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化学中的类比联想教学法
类比法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
![类比法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52f3555c77da26924c5b0d6.png)
类比法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导言:在中学化学课程中涉及大量微观层面的化学知识,这些内容相对抽象,又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类比的方法,能很好帮助学习者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所以在学习中有目的地培养类比思维,逐步掌握类比的思维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类比法学习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
一、类比法在化学课堂学习中的主要作用(一)突破难点,建构知识当涉及微观或抽象的概念理论知识学习时,虽然现在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使一些知识学习变得更形象直观,提高了学习效率,但从学生建构知识的角度来看,在传统的讲授法中采用类比法学习,依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气体摩尔体积①知识时,比较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下体积主要影响因素时,单纯地解释粒子大小、粒子间距、粒子数目的影响,既抽象难懂,又枯燥乏味、如果用篮球和乒乓球,以球的大小、球的距离、球的多少对堆积的体积的影响作类比,则学生既乐于接受,又能牢固掌握。
图一用球类比原子讨论物质体积的影响因素①气体摩尔体积:指的是在1摩尔任何理想气体在一定状态下所占的体积。
气体分子的数目和气体分子间的间距是影响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气体分子大小也会有少量影响。
(二)归纳整理,形成体系如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在学习了卤族元素和碱金属①元素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断增加,原子半径不断加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在学习碳族、氧族、氮族等其它主族元素知识时与之进行类比,既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又可使元素化合物知识系统化。
又如学习有机化学知识时,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以及醇、醛、羧酸②等不同类别有机物知识的学习,其实都是采用类比法进行学习,找出结构共性,然后类推性质。
这样由点到面,举一反三,就能事半功倍,提高效率也使学生对有机物知识能系统地掌握。
(三)训练思维,掌握方法科学方法是我们学习研究科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好的科学方法能使我们在学习研究化学知识时如虎添翼,猜想与假设能力是核心要素。
例谈化学教学中的类比思维
![例谈化学教学中的类比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e6ef8745e518964bcf847c13.png)
例谈化学教学中的类比思维苍溪实验中学谭飞鸣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社会提出了不断的挑战。
在教育教学过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又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已成为现代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教育学生学会思维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有效途径,因而它必定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逻辑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的思维能力,可以为化学教学中的各种能力培养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达到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双重目的。
也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类比,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科学家常根据类比推理得出重要结论。
类比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或逻辑推理的方式,也是现代人必备的一种思维品质。
所谓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以关于两个事物某些属性相同的判断为前提,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
是根据两个事物具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其中一个事物还具有另一属性,从而推出另一个事物也可能具有这一相同或相似的属性。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比葫芦画瓢,但是,我们对这个话认真思考就会发现,为什么要比葫芦画瓢,而不比冬瓜画瓢呢?因为冬瓜与我们要画的瓢之间没有相似性!为什么比葫芦画瓢,而不是比葫芦画葫芦呢?原来瓢与葫芦之间还应该有差异!所以,类比推理具有或然性。
如果前提中确认的共同属性很少,而且共同属性和推出来的属性没有什么关系,这样的类比推理就极不可靠,称为机械类比。
因此,我们在用这个方法的时候,既要注意到两者之间的相似,更要注意到它们之间的不同。
在这里举例说明!例1已知拟卤素:(CN)2、(SCN)2的性质与卤素相似,请写出(CN)2、(SCN)2与NaO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分析: 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类比题,只需要把(CN)2、(SCN)2看成某一种卤素,如Cl2替换已知信息:Cl2+2NaOH==NaCl+NaClO+H2O中的相关信息即可。
类比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2ee91e4b52acfc788ebc908.png)
类比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化学的学习来说 ,很多学生认为其很难学 ,觉得不知从何入手 ,知识又较分散。
而另一局部会总结 ,善于归纳的学生那么认为 ,化学的规律性强 ,只要掌握其规律 ,那么不怕它的变化。
对于化学采用类比法的教学 ,更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
所谓类比 ,就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性上的相似 ,推理出它们在另一些特性上也可能相似的思维形式。
应用到化学学习中 ,就是将陌生的化学现象与你熟悉的相似的化学现象进行比拟 ,从而揭示出化学过程或化学现象的本质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概念的教学上 ,可以应用类比法。
例如 ,我们在学习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的概念上 ,可以进行比照。
酸性氧化物是指能够与碱反响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是指能够与酸反响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那么综合了二者 ,是指既能与酸反响 ,又能与碱反响的氧化物。
把三者放在一起来学习 ,既让学生清楚了三者的概念 ,又可区分三者不同 ,加深理解。
还有学习化学反响速率概念时 ,与物理上的速率概念进行类比 ,使学生由熟悉学科的概念过度到不熟悉的新概念上 ,由浅入深 ,更容易接受。
在化学的学习中 ,也有一些原理概念上的理解 ,可以采用类比法教学。
比方 ,学习化学平衡原理 ,那么 ,此原理同样可以应用到溶解平衡 ,电离平衡 ,水解平衡等。
由此也能够让学生清楚 ,平衡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原理之一 ,它的学习将关乎到以后涉及的其他平衡 ,让学生更为重视它的学习。
在具体化学反响中 ,也要用到类比法。
表现的最为突出的就是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比无机化学还要强 ,比方高中学习的几类烃的性质 ,教材中以最简单的烷烃来学习 ,再加深学习烯烃和炔烃。
学习每一类烃时 ,又是以其最具有代表性的物质来学习。
比方 ,学习烯烃中的乙烯 ,学习了它的主要化学性质 ,可以发生加成反响 ,可以发生聚合反响 ,那由此类推出其他烯烃的性质 ,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碳的个数的增长 ,而别的方法几乎是没有变化的。
应用“类比教学法”解决高中化学疑难问题的探究
![应用“类比教学法”解决高中化学疑难问题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67465161f524ccbff0218420.png)
应用“类比教学法”解决高中化学疑难问题的探究摘要:“类比教学法”是中学化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文章通过实例阐述“类比教学法”在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应用和化学习题解答等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总结得出:“类比教学法”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探索新旧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增强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具有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类比教学法概念原理一、用“类比教学法”促进化学新概念的形成化学概念是整个化学知识的基石,它贯穿于初、高中化学的始终,指导着元素及化合物等知识的学习。
加强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和物质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并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和形成基本技能,都有密切关系。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做好化学概念的衔接。
进入高中后,化学教学便从初中的形象思维向高中的抽象思维领域过渡,其知识性、逻辑性、抽象性和应用性都大大加强。
虽然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比较客观实在,但是化学的理论(概念、定义、规律等)都是对实验、事物实体等经过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而形成的,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接受。
教学中,要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形成的背景和需要。
有些概念,如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等,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从这些现象中归纳出共同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而有些概念,相互之间非常相似,很容易混淆。
二、用“类比教学法”架起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桥梁实践活动是知识的源泉,化学科学也不例外。
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就要善于把传授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生活经验,用学生身边的事例与传授的知识进行类比,活化学生头脑中贮存的生活信息,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理解所学知识,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浅谈高中化学类比法教学
![浅谈高中化学类比法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30eeb933f61fb7360b4c65f5.png)
浅谈高中化学类比法教学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课堂教学的要求更加提高。
高中化学是学生获得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采用类比法进行教学,既能够使学生获得知识,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具有较大的价值,本文探讨了类比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化学类比法教学建构知识类比法也被称作类推法,是不同的物质间具有类似的特征,从而获得其他的类似的特征也存在的推理法,科学中的大量假设均是由类比法得出的,具有独特的思维逻辑方式以及独特的价值。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
因此,运用类比法进行教学,采用生活中的现象对学生进行教学,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因此,笔者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就高中化学教学中类比法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化学教学生活化教学活动与生活存在天然的关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启示我们:生活本身具有教育意义,而且教学活动本身具有生活意义。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联系社会和生活实践,加强高中课程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关心社会实际。
在新课标的要求中,教学活动需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决策能力。
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具有多种方式,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群体、知识的类型等进行方法的选择。
采用类比法进行教学,将课堂上的化学与生活实际相统一,既能起到化难为易、深入浅出的效果,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也能够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类比法在化学教学生活化中的应用1.用生活常识类比化学知识。
比如对于元素的氧化性、还原性问题教学,采用生活常识类比法,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相关概念。
采用“登山原理”比拟高价元素表现出氧化性、中间价态的元素往往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低价元素表现出还原性的概念,以人在山谷、山腰以及山顶的状态为例,可以让学生很形象地理解元素的氧化还原的概念。
类比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faf720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8a.png)
类比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法是一种在化学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将一个难以理解的化学概念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做类比,以便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以下是几种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常用的类比方法:
1. 模型类比法:将分子模型、晶体模型等可视化模型与真实物质进行类比,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2. 比喻类比法:将化学现象和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进行比喻,如将酸碱指示剂变色类比为交通信号灯、化学反应速率变化类比为流量、pH值类比为温度等。
3. 示范类比法:通过展示化学实验、现象和图像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概念,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4. 比较类比法:将化学概念与其他科目进行比较,如将离子共振现象与弹性体、海森堡不确定原理与哥尼斯堡原理进行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化学概念。
综上所述,类比法是化学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促进化学学科的发展。
类比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类比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64d69be181c758f5f61f670a.png)
类比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目标也随之改变,注重对学生知识、方法与价值观念三个方面的综合培养。
如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即完成对化学知识的传授,又完成培养学生化学思维和学习方法的教学目标,是新课改要求下的高中化学教师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对类比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和策略进行了探讨,供高中化学教师参考。
【关键词】类比法高中化学运用【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2-029-01现代教育要求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特别强调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的培养,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创新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高中化学教学是高中课堂的重要部分,在其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现全面素质的提升。
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类别法的作用1. 类比法的定义类比法是指利用一个已知对象的知识对另一个未知对象的知识进行推测的思维方式。
根据两个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有目的地将其中一个对象的特殊属性假设到另一个对象上去,再次基础对未知对象进行性质的研究。
类比法是一种归纳演绎的过程,是一种逻辑思维和认知能力,在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
2. 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课程难点和构建化学体系高中化学的内容繁复,难度较大,常会涉及到一些微观和抽象的概念,老师难以进行描述和学生难以理解。
类比教学法可以实现在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的基础上,从已知知识中提取出与新知识相近的属性进行类比,可以实现在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知识的自我构建,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样的类比法运用的同时符合了构建主义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自我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地进行知识结构的构建,而不是接收来自老师的传授,完成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效关联和整体知识水平的提高。
高中化学在化学知识体系中本身就是一部分比较完整的体系,学生要在知识不断地学习,层层积累的基础上完成整个化学体系的构建。
类比思维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类比思维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16fe8f5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7a.png)
类比思维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教师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传递,因此,教师们经常采用各种方法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科学的学习方法常常比掌握知识更为重要,而类比思维是一种科学的解题思路,在各个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本文着重介绍了类比思维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以期对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类比思维;高中化学教学引言:高中的学习相对来说较为单调,它需要学生对知识的熟练掌握,同时也需要灵活运用于各种问题。
特别是高中化学,在学习的时候,会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
不仅可以减少试题的难度,还可以帮助学生从抽象的化学现象中归纳出一些规则,从而提高化学学习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一、类比思维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一)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讲授化学知识时,往往会运用多种非必要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消化、吸收,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在这种情况下,类比思维是最常用的一种。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经常使用以前的知识进行类推,甚至将与其他学科有关的知识进行类推,这样使学生在课堂上消化和吸收知识。
不仅可以巩固以前的知识,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想,拓展他们的知识,帮助他们进行更多的学习。
(二)活跃课堂气氛在化学教学中,大多数同学只会觉得屏幕上全是化学方程式、化学元素,因此显得枯燥乏味,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这让化学教室变得死气沉沉。
随着高中化学教育的不断提高,教师们在课堂上采用类比思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教学中加入了许多有趣的知识和有趣的实验。
把化学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获得不同的化学经验,使他们的学习更加新颖,更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了解。
例如,在讲电解的时候,老师做了一个类似的实验,老师先把一块用氯化钠和无色酚酞的混合物浸泡过的滤纸,放在铂金薄片上充电,再让学生用铅笔在上面书写,于是就发生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
化学学科发展中的类比法及其运用
![化学学科发展中的类比法及其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7ef987ce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5.png)
化学学科发展中的类比法及其运用引言类比法是人类思维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将一个陌生的概念或问题与一个熟悉的概念或问题进行对比,从而使得人们更容易理解与掌握。
在化学学科的发展过程中,类比法也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化学学科发展中的类比法及其运用。
1. 化学中的类比法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及其变化规律,而物质及其变化又是极其复杂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这些复杂现象,化学学者们常常使用类比法。
他们将化学系统与其他领域的系统进行对比,从而获得新的认识和洞察。
例如,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可以类比为人类社会中不同阶层的和谐相处。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之间的作用类似于社会中不同阶层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它们相互补充,达到和谐的状态。
通过这种类比,人们更容易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
2. 类比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类比法在化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原理,提高研究效果。
例如,在化学中,原子与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方式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通过将原子与行星进行类比,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原子结构及其运动规律。
此外,类比法还可以用于教学中的化学实验。
通过将复杂的实验过程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物进行类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3. 类比法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类比法在化学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将一个化学问题与其他已有的知识或理论进行类比,可以找到新的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法。
例如,生物化学研究中,科学家利用基因的编码方式类比于计算机编程中的二进制编码,通过这种类比的方式,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结论类比法是化学学科发展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工具。
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还可以推动新的研究和创新。
在化学教学和研究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类比法的优势,不断探索和运用新的类比方法,促进化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总字数:800字)。
化学中的类比思维
![化学中的类比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9e32c81516fc700abb68fc25.png)
化学中的类比思维类比思维,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上的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其它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逻辑推理方法。
作为一种思维或逻辑推理的方式,类比是在两个或两类特殊事物之间进行的,它既不同于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也不同于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方法,而是从特殊到特殊的一种独特的方法。
归纳必须在分析研究大量特殊事物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演绎又依赖于归纳,也必须在从大量特殊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普遍原理上才能进行。
如果事例太少,就难以进行归纳和推理。
而类比则是在两个特殊事物之间进行分析和比较,因此它可以在科学资料积累水平较低,还不具备进行归纳和演绎的条件下进行,是一种颇有用处的方法,特别是在探索科学前沿、交叉学科和新技术领域时,更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提出和建立科学假说的重要方法,类比思维在科学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样,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1 化学家运用类比思维进行探索发现类比在为化学研究提供假设、启发思路、激发灵感、促使顿悟等方面曾给我们留下良好的启示。
很典型的一个例子是,1962年,加拿大青年化学家巴特列(Bartlett N)通过实验发现强氧化性的PtF6可将O2氧化而生成一种新的化合物O2[PtF6]-。
当时他联想到“惰性”元素氙xe的第一电离能(1171.5kJ/mol)同氧分子O2的第一电离能(1175.5kJ/mol)相近,因此,他猜想可能PtF6也能氧化Xe。
另外,从O2和xe+的电荷相等、O2和xe的半径相近,可估计O2和xe+的半径、O2[PtF6]-和xe+6[PtF6]-的晶格能也应分别相近。
由此,巴特列大胆类推:PtF6也能将xe氧化,使之形成xe+[PtF6]-这种特殊的化合物。
当他将PtF6蒸气与过量的xe于室温下混合时,立即生成一种桔红色晶体。
经x射线分析,该化合物的确为xe+[PTF6]-。
这是“惰性”元素的第一种真正的化合物,这个发现震动了科学界,动摇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惰性元素“绝对惰性”的形而上学观念,“情性气体”也随之改名为“稀有气体”。
类比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16e552d31126edb6f1a1080.png)
类比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类比法指的就是一种未知的事物与熟知的事物两者之间存在一些相同或者相似之处,从而通过熟知的事物而推出未知事物的一些特性的思维方式.如通过类比法,在学习原子晶体时,可以通过学生已掌握的CH4结构来迁移到金刚石中的碳碳键形成的正四面体结构关系,然后每个碳再以此结构方式连接,形成立体网状结构.同理可以推出晶体硅,再延伸概念推出稍有区别的SiO2结构,这样学生对于这些抽象的结构更容易想象和接受.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如果合理使用这种方法,不仅教学能够更加得心应手,也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科学思维的发展.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使用类比法需注意的问题类比法具有一些局限性与不足之处.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利用类比法教学时,应该注重知识的准确运用,并且应该注重两种知识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1.注重科学性科学性就是指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所类比的事物和所讲授的知识之间应该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在类比时应该做到科学准确,这样才能够保证不因为教师的失误而造成错误结论的得出,这一点是运用类比教学法的关键与必要前提.由于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全部都是已知的经验规律,也就是前人所总结出的真理.而使用类比法进行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传授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物质之间的可比性,只有物质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性质,才能够对这些物质进行类比,只有进行正确地类比,才能避免学生出现类比的负迁移.2.注重艺术性教师在应用类比法时如果能够提高课堂艺术性,就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艺术性指的是教师在实施类比法进行教学时,通过教师的主观努力使用一些比较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借助多媒体,并且通过教师独特的个人魅力,来把枯燥无味的课堂转化成为丰富多彩、乐趣横生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类比法教学中巧妙的插入艺术性,这就对化学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一些精彩的类比现象,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该提高对于课本内容的熟悉度,也应该拓展课外知识,加强平时化学知识的积累,教师只有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才能够更加轻松的驾驭类比教学,提高课堂的精彩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注重典型性在高中化学中使用类比法时,一定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这类事物可以使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或者是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从这些知识当中选取类比的事物,才更加具有代表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化学教师在备课之前就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通过学生已有的经验来与新知识作出类比,通过举一反三,能够更加轻松地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二、类比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1.相似概念类比化学学科包含了较多的抽象概念,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比较易于接受的是形象的思维,而对于抽象的思维和逻辑则显得有些陌生.教师要设计出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良好地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具体来说要以学生已经掌握知识推演出新知识的某些特性,从而让学生更加方便地理解新知识,更加牢固地记忆新知识.毫无疑问,类比就是符合这一条件的优秀教学方法.例如,在讲“同位素和元素”时,利用相似的类比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两者的区别和联系.2.相似规律类比化学学科中存在着大量的相似性规律,如果将学生已经掌握的旧规律稍作新的讲解套用在新知识上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新知识.例如“勒夏特列原理”可以运用在盐类水解和电离平衡等化学反应中.像这样相似规律类比还有很多,恰当地使用这些相似规律能够让学生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新知识,而且还能够将旧的知识重新复习巩固一遍,实际上是一举两得.3.直观类比化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的应用性知识,我们在学习和研究化学知识的时候也可以从自身的生活经验中提取类比思维,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思考强度,使用学生更易于接受.例如,在讲“碳碳双键”时,教师可以把其中一根比作是坚固的绳索,剩下的一根是比较脆弱的头发,在化学反应时,必然是头发先断而绳索后断.这样,从生活经验入手,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总之,在化学教学中,使用类比的范围与形式都很多,教师应该遵循科学性、艺术性与典型性来选择类比的事物,同时也应该不断地深入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体系,通过不断的引领,教会学生各种不同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化学成绩.。
类比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dba33c06f1aff00bed51ec6.png)
类比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内容摘要类比法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和过程。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了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理念是通过“知识与技能”和“对比与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怎样实施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加强类比法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案例探讨了类比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类比法高中化学教学应用AbstractAnalogy Teaching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processes.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emphasizes the high school chemistry curriculum reform philosophy is through"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compared with the method" to cultivate and improve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new curriculum, how to implement the new reform of chemical curriculum and new idea, strengthen the analogy learning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ase study of the analogy in Chemistry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Key word:Analogy method Se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Teaching Application1.理论学习1.1类比法的概念1.1.1类比法的涵义类比是依据不同事物间在某些特征上的相同或相似,将一个事物的特征迁移到另一个事物上去,从而作出判断的推理方法。
类比法在高三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类比法在高三化学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06e37d56bed5b9f3f80f1c4a.png)
类比法在高三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作者:邹静来源:《文理导航》2011年第20期【摘要】类比法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本文结合笔者的化学新课程教学实践,特别是高三化学复习的案例,从建立概念、形成化学规律、突出实验效果、指导解题方法等四个方面,就类比法的运用问题作一探讨。
【关键词】化学教学;高三复习;类比法;运用类比法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中多用类比法以某个知识点为中心进行相关的纵横串联构建知识体系。
类比法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在高三化学解决学科内综合性习题时,常常需要根据事物间的相似点大胆地提出某些假设和猜想,从而把已知物质的属性类比推广到类似的新物质中去。
所以类比方法在高三化学的复习中无论是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自主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
下面结合笔者的化学新课程实践,特别是高三化学复习的案例,就类比法的运用作一探讨。
一、运用类比法建立概念、区别概念高三化学复习课,教材中有很多的概念相似,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共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正向迁移,将使学生的复习思路更加清晰、条理分明,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而这种“共性”的寻找,可用类比的方法把它们联系起来。
如化学中的氧化和还原、阿伏伽德罗常数、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分散系等概念均可借助类比的方法去建立,起到了借旧概念建立新概念,借新概念深化旧概念的作用。
尤其是有机化学中大量重要的概念的复习都可用类比,而且在物质结构中的难点如化学键、晶体的概念、类型和应用更是能用类比思路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生疏为熟悉,以利于学生接受知识。
二、运用比较方法得出化学规律,深析化学原理应该说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形成就是化学运用类比得出的最大化学规律,选修化学反应原理是化学中学生认为最难学的部分,而且这里的题型在高考中综合度比较高,若能通过不同原理间恰当的比较,可以帮助学生对反应原理的加深理解并形成概念,利于记忆,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类比法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类比法](https://img.taocdn.com/s3/m/5e3f7e0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f.png)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类比法
类比法是高中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通过将题目中的化
学现象或概念与我们已经掌握的、类似的化学现象或概念进行比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问题、寻找解题思路,并推导出正确的答案。
类比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 理解题目: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中涉及的化学现象或概念。
2. 寻找类似现象或概念:回忆已学过的化学知识,寻找与题目
中现象或概念类似的例子。
3. 类比思考:将已经掌握的类似现象或概念与题目中的现象或
概念进行比较,思考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
4. 运用共同点解题:根据共同点,在类似现象或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题目中的问题。
5. 验证答案:将解题过程和答案进行验证,确保答案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通过类比法,我们可以将抽象的化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例,加深理解,并应用到实际解题中。
但需要注意的是,类比时要确保所选取的类似现象或概念与题目中的现象或概念有较高的相似性,避免出现错误的推理和结论。
除了类比法,高中化学解题还可以结合其他解题技巧,如思维导图、分析法等,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理解题意、熟练掌握化学知识,并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断。
通过不断练和积累解题经验,我们可以提高解题能力,取得好的成绩。
总之,类比法是高中化学解题中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技巧。
通过合理运用类比思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化学问题。
谈化学复习中的对比与联想方法
![谈化学复习中的对比与联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b77ba7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a.png)
谈化学复习中的比照与联想方法
"化学复习中的比照与联想复习是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一次“再学习”和“再提高”,化学复习中的比照与联想。
掌握一些复习方法,如比照与联想,复习效果将到达事半功倍。
应用“比照”法进行复习,可以明确概念的本质,区分容易混淆的问题,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
例如:
1.根本概念、理论的比照
如复习单质和化合物、纯洁物和混合物、元素和原子、氧化和复原、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四大根本反响类型等,运用比照分析的方法找出各自的特征和彼此之间的联系,准确而深刻的理解。
2.元素性质比拟
如比拟三种酸(Hcl、H2SO4、HNO3)、二种碱(NaOH、Ca
(0H)2、C02、和CO、碳的几种单质、H2和O2、空气和水等的性质,在理解的根底上观察异同,化学论文《化学复习中的比照与联想》。
3.计算比照
通过对固态物质的溶解度和质量百分比浓度的计算进行比照,可区分理解二个概念的含义,找出二者的联系。
4.实验比照
如将H2、02、CO2的制取和收集方法对照比拟,掌握它们的实验室制取原理,装置的特点,所用药品、操作步骤、考前须知等。
归纳出三种气体制备的共同模式(原料→原理→装置→操作→检验方法→考前须知)和收集气体的方法。
一般有以下几种。
1.抓住事物特征去联想
如氧化----复原反响,抓住得氧、失氧这一特征,判断氧化剂、复原剂、氧化反响、复原反响等;对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抓住有无新物质生成去区分。
2.从实验意境去联想
如复习H2(或C或CO)复原CuO时,联想到老师当时的语言动作、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生成物等。
这样记住了H2、C、CO三种不同复原剂复原CuO的反响了。
类比法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类比法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5a7ab6352af90242a895e588.png)
类比法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朱志江类比是指把一些具有相似特征的知识加以归纳和比较,采用相似推理的方法,做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各种类比发现新旧问题之间的联系,从而让学生更快地接受、理解、掌握新知识,这往往能使教与学这两个方面事半功倍.对教师如何在教学进程中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升华,变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成自己主动地去学习、探索,这是化学教学改革中人们一直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实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一个思路.一、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能力,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基本目的之一.采用类比法教学则对学生在学习中归纳概括已学的知识,让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将相关知识联成网络.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而且对学生由点及面地掌握一类知识铺平了道路.例如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教师不妨指导学生对以下知识进行类比、归纳.(1)单质铝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氢气.2Al+2NaOH+2H2O=2NaAlO2+3H2↑此反应的实质是铝原子置换水分子中氢的反应,而不是置换OH-中的氢.所以此反应中只有水是氧化剂。
电子转移情况应表示为:6e2A1+2NaOH+6H20=2NaAl02+3H2↑+4H20类似于上述反应的还有学生比较熟悉的非金属单质Si,和学生不太熟悉的两性金属单质Zn、Be等,如:Si+2NaOH+H2O=Na2Si03+2H2↑同样在这个反应中,只有水才是氧化剂,电子转移情况也应为:4eSi+2NaOH+H2O=Na2Si03+2H2↑(2)可溶性铝盐溶液与强碱溶液反应,若滴加的顺序不同,则反应的现象也不同.现以NaOH 溶液与A12(S04)3溶液反应为例进行分析.若把NaOH溶液逐滴加入A12(S04)3溶液中,开始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沉淀则由少到多直到最终消失,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可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为:A13++30H-=A1(OH)3↓A1(OH)3+0H-=A102-+2H20若把A12(S04)3溶液逐滴加入到NaOH溶液中,开始时得不到沉淀,继续加入A12(S04)3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才有白色沉淀稳定生成.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可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为: A13++40H-=A102-+2H20A13++ 3A102- =4Al(OH)↓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除了可以做演示实验进行对比以外,还可以运用图象对上述二反应过程进行对比,让学生再从质和量的两个方面掌握出现上述截断不同的现象的原因.类似于以上情况的反应通常还有:澄清石灰水与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AgNO3溶液与氨水反应;稀盐酸与偏铝酸钠溶液反应;Na2CO3溶液与稀盐酸溶液反应等.(3)A1(OH)3既能跟强酸溶液反应,又能跟强碱溶液反应.与强酸、强碱溶液都能反应的除了Zn(OH)2、Be(OH)2等类似于A1(OH)3的两性氢氧化物以外,还有:某些单质(如A1、Zn等);某些氧化物(如A1203、ZnO等);弱酸的氨盐(如(NH4)2CO3,(NH4)2S等),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KHS等);氨基酸等,也符合上述条件.尽管以上物质都具有既能跟强酸溶液反应,又能跟强碱溶液反应的性质,但只有Al(OH)3、Zn(OH)2、A1203、ZnO等属于两性物质,而(NH4)2CO3,(NH4)2S等都不属于两性物质.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中学化学教学中,要有目的地让学生自觉将相对陌生的问题与他们已学的与其相似的知识进行分析、类比,从而探索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不仅符合当前高考命题的总体趋势,还有利于学生挣脱“题海”,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应用类比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类比推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推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df1be177cd184254a353505.png)
类比推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作者:何建平来源:《理科考试研究·高中》2014年第07期著名科学家开普勒说:“我珍视类比胜于任何别的东西,它是我最信赖的老师,它能揭示自然界的秘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科学恰当地运用类比推理,就能有效地化解教学难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联想,启发思路,学会探究知识的方法.一、与日常生活知识类比,化解思维障碍案例1:化学平衡与水池在平时教学中,我们感觉“化学平衡”抽象难懂,为突破难点,笔者将“化学平衡”与生活中的“水池”作了如下类比:(1)化学平衡:当一个可逆反应中同一种物质消耗的速率和生成的速率相等时,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和百分含量保持不变,但正逆反应仍在进行(即达到平衡状态),如果正逆反应速率不等,各物质的百分含量将发生改变(平衡被破坏).(2)水池:假设一个水池有进水和出水两个管道,当进水和出水的流量相等时,水位保持不变,但水池中的水是流动的(即达到平衡状态),如果进水和出水的流量不等,水位将发生改变(平衡被破坏).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相对滞后.通过与学生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作类比,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消除知识障碍.二、与其它学科知识类比,借鉴思维方法案例2:元素周期律与哲学按照元素周期律的现代解释,元素的性质随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从活泼金属开始,逐渐演变为活泼的非金属,最后惰性元素结束,循环反复.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结构和性质既发生周期性变化,同时又波浪式、螺旋式向前发展.为理解元素周期律的本质,笔者引导学生运用哲学中“量质互变规律”去类比、理解,即物质的量变积累到一定限度,就会引起质变,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物质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向前,所以,化学被人们称为是研究物质由于量的构成变化而发生质变的科学.从哲学高度去理解“元素周期律”,学生理解将更加深刻.在平时教学中,如果善于利用其它学科知识进行类比,既能借鉴其它学科的思维方法,又能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锻炼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三、与学生已有知识类比,开发思维最近发展区案例3: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学生在初中已学过CO2,对其性质比较熟悉,SO2与CO2同为酸性氧化物,所以能和碱发生相似的化学反应.CO2+2NaOHNa2CO3+H2O;SO2+2NaOHNa2SO3+H2OCO2+Ca(OH)2CaCO3↓+H2O;SO2+Ca(OH)2CaSO3↓+H2OCO2+2NH3·H2O(NH4)2CO3+H2O;SO2+2NH3·H2O(NH4)2SO3+H2O新旧知识往往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如果学生能辨认各种知识的相似性,分析、概括出它们的共同本质,学生就能根据已有知识,自主探究未知领域,掌握探究世界的方法.四、与科学原理类比,建立思维模型案例4:物质的量与“曹冲称象”化学上为什么要引入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如何理解1摩尔微粒的计量标准.笔者借鉴了“曹冲称象”的原理与思想.“曹冲称象”的的方法是:先把大象牵上船,在船帮上划一道记号,再把大象换成石块,称出石块的重量,加起来总和就是大象的重量.大象太重,在当时无法称量,所以曹冲采用了化整为零的原理,运用了转化与等量代换的思想(把大象的重量转化为石头的重量).而微观粒子质量太小、数量太大,以个数计量研究起来很不方便,所以化学家引入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把可称量的宏观物体与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联系起来,把0.012 kg C-12中所含的原子数称作1摩尔,采用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原理(与化整为零相反).五、防止类比机械化案例5:根据类比得出的错误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正确);Ca(ClO)2+SO2+H2OCaSO3+2HClO(错误) Fe(OH)3+3HClFeCl3+3H2O(正确);Fe(OH)3+3HIFeI3+3H2O(错误)Fe(OH)2+2HClFeCl2+2H2O(正确);Fe(OH)2+3HNO3Fe(NO3)2+2H2O(错误) 2Na2O2+2CO22Na2CO3+O2(正确);2Na2O2+2SO22Na2SO3+O2(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 用 。 该 方 法 会 使 教 师 教 得 更 容 易 ,并 且 使 教 学 成 绩 化 学 基 础 知 识 、 化学基本技 能 、 基本方法的综合应用 , 三 、类 比联 想在 高中化 学教 学过程 中 的应用 使 用 类 比联 想 合 理 发 散 ,定 会 对 该 部 分 的教 学 游 刃 有
必 须 将 知 识 点 进 行 总 结 、 整 理 、归 类 ,最 终 做 到 提 升 水 等加 成 ; 但 苯 、醛 、酮 只能 与氢 气加 成 。 学 生 的能 力 。 类 比 联 想 教 学 在 其 中起 到 了 不 可 替 代 的
提高更 明显。
5 . 在 化 学 实 验 教 学 中 的 具 体 应 用 。 化 学 实 验 是 对
浅谈高 中化学 中的类比联想教学法
◎ 沈 安 程
高 中化 学 知识 点 多且 形 式 散 。 这 在无 形 中增 加 了教 不 变 。我 对 学 生 提 出 了更 高层 次 的要 求 ,即 不 能 只懂 其
师教 学 的难 度 , 更 主要 的是 加 大 了学生 学 习化 学 的 困难 。
用好类 比的方法定能排除干扰解除 困惑。如电极 反应式
一
,
还 必须 了解 其 二 ,最 终真 正 做 到 理 解 其 本 质教学 , 尤其 是高 三 化学 的 复 习呢 ?
做 到以 不变 应 万变 。应 让学 生 获得 “ 渔” 而 不只 是 “ 鱼” 。
类 比联 想 教 学 法 不 仅 能 使 化学 知识 真 正 做 到 “ 形 散 而 神 比如 学 习化 学反 应 速 率 和 化 学 平衡 时 ,若 能 将 影 响平 衡 不散 ” ,且 对 于教 师 的教 学 水平 提 升 也发 挥 了举 足 轻重 的 的 因 素 与影 响速 率 的 因素 联 系 结合 起 来 ,对 比其 中 的共 作用 ,更 有 利于 培 养学 生 的思维 水 平和 品质 。
1 . 在 基 本 概 念 教 学 中 的具 体应 用 。化 学 基 本 概 念 比 余 。 譬 如 : 必 修 2中制 备 乙 酸 乙 酯 的 实 验 中 总 结 长 导 较 抽 象 ,甚 至有 时还 会 出现 复 习 到 后 面会 有 忘 了前 面 的 管 作 用 的 同 时 ,提 醒 学 生 思 考 此 问 题 , 还 可 以换 成 什 情 况 。且 容 易将 其 中 的细 节 注 意 点 混 淆 起 来 。如 果 能 利 么 装 置 。
2 . 从 教 师 层 面 看 。 对 于 外 行 来 讲 , 觉 得 化 学 不 会 性 质 连成 知识 线 ,便 化 解 了学 习有 机化 学 的压 力 。譬 如 :
因 为 其 形 式 上 的乱 , 表 现 出需 要 记 忆 的 点 太 多 , 因此 的是烯烃 、 炔烃既可以与氢气加成 还能与溴水 、 卤化氢 、
一
性 和异 性 ,必会 学 得既 灵 活又 轻松 。
、
类 比联想 教学 法的界 定
3 . 在 元 素 化 合 物 教学 中 的具 体 应 用 。 元 素 化合 物知
类 比联 想 教 学法 即 由某 一 知 识 点 通 过 其 中 的一 些 内 识 是 整 个 高 中无 机化 学 的基 石 。 没有 了无 机 化 学 反 应 , 在 本 质 或 外 在 表 现 的联 系 发 散 到 另 一 个 或 另 一 些 知 识 高 中 的很 多 内容都 将 是 空 中楼 阁 。可 是 无 机 化 学 方 程式 点 ,再 将 这 些 “ 质 点 ”最 终 连 成 一 条 便 于 理 解 、记忆 的 太 多 了 ,要 想 牢 靠 地 记 住 ,实 在是 太 困难 了。 如 能 将形 知 识链 。这 样 可 有 效 地将 一些 杂乱 无 章 的知 识 有 序 化 、 顾及 共 性 ,而忽 视 了其 中的特性 和差异 。
式 上或 反 应本 质上 相 似 的化学 反 应放 在一 起 , 注 意归 类 、
条 理 化 、 系统 化 。但 在此 过程 中不 可 顾 此 失 彼 ,不可 只 总 结 、提 炼 ( 注 意 其 中 的特性 ) ,必 定使 方 程 式 的记 忆 易 如 反 掌 。 比如 : ( 1 ) 形 式 上相 似 : 卤素 与水 的 反应 中可 以 二 、类 比联想 教学法 在组 织高 中化 学教 学中 的重要 性 用 通 式 : X + H 2 O = H X + H X O但 其 中氟 气 却不 适 合 ; ( 2)本 1 . 从 学 生 层 面看 。化 学 是 理 科 中的 文 科 ,需 要 记 忆 质 上 相 似 : 钠 、镁 、铁 与 水 的反 应 : 金 属 作还 原 剂 ,水 中 的知识 非 常 之 多且 十分 零 散 。 这无 形 之 中对 学 生 的 学 习 的氢 离 子 作 氧 化 剂 。 与钠 、镁 反应 生成 氢 氧 化 物 而 与 铁 提 出 更 高 的 要 求 。高 中有 这 样 一 些 学 生 ,他 们 数 学 、物 则 生 成氧 化 物 。 理 学 得 相 当 好 ,但 化 学 学 得 很 吃力 。倘 若 能 利 用 好类 比 且 能真 正做 到举 一 反 三 ,触类 旁通 ,事半 功倍 。 像 物 理 那 么 深 奥 , 没 有 数 学 那 样 繁 琐 ,但 其 实 不 然 。
4 .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 用。高 中的有机化学
侧 重 于 应用 ( 有 机 推 断 、有 机合 成 ) 。若 能将 其 中相 似 的
加 成 反应 在 烯烃 、炔 烃 、苯 中有 ; 在醛 、酮 中也 有 。不 同
联想必将使得学生学习更轻松 ,更灵活 , 效果更理想 ; 而 相 对 于无 机 化 学 较 系 统 些 ,没 有 那 样 复 杂 、繁琐 ,但 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