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笔下的小人物
《群山之巅》中底层小人物的命运书写
《群山之巅》中底层小人物的命运书写作者:王伟彤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05期摘要:《群山之巅》是迟子建的最新力作,作者将视角再次投向她所熟悉的黑土地,用饱含温情悲悯的笔墨塑造了居住在群山之巅“龙盏镇”上的一个又一个生动饱满的小人物形象。
在悲喜夹杂的复杂人生际遇下,生与死、爱与恨、坚韧与顽强、罪恶与救赎种种复杂的人性显露出来。
作者通过小人物对命运的抗争谱写,谱写了一曲北疆大地上的“爱与痛”的交响曲。
关键词:《群山之巅》;底层人物;生命;救赎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5-0011-02迟子建的小说,一贯擅长用温情而厚重的笔墨将底层小人物的悲欢融入时代的大背景,用大历史来关照小人物。
《群山之巅》便是这样一部走向“巅峰”的作品。
迟子建将目光投向在广袤的黑土地上,以北疆边境的“龙盏镇”为叙述空间展开,以辛、安两家有较大差异却殊途同归的命运为叙事主线,牵引出众多“闯入”两个家族的小人物的多舛命运。
他们默默承受着人生的无常,顽强而倔强地活出人的模样。
“怀揣着各自不同的伤残的心,却要努力活出人的样子”①在卑微中努力去寻找他们的价值和尊严。
他们世俗又纯洁,罪恶又善良,真实又残酷。
在现代化高速运转的社会里,迟子建将目光投向边境的小人物,挖掘他们人生与人性、罪恶与救赎,整部小说充满着关于‘美’的哲学思考。
一、善于恶的生命意识《群山之巅》中处处体现着作者对生命意识的关照。
批评家陈晓明曾说,“优秀的作家应当在文学上真正写出底层人生活的整体性状况,也就是说,不是居高临下的同情或呼吁,不是通过对他们的生活的表现而阐明某些知识分子的立场,而是把文学性的表现真正落实在底层民众的人物形象上面,在美学的意义上重建他们的生活,在苦难中写出他们的倔强,写出他们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的存在以完整性的审美特质。
”②迟子建的作品里有绕不开的“死亡情结”,将温情慈悲的目光关照在底层小人物上,这些人物在面对人生的困惑和痛苦,用坚韧顽强的生命意识,努力生活,处处彰显着生命意识的美。
论迟子建《烟火漫卷》中的儿童形象
029林钰婷一、引言1985年,迟子建携《北极村童话》登上文学舞台,自此开始其漫长而又富有生命力的文学生涯。
她是大兴安岭的女儿,她的写作始终倾情于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字里行间氤氲着清冽纯净的自然气息,是当之无愧的“极地之女”。
回看迟子建早期的文学创作,我们不难发现其作品中鲜明的儿童视角,《北极村童话》里的小迎灯,《雾月牛栏》里的宝坠……诸多儿童形象呈现出一种缠绵于童年记忆的女性书写,她以诗意的童眸去打量这个世界,澄澈晶莹的童心所烛照的正是现实人生的幽微晦暗。
跨越时间,在岁月的沉浮升腾中,迟子建的艺术技巧愈发臻于完美,儿童视角不再是其作品中的唯一视角,但儿童形象仍在她的笔端旋转,与她的作品融为一体,推动故事的发展,且随着迟子建在哈尔滨生活日久,哈尔滨这座城市自然而然跃动于其笔下,从《黄鸡白酒》《起舞》到《白雪乌鸦》《晚安玫瑰》再到《烟火漫卷》。
她提道:“无论是素材积累的厚度,还是在情感浓度上,我与哈尔滨已难解难分,很想对它进行一次酣畅淋漓的文学表达。
”于是,迟子建充分运用文字意象绘景、形声的魅力,从现代都市角度书写人性,铺陈出哈尔滨的百年历史,雕琢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其中澄澈晶莹的儿童形象辉映着哈尔滨如歌般漫卷的烟火,聚照出深刻动人的人性书写,其对现世的观照与喟叹自此升华为一种纯粹的美学命题。
二、澄澈晶莹的童心—《烟火漫卷》中的儿童形象阅读《烟火漫卷》,我们注意到小说采用了略萨所说的“中国套盒”式的叙事策略。
《烟火漫卷》的文本主要由两个大套盒架构而成,一个是刘建国寻找丢失的铜锤的漫长过程,另一个是黄娥带着杂拌儿进城寻夫。
铜锤和杂拌儿分别是推动这两个大套盒故事发展的主要儿童形象,其中两个套盒又有交叉部分,进而延伸出其他儿童形象,儿童形象成为串联全书内容的重要线索。
书中最先出现的儿童形象是刘建国弄丢的铜锤,寥寥几笔,却辐射出本书的诸多重要情节。
将时间轴拉回到1977年,回到故事的起点。
1977年刚恢复高考,于大卫和谢楚薇二人均要报考大学,无暇照顾婴儿,恰巧此时刘建国想念故友,前来探望于大卫,于大卫放心地将铜锤托付给刘建国带回哈尔滨。
论迟子建《雾月牛栏》中的傻子形象
论迟子建《雾月牛栏》中的傻子形象《雾月牛栏》中的傻子形象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迟子建塑造的傻子形象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符号,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关键方面。
首先,傻子形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
中国文化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强调人与亲人之间的关系。
在传统中国文化中,孝道是一种核心价值观。
傻子形象往往被赋予孝顺的品质,因为他们对他们的亲人很忠实,经常照顾他们,不管是家庭中的长辈还是弱势群体。
在《雾月牛栏》中,傻子脚长的小兵是一个典型的傻子形象,他的孝顺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小兵的眼中,父母是神圣的,这是一种强烈的亲情感,是传统中国文化中常见的一种道德观念。
其次,傻子形象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国文化中强调人们应该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平和和快乐。
在这样的观念下,傻子形象往往被塑造成与权力无关的人物。
在《雾月牛栏》中,傻玩子拒绝了官员的贿赂和提拔,因为他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不感兴趣。
他更愿意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内心的快乐,这是一种与中国传统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吻合的态度。
第三,傻子形象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性和同时性。
在中国文化中,傻子往往被使用来代表一种无害性、无辜性和纯真性。
傻子形象可以被看作是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原始状态,即一个没有被社会约束或污染的状态。
与此同时,傻子形象也被用来批评当代社会中人们过分强调个人利益的态度。
在《雾月牛栏》中,傻子形象使作者能够对现代社会的各种问题进行评论,包括社会不公和人类利益的忽视。
最后,傻子形象也被用来揭示人类心理和认知的局限性。
中国文化中,傻子形象常常被塑造成认识和理解世界的一种有限方式。
他们经常被看作是孩子一样的存在,对于世界的感知和理解是非常有限的。
在《雾月牛栏》中,傻子形象往往被赋予这种有限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反映了迟子建对人类思维和认知的局限性的思考。
综上所述,迟子建塑造的《雾月牛栏》中的傻子形象是具有代表性和复杂性的文化符号。
这些形象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关键方面,包括道德观念、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性、心理和认知的局限性等。
《两个人的电影》读后感
《两个人的电影》迟子建第一篇范文《两个人的电影》——情感的细腻与时代的印记迟子建的笔触总是能够深入人心,她最新的作品《两个人的电影》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两个主人公立志与婉君的生活片段,展现了上世纪末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
读完这部作品,我被其中丰富的人物情感和深刻的时代感所打动。
小说中,作者巧妙地将人物的情感与时代的变迁交织在一起。
立志与婉君这两位主人公,如同那个时代许多人的缩影,他们的青春、梦想、挣扎与无奈,都在迟子建的笔下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正如原文所述:“他们的生活像是一出戏,有时候是悲剧,有时候是喜剧,但总是充满了真实。
”这种真实,让人感同身受。
在情感描绘方面,迟子建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将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在描述立志面对失业的困境时,作者写道:“立志突然觉得自己像一只被遗弃的船,孤零零地漂在茫茫的大海上。
”这样的描述让人对立志的无奈与迷茫感同身受。
同时,迟子建在作品中旁征博引,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她通过引用电影、文学、历史等领域的知识,将作品的主题拓展得更为深远。
如她在描述婉君与立志观看电影的场景时,提到:“电影散场了,他们还沉浸在那些光影交错的画面中,仿佛那就是他们要追求的生活。
”这里,电影成为了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也反映了上世纪末中国民众对精神生活的渴望。
从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迟子建对人性的深刻把握和对时代的敏锐洞察。
她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个体命运与时代背景的紧密联系。
在文字犀利的同时,她也传递出了对那个时代人们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的赞美。
总结:我对《两个人的电影》这部作品充满敬意。
它以人性的角度,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时代的画卷。
在享受文字魅力的同时,我也为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所感动。
这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它让我对迟子建的文学才华更加钦佩。
篇二第二篇范文《两个人的电影》——时代的镜像,情感的深描《两个人的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小说,它是迟子建用文字捕捉时代脉动,细腻勾勒人物情感的镜像。
青春如歌的正午——迟子建笔下的“小人物”分析
7 ・ 4
西装 、 红领带、 系着绿鞋带的蓝球鞋 、 了劣质头油 抹
的小 分头 , 土气 又极 富生趣 。再 比如他 得 名刘 驴 既 子、 刘小 跑 的典故— — 脾气 急 , 驴 的 , 属 一惹 就 叫 ; 一 天到 晚不着 闲地走 , 两条腿 跑得 细如 佛坛 前 的香 。 把 这 样 的人 , 看不 出 和普通 乡 民有 任何 区别 的 , 是 完全 是 他 自己生 活环境 的产物 。 但 区别 是 有 的 , 这种 区别 在 于他 儿 童般 纯 真 的 内心 。他爱 云 、 风 、 动物 、 自然 界 一切 生灵 。 爱 爱 爱 他 能 时时处 处 与这 些 非人 类 的东 西进 行交 流 , 且 并
2 1 3期 00第 ( 专科学校学报
J u a f a g h n F n n eCo lg o r l Ch n c u i a c l e n o e
N o. 2 0 3, 01 Sa N O. 01 m 1
青春如歌 的正午
— —
也会在他开展工作时像被捅出巢的蜜蜂一样对他群 起而攻之 , 而他则反骂她们都是母狗。这样火辣辣 的土壤培育出的刘签是土气、 滑稽而又生机勃勃的: 比如他 进城 开会 时的打扮— —皱 皱 巴巴的灰 卡叽布
出现的, 的甚至只有几句台词 , 有 比如《 青春如歌的 正午》 中的镇长 , 最生 动的语 言是对被 他一脚 踢开 他
的特征 , 它们其实是村庄, 是乡野民情的承载体 ; 他 们虽为“ 镇长 ”却 不是 “ , 是 乡 民中的一员 。 , 官” 而 他
们 和 乡 民一 样过 着贫 乏生 活 , 不 比乡 民多 占有物 并 质 资料 , 拥有任何 当下社 会 中 “ 不 土皇帝 们” 的特权 ;
论迟子建《雾月牛栏》中的傻子形象
论迟子建《雾月牛栏》中的傻子形象迟子建的《雾月牛栏》是一部以南方地区的牛场生活为背景的小说。
在这部小说中,迟子建塑造了一系列形象各异、各具特色的角色。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小说中展现出来的傻子形象。
小说中的傻子形象非常丰富多彩。
他们有的是因为智力低下而傻,有的则是性格偏执,有的则是因为阅历不足而显得愚昧。
无论哪种类型的傻子,都在小说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首先,小说中的傻子形象往往具有一种朴实纯真的气质。
他们没有功利心,没有计较和算计,只是单纯地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与外界相对独立。
他们的心态和行为都非常简单明了,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一种天真的快乐和自由。
这种朴实纯真的气质,对于现代社会中那种喧嚣繁杂的生活方式来说,很值得我们学习。
其次,小说中的傻子形象具有一定的“反噬”性格。
他们有时会因为自己的天真和单纯而被别人欺骗,但也有时候会因为“天真无邪”的形象而在必要的时候取得意外的胜利。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小说中傻子阿细。
阿细在生活中傻傻地,但他却在多次危机中顺利“化险为夷”,为牛场的安全保驾护航。
正是这种反噬性格,让小说中的傻子形象更具有魅力。
再次,小说中的傻子形象展现了一种强烈的人性关怀。
在牛场的生活中,大家都在忙忙碌碌地工作,却很少注意到周围的人。
但是小说中的傻子形象却一直被作者追踪和关心,他们的每一个行为和表情都被细致地刻画出来。
这种关怀,让人们觉得傻子形象不再是单纯的“傻”,而是有一种温馨人情味。
最后,小说中傻子形象的塑造还表现了一种寓言化和象征性的内涵。
傻子形象在小说中不仅仅是丑陋和可笑的,而是被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
他们有时候代表着大众社会对于某些价值观念的忽视与不重视,有时候又代表着一种更本质的人类本性的表达和追求。
傻子形象的寓言化和象征性表现,也让迟子建的小说更为丰富和深刻。
总之,傻子形象在迟子建的小说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们朴实纯真、反噬积极、人性关怀和寓言象征等特点,让这部小说更有意义、更有内涵。
“小女子”迟子建向大作家迈进_高三作文
“小女子”迟子建向大作家迈进迟子建从《伪满洲国》到《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长篇小说创作始终实践着“用小人物说大历史”这一创作理念。
因此说迟子建也是“小人物”她一点都不烦感,但说她是小女子,她未必愿意,尽管她的作品中无处不体现着女性的温婉与细腻。
迟子建曾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近来又摘取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无疑,她这个“小人物”已向大作家的行列迈进。
《额尔古纳河右岸》刚刚出版时,我和她有一次对话。
从《伪满洲国》这部作品曾入围上届茅盾文学奖,最终却败北,从那部作品到《额尔古纳河右岸》每一部作品都浸透着迟子建对历史的思考,当然这种对历史的思考不是孤立和割裂的,它与现实还是有着很大的关联。
迟子建总觉得仅仅凭吊历史是没有多大的意义的。
能把历史做为“现实”来看待,作品才会有力量。
在她眼中,真正的历史在民间,编织历史的大都是小人物。
因为只有从他们身上,才能体现最日常的生活图景,而历史是由无数的日常生活画面连缀而成的。
所以在这两部作品中,出现在舞台上的大都是我们熟知的带着人间烟火气息的可感可触的小人物,他们的举手投足间,无不折射着大的时代的影子。
这是它们之间的相通之处。
不同的是,《伪满洲国》大约有七十万字的篇幅,写的是十四年的历史,以战争中的人性为切入点,演绎的是那段沧陷期岁月中的故事。
在《伪满洲国》中,迟子建搭建了多座舞台,比如奉天的当铺、新京的杂货铺、哈尔滨的餐馆等等。
而《额尔古纳河右岸》虽然只有二十多万字的篇幅,但在里面讲述的却是鄂温克的一个部落近一百年的历史,而且舞台只有一座,那就是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森林,写作的难度也就更大一些。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主题是一个世界性话题,是关系到人类文化学的问题。
迟子建在追逐这个行将消失的鄂温克部落、面对其文化正在逐渐消失的现状时用了“悲凉”二字形容她目睹这支部落的生存现状时的心情。
迟子建认为,无论是发达的第一世界还是不太发达的第三世界,在对待这个问题上,其态度是惊人相似的。
好像不这样的话,就是不进步、不文明的表现,这种共性的心理定势和思维是非常可怕的。
浅谈迟子建笔下的女性人物
浅谈迟子建笔下的女性人物
董慧
【期刊名称】《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00)002
【摘要】迟子建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家乡大兴安岭的风土人情.本文试图对迟子建小说中的女性进行观照,探寻其对人物的高洁情怀、亲情伦理和悲剧命运的挖掘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女性生命价值的判断.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董慧
【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47.5
【相关文献】
1.迟子建笔下的小人物叙述——分析小人物及小人物的叙述内涵
2.个性的张扬与唯美的诉说——谈迟子建笔下的女性形象
3."她"的自塑--论新世纪以来王安忆、方方、迟子建笔下的乡村女性
4.青春如歌的正午——迟子建笔下的"小人物"分析
5.试析迟子建笔下动物叙事的生态关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迟子建
三 充满对人性的关怀
•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 家族式” “家族式”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作者与鄂温克族人 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她表达了对尊重生命、 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她表达了对尊重生命、敬 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等被现代性所遮 畏自然、坚持信仰、 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 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 • 有人说,这部作品是一部民族史诗,并将其上升 有人说,这部作品是一部民族史诗, 为人类文化学的主题。 为人类文化学的主题。更愿意认为这是一部诉说 生命与挚爱的作品。 生命与挚爱的作品。尽管它确实描绘的是一个民 族的历史,但却并没有史诗般的恢弘, 族的历史,但却并没有史诗般的恢弘,这可能因 为作者是女性的缘故。在女性作家的眼中,鲜活 为作者是女性的缘故。在女性作家的眼中, 的生命和爱情,永远比任何史诗都要辽阔宏大, 的生命和爱情,永远比任何史诗都要辽阔宏大, 灯明情浓,足以构成最完美的天地。 灯明情浓,足以构成最完美的天地
中部 正午
• 我和拉吉达结婚了,我生儿子维克特 。 我和拉吉达结婚了, • 弟弟鲁尼娶了妮浩,母亲在欢庆婚礼跳着舞永远 弟弟鲁尼娶了妮浩, 地走了。 地走了。 • 尼都萨满衰老了,他为了保全乌力楞,用最后的 尼都萨满衰老了,他为了保全乌力楞, 舞蹈治愈了日本军官的腿伤,和一样的走了。 舞蹈治愈了日本军官的腿伤,和一样的走了。 • 拉吉达做了新的族长。日本人成立了“关东栖林 拉吉达做了新的族长。日本人成立了“ 训练营” 训练营”,凡十四岁以上的山上猎民都必须接受 训练。那晚驯鹿未归, 训练。那晚驯鹿未归,拉吉达他们从训练营获准 回来骑马去找驯鹿,回来时已冻死在马背上。 回来骑马去找驯鹿,回来时已冻死在马背上。 •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了,遇见了酋长瓦罗加, 年 日本战败投降了,遇见了酋长瓦罗加, 他向我求婚的时候,我幸福地晕厥过去了。 他向我求婚的时候,我幸福地晕厥过去了。
迟子建笔下的小人物
迟子建笔下的小人物迟子建笔下的小人物当代女作家迟子建在多部作品中涉及小人物叙述,她的作品中的小人物是怎样的?在第二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颁奖会上,诗评家谢冕这样宣读迟子建的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授奖词——向后退,退到最底层的人群中去,退向背负悲剧的边缘者;向内转,转向人物最忧伤最脆弱的内心,甚至命运的背后。
然后从那儿出发倾诉并控诉,这大概是迟子建近年来写作的一种新的精神高度。
一、日常小人物的叙述在迟子建的作品中,大量的日常生活场面得以展现,生活在社会底层和思想边缘的小人物,构成文章叙述的主体,在作品中我们都能找到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身影。
在《鬼魅丹青》、《微风入林》、《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和《塔利亚风雪夜》四部小说中,小人物的叙述予以充分的展现。
《鬼魅丹青》讲述的是日常男女遭遇的困境之爱。
故事发生在拉林小城,女主角是拉林城最有女人味的布店老板兼做裁缝的卓霞。
以卓霞的视角,记录了拉林城男女的情感纠葛,他们陷于复杂的多角恋爱和婚外恋中,挣扎于情感的漩涡中。
《微风入林》写的是也普通人的生活,旨在揭示小人物在现代文明束缚下的生存困境。
陈奎的妻子方雪贞,在医院值晚班时被前来急诊、满脸是血的孟和哲吓着,把月经吓走了。
孟和哲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用鄂伦春人最原始的方式帮她找回“自我”。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讲述的是失去爱人的“我”,阴差阳错走进乌塘小镇。
小镇,豆腐旅店,暖肠馆,周二一家,蒋百嫂,史三婆,陈绍纯,云领父子……我带着对爱人的怀念,在旅行中意外走进了乌塘小社会,感受人生的艰辛和生存的困境。
最终完成了自我情感上的解脱并获得对生命和死亡的新感悟。
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展现了日常生活中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创作显示了迟子建近年来对日常平民生活的关注和挖掘。
二、日常小人物叙述的深层内涵在每一位作家的作品中,创作主体都创造了大量的文学形象。
在迟子建的作品中,无论人物还是事件,在进入作者的创作中都被赋予了深层的文学内涵。
乡土世界中的精灵——论迟子建笔下的儿童形象
话 》到 《 世 界上所有的夜晚 》,迟子建在平和 的叙 事中塑造 了
一
群善 良又不幸 、可爱义可怜 的儿童形象 。这些 儿童形象体现
着朴 素的生命 观 ,也展现 r迟子建深厚 的人道 主义关怀 。本文
将从外在特 质和深层内涵两个方面来分析迟 子建笔 下的儿童群
像 ,进 而更 好地探求迟子建在儿童 身上寄寓 的审美特征和价值
中国有句古话 : “ 一 方水 土养一 方人 。”地域的民俗风情
总是潜 移默化地影响着生成其上 的人 ,融进他 们最初的记忆 。 迟子建最初 的记忆便深扎 于东北漠河一个 叫北极村 的小 村庄 。 “ 那是一个 小村 子 ,依山傍水 ,风景优美 ,每年有 多半 的时间
白雪飘飘 。”… 北极 村身处 民风纯朴的边 塞 ,村 民们善 良、隐 忍 、宽厚 , “ 爱意总是那么不经意地写在他们 的脸 上 ,让人觉
乡土 世界 中的精 灵
— —
论 迟 子建 笔 下 的儿 童形 象
王 晓
摘要 :迟子建是一个心思细腻 、感 触敏锐的女作 家。一群 天性 纯朴的儿童在她的笔下孕育着、生长着。机敏叛逆的女孩 、淘气好 奇 的男孩 ,勤劳忍让的哥哥 、水灵娇 气的妹妹等 ,这些形象灵动 、丰 满,同时也折现 出了迟子建对灵性 生命 力的颂扬。分析迟子建笔 下的儿童形象,能更好地把握迟子建的创作风格 ,体味从 童性通往神性 的审 美感受。 关键词 :迟子建 ;儿童形象;原始生命力 ;童性 ;神性 中图分类号 :I 2 0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2 0 9 5 — 4 1 1 5( 2 0 1 3) 0 5 — 4 8 — 2
再 适 应 屋 内人 的生 活 ,而是 整 日住 在 牛 棚 ,与 牛 生 活 。 宝 坠 同
生命的舞者
生命的舞者——迟子建《起舞》女主角“丢丢”冷月近年来很喜欢女作家迟子建的作品,尤其是她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因其无论生活在哪个社会阶层,总能从骨子里透出一种浑然天成的诗意美,更为可贵的是当事人不自知。
“哒哒哒”键盘敲击声似一张无形的网,抛进记忆之洋,收回时,一个只有一条腿的女子由远而近,逐渐清晰,那么优雅从容、气定神闲,拐杖敲击地面,“哒哒”成一串省略号,每个与之擦肩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发挥想象,去填补省略号的空白……她,就是迟子建小说《起舞》中的女主角“丢丢”。
“丢丢”大名“傅红唇”,她嫌这名字土气,六岁时硬吵着自己改名为“丢丢”,至于为什么是“丢丢”,说来有趣,傅红唇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读过两本私藏的古典小说,从中借鉴,夜晚云雨时会兴奋地喊“丢了,丢了……”现在想来,该是《金瓶梅》《肉蒲团》之类的香艳读物吧。
父母脸红耳燥,说“女孩家叫这名字多难为情呀!”红唇说你们每晚都偷着喊“丢了,丢了”,喊得那么高兴,可见“丢”是最美的,她要叫最美的名字。
无奈之下,父母只好答应她以“丢丢”为小名。
丢丢的故事发生在哈尔滨一个叫“老八杂”的地方。
丢丢的水果铺是老八杂的一叶肺,而老八杂却是哈尔滨一截糜烂的盲肠,非切不行了。
丢丢的身上凝聚了作者全部美学理想的人格,她贤惠、善良、坚强、宽容、浪漫、唯美又侠义。
她从小在爱的环境中长大,养就了一颗包容善良的心;她善良美丽、秀外慧中;她讲义气、重感情,同情弱者。
关于她的侠义,作者写了两件事——老八杂的磨刀老汉老王替人磨刀,对方是个泼妇,硬说刀磨得不快,只能给一半工钱,老王百般争辩无济于事,气得嘴唇发抖,这一幕被路过的丢丢看见了,她二话不说,拿起刀,在指甲上试了试,心中有数后,左手拈起自己一缕秀发,右手扬刀,手起刀落,青丝被拦腰截断,围观的人群一阵惊叫,那泼妇红了脸,如数付钱,拎起刀灰溜溜地走了。
另一件则是替寡妇陈绣教育叛逆的儿子金小鞍,不动声色中使他脱胎换骨。
因为侠义心肠,她成了老八杂的主心骨。
论迟子建《雾月牛栏》中的傻子形象
论迟子建《雾月牛栏》中的傻子形象《雾月牛栏》是中国当代知名作家迟子建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以农村为背景,刻画了农村人的生活和命运。
在小说中,傻子形象是一个鲜明而深刻的角色,他的存在不仅是对社会的一种反映,也是对人性的一种探索。
本文将从傻子形象的塑造、人物性格以及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探讨迟子建在小说中对傻子形象的表现及其意义。
傻子形象的刻画在小说中是相当细致和丰富的。
傻子的外貌、言行、思维以及与他人的关系都被描绘得十分生动。
作者透过对傻子的描写,将他塑造成了一个懵懂、单纯、纯洁、善良且天真的形象。
傻子的智商明显偏低,言语简单,举止迟缓,但却有着非常深沉的情感。
他对周围的一切都怀有一种天真热忱的感情,对他人没有戒备心,对待世界没有虚伪。
这样的人物形象在小说中显得非常突出,成为了小说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傻子的性格特点也是作者刻画得非常精准的一部分。
作者透过对傻子的思维和行为进行展示,表达了对人性本真的向往和追寻。
傻子是一个极具纯真和善良的孩子般的形象,他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抱有一颗善良的心,对一切都充满着信任和热情。
傻子并不会预设人的恶意,也从不去计较和报复,这种纯真的性格特质使得傻子成为小说中最令人感动的形象之一。
对于傻子的塑造,作者并没有给予他任何负面情感和消极性格,而是用一种由内心发出的真诚和善良塑造了这个角色。
傻子形象在《雾月牛栏》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独特和特殊的,他的形象不仅仅是单纯的一个人物角色,更充当着对社会现实的一种隐喻和批判。
傻子的形象在小说中不断被扩大和被放大,成为一种象征和一种精神的力量。
在小说的情节发展中,傻子一直是一个无法得到社会认同的边缘人,他被排斥和歧视,却仍然用他的纯真和善良感染着周围的人。
傻子的存在不仅仅是对社会的一种冲击和塑造,更是对社会底层人民的一种强烈声音。
他的形象充分表达了底层人民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束缚,也反映了社会对底层人民的漠视和冷漠。
傻子的形象成为了对现实丑陋一种艰辛的反抗和一种抗争力的象征,他用他的纯真和善良抵抗着一切的冷漠和无情。
迟子建伪满洲国
迟子建伪满洲国迟子建伪满洲国《伪满洲国》是迟子建19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
作品描绘了日本占据中国东北三省,建立了满洲国伪政权那个令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时代,写足了当时东北地区的人物生活。
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迟子建伪满洲国,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内容梗概《伪满洲国》中所描述的是一群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普通人物,他们有着自己的生活,从溥仪、婉容、祥贵人、福贵人等皇室成员,到胡二、杨三爷等所谓贱民;从王亭业、郑家晴到王金堂、祝兴运;从李香兰、谢子兰到慰安妇、朴善玉、杂货张,这各色人等的书写,都是从日常生活写起。
作者通过记录他们的家长里短、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命运浮沉,来展示伪满洲国统治下的民众生活状态,并希望以此来还原、或者说论证这段历史的存在。
创作背景1990年底,迟子建到日本访问,一位日本老人问她:“你从满洲国来?”她当时有一种蒙羞的感觉,因为伪满洲国的历史已经结束半个多世纪了,而那段历史对东北人民来讲,象征着苦难和屈辱。
回国后,她决定创作长篇小说《伪满洲国》,试图还原伪满时期底层社会的生活图景。
1991年—1997年的这几年里,她除了写一些中篇小说外,四处搜集有关资料。
这些资料有的是从图书馆复印来的,也有的是从书店购置的,还有一些则是从旧书摊寻到的。
1998年,迟子建觉得创作《伪满洲国》的时机已经成熟,为了写作更顺畅,她又集中做了两个月的资料整理。
接下来的春夏秋冬,她夜以继日地写作。
直至1999年12月脱稿之后,当她把文稿整理出来,发现小说竟然长达60多万字,这着实吓了她一大跳。
《伪满洲国》这部编年体的长篇小说出版后,评论家们都说是“历史小说”,迟子建却觉得,它只是涉及了特殊岁月的生活。
她笔下的“历史”仍然是日常的,没有大事件、大人物,有的只是开当铺的、当劳工的等等小人物的生存状态。
“把一个特殊年代的日常生活写足了”,这便是她理解的历史小说。
她认为,真正能让人肝肠欲碎的作品,其实是靠冷静的叙述、富有“质感”的生动的细节营造来实现的。
《野炊图》中的小人物黑眉
《野炊图》中的小人物黑眉《野炊图》是迟子建给我们讲述的又一个很好看的故事,尽管这个故事充满了荒诞与讽刺。
故事里有美妙绚烂得超凡脱俗的自然风光,有忧愤痛楚得让人窒息的悲戚事件,更有一群经历并忍受着这一切的鲜活生命。
作者将故事背景放在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大山林场。
这里没有钢筋水泥的丛林。
没有尾气毒瘴的污染,也没有混浊不堪的河水。
有的是清新的空气、蓊郁的树影和珍稀的兽类与植物。
自然环境极适宜人们居住。
然而,这里的人心却比都市更显得浮躁与焦虑,因为贫穷。
上层领导为了引进资金,为了升迁,从林场副主任到派出所所长、老父亲、妻子到书记、场长,无一不在蹿上跳下,如跳梁小丑般地以各种方式谄媚于更上级。
下层百姓为了生存与尊严,男男女女、老老壮壮拼出命去要跳出让他们无法发声的窒息圈子,争取几声作为人的“呐喊”。
固执的苏建和、泼辣的包大牙、玩世不恭的冯飚是他们的代言人。
上下层的矛盾不可调和,两派人物脸谱鲜明,而让这两派人物激化的矛盾公诸于众、大白于读者的关键人物一“黑眉”却亦邪亦正,极具品味价值。
按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的说法,“黑眉”是一个按照生活本来面目塑造的更真实、更深人地刻画出来的复杂、丰富的圆形人物。
福斯特曾说:“一个圆形人物必能在令人信服的方式下给人以新奇之感。
”所以,虽然在这个小说中故事情节充满荒诞与讽刺,但在“黑眉”这个人物形象上充分凝聚了作者对生活所充满的矛盾与无奈的深刻理解。
哪怕作者对这个人物着笔不多,甚至没有外貌描写,连其身份都是通过苏老爷子的絮叨点出“调到场部当了主任”,读者才弄清的。
“黑眉”无疑应是个“穿针引线”式的人物。
故事由他的活动展开,阴谋由他设计制作,矛盾冲突由他引出、曝光,他是“钳制”下层百姓呼声的权力代表们的帮凶。
他骗回了拦路告状的苏建和,拉走了“蓬头垢面”的冯飚,甚至背叛了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女友,与“可以做他母亲”的包大牙野合。
他骗苏老爷子回来的手段高明,摸准其脾性,欲擒故纵;他拉走冯飚是投其所好;他与包大牙苟合后也反复思量“反正没有什么物证留在她手上”。
迟子建笔下的小人物与大世界
迟子建笔下的小人物与大世界作者:段水红来源:《中学生百科·高中语数外》2009年第04期迟子建的文学世界是朴素的,她一直信奉用朴素的文字来表达对生活的感受。
但是朴素绝不是琐碎,在作者笔下,看似琐碎的生活却充满着深刻的象征寓意。
平凡的生活,在文学家笔下由于有了象征的意蕴而有了灵魂,有了诗意的浸润。
她的文学世界很少所谓流派的追求,很少刻意的技巧的写作方式,而是充溢着朴拙、率真、自然的原始气息,颇具“原生态”之美。
这种朴素并不是世俗世界的简单描绘,而有着深刻的象征意蕴。
小人物、小事件上,有着大象征、大寓意,正如作者描绘过的:一只虫子也可以创造“惊天动地”的伟业,寻常人物也能演绎恢弘壮丽的英雄史诗。
《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这篇散文讲述的是一只“比蚂蚁还要小”的虫子带给自己的震撼。
虫子对于“我”来说,原本不过是童年时代把玩和欺凌的对象,以及成年后遗忘的对象,然而这只原本不起眼的小虫子,却带给我深刻的心灵震撼:它摆正身子后,又一次向着佛龛攀登。
这回它比上次爬得高些,所以跌下时就比第一次要重,它在地板上四脚朝天地挣扎了一番,才使自己翻过身来。
我以为它会接受教训,掉头而去了,谁料它重整旗鼓后选择的又是攀登!佛龛上的香燃烧了近一半,在它的香气下,一只无名的黑壳虫子一次一次地继续它认定的旅程。
它不屈不挠地爬,又循环往复地摔下来,可是它不惧疼痛,依然为它的目标而奋斗着。
有一回,它已经爬了两尺来高了,可最终还是摔了下来,它在地板上打滚,好久也翻不过身来,它的触角乱抖着,像被狂风吹拂的野草。
我便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帮它翻过身来,并且把它推到离佛龛远些的地方。
它看上去很愤怒,因为它被推到新地方后,是一路疾行又朝佛龛处走来,这次我的耳朵出现了幻觉,我分明听见了万马奔腾的声音,听见了嘹亮的号角,我看见了一个伟大的战士,一个身子小小却背负着伟大梦想的英雄。
它又朝佛龛爬上去了,也许是体力耗尽的缘故,它爬得还没有先前高了,很快又被摔了下来。
论迟子建《雾月牛栏》中的傻子形象
论迟子建《雾月牛栏》中的傻子形象迟子建是中国当代作家,他的小说《雾月牛栏》是一部展现农民生活的作品。
傻子形象是小说中一个重要的角色,他的出现不仅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寓意了人性的真善美。
本文将探讨迟子建《雾月牛栏》中傻子形象的特点和意义。
傻子形象在《雾月牛栏》中展现了愚蠢和天真。
傻子是一个智力低下的人,对世间事物的理解能力非常欠缺。
在小说中,傻子的言行常常令人觉得可笑。
他总是对一些简单的问题感到困惑,往往通过错误的方式解决问题。
他把牛压死后,想通过给牛的嘴里倒农药的方式“救活”牛。
这种天真无邪的行为让人感到笑料十足,同时也让人对傻子的尊严产生了共鸣。
傻子形象体现了对于农民的关爱和同情。
傻子是村里最贫困的人,他没有家人也没有土地,生活非常艰辛。
傻子在村里却是一个受人疼爱和关怀的人。
他的善良和努力让村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
傻子经常帮助别人干活,虽然手脚笨拙,但他总是竭尽全力。
他的善举和洒脱的个性成为了小说中最具感染力的部分,将人性的真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傻子形象传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虽然傻子在人们眼中是一个“傻瓜”,但他在小说中展现出了超越一般人的智慧。
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看待问题,认为人们之所以痛苦是由于对自己的过高的期望和欲望。
傻子反而以一种无欲无求的态度面对生活,他并不追求金钱和物质的追求,而是专注于享受当下的幸福。
在一个物质主义盛行的社会,傻子的形象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
傻子形象在小说中的意义是具有象征性的。
傻子不仅仅是一个普通人,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他代表着纯真和天真,代表着对于人性真善美的追求。
通过描写傻子的形象,迟子建试图唤起人们对于真善美的关注和追求,在一个商业化和功利化的社会中找到人性的回归和内心的宁静。
迟子建《雾月牛栏》中的傻子形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的愚蠢和天真不仅为故事增添了笑料,更传递了对农民的关爱和同情。
傻子在小说中的形象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超越凡俗的智慧。
群山之巅读后感:小人物也有巍峨
群山之巅读后感:小人物也有巍峨这是一部宁静柔婉、细腻婉转的中篇小说,描述了雪域北疆三个家庭的悲欢离合,17个故事章节的设置,既弹拨着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的响声,又洋溢着无声胜有声的浓郁的农民式的善良力量。
迟子建笔下的人物是日常的:有做屠夫的,当劳工的,刻石碑的,干理容师每个人物都朴素简洁有感染力,又饱含故事。
自然以辛开溜为最,作为书中首位出现的“角儿”,有相当惊艳的亮相:辛七杂用凸透镜调取太阳火,点燃了他的烟书中各式人物就在桦树皮的烟熏火燎的气息就此弥漫开来。
迟子建如同一位柔情诗意的插花匠,来描绘三代人的恩怨情仇。
每个人物如同一朵小花,用心培育,笔端出落的花朵,带着人间的晨露和人性的微光。
她喜欢通过富有质感的生动细节来营造人物的特写,以小人物的悲欢哀乐,来透视出最深沉的东西。
比如她写王秀满,相当生动细腻:“这姑娘又高又瘦,梳两条麻花辫,长瓜脸,眉毛疏淡,眼角下垂,大鼻孔,肥厚的紫嘴唇,尘灰满面,只有眼睛是清澈的,身上散发着一股咸腥气。
”她写烟婆,也是如此着墨:“这女子是矿工的遗孀,个子矮矮的,脸黑黑的,言语不多,跟辛七杂一样,喜欢叼杆烟袋,牙齿焦黄,整个人就像一截黑烟囱,媒婆叫她烟婆。
”每个人物,看似起笔落墨,无关悲情。
作者用极淡的笔墨来描写出场的第一位女性——王秀满,一个家境贫寒,长相丑陋的大姑娘,为了坚决不生养的丈夫做了结扎手术,恪守本分,维护家庭,但最终却被她尤为娇惯的养子身首异处了。
烟婆,略自私,有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势,长相虽如“茅坑的石头”,却是“三好”(身材好,厨艺好,家务好)妻子,且疼丈夫。
重新观照这些卑微的人物,怀揣着各自不同的伤残的心,却要努力活出人的样子,多么不易。
这些小细节的描写,展现出迟子建沉静细腻、一点也不“生猛”的文风,就像一阵风拂过脸颊,很舒服,很惬意。
其他人物也悉数登场,每个人的人性都在特定的体制内,身上都有着传统文化的精魂和劣根,努力寻找出路。
柔软的心里,裹着的是凄苦的人生。
迟子建小说中妇女的边缘形象_董慧
酒、织网。吉喜不仅会经常帮助村里各家织渔网,还喜 她唱起令人心如刀绞的歌曲,是在呼唤男人们来向她
欢请村里的男人去她家抽烟,喝她酿的酒,吉喜总想用 讨烟吃并安慰她;她时刻拒绝给胡会烟吃,其实是时刻
REVIEW
辛勤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她的这种想法却酿造 期待他能回心转意。吉喜孤老一生,始终没有逃离出男
MASTERPIECES
/ 名 作 欣 赏
迟子建小说中妇女的边缘形象
⊙董 慧[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2]
摘 要:迟子建始终致力于人性善恶与美的挖掘,注重向底层生活世界的回归和对小人物的观照。她所关注的处于 “边缘”、“弱势”和“底层”的小人物形成了“边缘人”形象系列。本文界定了迟子建笔下的“边缘人”形象,分析了这个 形象系列中妇女的形象。 关键词:迟子建 “边缘人” 妇女
一、 “边缘人”形象界定
本文采用描述性的方法,从三个层面对“迟子建笔下的边缘人”予以界定。界定一:本文的“边缘人”处于与“中 心”相对的“边缘”状态;界定二:本文的“边缘人”处于与“强势”相对的“弱势”状态;界定三:本文中的“边缘人”并 非安于“边缘”现状,他们渴望以自己的方式向“中心”努力,向“强势”靠近,但总是归于失败。
还有《旧时代磨坊》里一厢情愿幻想着老爷对自己专情 的四太太,等等。迟子建通过众多女性的经历来探寻生 活的本质,她以女性作家特有的情怀揭示了女性悲剧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大荒文学研究》,项目 编号:10BZW088
作 者:董慧,文学硕士,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研
的根源:这些心甘情愿被男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女人
又守旧的胡会明明喜欢吉喜,却因为虚荣娶了各方面 治的藩篱中生存的可悲境遇。她们都或主动(小梳妆)
迟子建福翩翩读后感
迟子建福翩翩读后感
故事里的福翩翩,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种喜气洋洋的感觉。
可是呢,她的生活可不像名字这么顺溜。
她就像很多普普通通的人一样,被生活搓磨着,却又在这搓磨里头有着自己的坚持和小确幸。
书里描写的那些小人物啊,一个个都像是从咱身边揪出来的似的。
有那些为了几毛钱算计的小市民,有在艰难日子里还想着给孩子攒点啥的父母。
比如说,书中描写的那些关于邻里之间的事儿,就特别接地气。
今天你家送我个馒头,明天我家还你一碗酱,这种小小的互动在那个不怎么富裕的环境里,显得特别珍贵。
就像咱小时候住大杂院似的,充满了人情味儿。
迟子建写东西那真叫一个细腻。
她写东北的雪,我感觉那雪都能从书里飘出来,冷飕飕地钻进我的脖梗子里。
她写福翩翩的内心世界,我就跟着福翩翩一块儿高兴,一块儿发愁。
她对福翩翩的那种描写,让我看到一个在生活的泥潭里努力扑腾着的女人,虽然身上沾满了泥,可心里头还装着对未来的憧憬。
还有啊,书里那些幽默的地方,就像冬天里的冰溜子,看着冷冷的,可又透着那么一种诙谐。
比如说一些人物之间的斗嘴,那东北话一出来,又哏又逗。
让人读着读着就忍不住笑出声来,可笑着笑着又有点心酸,因为这幽默背后是生活的不易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迟子建笔下的小人物
当代女作家迟子建在多部作品中涉及小人物叙述,她的作品中的小人物是怎样的?
在第二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颁奖会上,诗评家谢冕这样宣读迟子建的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授奖词向后退,退到最底层的人群中去,退向背负悲剧的边缘者;向内转,转向人物最忧伤最脆弱的内心,甚至命运的背后。
然后从那儿出发倾诉并控诉,这大概是迟子建近年来写作的一种新的精神高度。
一、日常小人物的叙述
在迟子建的作品中,大量的日常生活场面得以展现,生活在社会底层和思想边缘的小人物,构成文章叙述的主体,在作品中我们都能找到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身影。
在《鬼魅丹青》、《微风入林》、《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和《塔利亚风雪夜》四部小说中,小人物的叙述予以充分的展现。
《鬼魅丹青》讲述的是日常男女遭遇的困境之爱。
故事发生在拉林小城,女主角是拉林城最有女人味的布店老板兼做裁缝的卓霞。
以卓霞的视角,记录了拉林城男女的情感纠葛,他们陷于复杂的多角恋爱和婚外恋中,挣扎于情感的漩涡中。
《微风入林》写的是也普通人的生活,旨在揭示小人物在现代文明束缚下的生存困境。
陈奎的妻子方雪贞,在医院值晚班时被前来急
诊、满脸是血的孟和哲吓着,把月经吓走了。
孟和哲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用鄂伦春人最原始的方式帮她找回自我。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讲述的是失去爱人的我,阴差阳错走进乌塘小镇。
小镇,豆腐旅店,暖肠馆,周二一家,蒋百嫂,史三婆,陈绍纯,云领父子我带着对爱人的怀念,在旅行中意外走进了乌塘小社会,感受人生的艰辛和生存的困境。
最终完成了自我情感上的解脱并获得对生命和死亡的新感悟。
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展现了日常生活中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创作显示了迟子建近年来对日常平民生活的关注和挖掘。
二、日常小人物叙述的深层内涵
在每一位作家的作品中,创作主体都创造了大量的文学形象。
在迟子建的作品中,无论人物还是事件,在进入作者的创作中都被赋予了深层的文学内涵。
作品中日常的男女情感交往,男性形象的塑造,和大量的死亡题材的叙述等,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情景以原生态的面貌走进作品,承载了迟子建底层叙述的创作。
1.小人物叙述之情感困顿
《鬼魅丹青》中,迟子建以更多的笔墨为我们展示了当下日常生活中男女的情感纠葛和困惑。
以卓霞、刘良阖和齐向荣的情感纠葛为主线展开一个错综复杂的情感网络世界。
主人公卓霞经历了两次感情波折与罗郁的无性婚姻和与第二任丈夫的短暂婚姻生活。
刘良阖,就是这两段暗淡的婚姻乐章后,出现的一道华彩。
在街上偶遇刘良阖夫妇,爱犬堂堂和刘良阖的亲昵
行为暴露了两人的恋情,为守住这段感情,卓霞忍痛送走爱犬,换了门锁,这样他们的感情能得以长久吗?
刘良阖,一边是心爱的女子,一边是妻子,还想保住自己的名声、仕途有所发展,在情欲上又想和心爱的女子夜夜厮守,可是道德上受制于给自己母亲捐过一只肾的妻子齐向荣,在欲望和道德的边缘挣扎,最终被妻子夜夜画鬼杀鬼折磨的精疲力竭,死于车祸。
齐向荣,刘良阖的妻子,在发现自己的丈夫和拉林城最有女人味的卓霞有私情之后,出于本能要捍卫自己的婚姻,采用了夜夜在家中画鬼杀鬼这种荒谬的手段,把丈夫留在家中卓霞、刘良阖、齐向荣,三人的情感纠缠变成了他们的心理魔咒,真正的鬼魅其实是心头跳跃的欲望
关于《鬼魅丹青》,迟子建曾经发表了简短的创作谈。
在《鬼魅丹青》中,我试图写男人女人在燃烧自己时所遇到的尴尬和无奈。
因为有人伦和道德的规约,不是所有忘我的燃烧,带来的都是温暖。
有时,燃烧带来的是无边的寒冷和凄清。
[1]《鬼魅丹青》可以理解为日常男女在燃烧情感的过程中,遭遇的情感困境。
情感世界里的男人女人,遭遇婚外恋情后,内心的道德束缚和情感欲望,在两种极端的生命张力之下,抗衡和挣扎。
真正的鬼魅实指日常人的欲望,男女情爱,官场仕途,厮守家庭,绚丽的丹青勾画的鬼魅,最终取人性命,相爱一场终究散。
小说的结尾,卓霞收拾好自己,找回那些素净的心情,提着那件风衣去找罗郁,这样的结局来的似乎突然作者试图在道德、人性、
理智和情感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力,卓霞最终在婚姻中抗衡过,选择和被选择,最后在情感的沉浮中找回自我。
2.小人物叙述之现代悲歌
正如男性作家在自己的天地中以自己的视角去看男性和女性一样,她们也开始在自己的天地间以自己的视角去看男性和女性。
[2]迟子建,在她的作品中塑造的男性形象,经作者之手,被赋予更多的内涵。
作品《微风入林》,通过方雪贞的视角将作品中两位男性教师陈奎和鄂伦春人孟和哲做了鲜明的对比。
在方雪贞的眼里,陈奎少年老成,迟暮、慵懒、倦怠,象征了现代文明束缚下的慵碌无为和暮气沉沉。
孟和哲却充满了原始力量和新鲜的气息,给方雪贞肉体和灵魂以冲击和洗礼。
孟和哲,一位带有原始神秘力量的鄂伦春人,代表了原始、传奇和勇猛,他的出现使得在现代文明笼罩下的世俗生活越发苍白无力。
现代文明不仅吞噬了淳朴的原始力量,更是扼杀了挣扎在日常生活的普通男女的情欲和人性。
作品细腻地展现了方雪贞和孟和哲微妙的情感变化,他们急切相见的欲望,方雪贞的精心打扮,孟和哲对方雪贞的怜爱在迟子建的笔下,他们的林间欢爱,被描写的带有原始的纯美,鄂伦春人式特殊的治病方式、林间不绝如缕的微风,孟和哲的传奇,象征了一种原始纯粹的美的追求。
这种原始的美已经超越了文本中的男女情爱叙述,表达了作者对渐渐消逝的淳朴原始文明的怀念和惋惜。
因此,在迟子建小人物叙述的世界里,男性形
象已不再是单纯的性别载体,他们突破男性这一性别定位,以各自不同的生命状态呈现了不同的文明信仰下个体的生存状态。
在《微风入林》中反复描写的那盏桦皮灯,孟和哲好似桦皮灯,不仅给方雪贞找回新的生命力,也给以黯然神伤的现代文明以短暂的解脱,在给一个民族以希望和信仰的同时,我们从中也看到作者对少数民族原始力量的肯定和对其渐渐消逝的惋惜。
迟子建从孟和哲这一男性形象入手,赋予其信仰追求的内涵,吟唱一曲现代文明束缚下原始追求的挽歌
3.小人物叙述之死亡意识
在审视了日常生活中小人物的情感困境,现代文明的颓败,迟子建将笔触伸向人类的终极题材生命和死亡的叙述。
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我的魔术师爱人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死于一只跛脚的老铁驴,归根结底是肇事农民的一泡尿,因为酒家多送的一壶茶水,角落里亲热的男女,那泡憋着的尿夺走了魔术师的生命,看似寻常的小事一件件串起来促成了魔术师的死亡,可悲又荒谬,这背后笼罩的哀伤,来自作者自己的经历,2002年的5月,作者的丈夫死于车祸,突如其来的死亡,从此天各一方,他们之间仅有的四年幸福婚姻生活成为过往。
在作者的笔下死亡随时会降临在每个人的头上,正如《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的陈绍纯蹊跷的死亡,人的生命有时真的纸一般薄,一幅落下来的画就会夺走一个人的性命。
但是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迟子建没有停留在过度个人化的叙事语境里,而是极大地超越
了一己的悲观,深入而真实地叙写了乌塘可怕的生存现实,从而使她的这部小说实实在在地成了底层叙事。
[3]在叙述中迟子建直面死亡的主题,以寡妇我的身份去三山湖旅游,完成早年和丈夫的约定,阴差阳错来到乌塘,揭开乌塘的故事,白天耍酒疯的蒋百嫂,晚上纠缠于形形色色的男人们,她背后却隐瞒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将丧生于矿难中的丈夫尸体藏于家中的冰柜中,因领导瞒报矿难人数,而致蒋百死无葬身之地,蒋百嫂守着秘密和冰柜里丈夫的尸体,她的心里犹如被放置了一座巨大的冰山。
乌塘那些下井的矿工,从下井的那一刻起生死未卜,还有嫁死的女人们,她们给男人买保险,一旦男人矿难丧生,便可获得一大笔赔偿。
在目睹乌塘的悲剧后,我来到三山湖,但是三山湖并不是故事的结局,苦难仍在继续
2010年迟子建在接受《环球名人坊》的采访时,当主持人谈及《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这部作品时,她说到生活是不可改变的,生活你只能去承受。
承受个人的苦难和不幸的时候,你要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更大的苦难和不幸,这个时候个人的苦难和不幸,就会变得小,变得轻。
[4]在这些苦难面前我们也会看到生存者的希望:那只日日坚持去车站接蒋百孤独的狗,那个集市上坚决不肯嫁死的少女,周二嫂的善良,云领的坚强更富有象征意义的是最后从爱人剃须刀盒里飞出来的蓝色蝴蝶,作者非凡的想象力,温情的笔调为我们勾勒了希望的光芒。
她将自我的小悲痛融入到底层叙述的大洪流之中,实现了真正的与底层人民站在一起。
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在痛苦笼罩下体会得到这种获得小小幸福感的味道。
受萨满文化熏陶的迟子建对生死观有着独到的见解。
她所接受的文化熏陶认为死亡是随时会降临的,神灵随时都可以把他们的生命取走,无论是在痛苦或者快乐的时候,生命都可戛然而止。
也就是说他们的死亡不仅是奇异的,而且还很即兴的。
死亡对他们来说只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
[5]所以,在迟子建的作品中呈现了死亡叙述,在作者的笔下,死亡成为生命的另一种诠释,死亡叙述真正达到超越了表象的痛苦,进入了大悲悯的境界。
三、结语
在迟子建的作品中,男女日常的情感纠葛,婚外恋与道德的抗争苦难,随时降临的死亡事实,底层人物生存的艰辛都被予以叙述,但是,作者在向我们展示苦难的同时,仍然给予这些苦难的小人物以力量,用温情的语言昭示了人文关怀和精神力量,为我们描摹了希望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