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研究调查报告
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报告一、学生工作对提升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意义学生工作包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和服务等方面。
大学生英语学习属于高校学风建设的范畴,学风建设是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因此,本文认为,从学生工作视角了解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并思考学习提升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体现在(二)学生工作促进大学生英语学xxx台搭建高校开展学生工作的过程中,可着力搭建英语学xxx台,如支持开展英语角、英语系列大赛、趣味活动;提供学生参加英语志愿者、英语支教等机会;开展对外交流学习、访学、留学、联合培养等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优化语言学习环境,搭建良好学习交流平台。
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一)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A大学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问卷主要包括调查对象基本特征、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成效、教学满意度等几个方面。
问卷面向A高校全部本科生发放,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1002份。
1.基本特征分析调查对象基本样本特征主要包括性别、民族、年级、政治面貌、所学专业门类、籍贯以及高考成绩等。
1002个样本中,从性别看,男同学比例为%,女同学%,可推断女同学比男同学更关注英语学习;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大一学生,占比%,大二学生占比%,大三学生%,大四学生仅%,可见大一学生最关注英语学习,大二学生比较关注,原因可能为课程、考级等要求比较强烈;从调查对象所学专业门类看,人文经管社科类学生占比%,理工、农林类学生占比%,艺术、体育类学生占比%;贵州省学生占比%,其他省份的学生占比%,其中少数民族%,汉族占比%,这与贵州省的民族分布特征有关,少数民族较多。
2.英语学习特点分析(1)学习兴趣方面。
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对外交际和交流能力对大学生的发展来说,越来越彰显出其重要性。
但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受到全球化的影响,没有表现出对英语浓厚的学习兴趣。
调查数据显示,仅有%的学生对英语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对英语学习较感兴趣,其他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其次,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渴望参加英语课外实践活动,由于对智能手机依赖性强,更倾向于使用手机进行网络英语学习。
英语学习调查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Executive Summary:This report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an English learning survey conducted among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s in various edu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backgrounds. The survey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trends, challenges, and preferences in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The report covers key findings, insights, and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the data analysis.1. Introduction1.1 Background:The global importance of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has been increasing over the years. It is not only a language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but also a key to unlocking numerous opportunities in education, business, and personal growth. In order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programs and to identify areas for improvement, a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gather insights from learners across different demographics.1.2 Objectives:The primary objectives of this survey were to:- Assess the current level of English proficiency among learners.- Identify the most effective learning methods and resources.- Understand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learners in English language acquisition.- Determine the preferr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schedules.2. Methodology2.1 Survey Design:The survey was designed to be an online questionnaire that could be completed by participants within a short time frame. The surveyconsisted of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Likert scale questions, and open-ended questions to gather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2.2 Sample:The survey was distributed to a diverse sample of 500 participants, including students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working professionals, and individuals who are self-learners. The participants were from various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industries, ensuring a wide range of perspectives.2.3 Data Collection:The survey was conducted over a period of four weeks, and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using an online survey platform. The responses were anonymized to ensure confidentiality.3. Key Findings3.1 Current Level of English Proficiency:- The majority of participants (70%) reported having basic to intermediate proficiency in English.- 30% of the participants claimed to have advanced proficiency.- 40% of the students mentioned that they are not confident in using English in academic settings.3.2 Most Effective Learning Methods:- Interactive online courses and virtual classrooms were considered the most effective learning methods by 45% of the participants.- 35% preferred traditional classroom-based learning.- 20% found self-study resources and mobile applications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3.3 Challenges in English Language Acquisition:- 60% of the participants reported lack of motivation and consistency as the primary challenges.- 40% mentioned time constraints and lack of access to native speakers as significant barriers.- 30% cited lack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opportunities as a challenge.3.4 Preferr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Schedules:- 50% of the participants preferred flexible learning schedules that allowed them to study at their own pace.- 40% preferred fixed schedules with regular classes.- 10% were open to both options.4. Insights and Recommendations4.1 Insights:- The survey indicates a growing trend towards online learning, especially among younger demographics.- Traditional classroom-based learning still holds significant value, particularly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Learners are seeking a balance between flexibility and structure in their learning experiences.4.2 Recommendations:-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language learning providers should offer a mix of online and traditional classroom-based courses.- Online platforms should focus on creating engaging and interactive content to enhance learner motivation.- Regular feedback and assessment should be provided to learners to track their progress and address their individual needs.- Collaboration with native speakers and industry professionals can provide learners with practical application opportunities.- Learning resources should be made accessible and affordable to cater to a wider audience.5. ConclusionThe English learning survey has provided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current landscape of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Th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offering diverse learning options and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learners. By implementing the recommendations outlined in this report,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language learning providers can better cater to the needs of their learners and contribute to the global demand for English proficiency.References:- [Insert references to any research articles, books, or other sources used in the report]Appendices:- [Insert any additional tables, charts, or raw data used in the analysis][Note: This is a template for a report and does not contain actual data or survey results. The sections marked with "Insert" should be filled in with relevant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actual survey data.]第2篇Executive Summary:This report presents the findings from an extensive survey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current trends, challenges, and preferences in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among a diverse group of individuals. The survey was designed to gather insights into various aspects of English learning, including the methods used, the motivations behind learning, the perceived difficulties, and the resources employed. The data collected was analyzed using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English learning landscape.Introduction:English has become the global lingua franca, and the demand for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has surged across the world. This report aims to shed light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the strategies employed by learners, and the overall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learning approaches. The survey was conducted over a period of three months and included responses from over 5000 participants from various countries, age groups,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s.Methodology:Th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line using a standardized questionnaire. The questionnaire was designed to collect data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ge, gender, educational level, country of residence)2. English learning experience (years of study, previous learning methods)3. Motivations for learning English4. Challenges faced in learning English5. Preferred learning methods and resources6. Perceived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learning approaches7. Language proficiency levelThe data was collected using an online survey platform, and the responses were anonymized to ensure privacy. The data analysis was conducted using statistical software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different responses and to identify any patterns or correlations within the data.Findings:1. Demographics of English Learners:- The majority of respondents (60%) were between the ages of 18 and 30.- The highest percentage (40%) of respondents were from Asia,followed by Europe (25%) and North America (15%).- The educational level of respondents was diverse, with 35% being currently enrolled in higher education, 25% being in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the remaining being in primary education or having completed their education.2. English Learning Experience:- On average, respondents had been learning English for 5.2 years.- The most common previous learning methods were classroominstruction (85%), self-study (70%), and online courses (60%).3. Motivations for Learning English:- The primary motivation for learning English wa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80%), followed by travel (60%), academic purposes (50%),and cultural interests (40%).4. Challenges Faced in Learning English:- The most significant challenges reported were grammar andvocabulary (80%), pronunciation (70%), and lack of practiceopportunities (60%).- Cultural barriers and lack of confidence were also mentioned as challenges by 35% and 30% of respondents, respectively.5. Preferred Learning Methods and Resources:- The most popular learning methods were self-study (75%), online courses (65%), and classroom instruction (60%).-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resources were English learning apps (70%), English movies and TV shows (60%), and online dictionaries (50%).6. Perceived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Learning Approaches:- Self-study was perceived as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by 65% of respondents, followed by online courses (55%) and classroom instruction (45%).- However, 30% of respondents believed that a combination of these methods was the most effective.7. Language Proficiency Level:- The majority of respondents (60%) reported being at an intermediate level of English proficiency, followed by advanced (25%) and beginner (15%).Discussion:The survey results indicate that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is driven primarily by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goals. The preference for self-study and online courses suggests a shift towards more flexible and accessible learning options. However,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learners, particularly in grammar, vocabulary, and pronunciation, highlight the need for comprehensive and targeted learning resources.The survey also revealed a significant gap between the perceived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learning methods and the actual level of proficiency achieved. This suggests that while learners may be utilizing a variety of resources, the quality and structure of these resources may need improvement to ensure more e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Recommendations:Based on the survey findings,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1. Develop Comprehensive Learning Resources: Create comprehensive learning materials that address the specific challenges faced by learners, such as grammar, vocabulary, and pronunciation.2. Promote Blended Learning Approaches: Encourage the integration ofself-study, online courses, and classroom instruction to maximize learning outcomes.3. Offer Cultural Exchange Opportunities: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learners to engage with native speakers and immerse themselves in English-speaking cultures to enhance their language skills and cultural understanding.4. Strengthe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s: Develop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s for educators to ensure they are equipped with the latest teaching methods and resources.5. Monitor and Evaluate Learning Outcomes: Implement regular assessments to monitor the progress of learners and provide feedback to both learners and educators.Conclusion:The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landscape is evolving, and the survey findings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current trends and challenges. By addressing the identified needs and implementing the recommended strategies, the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experience can be enhanced, leading to improved proficiency and a more effective global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References:- (Include relevant references to research articles, books, or reports that support the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in the report.)Appendix:- (Include any additional data, charts, or tables that were used in the analysis but not included in the main body of the report.)第3篇Executive Summary:This report presents the findings from an extensive survey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tate of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in our region. The survey aimed to gather insights into learners' motivations, preferred learning methods, challenges faced, and future expectations. The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a diverse group of participants, includingstudents, professionals, and enthusiasts, across various age groups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s. This report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of the survey results, offering valuable insights for educators, policymakers, and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1. Introduction1.1 Background:The global importance of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cannot be overstated. With its role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business, and education, proficiency in English has become a crucial skill for individuals worldwid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English learning landscape in our region, we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survey to assess the current trends, preferences, and challenges.1.2 Objectives:The primary objectives of this survey were to:- Identify the motivations behind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Assess the preferred learning methods and resources.- Understand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English learners.- Determine the future expectations and goals of English learners.2. Methodology2.1 Sample Population:Th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500 participants, including students (300), professionals (150), and enthusiasts (50). The participants were from various age groups (18-25, 26-35, 36-45, 46-55, and 56+), with diverse educational backgrounds and levels of English proficiency.2.2 Data Collection:Th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line, using a questionnaire that includedboth closed-ended and open-ended questions. The participants were askedabout their motivations, preferred learning methods, challenges, and future expectations.2.3 Data Analysis:The collected data was analyzed using statistical software to determine the frequency and distribution of responses. Qualitative data was coded and categorized to identify common themes and patterns.3. Findings3.1 Motivations for Learning English:-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he most common motivation (65%) was to improv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Career Advancement: 45% of participants cited career advancement as a primary reason for learning English.- Education: 30% of participants wanted to enhance their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by learning English.3.2 Preferred Learning Methods:- Online Courses: 70% of participants preferred online courses due to flexi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Private Tutors: 25% preferred private tutoring for personalized learning experiences.- Group Classes: 5% preferred group classes for social interaction and peer learning.3.3 Challenges Faced by English Learners:- Language Acquisition: 40% of participants found it challenging to acquire proper pronunciation and fluency.- Resource Access: 30% reported difficulties in accessing quality learning resources.- Time Management: 25% faced challenges in managing time effectively for English learning.3.4 Future Expectations:- Increased Proficiency: 80% of participants expected to se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ir English proficiency within the next two years.- Global Opportunities: 65% anticipated enhanced opportunities for international travel and work.- Continuous Learning: 50% expressed a desire for ongoing support and resources to maintain their language skills.4. Discussion4.1 Motivations and Challenges:The survey results indicate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motivation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English learners. The desire for improve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areer advancement often leads to the need for language proficiency, which can be challenging to achieve.4.2 Learning Methods and Resources:The preference for online courses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technology in modern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Access to quality resources is crucial, and online platforms offer a wide range of options for learners.4.3 Future Expectations:The optimistic outlook for future proficiency and opportunities suggests that English learners are committed to their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are hopeful about the benefits it will bring.5. Recommendations5.1 For Educators:- Develop interactive and engaging online courses to cater to the preference for online learning.- Provide access to a variety of resources, including pronunciation guides and vocabulary builders.- Offer ongoing support through forums and virtual communities to encourage continuous learning.5.2 For Policymakers:- Invest i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to ensure widespread access to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s.- Collaborate with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o integrate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into the curriculum.- Promot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s to provide practical language learning experiences.5.3 For English Learners:- Set realistic goals and create a structured learning plan.- Utilize technology to supplement traditional learning methods.- Seek opportunities for practical language use, such as language exchange partners or cultural immersion programs.6. ConclusionThis survey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English learning landscape in our region. By understanding the motivations, preferences, challenges, and future expectations of English learners, we can develop more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support their language development. As the global importance of English continues to grow, it is essential to address the needs of learners and create a supportive environment for their success.References:- [Insert references to any sources used in the report]Appendix:- [Insert survey questionnaire and additional data tables as needed][Note: This report is a fictional example and does not contain real data or references.]。
大学英语学习与测试调查报告

大学英语学习与测试调查报告大学英语学习与测试调查报告一、引言英语作为通用的国际语言,对于大学生而言,掌握一定的英语能力是必要的。
然而,目前大学英语学习与测试的情况如何,依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英语学习与测试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大学英语学习者为样本。
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问卷190份,有效回收率为95%。
问卷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英语学习时间分配、英语学习方式、英语测试方法等内容。
三、调查结果分析1. 学生基本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学生中,男生占55%、女生占45%。
大多数受访学生来自非英语专业(70%),仅有30%的学生来自英语专业。
2. 英语学习时间分配在英语学习时间分配方面,37%的受访学生每天花费1-2小时学习英语,39%的学生每天学习时间不超过1小时,而只有24%的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超过2小时。
这一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投入的时间相对较少。
3. 英语学习方式关于英语学习方式,结果显示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听力和口语来提高英语水平。
73%的学生认为听力是最需要提高的方面,其次是口语(68%),阅读(52%)和写作(45%)。
4. 英语测试方法在英语测试方法方面,受访学生认为考试占据了学习的主导地位。
86%的学生表示他们的英语学习主要是为了应对考试,只有14%的学生表示他们学习英语是为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四、讨论与建议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大学英语学习与测试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学习时间分配方面,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这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们建议学校加大对英语学习的宣传力度,鼓励学生增加英语学习的时间。
其次,在英语学习方式方面,学生更倾向于注重听力和口语训练,而忽视了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
然而,全面发展英语能力是必要的,学校可以增加阅读和写作素材的提供,为学生提供更多练习机会。
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2019年教育文档

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对外交流的必备工具和信息载体,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国内外已有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其学习的动机水平,学习兴趣、期望水平、焦虑状态以及学习动力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
大学英语教学已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这从四、六级考试的过关率的年年攀升和大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不断提高都可以得到证实。
但我们还应看到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还较差,这主要表现在:其一,在授课形式上他们习惯于教师为中心,不能或很少发挥学生这一课堂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其二,在课外预习及复习中,他们只是满足于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其三,在评估方法上,他们大多依赖教师的评语和测验的结果,没有建立自我评估体系。
其结果,使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出现费时低效的瓶颈问题。
基于此状况,写本文的目的在于找出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本研究对师大大一至大四以及研究生进行了随机分层抽样,共200人,抽样完毕,通过SPSS20进行分析。
分析英语学习的因素构成,进行探析,提出相应对策。
一.研究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从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这几个方面进行问卷的编制,进而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一)研究工具通过开放式问卷的调查,所得到的结果再经过词频统计进行处理,得到了后续需要编制问卷的信息。
例如:开放式问卷所问问题为:“你喜欢英语学习吗?”,结果经过处理后得到:英语学习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是为了增加学习兴趣、是为了开阔视野、是为了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是为了完成老师要求等等这些是与“英语学习”所相关的高频项目,而像“经常逛书店”、“学习英语并没有什么收获”等,都不应该划入“英语学习”的范畴,故删除。
(二)调查对象问卷在师大的五个年级中发放,随即抽取几个班级进行调查(由于每个年级的各班级之间整体水平相差不大,所以结果不受影响)。
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报告

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报告一、调查目的以怀化学院为例,了解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他们的英语学习需求,对英语新课程发展提出建议二、调查范围怀化学院外语系09级4、5班三、调查对象有至少八年以上英语学习基础的大学生、有至少三年以上英语教学经验的老师四、调查方法1、访谈对部分怀化学院外语老师和学生进行访谈。
访谈内容涉及英语教师、教材、学习策略、学习环境(课内外学习环境)四个方面。
2、收集英语学者需求分析样本3、任务分析五、成果1、背景概述近年来,我系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过级率逐年上升,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不断提高,然而,学生的实战应用能力却相形见绌。
归其原因,主要是受到考试过级率的影响,教学者教学形式单一,教师唱独角戏,满堂灌,教与学双边活动难以开展等现象比较突出。
2、调查结果分析-----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整体情况分析A、学生对英语教师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教师的基本功要扎实知识要渊博,教师要严而有道,以身作则;b、希望教师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c、希望和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由此可见,学生对英语教师的语言基本功、知识水平、教学方法方面、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学生希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学生更喜欢老师经常激励他们;同时学生期待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B、.学生对教材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不要固定在教材本身,要及时补充鲜活的内容;b、希望教材内容能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教材的内容的真实性、实用性、趣味性、知识性和教材对交际能力的培养的要求很高。
教师在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上应注意趋利而避弊,在固定教材上增补一些新的教学材料。
另外,固定教材容易使教材的内容过时,不能反映外语。
实际的现状,并且还会造成教材的难度与学生实际水平脱节的现象授课时和班级过大等因素的限制,如何充分利。
C、学生对学习策略的需求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小部分学生还不能有效地使用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策略培训有必要,还有一部分学生能够经常反思自己的英语学习,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效果不理想,希望求助于英语教师。
大学生英语学习调查报告

大学生英语学习调查报告大学生英语学习调查报告11. 统计调查方法1.1调查背景和意义众所周知,英语是国际上最为通用的语言之一,英语作为通向世界的大门,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中国举行,使得英语在今后的若干年后都会是最为时尚和坚定人们素质的最为重要的标准之一。
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英语的重要性也更为凸显,无论是在职场、社交、贸易、文化交流活动中英语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
在中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开设了英语课程。
很多地区甚至连学前教育都开设了英语课程,足见英语语言的重要性已经渗透了中国的教育。
据统计,目前世界纸质出版物使用英语的占大多数,公开发表的世界一流科学论文几乎都是使用英语。
国际互联网内容中使用英语的占总量的90%。
因此,母语非英语的人在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同时,熟练掌握英语便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
诚然,语言的本质是工具,但人类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
没用掌握英语犹如缺乏一种思想,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一样。
多学一种外语,等于在本来没有窗的墙上开了一排窗。
你可以领略到前所未有的另外一面风光。
十九世纪德国语文学家,现代高等教育奠基人洪堡特说过:“学会一门外语或许意味着迄今为止的世界观领域中获得一个新的出发点。
”这话是否说得过头,可以讨论;但语言既是思想的外壳和载体,同时又确有思想模具作用的事实也毋庸置疑。
这个意义上说,学会一门外语,不但是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还多了一个头脑!目前大学英语课,常常是教师占据着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而学生处于一种被听课的状态,于是渐渐对英语课失去了兴趣,失去了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更没有课外学习的自主性。
态度决定一切,存在很大比例的大学生对英语的重视度越来越低,甚至经常不去上课,没有以认真热情的态度对待这一世界通用语言,出现对英语的掌握随时间的推移愈来愈差的反常现象。
大学生英语调查报告英语作文

大学生英语调查报告**Title: A Survey Report on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Introduction**English, a global language,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today's interconnected world. As college students, proficiency in English is not just a requirement for academic purposes but also a key to future career success.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how college students approach their English learning and the challenges they face, we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survey.**Methodology**Th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500 college students from various backgrounds and majors. A questionnaire was distributed, which included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ir English learning habits, resources used, challenges encountered, and their perception of the language's importance.The data was then analyzed using statistical software.**Key Findings**1. **Learning Habits:**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68%) reported dedicating at least 2 hours daily to English learning, with reading and listening being the most popular activities.2. **Resources Used:** Textbooks were the primary source of learning for 55% of the students, followed by online platforms (35%) and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10%).3. **Challenges Encountered:** The most common challenges were vocabulary acquisition (45%), pronunciation issues (30%), andgrammar difficulties (25%).4. **Importance of English:** Over 80% of the students believed that English was crucial for their future career, with international businesses and technology being the top reasons.**Recommendations**Based on the findings, we recommend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hance vocabulary training to help students build a robust vocabulary. * Introduce more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that focus on pronunciation and speaking skills. * Encourage the use of innovative learning platforms to engage students and make learning more effective.**Conclusion**The survey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need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their learning methods. By addressing the identified challenges and implementing the recommended measures, we can help students achieve better proficiency in English, thus enhancing their chances of success in the global workforce.**大学生英语调查报告****引言**英语作为全球性语言,在当今相互连接的世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调查报告大学生学外语

调查报告大学生学外语调查报告:大学生学外语的现状与挑战引言:外语的学习在如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变得愈发重要。
作为大学生,学习外语可以带来诸多好处,例如开拓眼界、提升就业竞争力以及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等。
然而,学外语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旨在调查大学生学外语的现状,并探讨相关挑战,以期为改进外语教育提供参考。
一、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共有500名大学生参与。
问卷包括多项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旨在了解大学生的学外语情况以及他们所面临的难题。
二、现状概述1. 大学生学外语的主要动机结果显示,88%的受访者学外语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此外,大约45%的学生认为学外语可以增加跨文化交流的机会。
2. 学外语的学科分布从调查结果来看,英语是最受欢迎的第二外语学科,占比高达70%。
紧随其后的是日语和韩语。
3. 学外语的学习渠道在了解外语的过程中,大学生主要利用课堂教学(60%)和自主学习(40%)这两种途径。
同时,不少学生也通过参加语言交流活动和志愿者项目来提高自己的外语能力。
三、挑战分析1. 学习负担过重调查显示,大学生普遍感到自己的学习负担过重,而且英语学习时间占用了他们许多精力和时间。
这给他们留下较少的时间去学习其他外语。
2. 学习方法不当部分受访者反映,他们在学习外语时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
他们面对着大量的语法、词汇和听力练习,但缺少实际应用的机会。
这使得他们对于掌握外语技能缺乏信心。
3. 缺乏语言环境大部分学生抱怨自己所在学校或家乡缺乏一个真正的语言环境,无法实践和使用所学的语言。
这导致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有限,与外国人交流时出现困难。
四、改进建议1. 降低学习负担学校应该合理规划学生的学习负担,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和掌握多种外语。
在教学中也应推行任务型教学方法,提供更实际的学习体验和应用机会。
2. 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和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
关于大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报告目前,大学生普遍注重对于英语的学习,英语学习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而大学期间正是学习的黄金时间,如果能够利用这一期间来熟练掌握英语,将对个人的未来发展及就业带来很大的优势。
然而目前大学生学习英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跟风现象,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方法不够得当。
针对这些问题,我以东北财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同学为调查对象,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1.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是多样化的。
其中通过英语四六级等“证书动机”的和学好外语找到一份好工作这种“社会要求”的占的比例较高,分别是21%和27%。
为了出国深造的也占了很大比例,为11%。
而英语学习“没有目的不得不学”的较少,只占到6%。
总体来说,大家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打好基础为将来做准备。
因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英语几乎成了一项必不可缺的技能。
而我们学生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认识到英语学习的价值不光在于通过考试拿到文凭,而是更多的考虑到英语学习对于自身将来的发展,以及能否帮助自己找到一份好工作。
毕竟提高自身能力才是最终目的。
而具体来看,以出国为英语学习目的人数呈现出增多的现象,这也反映出了目前我国大学生对于的出国深造的偏爱。
2.英语学习的主要途径根据调查结果,78%的同学认为通过上校内英语课及英语辅导班的效果比自学的效果好,同时这部分同学大都也认可自学英语的重要性。
然而,只有17%的同学在大学期间参加过英语课余辅导班。
值得关注的是,经常在英语课上逃课的比例竟高达47%。
从此可以看出,学生虽然认识到英语课堂的重要性,但是会由于某些原因缺席。
另外我发现,在上英语课余辅导班的同学中,缺席校内英语课的情况也较多。
我们都知道,通过老师的讲授我们可以很快的学习理解,相比自学会节省很多时间。
因此我们应该杜绝逃课的行为,在英语课堂上认真听讲。
大学生英语学习力情况调查研究报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 习力 的基 本 理 论
近年 来 , 随着对 学生 在英语 学 习中主体 地位 的广泛认 可 , 让学 生 “ 学会学 习” 的重要 性也进 一步凸显 了出来 , 而作 为衡量 “ 学 会学 习” 的 标尺——学 习力也受 到了更多的重视 。对 于学 习时间 自由支配度 高的 大学生来说 , 能够 在英 语学习 中注重提升学 习力 , 不仅是对学 习质量 的 重要保 证 , 也是提升其综合素质 与竞争力 的重要途径 。 国内外学者对 于“ 学习力” 概 念 的界 定 持 不 同 的 观 点 , 如 Mc G e t t r i c k ( 2 0 0 2 ) 和C r i c k ( 2 0 0 7 ) 等学者从 “ 能量观” 的角度 , 提出并发展 了 “ 双螺旋结构理论 ” ; 吴 也显等( 2 0 0 5 ) 从素质 的角度 , 将学 习力定义为现 代 人的基本 文化素 质 ; 瞿静 ( 2 o o 8 ) 则从学 习 目的与过 程的动态 能力形 成 视角 , 认 为学习力是在学 习者有 目的的学习过程 中, 以听 、 说、 读、 写、 交 流等 渠道获得知识技能 的学 习过程为基础 , 通过实践 、 体验 、 反思 、 环 境影 响等为提升学习提升路径 , 达到产生新思维 、 形成行 为的学习效果 为 目的的动态 能力系统。 学 习力的构成主要存在 以下几种观点 : C l a x t o n ( 2 o o 2 ) 的四要 素说 : 顺应力 ( Re s i l i e n c e ) 、 策应力 ( Re s o u r c e f u l n e s s ) 、 反省力 ( R e f l e c t i o n ) 、 互 惠 力(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 , 这 种分类是研究早 期基于行 为力量 的研究学 习力 分 类; 英国E L L I 项 目在 此基础上 发展成为 七要素 : 变化和学 习 ( C h a n g i n g a n d L e a r n i n g ) 、 具 有批 判性 好奇 I  ̄ , ( C r i t i c a l C u r i o s i t y ) 、 意义形 成( M e a n i n g Ma k i n g ) 、 创造 ( C r e a t i v i t y ) 、 学 习互惠 ( L e a r n i n g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 、 策 略意识 ( S t r a t e g i c A w a r e n e s s ) 与顺 应力( R e s i l i e n c e ) , 这种 分类对 于 四要 素进行 了 扩展和 细化 ; 哈佛大学 教授 K i r b y ( 2 0 0 5 ) 指出学 习力是 一个综合 体 , 包 括 学习动力 、 学 习态 度 、 学习方法 、 学 习效率 、 创新 思维和创造力 。他认 为学习力 应该包括兴 趣 、 好奇 心和创造等 非智力 因素。这种 分类方法 强 调了学习力 的“ 综合性 ” , 更贴近英语学习实践 , 为进 一步研究学习力 奠定 了基 础。 本研 究综合 M c G e t t r i c k 和C r i c k 等学者的 “ 双 螺旋结构理论 ” 和“ 瞿 静” 的动态能力形成观 , 认 为英 语学习力是英语学 习者在 学习动机驱动 下 自主学 习英 语 , 主动采 用多种英语 学习方法 和策略 , 以听 、 说、 读、 写 等渠道掌 握英语语言知识 、 提 升英 语运用能力 , 并在实践 中不 断巩固和 发展英 语水平 的动态 能力 系统 。根 据学 习力 的这一理论 , 本研 究通 过 问卷调查 , 从 学习动机 、 学 习方 法和创 造力三个方面考查 了大学 英语 学 习者的学 习力状 况。 二、 大学 生英语 学习力情况调查研究 本研 究采用 问卷调查研 究方法 , 调查对象为 某高校英 语专业 和非 英语专业 在校学生 , 两类 学生各发放 5 O 份 问卷 。回收有 效问卷分别 为 4 6 份和 4 2 份, 根据对 比分 析需 要, 在前者中随机抽 出4 份剩余 4 2 份 问卷 进 行研 究。在有效 问卷 中, 英 语专业 男生 7 人, 女生3 5 人; 非英语专业 男生 2 7 人, 女生 1 5人。调查 问卷全部采 用选择题形 式 , 要求 被试者从 所 列出的选择题 中选 出最符合 自己的一项作答 。 1 . 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 习 目 标高 于非英语专业 在英语学 习动机方 面 , 问卷从大学生对于 “ 学 习英语 的意义” 和“ 学 习 目标的设定” 两方 面进行 考查 。调查结果表明 , 在英语专业 中 , 7 1 . 3 % 的男生 、 8 8 . 6 %的女生更倾 向于通过学 习英 语来提升 和发展 自身( 掌握 门技能 , 找_ 丁作 的需要 ) , 而对英语学 习 目标设定 , 5 7 %的男生 、 6 5 . 6 % 的女生选择 “ 出色掌握英 语” 或要 求“ 比较好 ” , 可见英 语专业学 生 比较 认 可英语对其 未来发展 的意义 , 目标设定较 高。而非英 语专业 的学生 中, 4 8 . 1 %的男生 、 5 3 . 3 %的女生将“ 通过英语考试 ” 作 为学 习英语的主要 动机 ; 仅要求 英语学习正常过关的男生达到 5 9 . 2 %、 女生达 4 0 %, 而没有 目标 的男生人数 甚至达到 2 5 . 9 %。由此 可以看 出非英语 专业学生 的动 机主要来 自于外部 , 目标设定较低 。从 总体上看 , 学 习动机 强度 与 目标 设定呈正相关 。具体数 据详见 表 l 。 2 . 英语专业 的学生元认 知策 略水平 较高 英语学 习方法 与学习策 略问卷调查 分别在元认 知策略 、 认 知策 略 和社会情 感策略 中选 取典 型问题进行研究 。调查 结果表 明 , 英 语专业 的学生对于负责控 制和调节整体学习策略 的元认 知策略应用率相对更 高, 其 中“ 根 据 自身的个性 特点选 择英语 学 习资料 、 学 习方 法 ” 者 达到 4 0 . 5 %; 而在负责加工 信息 的认 知策略 中 , 两类学生运 用听说能力 训练 的策略相近 , 分别为 5 4 . 8 %和 6 1 . 9 %, 但非英 语专 业学生运用 “ 阅读 课外 英语 读物 , 用英语 写文章 、 电子邮件” 一类读 写能力策 略者 仅为 1 6 . 7 %, 相对 于英语 专业 学生 的4 5 . 2 %明显较低 ; 在与 学习者 社会生 活相关联 的社会情 感策 略中 , 3 5 . 7 %的非英语 专业学生进行 自我鼓励 , 两类学生
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研究调查报告

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的分析与研究一.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以及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将负担起越来越重要的交流任务;人才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英语也几乎成了一项必不可缺的技能。
但是由于继续扩招引起的新一轮的教学资源紧缺、教学方法不灵活、学生课时少等原因,加上社会与学校过分追求四级通过率,导致课堂效果不明显,学生课后学习程度不一,造成目前大学生英语产生诸多问题。
本文就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与研究,并对如何改进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研究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采访师生的形式。
结合实际情况,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12个问题,调查内容涉及英语学习的目的、影响因素和学习习惯等等。
填写问卷的学生来自文法、资环和外国语等学院,包括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和少数英语专业学生。
另外,还采访了几位英语老师和外教,他们提出了一些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看法和建议。
三研究结果1.英语学习目的单一,基于表层动机表一英语学习的目的表一显示,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和冬季存在显著差异。
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属于表层动机,如高达65%的同学目的在于“应付考试”,过度重视四六级考试。
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处于被动。
而在反映学生内在动机的“兴趣学习”中,仅占到了1%。
差异如此悬殊,说明学生内在动机不如表层动机强烈。
也有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出于“社会需求”和“出国需要”,意识到学习英语是为了目前或将来的个人发展。
虽然他们认识到了新的社会环境下英语作为一项技能的的重要性,但这种表层动力,实则上是被动的、消极的,对长期的英语学习并非有利,有时反而会导致厌学的负面影响。
2.词汇和口语问题大,兴趣不浓厚表二英语学习中的困难与问题从表二可以看出,分别有23%和22%的学生感到自己在词汇和口语方面有困难,语言的运用能力较弱。
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兴趣淡薄,抱着一种应付课堂的态度,甚至从事于课堂不相干的活动,无法真正参与到教师的讲解和互动中应引起英语老师的兴趣。
关于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调查分析报告关于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调查分析报告摘要:英语作为当今社会的主要国际交流语言,在日常交流与工作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大学生在校阶段的一门必修课,还是招聘时的一项必备条件。
本调查报告反映了非英语专业在校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现在及存在的问题,希望从此调查问卷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成为新时代高素质大学生,为我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调查时间:2016年11月21日至2016年11月24日调查目的:旨在调查了解非英语专业在校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调查对象:非英语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调查方法:问卷调查问卷设计:1、你的性别?[单选题]A.女B.男2、你所在的年级?[单选题]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3、你觉得英语学习有必要吗?[单选题]A.很有必要B.没必要C.一般4、你现在学习英语的原因是?[多选题]A.过四、六级B.以后工作需要C.具备一定的口语水平D.为考研做准备E.感兴趣F.现在很少学习英语5、你有读、背英语文章的习惯吗?[单选题]A.有,并且很有规律B.很随意,想起来就做C.无6、在英语课堂上,你会认真听课学习吗?[单选题]A.会,而且非常积极主动的学习B.不会,不管老师的讲课,基本不听C.偶尔听听,觉得无所谓7、你每天花在课外学习英语的时间一般是?[单选题]无,基本不花课外时间学习英语A.半小时以内B.1到2小时C.2到3小时D.3到4小时5小时以上8、课外英语学习,你是通过何种方式?[单选题]A.通过课本教材学习B.看英文电影C.参加英语培训D.观看网上英语教学视频9、上大学以来,你觉得你的英语水平有所提升吗?[单选题]A.有很大进步B.没进步,啃老底C.有所下降10、你觉得学习英语最大的障碍是?[单选题]A.发音B.单词C.语法D.听力11、你理想中的大学英语教学是怎样的?[多行文本题]调查问卷题目设计思路:首先对填卷者的身份进行了解,是男是女,处于什么年级,这对调查结果起着一定的影响。
大学生对待英语学习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待英语学习的调查报告摘要:本文利用对淮阴师范学院400名学生的调查资料,从英语学习原因,学习态度满意程度,学习影响,对对英语改革的意见等方面,比较了大学生的英语态度与英语期望。
研究结果表明:女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普遍高于男生,文科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普遍高于理科类学生,英语专业学生积极性提高始终是主流,毋庸置疑的。
同时,由于地区经济文化水平的差异,有些地方进入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而社会大众则是小学就学习英语。
此外,对英语改革的方案则以听力和阅读较容易接受。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现状英语期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元化的发展,英语—由原先的小语种逐渐被世界各地接受和学习。
在中国,尤其是在各种文化交流会的推动下,一时期,学习英语成为一大热点话题。
并且日渐得到社会大众的支持与认可。
然而这股潮流并未带来新一轮“英语革命”的开展,许多高校仍是以灌输式方式教学,缺少师生间的互动,一些英语兴趣小组也只是虚有其名。
这种方法不但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在学生中出现以“厌恶英语”,“拒绝英语”的现象。
并且高校规定,在校大学生必须通过英语四级考才能拿到毕业证书,这在深层次上给学生增添了压力与负担。
因此,探讨大学生的英语现状与英语期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项研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在高校中学生们平均每一天花费在英语上的时间是多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何种问题?他们对英语改革有哪些期望?以及通过这种改革后,是否会继续学习英语还是另投资参加社会英语培训机构?此次调查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和当前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效果与社会培训机构效果的比较,为高等学校英语教学体制改革提供现实依据和具体建议。
一样本与资料1.样本设计样本设计考虑到不同学院,不同年级等因素,具体抽样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为了尽可能的增加样本的代表性,在全校学生中共抽取400名。
该抽样方法是采用系统抽样,首先,分别将各学院学生姓名编号到EXCEL表格上。
关于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及学习能力的调研报告123456

关于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及学习能力的调研报告一.摘要:当今经济全球化英语学习越来越重要,但学习英语总是令许多人格外吃力人,为了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我们组就大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及现状在校园中展开调查,并介绍两款英语学习软件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二.研究背景及目的;本次采用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80份。
回收问卷80份。
有效问卷80份。
此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以及学习能力情况,为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改善学习现状提供有效的建议。
三.研究方法:此次调查采取多阶抽样方法,即从河南工程学院南校区五个系别、不同年级抽取学生。
其中样本总量为80,共发出问卷80份,回收80份。
回收率为100%,随机抽取样本个体,其所反映的具体情况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四.结果与分析:此次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与学习能力的调研结果显示:1、你的年级?2、 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在八十份问卷中,据统计结果分析其中大一占30%,大二占60%,大三占10%.2、从学习英语开始至今,你用了多少年?A 7年B 8年C 9年D 10年在八十份问卷中,据统计结果分析80人中学习英语至今用了七年与九年比率相同均为22.5%;学习时间为十年的仅为17.5%,比率最小;而用八年的最多为37.5%。
3、你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如何?A 非常好B 一般C 不好D 非常差关于这个题的问卷统计表明, 6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能力一般,22.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不好, 1.3%认为非常差,而认为自己英语水平非常好的只占11.3%。
说明我校学生在英语学习方法方面有很好的基础。
4、你的英语词汇量有多大?A 1000-2000B 2000-3000C 3000-4000D 4000-5000E 其它据统计词汇量1000-2000的学生占32.5%,其中词汇量为2000-3000的学生占45%,词汇量3000-4000的学生占 21.3%,词汇量4000-50000的学生最少只占1.3%。
学生对英语的调查报告

学生对英语的调查报告1. 引言英语作为一门全球通用的语言,对于提高个人的职业竞争力和拓宽国际视野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调查报告旨在了解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方法和困难,以及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期望和建议,为学校改进英语教育提供参考。
2. 调查设计2.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涵盖了150名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
2.2 调查内容: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英语学习的态度和方法、遇到的困难、英语学习的期望和建议等。
2.3 调查方式:采用线下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中包含多项选择题和开放性问题。
3. 调查结果3.1 英语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83%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对他们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94%的学生每天坚持进行英语学习;- 68%的学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学习英语,32%的学生则更倾向于自主学习;- 57%的学生通过做练习题提高英语语法和词汇,43%的学生则更注重听力和口语的训练。
3.2 遇到的困难- 42%的学生认为英语语法是最困难的部分;- 28%的学生表示在听力理解方面遇到了困难;- 15%的学生觉得自己的英语词汇量有限。
3.3 英语学习的期望和建议- 76%的学生希望能更多地进行口语练习;- 63%的学生希望能有更多的英语角和英语沙龙等交流机会;- 51%的学生期望学校提供更多的英语学习资源。
4. 分析与讨论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都对英语学习有着积极的态度,并且愿意付出努力。
然而,他们在英语语法、听力理解和口语训练等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需要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
在解决英语学习困难的同时,提供更多的口语练习和交流机会也是学生的期望。
英语角和英语沙龙等活动可以提供一个实践口语、拓展视野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此外,学校应提供更多的英语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渠道。
例如,开设更多的英语课程、推广在线学习平台以及提供英语学习软件和APP 等。
这些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关于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调查报告(5篇)

关于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调查报告(5篇)第一篇:关于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其中有效100份二.具体分析:此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以及当前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效果与社会英语培训机构教学效果之比较,为高等学校英语教学体制改革提供现实依据和具体建议。
此次调查采取多阶抽样方法,即从沈阳的各类社会英语培训机构中随机抽取了其中的雷式外语四、六辅导班。
其中样本总量为100,共发出问卷100份,回收100份。
回收率为100%,随机抽取样本个体,其所反映的具体情况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此次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大,导致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性欠佳;高等教育的英语教学质量与英语社会培训结构相比在学生认可程度上后者优与前者。
具体情况显示如下:1、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占52%,以应付考试的占38%,而出于兴趣学习英语的仅占10%由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英语并非出于兴趣或爱好,而是社会所趋,比如英语四级证书与学位证挂钩,以后走上社会求职英语四级证是一道门槛等等此类。
2、认为高教英语教学质量一般的同学占63%,认为良好的占7%,认为不好的占30%。
而相对应地,认为社会英语培训机构教学效果一般的占34%,认为良好的占54%,而不好的仅占12%。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高教英语教学质量的认可度远远低于社会培训机构。
究其原因:大多数学生认为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缺乏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没有轻重之分,教学形式枯燥无味,教师自身水平不够理想,特别是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等等。
而对社会英语培训机构的看法却相反,认为其教学有针对性,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较专业并经验丰富,教学水平一般较高。
3、从学生的学习精神状态来讲,认为在社会英语培训机构的学习精神状态更好的占58%,而认为在校内学习精神状态更好的仅占12%。
大学英语学情分析报告

大学英语学情分析报告1. 引言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英语学情的分析,探讨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2. 数据收集与分析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英语学情,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包括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以及成绩统计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2.1 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持积极态度,意识到英语学习对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持消极态度,认为学习英语是一种负担。
2.2 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存在学习习惯不良的问题。
其中包括拖延症、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不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等。
2.3 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对学生的英语成绩进行统计,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成绩较为平均,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成绩较低。
3. 问题分析基于以上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问题:3.1 学习态度问题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持消极态度,这可能会对其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3.2 学习习惯问题学生的学习习惯不良,如拖延症和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会导致学习效果下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3.3 学习成绩问题一部分学生的英语成绩较低,这可能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有一定关系。
4. 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4.1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开展鼓励性的英语学习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4.2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建议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避免拖延症的发生。
4.3 提供个性化辅导针对学习成绩较低的学生,学校可以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措施,例如开设小班补习班或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大学生学习英语调查报告

大学生学习英语调查报告大学生学习英语调查报告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21世纪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发展。
目前,我国正在调整、改革课程体系和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英语教材的改编更注重了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因此,新教学大纲增加了一定的词汇,交际用语、语法、泛听、泛读等。
教学内容的增多,必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是象我们这样的乡、镇中学更为明显,作为一个教师,应如何面对这些困难,帮助学生学好英语,提高教学质量?我想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近几年来学习英语已经成为社会的热潮,人们越来越重视英语的学习,似乎已把学习英语认为是孩子成材的必须选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去学习英语,而他们的最终目的却是拿到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在毕业以后能够找到自己机合适的工作,从而为衣食住行不在烦恼。
在他们的眼力证书的重要性远远大于自己真正的实力。
高中时的学生们是为了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而刻苦学习英语,寻求的仅仅是分数上的自我安慰,而英语对他们来说实际上仍然是那么的遥远,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已经学习了近七八年的英语,却不能讲出一口流利的口语,这是不足为怪的。
他们学习英语的方法早已经为他们现在的.自己的哑巴英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他们学习英语从来都是默默无闻的,强行背记语法,做对没一道题是真正的目的。
而却忽视了口语的练习。
看到别人说英语的时候,羡慕不已。
认为自己不是那块材料,进而落空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从此一蹶不振。
有的还很有信心,花费巨额去报什么英语四六级培训班,雅思班,倾听专家讲座等等。
最终还是徒劳。
就哈尔滨市的各所高校来说吧,每年报英语等级的人很多,但过去的人很少,而且过者完全靠自己能力的也不占多数,买题,买答案,作弊等不良行为经常出现。
利用这个假期我报了李阳疯狂英语培训班,感觉受益非浅。
才真正的发现英语是说出来的,并不是做大量的题才能提高你的口语的,在哈尔滨鸿博外国语黉舍我真正找到了学习英语的激情,在哈尔滨鸿博外国语黉舍寒假里的十二天,对英语的学习又有了新的认识,学好一样东西是不难的,这不仅需要坚强的毅力,同时合理的方法更始是不可缺少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研究调查报告
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的分析与研究
一.摘要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以及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将负担起越来越重要的交流任务;人才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英语也几乎成了一项必不可缺的技能。
可是由于继续扩招引起的新一轮的教学资源紧缺、教学方法不灵活、学生课时少等原因,加上社会与学校过分追求四级经过率,导致课堂效果不明显,学生课后学习程度不一,造成当前大学生英语产生诸多问题。
本文就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与研究,并对如何改进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采访师生的形式。
结合实际情况,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12个问题,调查内容涉及英语学习的目的、影响因素和学习习惯等等。
填写问卷的学生来自文法、资环和外国语等学院,包括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和少数英语专业学生。
另外,还采访了几位英语老师和外教,她们提出了一些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看法和建议。
三研究结果
1.英语学习目的单一,基于表层动机
表一英语学习的目的
表一显示,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和冬季存在显著差异。
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属于表层动机,如高达65%的同学目的在于“应付考试”,过度重视四六级考试。
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处于被动。
而在反映学生内在动机的“兴趣学习”中,仅占到了1%。
差异如此悬殊,说明学生内在动机不如表层动机强烈。
也有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出于“社会需求”和“出国需要”,意识到学习英语是为了当前或将来的个人发展。
虽然她们认识到了新的社会环境下英语作为一项技能的的重要性,但这种表层动力,实则上是被动的、消极的,对长期的英语学习并非有利,有时反而会导致厌学的负面影响。
2.词汇和口语问题大,兴趣不浓厚
表二英语学习中的困难与问题
从表二能够看出,分别有23%和22%的学生感到自己在词汇和口语方面有困难,语言的运用能力较弱。
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兴趣淡薄,抱着一种应付课堂的态度,甚至从事于课堂不相干的活动,无法真正参与到教师的讲解和互动中应引起英语老师的兴趣。
即使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外教上课听不懂”这一方面竟然占到了11%,说明英语基础差,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保持这种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
3.自主学习能力差
表三英语学习习惯
表三显示,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经过多种方式学习英语的习惯,缺乏对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的正确认识,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在科技和信息发达的今天,许多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学习资料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学习空间,但即使这样,仍存在多数学生不会充分利用身边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还停留在传统的英语学习中。
因此,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
它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既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又能培养创新人才。
4.A、B分班争议多
表四是否有分A、B班的需要
当前我校绝大多数学院在英语课程的设置上都分为A、B班,对此学生争论不一。
占到一半的学生认为没有分班的必要,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