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管路设计标注规范
汽车空调制冷管路设计要求
绩效评估过程与面谈技巧绩效评估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系统化的评价。
在评估员工表现时,需要通过特定的流程并运用一定的面谈技巧,确保评估能够精确、公正地进行。
本文将为您介绍绩效评估的过程和面谈技巧,以帮助企业有效评估员工表现。
一、绩效评估的过程1. 设定绩效标准在考核员工时,需要明确的是评估的标准。
因此,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绩效标准,以评估员工在各项工作职责和目标上的表现。
这些绩效标准应该是可以量化的,能够反映出真实的工作表现。
2. 收集评估数据在开始评估之前,需要搜集评估数据以了解员工的表现。
这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询问同事、参考工作报告和项目成果等方式进行。
这些数据将有助于评估员工在实现公司目标和标准方面的表现状况。
3. 绩效评估当数据搜集完毕之后,需要将数据反映到员工绩效表现中。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认真考察员工是否达到和超越了制定的绩效标准。
如果员工的表现不能满足标准,则需要制定处理方案,并向员工明确未来需要改进的方向。
4. 推动绩效改进绩效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確保员工持续改进工作。
根据评估的结果,需要确定无效措施以及支持员工发展的计划。
推进改进需要依据员工的优势和弱点制订可行的计划以迎接未来的挑战。
二、面谈技巧1. 保持专业态度在面谈中,企业需要保持专业态度,以确保面谈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面谈时,应保持冷静,避免冲动和主观性。
对于任何评估结果和所得出的结论,需要用清晰的语言详细地解释,以便员工能够理解收到的反馈意见。
2. 聆听员工意见在面谈中,需要倾听员工的反馈,以了解员工对自己的看法。
问题是评估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之一。
员工可以表达对自己的态度和对领导的看法,以便他们获得针对性的评估。
3. 维持氛围和确保员工信任优秀面谈技巧不仅仅是思想,还涉及管理技巧。
对员工的评估可以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同时也能让他们对企业更加信任。
因此,面谈时,需要加强员工与公司之间的互动,以维护和谐氛围。
管道标识(制冷)
横版 A 氨
Ammonia atmosphere drain to ice-water board for change
横版 B
氨
Low pressure oil drain main
横版 A 氨
Automatic air separation supply pipe 横版 B 氨
Low pressure emergency ammonia main 横版 A 氨
0.5—1.5 0—30 黄底黑字 不干胶 50 200
0.5—1.5 0—30 黄底黑字 不干胶 32 200 0.5—1.5 0—30 黄底黑字 不干胶 32 200 0.5—1.5 0—30 黄底黑字 不干胶 25 200 0.5—1.5 0—30 黄底黑字 不干胶 32 200 0.5—1.5 0—30 黄底黑字 不干胶 32 200
竖版 D
氨
59 至排气总管
To main exhaust pipe
竖版 D 氨
60 至水浴排氨器
To ammonia dilution tank
竖版 D 氨
61 氨分出液
Liquid ammonia from separator 竖版 C 氨
62 氨分抽空
Gaseous ammonia from separator 竖版 D 氨
氨
Low pressure oil drain main
横版 B 氨
Automatic air separation supply pipe 横版 A 氨
Low pressure emergency ammonia main 横版 B 氨
Vacuum tube
横版 A 氨
Oil cooled exhaust manifold
制冷设计规范
制冷设计规范第一节一般规定第6.1.1条空气调节用人工冷源制冷方式的选择,根据建筑物用途、所需制冷及冷水温度以及电源、水源和热源等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民用建筑应采用氟利昂压缩式或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二、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宜采用氟利昂或氨压约定缩式制冷。
注: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和蒸汽喷式制冷时,尚应分别符合本规范第6.3.3和6.3.4条的规定。
第6.1.2条选择制冷机时,台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考虑备用,并应与空气调节负荷变化情况及运行调节要求相适应。
注:工艺有特殊要求必须连续运行的系统,可设置备用的制冷机。
第6.1.3条制冷量这580~1750KW(50*10~150*104kcal/h) 的制冷机房,当选用活塞式或螺杆式制冷机时,其台数不宜少于两台。
第6.1.4条大型制冷机房,当选用制冷量大于或等于1160KW(100*104kcal/h) 的一台或多台离凡式制冷机时,宜同时设置一台或两台制冷量较小的离心式,活塞式或螺杆式等压缩式制冷机。
第6.1.5条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制冷机可按热泵特环工况应用。
第6.1.6条制冷装置和冷水系统的冷量损失,应根据计算确定。
概略计算时,可按下列数值选用:氟利昂直接蒸发式系统 5%~10% 间接式系统 10%~15%。
第6.1.7条冷却水的水温和水质,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制冷装置的冷却水进口温度,不宜高于表6.1.7所规定的数值;二、冷却水的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及有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
冷却水进口温度表6.1.7注:当制冷剂为氟利昂时,冷凝器冷却水的进口温度,可适当提高。
第6.1.8条非全天使用权但在整个夏季可能经常使用的大型公共建筑,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其空气调节的冷水系统,可设置蓄冷水池。
蓄冷水池的蓄冷量,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权要求和预冷时间,通过计算确定。
第6.1.9条必要时,开式冷水系统应设置蓄水箱。
蓄水箱的蓄水量,应按系统循环量的10%~25%确定。
制冷管路设计规范
目录1管路设计工艺 (1)4.1材料规格汇总及选用规范 (1)4.2管路通用工艺 (2)4.3焊接工艺要求 (6)2管路尺寸标注 (8)5.1标注总则 (8)5.2零件图 (8)5.3装配图 (9)5.4参考尺寸 (9)5.5公差 (9)3配管设计要求 (10)6.1管路设计选型 (10)6.2配管减振设计 (16)6.3配管间隙要求 (18)6.4 配管固定要求 (18)1管路设计工艺1.1材料规格汇总及选用规范紫铜因为其良好的延展性、导热性和焊接性能成为制作制冷管路的优选材料,根据其硬度分为TP2M(软态)和TP2Y(硬态)两种,其中TP2M硬度较小,适合用于连接管,TP2Y 硬度较大,适合用于换热器集管等。
目前现有的紫铜管规格见表1。
对现有机型及新产品应选用优选规格之铜管(见表1),若有新增工艺(如Locking压接)或其他结构件尺寸限制,可以选用优选规格之外的其他规格,但要尽可能少。
若后续新产品要引入新的铜管规格,则外径在12.7以上的统一使用公制尺寸,12.7(含12.7)以下统一使用英制尺寸。
表1 现有铜管原材料规格汇总1.2管路通用工艺1.2.1折弯管4.2.1.1同一根管的折弯半径应一致,以避免频繁换模。
4.2.1.2原则上可以一次折弯成型的管尽量避免拆成两根管(除非装配需要)。
4.2.1.3折弯设计必须满足折弯端部留有足够的管口直线段长度;各规格的最短直线段长度(不包括弯位的等效长度)不小于其弯管半径。
(见图1)4.2.1.4各种规格的弯管半径见表2,其优选弯曲半径是常用折弯半径,其它弯曲半径工段也可以加工。
4.2.1.5管径在φ45以上(含φ45)的铜管只能加工弯位数不超过2个的平面折弯(即半自动)。
*L为最短直线段长度图11.2.2管端成型4.2.2.1管端成型包括扩口、缩口、打定位点、墩口、锥口、管端封口和管端切弧等(见图2),其中管端封口和切弧为冷冻水大管径的制造工艺。
制冷设计规范
制冷设计规范第一节一般规定第6.1.1条空气调节用人工冷源制冷方式的选择,根据建筑物用途、所需制冷及冷水温度以及电源、水源和热源等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民用建筑应采用氟利昂压缩式或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二、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宜采用氟利昂或氨压约定缩式制冷。
注: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和蒸汽喷式制冷时,尚应分别符合本规范第6.3.3和 6.3.4条的规定。
第6.1.2条选择制冷机时,台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考虑备用,并应与空气调节负荷变化情况及运行调节要求相适应。
注:工艺有特殊要求必须连续运行的系统,可设置备用的制冷机。
第6.1.3条制冷量这580~1750KW(50*10~150*104kcal/h) 的制冷机房,当选用活塞式或螺杆式制冷机时,其台数不宜少于两台。
第6.1.4条大型制冷机房,当选用制冷量大于或等于1160KW(100*104kcal/h) 的一台或多台离凡式制冷机时,宜同时设置一台或两台制冷量较小的离心式,活塞式或螺杆式等压缩式制冷机。
第6.1.5条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制冷机可按热泵特环工况应用。
第6.1.6条制冷装置和冷水系统的冷量损失,应根据计算确定。
概略计算时,可按下列数值选用:氟利昂直接蒸发式系统5%~10% 间接式系统10%~15%。
第6.1.7条冷却水的水温和水质,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制冷装置的冷却水进口温度,不宜高于表6.1.7所规定的数值;二、冷却水的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及有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
冷却水进口温度表6.1.7注:当制冷剂为氟利昂时,冷凝器冷却水的进口温度,可适当提高。
第6.1.8条非全天使用权但在整个夏季可能经常使用的大型公共建筑,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其空气调节的冷水系统,可设置蓄冷水池。
蓄冷水池的蓄冷量,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权要求和预冷时间,通过计算确定。
第6.1.9条必要时,开式冷水系统应设置蓄水箱。
蓄水箱的蓄水量,应按系统循环量的10%~25%确定。
空调制冷系统管路设计 更新
空调制冷系统管路设计对于空调制冷系统来说,连接管路主要是用紫铜管,因为管路里面需要走制冷剂,所以里面的洁净度和光滑度都有一定的要求,而管路需要加工成各种形状。
所以大点的铜管生产工厂都会有专门生产空调制冷系统用的铜管。
国标GB/T17791-2007空调与制冷设备用无缝铜管作了如下要求。
无氧紫铜管(TU1、TU2),磷脱氧紫铜管(TP1紫铜管、TP2紫铜管)具体规格如下表:(摘自网上信息,仅供参考)外径 mm 壁厚 mm 外径 mm 壁厚 mm 外径 mm壁厚 mm外径 mm 壁厚 mm6.35 0.8 19.05 1.0 32 1.5 45 1.59.52 0.8 22.2 1.0 35 1.3/1.5 54 1.5/212.7 0.8 25.4 1.0/1.2 38 1.3/1.5 67 2.515.88 1.0 28.6 1.2/1.3/1.5 42 1.3/1.5 89 2.5而对于美国的ASHRAE的要求,空调制冷系统用铜管分为两种K型(加厚型)和L型(中型),最常用的是L型。
M型被认为强度不够而不适合用在制冷剂系统。
管路设计的基本原则:1.保证供应蒸发器所需的的制冷剂液体,从而保证制冷能力;2.保证制冷剂以最小的压降在系统中流动,以避免产生额外的功率损失;3.保证冷冻油和制冷剂尽量回到压缩机而不会在管路中积存,从而保证压缩机的正常运行;4.防止制冷剂液体和冷冻油不会对压缩机造成冲击;5.管路和制冷剂的合理成本。
管径的选择选择管径时对于不同用途的制冷系统会用不同的考虑,对于舒适性空调,每天的使用时间约为8-18小时,所以比较在意初投资,如果想为了减小压降而过份增大管径,那么无论是管路还是制冷剂充注量的成本都会增加,所以可以在保证回油的及合理的压降的条件下选择成本比较低的方案。
而工业用空调,特别是机房空调,是全年无休运行,所以比较在意运行费用,这时可以考虑在保证回油时制冷效率比较高的方案。
GB_T9237-2024CN制冷系统及热泵安全与环境要求(附2024年第2号修改单)
燃烧安全
使用燃气的制冷系统或热泵应安 装安全阀、火焰探测器、燃气泄 漏报警器等安全装置,确保安全 运行。
制冷剂及加注要求
制冷剂类型
GB_T9237-2024CN 规定了制冷系统中可 使用的制冷剂类型, 并对制冷剂的性能要 求进行了详细说明。
制冷剂加注量
标准规定了制冷剂的加注量, 以确保制冷 系统的最佳性能和安全运行。
噪声类型 室内机 室外机
限值(dB(A)) ≤45 ≤60
能效要求
节能管理要求
节能目标设定
制定明确的节能目标,并定期进 行监测和评估,确保目标实现。
节能技术应用
采用高效节能技术,例如变频技 术、热回收技术等,降低能耗。
能源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制度,包括 能源消耗监测、能耗分析、节能 措施实施等。
对制冷剂回收利用程序和流程 进行了更详细的规定,加强了 环境保护要求。
4 4. 安全测试内容扩展
增加了新的安全测试项目,例 如制冷剂泄漏检测和系统压力 测试。
结论
GB_T9237-2024CN标准为制冷系统及热泵的安全与环境要求提供了全面指南 。 该标准有助于提高行业标准,促进可持续发展,确保产品安全可靠。
违反后果
未能满足强制性要求会导致产品不符合标准,无法获得认证。 还可能面临法律责任,包括罚款、产品召回等。
2024年修改内容重点
1 1. 制冷剂要求更新
更新了对某些制冷剂的应用限 制,例如R32的应用范围。
2 2. 能效标准提升
提高了制冷系统和热泵的能效 要求,鼓励使用更加节能的设 备。
3 3. 回收利用要求细化
GB_T9237-2024CN 制冷系统及热泵安全 与环境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制冷系统和热泵的安全与环境要求,涵盖了设计、制造、安装、 运行、维护和报废等各个环节。
制冷设计规范
口必须装设排放管, 排放管的出口, 应高于周围5m内 0 最高建筑物的屋脊5 0 m
第 207 台或两 台以上 氟利 昂压缩 .. 条 当设 置两 式制冷机时 , 各台 的制冷剂 管道 , 不得连通 。
②氨制冷机房的防火要求, 应按国家现行的《 建 筑设计防火规范》 执行。
二、 冷却水的水质 , 应符合国家现行( 工业循环冷却 水处理设计规范》 及有关 产品对水质的要求 。
二次泵的设置, 应根据冷水系统的大小、 各并联环 路压力损失的差异程度、 使用条件和调节要求等, 通过
技术经济 比较 确定。
第 1 . 条 .1 02 当厂区内或群体式民用建筑中有若
择, 应根据建筑物用途 、 所需制冷 量及冷水 温度 以 及电 源、 水源和热源等情况 , 通过技术经济 比较确定 , 符 并应 合下列要求 : 一、 民用建筑应采用氟利 昂压缩式或 澳化 铿吸收式 制冷 ; 二 、 厂房及辅 助建筑物 , 采用 氟利 昂或氨 压 生产 宜 缩式制冷 , 可采 用澳化铿 吸收式或蒸 汽喷射式制 冷。 亦
液器 , 其容积应按贮存制冷系统 中的全部嗅化铿溶液计 算。
度低4 6 一 C; 三、 直接蒸发表面式冷却器, 应按本规范第 554 ..
条 确定 。 第 203 水冷式冷凝 器的冷却 水进 出 口温差 , .. 条 宜按下列数值选 用 : 立式壳管式 冷凝 器 卧式壳管式 、 套管式和组合 式冷凝器 淋激式冷凝器
球温度高8 一巧℃。 第202 ..条 选择制冷机时, 其蒸发温度应符合下
列规定 : 一、 卧式壳 管式 蒸 发器 , 比冷 水 出 口温度 低 2 宜 -
水温度不低于5 ℃时, 应采用嗅化锉吸收式制冷。
空调冷冻水管道设计
空调冷冻水管道设计本次设计制冷机房独立设置,分出的冷冻水管分别送入各新风机组及各末端设备。
8.1空调冷却水系统设计8.1.1设计原则1. 空调管路系统应具备足够的输送能力;2. 合理布置管道,管道的布置要尽可能地选用同程式系统,易于保持环路的水力稳定性;3. 确定系统的管径时,应保证能输送设计流量,并使阻力损失和水流噪声小,以获得经济合理的效果。
同时设计中要杜绝大流量小温差问题;4. 设计中,应进行严格的水力计算,以确保各个环路之间符合水力平衡要求,式空调水系统在实际运行中有良好的水力工况和热力工况;5. 空调管路系统应能满足中央空调部分符合时的调节要求;6. 空调管路系统设计中要尽可能多地采用节能技术措施;7. 管路系统选用的管材、配件要符合有关的规范要求;8.管路系统设计中要注意便于维修管理,操作、调节方便。
8.1.2系统水力计算过程水系统计算步骤如下:1.布置制冷机房,确定冷冻水走向及水路附件。
并画出水系统轴测图。
2.根据推荐流速和流量确定各管路管径,并计算实际流速。
3.计算水管路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最后选择冷水泵。
阻力的计算1.流量计算)-(h g p t t c QW =kg/s (8—1)式中 W ——水流量,kg/s ;Q ——设备所需提供的冷量,kW ; t g ——供水温度,℃; T h ——回水温度,℃;c p ——水定压比热,kJ/(kg ·℃),常温时c =4.1868;kJ/(kg ·℃)。
2.管径的确定实际管径可由下式计算:πυ4Wd =m (8—2) 式中 d ——水管管径,m ;W ——水流量,m 3/s ; υ——水流速,m/s ;一般水系统中管内水流速按表8-1中的推荐值选取。
表8—1管径及相应的流速管径/mm 15 20 25 32 40 50 65 80 100 125闭式系统 0.3-0.5 0.5-0.6 0.6-0.7 0.7-0.9 0.8-1.0 0.9-1.2 1.1-1.4 1.2-1.6 1.3-1.8 1.5-2.0 开式系统0.3-0.4 0.4-0.6 0.5-0.6 0.6-0.8 0.7-0.9 0.8-1.0 0.9-1.2 1.1-1.4 1.2-1.6 1.4-1.8 由式8-2算出实际管径后,可按文献[1]表10-2选取与算出的实际管径相近的标准管径,之后可算出实际流速。
制冷管道设计
低温放油管所采用的管道公称直径不宜小于25mm。
氨系统管道管径确定
• 6.设备之间均压管,可根据设备接管规格确定。 设备多于2台时,设备间的均压总管管径通常取比 设备接管规格大一个档次。 7.放空管可根据接管的管径确定。
•
(二) 制冷剂管道的布置
• 布置原则
• 保证各个蒸发器得到充分的供液。
于饱和温度差也各有定值。若实际工况和所列图
表规定的工况不同时,需修正,然后,才能到所
给出的图表中进行使用。
氨系统管道管径确定
• 修正公式有: • 吸气管(回气管)修正公式: LS * t 0.55 Q QS ( ) (kW )(5 2) L * t S • 排气管和高压侧液体管的修正公式: • 式中,Q—经修正后用于图表的工况负荷(Kw); • • QS—配管设计时的工况负荷(Kw) Δt—图表中规定工况的饱和温度降(℃);
表 6-3
管道类型 工作温度 允许压力(kPa)
吸入管或回气管
-45 -40 -33 -28 -15 -10
90-150
3 3.76 5.06 6.18 9.91 11.67
19.61
排气管
氨系统管道管径确定
• 二、图表计算法 • (一)图表的种类 • 各类管径计算图,都以横座标为制冷负荷 量,纵座标为计算管道公称直径,以DN表 示,各管线长度均指总当量长度,并限制 压力降值。
•
保温层厚度应能保证隔热层外表面的温度不低于当地条
件下的露点温度。需要保温的设备有氨液分离器,低压循 环桶、排液桶、中间冷却器等。需要保温的管道有各种低
温管道,及与低温设备连接的放油管、排液管等。
• 融霜热氨管也应进行保温,不保温会因热交换使热氨的 温度降低。
建筑制冷工程的规范要求
建筑制冷工程的规范要求建筑制冷工程是指在建筑物内部安装制冷设备,以保持室内温度合适的工程。
为确保建筑制冷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以下是建筑制冷工程的规范要求:1. 设计规范要求在建筑制冷工程设计过程中,需满足以下规范要求:- 建筑结构要能承受制冷设备和配管的负荷- 设备选型应符合国家标准,并考虑整体能效- 配管布置应便于维修和清洁- 冷却剂的选择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2. 安装规范要求建筑制冷工程的安装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规范要求:- 安装人员应持有相关资质证书,具备安全操作技能- 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便于维护和保养- 配管安装应牢固可靠,无渗漏现象- 冷凝器和蒸发器等设备的通风和散热要求应得到满足3. 运行规范要求建筑制冷工程的运行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规范要求:- 系统运行前,需要进行设备调试和试运行,确保正常运行- 制冷剂的充注应按照相关标准,避免过量或不足- 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清洁冷凝器和蒸发器,保证散热效果- 监测系统运行情况,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异常现象- 节能使用制冷设备,尽量通过控制系统实现智能调节4. 安全规范要求建筑制冷工程的安全要求非常重要,以下是相关规范要求:- 制冷设备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具备防火、爆炸、漏电等保护功能- 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电气线路和设备的接地情况- 严禁在制冷系统上进行无关操作或擅自改动设备参数- 建立应急预案,遇到设备故障或事故时,进行及时处置总之,建筑制冷工程的规范要求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安全可靠的重要保障。
遵循相关规范要求,可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系统性能,并减少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建筑制冷工程的规范要求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建筑和制冷技术需求。
制冷设计规范
制冷设计规范制冷设计规范第一节一般规定第6.1.1 条空气调节用人工冷源制冷方式的选择,根据建筑物用途、所需制冷及冷水温度以及电源、水源和热源等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民用建筑应采用氟利昂压缩式或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二、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宜采用氟利昂或氨压约定缩式制冷。
注: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和蒸汽喷式制冷时,尚应分别符合本规范第6.3.3 和6.3.4 条的规定。
第6.1.2 条选择制冷机时,台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考虑备用,并应与空气调节负荷变化情况及运行调节要求相适应。
注:工艺有特殊要求必须连续运行的系统,可设置备用的制冷第6.1.3 条制冷量这580 ?1750KW (50*10 ?150*104kcal/h)的制冷机房,当选用活塞式或螺杆式制冷机时,其台数不宜少于两台。
第6.1.4 条大型制冷机房,当选用制冷量大于或等于1160KW(100*104kcal/h) 的一台或多台离凡式制冷机时,宜同时设置一台或两台制冷量较小的离心式,活塞式或螺杆式等压缩式制冷机。
第6.1.5 条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制冷机可按热泵特环工况应用。
第6.1.6 条制冷装置和冷水系统的冷量损失,应根据计算确定。
概略计算时,可按下列数值选用:氟利昂直接蒸发式系统5% ?10% 间接式系统10% ?15%。
第6.1.7 条冷却水的水温和水质,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制冷装置的冷却水进口温度,不宜高于表 6.1.7 所规定的数值;二、冷却水的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及有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
冷却水进口温度表6.1.7注:当制冷剂为氟利昂时,冷凝器冷却水的进口温度,可适当提高。
第6.1.8条非全天使用权但在整个夏季可能经常使用的大型公共建筑,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其空气调节的冷水系统,可设置蓄冷水池。
蓄冷水池的蓄冷量,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权要求和预冷时间,通过计算确定。
第6.1.9 条必要时,开式冷水系统应设置蓄水箱。
9制冷管道设计
(6)多组蒸发器的回气支管接至 同一吸气 总管时 ,应根 据蒸发器与制冷压缩机的相对位臵采取不同的方法处理,
2.排气管
制冷压缩机排气管的设计也应考虑带油问题 ,此外 ,还 应避免停机后在排气管中可能凝结的液滴流回制冷压缩 机。 (1)为了防止 润滑 油或 可能冷 凝下来 的液 体流 回压缩 机 ,制冷压 缩机 的排 气管 应有0. 01~0. 02的坡度, 坡向油分离器或冷凝器。
在氟利昂制冷系统中,应尽量减少连接管件以避免泄漏, 制冷管道一般采用焊接连接。在管道与设备或阀件之间 可用法兰连接 ,但注意不得使用天然橡胶垫料 ,也不 能涂矿物油,必要时可涂甘油。管径在 20mm以下的 紫铜管需拆卸部位采用带螺纹和喇叭 口的接头丝扣连 接。 氨制冷系统的管道一律采用焊接连接,设备或阀门上带有 法兰的可用法兰连接。
(4)制冷系统在运行中,如发生有部分停机或全部停机时, 必须防止液态制冷剂进人制冷压缩 机 ;
(5)防止制冷压缩机曲轴箱内缺少润滑油;
(6)应能保持气密、清洁和干燥 ;
(7)按工艺流程合理,操作、维修 、管理方便的原则进行 管道的配臵;
(8)输送液体的管段,除特殊要求外,不允许设计成倒“ U” 字形管段,以免形成阻碍流动的气囊 ; (9)输送气体的管段,除特殊要求外,不允许设计成“ U” 字形管段,以免形成阻碍流动的液囊 ; (10)必须按照制冷系统所用的不同制冷剂特点 ,选用管 材 、阀门和仪表等。
3.液体管 (1)冷凝器至储液器在储液器内有气体反 向流入 冷凝器时,冷凝器内的液体制冷剂仍能顺利流入储液器, 其管径大小应按满负荷运行时液体流速不大于 0. 5m/s 来选择 。在接管的水平管段应有不小于 0.01的坡度 , 坡向储液器。该管段应尽量减少弯头或管弯,储液器的 进液阀最好采用角阀(角阀阻力较小)。储液器应低于 冷凝器 ,角阀中心与冷凝器 出液 口的距离应不小于 200mm。采用直通式储液器时,从冷凝器出来的过冷 液体进人储液器后将失去过冷度。
冷库制冷管道
冷库制冷管道1、制冷管道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 5031 6、《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T 20801和《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的有关规定。
2、氨、卤代烃及其混合物制冷系统管道的设计压力应根据当地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和工作压力计算确定,高压侧设计压力不应小于冷凝温度加5℃所对应的制冷剂饱和压力及当地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加5℃所对应的制冷剂饱和压力中的最大值,低压侧设计压力不应小于当地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加5℃所对应的制冷剂饱和压力及最高工作压力加循环泵扬程中的最大值,并且制冷系统管道设计压力不应小于表6.5.2内规定的压力值。
3、二氧化碳制冷系统管道的设计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与热气融霜无关的管道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系统运行的最高工作压力,并且最低设计压力不应小于3.9MPa;(2)与热气融霜有关的管道设计压力不应小于最高融霜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并且最低设计压力不应小于5.1MPa。
4、氨、卤代烃及其混合物制冷系统管道的设计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压侧管道应按压缩机最高排气温度加10℃确定,并且不宜低于150℃;(2)低压侧管道应按设计蒸发温度减3℃~5℃确定;(3)热气融霜管道应按高压侧管道和低压侧管道运行工况中材质、许用应力最不利条件时对应的温度确定。
5、二氧化碳制冷系统管道的设计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复叠式制冷系统的低温级低压侧管道应按设计蒸发温度减3℃~5℃确定;(2)低温级冷凝温度低于0℃的复叠式制冷系统的低温级高压侧管道应按高温级制冷系统的设计蒸发温度减3℃~5℃确定;(3)低温级冷凝温度高于0℃的复叠式制冷系统的低温级高压侧管道应按低温级最高排气温度加10℃确定,并且不宜低于80℃;(4)间接式制冷系统的载冷管道应按制冷系统设计蒸发温度减3℃~5℃确定;(5)热气融霜管道应按低温级的高压侧管道和低压侧管道工况中材质、许用应力最不利条件时对应的温度确定。
制冷管路设计标注规范
2
6.35*0.7
凸点 L≦7
3
9.52*0.8
凹点、凸点 L≦10
4
12.7*1.0
凹点、凸点 L≦10
1.3 焊接工艺要求 1.3.1 焊接间隙
焊接设计间隙一般取0.05~0.15(单边),毛细管焊接间隙取0.1~0.20(单边)。 1.3.2 两管对接插入深度
两管轴线同心对接的配合长度(图5)
Φ12
4
4
5
4
5
4
5
4
5
5
6
5
7
6
7
单位:mm
Φ16
6 6 6
7 7 7
1.3.4 两管对接限位结构设计 两管件对接必须有限位结构设计,以控制插入深度。可以根据使用情况的不同参考图7
选用,两管轴线垂直对接,除图6中B、C结构外,还可以选择对主管的孔翻边,支管打定位 凸包。
图7 1.3.5 两焊点之间距离
铜管规格
1 4.76*0.6 2 6.35*0.7 3 9.52*0.8
4 12.7*1.0
5 16*1.0 6 19*1.2 7 22*1.5 8 25*1.5 9 28*1.5 10 32*1.5
参考长 度L 5 7 10
10
15 15 15 15 20 20
图2
表3 现有管端成型模具规格汇总
扩(缩)口内径 扩(缩)口外径 管端切
R15L20
手动
2 6.35*0.7
R10L10
R15L20
手动
3 9.52*0.8
R15L15
R20L20,R30L30
数控
4 12.7*1.0
R20L20
R25L30,R25L20
制冷性能件图纸CTQ项目标注基础知识课件
例如:图纸中增加了4处CTQ项目,技术要求中增 加了CTQ说明。
谢 谢!
不管理;但对装配有影响的尺寸无论是否有公差, 都必须标注(包装箱/底垫/顶盖等)。
✓公差配合尺寸 有精密度配合要求的,才管理;非同类材料,
如金属和塑料的配合尺寸,需要重点管理。
✓特殊要求 有圆度/粗糙度/平面度/垂直度等要求的标注,
全部作为CTQ管理。
• 必检关键尺寸的确定原则
需要了解零件加工的条件。通过设备/模具完全保 证的,可适当删减。(零部件封样时,全尺寸测量, 批产时可不管理),但是:
规范技术要求: ✓按技术要求的重要性顺序编制技术要求; ✓对同类/相近零部件的技术要求进行规范,做到 “同一标准,同一指标,同一检测方法”。
• 必检关键尺寸的确定原则
一般情况,一个零部件的必检测关键尺寸选定在5 个以内,除非象侧板这样的配合部位非常多的部品, 才会更多选择。
✓外形尺寸 对公差没有要求或者宽公差要求的尺寸,一般
• 制件表面需阳极电泳,表面漆膜为黑色且漆面光 泽平整,冷凝器各端口距管口50范围内不涂漆。
• 散热钢丝与冷凝器管道焊接牢固,冷凝器固定架 与钢管焊接牢固美观。
• 管内残留水分含量、残留杂质含量及含油量应符 合企标QMB-J51.002 蒸发器、冷凝器通用技术规范 规定。
• 物料应符合QMB-J10.009 产品中限制使用有害物质 的技术标准的规定。
• 制冷关键件的必检尺寸
形位要求尺寸,如: ✓翅片与弯管轴线的垂直度; ✓丝管式蒸发器钢丝的平面度;
特殊要求尺寸,如: ✓毛细管插入干燥过滤器的限位尺寸 ✓重要的装配标记尺寸
• 示例:蒸发器技术要求内容
•标有 的尺寸是图纸关键质量控制尺寸即CTQ项 目。
CAS167-2008制冷装置用管路标准编制说明
制冷装置用管路说制明编约克(无锡)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2008年8月1制冷装置用管路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及背景制冷装置用管路及其特点1.1(或)(以下简称制冷管路)是成套的制冷装置中用以输送和制冷装置用管路控制介质流动的由管路组成件装配而成的组件。
具有下列特点:与制冷装置中的设备(如压缩机、电机、压力容器等)连接构成成套的(1) 装置提供给用户; (2)管路长度短,结构紧凑; (3)有许多零部件(如仪器、仪表、阀门、压缩机等等)采用进口件;介质为制冷剂、润滑油或制冷剂和润滑油的混合物;(4) 介质对材料无腐蚀或很小;(5)低温侧的制冷剂管路在停机时为常温,工作时虽然为低温,但此时对应(6) 的压力很低,属于低温低应力工况。
制冷管路不属于现有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标准规范的管辖1.2工业 20801.1 《压力管道规范GB/T 在《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压力容器安全50316部分:总则》、GB 管道第1《钢制压力容器》中,关于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的管辖150技术监察规程》和GB 范围是这样规定的: (1)《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年版的《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中第四条规定了不适在1996 “设备本体所属管道”;其中第四条的第(一)款是这样规定的:用的管道。
部分:总则》:第1(2)GB/T 20801.1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部分:总则》第1 —2006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在GB/T 20801.1)”小点中是这样规定的“定型设备条规定了不适用范围,在“i中第1.4如泵、压缩机和其他输送或加工流体设备的内部管道以及设备的外接管口”;《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3)GB 50316条规定了不《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中第1.0.3GB 50316在—2000款是这样规定的“制造厂成套设计的设备或1.0.3.1适用的管道。
其中第机器所属的管道”;《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4) 2在1999年版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第2条第4款是这样规定的:“本规程适用的压力容器除本体外还应包括:(1)压力容器与外部装置焊接连接的第一道环向焊缝的焊接坡口、螺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接头、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专用连接件或管件连接的第一个密封面;……”;(5)GB 150《钢制压力容器》:在GB 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第3.3条“容器范围”中的第3.3.1条是这样规定的:“容器与外部管道连接a)焊接连接的第一道环向接头坡口端面;b)螺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接头端面;c)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d)专用连接件或管件连接的第一个密封面。
工业制冷设备管道设计施工技术要求
1.适用范围及引用原则本规范适用于xxxxxxxxx公司生产的工业制冷机组、工业制冷压缩机及附属设备等制冷设备所在系统、管道的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
引用标准:GB 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43-9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4-98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16-2000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TB6-62制冷工程设计手册管道工程设计、施工时除应符合本规范和以上引用标准外,还需符合我公司提供的《安装维护手册》及其它相关国家标准。
2.机组安装制冷机组的安装,除应按照我公司提供的《安装维护手册》执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于制冷机组、整体安装的制冷压缩机等,一般应进行外表清洗并检查机组内的真空情况(或充气内压状况);符合有关设备文件规定的设备,其内部零件可不拆洗,但如超过保险期或有明显缺陷时,也应进行清洗;2.对于现场组装的各种型式的制冷设备,安装前应把主机零部件、附属设备和管道进行清洗。
清洗后应将清洗剂和水分除净并应检查零部件表面有无损伤及缺陷,合格后应在表面涂上一层防锈机油。
3.安装氨制冷设备时,需要现场配制的零部件,严禁采用铜和铜合金材料(磷青铜除外)。
4.制冷机组接管前,应先清洗进、出所有管道;管道应作必要的支承。
连接时应注意不要使机组变形,而影响电机和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对中。
5.制冷设备管道的焊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
6.制冷设备的安装,必须采用专用制冷阀门和仪表;制冷设备的法兰、螺纹接头等处的密封材料,应选用耐油石棉胶板、聚四氟乙烯膜带、甘油一氧化铝或氯丁橡胶密封液等。
7.制冷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现行的有关设备工程设计规范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8.制冷机组的安装,应在机组底座或与底座平行的其他加工平面上找正、找平,其纵向和横向的水平偏差不应超过1/1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选用优选规格之铜管(见表 1),若有新增工艺(如 Locking 压接)或其他结构件尺寸限
制,可以选用优选规格之外的其他规格,但要尽可能少。若后续新产品要引入新的铜管规
格,则外径在 12.7 以上的统一使用公制尺寸,12.7(含 12.7)以下统一使用英制尺寸。
表1 现有铜管原材料规格汇总
优选规格
4.2.1.4 各种规格的弯管半径见表 2,其优选弯曲半径是常用折弯半径,其它弯曲半径工
段也可以加工。
4.2.1.5 管径在φ45 以上(含φ45)的铜管只能加工弯位数不超过 2 个的平面折弯(即半
自动)。
表2 各种规格弯管半径汇总
铜管规格 优选弯曲半径
其他弯曲半径
备注
1 4.76*0.6
R10L10
1 管路设计工艺
1.1 材料规格汇总及选用规范
紫铜因为其良好的延展性、导热性和焊接性能成为制作制冷管路的优选材料,根据其
硬度分为 TP2M(软态)和 TP2Y(硬态)两种,其中 TP2M 硬度较小,适合用于连接管,TP2Y
硬度较大,适合用于换热器集管等。目前现有的紫铜管规格见表 1。对现有机型及新产品
时预留加工时的夹模直线段长度;开孔方向最好要与铜管的某条直线段成 0°、90°或 180 °等特殊角度,应尽量避免非特殊角度,如 131°。(见图 4)
L
ID 拔孔
图3
图4 表4 各种规格铜管钻拔孔规格汇总
铜管规格
钻拔孔规格
1
4.76*0.6
2
6.35*0.7
3
9.52*0.8
4.8,6.4
4
12.7*1.0
Φ12
4
4
5
4
5
4
5
4
5
5
6
5
7
6
7
单位:mm
Φ16
6 6 6
7 7 7
1.3.4 两管对接限位结构设计 两管件对接必须有限位结构设计,以控制插入深度。可以根据使用情况的不同参考图7
选用,两管轴线垂直对接,除图6中B、C结构外,还可以选择对主管的孔翻边,支管打定位 凸包。
图7 1.3.5 两焊点之间距离
16
76*2.0
1.2 管路通用工艺
1.2.1 折弯管
4.2.1.1 同一根管的折弯半径应一致,以避免频繁换模。
4.2.1.2 原则上可以一次折弯成型的管尽量避免拆成两根管(除非装配需要)。
4.2.1.3 折弯设计必须满足折弯端部留有足够的管口直线段长度;各规格的最短直线段长
度(不包括弯位的等效长度)不小于其弯管半径。(见图 1)
2
6.35*0.7
凸点 L≦7
3
9.52*0.8
凹点、凸点 L≦10
4
12.7*1.0
凹点、凸点 L≦10
1.3 焊接工艺要求 1.3.1 焊接间隙
焊接设计间隙一般取0.05~0.15(单边),毛细管焊接间隙取0.1~0.20(单边)。 1.3.2 两管对接插入深度
两管轴线同心对接的配合长度(图5)
图5
设计中两管轴线同心对接的配合长度应优先选用表3《现有管端成型模具规格汇总》中的参 考长度L。 1.3.3 两管轴线垂直对接的插入深度(图 6)
两管轴线垂直对接的插入深度见表5.
支管外径 主管外径
Φ12 Φ16 Φ19 Φ22 Φ25
Φ28 Φ32 Φ35
图6 表 5 两管垂直对接插入深度
Φ10 以下
墩口、锥口 锥口 锥口
管端封口
11 35*1.5
20 32,33,35,35.5
12 38*1.5
20
38
R20D9
13 42*1.5
20
R20D9 管端封口
14 45*1.5
30
28(旋压缩口)
管端封口
15 54*2.0
30
32,38(旋压缩口) R27D15 管端封口
16 76*2.0
30
76
两焊点之间的距离过近会影响焊接质量,出现焊漏、焊堵等缺陷。在设计时应注意区 分以下类型结构的焊点,避免焊点距离过近,影响焊接质量。
图8 注:图8中,焊点1、2、4、5可在同一工装上一次性配管焊接,L1-2 >2A(A为支管直 径);3与6需在先焊好焊点4和5之后,再焊3、6。当A≤12时,L5-6≥40mm;当12<A≤25 时,L5-6≥50mm;当25<A<40时,L5-6≥60mm。 1.3.6 结构设计应考虑工人区分零件的极限 以下是两端尺寸相近的对称零件,肉眼难以区分,人工配管易出错。
铜管规格
1 4.76*0.6 2 6.35*0.7 3 9.52*0.8
4 12.7*1.0
5 16*1.0 6 19*1.2 7 22*1.5 8 25*1.5 9 28*1.5 10 32*1.5
参考长 度L 5 7 10
10
15 15 15 15 20 20
图2
表3 现有管端成型模具规格汇总
扩(缩)口内径 扩(缩)口外径 管端切
改进1:将数值相近的尺寸通过调整其它尺寸,使其相等。
改进2:将数值相近的尺寸通过调整尺寸,使两尺寸区别放大到肉眼容易区分的范围。
1.3.7 焊料的选择。根据生产经验,焊料与焊剂的选择如下: 1.3.7.1 紫铜与紫铜的焊接,用BCu88PAg钎料。 1.3.7.2 紫铜与黄铜、钢的焊接推荐使用BAg45CuZn钎料,钎剂为U型糊状焊剂(硼酸、KF、 硼酸盐等)。 1.3.8 焊接符号 1.3.8.1 管路组(部)件图纸必须注明焊接符号(氧乙炔焊),如图9所示。
R15L20
手动
2 6.35*0.7
R10L10
R15L20
手动
3 9.52*0.8
R15L15
R20L20,R30L30
数控
4 12.7*1.0
R20L20
R25L30,R25L20
数控
5
16*1.0
R30L30
R20L30
数控
6
19*1.2
R25L30
R30L30
数控
7
22*1.5
R30L30
R30L25
数控
8
25*1.5
R40L40
R40L30
数控
9
28*1.5
R45L45
R45L40
数控
10 32*1.5
R50L50
数控
11 35*1.5
R50L80
数控
12 38*1.5
R60L80
半自动
13 42*1.5
R60L80
R85L80
半自动
14 45*1.5
R70L80
半自动
15 54*2.0
R80L100
R35 管端封口
*φ4.76墩口长度为4mm,φ6.35和φ9.52墩口长度为5mm
*R15D3 表示切弧半径为 15mm,切弧深度为 3mm
1.2.3 钻拔孔 4.2.3.1 一般焊接注氟嘴(φ6.35)和平衡管(φ4.76)用的孔使用钻孔工艺,φ9.52 以上孔径的为拔孔,拔孔翻边高度不小于 2mm(φ35 以上不小于 5mm),(见图 3),具体规 格见表 4。 4.2.3.2 钻(拔)孔位置须距离铜管弯位和管端(不包含管端成型长度)至少 30mm,同
14
45*1.5
32,42
15
54*2.0
32,38,42,54
16
76*2.0
38
*4.8,6.4 为钻孔,其他为拔孔
1.2.4 定位点 1.2.4.1 工段目前可以对12.7(含)以下的铜管打定位点,具体加工能力见表5。
表5 各种规格铜管打定位点规格汇总
铜管规格
钻拔孔规格
1
4.76*0.6
凸点 L≦5
目录
1 管路设计工艺............................................................................................................................ 1 4.1 材料规格汇总及选用规范............................................................................................. 1 4.2 管路通用工艺................................................................................................................ 2 4.3 焊接工艺要求................................................................................................................ 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其他可选规格
1
4.76*0.6
2
6.35*0.7
3
9.52*0.8
4
12.7*1.0
12.7*0.8
5
16*1.0
15.88*1.0
6
19*1.2
7
22*1.5
8
25*1.5
9
28*1.5
28.6*1.5
10
32*1.5
11
35*1.5
12
38*1.5
13
42*1.5
14
45*1.5
15
54*2.0
(ID)
(OD)
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