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餐饮器具用钛及钛合金板带材》(送审稿)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行业标准《餐饮器具用钛及钛合金板带材》编制说明(预审稿)

行业标准《餐饮器具用钛及钛合金板带材》编制说明(预审稿)

餐饮器具用钛及钛合金板带材(YS/ T××××-××××)编制说明(预审稿)2019-8《餐饮器具用钛及钛合金板带材》编制说明(预审稿)一、工作简况1. 任务来源根据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第四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8〕73号)的要求,由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庄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西部钛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起草《餐饮器具用钛及钛合金板带材》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编号:2018-2069T-YS,计划完成年限为2020年。

2. 起草单位简况2.1 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为主发起人设立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00年12月28日。

公司于2007年8月1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西部材料”,股票代码“002149”。

西部材料公司目前已成为由七个控股子公司和一个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的理化检验中心组成的集团化公司。

现有员工14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148人。

公司地跨西安、宝鸡两地三区,占地1300多亩。

公司形成了以钛产业(含钛及钛合金加工、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稀有金属装备及管道管件制造等)为主业,覆盖金属纤维及制品、稀贵金属材料、钨钼材料及制品等产业的多元化格局,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信息、电子、能源、环保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

2.2 西安庄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庄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5月,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下属上市公司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之控股子公司。

公司依托供应链整合构建完整有色金属产业链,提供钛加工材行业供应链管理服务、钛加工材企业库存托盘服务、钛制日用消费品;公司始终以“利用材料科学的进步,为民众提供安全可靠的高科技稀有金属材料产品,改善人类生活品质”为使命,致力于推广钛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设计开发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锅具、餐具、儿童餐具、水具、小家电、健身用品、户外用品等系列产品。

行业标准《超高纯钛锭》编制说明书

行业标准《超高纯钛锭》编制说明书

超高纯钛锭编制说明宁波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2017年2月超高纯钛锭编制说明1、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工信厅科[2016] 75号)精神,项目起至日期为2016年03月~2017年12月,行业标准计划序列号为2016-0199T-YS,技术归口单位为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起草单位为宁波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钛及钛合金是高化学活性金属,在熔融下极容易与氧、氮等气体反应也几乎与所有的造型材料(如耐火、石墨、陶瓷等)起反应,所以必须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的水冷铜坩埚中进行熔炼。

钛锭熔铸技术难度较大,钛锭生产成本较高。

钛锭的生产目前普遍采用多孔疏松状海绵钛经过真空电子束冷床炉、等离子冷床炉、真空电弧熔炼工艺生产。

我国钛生产始于1955年。

20世纪60年代逐步开始采选、冶炼、加工工业生产初期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产品档次和质量状况与发达国家比较相差甚远。

1990年以来,我国的钛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已成为国际最大产能国之一。

根据22家企业的统计,2012年中国共生产钛锭6.4927万吨。

但是,集成电路用超高纯钛溅射靶材用原材料——超高纯钛锭长期不能实现国产。

在国家02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我国超高纯钛提纯和电子束熔炼技术得到很大提升。

特别是随着宁波创润钛材料已经在集成电路的批量应用。

随着钛的生产技术发展、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而作为钛材生产的母体,超高纯钛锭的生产、交易量也急剧增加。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研制生产超高纯钛锭的能力,产品批量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领域,但是我国还没有相关的产品标准,因此需要建立我国超高纯钛锭标准,可促进现有产品质量的提高,确保产品生产、检验和验收的规范统一,以符合国际上的统一标准。

本标准基于国内外相关集成电路用客户的标准,同时根据多年产品的生产经验和使用要求,积累一定数据的基础上制定的,充分考虑了标准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行业标准《瓶盖用铝及铝合金板带箔》-编制说明(送审稿)

行业标准《瓶盖用铝及铝合金板带箔》-编制说明(送审稿)

《瓶盖用铝及铝合金板、带、箔材》行业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 立项目的和意义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随着国内某知名白酒品牌塑料瓶盖的成功开发和应用,白酒业、饮料行业的封口包装逐步采用塑料盖。

但塑料瓶盖仍有很多负面问题未能得到彻底解决:一是塑料瓶盖存在较强静电,容易吸附空气中的尘埃;二是超声波焊接时产生的碎屑难以清除,塑料碎屑对酒污染的问题目前尚无彻底解决办法;三是塑料瓶盖原料广泛,个别塑料瓶盖生产厂家为降低成本,在原料中掺杂回收使用污染过的塑料,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四是瓶盖有一部分与玻璃瓶口连在一起,不易回收。

进入二十一世纪,塑料制品对人类生存环境以及人体的损害逐渐显现,各国都开始倡议减少使用塑料制品,同时随铝质瓶盖加工艺的不断进步,其优势逐渐体现,主要表现为:一是铝质防盗瓶盖采优质、专用铝合金材料,能克服塑料瓶盖吸尘、焊接碎屑、原料制假和不利于回收的所有缺陷;二是铝合金材料有优良的加工性能,防盗瓶盖易于加工成型;三是现代印刷技术的提升,使铝制瓶盖色泽丰富、图案精美,给消费者带来高雅的视觉感受;四是森林资源的日益枯竭,以橡木封口的红酒瓶塞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铝质红酒盖在国外也开始大量普及;五是可以满足高温蒸煮杀菌等特殊要求。

综上所述,铝质瓶盖又成为了主流的封口材料,广泛用于酒类、饮料类(含气、不含气)和医药保健品类产品的封装。

据部分专业机构调研分析,该品种在国内、外市场的年需求量约在10 万吨以上,因此,为满足国内、外市场和用户的需要,急需修订该行业标准。

2 任务来源根据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 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7]40 号),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有色标委[2017]19 号文,下达了《瓶盖用铝及铝合金板、带、箔》行业标准的修订任务,并以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为主要起草单位,中铝河南洛阳铝加工有限公司、中铝瑞闽铝板带有限公司、重庆奥博铝材制造有限公司、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伟业铝厂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厦顺铝箔有限公司、天津忠旺铝业有限公司、广西柳州银海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为参与单位,共同起草。

《钛及钛合金废料》标准编制说明

《钛及钛合金废料》标准编制说明

《钛及钛合金废料》(GB/T XXXX-200X)送审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及计划要求;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由宝钛集团有限公司起草《钛及钛合金废料》国家标准,本标准是新制定标准。

二、编制过程,包括编制原则、工作分工、征求意见单位、各阶段工作过程等;标准编制原则:针对当前国内钛及钛合金的现有牌号和残废料回收利用情况,规定钛及钛合金残废料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本标准由宝钛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初稿于2006年3月完成,并在网上征求意见。

收到返回意见一份,编制组对返回意见进行了研究处理,形成了意见处理汇总表,并按意见处理表对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标准讨论稿。

2006年4月25 28日,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在杭州召开了国家标准《钛及钛合金废料》预审会。

有色金属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西部超导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九江有色金属冶炼厂、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遵义钛业有限公司、新疆有色金属研究所,新疆锂盐厂、四川建中化工总公司、宝钛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对由宝钛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的国家标准《钛及钛合金废料》(GB/T××××—××)讨论稿进行了预审,形成了如下意见:1.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GB/T15073 铸造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2.术语和定义3.3中屑状废料的定义改为“屑状废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机械加工屑,如车屑、刨铣屑及锯屑等。

3.分类a. 4.1条改为“钛及钛合金废料的牌号包括GB/T 3620和GB/T 15073中的所有牌号。

”b. 4.2条改为:“钛及钛合金废料按形状分为块状废料和屑状废料两类,块状废料按尺寸分为大块和小块废料,废料按组别分为9组,按质量分为三级,其名称及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b338钛及钛合金标准规范中文版解读

b338钛及钛合金标准规范中文版解读

B338 钛及钛合金的带、片、板标准规范本标准是在指定的B265规范下发布的;在这个指定的规范后面的数字表明了最初使用的年份,或如果做了修订,最新修订的年份。

括号中的数字表示重获批准的年份。

标在上角的希腊字母e表示自最新修订或重获批准后编辑上的改变。

本标准已获国防部批准。

1.规范范围1.1 本标准包含了下列退火的钛及钛合金带、片、板:1.1.1 等级1—纯钛;1.1.2 等级2—纯钛;1.1.2.1 等级2H—纯钛(等级2中最小抗拉强度是58 ksi的纯钛);1.1.3 等级3—纯钛;1.1.4 等级4—纯钛;1.1.5 等级5—钛合金(含6%的Al,4%的V);1.1.6 等级6—钛合金(含5%Al,2.5%Sn)1.1.7 等级7—钯含量在0.12~0.25%的纯钛;1.1.7.1 等级7H—钯含量在0.12~0.25%的纯钛(等级7中最小抗拉强度是58 ksi的纯钛);1.1.8 等级9—钛合金(含3.0%Al,2.5%V);1.1.9 等级11—钯含量在0.12~0.25%的纯钛;1.1.10 等级10—钛合金(含0.3%Mo,0.8%Ni);1.1.11 等级13—钛合金(含0.5%Ni,0.05%钌)1.1.12 等级14—钛合金(含0.5%Ni,0.05%钌);1.1.13 等级15—钛合金(含0.5%Ni,0.05%钌);1.1.14 等级16—钯含量在0.04%~0.08%的纯钛;1.1.14.1 等级16H—钯含量在0.04%~0.08%的纯钛(等级16中最小抗拉强度是58 ksi的纯钛);1.1.15 等级17—钯含量在0.04%~0.08%的纯钛;1.1.16 等级18—钯含量在0.04%~0.08%的钛合金(含3%Al,2.5%V);1.1.17 等级19—钛合金(含3%Al,8%V,6%Cr,4%Zn,4%Mo);1.1.18 等级20—钯含量在0.04%~0.08%的钛合金(含3%Al,8%V,6%Cr,4%Zn,4%Mo);1.1.19 等级21—钛合金(含15%Mo,3%Al,2.7%Ni,0.25%Si);1.1.20 等级23—钛合金(含6%Al,4%V以及其他低含量的间隙元素,ELI);1.1.21 等级24—钯含量在0.04~0.08%的钛合金(含6%Al,4%V);1.1.22 等级25—Ni含量在0.3%~0.8%以及钯含量在0.04 % ~0.08 %的钛合金(含6%Al,4%V);1.1.23 等级26—钌含量在0.08%~0.14%的纯钛;1.1.23.1 等级26H—钌含量在0.08%~0.14%的纯钛(等级26中最小抗拉强度是58 ksi的纯钛)1.1.24 等级27—钌含量在0.08%~0.14%的纯钛;1.1.25 等级28—钌含量在0.08%~0.14%的钛合金(含3%Al,2.5%V);1.1.26 等级29—钌含量在0.08%~0.14%的钛合金(含6%Al,4%V以及其他低含量间隙元素,ELI);1.1.27 等级30—钛合金(含0.3%Co,0.05%钯);1.1.28 等级31—钛合金(含0.3%Co,0.05%钯);1.1.29 等级32—钛合金(含5%Al,1%Sn,1%Zr,1%V,0.8%Mo);1.1.30 等级33—钛合金(含0.4 %Ni,0.015 %钯,0.025 %钌,0.15 %Cr);1.1.31 等级34—钛合金(含0.4 %Ni,0.015 %Pa,0.025 %钌,0.15 %Cr);1.1.32 等级35—钛合金(含4.5 %Al,2 %Mo,1.6 %V,0.5 %Fe,0.3 %Si);1.1.33 等级36—钛合金(含45%铌);1.1.34 等级37—钛合金(含1.5 %Al);1.1.35 等级38—钛合金(4 %Al,2.5 %V,1.5 %Fe);注1:H级别的材料与相应数字级别的材料是等同的(如,Grade 2H = Grade 2)除非有更高级的最小抗拉强度保证,可以通过符合相应数字级别的要求来验证。

行业标准《餐饮器具用钛及钛合金层状复合板带材》(送审稿)编制说明

行业标准《餐饮器具用钛及钛合金层状复合板带材》(送审稿)编制说明

餐饮器具用钛及钛合金层状复合板带材(YS/ T××××-20××)编制说明(送审稿)2020年5月《餐饮器具用钛及钛合金层状复合板带材》编制说明(送审稿)一、工作简况1.1 项目背景金属钛,是世界公认的健康无毒元素,是唯一对人的植物神经和味觉神经没有任何影响的金属,因其具有比强度大、耐腐蚀、不溶出性、抑菌优良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等诸多优点,用钛材制成的餐饮器具,使用起来具有轻盈便捷、加热迅速、永不腐蚀、绿色健康等优势。

基于这种认识,市场逐步涌现出用钛替代不锈钢或其他金属制作成餐饮器具的企业,而且这个市场在持续扩大,主要产品包括以钛为食品接触层的多层复合锅具,包括汤锅、奶锅、炒锅、煎锅等。

目前,我国《钛-不锈钢复合板》、《钛-钢复合板》等标准中并没有涉及作为接触食品用钛层状复合板带材的规定,也没有提出重金属迁移量的要求,因此《餐饮器具用钛及钛合金层状复合板带材》行业标准的制定十分必要,能够有效规范并推动钛制品行业的有序、健康、快速发展。

1.2 任务来源根据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第四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8〕73号)的要求,由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餐饮器具用钛及钛合金层状复合板材》行业标准,西安庄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西材三川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西安天力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宝钛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湘投金天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参加起草,项目计划编号:2018-2070T-YS,计划完成年限为2020年。

1.3 标准项目编制组情况1.3.1 标准项目编制组企业名单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庄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西材三川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西安天力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宝钛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湘投金天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张洪、孙旭东、杨延安、巨建辉、侯军涛、郭磊、杨永福、李长亮、杨亚社、胡志杰、马忠贤、刘正乔。

国家标准《紧固件用钛及钛合金棒材和丝材》(讨论稿)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紧固件用钛及钛合金棒材和丝材》(讨论稿)编制说明

紧固件用钛及钛合金棒材和丝材(GB/T XXXXX -XXXX)编制说明(讨论稿)2021-06《紧固件用钛及钛合金棒材和丝材》编制说明(讨论稿)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0年第二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0〕37号)要求,国家标准《紧固件用钛及钛合金棒材和丝材》制定项目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项目计划编号:20202822-T-610,项目周期为24个月,计划完成年限为2022年7月,标准项目由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负责起草。

(二)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作的工作2.1 主要参加单位情况标准主编单位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在标准的编制过程中,能积极主动收集国内外相关标准,负责项目的总体实施和策划,能够带领编制组成员单位认真细致修改标准文本,征求多家企业的修改意见,编制实测数据统计表,公司能够带领编制组成员单位认真细致修改标准文本,征求多家企业的修改意见,最终带领编制组完成标准的编制工作。

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积极参加标准调研工作,针对标准的讨论稿和征求意见稿提出修改意见,主要负责标准中术语的编写和把关。

2.2 主要工作成员所负责的工作情况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工作职责见表1。

(三)工作过程1. 预研阶段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由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及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对国内紧固件用钛及钛合金棒材和丝材现状调研,同时收集相关国内外实物并做对比,在实物对比和标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起草《紧固件用钛及钛合金棒材和丝材》标准项目建议书、标准草案及标准立项说明等材料。

2. 立项阶段2020年4月,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向全体委员提交了《紧固件用钛及钛合金棒材和丝材》标准项目建议书、标准草案及标准立项说明等材料,全体委员会议论证结论为同意行业标准立项。

国家标准《热轧钛及钛合金无缝管材》(送审稿)

国家标准《热轧钛及钛合金无缝管材》(送审稿)

《热轧钛及钛合金无缝管材》国家标准编制说明(送审稿)1、工作简况1.1项目来源国标委综合【2018】60号文件下达了编制《热轧钛及钛合金无缝管材》国家标准的任务,计划项目编号为20182012-T-610,完成时间为2020年。

2018年12月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了任务落实会,确定了鑫鹏源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为标准编制主编单位,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为副主编单位、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西部钛业、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江苏宏宝集团有限公司为参编单位。

1.2起草单位鑫鹏源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负责研发各种能源装备用高合金、海洋钻探合金、航空航天、军工、钛合金材料等产品,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航空航天、军工、核电等高端技术领域。

公司注册资金为12亿元。

现有资产总计23亿元。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集团积极推动科技研发投入,先后获得“双院士工作站”、“军工二级保密资质”、“武器装备科研单位”、“山东省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省级荣誉,通过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API 5L、5CT等国内外资质认证。

企业坚持走科技创新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道路,获得各类科技成果26项,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46项。

产品销往美国、加拿大、巴西等国内外地区,极大地提升了“XPY”品牌形象,完善了自身品牌实力。

1.3 主要工作过程(1)2018年12月接到标准编制任务后,根据国家标准制定程序,成立了《热轧钛及钛合金无缝管材》编制组,确定了各成员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制定了工作计划及进度安排。

(2)2019年1月~3月,编制小组填写了“标准制订项目落实任务书”,并开展了有关资料、信息收集等工作。

编制小组据此确立了本标准编制的基本思路,查阅了国内外有关钛及钛合金无缝管材的相关标准资料,分析国内客户的相关技术要求。

根据我国热轧钛及钛合金无缝管材生产技术装备发展水平及趋势和管材测试数据为主要依据来确定标准技术指标。

钛合金食品级检测标准

钛合金食品级检测标准

钛合金食品级检测标准钛合金用于食品领域,那检测标准可得好好唠唠。

这检测标准就像一把超级严格的筛子,只有合格的钛合金才能通过,进入食品相关的应用中。

先看化学成分这一关。

钛合金里的各种元素比例得合适吧?要是杂质太多,就像一锅好汤里掉进了沙子,那还能行?肯定不能啊!像一些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绝对不能超标。

这就像不能让毒药混进美食里一样。

钛的含量得稳定在合理范围,其他辅助元素的添加也得符合标准,不能随意乱来。

这就像做蛋糕,每种材料都得按配方来,不然蛋糕要么做不成,要么吃了对人有害。

而且化学成分得保证稳定,不能这次检测一个样,下次检测又一个样,那不是乱套了?物理性能的检测也关键。

钛合金的硬度得合适,不能太硬,硬得像金刚石一样,加工都困难,怎么制作成食品器具呢?也不能太软,软得像棉花一样,那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变形,还能用吗?不能啊!密度也有讲究,得在一定范围内,不然用起来感觉不对。

这就像拿一个轻飘飘的塑料勺子和一个沉甸甸的铁勺子吃饭,体验完全不同。

还有钛合金的熔点,得符合食品加工和使用环境的要求,要是熔点太低,在高温环境下使用不就融化了?这就像冰棍在太阳下化掉一样,那可就糟糕啦。

表面质量检测不容忽视。

钛合金表面得光滑吧?要是像砂纸一样粗糙,细菌污垢不就容易藏在里面?这就像藏污纳垢的小角落,多脏啊!表面不能有裂纹、孔洞这些缺陷,要是有,就像破了的水桶一样,会漏水。

在食品接触中,这可能会导致食物残留或者滋生细菌。

而且表面的光洁度得有标准,不能有的地方亮得像镜子,有的地方却坑洼不平,这怎么能行?这就像给食品准备的“家”,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耐腐蚀性能是重要的检测点。

钛合金得能抵抗食品中的各种成分腐蚀吧?要是遇到点酸性食物,像柠檬汁、醋之类的,就被腐蚀得坑坑洼洼,那还能用来接触食品吗?不能啊!这就像战士上战场得有好装备,能抵御敌人攻击一样,钛合金得能在食品环境中“屹立不倒”。

而且在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的耐腐蚀性能都得检测,不能只在一种环境下没问题就过关,得像全能选手一样,各种情况都能应对。

行业标准《电子产品用钛及钛合金丝材》(送审稿)编制说明

行业标准《电子产品用钛及钛合金丝材》(送审稿)编制说明

行业标准编制说明(送审稿)项目名称: 电子产品用钛及钛合金丝材计划项目代号: 2019-0179T-YS主要起草单位: 西安赛特思迈钛业有限公司2021年03月电子产品用钛及钛合金丝材(YS/T ××××-××××)编制说明(送审稿)2021年03月《电子产品用钛及钛合金丝材》编制说明(送审稿)一、工作简况1、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钛丝和钛的自然属性相一致。

其特征为重量轻、强度高、具金属光泽,亦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

由于其稳定的化学性质,良好的耐高温、耐低温、抗强酸、抗强碱,以及比强度高,被美誉为“太空金属”“智慧金属”、“生物金属”、“全能金属”,被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

随着不断向化工、石油、电力、海水淡化、建筑、日常生活用品等行业推广,钛金属日益被人们重视,被誉为“现代金属”和“战略金属”,是提高国防装备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物资。

钛及钛合金丝主要用于航空、医疗器械、人体植入物、体育休闲用品。

随着市场的发展,钛及钛合金丝材用于电子产品中。

电子材料轻量化、器件的片式化和结构功能一体化发展方向,促使钛及钛合金丝材更广泛地应用。

钛及钛合金作为电子产品用材料主要优势有:钛合金的强度高、加工性能好,能够制造更薄、更细的结构器件,同时,它的散热性能和表面质感也更出色;相比一般金属材料,钛合金的密度低、耐腐蚀性能好,能够满足在腐蚀介质中进行的涂层和镀膜工艺;金属阳极氧化处理的优势,金属机身质感及触感更好,塑料机身外观不够“高大上”、机身质感不强。

使用金属机身的手机必须使用金属阳极氧化处理或电镀的方式,才能出现不同颜色的金属机身效果。

目前常见金属阳极氧化处理的机身材料:铝,铝合金最大的缺点就是金属偏“软”,机身紧固时硬度及强度不够。

钛合金金属阳极氧化处理后的特性分析:钛合金的阳极氧化膜具有比钛基体更高的硬度、强度、耐腐蚀性及耐磨性,而且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是理想的电子产品用紧固件,保护层和装饰层材料。

《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标准编制说明

《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标准编制说明

《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GB/T 8180-200X)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及计划要求;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于下达2006 2008年有色金属国家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有色标委(2006)第13号)的精神,由宝钛集团有限公司起草《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国家标准,本标准是对GB/T8180-1987的修订。

二、编制过程,包括编制原则、工作分工、征求意见单位、各阶段工作过程等;标准编制原则:一是对原标准中部分产品的包装规定进行了完善和补充;二是对原标准中未包括的产品种类,增加包装要求。

本标准由宝钛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初稿于2006年5月完成,并在网上征求意见。

未收到返回意见。

标准会议:由中国有色金属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主持,于2006年7月18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了有色金属材料标准会,对标准《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GB/T8180-xxxx)进行了预审,共有15个单位的25名代表参加会议。

与会的专家和代表通过认真的审查和广泛、充分的讨论与交流,对标准讨论稿提出了以下修改意见和建议:1)将3.2.1中“丢失”删除。

2)将3.2.4中“每件产品的重量”改为“每包装件的重量”。

3)将3.2.5中“或泡沫塑料”删除。

4)将3.9中各项内容3.9.1-3.9.6分别改为:3.9—3.14,即将三级条目改为二级条目。

编制组按意见对讨论稿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标准预审稿。

三、调研和分析工作的情况我国钛及钛合金的生产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1964年实现了钛加工材的工业化生产。

现年产钛材近万吨,新的产品类型也在不断增加,GB/T8180-1987是1987年制定的标准,有些产品未纳入标准,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对产品的包装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

所以对原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是非常必要的。

四、主要技术内容的说明,包括技术参数与指标的确定依据、修订标准的各修订点及其理由等;1、对包装通则部分增加了相关内容,进行了完善;对于木制包装箱,当装箱量大于1000kg时,增加了箱壁厚度,以避免运输过程中包装箱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国家标准《钛及钛合金铸锭》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钛及钛合金铸锭》编制说明

《钛及钛合金铸锭》编制说明(送审稿)(2008年12月)《钛及钛合金铸锭》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及计划要求;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7年第五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由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和宝包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起草《钛及钛合金铸锭》国家标准,本标准是针对钛及钛合金生产加工用铸锭制定的新标准。

二、编制过程,包括编制原则、工作分工、征求意见单位、各阶段工作过程等;1、标准编制原则:本标准严格按照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规则》以及《有色金属冶炼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编写示列》的规定格式进行。

本标准主要针对钛及钛合金生产加工产品、铸造等用铸锭制定,并根据市场对钛及钛合金铸锭的需求规定了铸锭的技术内容,主要包括铸锭的生产设备与方式、化学成分、相转变点温度、表面状况、外观质量、规格及尺寸偏差等。

2、分工本标准由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和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3、征求意见单位本标准初稿于2008年1月完成,征求了多家生产单位和用户的意见,同时2008年3月以来一直在中国有色技术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网站上征求意见。

4、各阶段工作计划2007年12月提出标准草案;2008年3月前提出征求意见稿,并在网上征求意见;2008年4月底前召开标准讨论会,按意见修改后形成标准送审稿;2008年12月召开标准审定会,并形成标准报批稿。

5、标准会议5.1、讨论会纪要2008年4月16日,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稀有金属分标委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了《钛及钛合金铸锭》等国家标准讨论会。

来自有色金属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宝钢股份特殊钢分公司、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宜春钽铌矿、承德铁合金、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的16名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

与会代表认真对《钛及钛合金铸锭》国家标准进行了讨论,形成会议纪要如下:a)封面中发布单位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餐饮器具用钛及钛合金板带材(YS/ T××××-20××)编制说明(送审稿)2020年5月《餐饮器具用钛及钛合金板带材》编制说明(送审稿)一、工作简况1.1 项目背景金属钛,是世界公认的健康无毒元素,是唯一对人的植物神经和味觉神经没有任何影响的金属,因其具有比强度大、耐腐蚀、不溶出性、抑菌优良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等诸多优点,用钛材制成的餐饮器具,使用起来具有轻盈便捷、加热迅速、永不腐蚀、绿色健康等优势。

基于这种认识,市场逐步涌现出用钛替代不锈钢或其他金属制作成餐饮器具的企业,而且这个市场在持续扩大,产品种类也日渐丰富,钛水杯、钛锅具、钛电饭锅、钛制儿童餐具、户外用品、钛制小家电等,但我国《钛及钛合金板材》国家标准中并没有涉及作为接触食品用钛材的规定,也没有提出重金属迁移量的要求,因此《餐饮器具用钛及钛合金板带材》行业标准的制定十分必要,能够有效规范并推动钛制品行业的有序、健康、快速发展。

1.2 任务来源根据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第四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8〕73号)的要求,由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餐饮器具用钛及钛合金板带材》行业标准,西安庄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西材三川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西部钛业有限责任公司、宝钛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湘投金天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参加起草,项目计划编号:2018-2069T-YS,计划完成年限为2020年。

1.3 标准项目编制组情况1.3.1 标准项目编制组企业名单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庄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西材三川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西部钛业有限责任公司、宝钛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湘投金天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磊、侯军涛、黄张洪、孙旭东、杨延安、杨永福、李长亮、杨亚社、胡志杰、马忠贤、刘正乔。

1.3.2 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为主发起人设立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00年12月28日。

公司于2007年8月1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西部材料”,股票代码“002149”。

西部材料公司目前已成为由七个控股子公司和一个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的理化检验中心组成的集团化公司。

现有员工14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148人。

公司地跨西安、宝鸡两地三区,占地1300多亩。

公司形成了以钛产业(含钛及钛合金加工、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稀有金属装备及管道管件制造等)为主业,覆盖金属纤维及制品、稀贵金属材料、钨钼材料及制品等产业的多元化格局,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信息、电子、能源、环保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

1.3.3 西安庄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庄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5月,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下属上市公司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之控股子公司。

公司依托供应链整合构建完整有色金属产业链,提供钛加工材行业供应链管理服务、钛加工材企业库存托盘服务、钛制日用消费品;公司始终以“利用材料科学的进步,为民众提供安全可靠的高科技稀有金属材料产品,改善人类生活品质”为使命,致力于推广钛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设计开发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锅具、餐具、儿童餐具、水具、小家电、健身用品、户外用品等系列产品。

庄信公司开发团队传承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在国防军工领域的技术优势,将国防军工领域应用钛及钛合金加工技术转化为民品制造技术,开发出适合中国人生活习惯且用得起的庄信“钛极”品牌产品。

现已成功开发出多款钛制复合锅具、钛制小家电、钛制茶具、钛制水具及钛制餐具,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钛铝不锈钢三层复合技术、钛复合锅具冲压技术、钛制品表面处理技术、钛制保温杯真空封焊技术等,现已申请173项专利,授权专利66项。

1.3.4 西安西材三川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西安西材三川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集团)产业化上市公司“西部材料”(002149)控股的独立法人公司,成立于2020年1月2日,注册资本3000万元。

公司目前有博士1人,硕士7人,研究生和高级职称人数占比46%。

已研制生产的产品有8大类50余种,包括阀门、过滤器、推力器、冷凝器、气瓶、储箱类等精密加工零部件和元器件、异种金属材料复合接头等。

主要产品服务于航天、兵器、电子气体、海洋工程、核电、氢能源等军工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

公司将秉承“创新谋发展、精密铸品质、智造开创未来”的理念,竭诚为广大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力争建成精密加工行业有一定影响力的“专、精、特、新”智能化制造企业。

1.3.5 西部钛业有限责任公司西部钛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从事稀有金属钛、锆及其合金加工材生产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04年6月,公司位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泾渭工业园,占地700余亩,厂房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总资产18亿元。

公司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集团)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而形成的钛、锆产业核心企业,是高科技上市公司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149)的子公司。

公司现有员工600余人,拥有一支以钛专家、教授、博士、硕士为骨干的综合人才团队,拥有50余年钛、锆及其合金加工研究的雄厚技术基础,拥有国内外一流的生产装备和检测平台,形成了完整的钛、锆加工产业链,可生产各类优质钛、锆及其合金产品。

公司具有万吨级以钛、锆为主的稀有金属加工材生产能力,2万吨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和20万吨钢板的加工能力。

先后通过了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JB9001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欧盟PED/CE认证,是“陕西省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

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兵器、能源、化工、冶金、医疗、体育用品等行业,并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1.4 主要工作过程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接到该标准的制定任务后,成立了标准编制组,并召开了标准项目编制启动会议,对标准编写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分工,随后编制组对国内外餐饮器具用钛及钛合金板带材现阶段应用水平及市场成熟度进行了调研分析,并广泛了解了同行业的实际生产水平和能力,以及配套检测单位的能力,主要工作过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4.1 起草阶段(1)2018年10月,成立标准编制组,并明确了工作的职能和任务。

(2)2018年11月~2019年3月,对餐饮器具用钛及钛合金板带材使用状况及生产能力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总结,并对相关的技术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

(3)2019年4月~2019年6月,根据对餐饮器具用钛及钛合金板带材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形成了《餐饮器具用钛及钛合金板带材》(讨论稿),并撰写了编制说明。

(4)2019年6月在山东省青岛市组织召开了有色金属标准工作会议,会上对行业标准《餐饮器具用钛及钛合金板带材》(讨论稿)进行了讨论,来自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国核宝钛锆业股份公司、西安汉唐分析检测有限公司、新疆湘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湘投金天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等17家单位40余名专家代表对本标准文本提出了宝贵意见。

(5)青岛会议结束后,标准编制组根据讨论结果,对讨论稿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形成了《餐饮器具用钛及钛合金板带材》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

1.4.2 征求意见阶段(1)编制组通过发函、中国有色金属标准质量信息网上公开和会议等形式对行业标准《餐饮器具用钛及钛合金板带材》(征求意见稿)征询意见。

(2)2019年8月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了第二次标准工作会议,会上对行业标准《餐饮器具用钛及钛合金板带材》(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来自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赛特思迈钛业有限公司、宝钛集团有限公司、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核宝钛锆业股份公司、西安汉唐分析检测有限公司、新疆湘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湘投金天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等30多家单位50余名专家代表对本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3)征求意见阶段,共发送行业标准《餐饮器具用钛及钛合金板带材》(征求意见稿)的单位11家,收到回函的单位11家,回函并有建议或意见的单位6家,无回函的单位0家,详见征求意见稿意见汇总处理表。

在整个征求意见阶段,征求意见范围广泛且具有代表性,编制组根据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完善,于2020年5月形成了行业标准《餐饮器具用钛及钛合金板带材》(送审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本标准在编制时,主要参考了GB/T 3621《钛及钛合金板材》、GB/T 3622《钛及钛合金带、箔材》、GB/T 26723《冷轧钛带卷》等国家标准及相关协议标准,并对我国餐饮器具用钛及钛合金板带材的生产和使用及市场情况进行了充分调研和分析总结。

同时,项目组确定出以下主要原则:a)依据实际情况与国家标准接轨,最大限度促进我国餐饮器具用钛及钛合金板带材的生产和应用,将最新技术与产品纳入标准;b)与相关法规、标准等协调一致;c)依据实际生产和应用,使本标准在基础参数、技术要求等方面更加完善、全面,易于实施和应用;d)标准应严格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的规定格式进行编写。

三、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论据3.1 技术来源本标准主要参考了GB/T 3621《钛及钛合金板材》、GB/T 3622《钛及钛合金带、箔材》及GB/T 26723《冷轧钛带卷》等国家标准及相关协议标准,标准条款对产品牌号、化学成分、尺寸偏差、力学性能及外观质量均做了详细的描述,但是以上标准并不完全适用于与食品接触,用于制造餐饮器具的钛及钛合金板带材,因此,有必要在参考的基础上重新编制标准。

3.2 产品分类目前,国内餐饮器具用钛及钛合金板带材应用较为成熟的纯钛牌号包括TA1G、TA2G、TA3G、TA4G,合金牌号包括TC4,共计5个牌号,因此本标准主要涵盖了上述5个牌号钛材,厚度为0.3 mm ~10 mm,可采用热轧或冷轧的加工方式,产品分为板片式和带卷式。

本标准规定板带材的牌号、品种、制造方法、供货状态及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

3.3 化学成分为了增加本标准和已发布实施国家标准之间的相互协调性和一致性,本标准引用了GB/T 3620.1中规定的化学成分,规定板带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 3620.1相应牌号的规定,需方复验时,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3620.2的规定。

3.4 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3.4.1 板材厚度、宽度和长度允许偏差本标准中板材和带材的厚度、宽度和长度允许偏差是分开规定的,其中厚度范围为0.3 mm~10.0 mm,宽度范围为400 mm~1 000 mm的板材厚度允许偏差与GB/T 3621《钛及钛合金板材》中的要求保持一致,并结合同行业及下游企业实际要求和生产能力,新增了厚度范围为0.3 mm~10.0 mm,宽度范围为>1 000 mm~2 000 mm的板材厚度允许偏差,而宽度和长度允许偏差也是参考GB/T 3621《钛及钛合金板材》中的要求并保持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