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48199

合集下载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一、引言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在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避免实验室人员、环境和社会受到潜在的生物危害。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保护实验人员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特制定本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实验室所有涉及生物安全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实验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

三、人员管理1、实验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经过生物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新入职人员必须接受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包括实验室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个人防护知识等。

3、实验室负责人应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知识的更新培训和应急演练。

四、实验室布局与设施1、实验室应合理布局,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并有明显的标识和隔离措施。

2、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生物安全柜、洗眼器、紧急喷淋装置、通风系统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

3、实验室的门窗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泄漏。

五、实验活动管理1、实验活动应在经过评估和批准的实验室内进行,不得在不符合要求的场所开展。

2、实验前应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经过审核批准。

3、严格控制实验样本的来源、采集、运输和保存,确保样本的质量和安全性。

六、个人防护1、实验室人员应根据实验活动的风险程度,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2、个人防护装备应定期检查和更换,确保其有效性。

3、实验人员在离开实验室前,应正确脱下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消毒处理。

七、废弃物处理1、实验室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包括感染性废弃物、病理性废弃物、损伤性废弃物、化学性废弃物等。

2、感染性废弃物应进行高温高压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后,再按照规定进行处置。

3、病理性废弃物应按照医疗废物的处理要求进行处置。

4、损伤性废弃物应放入利器盒中,进行专门的处理。

八、消毒与灭菌1、实验室应定期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包括环境消毒、设备消毒、实验器具消毒等。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一、引言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在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中,为避免病原微生物对人员、环境和社会造成危害和潜在威胁,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控制措施。

为了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和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实验室从事与生物安全相关的实验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病原微生物的研究、检测、教学等。

三、管理职责(一)实验室负责人1、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全面管理,制定和完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2、组织开展生物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定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实验室安全员1、协助实验室负责人开展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负责日常的生物安全监督和检查。

2、对实验室人员进行生物安全技术指导,确保实验操作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3、负责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和报告。

(三)实验室工作人员1、严格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

2、参加生物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自身的生物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3、发现生物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要求(一)实验室布局1、实验室应合理布局,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各区之间应有明显的分隔和标识。

2、实验室内应设置合理的人流和物流通道,避免交叉污染。

(二)实验室设施1、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通风、空调、消毒、灭菌等设施,确保实验环境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2、实验室内应设置洗手池、洗眼器等应急设施,以便在发生生物安全事故时及时进行处理。

(三)实验室设备1、实验室应配备符合要求的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器、移液器等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2、设备的使用和操作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五、实验室人员管理(一)人员培训1、实验室人员在上岗前应接受系统的生物安全培训,包括生物安全知识、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

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预防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与检查等。

第三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风险评估、分类管理、严格监督的原则。

第四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应实行责任制,实验室负责人对本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其操作的生物安全负责。

第二章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第五条实验室应建立生物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生物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第六条实验室应制定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准入制度、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实验室生物安全废物处理制度等。

第七条实验室应开展生物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

第八条实验室应建立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进行检查。

第三章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第九条实验室应根据生物安全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第十条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生物安全设施设备,包括生物安全柜、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第十一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行生物实验操作时,应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防止生物样本、培养物、实验产物等对自身和环境的污染。

第十二条实验室应建立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程序和责任人。

第四章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与检查第十三条实验室应定期进行生物安全自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第十四条实验室应接受上级生物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第十五条实验室应建立生物安全信息报告制度,及时报告生物安全事件和事故。

第五章法律责任与奖励第十六条实验室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制度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制度(精选3篇)

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制度(精选3篇)

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制度(精选3篇)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制度篇1一、目的: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二、适用范围:全体人员。

三、内容:(一) 有的操作均应按照ⅱ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手册进行。

(二) 保持工作室整洁物品放置有序。

(三) 保持实验室空气流通清新,定时清扫,卫生用具专室专用。

(四) 进入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处理病原体前要经过专门培训,非本室工作人员严禁入内。

(五) 发生明显或可能与传染物接触的溅溢及事故时,要立即向科主任报告,以作出相应的`医学评价,进行监测和治疗。

(六) 在使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和各种化学消毒剂消毒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止消毒剂对实验室人员和实验室仪器、物品的损害。

(七) 标本尽量集中专用区域内由专人进行检测,以便于标本、仪器、环境集中消毒和处理。

尽量避免标本分散到多个实验室。

(八) ⅱ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专用的仪器设备及试剂由专人专管,并做好使用记录。

仪器能够检测的项目不得使用手工检测,以减少大范围的范围。

(九) 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诊断应使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生产的试剂盒,注意作阴阳性对照,并对同一份样品进行重复试验。

报告的发放采用网络信息报告,由病区终端打印报告单。

(十) 如不能网络报告,应确保报告单消毒完全后再发放。

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制度篇21、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要求的相关规定进行日常诊疗和临床检验。

2、医院检验科只设置从事一般临床开展的检测和诊断的微生物室,不用于其他实验活动,不从事含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和临床检验项目。

3、从事微生物检测的工作人员经考核合格的,方可上岗。

4、所有临床实验检测一律在微生物室内进行,工作场所要保持卫生,各种操作排列有序,注意窗户密闭,防止污染,严格保管传染菌种。

5、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确保报告准确无误。

普通微生物标本要保留到出报告结果的两天后方可处理,特殊微生物标本经市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销毁。

2024年生物安全管理制度(3篇)

2024年生物安全管理制度(3篇)

2024年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一.着装:1.进入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

长发应束在脑后,禁止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

2.在实验室里工作时,要始终穿着实验服,实验室外禁止穿防护服。

皮肤受损时应以防水敷料覆盖。

3.当有必要保护眼睛和面部以防实验对象喷溅、或紫外线辐射时,务必要配戴护目镜,面罩(带护目镜的面罩)或其它防护用品。

4.实验室工作区不允许吃、喝、化妆和操作隐形眼镜,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任何地方贮存人用食品及饮料。

5.实验室防护服不应和日常服饰放在同一柜子。

个人物品、服装和化妆品不应放在有规定禁放的和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

二.洗手1.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也应立即洗手。

2.摘除手套后、使用卫生间前后、离开实验室前、进食或吸烟前、接触每一患者前后应例行洗手。

3.实验室应为过敏或对某些消毒防腐剂中的特殊化合物有其他反应的工作人员带给洗手用的替代品。

4.洗手池不得用于其他目的。

在限制使用洗手池的地点,使用基于乙醇的“无水”手部清洁产品是可理解的替代方式。

5.当实验过程可能涉及到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有传染性的材料或被感染的动物时,务必要戴上适宜的手套,脱手套后务必洗手。

6.实验人员在操作完有感染性的村料或动物后,离开实验室工作区之前务必进行“六步法”洗手。

7.每日工作完毕,所有操作台面、离心机、加样枪、试管架务必擦拭、消毒。

2024年生物安全管理制度(2)引言在全球范围内,生物安全是一项举足轻重的任务,关乎人类、动植物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繁荣。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剧,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为了确保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各国政府应该建立强有力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本文将探讨2023年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加强生物安全法规与政策的制定1. 完善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在2023年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中,各国政府应该完善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确保法规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保障实验室人员、环境和社会公众的健康和安全,防止实验室内外的生物危害事故的发生,规范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从事涉及微生物、细胞、基因、动植物等生物材料或其衍生物的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及其人员。

三、基本原则实验室应根据实验活动涉及的生物材料或其衍生物的危险性、传播性和感染性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生物安全等级,并按照相应等级的要求配置生物安全设施、设备和用品,执行相应等级的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实验室人员的健康监测和医疗保障制度,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定期体检和必要的免疫接种,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和处理。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生物材料或其衍生物的登记、存储、使用、转移、销毁等管理制度,确保其来源合法、数量准确、状态良好、流向明确、处置规范。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实验废弃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等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消毒灭活措施,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事故的预防、报告、调查、处置和总结等管理制度,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应急设备和用品,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一)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是实验室的第一责任人,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负总责。

其主要职责有:制定并执行本制度,组织并监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确定并公布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等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审批并备案实验室涉及的所有生物材料或其衍生物的获取、使用、转移和销毁等活动。

审批并备案实验室涉及的所有可能影响生物安全等级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项目等活动。

指派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人员担任实验室生物安全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授权。

组织并参与实验室人员的生物安全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能。

组织并参与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设施、设备和用品的配置、维护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应的生物安全要求和标准。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在实验室中,生物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因为实验室中的生物制品、病原体等都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如果不加以控制和管理,就会对实验人员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1. 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建设、安全培训、安全检查等方面。

在实验室中,应该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应急疏散通道等。

还需要对实验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还需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并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2. 实验室生物制品管理实验室生物制品是实验室中的重要物品,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

要对生物制品进行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要对生物制品进行标识,以便于识别和使用。

还要注意生物制品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3. 病原体管理病原体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实验室中,应该采取严格的措施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和感染。

要对病原体进行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要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还要加强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工作,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4. 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实验室废弃物也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处理废弃物时,应该遵循相关的规定和标准,确保废弃物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还要注意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和处理方式,避免二次污染。

三、结论建立一套完善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验室的安全运行,保障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和加强相关的制度和管理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生物安全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实验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是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规范性文件,旨在防止实验室内部发生生物危害事故,保障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对于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原则1. 预防为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以预防为主,通过加强实验室内部的管理,提高实验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降低生物危害事故的发生概率。

2. 全员参与: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要求全体实验人员共同参与,形成人人关心生物安全、人人参与生物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

3. 科学管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遵循科学规律,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

4. 严格执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要求各项制度和措施必须得到严格执行,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有效保障。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1. 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制:明确实验室各级管理人员在生物安全工作中的职责和义务,确保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

2.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定期对实验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设备:配备符合国家规定的生物安全设施设备,确保实验室内部生物安全环境的达标。

4.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程: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程,规范实验人员的实验操作行为,降低生物危害事故的发生概率。

5. 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对生物危害事故的组织、指挥、协调和处置程序,确保生物危害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

6. 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与评估:定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进行检查与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

7. 实验室生物安全信息管理: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信息管理制度,确保生物安全信息的准确、完整、及时的上报和传递。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障实验室人员和环境的健康安全,防止生物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事故,根据《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制度1. 实验室主任负责整个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并确保实验室内的所有人员都遵守相关的生物安全规定。

2. 实验室主任应制定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并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

3. 实验室人员应按照实验室主任的要求进行生物安全培训,牢固树立生物安全意识,提高生物安全管理水平。

第三章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管理1. 实验室应具备相应的生物安全设施,包括生物安全柜、生物防护柜、无菌操作台等,确保实验过程中的生物安全。

2. 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功能。

3. 生物实验涉及的有害生物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不得私自带入实验室。

第四章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1.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应遵守相应的实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操作步骤,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事故发生。

2. 实验室人员在进行生物实验操作时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口罩、手套等,尽量减少生物实验操作对人员的伤害。

3. 实验室内禁止食用、饮水、吸烟等行为,严禁将实验室用品带出实验室。

第五章实验室生物废物处理规范1. 实验室生物废物应按照生物安全管理规定的程序进行分类、包装、处理,不得随意乱倒或乱丢。

2. 实验室生物废物应定期进行清理处理,保持实验室内的环境整洁。

3. 实验室生物废物应交由专门处理机构进行处理,不得私自处理或随意处理。

第六章实验室生物安全意外事故应急处理1. 实验室生物安全意外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2. 实验室生物安全意外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进行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5篇)

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5篇)

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一)生物教师是学生进行各类生物实验的指导者和监护者。

每次实验课前,教师必须进行先期实验,以确认实验的成功率和安全性,确保学生的人身和健康不受伤害。

(二)每次实验课,教师必须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程序。

如果教师未强调注意事项和操作程序,意外事故责任由教师承担;如果学生违反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程序,意外事故责任由学生承担。

(三)实验过程中若需要使用刀、剪等利刃器械,教师务必嘱咐学生正确使用器械的方法,告诫学生不要相互争抢或动作粗鲁,以防被利刃扎伤、划伤。

一旦出现意外,轻则速到医务室进行包扎,重则速带学生到医院进行治疗。

(四)在使用乙醚时,教师应严格控制剂量和告诫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并采取良好的通风措施,防止发生过敏或被麻醉的事故,一旦发生意外,教师应立即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五)在使用乙醚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严格控制乙醚的浓度和数量,防止高浓度乙醚的丢失。

一旦发生丢失应立即追查,避免误饮造到中毒事故。

(六)在观看各类标本时,对易碎、有毒等有碍学生身体健康的标本,教师务必反复强调注意事项,防止发生意外。

(七)实验课结束之前,教师应关好总电源,嘱咐学生关好窗户,最后由教师锁好大门,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八)演示实验所用实验器材及药品,必须由任课教师亲自领取和归还,不能由学生代领、代还,防止中途丢失而造成事故。

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2)为了确保生物实验室的安全性和健康发展,维护实验室环境安全、研究人员的身体健康、设备设施的完好、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室文化的建设,据此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绪论第一条目的与依据本制度的制定目的是为了加强实验室安全工作,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确保生命安全和实验室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为科学研究提供保障。

本制度依据于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规定。

第二章实验室基本安全要求第二条安全设施要求1. 实验室应具备适当的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报警器、自动喷水灭火装置、灭火器等,并定期维护检查。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规范生物实验室的管理和操作,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机构1.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实验室领导负责人担任主任委员,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人员和实验室骨干教师等组成委员会成员。

委员会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决策,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以及制订应急预案等。

2.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人员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人员是实验室职工中配备的专门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人员,由实验室领导委派,主要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生命科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等。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实验室生物研究活动中,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安全措施,预期的风险应该被合理评估,并采取所有必要的措施来最小化风险。

2. 安全保障,全员参与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责任系统要求实验室的所有员工都应该认真履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为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做出积极贡献,实施全员参与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原则。

3. 合规运营,持续改善实验室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开展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持续改善实验室安全控制体系。

四、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措施1. 实验室管理1.1 实验室要定期对生物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1.2 实验室要确定生物实验室的功能区域,各区域之间要严格隔离。

1.3 实验室要落实物品进出管理制度,实验室员工只能携带与生物研究工作有关的物品进入实验室,并按规定流程办理入实验室手续。

1.4 实验室要定期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各类实验设备要安全用电,并设立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2]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2]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保障实验室人员、环境和社会公众的健康和安全,防止实验室内外的生物危害事故的发生,规范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从事涉及微生物、动植物病原体、人类源性或动物源性组织、细胞、血液等生物材料的实验活动的实验室。

三、基本原则实验室应根据所涉及的生物材料的危险性和传播性,以及实验操作的风险程度,确定适当的生物安全等级,并按照相应等级的要求配置生物安全设施、设备和用品,执行生物安全操作规程,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生物材料的登记、存储、使用、转移、销毁等管理制度,确保生物材料的来源合法、数量准确、状态良好、使用合理、流向可追溯。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实验废弃物的分类、收集、暂存、消毒、运输和处置等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废弃物的处理符合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的要求。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事故的预防、报告、调查、处理和纠正措施等管理制度,确保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生物安全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后果。

四、组织机构实验室应设立专职或兼职的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并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状况负责。

实验室应设立或参与上级单位设立的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审查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对重大或复杂的生物安全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实验室应指定或培训一定数量的生物安全管理员,负责协助生物安全负责人进行日常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实验室所有从事涉及生物材料的实验活动的人员,应遵守本制度,并在各自岗位上履行相应的生物安全职责。

五、管理措施(一)培训与考核实验室应根据不同层级和岗位的人员,制定相应的生物安全培训计划,并定期组织实施。

培训内容应包括本制度的内容,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指南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设施、设备和用品的使用方法、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技能。

实验室应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考核方式可以包括笔试、口试、操作演示等。

(完整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完整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完整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实验室操作流程,保障实验室人员及环境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当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实验室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生物实验室操作规范。

第四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制度的建立、实施、监督和检查等内容。

第二章制度的建立第五条实验室应当设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实验室主任或负责人担任主任委员, 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尤其是生物实验的安全性。

第六条实验室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生物实验室的危险性评估和等级划分标准。

第七条实验室应当编制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方案。

第八条实验室应当制定生物实验室的管理规程和操作规范。

第九条实验室应当配备专职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条实验室应当定期组织生物实验室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

第十一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完善的生物实验室安全档案管理制度,记录生物实验室相关信息和资料。

第三章制度的实施第十二条实验室应当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并及时向生物实验室相关人员宣传、教育。

第十三条实验室应建立实验室安全警示标识,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第十四条实验室应当对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及时更新,确保操作规程符合实验室实际。

第十五条实验室应定期组织生物实验室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六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报告和处理生物安全事故。

第十七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测和监控机制,定期检测、监控实验室环境、设备和人员。

第四章监督和检查第十八条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应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定期评估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

第十九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

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制度

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生物性危害的发生,保障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生物实验、研究、教学、检测等活动的生物安全实验室。

三、实验室安全要求1. 实验室布局与设施:- 实验室应按照生物安全等级划分,并配备相应的防护设施,如生物安全柜、防护服、手套、口罩等。

- 实验室应有明确的警示标志,包括生物危害标志、紧急疏散指示等。

- 实验室内部应保持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2. 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接受生物安全培训,并掌握相应的生物安全操作技能。

-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污染。

- 使用生物安全柜时,应确保其正常运行,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

3. 废弃物处理:- 实验废弃物应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分类收集,不得随意丢弃。

- 高风险废弃物应使用专用容器,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消毒和销毁。

4. 个人防护:-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服、手套、口罩等。

- 实验过程中,应避免直接接触实验样品和污染材料。

四、实验室管理制度1. 人员管理:-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 未经批准,非实验室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

2. 实验记录:- 实验过程应详细记录,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存在问题等。

- 实验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3. 应急处理:- 实验室应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 发生生物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五、监督检查1. 实验室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实验室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旨在提高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促进实验室工作的有序进行。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实验室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防止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各类实验室,包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企业等。

二、组织管理1.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由实验室主任负责,设立生物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

2. 实验室主任应具备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熟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负责组织实验室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培训。

3. 生物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计划,组织实施生物安全措施,监督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处理生物安全事故等。

三、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1. 实验室应进行生物安全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控制措施。

3. 实验室应建立生物安全风险档案,记录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的相关信息。

四、生物安全培训与教育1. 实验室应定期组织生物安全培训,确保实验室人员了解生物安全知识,掌握生物安全操作技能。

2. 实验室应要求新进人员在上岗前接受生物安全培训,并取得相应的生物安全培训证书。

3. 实验室应定期组织生物安全知识竞赛,提高实验室人员对生物安全的重视程度。

五、生物安全操作规程1. 实验室应制定详细的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遵循生物安全规定。

2. 实验室应要求实验室人员在操作前仔细阅读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并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

3. 实验室应定期对生物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更新,确保其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要求。

六、生物安全事故处理与报告1. 实验室应建立生物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确保在发生生物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减轻事故影响。

2. 实验室应要求实验室人员在发生生物安全事故时立即停止操作,保护现场,并向实验室主任报告。

3. 实验室应建立生物安全事故档案,记录生物安全事故的相关信息,并定期对生物安全事故进行总结分析。

实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实验生物安全管理,保障人员、环境和生物安全,防止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组织制定和实施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生物安全。

2. 生物安全管理员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制定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监督检查、应急处理等。

3. 实验室全体人员应严格遵守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提高生物安全意识,自觉执行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三、生物安全设施与设备1. 实验室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柜、生物安全柜、高压蒸汽灭菌器、紫外线消毒器等生物安全设施与设备。

2. 生物安全柜、安全柜等设施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服、手套、口罩、护目镜等,并确保其使用效果。

四、生物安全操作规程1.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生物安全培训,了解生物安全知识,掌握生物安全操作技能。

2. 进行生物实验时,应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3.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污染。

4. 使用病原微生物时,应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操作。

5. 实验室废弃物应分类收集,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五、生物安全监督检查1. 生物安全管理员应定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违反生物安全规定的行为,应予以制止,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3. 定期组织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

六、应急处理1. 实验室应制定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告、应急处理程序。

2. 发生生物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 事故发生后,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配合调查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预防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T 27400-2008)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实验室生物研究的各级各类实验室。

第三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制度、和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第四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应由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

第二章实验室生物安全组织管理第五条实验室应设立生物安全管理组织,明确生物安全管理职责,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组织应定期组织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和考核,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和服务水平。

第七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组织应定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八条实验室应建立生物安全档案,记录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实验活动等相关信息,保存期限不少于两年。

第三章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管理第九条实验室应根据实验内容、实验生物及其制品的生物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第十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按照实验规程和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操作,确保实验安全。

第十一条实验室应制定实验废弃物处理办法,确保实验废弃物得到安全处理。

第十二条实验室应制定实验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应急处理程序和责任人。

第四章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管理第十三条实验室应配备与实验生物及其制品的生物危害程度相适应的生物安全设施,包括生物安全柜、消毒设备、防护用品等。

第十四条生物安全柜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实验室应定期对生物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其安全有效。

第五章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与管理第十六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生物安全培训,熟悉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和实验室环境的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生物实验研究的实验室,包括但不限于科研机构、高校实验室、医疗机构实验室等。

第三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坚持“防范为主、综合治理、风险控制、科学管理”的原则,促进实验室生物实验工作的安全、规范和高效进行。

第四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种植检疫总局、农业部等主管部门的要求履行生物安全管理的职责。

第五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机构,明确生物安全管理的责任部门和工作人员,划分相应的职责。

第六条实验室应当制定生物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

第七条实验室应当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八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档案,记录实验室生物实验的相关信息和数据,确保能够进行追溯和查找。

第二章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原则第九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十条实验室生物实验涉及到较高的风险,实验室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生物危害,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第十一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制度规定等,确保生物实验工作安全可控。

第十二条实验室应当加强对实验室环境的管理和监测,定期进行环境检测和评估,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第十三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装备和设施,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设备,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进行。

第十四条实验室应当加强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定期进行体检和生物安全培训,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第十五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实验管理、废物处理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顺利进行。

第十六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应对生物事故和突发事件,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实验室环境的安全,防止生物危害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实验室生物实验研究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切实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二章生物实验室的分类第四条实验室按照对生物危害的程度进行分类,分为四级实验室。

其中,一级实验室适用于低危生物的操作研究,四级实验室适用于高危生物的操作研究。

第五条各级实验室的布局、设备、管理要求不同,但都要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管理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第三章生物实验室人员管理第六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管理。

第七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经过生物安全管理培训,并掌握相关操作规程和紧急处理措施。

第八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着装符合实验室要求,并按照规定戴好各类安全防护用品。

第四章生物实验室设备管理第九条实验室设备应当按照标准要求选用,定期进行维护和检验,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转。

第十条实验室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安全操作规程,禁止私自更改设备设置或操作方法。

第十一条实验室设备损坏或发生故障时,应当及时报告,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第五章生物实验室危险废物管理第十二条实验室生产的危险废物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类和妥善处理,禁止随意倾倒或处理。

第十三条实验室危险废物的贮存和运输应当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确保废物不泄漏或造成污染。

第六章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第十四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当明确突发事件的分类和处理措施,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应对。

第十五条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应当按照预先设定的应急预案进行,保障实验室人员和实验室环境的安全。

第七章监督检查与评审第十六条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应当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和评审,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第十七条监督检查应当由专门机构或专业人员进行,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实验室人员生命安全,确保实验室内或外无生命体等物质逸出,保护环境生态,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本制度制订,实验室人员必须认真遵守。

第二章组织机构本实验室设专门人员负责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可以设立生物安全委员会,规划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监督生物实验中的安全控制。

第三章工作标准实验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有关生物安全管理政策和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室作业场所设有技术操作人员,必须满足以下标准:(一)具有资格证书,有至少五年的实验操作经验。

(二)了解实验操作原理和操作风险。

(三)有健全的安全保护意识,具有相关的安全知识。

(四)监控实验条件,保障实验室操作安全。

第四章设备设施实验室要设备齐全,有生物制品冷冻保存罐、冰箱、负压通风柜、生物安全柜,确保试剂不受污染,不造成交叉污染。

并且每天按规定对实验室内设备进行清扫消毒。

第五章特殊操作实验室必须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对与生物体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情况,为了保护个人和环境,应注意以下方面:(一)严格控制实验室外来人员的进出,进入实验室前必须先进行指定的学习和训练。

(二)穿戴干净整洁的工作服或工作衣,戴上口罩、手套、帽子、眼睛。

(三)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室及工作区域进行消毒,并恰当处理可能造成感染或污染的样品。

(四)在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吸烟,聚众打闹。

第六章废弃物处理及防护实验室内的生物废弃物必须遵循有关法规和规定进行贮存,标明内容及日期,并分类存放于合适的地方。

禁止将有生物危害和有害的物质外泄到环境中去。

实验室用过的有机试剂,化学试剂及粉尘等材料必须严格按照环保法规进行处理。

第七章管理措施(一)实验室应定期进行生物安全应急演练。

(二)安全教育培训到位,如实验室安全警示、生物污染的预防及处理方法、装备维护及紧急情况的处理流程等。

(三)实验室要建立文件档案管理制度,包括:生物安全操作手册、管理制度、安全规定制定及修改记录、场所管理纪录,以及生物物质、样品、试剂等贮存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目录一、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二.设施/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三、健康医疗监护制度四、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自查制度五、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六、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七、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八、实验室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制度九、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十、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十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十二、菌毒种、传染病生物样本管理制度一、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1、目的: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避免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出实验室或承担相关工作造成生物安全事故。

2、范围:适用于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3、职责(1)检验科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员准入工作的监督和实施。

(2)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人员所有必须以本规定规范自己的工作。

4、制度要求(1)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接受相关生物安全知识、法规制度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才可以进入实验室。

(2)从事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体检,由单位生物安全领导小组组织实施。

体检指标除常规项目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

(3)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自己工作范围的技术标准、方法和设备技术性能。

(4)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与岗位工作有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能独立进行检验和结果处理,分析和解决检验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有效保证所承担环节的工作质量。

(5)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常规消毒原则和技术,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6)实验活动辅助人员;(废气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等)应掌握责任区内生物安全基本情况,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接受与所承担职责有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个体防护方法等内容的培训,熟悉岗位所需消毒知识和技术,了解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7)外单位来检验科参观、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控制区域应有相关领导批准并遵守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相关规章制度。

进入实验室的一般申请由实验室负责人的批准。

二.设施/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1、目的:为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各类检验仪器的安全使用,维护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转,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2、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内的各种检验仪器。

3、制度要求(1)检验科内各种设施要符合相关规定,所使用的所有仪器应经过安全使用认证。

检验科供电线路中必须安装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

(2)科内大型仪器、设备、精密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登记、建档,仪器设备的使用者,需经专业技术培训(3)科内仪器设备应在检定和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并按照检定周期的要求进行自检或强检,对使用频率高的仪器按规定在检定周期内进行期间核查。

(4)主要仪器设备应建立使用记录,有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相关技术参数和维护记录,并置于显见易读的位置。

仪器使用者必须认真遵守操作规程,并做好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定期维护仪器设备。

(5)仪器设备所用的电源,必须满足仪器设备的供电要求。

用电仪器设备必须安全接地。

电源插座不得超栽使用。

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路保护时,必须在查明断电原因后,再接通电源。

不准使用有用电安全隐患的设备(如漏电、电源插座破损、接地不良、绝缘不好等)。

(6)使用直接接触污染物的仪器设备前,必须确认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能正常启用。

实验工作完成后,必须对接触污染物的仪器设备进行相应的清洗、消毒。

(7)科内应指定专人对安全设备和实验设施/设备维护管理,保证其处于完好工作状态。

仪器设备较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定期通电、除湿。

有记录,保持设备清洁干燥。

(例如每年应对生物安全柜进行一次常规检测,须特别关注高效过滤器。

定期对离心机的离心桶和转子进行检查)。

(8)冰箱应定期化冰、清洗,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实验区冰箱内禁止放个人物品及与实验无关的的物品。

(9)所有仪器设备在维修和维护保养前运出实验室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三、健康医疗监护制度制度要求(1)实验室人员体检制度对新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进行的上岗前体检,体检指标除常规项目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

不符合岗位健康要求不得从事相关工作。

实验室技术人员要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从事相关工作,发生发热、呼吸道感染、开放性损伤、怀孕等或因工作造成疲劳状态免疫耐受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时,需由实验室负责人同意从事相关工作,但不宜再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工作。

检验科实验室可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对各类人员进行必要的临时性免疫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或生物安全事故后应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应急免疫接种或预防性服药,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或一般生物安全事故后由医务科/医务科/人事科/检验科决定人员临时性或永久性调离岗位。

临时调离岗位的人员在重新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体检结果达到岗位健康要求后由医务科/检验科批准其上岗。

四、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自查制度1、目的:为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措施落实到位,避免生物安全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2、制度内容(1)主任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生物安全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是否落实、实验室设施、设备和人员的状态、应急装备、可燃易燃性、传染性、放射性以及有毒物质的防护、控制情况、废物处置情况等。

(2)生物安全监督员负责实验室日常工作的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内容包括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个人防护要求执行情况、实验室人员的生物安全操作是否规范等,及时发现、纠正违规行为,避免生物安全事故发生。

(3)按照资料、档案管理制度保存所有检查记录,及时归档。

五、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1、目的:为确保生物安全实验室各类活动记录、资料按要求归档、保存,特制订本制度。

2、制度要求(1)与生物安全相关的各类活动的记录均应按照本制度执行。

(2)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记录、资料保存不得少于20年。

(3)生物安全实验室记录、资料应至少包括: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分析处理记录、废物处置记录、实验记录、领用、销毁等记录、生物危害评估记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记录等。

(4)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料档案原则上不外借。

(5)因工作需要复制档案资料者需经批准。

(6)超过保存期限的档案资料、记录,应通过生物安全领导小组的讨论、鉴定,批准是否实施销毁,销毁应至少两人实施,做好销毁记录。

六、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1.目的:为确保实验室全体员工熟悉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安全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避免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2、制度要求培训内容: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办法、标准、本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紧急事件的上报和处置程序、生物安全操作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运输、保藏、使用、销毁、实验室的消毒与灭菌、感染性废物的处置、急救等。

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专项生物安全培训。

对新上岗、转岗的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生物安全手册等的培训,明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

进入实验室的外单位人员(包括进修、实习等工作人员)的由所在科室,根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必要的生物安全培训,所有工作均在带教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期间不得从事危险性较高的工作。

七、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1.目的:规定实验室职业暴露处理程序,规范发生职业暴露时处理原则、报告和登记流程。

2.职责:实验室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须按照本规定进行处理和报告程序;实验室负责人按照规定进行组织和控制职业暴露发生后的控制实施;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组织试验人员职业暴露处理的培训和考核,并保存有关记录;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人员负责督察日常工作中生物安全工作的执行3.制度要求:(1)实验室发生职业暴露后按照既往进行的该种污染物的生物安全危害度评估结果,快速有效的对意外暴露人员进行紧急医学处置;对污染区域进行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的清除和控制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扩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暴露人员的医学观察等原则和步骤进行处理;(2)根据既往进行的生物安全危害度的评估和暴露的程度即时进行现场紧急医学处置,消除或最大程度降低病原微生物对暴露人员的伤害;同时,有效的污染区域进行防控,最大限度的防止污染物对周围人员和环境的污染。

(3)一般性的小型事故可在紧急医学处置后,要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和处理方法,以及时发现处理中的疏漏之处,使处理尽量完善妥当。

(4)当重大事故发生时,在进行紧急医学处置的同时,要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报告情况;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理小组要立即协调现场紧急处理和周围环境污染防控;协调医学专家评估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和对暴露人员的伤害程度;对药物可以治疗和预防该污染物感染的,力争在暴露后最短时间内开始预防性用药;留取暴露人员相应的标本备检,并同时进行医学观察。

(5)记录对暴露现场和周围环境防控污染的方法,实施形式,人员、范围,评估防控处理的效果;总结和评估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工作程序中是否存在不当,发生暴露人员试验操作等过程是否存在失误,整改措施和实行。

(6)意外事故现场处理方法:工作人员发生意外事故时,如针刺损伤、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或口鼻眼内,或污染实验台面等均视为安全事故,应立即进行紧急医学处置(根据事故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

根据生物安全危害度和暴露程度,现场初步评估职业暴露危害程度和选择处理方式。

(一)、化学污染1.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部位。

2.立即到急诊室就诊根据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的不同性质用药。

3.在发生事件后的48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汇报并报告感染管理科。

(二)针刺伤1.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伤后,应立即用力捏住受伤部位,向离心方向挤出伤口的血液,不可来回挤压,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2.用75%酒精或安尔碘消毒伤口,并用防水敷料覆盖;3.意外受伤后必须在48小时内报告有关部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领取并填写《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必须在72小时内作HIV、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4.可疑被HB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效价抗体和乙肝疫苗;5.可疑被HC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于被刺伤后做HCV抗体检查,并于4-6周后检测HCV的RNA;6.可疑被HI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及时找相关专家就诊,根据专家意见预防性用药,并尽快检测HIV抗体,然后根据专科医生建议行周期性复查(如6周、12周、6个月等)。

在跟踪期间,特别是在最初的6-12周,绝大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症状,因此在此期间必须注意不要献血、捐赠器官及母乳喂养,过性生活时要用避孕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