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基础标准-解释
如何界定基本管理制度
如何界定基本管理制度
首先,基本管理制度的作用是什么?基本管理制度是组织内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程序,旨
在规范员工的行为和工作方式,确保组织的运作效率和效果。
这些制度不仅包括组织的内
部规则和政策,还包括员工的权利和责任,以及组织对外的沟通与合作。
在组织中,管理制度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明确规定员工的工作职责和权利,管理制
度可以帮助组织建立秩序和纪律,避免混乱和冲突。
此外,管理制度还可以帮助组织更好
地规划和控制资源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为了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组织需要进行一系列步骤。
首先,组织需要确定管理制度的范
围和内容,明确包括哪些方面,比如员工的权利和责任、工作流程和程序等。
其次,组织
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流程,确保制度的实施和执行。
再次,组织需要与员工进行沟
通和培训,让他们了解管理制度的内容和重要性,以便他们能够遵守和执行。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组织还需要关注管理制度的监督和评估。
只有通过不断的监督和评估,组织才能发现管理制度中的不足和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此外,组织还可以通过对
管理制度的宣传和推广,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文化,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组织运作。
总的来说,基本管理制度是组织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们不仅规范员工的行为和工作方式,还帮助组织提高效率和绩效。
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组织可以更好地规划资源、
分配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目标。
因此,建立和完善基本管理制度是
每个组织都需要重视和努力的方向。
项目管理基础
项目管理基础项目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管理学科,是指通过运用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以及项目管理的各种过程,对项目的需求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目标的过程。
项目管理涵盖了项目的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等阶段,旨在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在项目管理中,有几个关键要素需要重视。
首先,项目目标的明确性至关重要。
项目目标应该明确、清晰,并且可以量化,以便于项目团队进行有效的规划和执行。
其次,项目范围的定义和管理也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项目的范围应该明确界定,包括项目的可交付成果、工作内容和所涉及的资源。
通过合理的范围管理,可以避免项目范围的蔓延和项目目标的偏离。
此外,项目时间的合理安排也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
项目时间应该通过合理的时间计划和进度控制来管理,以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在项目管理中,沟通也是至关重要的。
项目经理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项目团队、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通过良好的沟通,项目团队可以准确地理解项目目标和要求,协调项目资源,解决问题和冲突,从而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
风险管理也是项目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项目经理应该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通过风险管理,可以尽量减少项目风险的发生,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除了以上几点,项目管理还需要重视团队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等方面。
团队管理是指项目经理对项目团队的组建、培训和激励等工作的管理。
质量管理是指项目经理对项目成果的质量进行监控和控制。
采购管理是指项目经理对项目资源的采购和管理。
项目管理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对于现代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有效的项目管理,可以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减少项目的风险,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掌握项目管理基础知识,对于每一个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
1、GBT 19022—2003标准条文解释
ISO9001的目次 ISO9001的目次 1.范围 1.范围 2.引用文件 2.引用文件 3.定义 3.定义 4.质量管理体系 4.质量管理体系
5.管理职责 5.管理职责 6.资源管理 6.资源管理 7.产品实现 7.产品实现 8.测量、 8.测量、分析和改进 测量
5
测量管理体系过程模式
2011-12-19 20
引言的重点 一、为什么要建立测量管理体系? 为什么要建立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设备失准 测量过程失控 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风险
2011-12-19
21
测量设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R
设 备 的 计 量 特 性
设备的计量要求
设备的最佳校准时间
使用时间 t
2011-12-19
22
测量过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2011-12-19 8
本标准与GB/T 19022. 1994和 19022. 2000的 本标准与GB/T 19022.1-1994和GB/T 19022.2-2000的 主要差异如下: 主要差异如下: —— 明 确 测 量 管 理 体 系 在 组 织 中 的 作 用 , 与 GB/T 19001标准协调一致; 19001标准协调一致; 标准协调一致 ——明确满足计量要求是测量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 ——明确满足计量要求是测量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 明确满足计量要求是测量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 ——体现GB/T 19000标准所述的质量管理原则。 标准所述的质量管理原则 ——体现GB/T 19000标准所述的质量管理原则。 体现
2011-12-19
9
ISO9001 OHS18001
ISO14001 ISO10012
2011-12-19
10
流程与标准管理基础
标准范例
工作生活中有哪些流程与标准结合的例子?
1. 2. 3. ……
流程与标准结合范例
**流程与标准化管理
PART THREE
业务与程序流程图模板
操作流程图模板
流程与标准管理工具
PART FOUR
流程描述工具
流程问题分析工具
流程优化工具
描述组织实体(岗位)间的活动以及各 个实体之间的各种互动关系。可借助各 种流程描述软件实现,比如Aris、Visio、 Smartdraw等等。
鱼骨图分析法借助鱼骨图,从六个方面 来寻找流程问题出现的原因。这六个方 面是5M1E: Management,Man,Method,Material,Ma chine,Environment。
ECRS技巧是指Elimination(取消)、 Combination(合并)、Rearrangement (重排)和Simplification(简化)四种 技巧,是指在现有工作方法基础上,通 过“取消-合并-重排-简化”四项技术形 成对现有组织、工作流程、操作规程以 及工作方法等方面的持续改进。
PART TWO
标准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思
※ 标准原意为目的,也就是标靶。
※ 衡量人或事物的依据或准则。
※ 管理学上则定义为:标准是由一个公认的机构制定和 批准的文件。它对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了规则、导则或 特殊值,供共同和反复使用,以实现在预定领域内最佳秩 序的效果。简单来说就是:“用来判定技术或成果好不好 的根据”。
1 寻找入手点工具
学习五角星客户、供应商、员工、咨询顾问以及标杆瞄准,是最佳实践的过程。
2 流程选择工具 3 流程思考工具 4 流程的σ测试
80/20原则流程选择就是确定流程梳理、优化和再造目标。流程选择遵循“犹 太法则”(80/20原则) ; 绩效表现—重要性矩阵及流程排序等
GBT《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Qualitymanagementsystems——FundamentalsandvocabularyGB/T19000-2000idtISO9000:2000代替GB/T6583-19942000-12-28发布2001-06-01实施前言本标准等同采用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本标准是GB/T19000族标准之一。
标准中的“应”(shall)表示要求,“应当”(should)仅起指导作用。
由于两种语言上的差异,术语3.1.5“能力”“能力”“能力”。
某些定义下面所加的“注”,是为英文版国际标准的使用者所提供的附加信息(如3.2.6中的“注”“注2”“注”“注2”),为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本标准仍保留了这些内容。
本标准对GB/T6583-1994做了技术性修订,故本标准发布时,代替GB/T6583-1994。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15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研究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研究中心、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七○八研究所、中国船级社、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中国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镜、徐有刚、陆关新、李溯、乔悦生、郑燕。
ISO前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
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立的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
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
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保持密切合作关系。
国际标准遵照ISO/IEC导则第3部分的规则起草。
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管理基础学的名词解释
管理基础学的名词解释引言:管理基础学是管理学科的核心基础,它涵盖了许多重要概念和术语,有助于我们理解管理过程以及组织中的各种现象。
本文将解释与管理基础学相关的一些关键名词,通过对这些概念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核心内容。
一、组织组织是指一个或多个人通过特定的工作关系,协同努力实现共同目标的社会实体。
组织可以是企业、非营利组织、政府部门等。
在组织中,人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责任和权力关系,并且通过各种规则和程序来调整和协调行为。
二、管理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来协调和支持组织成员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
管理者需要进行决策、资源配置、人员激励等工作,以确保组织的高效运转。
管理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旨在帮助管理者提高组织的绩效。
三、领导领导是指在组织中激励和引导他人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
领导者通过自身的行为和影响力来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领导涉及诸多技能和能力,如沟通、激励、决策等,成功的领导者能够发挥关键作用,带领团队取得成就。
四、规划规划是一种全面思考和决策的过程,目的是制定实现目标的指导性方案。
规划涉及确定目标、评估资源需求、选择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活动。
有效的规划可以提前预测和解决问题,确保组织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五、决策决策是在不同选项之间做出选择的过程。
管理者在制定决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利弊以及风险和收益。
决策通常伴随着不确定性和压力,但是良好的决策能够为组织带来巨大的价值。
六、执行执行是将规划和决策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
执行涉及任务分配、资源调配、过程监控等环节,管理者需要确保工作按照计划有序进行,并及时调整措施。
良好的执行能力是管理者成功的关键之一。
七、控制控制是确保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它包括设立标准和目标、监测绩效、进行纠正等活动。
控制可以帮助管理者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持组织的正常运转。
结论:管理基础学中的这些名词都是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理解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管理挑战,提高管理绩效。
2018年管理基础实用考题1-4(答案附录)
2018年管理基础实用考题1-4(答案附录)题目1: 请解释什么是管理管理是组织和协调资源、人力和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它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旨在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实现组织的目标。
题目2: 请列举并解释管理的四个主要功能1. 规划 (Planning): 规划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制定行动方案的过程。
它包括制定目标、确定策略和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
规划有助于指导资源的分配和活动的组织,以确保组织能够朝着预期的方向前进。
规划 (Planning): 规划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制定行动方案的过程。
它包括制定目标、确定策略和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
规划有助于指导资源的分配和活动的组织,以确保组织能够朝着预期的方向前进。
2. 组织 (Organizing): 组织是将资源和人力安排在适当的位置和角色上的过程。
这包括确定工作职责、建立组织结构和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
组织有助于确保各项任务的有效执行,并促进协作和沟通。
组织 (Organizing): 组织是将资源和人力安排在适当的位置和角色上的过程。
这包括确定工作职责、建立组织结构和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
组织有助于确保各项任务的有效执行,并促进协作和沟通。
3. 领导 (Leading): 领导涉及激励和指导员工,以使他们能够全情投入并实现组织目标。
领导者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激励能力和决策能力,以赢得员工的信任和合作。
领导 (Leading): 领导涉及激励和指导员工,以使他们能够全情投入并实现组织目标。
领导者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激励能力和决策能力,以赢得员工的信任和合作。
4. 控制 (Controlling): 控制是监督和评估组织活动的过程,以确保它们符合预期的结果。
控制涉及制定标准、监测绩效和采取纠正措施来纠正偏差。
控制有助于确保组织的运作在正确的轨道上,并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
控制 (Controlling): 控制是监督和评估组织活动的过程,以确保它们符合预期的结果。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学习
看书方法不对 长时间看书不休息
方法方面
近视
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
操作者 未及时修
没进行 正砂轮
机床
平衡块 松动
控制机构 材料 的灵敏性
热处理
为 什
教育 没记住
材质不 硬度不一致
么
工艺纪 震动大 电器 合规格
律松弛
失灵
曲
轴
轴
切削液 有杂质
浓度低
进给 量大
环境
加工件 温度高
操作 测头不干净 规格 测量仪
三、为什么要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 缩短总运转周期 • 降低质量所需的成本 • 提高生产率 • 追求企业利益和成功,最大限度获取
利润 • 使顾客完全满意
第2节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工 作原则
质量第一 用户至上 预防为主 一切凭数据说话 经济原则 以人为中心
第三节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一、标准化工作 1、概念 • 标准: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或概念
摆摆摆摆摆
211131 4 33
22
13
2
33
2 21
收集数据的一种方法
三、排列图法
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
• 1.排列图法作用:
从许多影响质量 的因素中分析、 寻找主要因素 的方法.
• 2.所遵循的原理:
关键的占少数, 次要的占多数.
频数 (件)
A类 B类
累计频率(%)
100 90 80
C类
人
机 大原因 料
中原因
小原因
某个 质量 问题
法
环
测
因果关系图的绘制过程
步骤1:阐述问题
近视
步骤2:绘制主要分支
管理体系认证基础-管理体系标准的高层结构知识
管理体系认证基础-管理体系标准高层结构知识管理体系标准高层结构的作用、核心内容高层结构的产生(1)组织不同领域管理的原理相同、目标相同、基础相同;减少重复性,提高效率。
(2)ISO于2012年发布了ISO/IEC导则附录1,规定了适用于所有ISO管理体系标准的高层结构(HIS)。
HLS的核心内容(1)相同的标准框架和条款标题:(2)相同的通用术语和核心定义;(3)相同的条款核心文本。
HLS 结构的作用(1)提高相关方之间的沟通效率:(2)帮助组织实现其预期结果;(3)提高管理体系运行的兼容性;(4)鼓励管理体系标准的创新;(5)鼓励全球贸易自由。
高层结构框架条款、核心内容(1)框架条款(以质量管理体系说明)(2)核心内容①相同的标准框架和条款标题高层结构具有相同的标准框架和条款标题。
特定的管理体系标准在相同的标准条款标题下,可以在特定管理体系标准中增加二级条款和三级、四级条款。
②相同的通用术语和核心定义相同的通用术语和核心定义见第一章相关内容。
在各管理体系标准中,这些术语和定义是通用的。
如果通用术语和核心定义中与特定的管理体系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名称相同但内涵不同,则需要在特定管理体系中加以说明,如“风险”。
③相同的条款核心文本高层结构给出了相同的条款核心文本的格式,在相同的条款核心文本的格式基础上,可依据特定管理体系标准增加相应的要求。
“要求”性标准的核心文本内容在本章后续详述。
“指南”性标准核心文本内容可不受这些格式限制。
高层结构的管理思维管理体系可帮助组织实现其预期结果,并追求持续成功。
为此,高层结构包含管理体系标准的典型管理思维理念,这些思维贯穿于标准的始终。
(1)战略思维;(2)风险思维:(3)过程思维:(4)系统思维。
部分助动词的含义管理体系标准最大的使用方是“组织”。
高层结构的核心条款部分都是针对“组织”提出的。
(1)“组织”核心条文中的主语;(2)“应”表示要求,对组织的要求;(3)“宜”表示建议,对组织的建议;(4)“可”表示允许,对组织的允许;(5)“能”表示可能性或能够,组织可能或能够产生的结果;(6)“考虑”表示有必要考虑,但也可以拒绝;(7)“必须考虑”组织不能拒绝考虑,但考虑后不一定要采纳;(8)“适当”表示一定程度的自由;(9)“适用”表示只要适用,必须执行。
ccaa考试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各章节分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ccaa考试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各章节分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概述部分,我们将介绍ccaa考试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ccaa考试质量管理体系基础是指为了提高考试质量和保障考试的公平、公正,建立的一套标准和规范体系。
通过该体系,可以有效地监控和管理考试的全过程,包括考试内容的制定、试题的编写、考试环境的管理、考试结果的评估等。
本篇文章主要从考试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的各章节分值进行介绍。
在考试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中,各章节的分值分配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反映出各个章节在考试中的权重和重要性,有助于合理安排考试内容的设置和考试难度的控制。
因此,准确地确定各章节的分值是构建高质量考试的基础。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ccaa考试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各章节分值的确定方法和考虑因素,以及它们对考试质量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各章节分值在考试结果评估中的应用和意义,以期为构建高质量的考试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ccaa考试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的概念和目的,并对各章节分值的设定和应用有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本文也将为考试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原则,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考试质量管理和评估工作,从而提升整体考试的质量和公正性。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章节安排进行说明。
可以按照以下内容进行编写: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每个部分的内容和目的如下:1. 引言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本文的整体内容和研究目的,以及对ccaa考试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的重要性进行简要介绍。
1.1 概述在引言的概述部分,将对ccaa考试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的背景和定义进行说明,介绍其在考试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即本章节内容,将对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进行介绍。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正文部分中,按照章节划分对考试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的概述和要点进行详细阐述。
ISO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2.2.4 相关方
相关方的概念超越了仅关注顾客的范围,考虑所有有关的相关方是重要的。 识别相关方是理解组织环境的过程的组成部分。有关的相关方是指若其需求和期望未能 满足,将对组织持续性产生重大风险的各方。为降低风险,组织需明确向有关的相关方提供 何种必要的结果。 组织的成功有赖于获取、赢得和保持有关的相关方的支持。
21
2.4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2.体系建立 ➢ 通过周期性改进,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发展的动态系统; ➢ 正式的质量管理体系为策划、实施、监视和改进质量管理活动的绩效提供了框架。质 量管理体系无需复杂化,而是要准确地反映组织的需求。 ➢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不是一件单的活动,而是一个持续过程,随着组织的学习和环境的 变化而逐渐完善,要考虑组织的所有质量活动。 ➢ 组织定期监视和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计划的实施及其绩效是重要的。周密考虑的指标有 助于这些监视和评价; ➢ 活动审核是一种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方法,目的是识别风险和确定是否满足要 求。为了有效地进行审核,需要收集有形和无形的证据。基于对所收集的证据的分析, 采取纠正和改进措施。知识的增长可能会带来创新,使质量管理体系绩效达到更高的 水平。
15
2.3 质量管理原则
4.过程方法 ➢ 只有将活动作为相互关联的连贯系统进行运行的过程来理解和管理时,才能更加有效 和高效地得到一致的、可预知的结果。 ➢ 质量管理体系是由相互关联的过程所组成。理解体系是如何产生结果的,能够使组织 优化其体系和绩效。 ➢ 可能获益: • 提高关注关键过程和改进机会的能力; • 通过协调一致的过程体系、得到一致的、可预知的结果; • 通过过程的有效管理、资源的高效利用及跨职能壁垒的减少,获得最佳绩效; • 使组织能够向相关方提供关于其稳定性、有效性和效率方面的信任;
标准基础知识概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标准基础知识概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概述部分是文章引言的开篇,用来简要介绍标准基础知识的主题和内容。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标准基础知识进行概括性的阐述,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了解。
因此,我们将介绍标准基础知识的定义、作用,以及本文将要探讨的核心内容。
首先,我们来定义什么是标准基础知识。
标准基础知识是指标准化领域中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术,是制定、实施和应用标准的基础。
它不仅包括标准的定义、分类、制定过程和重要性等内容,还涵盖了标准的基本原理、要素、应用范围以及评估与认证等方面。
标准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和标准的正确应用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标准基础知识的作用。
标准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它们不仅可以统一技术规范、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还能促进贸易自由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标准的制定和应用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减少贸易壁垒、保障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
因此,掌握标准基础知识对于个人和组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系统地介绍标准基础知识的各个方面。
具体而言,我们将从标准的定义、分类、制定过程和重要性入手,然后深入讲解标准的基本原理、要素、应用范围以及评估与认证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了解,读者将能够全面把握标准基础知识的核心要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标准。
总而言之,本文将系统介绍标准基础知识的各个方面,包括定义、分类、制定过程、重要性、基本原理、要素、应用范围以及评估与认证等内容。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全面理解标准基础知识的关键要点,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接下来,我们将开始正文部分的内容,首先介绍标准的定义。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文章的整体结构以及各个部分的内容概要。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写作样例:文章结构: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标准基础知识进行概述。
文章共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标准基础知识和结论。
管理学基础(第2版)课程标准
学院《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管理学基础课时数:48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专业:管理类(财经商贸等)各专业1.前言1.1课程的性质关键词:课程地位、主要功能、与其他课程关系本课程是管理类(财经商贸等)各专业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管理研究将更多地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等紧密结合。
在多变的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前途和命运将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研究如何充分开发人的智力与体力,将成为管理学更为重要任务。
管理研究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特色。
通过管理学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管理理论和方法,为以后从事管理工作和决策工作打下基础,并在今后管理工作实践中,灵活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必将有助于提高现代化管理的科学水平。
1.2设计思路关键词:课程设置依据、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标准、项目设计思路、学习程度用语说明、课程学时和学分本课程的设置依据是管理类(财经商贸等)各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相应职业能力要求,并根据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对人才要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根据市场调研和企业人才需求分析,我院管理类(财经商贸等)各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学生胜任这些岗位所需要的最基础的职业能力。
《管理学基础》课程的主要功能正是培养学生管理应用能力,因此本课程对学生从事各行业管理工作和决策工作打下一定基础,作为管理类(财经商贸等)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的培养,以培养熟悉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熟悉管理学概论、管理理论,计划、决策、组织、人力资源、领导、沟通、控制、创新等内容,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一般的管理问题。
本课程采用讲述、多媒体、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以项目为载体来组织课程内容。
本课程确定以计划、决策、组织、人力资源、领导、沟通、控制、创新管理为设计思路,实际项目设计既有在企业中应用的普遍性和典型性,又能最为有效的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以达到本课程的目标。
1 标准化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1.3 认证
可以看出,上述第5种制度是一种最全面的制度, 可以作为制订其它认证制度的基础。这种认证 制度是各国认证机构通常采用的一种,也是ISO 推荐的认证制度。
31
1.3 认证——体系的认证 体系的认证
为了区别于产品的认证,ISO/IEC将针对于 体系的认证表述为“审核和注册”。 目前最为普遍的体系认证是关于质量管理 体系的认证和关于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
32
1.3 认证——体系的认证 体系的认证
质量体系认证是依据ISO9000族标准所规定 的质量体系要求,经过认证机构对企业质 量体系的审核,以颁发认证证书的形式证 明企业的质量体系和质量保证能力符合相 应要求并予以注册的全部活动; 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则是依据关于环境管 理和环境体系的ISO14000系列标准来进行 的。
1.3 认证
认证制度的三个要素: 作为基准的标准或规范 具有资质的机构和人员 当事方(第一方、第二方)对评定结果的 接受
24
1.3 认证
认可 (accreditation): : 由专门的权威机构对于从事认证活动的机 构和人员资质的确认。 认可相当于对于认证机构(人员)的认证。
25
1.3 认证
27
1.3 认证——认证的类型:
认证制度中的两个最主要方面: 产品认证 质量体系认证
28
1.3 认证
产品认证: 产品认证: 认证机构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要求 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证明 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 活动。 认证制度问世以来,对于产品的认证始终 是其最主要的内容。
•
•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是巨大的,但前提是首先 必须通过一场精神上的革命来实现雇主、管理当 局和工人的合作。 要使雇主和工人两方面都认识到,当他们双方不 再相互敌视,而是肩并肩地向同一方向迈进时, 通过他们的共同努力所创造的剩余将会多的令人 目瞪口呆。蛋糕做大以后,两者都可以达到自己 的目的。
GB-T19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systems——————FundamentalsFundamentals and vocabulary GB/T19000-2000idt ISO9000:2000代替GB/T6583-19942000-12-28发布2001-06-01实施前言本标准等同采用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本标准是GB/T19000族标准之一。
标准中的“应”(shall )表示要求,“应当”(should )仅起指导作用。
由于两种语言上的差异,术语3.1.5capability 与3.9.12competence 均译为“能力”,但其定义却不同。
在GB/T19000族标准中,术语3.1.5能力(capability )特指组织、体系或过程的“能力”,而3.9.12能力(competence )则特指人员的“能力”。
某些定义下面所加的“注”,是为英文版国际标准的使用者所提供的附加信息(如3.2.6中的“注”,3.6.1中的“注2”,3.6.13中的“注”和3.7.2中的“注2”),为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本标准仍保留了这些内容。
本标准对GB/T6583-1994做了技术性修订,故本标准发布时,代替GB/T6583-1994。
本标准的附录A 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15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研究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研究中心、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七○八研究所、中国船级社、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中国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镜、徐有刚、陆关新、郭瑞霞、顾作甫、李溯、乔悦生、郑燕。
ISO前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
基础管理制度定义
基础管理制度定义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为组织提供一个明确的框架和规范,使业务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基础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组织结构和权责划分:管理制度需要明确组织的结构和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和权限,以确保责任落实到位,避免决策模糊和冲突。
2. 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管理制度需要规定各项工作任务的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从而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 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管理制度需要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和奖惩,激励员工积极工作,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4. 沟通和协调机制:管理制度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机制,确保信息畅通和协作顺畅,促进组织内部各方面的协调一致。
5. 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管理制度需要建立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防范各种风险,保障组织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基础管理制度不仅适用于大型公司和组织,也适用于中小型企业和非营利组织。
对于任何组织来说,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其长期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在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有几点需要着重考虑和关注:1. 制度质量:制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组织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因此需要严格把关,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 制度执行:制度的建立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执行。
组织需要不断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制度能够真正落地生效。
3. 制度改进:管理制度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
组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检讨和修订制度,使其与组织发展保持一致。
4. 制度宣传:管理制度需要广泛宣传和普及,让所有员工都了解和遵守制度,形成全员参与的管理氛围。
综上所述,基础管理制度是企业和组织运行的基石,对于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和提高管理效率至关重要。
只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使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组织领导者应高度重视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确保组织持续稳步前行。
ISO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 ISO9000的由来
• BSI通过三年的实践认为,这种品质保证体系的认证适应 面广,灵活性大,有向国际社会推广的价值。于是,在 1979年向ISO提交了一项建议。ISO根据BSI的建议, 当年即决定在ISO的认证委员会的“品质保证工作组”的 基础上成立“品质保证委员会”。1980年,ISO正式批 准成立了“品质保证技术委员会”(即TC176)着手这 一工作,从而导致了“ISO9000族”标准的诞生,健全 了单独的品质体系认证的制度,一方面扩大了原有品质认 证机构的业务范围,另一方面又导致了一大批新的专门的 品质体系认证机构的诞生。自从1987年ISO9000系列 标准问世以来,为了加强品质管理,适应品质竞争的需要, 企业家们纷纷采用ISO9000系列标准在企业内部建立品 质管理体系,申请品质体系认证,很快形成了一个世界性 的潮流。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积极 推行ISO9000国际标准。
• 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简称。 CCAA: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简称。
• CNCA: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
.
四、 ISO9000的由来
ISO9000是由西方的品质保证活动发展起来的。二战期间,因战争扩大 所需武器需求量急剧膨胀,美国军火商因当时的武器制造工厂规模、技 术、人员的限制未能满足“一切为了战争”。美国国防部为此面临千方 百计扩大武器生产量,同时又要保证质量的现实问题。分析当时企业: 大多数管理是NO1,即工头凭借经验管理,指挥生产,技术全在脑袋里面, 而一个NO1管理的人数很有限,产量当然有限,与战争需求量相距很远。 于是,国防部组织大型企业的技术人员编写技术标准文件,开设培训班, 对来自其它相关原机械工厂的员工(如五金、工具、铸造工厂)进行大 量训练,使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识别工艺图及工艺规则,掌握武器 制造所需关键技术,从而将“专用技术迅速“复制”到其它机械工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基础标准居于管理标准体系的最高层次,是从其他各类管理标准中提炼出来的共性标准,它是统一企业各类标准的共同准则,也是制定各类标准的共同依据,这是管理标准中很重要的一类标准。
这类标准的内容将随着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增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管理用术语、符号、代号、编码标准
这类标准可以称之谓管理信息标准。
它们的基本功能是快速准确地传递管理信息。
对管理活动中常用的术语、符号、代号、编码等通过制定标准加以统一,其目的也正是为了保证信息传递的快速和准确。
在企业的各个管理领域里都有大量的专用术语,有些术语的应用领域可能扩展到整个企业乃至企业外部。
这就必须将这些术语所表达的确切含义加以标准化,强行统一,否则便会出现理解不一致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后果。
这方面的标准化有的要在企业内进行,有的要在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进行。
符号、代号、编码和图形、标志,它们能以极其简单、明显而又确切的方式表达一个复杂的概念或现象,达到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的目的。
这类标准中最典型的如标准的符号、代号、道路交通标志、运输包装标志等已为人们所熟知。
目前,在世界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图形符号如《公共信息图形符号》、《信息处理流程图符号》和美国、日本等国家制定的《工艺流程图形符号》都是实现信息管理和作业管理必不可少的图形符号标准。
又由于管理范围的扩大和计算机联网的需要,编码也需要标准化,有的码还需要纳入国际标准体系,如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码。
(2)文件格式统一标准
为了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减少差错,特别是便于应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必须对文件、报表、记录、台账等的名称、代号、格式、内容、记录方法、书写要求、计量单位、传递路线和管理职责做出统一的规定。
这样做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例如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就为编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了统一的格式和要求。
(3)标准时间
标准时间是时间研究的基准。
凡欲对某一领域、某一过程的时间序列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都不可避免地要确立相应的标准时间非此则无法进行比较、进行分析、进行定量考察。
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标准时间理解为时间方面的标准,而应把它看做为科学管理的基本因素。
对企业标准化工作来说,标准时间又是研究和制定工作标准(当然也包括其他标准)的基础。
(4)科学管理、现代管理应用标准及直接引用的通用标准
有许多已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的应用及其方法,也可列入管理基础标准中。
如:网络计划技术、价值工程、可靠性工程、工业工程等。
可直接引用的通用标准,例如计算机软件工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服务标准化指南等。
总而言之,基础标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
不仅如上所举各例,其范围很广,一般还包括:标志、方法、模式、公差与配合、优先数系、基本参照系列、产品系列型谱、产品环境条件、可靠性要求等。
其中涉及管理标准的均可视之为管理基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