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版社会学概论第九章 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众的分类可包含: 传言、恐慌、群众癔症、时髦、
热潮、灾事行为 传言(rumor)是对某个问题的未经 确证的或不能确证的报道,通常 以非正式的口头方式在人与人之 间传播。
恐慌
恐慌(panic)是人们在面对某种现
实的或臆想的危险时,所做出的 高度情绪化的、规避性的或自我 保护性的集体行为。
形成过程,而是从更宏观的社会心理结构,即一个社会中相对 剥夺心理的状态及其变化趋势来分析集体行为。
格尔认为,一个人的环境所提供的价值能力与其价值期望之间
的落差,会使人产生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会导致个人产生 沮丧、愤怒等心理反应,根据心理学的“挫折攻击”理论,这 会导致攻击行为,亦即革命和集体暴力。
种意识形态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制度外政治行为。
反叛:虽然也是任何体制所不容
的高度体制外的政治行为,但其 组织化程度相对较低,所追求的 社会变革也相对较小。例如中国 历代的农民起义。
常规政治:一种集体性的政治行
为,如果是高度组织化的、高度 体制的,并且所追求的社会变革 比较小,那就属于常规政治。例 如选举、谈判、政治游说、辩论 等。
面互动,却出于对某个话题的共同兴趣和讨论而被吸 引到一起的一大群人。
聚众、群众和公众的异同
共同点 不同点
聚众 都有共同的关注和 地理上接近,存在直接面对面互动 兴趣
群众
都有较强的自发性
地理上是分散的,几乎没有互动
公众
地理上是分散的,但有间接的互动
1.概念 社会运动(social movement)大致可以定义为:一种以
2001年庆祝北京申奥成功聚集天安门广场的人群
“群众”(mass),在中国通常是一个政治概念,而作为集
体行为的一种类型,它指的是,虽然有共同的关注和 兴趣,却分散在不同地点,相互之间虽然不存在互动, 其行为在时间上和形式上却具有较高一致性的一大群 人。
其基本特征是: 第一,有共同的关注和兴趣; 第二,在地理上足够分散,即地理距离远到超出感官所能感受
那些极端的宗教运动。 改造性运动,寻求彻底改变社会结构,亦即通常所说的革命。
从组织化程度、制度化程度,追求的社会变革的程度三个角度出发: 集体行动是有许多个体参加的,具有很大自发性的制度外政治行为;
社会运动时许多个人参加的、高度组织化的、寻求或反对特定社会
变革的制度外政治行为;
革命是大规模人群参与的、高度组织化的、旨在夺取政权并按照某
经过一个循环反应过程,个人性的烦躁就会发展为“社会骚动”。
他把循环反应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磨动、集体兴奋和社会感染。
在集体行为中,个体的行为是理性
的,是受规范约束的,只不过这个 规范不是平时的规范,而是他们根 据现场情况即时创造的一个新规范。
让 领 导 先 走 !
它们不像上述三种理论那样关注微观的群体心理状态及其具体
一是在价值立场上,对社会运动基本持负面看法,认为社会运动的
发生和存在是一种社会病态,是破坏性的、危害性的; 进程。
二是在理论逻辑上,用非理性的不良情绪去解释社会运动的爆发和
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这两个基本观点开始受到质疑。最先系统
批判这一观点的是“资源动员论”。
资源动员论认为,首先,社会运动并不是盲
的范围,从而不可能发生面对面互动;
第三,不仅没有面对面互动,而且连通过中介因素发生的互动
都几乎没有;
第四,这些人尽管相互没有直接的互动和沟通,却由于某些因
素的影响,在行为上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具有“不约而同” 的特征。
2011年3月中旬,日本地
震引发福岛核电站核泄漏 事故之后,受核污染将影 响中国的食盐生产、食用 碘盐有助于抗核辐射等传 言的影响,我国多个城市 出现抢购碘盐的风潮,导 致多地食盐断货,价格飞 涨。
聚众又分为:偶合聚众和常规聚众;行动聚众和表意聚众。
根据引起人群聚集的刺激是否在预期
之内,可将聚众分为偶合聚众和常 规聚众。
偶合聚众(casual crowd)是指由于某
种不期然因素的刺激而偶然聚在同一 地点的一大群人。
常规聚众(conventional crowd)是因
Leabharlann Baidu
共同关注计划中的某个事件而聚集到 同一地点的一大群人。
表意聚众(expressive crowd)是指纯粹为了表达或 宣泄某种情感,或在表达或 宣泄某种情感的过程中自发 形成的聚众。
但不同的是,在行动聚众中,
集体兴奋最后会凝聚为指向 一个具体目标的行动;而在 表意聚众中,集体兴奋本身 就是目的,集体兴奋纯粹是 为了宣泄情绪,而不是为了 制造行动。
消费热潮——“股票热”、“基金热”、 “普洱茶热”、“iPhone热” 。
灾事使各种社会资源供给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面临非常大的压力,导致
原有的技术设施和社会规范难以继续发挥效用,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 坏,人们只能自发行动。这些为了应对灾事而产生的种种自发行为, 就是灾事行为。
“公众”(public),是指在分散在不同地点、不存在面对
主讲:冯耀云
Email:31888517@qq.com
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
前言 1 社会学导言
越轨、犯罪、社会问题和社会控制 2
2 2
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2 社会结构、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2 社会运行:物质、系统与文化 社会互动 生命历程 2 群体与组织
2
政府与政治
2
1 2
2 2
大众传媒与传播 城市与城市化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
2
家庭、婚姻和性 2
民族、战争与恐怖主义 2
第一节 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 理论解释脉络
第三节 底层抗争研究
第四节 未来趋势
一、集体行为的概念和分类 二、社会运动的概念和分类
三.赵鼎新对集体行动、社会运动和革命的区分
较长。
第四,社会运动在行动中主要采取非制度性或超制度性的手段。
所谓“非制度性”手段,即该手段是
该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观念、体 制、政策或权威所不乐见甚至反对 的。
所谓“超制度性”手段,是指那些
超出目前主流观念、体制、政策或 权威的通常预期之外,从而显得比 较另类的、让人难以界定或无所适 从的手段。比如一些环保积极分子, 为了提倡公共交通而集体裸体乘坐 公共汽车,就属于比较另类的。
发生火灾时,顾客们争先恐后地
夺门而出;发生金融危机时,人 们纷纷抛售股票,挤提现金,抢 购实物。
唐山大地震之后,很多地方出现防范地震 的集体恐慌。
群众癔症(mass hysteria)是人们 面对现实或想象中的威胁时,由于 心理过度紧张而集体性地发生的不 良身体反应。常见的身体反应有头 晕、目眩、昏厥、恶心、痉挛、腹 痛、疲软,等等。
集体行为的发生同时受六个要素的影响:
(1)结构上的有利条件 (2)结构性紧张 (3)概化信念的发生和扩散 (4)诱发因素
(5)动员参与者
(6) “社会控制”
在一个缺乏独立性和组织性的“群众社会”,非常容易被那些长
于蛊惑的极端分子利用:他们把无知的“群众”煽动起来,进而 利用强大的、激进的“群众”力量挟制那些温和然而软弱的精英, 结果使群众运动在整个社会中泛滥。
康豪瑟认为积极参加社会运动的人往往是那些孤独的、缺少社
会联系的人。康豪瑟的理论通篇强调社会纽带(social ties)在防 止群众运动、维护社会秩序 过程中的砥柱作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民
权运动、学生运动、反战运 动等运动浪潮的出现,关于 社会运动的 研究也逐渐兴 盛起来。
集体行为论有两个基本观点:
勒庞出生于l841年,卒于l931年,亲身
经历了巴黎公社 革命等大的历史事件。 他震惊于革命过程中的暴力和混乱,于 1897年出版《聚众: 一个关于大众心 理的研究》一书。
勒庞认为,聚众在行为逻辑上是情绪化的、非理性的,在后果
上是破坏性的。在他看来,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每 个人在独处时都是理性的、温和的;一旦进入一个群体,就会 通过无意识、传染和暗示等心理过程而使心理趋于统一,形成 一种所谓的“集体心智”。
2002年6月,黑龙江省密山市实验中 学为l500多名学生接种乙脑疫苗。不 久,一名学生身上发生皮疹,伴有头 晕等症状,被医院确诊为疫苗注射后 的身体反应。消息传开后,在20多天 时间里,不断有学生报告有头晕、发 烧、胃疼、呕吐、胸闷、手脚发麻等 不良生理反应,因此而住院的学生最 多时接近1000人。后来经专家诊断, 这实际上是由于过分紧张而发生的“集 体癔症”,亦即这里所说的“群众癔症”。 开始住院的几个孩子确实跟疫苗反应 有关系,但随后出现同样症状的绝大 多数孩子的反应,都是受当时周围气 氛的感染而情绪过度紧张的结果。
一、集体行为理论 二、社会运动理论
1、勒庞的集体心智理论 2、布鲁默的循环反应理论
3、特纳和克里安的即时规范理论
4、格尔和戴维斯的相对剥夺理论
5、斯梅尔塞的值数累加理论
6、康豪瑟的群众社会理论
社会学关于集体行为的研究起源于法国
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 勒庞(Gustave LeBon)对聚众的研究。
根据聚众是否表现出侵犯性的行为,可
将聚众划分为行动聚众和表意聚众。
行动聚众(acting crowd)是针对人或物
体做出攻击行为或破坏行为的聚众。暴 众(mob)和骚乱(riot)是两种最典型的行 动聚众。
暴众的攻击行为具有明确的目标,达到
目标后即自行解散;骚乱则是漫无目的 的,常常是兴之所至,随意破坏,目标 不断发生转移。
集体散步
艾贝尔用两个维度——一个是所寻求的变革的位置,另一个是所寻求的
变革的程度——来分类。他将这两个维度交叉组合,得到社会运动的四 种基本类型。
修正性运动,寻求部分地改变个人的行为或思想,禁酒运动、
禁烟运动、反酒后驾车运动等,即属此类。 运动等可归入此类。
改良性运动,寻求社会结构的部分性变革,女权运动、同性恋 救赎性运动,希望彻底改变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典型的表现是
集体认同和团结为基础,以非制度性和超制度性手段 为主要行动方式,而且组织性比较好、持续时间比较 长的追求某种社会变革的集体努力。
第一,社会运动是一种企图实现某种社会变革的集体努力。 第二,社会运动的参与者内部有比较强烈的团结感和集体认同。 第三,社会运动一般有较好的组织性,并且活动的持续时间比
戴维斯认为,没有任何一个社会能够完全满足其成员的
所有期望,因此,相对剥夺是永远存在的;真正导致革 命的,不是相对剥夺的存在,而是相对剥夺的突然加大。
1962年,斯梅尔塞(N.Smelser)出版题为《集体行为理论》
的专著,提出了值数累加理论(value—added theory)。斯梅尔 塞是功能论理论大家帕森斯的学生,他的理论也贯穿着功能论 的基本精神。
在集体心智的作用下,个人的才智和个性会削弱,人格意识会
降低,从而变得野蛮、残暴而狂热,通过“集体心智”凝聚而成 的聚众自然也容易冲动、多变、急躁、夸张、单纯、偏执、专 横、狂妄、拙于推理而急于行动。
布鲁默认为,集体行为发生的起因是个人性的烦躁。每个人都有
欲望和冲动,一旦这些欲望和冲动不能通过常规的方式得到满足, 个人就会感到不舒服、沮丧、不安和孤独。
时髦(fad)是指许多人突然竞相追求某
种新奇事物或追随某种行为方式的集 体行为,通常持续时间比较短。
热潮(craze) 比时髦的持续时间更短,
人们在其中倾注的感情也更浓烈一些。 热潮常常涉及对某物的购买和投资, 通常是为了追求利润,而时髦既可以 涉及购买和投资,也可以不涉及。
最近几年,我国频频出现各种各样的投资和
1.概念 集体行为:是指那些在某种社会因素刺激下,许多人脱离或违
背社会制度和常规而共同做出的组织性、结构性和秩序性比较 低的行为。它与“制度化行为”或“常规化行为”相对,而不是与 “个体行为”相对。集体行为往往具有潜在的破坏性。
A.聚众,首先由布鲁默提出,是指由于共同的关注和兴趣而
临时聚集在某一个地点的一大群人,其基本特征是:第一,有 共同的关注和兴趣;第二,人与人之间在地理位置上邻近,而 且存在面对面互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