量差异较大。

以铁矿石为例,我国铁矿石平均品位为4%,远低于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国家。

同时,我国贫矿较多,需要经过选矿等加工工艺才能达到综合利用的水平。

尽管我国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技术水平落后,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二是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政策体系;三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严重。

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的投入,在某些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果。

例如,尾矿资源的再利用技术、共伴生矿的综合利用技术等。

然而,技术创新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

因此,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

发达国家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如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

这些国家不仅矿产资源储量丰富,而且拥有先进的开采技术和加工设备,能够实现矿产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同时,他们也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注重技术创新,提高开采技术和加工设备的先进性;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政策体系,推动资源的高效利用;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现状、特征及对策思考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现状、特征及对策思考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现状、特征及对策思考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现状、特征及对策思考我国是矿业大国,长期大规模和超强度的矿产资源开发,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因忽视环境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甚至生态失衡。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的实施、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资源需求将持续增加,由此所带来的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

唯一的正确策略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此形势下应足够重视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现状及其特征我国因采矿引起的矿山环境问题较多,类型较为复杂,依据问题性质将矿山环境问题划分为:“三废”问题、地面变形问题、矿山排(突)水、供水、生态环保三者之间的矛盾问题、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近年来,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表现出如下特征:1.我国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态势仍没有得到扭转,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突出当前我国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是历史上任何国家所不曾遇到过的。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90年代初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强化了污染预防和环境整治工作,并积极修复与重建受损生态系统。

但由于矿产资源生产和消费规模的大幅度增加,粗放式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加上历史欠帐太多,生态与环境的总体状况并未根本改变,目前仍然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发展态势。

XX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2120万吨,居世界第一,酸雨影响区占国土面积的30%,酸雨污染有加重趋势,pH 值最低的江西萍乡地区达3.67。

煤炭燃烧和水泥生产的碳排放超过10亿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每年矿业生产排放的废液占全国工业废水总量的10%,采选煤、铁和有色金属所排放的固体废料8亿吨左右,约占工业固体废弃物总量的85%。

建国以来,废石、尾矿、煤矸石和粉煤灰累积总和超过225亿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大部分中小型矿目前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因此从总体上看,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矿产的结构不合理,技术装备落后,能源、原材料消耗高,资源浪费大,综合利用低。目前我国矿产能源的原材料耗比消费要比国外先进水平高30%-90%,有的大到一倍多。黑色冶金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不到20%,有色金属矿综合利用率也只有30%-35%,而国外的先进水平都是在50%以上。还有多种的有价金属没有充分回收,而国外有色金属的冶炼率达到98%以上,我国的非金属矿,中小企业占90%,技术装备水平比较低,大部分依靠采富济贫维持利润,采矿率相当低,最低只有20%-30%,煤炭的综合回收率只有30%,油田的平均采收率也只有32.7%。其中稠油的油田产出率只有15%,天然气也只有65%左右。
关于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缺点,第一有关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有关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政策、法律法规不够系统,不够全面,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矿产资源节约利用与综合利用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没有明确的责权划分也不容易落实,也就仍然抓不出成效。第二个问题,少数行业的矿产开采存在严重的浪费资源的违法行为,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在采矿界因为缺乏监管造成的采富弃贫、专吃白菜心等严重破坏和浪费资源的问题,最严重的恰恰就是河南等地的铝土矿和内蒙、陕西、山西、新疆等地的煤矿,我上面提到的四个省区都是煤炭资源大省,一些煤厂,不惜违反国家法律,只收购高品位铝土矿,导致大量的中低品位的铝土矿的浪费。
第五个问题,综合利用技术没有完全过关,有不少复杂的共伴生金矿开发不了,选不出或回收过低,目前我国的富矿基本上已经开采殆尽,有一些复杂的伴生金矿,其综合利用工艺技术没有突破,难选矿处理方法有待补救,比如复杂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矿等,就使得这些本来应该开发的矿迟迟得不到开发利用,或者即使开发了,一些重要的共伴生成分也选不出来,即使我们综合利用了,但是它的回收率很低。
河南是我国铝土矿最丰富的地区,02年后成为浪费最严重的重灾区,矿产资源管理不到位是发展这种严重破坏和浪费资源问题的主要原因,在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的内蒙、陕西一些国有大煤矿,在开采5、60米的巨厚煤层时,只从中间开采,所谓吃白菜心,其余的被丢弃,对煤层的破坏浪费十分严重,资源利用率十分低下,对薄煤层,地质构造复杂的煤炭资源,更是弃之不采。
第四个问题,开采综合利用的矿产比率比较低。综合利用指数不高,目前我国综合利用搞的比较好的矿产只有30%左右,部分综合利用的矿产只有25%左右,完全没有进行综合利用的有达到45%左右,有十多万个集体的或者个体的矿产基本上不搞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的矿种只占可利用综合回收矿种的一半,综合利用指数50%,比发达国家要低30个百分点,其中伴生金全矿回收率只有50%、60%,银70%-80%,在发达国家这两项指标分别是70%、80%,相差10-20个百分点。在铜回收的只有20%左右,在发达国家伴生金数的回收率80%以上,综合利用的产值占总产值80%以上,综合回收利用率比我国高出20个百分点。
第二,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攀枝花、白云鄂博稀土矿等一批特大型重点矿产的综合利用问题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很多有用元素在金属矿和非金属矿选矿冶炼加工过程中得到回收,目前我国公办用矿实现综合开发的大概1/3,其中黑色金属矿共完成30多种,有20多种得到了综合利用。一些有色金属矿产70%以上的成分得到了综合利用。目前我国50%的矾,22%以上的黄金,50%以上的钯、锑等稀有金属元素都来自于综合利用。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许多企业调整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环境、创造经济机会的重要途径,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我们的劲川有色公司,通过加强矿产综合利用,使镍的产量增长4.1倍,铂、钯、金的冶炼回收率达到70%。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所取得的经济效益高达25亿元,为同期利税的44.5%,攀钢、宝钢、大冶等矿产企业开展综合利用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相关文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三个问题,优势矿产普遍存在过量开采、过量出口的问题。近几年来,国内外的市场价格大幅上升,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生产总量控制难度加大,总量控制的指标难以得到严格的执行。比如06年钨矿我们国土资源部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是5.9亿万吨,实际产量达到8.73万吨,超过控制指标的47.8%,产量中的大部分被用于出口,历年来出口量都在3万吨以上,占世界消费量80%,过量生产、过量出口导致了钨矿储量过快消耗,去年实际生产量达到9万吨,消耗储量20万吨以上,按照目前的探测速度保有储量只能满足12年的开采需要。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网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08-5-19
2008年5月16日下午,国土资源部在网上对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矿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总工程师、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吴荣庆就“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行网上访谈,在谈到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现状还有存在的主要问题时,吴主任说:第一,经过近30年的努力,我国矿产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领域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政策法规经过不断的充实调整和提高,正在逐步地完善,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从无序逐步走上有序和法制化的轨道。上个世纪70年代,国家制订了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的原则,矿产勘查的综合勘查、综合评价是在地质勘查阶段完成的,从实施的情况看是很有成效的,基本上都做到了。如今勘查开发的体制性障碍已经基本消除,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已经成为矿产实际方案必须考虑的基本原则。通过连续不断的多年的不间断的治理整顿,一度已经泛滥成灾的乱采乱挖已经得到有效遏制,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总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第六个问题,资源开发所得的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有相当部分矿产企业的生产还属于低层次的原料生产和加工,产品档次较低,特别是金属矿和建材矿。
第七个问题,尾矿及固体废弃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文章录入:gm001 责任编辑:gm001
上一篇文章: 四川境内金属硅工厂大面积停产 原料需求缩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