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年级上册语文《麋鹿》教案(精品)
《麋鹿》教案范文
《麋鹿》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动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野生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重点1. 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动物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麋鹿的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动物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等Multimedia 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麋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麋鹿的外形特征。
2. 新课导入:介绍麋鹿的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引导学生了解麋鹿的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3. 案例分析:分析麋鹿的生活习性,如食性、繁殖习性等,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动物的能力。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麋鹿的保护意义和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6.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观察其他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关于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的问题,以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麋鹿保护意义和措施的理解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观察他们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根据学生的表现,教师可以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有效地传授知识。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麋鹿的生活环境,增强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
2. 邀请野生动物保护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麋鹿及其保护工作。
六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A)《麋鹿》苏教版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4.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开展相关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回答问题准确性等方面,给予相应的评价。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例如,课文中提到麋鹿的角为什么会有“枝枝叉叉”的特点?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促进他们对课文的学习。
(二)问题导向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例如,课文中的麋鹿遇到了哪些困难?它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共同探讨。通过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深入理解。例如,课文中提到麋鹿的“泪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描述?
(三)小组合作
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例如,每个小组可以选择课文中的一个段落,分析作者的表达手法和写作特点。
2.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通过表演,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六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A)《麋鹿》苏教版
一、案例背景
《麋鹿》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这篇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既能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能发挥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麋鹿》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这篇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既能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能发挥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麋鹿教案设计范文
麋鹿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能力;(3)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和探究能力;(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野生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能力;(3)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 教学难点:(1)麋鹿的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麋鹿的相关图片和资料;(2)准备教学课件和道具;(3)划分学习小组。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2)准备好笔记本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麋鹿图片,引导学生观察;(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麋鹿特征;(3)教师总结并板书麋鹿的外形特征。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麋鹿的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保护麋鹿?”;(2)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保护措施;(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实践活动:(1)学生动手制作麋鹿模型或绘制麋鹿图画;(2)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3)教师点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培养了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要引导学生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培养珍惜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观。
六、教学拓展:1. 知识延伸:(1)教师介绍麋鹿在中国的保护情况及相关的保护政策;(2)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和问题。
《麋鹿》语文教案
《麋鹿》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在我国的分布情况,提高学生的生物多样性知识水平。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麋鹿图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麋鹿》一文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在我国的分布情况,通过阅读文章,学生可以了解这一珍贵的野生动物。
2.2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但针对麋鹿这一物种,需要通过阅读文章来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第三章: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3.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事物的能力以及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1 导入新课展示麋鹿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麋鹿的外形特征。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麋鹿》,了解麋鹿的生活习性和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4.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麋鹿为什么会在我国消失?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麋鹿?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作业内容结合课文《麋鹿》,写一篇关于麋鹿的短文,要求内容充实、结构完整。
5.2 作业要求格式:文章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语言流畅。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麋鹿知识的理解、观察和描述能力的提升以及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的增强。
6.2 评价方法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6.3 评价内容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质量、小组讨论表现等。
7.1 拓展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参观麋鹿保护区,近距离观察麋鹿的生活环境。
7.2 拓展要求第八章:教学资源8.1 资源类型多媒体课件、麋鹿图片、相关视频资料、实地考察机会等。
8.2 资源作用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小学语文《麋鹿》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麋鹿》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对麋鹿的兴趣。
(2)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教育学生珍惜和保护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力量的意愿。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了解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对课文细节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3.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麋鹿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4. 小组讨论活动所需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麋鹿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麋鹿的了解。
(3)教师简要介绍麋鹿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强语感。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生字词卡片游戏,巩固记忆。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辅导。
(2)学生讨论课文细节,分享感悟。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并结合课文所学,谈谈对动物保护的看法。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C)《麋鹿》苏教版
5.家庭作业:布置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例如:
a.选择题: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选择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b.简答题: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如“麋鹿的生活习性有哪些?”等。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六年级的学生在理解动物题材的文章时,容易停留在表面,对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理解不足。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是本章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阅读分析方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文章结构的分析、修辞手法的识别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难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方法,是本章节的另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
2.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麋鹿的生活习性、外形特点以及在我国的历史变迁。
3.阅读分析: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把握文章的结构、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口头表达与写作: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3.写作技巧:在写作方面,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文章的质量,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设想
针对以上重难点,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
1.情境导入:通过展示麋鹿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2.课堂讲解: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关键词、关键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4.培养责任感: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珍稀动物是每个人的责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语文教案-麋鹿
语文教案-麋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麋鹿的特征、生态及其在文学作品、艺术等方面的影响。
•学生能正确朗读“麋鹿”、“枉凝眉”等词语,并理解其中的意思。
•学会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感受自然美,发现文学中生动有趣的描写。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发现和体验自然美,培养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模仿文学作家的构思和语言表达,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感受自然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爱护动物、关注环境生态的意识和理念。
•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麋鹿的特征、生态及其在文学作品、艺术等方面的影响。
•学生能正确朗读“麋鹿”、“枉凝眉”等词语,并理解其中的意思。
•让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感受自然美,发现文学中生动有趣的描写。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自然保护的意识和珍视自然的行为。
•让学生体验自然与文学的联系和感受文学中自然意象的深意。
三、教学方法与过程1.教学方法•情感教育法•活动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观察比较教学法2.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所喜欢的动物,介绍这个动物的特点、习性、爱好等。
(2)引入新知识通过图片展示、词汇解释和短篇阅读等方式,引入麋鹿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麋鹿。
(3)交流讨论让学生观看视频资料,学习麋鹿的生态习性和种群情况,并对麋鹿的保护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掌握自然保护的重要性。
(4)文学阅读让学生阅读相关文学作品,如《草房子》中关于枉凝眉的描写,让学生感受自然美,并启发学生用语言描述自然的美好。
(5)写作表达通过文学作品的启发,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作文中表达自己对于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与保护的思考。
3.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麋鹿的特征、生态及其在文学作品、艺术等方面的影响,并培养学生感受自然美,培养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写作和表达能力。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7课《麋鹿》教学设计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强调保护野生动物、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激发他们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此外,我还会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关于麋鹿的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综合素质。
2.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针对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课堂讲解,深入剖析:
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难点进行讲解,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实践活动,体验感悟: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参观自然保护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自然、体验生活,提高实践能力。
(2)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直观感知能力;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1)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环保意识;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关注社会、关爱生命。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展示麋鹿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麋鹿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激发学生的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在我国的历史分布情况,掌握课文中所提及的相关科普知识。
2.学会运用描写、说明、记叙等表达方式,对自然界的生物进行描述,提高写作能力。
3.能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汇,如“湿地”、“迁徙”、“自然保护区”等,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小学语文《麋鹿》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麋鹿》优秀教案教案设计:张老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麋鹿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1.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1.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能力。
2.2通过演讲、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怀。
3.2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了解麋鹿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1.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2.教学难点:2.1理解麋鹿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2.2深入体会作者对麋鹿的喜爱和保护之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麋鹿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麋鹿的特点。
2.课文阅读与理解2.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课文,理解麋鹿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2.3学生分段落概括课文内容,教师点评并指导。
3.生字词学习3.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并书写。
3.2学生组内互相检查,确保生字词掌握。
4.课堂讨论4.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麋鹿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5.活动环节5.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麋鹿的行为特点进行表演。
5.2各组展示表演,其他学生评价,教师点评。
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7.作业布置7.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关于麋鹿的短文。
7.2家长签字确认,确保学生完成作业。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多种途径,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了麋鹿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在活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作业布置旨在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麋鹿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有较为深刻的了解。
《麋鹿》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案主题:《麋鹿》阅读与鉴赏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麋鹿》的内容,使学生了解麋鹿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3.通过本文的阅读,引导学生激发对自然界生物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会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旨,了解麋鹿的生活特点。
2.学会运用阅读策略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具准备:1.教学课件。
2.教学辅助资料:视频、图片等。
3.小组讨论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通过展示一幅有关麋鹿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了解学生的相关知识和认知水平。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麋鹿了解多少?你们对麋鹿有什么好奇的地方?二、阅读与理解(30分钟)1.呈现教学课件,向学生展示《麋鹿》的全文。
2.通过视频或朗读方式,向学生展示这篇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
3.让学生阅读《麋鹿》,并在课本上进行标注和圈点。
4.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回答相关问题:(1)麋鹿栖息地主要在哪些地方?(2)麋鹿的生活习性有哪些?(3)麋鹿为何会濒临灭绝?(4)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麋鹿?5.展开全班讨论,让学生就问题进行讨论,并由学生答题。
三、小组活动(20分钟)1.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通过卡片将讨论结果呈现给全班。
2.问题:(1)如何保护麋鹿栖息地?(2)如何提高人们对麋鹿的认识和关注?(3)如何增加麋鹿的繁殖数量?(4)如何提高国家对麋鹿保护的法律制度?3.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卡片,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四、激发情感(15分钟)1.通过展示一些关于麋鹿的图片和视频素材,激发学生的情感。
2.请学生就麋鹿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阐述自己的情感体验。
五、反思总结(10分钟)1.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本篇文章的体会,复述重点内容。
2.展开全班讨论,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思。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
2.展开小组活动,让学生设计一份保护麋鹿的宣传品,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宣传麋鹿保护的重要性。
语文《麋鹿》教学设计(优秀9篇)
语文《麋鹿》教学设计(优秀9篇)《麋鹿》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对学生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那些珍贵的野生动物?2.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
3.请大家围绕课题猜猜,课文可能会介绍哪些有关麋鹿的知识。
二、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词,边读课文边认,注意读准字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词。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点拨。
3.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在想想哪几个自然段是围绕课题直接写麋鹿的,写了哪些方面,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关于麋鹿的经历的,写了哪些事。
(2)讨论分段。
第一段(1):写大丰自然保护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第二段(2—4):具体描述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第三段(5—7):记叙了麋鹿的传奇经历。
4.小结。
三、书写指导1.分析字形。
2.描红、临写。
四、作业1.抄写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课文可以分几段,各写什么?二。
精读训练1.学习第二段。
(1)观察第二幅插图,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2)理解第一层内容。
①指名读。
②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③“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④齐读。
注意重读“更”。
(3)理解第二层内容。
过渡思考:第一层已经为我们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为什么作者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①指名读。
②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读读、想想、画画。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麋鹿》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麋鹿》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诗歌《麋鹿》,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的生命美好,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并理解生命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通过朗读、赏析《麋鹿》,培养学生语感和感受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自然和生命的美好,培养学生的爱生活,爱大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通过赏析《麋鹿》,能够理解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含义。
2. 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在朗读《麋鹿》时能够发出清晰、优美的声音。
三、教学方法:1、整体感知法2、概念导入法3、人教课标内容整合法4、情感教育法5、活动探究法四、教学过程:1、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概念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2、教师使用整体感知法,呈现一幅麋鹿的图片,询问孩子对麋鹿的认识,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对麋鹿产生兴趣。
3、开始朗读《麋鹿》,教师先读一遍,然后让学生跟读,调整学生的语音语调,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节奏。
4、学生齐声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注意韵律和节奏,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5、启发性问题:在读完《麋鹿》之后,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麋鹿是“问路人”?(2)“萍踪草木间,跑过了山脉海洋”,这些词语在诗歌中的作用是什么?(3)诗歌中表达了什么意思?6、教师与学生一起解答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7、让学生参考“麋鹿”的图片,自由画一幅自己喜欢的麋鹿画。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活动,展现各自的表现。
五、作业:1.跟读《麋鹿》三遍,注意语音语调。
2.用自己的话概括《麋鹿》中所表达的含义。
3.完成《麋鹿》的描绘练习。
4.朗诵《麋鹿》一首,并背诵下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麋鹿》教学设计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实施
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麋鹿,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学习描写方法;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交流学习心得;
b.仿写课文中的一个段落,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c.选择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进行朗读并简要说明理由。
2.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现场点评,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a.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麋鹿》,知道了麋鹿的特点以及在我国的重要性。
(2)联系实际,让学生了解我国保护麋鹿等珍稀动物的现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5.写作训练:
(1)仿写课文中的句子或段落,巩固修辞手法的学习;
(2)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写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7.课后作业:
(1)复习课文,巩固生字、词语;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达到教学目标。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词汇积累和表达能力均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他们对《麋鹿》这一课文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小学语文《麋鹿》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麋鹿》优秀教案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珍惜动物麋鹿的形状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受,表达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全文共7个自然段,语言简洁,条理清楚,内容丰富,层次清晰,在朴实的说明中注入浓浓的情趣,极易激发同学的阅读爱好。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同学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受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喜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3.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是从哪几方面详细介绍麋鹿的。
教学重点、难点:1.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说说麋鹿的形状特点、生活习惯和传奇经受。
2.让同学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受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喜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23个生词,其中16个只识不写,学习多音字“悄”,理解词语的意思。
3.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是从哪几方面详细介绍麋鹿的。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是从哪几方面详细介绍麋鹿的。
教学预备:1.查找有关麋鹿的`资料。
2.相关图片和文字投影。
教学过程:一.导入。
出示图,沟通自己了解的麋鹿。
板书17麋鹿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
2.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想想介绍了麋鹿的哪几个方面。
3.用一句话或一段话介绍麋鹿。
4.沟通。
〔1〕生字词的音形。
〔2〕沟通读书状况,纠音。
〔3〕答复上面的问题。
5.可依据问题分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读这一小节,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
2.结合看图,了解这里是麋鹿生活的抱负场所。
四.精读训练1.学习其次段。
〔1〕观看其次幅插图,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2〕理解第一层内容。
①指名读。
②为什么说麋鹿的形状很奇怪?〔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③“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加了它的神奇”?④齐读。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麋鹿》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麋鹿》语文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材背景《麋鹿》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是一篇小品文,全文共800字,讲述了小者谦卑顺从,成者威风凛凛的道理,旨在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努力成长。
(二)教材内容1.我叫麋鹿2.我是一位谦卑的小者3.我年幼无知,轻信了不该相信的东西4.我遭遇了困境,但我不放弃5.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努力成长6.我终于变成一只威风凛凛的麋鹿7.学习麋鹿的故事,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三)教学内容及目标本篇文章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篇重要的小品文。
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1.通过教师讲解麋鹿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小者谦卑顺从,成者威风凛凛的道理;2.通过阅读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述能力,能够正确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并且简洁、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3.通过配合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4.着重强调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锻炼自信心,努力成长;二、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问,如:“你们有没有看到过麋鹿?”、“你们小时候有没有轻信过不应该轻信的东西?”等等,来引出本堂课的主题。
(二)热身阅读(10分钟)1.教师要求学生默读麋鹿的文章,并在心中默想自己读完后的体会;2.师生互动,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
(三)主要内容的讲解(30分钟)1.教师重点介绍文章的背景和故事情节;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小者谦卑顺从,成者威风凛凛的道理;3.教师鼓励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锻炼自信心,努力成长。
(四)合作讨论(2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小者与大者的区别,并让学生就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进行讨论;2.学生们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3.教师监督讨论进程,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五)课堂练习(20分钟)1.教师出示题目,学生分组相互考试,自行批改;2.教师让学生上台道出自己的得分情况,并及时指出错误;3.教师为学生讲解题目的答案和出题思路,帮助学生改正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7课《麋鹿》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麋鹿的生活画面,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直观感受麋鹿的生活环境。
-以故事形式引入课文,激发学生对麋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保护珍稀动物是每个人的责任,从小事做起,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对自然科学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对动物世界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麋鹿这种特殊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价值可能知之甚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简答等,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学目标:
-巩固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发现并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总结归纳
1.学生对课文中所涉及的生物学术语的掌握程度,以便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讲解。
2.学生对动物保护的认识,引导他们从生态保护的角度看待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3.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麋鹿教学设计
麋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2、难点通过对麋鹿传奇经历的了解,感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珍稀动物的图片,如大熊猫、东北虎等,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角——麋鹿。
2、知识讲解(1)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结合图片和文字描述,让学生了解麋鹿的角、蹄、尾、毛等方面的独特之处。
例如,麋鹿的角“枝杈”众多,形状独特;蹄子宽大,适合在沼泽地行走;尾巴长而多毛,能驱赶蚊蝇等。
(2)讲解麋鹿的生活习性包括麋鹿的食性(主要以草和水生植物为食)、栖息环境(喜欢在湿地、沼泽等地生活)、活动规律(晨昏活动较多)等方面。
(3)讲述麋鹿的传奇经历从麋鹿的起源开始,讲到它在中国古代的分布情况,以及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如战乱、环境破坏等,导致其数量急剧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再讲述新中国成立后,对麋鹿的保护和繁育工作,使它们的种群逐渐恢复。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麋鹿的生存环境为什么会遭到破坏?(2)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保护像麋鹿这样的珍稀动物?4、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麋鹿的重要性以及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5、课后作业(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短文。
(2)收集更多关于麋鹿或其他珍稀动物的资料,制作一份手抄报。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包含麋鹿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相关的文字资料,如科普文章、研究报告等。
六、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实地观察野生动物。
2、开展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主题班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宣传保护工作。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麋鹿》教案12篇
《麋鹿》教案12篇《麋鹿》教案12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麋鹿》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麋鹿》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24个生字,绿线内的15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漂泊”、“销声匿迹”两个词造句。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注意文章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
3、通过对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了解,懂得去保护野生动物。
4、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1、课文中提到“八国联定入侵,麋鹿惨遭厄运”对学生讲,事件的时间比较久远,可以充分地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来理解“八国联军”入侵不仅对中国人民来说是种灾难,对麋鹿来说,也是一种厄运。
2、课文中形象生动地引用历史知识,要让学生在读书中进一步体会。
【教法学法】:借助图片,观察想象,品词析句,读写结合。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制作好有关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吗?(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扬子鳄、中华鲟、白鳍豚、藏羚羊)2.师:你们了解得真多,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动物——麋鹿。
(播放课件)3.读题。
二、初读课文。
1.师:我们先来看一部《动物世界》专题片——麋鹿,请同学们认真看,看后用一、二句话简要说说影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2.生自由说,师板书: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3.理清层次。
师:哎,看来大家看得很认真,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是如何向我们介绍的?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几自然段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2-4)哪些自然段介绍了麋鹿的传奇经历?(5-7)(播放课件)三、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
1.自由读2-4,圈划你感兴趣的词句,想想感兴趣的理由。
2.小组合作交流。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麋鹿》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麋鹿》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1 了解《麋鹿》的情节,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1.2 掌握自然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1.3 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
2.思想品德与情感态度2.1 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珍爱生命的思想。
2.2 培养学生欣赏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1 了解《麋鹿》的情节,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1.2 掌握自然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2.1 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包括抓住主题、切入文本、理解文本、感受文本、评价文本。
三、教学准备1.课文《麋鹿》的ppt幻灯片2.学生课外阅读书籍3.录音笔、复读机四、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1 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即课文《初一》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于上一页中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进行重点的强化。
2.新课教学2.1导入导入视频《动物世界》中的关于麋鹿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于麋鹿的生存环境有简单的了解,并介绍这一课我们要学的《麋鹿》这篇文章的作者和主要内容。
2.2阅读《麋鹿》全文老师先示范朗读,让同学们一起读了解,将重点内容圈出处理。
学生可以在课本上做笔记。
2.3分析课文老师引导同学们对于文本中的重点难点逐一解释并帮助学生掌握自然描写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形象描写、语言描写等方面。
2.4文学鉴赏在了解完《麋鹿》全文之后,老师与同学们一起讨论,通过全文的解读与讨论,明确文章的主旨和深层含义,让学生了解到文学作品不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传达人生哲理。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文学鉴赏的能力。
3.教学总结在课程的最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于本节课的收获进行总结,并强化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反思《麋鹿》是一篇比较富有启发性和情感投入的文章,对于学生来说,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也必须要与之相匹配。
教师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引导与呈现的平衡,既要尊重学生的感性认知,又要注重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这一课的教学也要求教师在语音教学、理解阅读、文学鉴赏等方面有一定的技巧和经验,这样才能更全面的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语文《麋鹿》教案
《麋鹿》是苏教国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记叙文,它介绍了我国珍稀野生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揭示了它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描写了它曾经遭受偷盗、杀戮和被运往西方的不幸命运,突出了它终于回归祖国怀抱、在大自然中茁壮成长,体现了党和人民政府对珍稀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和保护。
全文七个自然段,按照内容特点和叙写顺序,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引出介绍对象麋鹿以及它的生活场所。
先以特写镜头展示麋鹿出没。
接着写麋鹿的生活场所——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气候温和,林茂草丰,确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末点这里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第二段(第二至四自然段):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这一段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二自然段):概括介绍麋鹿的奇特外形——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有“四不象”之称,可见“奇特”了。
第二层(第三自然段):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
先指明麋鹿属于哺乳动物,继交待它的体重可达250千克左右,在具体写它的独特角型,最长的尾巴,宽大的蹄子和随着季节变幻的毛色,同时也叙写了如此外形特点及各自的妙用。
第三层(第四自然段):介绍麋鹿自然繁殖力很低的原因是孕期长、产子少、发育缓慢。
第三段(第五至七自然段):叙写麋鹿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
这一段也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五自然段):写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麋鹿,后来逐渐稀少乃至销声匿迹,尤其是惨遭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偷盗、杀戮,以致在国内几乎绝迹。
第二层(第六自然段):介绍麋鹿在国外的悲惨命运和在英国的繁殖情况。
“大部分相继死去”和“只有”既有对比作用,又引出在英国繁殖情况的介绍,为后来的我国引进作了铺垫。
第三层(第七自然段):介绍我国何时引进多少麋鹿,安置在什么地方——突出麋鹿“回归故乡”、“回归自然”、结束“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涯,尤其是它在祖国土地上“繁衍后代,茁壮成长”,既指出了麋鹿的现状,又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珍稀动物的重视和保护。
课文语言简洁,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层次清楚,在朴素的说明中注入浓浓的情趣,极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这篇课文,不仅让学生了解称为“四不像”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同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也要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新课标的的教学要求,结合高年级学生的的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知识、能力、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放养与饲养”“陆续与相继”等词语的细微差别,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课文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学生学习课文,除了了解课文内容,还要用自己的话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和传奇色彩。
因此我认为本课的重难点确定为: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结合课文内容,学着解说员的样子来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传奇色彩。
3.通过课文的学习来体会我国对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我预定三课时完成完成我的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我设想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后检查学生学习生字和课文的预习和朗读情况,后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并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麋鹿良好的生活环境。
第二课时:我通过“创设情境导入--引导深读、理解课文--我是小小解说员”等环节来学习理解课文、巩固课文。
在这个过程中,最后我布置“送一份美好的祝愿给麋鹿”的作业。
第三课时: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参与的热情,精心创设“我是小小解说员”的情景,让学生来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和传奇色彩。
四.板书设计:
外形特点
麋鹿黄海滩涂生活习性(理想场所)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