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帅之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帅之道
中国有句古话:“小智者治事,上智者治人,睿智者治法。”治人,管理人,要求的指挥要更为高超,这叫“上智者”,比“上智”还要再高一个层次的叫“睿智者”,这个层次的人可能是制定治国大纲、思想体系、法律制度的人才,这是人的三个层次。
刘邦曾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啊?”韩信说:“陛下大概带几万兵吧。”刘邦就追问韩信:“那么你能带多少?”韩信说:“我是多多益善。”后来韩信被刘邦抓住了,他说:“陛下您跟我不一样,我不过是善将兵,你是善将将。”
帅者:将将之人也。
为帅之道有六个层面:
一是修身历练之道,
二是理性智谋之道,
三为识人用人之道,
四是刚柔并济之道,
五“造钟”规制之道,
六是进退全身之道:
一.修身历练之道
钱钟书先在《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里面有一个说法:世道不好了,坏到连魔鬼都失业的程度了,大家琢磨这话,很有意思。魔鬼的职业是干什么的?是专门干坏事的,他为什么失业了?因为坏事被人干了,所以他就失业了。庄子说:“终身役役而不知其所归。”终身被功名所束缚而不知道人生的真正本意应该归结到何处。高人重道,常人重术,没有哪一代中国人像我们这一代人这样把追求财富的手段发展到无以复加,然而注重钻营之“术”,而不修身养性,我们的企业就会被“物欲”所控制。庄子说“物物而不为物所物”,要控制功名利禄,不要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把自己的本性都失去了,把良心都弄丢了。作为另外思想家荀子,说:“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君子虽然追求功名,但是不被功名所束缚。日本有个人叫涩泽荣一,参加过明治维新,后来觉得自己不适合从政,改为经商,一生当中创办了一百五十多家银行和企业,是日本劝业银行的创办人之一。他一生以论语作为自己的经商之道,而且还到处宣讲,被日本人视为“经营之神”、“经营之父”。他到了八十多岁退休时和朋友办了一个书院,继续宣讲论语的伦理道德,也写了很多书。其中有一本书被翻译成中文,叫做《论语加算盘》,论语讲的是一种道德修养,算盘代表追求经济利益,他把两者结合起来。按照我们传统的说法,这两者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涩泽荣一觉得这两者一定要结合起来。
香港大学的校训就叫做“格物明德”。“格物”含义是人生当中要从各种道德实践生活实践中不断接触事物,不断地探讨道理,积累知识,这叫“格物致知”。儒家非常强调生活的细节。孔子云“慎独”,我们在大庭广众之下不敢乱来,但这不算真功夫,真正的功夫体现在独处的时候,你还能坚持良好的道德品行,那才是真功夫。
美国富兰克林的《修身规则》,其中讲到,一个人要有宁静的心情,我们经常常说庸人自扰,为了一点小事老是放不下是做不了大事的,我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因为有一件事特别让我看得很清楚,我曾经协助一个企业与别人谈判,款项大概是七十来万,谈判的气氛很紧张,很不愉快,谈得很晚就在酒店看房间和老总住在一起,这个老总很有度量,他很快就睡着了,但我却很久没睡着,钱不是我的我都睡不着,若是我的那还得了,所以我当时的心态不够大度。
“君子先求诸己,后求诸人。”一个君子、领导、为帅之材,要先不断地充实自己,严
“君子之德风,格要求自己才能要求别人也不断地充实提高,领导之道在于领导的身正不正。
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说,君子的道德就像风一样,小人道德就像草一样,风怎么吹草就怎么动,领导要影响下属,而不是一味严厉规范下属。我前天去深圳有一个论坛活动,有位老总说现在招聘想找既忠诚又能干的人实在难。我说,如果我们坐等这样的人才,难啊!没跟你交往很久,怎么会对你忠诚,对企业忠诚呢?忠诚在很大程度上是受领导者的熏陶而形成的。即使是有才无德的人,也许领导有才能运用机制让他不敢为非作歹,那才是领导者的功夫。
我们来看看魏征“十思”说:“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将有大作为,大的方案要实施的时候,要掌握一个度,不断地做这种大事就要劳民伤财,比如说汉武帝到最后连年征战,唐太宗出征高丽国而败北,诸葛亮辅佐蜀国最后为什么没有统一国家,因为他们总是被一个观念支配,不断地连年征伐,耗尽钱财,只能够懂得知止以安人。李自成,打下北京才四十天就全军崩溃了,不是因为没有善战的将领,没有久经沙场考验的士兵,而是因为一进北京城就立刻掠夺财物,贪图享受,忘乎所以,所以四十天就败了。张院长经常提到刘禹锡在西安的碑,大概说的是欲不可以纵尽,福不可以享尽,财不可以赚尽,也就是这个意思。
二.理性智谋之道。
理性、高情商,《孙子兵法》中提到:“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意思是说做任何一项决策一定要把利害计算清楚然后才开始行动。“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任何事情都要从成败、利害两个方面思考。
苏东坡说项羽和刘邦之争为什么一个胜而另一个败,一句话概括:“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所以,理性的控制力,强调心里的定力是为帅之材必不可少的素质。
“谋贵众,断贵独。”爱好诗词的人一定知道辛弃疾,他是大家,诗风粗犷豪迈,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谋划的过程中广泛听取意见,真正决断的时候要靠个人独自的眼光,独自的思考,独自的判断力。所以一般所说的“听听大家的意见”的功夫是不到家的,“将之智要超常,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也。”如果只能看到一般人所能看到的东西那不是为帅
之才的素质,他的智识要超常。
还有一段李嘉诚先生的话,也是讲了理性、判断,时机的把握,都是为帅之材必不可少的素质。他说:“知识最大的作用是可以磨砺眼光。”在学知识时训练我们的思维、分析和判断力,那么知识就可以磨砺你的眼光,否则就仅仅只是懂得多了一点而已,判断力是没有增加的。
三.识人用人之道。
刘邦本身没有读多少书,还有一些地痞流氓的味道,识字不多,大概像现在的村长的样子,刘邦用各有所长的张良、韩信、萧何,一个是运筹谋划之才,一个是治天下,安抚百姓,运输粮草之才,一个是率兵打仗,攻城略地之才,除了这三个人杰之外还有很多良才,然而项羽手下有这些人才吗?他当时席卷大半个中国,实力高出刘邦很多倍,手下贤才也很难多,但如特别能干的范增却没有使用,在关键时刻也没有领悟范增的暗示,项羽是比较憨厚不忍心杀刘邦,讲道义是好但好得有一点傻了,在有道义的基础上依然要求有识别能力、决断能力。作为最高统帅,让人杰甘愿效力。这是为帅的关键,特别要注意识人用人。
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北征统帅。在决定北征之前,朱元璋考虑用徐达还使用常遇春,他多次观察徐达,认为其冷静,有全盘谋划统筹指挥的能力,而常遇春是一个猛将,哪怕敌人不是一个很有名的将领,他也要亲自上阵争功,不给手下机会,因此朱元璋认为北征得统帅是徐达。
“治平尚德行,有事尚功能。”这是曹操的一个经验,有人问到底要重视有能力的人还是有品德的人,这不能一概而论,要看情形看环境,在平稳的治平之世时,品德重要,品德高尚的人能把局面长期维持得很好,遇到危机困境的时候,要用有能力的人,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华盛顿任用的总司令格兰特脾气暴躁好喝酒,有人认为不能让他当总司令,但华盛顿认为在此困难时刻,最需要将领人才,只有他才能担当此任,果然把仗打赢了。“善用人者不恃人。”善用人者不完全依赖某一个有才能的人,我观察一些企业有这种情况,组织的运行往往寄托在一个人的身上,没有他好像就不能运作了,作为一个主帅却不能掌控全局,应该要驾驭有才干的人,能够领导他,不能完全为他所控制。“贤主劳于求贤,而逸于治事。”真正聪明而英明的领导人,他整天忙碌的是招聘贤才,在具体的事物运作上不要花太多时间。
四.刚柔并济之道。
所谓刚,就是法制。韩非子是法家最杰出的代表。韩非子云:“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意思是说天下的治理以法律作为统一的规则,治罪和奖赏都因该按照规则。法学界有个重要命题“究竟是依法治国还是以法治国?”依法治国是无论天子总统还是平民百姓,大家都要按照法令行事。以法治国就不是这么回事了。皇上、君主、总统是超然的,他们依照法令治理,但是不治皇上、不治总统、不治领导。现在很多单位存在这种情形。有个企业写了个牌子“制度高于总经理。”但是一和下面的人接触发现破坏制度的经常是总经理。这个总经理就是典型的“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