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偏科原因与矫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偏科的原因与矫治

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了一个新课题。但是,中学生学习过程中长期存在着偏科现象。即在学习中不能正确对待各门学科的学习,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学习喜欢的学科,而忽视甚至放弃其他学科的学习。久而久之,学科成绩就出现较大差异,形成“强科”与“弱科”之分。为了准确而又全面的了解清楚偏科现象的成因,时间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以有效的指导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一是以六年级为单位,进行全员问卷调研。

二是对典型的偏科生进行个案调研。

一、问卷调研

为了使问卷调查科学全面具有可操作性,我们讨论设计出如下问卷调查表,六年级共68人,我们以6人(最后一组8人)一表发放操作,问卷前进行了细致系统的指导,同学们的配合很协调。调查是真实可信的。对调查结果的统计,从此表中我们发现喜欢科目人数最多的是微机占 78。72%,然后是音乐80。21%,再次就是英语、数学分别为61。70%、65。96%,二其中语文的厌恶率最低为12。88%,次之为微机15。89%,厌恶率在20%以上的有:数学21。21%品德和社会30。85%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形成偏科的原因是务种多样的,主要有下列三大原因:

(一)教师问题。小学生偏科学习,受教师影响较大。学生偏爱某一学科往往是由于喜爱任教该科教师所致,偏爱某一学科,能使

提高该科学习成绩,而好的学习成绩,又强化了对该科的喜爱,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学生不喜欢某个老师,也往往不喜欢某个老师所教的学科,久之,学习成绩下降,丧失对这一学科学好的信心,导致恶性循环。如某个学生不喜欢语文,喜欢数学,原因是语文老师总是批评他,他对语文越来越没兴趣了,但数学老师则不然,他有一点进步,老师就给他鼓动和表扬,于是他越学越有劲。这样,语文成了该生的“弱科”,数学成了该生的“强科”。

(二)家庭影响。家庭特殊的文化氛围和家长的某些爱好以及家长职业差异也会诱发学生偏科。如家长爱好文娱,家庭艺术氛围浓,则孩子往往偏爱音乐;家长爱好体育,喜欢活动,则孩子偏爱上体育课。笔者调查过教师的子女,发现家长是语文教师的,孩子爱学语文,当数学教师的孩子爱学数学。

(三)学生原因。学生自身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也是造成学生偏科的原因。根据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人的智力应是多元的,每个人至少存在着的 7 种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加德纳认为这 7 种智力在现实生活中错综复杂地、有机地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序组合在一起,使得每一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加德纳还认为每种智力发展各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言语──语言智力发展快,表现在学习上偏爱语文学科;有的人逻辑──数理智力发展好,学习上偏爱数学;音乐──节奏智力强的人,多数偏重音乐学习;

身体──动觉智力好的人,多数偏爱体育课。可见学生偏重什么学科学习,跟不同智力发展有一定关系。此外,学生偏科往往也是由兴趣差异造成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重视感兴趣的学科,轻视或不学讨厌的学科。学生对某门学科兴趣较强,就产生学习动力,便能主动积极的去学这门课;反之,对某门学科兴趣弱或没有兴趣,学生自然不愿把功夫下在这门课上。很多老师反映健康课、劳动课不好上,原因是学生对这两门课没有兴趣,又不是考试科目,学生自然懒得去学习,有的素性弃之。

二、案例分析

【案例】小明刚上三年级。但他对自己在学校中所学的课程已经有了亲疏好恶了。

我们来看他在作文中是怎么说的:

“我最喜欢的是体育课,不用坐在教室中一动不动地听讲,像玩一样,很自在。”

“我还喜欢图画课。我喜欢画动物、画风景,老师和同学都说我画得很棒。”

“我最不喜欢的是语文课和音乐课?”

“语文课上老师总有问不完的问题,而我又回答不好。一到语文课就担心老师提问。老师要是不问我,又觉得自己受了冷落。”“音乐课我也不喜欢,因为我总是唱不好,同学们总嘲笑我。”【分析】从小明的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得出,经过两年多的学校生活,孩子们对学科的评价已经有了自己的根据。这些喜欢或不

喜欢的理由是学校老师和孩子家长应该认真对待的。

孩子们对体育课的喜欢几乎是共同的、一致的。它的最大优势是孩子们有身体活动,而且很自由。

对图画课和音乐课截然不同的态度,其实在思想上是统一的。即小明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及别人对他的表现的评价。

表现好、他人评价高的,就喜欢;

表现差、他人评价低的,就不喜欢;

这表明:

对学科的好恶是和会不会、懂不懂有关系;是和评价的高低有关系。

小明对语文课之所以不喜欢,则又和老师的教法有关系。

我们都知道;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学校在小学阶段开设的各门课程都是为以后发展打基础的基础性学科。如果孩子对某些学科不感兴趣、不喜欢,则可能意味着这方面的教育将是不完整的。

三、矫治方法

小学阶段正是打基础的时期,学生应全面发展,不宜有偏科现象。对于偏科的学生,教师要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积极指导,帮助矫治。矫治偏科学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一 ) 矫治的着眼点——激发“弱科”兴趣

激发“弱科”兴趣,就是让学生对不喜欢的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兴趣可采用一些方法: (1) 用目标激发兴趣。把学习目标分解,定下阶段性的小目标,刚开始要求放低一点,这样一实现便能

激励再接再厉的勇气,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 (2) 用优势引导兴趣。尽量发现学生某方面的优势,以此为“兴奋点”培养兴趣,享受成功的快乐,建立信心,比如一个学生不爱学语文,但发现该生书写工整娟秀,教师就以此为“兴奋点”激发语文的兴趣。( 3 )用兴趣迁移兴趣。学生对“弱科”没有兴趣,而对某项活动有兴趣,可利用某项活动兴趣,迁移到“弱科”学习上来。如学生不爱学数学,但喜欢玩电脑游戏,于是可以把数学有关内容编成电脑游戏,让学生玩,玩着玩着学生可能会对数学也来了兴趣。

( 二 ) 矫治的着力点——锻炼学习意志

偏科生对“弱科”学习既缺泛兴趣,还有畏难情绪,遇到困难往往知难而退,所以培养学习意志,养成勤学不懈的品质,应是矫治偏科的着力点。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弱科”的信心,增强克服和排除学习困难的毅力,否则,一遇困难就气馁,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弱科”还是学不好。

(三)矫治的侧重点——培养“弱科”能力

矫治“弱科”学习,除了激发兴趣、锻炼学习意志,还要把侧重点放在培养能力上。如数学是一个学生的“弱科”那么,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运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能力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能力上的不足,进行强化与补救训练。(四)矫治的落脚点——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矫治偏科学习,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弱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