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信号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的信号转导
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Ligand
Receptorຫໍສະໝຸດ Baidu
Ion channel
Receptor
Kinase
Second messenger
Transcription factor
Gene Transcription
信号转导(singal transduction):细胞外信号 通过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将信 号转换后传给相应的胞内系统,使细胞对外界信号 做出适当的反应。
第三节 细胞内信使
细胞内信使:受体激活后在细胞内产生的、能介导信号转 导的活性物质,又称第二信使(sencond messenger)。 cAMP,cGMP,DAG, IP3, Ca2+
一、cAMP信使体系
腺苷酸环化酶与cAMP
腺苷酸环化酶 adenylate cyclase,AC; G蛋白的效应蛋白之一, 是cAMP信号传递系统的关键酶;
细胞外信号分类:
根据信号特点和作用方式
激素 神经递质 局部化学介质
根据效应:
激动剂 拮抗剂
根据信号的性质
水溶性信号 脂溶性信号
第一节 细胞外信号
第二节 受体
受体:一类存在于胞膜或胞内的特殊蛋白质,可以与细胞外信 号分子特异性识别并结合,进而激活胞内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 使细胞对外界刺激产生相应的效应。
α亚单位上有乙酰 胆碱ACh结合部位;
使终板膜Na+内流, 少量K+外流,形成 终板电位。
胞内受体:
配体:多为脂溶性小 分子甾体类激素,还 包括甲状腺素类激素、 Vd等
作用:转录调节蛋白, 与DNA分子的激素调 节元件结合,促进或 抑制基因转录
特点:细胞产生效应 需要的时间长
膜受体
1、配体闸门离子通道受体:
存在于细胞膜上,某些神经递质的受体,其本身是一种或几 种离子的离子通道
为神经系统和其它电激发细胞特有,主要在突触反应中起控 制作用
反应速度快
N型乙酰胆碱受体 5个亚单位αβγδ在 细胞膜上共同构成 一个通道;
每一个亚单位带有 4个越膜区域;
氨基末端有糖基化的位点,羧基末端有两个在蛋白激酶 催化下发生磷酸化的位点 ,与受体活性调控有关。
特点:转导过程较慢,敏感、灵活、类型多样
(Gliman和Rodbell,1994对G蛋白研究获诺贝尔奖)。
G蛋白是一种分子量约10万的可溶性膜蛋白,由αβγ3 个不同的亚单位构成异聚体;具有结合GTP或GDP的 能力和GTPase的活性;调节功能和信号转导,故称 为结合鸟苷酸调节蛋白(或信号转导蛋白)。可分为:
②使信号得到逐渐放大。如肾上腺素使肝、肌 糖元分解,10-10mol/L的量,血糖升高50%,三 步放大了10000倍
掌握
受体概念、类型 cAMP信号途径过程 G蛋白作用机制
三、二脂酰甘油/三磷酸肌醇信使体系
四、钙离子/钙调蛋白信使体系
第四节 信号转导与蛋白激酶
级联反应(cascade reaction):信号传导通路中, 催化某一步反应的蛋白质由上一步反应的产物激 活或抑制(即通过磷酸化获取磷酸,这样的过程 叫级联反应。)
①一系列酶促反应仅通过单一种类的化学分子 便可加以调节
信号网络(singaling network):细胞内存在多 种信号转导方式和途径,而且彼此交叉调控,构成 复杂的信号网络。
FUNCTIONS OF CELL COMMUNICATION
调节代谢 实现细胞功能 调节细胞周期 控制细胞分化 影响细胞存活
细胞信号转导: 第一信使 first messenger 受体recepter; 受体将信号转变为细胞内信号第二信使
配体:与受体结合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激素、神经递质、生 长因子、某些药物等。
I型
离子通道型受体 II型
III型 膜受体 G蛋白耦联受体
受体分类
胞内受体
具备酶活性的受体 胞浆受体
核受体
1、离子通道型受体
1).I型受体超家族: 五个亚基构成 每个亚基4-5个跨膜域 通过胞外区域与配体结合
AC可催化ATP分解形成cAMP--第二信使。
第三节 细胞内信使
Gprotein
AC cAMP
PKA
AC催化ATP -- cAMP → cAMP活化PKA →PKA磷酸化 CREB→CREB结合相关基因的CRE区→在其他特异性转录因 子的调控下,启动基因的表达,产生各种生物学效应。
PKA--- 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cA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CREB---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3.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 一条单次跨膜的多肽链 配体结合区域为胞外区 胞内区具有酪氨酸激酶
活性 往往通过配体介导受体
二聚化,相互激活 激活具有SH2结构域的
蛋白并使之激活,传递 信号 主要介导细胞生长和分 化,产生效应过程较慢
3、G蛋白耦联的受体(G蛋白-鸟苷酸结合蛋白(guanine nucleotide-binding protein) 存在于细胞膜上,神经递质、激素、肽类和胺类的受体, 与G蛋白耦联。 结构: 由一条多肽链组成,其中带有7个疏水越膜区域 氨基末端朝向细胞外,羧基末端则朝向细胞内基质
2、生长因子类受体(酶联受体): 存在于细胞膜上,具有酪氨酸激酶(trk)的活性。 在参与细胞生长和分化调控中起作用, 产生效应过程缓慢。
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trK (RPTK) 酶蛋白以跨膜结构形式存在于细胞膜上; 胞外的部分是配体结合区,起受体的作用; 细胞质一侧的部分称为激酶活性区,具有酪氨酸激酶的活 性
胞内信号的转导途径,最终转 化为细胞的各种复杂的生物学 效应。
信号分子的失活引起细胞反应 的终止
第一节 细胞外信号
第一信使:由细胞分泌的、能够调节机体机体功能的一 大类生物活性物质,是细胞间通讯的信号。
主要是蛋白质、肽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固醇激 素、NO等。
与细胞膜上或胞内特定的受体结合后,后者将接收到 得信息转导给胞浆或细胞核中的功能反应体系,从而 启动细胞产生效应。
Gs:刺激性G蛋白;Rs Gi:抑制性G蛋白;Ri Gt:与激活磷酯酶C的受体偶联; Go:与控制Ca2+通道的受体偶联; Gp:与激活磷酸二酯酶的受体偶联;
糖基化位点
磷酸化 位点
G蛋白的作用机制:静息状态下,G蛋白(细胞 膜上)与GDP结合,与受体分离→配体与相应 的受体结合时,受体蛋白构象改变→与G蛋白α 亚单位接触 →α亚单位与 GTP结合→α亚单位的 构象改变,与βγ亚单位相分离 → 结合GTP的α
protein)---转录因子 基因的CRE区---序列为TGACGTCA
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cA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A,PKA)
cAMP信号途径可表示为:
激素→ G蛋白耦联受体 →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 cAMP→PKA →基因调控蛋 白磷酸化→基因转录。
亚单位从受体上分离并游离(调节细胞内的效
应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实现细胞内外的信号传 递)→α亚单位分解GTP → α亚单位构象改变, 与效应蛋白脱离,与βγ亚单位结合为静息状态 的G蛋白。
第二节 受体
G蛋白:
Ligand GTP
ab
PLC
g
GDP
AC
二、受体作用的特点: 1.能选择性地与特定配体结合 2.具备强的亲和力 3.受体-配体结合具有可饱和性 4.受体-配体结合具有可逆性 5.受体-配体结合可以通过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进行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