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编制说明
标准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说明一、前言。
编制标准是为了规范和统一工作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档旨在指导文档创作者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文档编制,以提高文档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二、编制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文档创作者,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文档、操作手册、用户指南等各类文档的编制。
三、编制原则。
1. 准确性,文档内容应准确反映实际情况,避免错误和误导。
2. 规范性,文档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统一格式和风格。
3. 完整性,文档内容应完整,不遗漏重要信息。
4. 可读性,文档应易于理解和使用,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晦涩的词语。
5. 更新性,文档应及时更新,保持与实际操作流程的一致性。
四、编制步骤。
1.明确编制目的和对象,在开始编制文档之前,需要明确文档的编制目的和对象群体,以便确定文档内容和风格。
2.收集相关资料,收集与文档内容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包括技术规范、操作流程、产品说明等。
3.组织文档结构,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合理组织文档结构,包括目录、标题、正文、附录等部分。
4.撰写文档内容,根据已确定的文档结构,开始撰写文档内容,确保内容准确、清晰、简洁。
5.校对和修改,完成文档撰写后,进行严格的校对和修改,确保文档内容无误。
6.定稿和发布,经过校对修改后,文档创作者应对文档进行定稿,并按照规定流程进行发布。
五、编制要求。
1.格式规范,文档应符合规定的格式要求,包括字体、字号、段落间距、页眉页脚等。
2.语言规范,文档应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避免使用口头语和方言,保持语言的规范性和统一性。
3.图表规范,文档中的图表应清晰、准确,标注完整,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4.术语规范,文档中的专业术语应准确使用,避免混淆和误解。
5.排版规范,文档的排版应整齐美观,版面清晰,便于阅读和理解。
六、编制检查。
文档创作者在编制完成后,应进行严格的自查和互查,确保文档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七、总结。
编制标准是文档创作者必须遵守的规范,通过遵循标准的要求,可以提高文档的质量和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标准编制说明编写格式【范本模板】

附件13《生物物种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生物物种监测技术指南》编制组2014年3月项目名称:生物物种监测技术指南项目统一编号:No.2013—68编制单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编制组主要成员:徐海根、丁晖、吴军、崔鹏、马克平、孙红英、高欣、姚一建、柯欣、蒋志刚、刘迺发、秦卫华、房丽君、陈小勇、王剑伟、曹铭昌、乐志芳、卢晓强、李佳琦、江建平杨晓君、蒋学龙、陈炼、刘立标准所技术管理负责人:蔡木林标准处项目管理人:段光明目录1. 项目背景 (1)1.1 任务来源 (1)1.2 工作过程 (1)2。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 (2)2。
1 适应新形势下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 (2)2。
2 国家及环保主管部门管理的相关要求 (2)2.3 国家相关标准技术体系建设的要求 (3)2.4 现行生物多样性监测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国内外生物种监测及标准制定情况 (4)3。
1 地球观测组织生物多样性观测网 (4)3。
2 英国 (5)3.3 瑞士 (6)3.4 德国 (7)3。
5 美国 (7)3.6 中国 (9)4. 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 (11)4。
1 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 (11)4。
2 标准的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12)4.3 标准制订的技术路线 (12)5。
标准内容结构 (14)6 主要条文说明 (14)6.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4)6.2 术语和定义 (15)6。
3 监测方法 (15)6.4 监测内容和指标 (24)6。
5 监测时间和频次 (26)6。
6 数据处理和分析 (28)6.7 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28)6.8 监测报告编制 (28)《生物物种监测技术指南》编制说明1。
项目背景1.1 任务来源为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根据《关于开展2013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13〕154号),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下达了《生物物种监测技术指南》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统一编号为2013—68.项目由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承担.1。
标准体系 编制说明

标准体系编制说明一、概述。
标准体系是指为了规范和统一某一特定领域内的产品、服务、过程或方法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的集合。
它是对某一领域内相关标准的组织、编制、实施和管理的规范化体系。
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二、标准体系的编制目的。
1. 促进行业发展。
标准体系的建立可以促进行业内技术的交流和合作,推动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2. 保障产品质量。
通过建立标准体系,可以规范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要求,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 促进国际贸易。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有利于产品出口,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4. 促进科技创新。
标准体系的建立可以促进科技创新,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三、标准体系的编制原则。
1. 科学性。
标准的编制应当基于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公正公平。
标准的制定应当公正公平,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尊重各方意见,确保标准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3. 可操作性。
标准应当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被广泛接受和有效实施,便于企业和组织使用。
4. 持续性。
标准的制定应当具有持续性,及时修订和更新,以适应技术和市场的变化。
四、标准体系的编制步骤。
1. 确定编制范围。
首先确定标准体系的编制范围,明确所涉及的产品、服务或过程范围。
2. 调研分析。
进行市场调研和技术分析,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需求,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和信息。
3. 制定计划。
制定标准体系编制的计划和时间表,明确编制的目标和任务。
4. 制定标准。
根据调研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标准,包括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安全标准等。
5. 审查评审。
对制定的标准进行内部审查和外部评审,征求各方意见,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6. 发布实施。
经过审查评审通过的标准,进行正式发布和实施,向社会公众和相关行业推广应用。
五、标准体系的管理。
标准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标协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1.1 任务来源《电线电缆用聚合物卤素含量检测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团体标准是由中国标准化协会批准立项。
文件号中国标协【2018】100号。
本标准由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提出,中国标准化协会归口,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上海缆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中辰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无锡市明珠电缆有限公司、江苏中超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常熟市中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明星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万马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及江苏亨通电子线缆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起草。
1.2编制背景与目标PVC电线电缆在燃烧时会产生氯化氢等有毒气体的烟雾,不仅影响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会对生命财产造成二次灾害。
因此有些国家和地区如欧洲、德国已经制定了严格的法律,限制含卤PVC产品的使用,电缆的无卤低烟化将是未来市场发展的主流。
目前国内地铁、机场、核电已大量使用无卤低烟产品。
电线电缆用线缆聚合物卤素含量检测指标为卤素含量、氟含量,目前主要依照GB/T 17650.1-1998《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第1部分:卤酸气体总量的测定》、GB/T17650.2-1998《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第2部分:用测量pH值和电导率来测定气体的酸度》及IEC 60684-2:2011《绝缘软套管—第2部分:试验方法》中45.2《含量较低的氟的测定》等标准要求进行检测。
而GB/T 17650.1-1998标准不适用于释出卤酸量小于5mg/g的样品,同时pH和电导率也只能看作是一种指征。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三篇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三篇篇一:XX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企业名称:XX有限公司标准名称:泡花生仁一、制定标准的任务来源及目的意义: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不同的消费需求,我公司计划生产泡花生仁产品。
由于该产品无相同产品或同类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按照卫生部《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要求,特制定该产品的企业标准,作为产品生产、检验、贮存和销售的依据。
二、企业标准编制过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不同的消费需求,我公司计划生产泡花生仁产品。
由于该产品标准的基本要素参照SB/T 10439、GB/T 5009、GB 4789的要求,产品各项要求按照国家标准的检验进行规划。
三、产品的原料要求:产品所使用的花生仁为主要原料,辅以食用盐、泡小米辣椒、白砂糖、味精、呈味核苷酸二钠、酵母、香辛料应符合现行有效的标准要求。
3.1白砂糖应符合GB 317的规定。
3.2花生仁应符合GB/T 1532的规定。
3.3乳酸应符合GB 2023的规定。
3.4食用盐应符合GB 5461的规定。
3.5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3.6味精应符合GB/T 8967的规定。
3.7香辛料应符合GB/T 15691的规定。
3.8酵母应符合GB/T 20886的规定。
3.9脱氢乙酸钠应符合GB 25547的规定。
3.10呈味核苷酸二钠应符合QB/T 2845的规定。
3.11泡小米辣椒应符合SB/T 10439的规定。
四、产品的生产工艺:以花生仁为主要原料,食用盐、泡小米辣椒、白砂糖、味精、呈味核苷酸二钠、酵母、香辛料为辅料,经煮制、浸泡等工艺加工制成。
五、食品安全控制指标的试验验证材料:本企业标准修定后于20XX年5月25日将样品送到成都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检测,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均在本标准规定的限制范围内。
六、与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比较:与SB/T 10439-20XX 酱腌菜的比较七、引用标准、参考资料: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317 白砂糖GB/T 1532 花生GB 2023 食品添加剂乳酸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22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GB/T 5009.54 酱腌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5461 食用盐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967 谷氨酸钠(味精)GB/T 10004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T 15691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GB/T 20886 食品加工用酵母GB 2554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钠QB/T 2845 食品添加剂呈味核苷酸二钠SB/T 10439 酱腌菜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20XX)《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20XX)《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篇二:××××(单位名称)企业标准××××-××-××发布××××-××-××实施××××(单位名称)发布前言本标准是由××××公司依据JB8739-1998《矿用隔爆型高压配电装置》制定,补充了主回路电阻值、显示功能、断电后放电剩余能量以及电气机械特性值,明确了绝缘水平、短路关合开断电流、短时耐受电流、峰值耐受电流的具体参数。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三篇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三篇篇一:企业《标准名称》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二、标准编制的目的三、编制原则和依据四、标准制定的主要过程五、标准编制中要说明的几个问题(一)标准名称本标准适用于XXXXXXXX,故标准起名XXXXXXXX。
(二)标准主要内容说明(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1.2.3.六、与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分析通过联机检索,未查到与本标准相关的国内外标准(查新报告见附件)。
通过联机检索,查到与本标准相关的国内外标准(查新报告见附件)。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XXXXXXXX行业的市场需求,标准的技术指标合理、先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七、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关系本标准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要求。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由于本标准为地方性基本要求,在制定过程中经常与生产企业进行沟通,本标准文本未见重大分歧意见。
九、本标准作为推荐性(强制性)地方标准的建议由于XXXXXXXX(直接)关系到XXXXXXXX,建议将《标准名称》作为企业标准批准发布,用于指导(引导、规范)。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实施方案等内容) (一)技术措施(二)管理措施(三)实施方案(1)本标准由xxx发布,计划于XXXX年X月X日发布实施,由XXXX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2)XXXX应以本标准为依据,以保证XXXXXXXX;现有企业应根据本标准考察企业目前达标情况,并根据考察结果对生产工艺、设备以及XXXX设施进行改造。
十一、参考标准和资料起草单位名称XXXX年XX月XX日篇二:**企业管理标准模板第一章总则1 目的为了………………。
2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
本标准适用于。
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一、引言。
企业产品标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依据,是保障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编制说明旨在规范企业产品标准的编制流程,确保产品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二、编制范围。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产品的标准制定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的技术规范、性能参数、质量控制要求等内容。
三、编制原则。
1.科学性原则,产品标准应基于科学的技术依据和实践经验,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合理性原则,产品标准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同时兼顾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产品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3.实用性原则,产品标准应具有实际可操作性,能够指导生产实践,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四、编制程序。
1.确定编制任务,由企业相关部门确定需要编制的产品标准,明确编制的目的和范围。
2.收集资料,收集与产品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资料、市场调研数据等,为产品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3.制定草案,根据收集的资料,制定产品标准的初步草案,包括技术要求、测试方法、质量控制要求等内容。
4.征求意见,将初步草案提交给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征求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
5.修订完善,根据征求意见的结果,对初步草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产品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6.审定发布,由企业相关部门审定最终版本的产品标准,并进行内部公示和发布,确保全员知晓。
五、编制要求。
1.技术要求,产品标准应包括产品的技术参数、性能要求、使用范围等内容,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2.测试方法,产品标准应明确产品的测试方法和标准,确保产品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3.质量控制要求,产品标准应包括产品的质量控制要求和生产工艺要求,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4.标准修订,产品标准应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确保产品标准与时俱进,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
六、总结。
企业产品标准的编制是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产品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产品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一、前言。
产品企业标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依据,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环保等方面。
编制产品企业标准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管理、规范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不断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本文档旨在指导企业如何编制产品企业标准,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编制原则。
1.科学性原则,产品企业标准的制定要以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充分考虑产品的特性、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
2.合理性原则,标准的制定要符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企业的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确保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3.公正性原则,编制标准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标准的公正性和公众利益。
4.适用性原则,标准的制定要贴近实际生产,符合产品的特点和用途,确保标准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三、编制步骤。
1.确定编制范围,首先要确定产品企业标准的编制范围,包括标准的名称、适用范围、引用标准等内容。
2.收集资料,收集与产品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企业标准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3.制定计划,制定产品企业标准的编制计划,确定编制的时间节点、责任人、工作任务等。
4.制定初稿,根据收集的资料和实际情况,编制产品企业标准的初稿,包括标准的名称、主要内容、技术要求等。
5.征求意见,将初稿向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征求意见,听取各方建议,进行修改完善。
6.审定定稿,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最终的产品企业标准定稿,经企业领导审定。
7.发布实施,将定稿的产品企业标准进行公告发布,确保全体员工了解并严格执行。
四、编制要求。
1.标准的内容要求科学、准确、完整,确保标准的可操作性和稳定性。
2.标准的格式要求统一规范,包括标准的结构、文字表述、术语定义等内容。
3.标准的修订要求及时、合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及时修订标准,确保标准的有效性。
4.标准的实施要求全面、严格,企业要建立健全的标准执行机制,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模板】

附件10
XX市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模板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介。
内容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XX市地方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的依据。
XX市地方标准修订项目,还应列出和原标准主要差异情况;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报告、相关技术和经济影响论证、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
(四)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辽宁省地方标准的关系;
(五)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结果和依据;
(六)提出标准实施的建议;
(七)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 1 -。
团体标准编写标准编制说明

团体标准编写标准编制说明团体标准编写是指由一个团体或组织制定的具有约束力的标准规范,其编制过程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和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团体标准编写的流程和要点,以便于各团体或组织能够正确、规范地进行标准编制工作。
一、确定编制标准的需求。
在进行团体标准编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编制标准的需求。
这包括确定编制标准的目的、范围、适用对象等内容。
只有明确了标准编制的需求,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的工作。
二、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
确定了标准编制的需求之后,团体或组织需要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
工作组的成员应包括相关领域的专家、技术人员以及相关利益相关者,以确保编制出的标准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三、制定标准编制计划。
在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之后,需要制定标准编制计划。
计划中应包括编制标准的时间节点、工作任务分工、编制程序等内容,以确保标准编制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四、收集资料和研究分析。
在制定了标准编制计划之后,工作组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和进行研究分析。
这包括调研市场需求、分析技术趋势、了解国内外标准情况等内容,以便于制定出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标准。
五、起草标准内容。
在收集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研究分析之后,工作组需要开始起草标准的内容。
标准的内容应该明确、具体、可操作,同时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技术标准,以确保标准的合法性和适用性。
六、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
起草标准内容之后,需要征求相关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并对标准内容进行修改完善。
征求意见的范围应包括专家、企业、用户等多个方面,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七、审定和发布标准。
在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之后,工作组需要对标准内容进行审定,并最终发布标准。
发布标准后,还需要进行宣传推广和培训工作,以确保标准得到有效的实施和执行。
通过以上的步骤,团体或组织就能够完成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完善,以确保编制出的标准能够真正符合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要求。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企业标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保障。
企业标准编制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规范生产活动、保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企业标准编制的相关内容进行说明。
一、企业标准编制的目的。
企业标准编制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的生产活动,保障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
通过制定企业标准,可以统一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企业标准编制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企业标准编制应当以科学技术为依据,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标准要求。
2.权威性原则,企业标准应当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编制,确保标准的权威性和可行性。
3.适用性原则,企业标准应当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能够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求。
4.稳定性原则,企业标准应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不宜频繁修改,以确保生产活动的稳定进行。
三、企业标准编制的程序。
1.确定编制需求,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确定需要编制的标准内容和范围。
2.组织编制工作,企业应当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确定编制工作的具体任务和责任人,并制定编制计划。
3.调研和分析,对相关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进行调研分析,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为编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4.制定标准草案,根据调研结果,编制标准草案,明确标准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标准适用范围等内容。
5.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将标准草案进行内部征求意见和外部专家评审,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6.正式发布,经过专家评审和内部审批后,将标准正式发布,并进行宣传和培训,确保全体员工理解和执行标准。
四、企业标准编制的注意事项。
1.与国家标准保持一致,企业标准应当与国家标准保持一致,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
标准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说明标准编制说明。
一、前言。
标准编制是指根据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对某一特定领域的产品、服务或管理活动进行规范和统一,以便于实施和监督。
标准编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本文档旨在介绍标准编制的基本流程和要点,以便于各行各业的从业者进行参考和遵循。
二、标准编制的基本流程。
1. 确定编制标准的需求,首先需要明确编制标准的目的和范围,明确标准的适用对象和领域,以及编制标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制定标准编制计划,在确定编制标准的需求之后,需要制定详细的标准编制计划,包括编制标准的时间节点、参与人员、编制流程等内容。
3. 收集资料和信息,在编制标准之前,需要收集和整理与标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包括国内外相关标准、行业技术资料、市场调研数据等。
4. 制定标准草案,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制定标准的初步草案,包括标准的内容、结构、技术要求等。
5. 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制定初步草案后,需要向相关的专家、企业和用户征求意见,根据反馈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6. 审核和批准,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后,需要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最终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确定正式标准。
7. 发布和实施,标准经过批准后,需要进行正式发布,并在相关领域进行推广和实施,以确保标准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三、标准编制的要点。
1. 确定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对象,在编制标准之前,需要明确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对象,以便于标准的实施和执行。
2. 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内容和结构,标准的内容和结构需要科学合理,既要符合实际应用需要,又要符合技术规范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3. 注重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标准的制定需要注重实际应用,要符合市场需求,易于操作和执行。
4. 加强标准的宣传和推广,标准的实施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相关人员的标准意识和执行能力。
5. 建立标准的监督和评估机制,标准的实施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标准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标准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说明标准编制是指经过科学论证和实践积累,为促进国家/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生产安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编制的文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活动。
标准编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涉及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制度性文件等多个环节,由标准编制规范要求、标准编制过程、标准实施管理及有关技术支撑等环节组成。
一、标准编制规范要求标准编制规范主要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
1、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法律法规授权,由国家层面发布的标准,具有全国统一的适用性,是法律法规实施的重要手段,为推进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了基础。
2、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是指地方政府授权,地方政府发布的标准,主要应用于该地区的行业和产品,用于辅助国家标准执行任务,实行有关行政监督管理活动,适用范围一般不超过其行政区域范围。
3、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指行业团体授权,由行业团体或行业社会组织发布的标准,更加具体深入,是国家标准在行业内的具体实施,它一般赋予一定的行业自律性,行业标准的编制一般需要经过行业团体或行业社会组织的批准。
二、标准编制过程标准编制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许多专业领域,必须在技术跟进、技术衔接和项目管理等方面做有效的安排才能达成有效的标准编制工作。
1、组建标准编制小组。
标准编制小组一般由标准编制负责人(一般是研究所、制定单位或技术机构等由主管单位指定)、标准编制主要成员(如技术研究开发人员、行业技术专家、企业技术专家等)及其他必要的协助人员组成,根据标准编制工作需要,可加入相关的行业组织代表或者第三方机构的代表。
2、详细的调查研究。
在编制过程中,应详细调查研究标准编制的背景,其中包括有关国内外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国内外类似产品或者类似业务在科学认识、产品技术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国内外行业标准在编制原则、规范内容、技术要求等方面的研究,国内外企业实施标准的技术实践等等方面的研究。
3、标准制订过程。
标准起草编制说明范文【范本模板】

XXX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本标准根据XXX文件“关于XXX通知”,由XXX牵头组织编制XXX 标准,由XXX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广泛邀请全国省、市计量技术机构、XX公司、XX生产企业等计量技术机构、企业参与编制工作,计划项目完成时间是20XX年X月.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2、标准编制过程起草工作阶段:根据任务要求,XXX公司于20XX年X月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起草小组,组织标准编制组织工作。
标准编制工作起草小组在20XX年X月份积极组织筹备和征集标准起草单位.经过近两个月的征集、评审和筛选,并最终由XXX确定了标准起草工作组的成员单位,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
标准起草工作组制定了标准编制工作计划、编写大纲,明确任务分工及各阶段进度时间。
同时,标准起草工作组成员认真学习了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20000。
2—2009《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结合标准制定工作程序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标准起草工作组经过技术调研、咨询,收集、消化有关资料,并结合XXX的研制技术、生产经验和应用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以XX 的生产及应用为主要参考依据,于20XX年X月编写完成了国家标准《XXX》的草案稿.20XX年X月X日~X月X日,起草工作组首次会议成功召开,会议讨论了当前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以及国内XXX的生产使用现状,确定了标准起草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标准起草工作组按照首次会议纪要内容,对草案稿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分析、理解和总结,迅速开展标准的征求意见稿的编制以及试验项目的实施工作,于20XX年X月编写完成了国家标准《XXX》的征求意见稿初稿. 20XX年X月X日~X月X日,起草工作组标准意见稿研讨会议成功召开,与会专家对《XXX》标准意见稿的内容条款及技术指标进行了逐条研讨,对标准制定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共识,确定了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内容.会后标准起草工作组按照首次会议纪要内容,对草案稿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分析、理解和总结,迅速开展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初稿的编制以及试验项目的实施工作,于20XX年X月编写完成了标准《XXX》的征求意见稿初稿.20XX年X月X日~X月X日,起草工作组标准意见稿初稿研讨会议成功召开,与会专家对《XXX》标准意见稿初稿的内容条款及技术指标进行了逐条研讨,对标准制定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共识,确定了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内容,完成征求意见稿。
标准编制说明规范

《标准编制说明》主要包括《标准编制说明》主要包括以下十方面内容:(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国家标准时,应增列新旧国家标准水平的对比;(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七)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八)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工业重质氧化镁化工行业标准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文件“发改办工业[2004]195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下达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在2004年~2005年内完成HG/T 2679—1995《工业重质氧化镁》化工行业标准的修订工作。
该标准由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负责起草,上海松江县金星化工厂参加起草,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归口。
二产品概况1 产品性质分子式:MgO分子量:40.30重质氧化镁性质:白色或米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和乙醇,在空气中能逐渐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生成碳酸镁复盐。
在热水中能部分水化生成氢氧化镁。
重质氧化镁与氯化镁溶液拌和,易胶凝硬化生成镁氧水泥。
重质氧化镁随生产条件的不同,其活性有较大区别,在800℃~900℃下煅烧成的重质氧化镁有较大活性。
2 产品用途重质氧化镁:在磁性材料行业用于采色电视机偏转线圈和其它铁氧体磁性材料,钢球抛光行业做抛光剂,电器行业做酚醛树脂原料,染料行业作对氨基苯酚的生产辅料,在玻璃、陶瓷、工业催化剂、环保行业也有应用。
标准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说明一、引言。
标准是为了保障产品质量、促进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规范产品的生产、检验、使用和管理,以及保护人类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资源的安全。
标准的编制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标准的作用,提高标准的质量和适用性,保障标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提高标准的实施效果。
本文档对标准的编制进行了详细说明,旨在帮助文档创作者更好地了解标准的编制流程和要求。
二、标准编制的基本原则。
1. 科学性和权威性,标准的编制必须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2. 可行性和适用性,标准的编制必须考虑实际应用情况,保证标准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3. 公开、公平和公正,标准的编制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听取各方意见,确保标准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4. 综合性和系统性,标准的编制必须考虑相关领域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确保标准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三、标准编制的流程。
1. 立项阶段,确定标准的编制任务书,明确标准的编制目的、范围、依据和编制单位。
2. 研究阶段,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前期调研,明确标准的技术要求和内容。
3. 起草阶段,根据研究结果,起草标准的内容和条款,形成初稿。
4. 审查阶段,组织专家对初稿进行审查,听取各方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
5. 报批阶段,将修改完善后的标准稿报送主管部门审批,取得标准的正式批准文件。
6. 发布阶段,将批准的标准文件进行排版、印刷、发布,确保标准的宣传和实施。
四、标准编制的要求。
1. 标准的编制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标准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 标准的编制必须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确保标准的前瞻性和适应性。
3. 标准的编制必须注重技术创新和实用性,确保标准的科技含量和实用价值。
4. 标准的编制必须严格把关标准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确保标准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5. 标准的编制必须注重标准的统一性和一致性,确保标准的统一标准和互认性。
五、标准编制的质量控制。
1. 严格把关标准的编制流程,确保标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标准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说明一、前言。
在进行任何工作时,制定合理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标准的编制不仅能够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保证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标准的编制说明,希望能够为各位文档创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二、标准的定义。
标准是对产品、服务、过程等所应满足的一系列技术要求的描述,是对产品、服务、过程等的共同理解和共同认可的结果。
标准的制定是经过广泛的调研和讨论,是经过权威机构或专家的审查和批准的。
三、标准的编制步骤。
1.确定编制标准的需求,首先需要明确编制标准的目的和范围,明确标准的适用对象和范围,明确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2.调研和分析,在确定编制标准的需求后,需要进行广泛的调研和分析,了解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了解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制定情况,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3.制定初稿,在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标准的初稿,明确标准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明确标准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4.征求意见,制定初稿后,需要向相关的行业协会、专家、用户等征求意见,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和完善。
5.审定发布,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后,需要经过权威机构或专家的审定,最终确定标准的内容和版本,并进行发布。
四、标准的编制原则。
1.科学性,标准的编制应当符合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要求严谨、合理、可行。
2.权威性,标准的编制应当由具有一定权威性的机构或专家进行,确保标准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3.实用性,标准的编制应当符合实际应用的需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4.统一性,标准的编制应当遵循统一的原则,避免出现矛盾和冲突,保证标准的一致性。
五、标准的编制要点。
1.明确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对象,确定标准的目的和应用背景。
2.明确标准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确保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
3.明确标准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避免标准的误用和滥用。
4.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和期望,确保标准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5.征求广泛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标准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说明标准编制说明。
一、引言。
标准编制是指根据一定的规范和程序,制定出具有权威性和普遍适用性的标准文件。
标准编制的目的在于规范和统一相关行业的产品、工艺、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编制依据。
标准编制应当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以及相关行业标准的要求。
在编制过程中,应当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和行业现状,听取各方意见,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三、编制程序。
1. 立项阶段,确定编制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制定编制计划和组织方案。
2. 研究阶段,开展相关技术、经济、市场等方面的调研,明确标准的内容和范围。
3. 起草阶段,根据研究结果,制定标准的初稿,明确标准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4. 征求意见阶段,向行业内外的专家、企业和用户单位征求意见,听取各方建议,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5. 审定阶段,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形成最终稿,由主管部门或组织审定。
6. 发布阶段,经过审定的标准文件,由主管部门或组织发布,向社会公布并实施。
四、编制要求。
1. 科学性,标准应当符合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2. 公正性,在编制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各方的利益和意见,确保标准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3. 可操作性,标准应当具有可操作性,便于企业和用户单位的实施和检测。
4. 统一性,标准应当具有统一性,能够规范和统一相关行业的产品和服务。
五、编制管理。
标准编制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明确各阶段的责任人和工作任务,确保标准编制的顺利进行。
同时,应当加强对标准的宣传和推广,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标准意识和执行力。
六、总结。
标准编制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制定出科学、合理、实用的标准,才能够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七、附录。
1. 相关法律法规。
2. 相关行业标准。
3. 标准编制流程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编制说明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04)标准编制说明《电力建设施工及质量验收评价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6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组织有关单位编制行业标准《电力建设施工及质量验收评价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
规程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部分。
2、工作简要过程:1)xx年10月13-14日《规程》编写启动会,会议确定了《规程》编写的组长单位、副组长单位和参编单位,确定《规程》编写大纲主要内容和编写单位起草分工,编制计划时间安排2)xx年11月21日会议组织对《规程》的编制大纲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中电联标准化中心火电处杜红纲处长参加了本标准编制大纲的讨论审查。
会议进一步明确《规程》编写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在大纲讨论同时提出各章节编制时需注意事项,要求各单位在修改各自章节之前,要进行一定程度收资和调研。
3)《规程》编写、收资、讨论阶段:进行一定程度收资和调研,组织第三次至第七次专题会对各章节修改、新增内容进行详细讨论。
4)2016年11月28日——2016年12月2日《规程》征求意见稿统稿审查会,本次会议对本《规程》、《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1部分土建工程和第9部分水工结构工程三项规范征求意见稿统稿审查会,三项标准编制全体与会人员对三个规范通用性和协调性进行了共同讨论,并提出了各标准修改要求。
4)2016年3月9日——2016年3月10日《规程》征求意见初稿定稿会5)2016年4月30日——2016年7月25日《规程》征求意见6)2016年8月1日——2016年8月3日《规程》送审稿初稿审查会7)2016年8月29日——2016年8月30日《规程》标准强制性条文审查会8)2016年9月17日——2016年9月19日《规程》审查会3、主要参编单位:主编单位: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浙江省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参编单位:天津电力建设公司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国电德胜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山西省电力建设四公司西北电力建设第四工程公司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楼海英、倪斌、叶柏金、俞东齐、崔虹、孟玥玲、卢建忠、闫清江、岳明生、陈立新、吴明权、王亚耀、蔡晓明、赵杰主要审查人:4、《规程》编写原则和主要内容,1)按照“验评分离”原则,取消了原单位工程评定内容;2)为鼓励电力企业创优,规范创优活动,增加工程质量评价部分;3)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原标准做了相应的修改;4)按照《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取消了范围,增加了术语、基本规定、本部分用词说明,将规范性引用文件改为引用标准名录。
5)增加了室外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建筑节能工程、脱硫脱硝工程、厂前区公共福利与厂址有关的单项工程等章节。
6)为使分部工程验收更具可操作性,增加分部工程观感、分部工程资料核查、分部工程安全和功能性检验资料的检查表式。
7)为配合质量评价,在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资料核查表、安全和功能性检验资料的检查表中,增加质量评价所需检查的资料内容。
8)全厂所有桩基工程和地基处理工程作为分部列入各单位工程,并以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参与单位工程验收,竣工资料单独组卷。
9)全厂消防系统作为单独单位工程从各单位工程中独立出来,单独组卷。
主要包括水喷淋、气体消防、泡沫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等,按系统、区域设分部、分项、检验批。
但不包括常规水消防系统,常规水消防作为各单位工程中建筑设备安装给排水分部或子分部。
10)根据国标GB50300单位工程验收划分规定,取消了原主厂房多个单位工程划分,合并为一个单位工程,与国标接轨,原来的施工部位在检验批中体现。
11)GB/T 50375适用于对一栋公共或民用建筑物的质量评价,电厂工程土建专业有上百个单位工程,对每一个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价工作量大,针对电厂的特点规程编制组经过调研和试点,将土建机组单项工程划分为三个子单项,子单项工程分别按工程结构和子单项工程二个阶段进行评价。
12)评价项目中增加了强制性条文管理和执行情况,以突出施工过程中对强制性条文执行的重视。
13)本部分强制性条文全部为引用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中的条文。
5、代替或废止现行标准的建议替代《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 。
6、本规程为电力行业标准××××。
标准编制说明企业标准《水泥聚苯颗粒格构式混凝土墙体模壳》编制说明辽宁舜德国泰科工贸有限公司2016年6月《水泥聚苯颗粒格构式混凝土模壳》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是近年来世界建筑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向,也是当代建筑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的经济生长点。
国家制订了“实现建筑节能65%;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实心粘土砖”的目标。
墙体是建筑外围结构的柱体,是居室热量散失的主要途径,因此,提高墙体的热惰性是实现建筑节能的根本措施之一。
水泥聚苯颗粒格构式混凝土墙体模壳是集保温、隔热、隔音、防火等功能于一体,施工简便的绿色墙体材料。
该墙体材料目前尚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本标准是根据本公司生产的实际情况,结合用户需求制定,为流通提供贸易依据,为用户提供检验交货依据。
二、产品概述及行业现状水泥聚苯颗粒格构式混凝土墙体模壳,英文名称:Expansive Polystyrene Granule Cement Latticed Concrete Mould,简称:水泥聚苯模壳。
水泥聚苯颗粒格构式混凝土模壳是由水泥、聚苯颗粒、工业废渣、界面剂、水等混合搅拌,按一定规格尺寸浇注模压成型的单片壳体,两块单片壳体再经模压合模,形成具有纵、横向内芯孔的整块壳体墙体材料,根据需要在芯孔内配置一定数量的钢筋,浇注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即形成格构式复合墙体。
水泥聚苯模壳的干表观密度为320~380kg/m³,抗压强度大于,抗拉强度大于,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同时配置钢筋、浇注混凝土形成格构式复合墙体后,完全能够满足承重、抗震的要求。
水泥聚苯模壳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其导热系数可低至/m·K。
其主要原因是模壳的主体材料之一是导热系数甚低的聚苯颗粒,经界面剂的分散与界面粘合强化作用,可使表面裹有水泥浆的不同粒级的聚苯颗粒相互粘结,形成具有封闭性的气孔,从而大大改善壳体的保温隔热性。
采用SW260驻波管,对水泥聚苯模壳试样测定吸声系数平均可达。
由于水泥聚苯模壳内部具有大量的微孔或间隙,而且孔径细小且分部均匀,微孔相互连通且向外敞开,使声波易于进入微孔内,所以水泥聚苯模壳具有良好的隔声性能。
试验表明,水泥聚苯模壳经50次冻融循环后,强度损失≤25%,质量损失≤5%,抗冻性合格,其主要原因为:聚苯颗粒具有封闭结构,本身吸水性很低;水泥被具有憎水性的界面剂分散,在聚苯颗粒表面形成薄薄的水泥浆壳,该浆壳吸水性很低;由连续级配的聚苯颗粒形成的水泥聚苯模壳,其壳体内部多为封闭孔,敞开或贯通的孔将成为暂时存水的空间,当把壳体从水中取出时,水便流淌出,留存壳体内的水极少;聚苯颗粒具有良好的弹性,冻胀应力会被大大的缓释。
由于可燃性的聚苯颗粒被水泥浆壳包裹,因而水泥聚苯模壳表现出“火攻击下不燃烧”的耐火性,经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和耐火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其燃烧性能达到A2-S1,d0,t2级。
水泥聚苯模壳的生产没有加热工序,不需燃料,无废气产生。
水泥聚苯模壳的原材料中聚苯颗粒为废弃的聚苯乙烯泡沫板边角料破碎造粒而成、粉煤灰为热电厂的干排灰,因此生产模壳的过程能够消灭白色污染和工业废渣,有利保护环境。
水泥聚苯模壳是一种全新的、独特的墙体材料和建筑结构体系,完全能够实现“节能”、“禁实”、“减排”、“环保”的目标。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建筑节能和墙材革新工作。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国家从指定标准和法规着手,先后出台了JGJ26-86等节能标准和《国办发﹝1999﹞72号》等重要禁实文件,科学有序地指导了我国建筑节能和墙材革新工作。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相当大。
因此,研制新型多功能墙体材料,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目前国内一些企业采用保温复合墙体技术,即:采用砖、砌块等作为承重墙,并与绝热材料复合。
采用该技术虽然能提高墙体的热惰性,降低导热系数,但复合所带来的反复的操作工序不仅延长施工周期,而且其施工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尤其是复合所用保温材料的易燃性及胶粘剂的耐久性已成为此种复合墙体安全性和寿命的隐患。
水泥聚苯模壳有效地解决了该保温复合墙体技术的上述缺点:工厂预制的水泥聚苯模壳构件,由人工将构件顺序搬动就位,并粘结成墙体,使用一些简单工具就可完成施工;大块墙体构件,只用轻型吊装机器直接在施工现场安装。
每10平方米的墙只需1人工小时完成。
因此,水泥聚苯模壳墙体体系施工快、省人工、省施工机械,工期比砖混能缩短一半,建筑综合经济效益是可观的。
目前国内水泥聚苯模壳的主要生产企业:辽宁舜德国泰科工贸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龙翔节能建筑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沈阳春宸建筑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三、编制标准的目的和意义目前在欧洲、北美地区等发达国家,水泥聚苯模壳作为建筑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已拥有30多年的推广和实践经验。
应用证明,采用水泥聚苯模壳作为墙体材料,完全能够实现我国“建筑节能65%;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实心粘土砖”的既定目标。
该材料不仅影响着我国建筑设计内涵的改变、施工方法的变革,更影响着人们对建筑观念的变化,将在我国建筑史上带来一次革命性突破。
因此,水泥聚苯模壳在我国的生产和应用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
迄今为止国内还一直未有水泥聚苯模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严重影响着该产品的生产、服务和过程控制的有序化及该行业的发展。
因此,编制水泥聚苯模壳企业标准以适应市场和生产的需要,推动水泥聚苯模壳产业的稳步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四、制标工作简介为确定水泥聚苯模壳标准,查找了国内外生产厂家的质量指标,并根据国内生产企业和用户对制定标准的意见和要求,根据反馈的意见,拟定了制标工作方案,进行试验验证工作及试验数据的积累,主要试验工作有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干密度、质量吸水率、抗冻性、水蒸气湿流密度、燃烧性能,确定了技术指标。
五、制标内容1、标准资料的收集没有收集到有关水泥聚苯模壳的国外标准,只在与客户的信息交流或者网上收集到国内相关企业的质量规格。
因此本次制标不采标。
根据收集到的相关资料,编制国内标准指标对照表,见表1。
2、标准范围、项目和指标的确定范围和项目的确定本标准的适用范围为以水泥、聚苯颗粒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水泥聚苯模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