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方案

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方案

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方案一、前言湿陷性黄土是指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时体积显著缩小的黄土。

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路基施工需采取特定的技术方案,以确保道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方案旨在明确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的具体步骤和要点,为实际施工提供指导。

二、现场勘测与设计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测,了解地基土的湿陷性、含水量、厚度等关键参数。

根据勘测结果,结合工程要求,设计合理的路基结构,包括路基高度、宽度、排水设施等。

设计时应考虑地基处理措施,如注浆加固、换填等,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三、路基开挖与清理根据设计图纸进行路基开挖,开挖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边坡稳定,防止塌方。

开挖后及时清理基底,确保无杂物、无积水,为后续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四、路基改良材料选择根据地基土的湿陷性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改良材料,如石灰、水泥、粉煤灰等。

改良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水硬性,能够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

五、路基改良施工将改良材料与地基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确保混合均匀度满足规范要求。

采用分层填筑、分层碾压的施工方法,每层填筑厚度不宜过大,确保压实质量。

碾压过程中要控制含水量,保持最佳含水率,以提高压实效果和强度。

六、路面铺设在路基改良完成后,进行路面铺设工作。

铺设前应对路基进行验收,确保质量合格。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如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

铺设过程中要控制材料的温度、厚度、平整度等关键参数,确保路面质量。

七、质量控制与监测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如含水量、压实度、平整度等。

对不合格工序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改,确保整体工程质量。

八、安全文明施工制定详细的安全施工措施和应急预案,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防护用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保持施工现场整洁有序,减少扬尘和噪音污染,实现绿色施工。

九、环境保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周边环境,如设置围挡、排水沟等。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湿陷性黄土路基是出现在黄土地区的一种常见问题,其特点是在雨水浸润或基
底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变形而影响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因此,为了解决湿陷性黄土路基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和施工方案。

1. 路基改良材料选择
首先,在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路基改良材料。

通常情况下,可以选用石灰、水泥、煤灰等材料进行路基改良,以提高路基的抗湿陷能力和承载力。

2. 路基处理施工步骤
步骤一:现场勘测与设计
在进行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前,需要对道路现场进行勘测与设计,确定路基改
良的范围和施工方案。

步骤二:路基开挖与清理
在确定了路基改良的范围后,需要对路基进行开挖和清理,清除路基表层的松
软土壤和水分,为后续的施工做好准备。

步骤三:路基改良施工
在路基开挖与清理完成后,可以开始进行路基改良施工。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
适的改良材料进行投入,并结合机械设备进行均匀混合和夯实,确保路基改良效果。

步骤四:路面铺设
在完成路基改良后,需要进行路面的铺设,确保路面平整、坚实,提高路面的
使用寿命和行车舒适度。

3. 施工质量控制
在进行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可采用实
地取样检测路基改良材料的含水量、密实度等指标,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结语
通过选择合适的路基改良材料和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案,可以有效解决湿陷性黄土路基的问题,提高路基的抗湿陷性和稳定性,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确保行车安全。

希望以上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方案能为相关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湿陷性黄土特殊路基处理

湿陷性黄土特殊路基处理

湿陷性黄土特殊路基处理本项目的湿陷性黄土特殊路基处理设计上给出了几种类型的处理方法。

III型适用于湿陷性黄土采用强夯处理的填方段,采用强夯+30cm8%灰土垫层。

IV型适用于湿陷性黄土采用强夯处理的挖方段,采用强夯+30cm8%灰土垫层。

V型适用于离村镇较近的湿陷性黄土填方段,采用12%灰土桩+30cm8%灰土垫层。

VI型适用于离村镇较近的湿陷性黄土挖方段,采用12%灰土桩+80cm8%灰土垫层。

XV型适用于路基填土高度大于2米的路段,采用25KJ冲击压路机冲压20遍。

1、强夯施工(1)试夯在强夯大面积施工前,选取一个面积不小于20X20m、地质条件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区;在试区内进行详细的原位测试,取原状土样测定有关数据;选取合适的一组或多组强夯试验参数进行试夯;检验强夯效果;当强夯效果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补夯或调整参数再进行试验;通过强夯前后的试验结果对比,确定正式施工采用的技术参数。

(2)准备工作强夯施工前,应先清理、平整场地并查明场地范围内地下构造物和管线的位置及标高,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因强夯施工造成的损害。

(3)测量放样实测并画线圈定夯区范围,布设夯点,夯点间距为4X4m,梅花形布设,用白石灰标记;(4)夯击夯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测量夯前的锤顶高程。

将夯锤提升到预定的高度,松脱挂钩,夯锤下落夯击夯点后,测量夯后锤顶高程。

重复夯击直至完成夯点设计要求的夯击次数。

移动夯机至下一个夯击点,进行夯击,完成全部夯点的第一遍夯击。

第二遍和第一遍强夯之间的间歇时间取决于孔隙水压力的消散,一般不少于7天。

地下水位较低和地质条件较好的场地,可连续夯击。

第二次选用第一次已夯点间隙,依次补点夯击为第二遍,以下各遍均在中间补点,最后一遍锤印应彼此搭接,表面平整。

夯击遍数一般为2-3遍,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一遍。

必要时可根据地基土的性质和工程要求适当增加夯击遍数。

(5)施工时应注意强夯施工必须按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技术参数进行,以各个夯击点的夯击数为施工控制数值,也可采用试夯确定的沉降量控制。

市政工程中湿陷性黄土路基及管线基础处理技术

市政工程中湿陷性黄土路基及管线基础处理技术

市政工程中湿陷性黄土路基及管线基础处理技术摘要:本文介绍了湿陷性黄土的工程性质,并详细讨论了灰土垫层法、冲击碾压法、强夯法以及挤密法等地基处理方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市政工程建设中的具体运用。

通过工程实例,以灰土垫层法为基础,对市政工程中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强风化泥灰岩地基处理、道路绿化带处理、排水管道基础处理、路面结构处理、材料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关键词:市政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灰土垫层法冲击碾压法强夯法挤密法质量控制黄土在我国分布极广,面积达440680平方公里,具有湿陷性的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三。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市政工程建设,应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和工程要求,因地制宜,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防止路基和管基湿陷,保证道路和管线的安全与正常使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湿陷性黄土,是指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迅速破坏,并发生显著附加下沉的黄土,主要为晚更新世马兰黄土(Q3)、全新世黄土状土(Q4)。

它除了具备黄土的一般特征外,还有其它特点:含有大量的粉土颗粒、一般占50%以上;具有肉眼可见的孔隙,孔隙比≥1.0,呈松散多孔的结构状态;天然剖面具有垂直节理;富含碳酸盐、硫酸盐等水溶盐。

压力和水是黄土产生湿陷的外部条件。

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处理经过很多国内外工程人员和学者研究,方法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类:①穿越湿陷性土层的桩基础;②对地基土进行改良或者加固处理。

而目前的公路工程湿陷性黄土路基基底处理措施主要有灰土垫层法、强夯法、灰土桩挤密法,深层搅拌桩法、振冲碎石桩法、冲击压实法等。

但市政工程除了道路基层外,管线众多是其特点,怎样对市政工程湿陷性黄土路基及管基处理是本文的重点。

下面介绍一下适合市政工程湿陷性黄土路基及管基处理的方法。

1、灰土垫层法。

将基底以下湿陷性土层全部挖除或挖至持力层承载力满足要求的深度,然后用灰土分层回填夯实。

垫层厚度一般为1.0~3.0m。

它消除了垫层范围内的湿陷性,减轻或避免了地基因附加压力产生的湿陷,可以使地基的自重湿陷表现不出来。

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控制要点及处理方法精品2500

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控制要点及处理方法精品2500

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控制要点及处理方法精品2500湿陷性黄土地区的路基施工存在着特殊的工程技术难题,包括黄土的极强吸水性、膨胀性、可塑性等特点,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施工控制要点和处理方法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关于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控制要点及处理方法的一些建议。

1.前期地质调查和观测:在进行路基施工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观测,了解黄土地区的地质条件和特征。

这包括膨胀性指数、含水量、塑性指数等参数的测定,以及地下水位、渗透性等的观测。

地质调查和观测结果将对后续的施工控制和处理方法提供重要的依据。

2.合理的设计方案: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路基施工中,应根据地质调查和观测的结果,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这包括路基的高度和宽度、横断面形状等的确定,以及路基的排水系统的设计。

设计方案应尽量减少地基变形和对路基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3.施工工艺和方法选择: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路基施工至关重要。

应选择一种能够减少地基变形和控制地下水位升高的施工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分段填筑、土工合成材料加筑、夯实等施工方法来降低黄土的压缩变形和膨胀变形。

4.施工过程的控制和监测: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路基施工中,应进行施工过程的严密监测和控制。

这包括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土体变形等参数,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控制。

必要时,可以采取加固措施来增强路基的稳定性,如土工格栅、土钉墙、加固梁等。

5.灌浆处理:湿陷性黄土的膨胀性是造成路基变形和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灌浆处理来改善黄土的膨胀性。

灌浆处理可以通过注入适当的稀浆来损伤黄土的吸水性和可塑性,减少黄土的膨胀量,从而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6.排水系统的建设:湿陷性黄土地区需要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以保证路基的排水畅通。

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地质调查结果,设置合理的排水设施,包括排水管道、渗流井等。

同时,需要保证排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

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

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措施有浸水处理、土垫层法、强夯法、压浆法、素土桩挤密法和复层地基法等,具体措施应根据地基条件和建筑要求选择,以改善地基的性质和结构。

1、换填土:挖出一定深度的湿陷性黄土,用合格的土或灰土分层填筑,分层夯实。

2、强夯法:用数十吨重锤从高处落下,反复夯实,强力夯实基础,使浅层和深层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固。

强夯法振动大,对附近建筑物有影响。

因此,要注意施工附近建筑物的安全。

强夯法用于湿陷性黄土区路基处理,土壤含水量应比塑限含水量低1%~3%。

3、预浸法:钻孔注水,使其预先湿陷。

可用于湿陷性土层厚度大于10m,自重湿陷性不小于50cm的地段。

4、挤密法:用冲击、振动或爆炸形成孔洞,然后用石灰或石灰土填充,分层捣实。

5、化学加固法:将硅酸钠溶液通过多孔注入管压入土壤中,与土壤中的水溶性盐类相互作用,生成硅胶,使土壤胶结。

浅谈路基施工中湿陷性黄土地质特性及处理方法

浅谈路基施工中湿陷性黄土地质特性及处理方法

浅谈路基施工中湿陷性黄土地质特性及处理方法【摘要】黄土地质特性,湿陷性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湿陷性黄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变形和塌陷现象,给工程施工带来很大困难和风险。

为了有效解决湿陷性黄土施工中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包括改良土体、加固路基、排水、加固桩等方法,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黄土的工程性能,从而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在处理湿陷性黄土时,需要综合考虑地质特性、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并进行有效实施。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和经验,可以有效降低湿陷性黄土对工程施工的影响,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路基施工中,对湿陷性黄土的地质特性和处理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地质特性、处理方法、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黄土地质工程是路基施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湿陷性黄土在路基施工中常常引发各种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湿陷性黄土地质特性及处理方法,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湿陷性黄土地质特性湿陷性黄土主要指在潮湿或水浸条件下易发生液化与膨胀现象的黄土。

其主要特性包括含水量高、孔隙结构复杂、土粒之间弱胶结力等。

这些特性使得湿陷性黄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和破坏,给路基工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处理方法针对湿陷性黄土,在路基施工中需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其对工程造成影响。

包括加固处理、排水降渍、改良处理等多种方法。

加固处理主要是通过添加材料或施加荷载来改善土体的力学性质,提高其承载能力。

排水降渍则是通过排水系统将地下水排除,减少土体的含水量。

改良处理则是通过添加掺和剂或改变土体结构等方式来提高土体的稳定性和抗压强度。

结论湿陷性黄土地质特性及处理方法是影响路基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只有充分了解其特性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才能保证路基工程的安全和持久性。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湿陷性黄土地质特性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具有较强塑性和感应性的土质。

湿陷性黄土路基病害及防护技术

湿陷性黄土路基病害及防护技术

湿陷性黄土路基病害及防护技术湿陷性黄土是一种特殊的土质,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和膨胀性。

在道路基础工程中,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会出现路面变形、沉降、龟裂等病害,严重影响路基的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

湿陷性黄土路基的主要病害包括路基沉降、路面龟裂和路基变形。

路基沉降是最常见的病害。

湿陷性黄土吸水后会膨胀,而排水能力较差,导致路基沉降。

路面龟裂主要是因为湿陷性黄土的膨胀性引起的,土壤膨胀时会对路面产生挤压力,导致路面龟裂。

路基变形则是由于湿陷性黄土吸水膨胀后的的变形产生的,会导致道路高低不平、路面坑洼等问题。

1.地基处理:在建设道路前,可以对黄土路基进行地基处理,采用深层碾压、压实和加固等方式,以增加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减少湿陷性黄土的膨胀和沉降。

2.排水系统:湿陷性黄土的主要问题是排水能力较差,因此建设排水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采用排水沟、排水管等措施,加强路基的排水能力,减少土壤膨胀和路面变形的风险。

3.改良剂加固:可以采用化学改良剂或物理改良剂对湿陷性黄土进行加固。

化学改良剂一般是指石灰、水泥等,可以通过固化黄土中的水分,减少膨胀和沉降;物理改良剂可以是纤维材料、聚合物等,可以增加黄土的内聚力和抗裂性。

4.隔离层:在湿陷性黄土路基上可以设置隔离层,以减少黄土和路面之间的接触,降低黄土对路面的影响。

可以采用土工合成材料等材料作为隔离层,以达到隔离作用。

针对湿陷性黄土路基病害,需要综合采取地基处理、排水系统建设、改良剂加固和隔离层设置等防护技术,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在设计和施工阶段,需充分考虑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制定合理的工程方案,以确保道路的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

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作业

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作业

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作业内容摘要:摘要:以临午改建工程为例,对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施工措施工程应用进行介绍。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在干燥情况下,具有较高强度和较低压缩性,遇水后在一定外力作用或在自重作用下强度骤降的一种特殊岩土。

它广泛分布于我国甘肃、宁夏、陕西和山西等黄土高原地区。

其中以03马兰组黄土最具有代表性。

湿陷性黄土对公路工程的工程危害主要表现为遇水后的不均匀沉降,引起公路路面大面积开裂、下陷,从而引起其他次生公路病害,进一步加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引起恶性循环。

所以公路工程中的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公路的施工质量以及后期运营期养护工程。

省道临午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西北地区,公路等级为23m 宽的四车道一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为60km/h。

设计荷载100kN.m。

沿线经过汾河阶地、昕水河阶地和山前台地。

在河流阶地以及山前台地地表覆盖有厚度达5m~9m厚湿陷性黄土,湿陷等级为Ⅱ级自重湿陷。

因此,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的施工措施恰当与否对整个项目的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省道临午线K15+900~K17+100段为山前台地,地表覆盖9m厚Ⅱ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表冲沟、陷穴发育。

设计中对填方路段原地面清表后采用1000kN.m夯击能强夯处理消除湿陷性,对于挖方路段挖至距离路床后采用1000kN.m夯击能强夯处理消除湿陷性并设置30cm后灰土封层。

对于高挡土墙及桥台地段则采用灰土挤密桩消除整个湿陷性土层的湿陷性。

施工过程中根据规范要求、设计图纸及当地实际情况,对不同段落分别采取了措施。

具体如下:1 填方路段黄土路段施工过程中应严格做好防排水,避免施工场地排水不畅或浸水。

对各个处置措施的施工工艺均应设置试验段,以确定各施工参数。

1.1 填方路基基底处理在路基填筑前,应对原地面进行处置,处置宽度应大于路基坡脚外1/2湿陷性黄土层厚,并不小于2m。

根据设计要求,路基基底采用1000kN.m强夯处理,对于重要建筑物附近,且建筑物具有一定抗震能力的,路基基底清表后采用冲击碾碾压40遍。

湿陷性黄土高填方浸水+强夯法路基处理施工工法(2)

湿陷性黄土高填方浸水+强夯法路基处理施工工法(2)

湿陷性黄土高填方浸水+强夯法路基处理施工工法湿陷性黄土高填方浸水+强夯法路基处理施工工法一、前言湿陷性黄土是一种经常出现在工程建设中的特殊土壤,其吸水性能强,容易发生变形和沉降。

为了解决湿陷性黄土的工程问题,湿陷性黄土高填方浸水+强夯法路基处理施工工法得以应用。

本文将对该工法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的特点是在湿陷性黄土路基填筑过程中,通过浸水和强夯的方法,将土壤颗粒间的孔隙饱和,增强土体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处理,尤其是面临较大荷载和变形要求的道路、铁路等建设。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通过浸水处理,使湿陷性黄土中的土粒得到饱和状态,减小土壤颗粒之间的间隙,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同时,通过强夯处理,进一步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和强度。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分为浸水阶段和强夯阶段。

在浸水阶段,首先进行降水处理,使路基表面排水畅通;然后,进行浸水操作,根据路基的具体情况,通过设置引水、停水阶段来控制浸水深度和时间。

浸水完成后,开始进行强夯处理。

根据施工规范,选用适当的强夯机进行强夯,通过定期检测和记录夯击次数和夯击能量,控制强夯的质量和效果。

六、劳动组织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组织人员,包括技术负责人、施工人员、监测人员等。

要确保人员熟悉施工工艺和安全要求,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操作。

七、机具设备该工法需要的主要机具设备包括强夯机、水泵、排水设备等。

强夯机要选用合适的型号和规格,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

八、质量控制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包括施工前的土壤试验,施工中的强夯质量监测,以及施工后的质量验收等。

九、安全措施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包括施工场地的排水和防滑处理,对强夯机的安全操作和维护等。

同时,要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防范意识。

十、经济技术分析该工法的施工周期较短,经济效益显著。

施工成本相对较低,但需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评估和比较。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地基处理是项目建设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特别是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是特别关键的。

黄土区域常常出现水土流失、地基湿陷、水库边坡、路堑和黄土源边滑坡和崩塌等灾害性地质活动,对工农业建设和人民生活经常导致严重危害,因此使用合理的处理办法解决黄土的失陷性对项目具备关键的意义。

标签:湿陷性黄土;黄土地基处理方法1、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办法1.1灰土挤密法1.1.1处理方法灰土挤密桩是运用打入钢套管,或振动沉管或爆扩等办法,在土中成桩孔,之后在孔中分层填入素土域灰土拼夯实而成。

在成孔与夯实经过中,原处于桩孔位置的土所有挤入四周土层中,让距桩周必然间距内的天然土获得挤密,这样来根除桩间土的湿陷性并提升承载力。

在加固深度以下,将大大减少附加应力,灰土挤密桩对地基的加固处理结果,不但和桩距相关,还和所解决的厚度与宽度相关。

当解决宽度小时,也许让基础形成相对大的下沉,更甚是让稳定性丧失,依据《湿陷性黄土区域建筑标准))(GBJ25-90)需求,当为部分解决时,黄土在非自重湿陷性的场地,解决宽度两端要超过基础宽度的0.25倍,并不要小于0.5米;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如果需要完全根除加固后地基土的湿陷性,则要超过两边各0.75倍基础宽度的解决宽度,而且不小于1米。

1.1.2局限性存在必然局限性的灰土挤密法,在小于等于65%的饱和度,而且在地下水位以上的状况下,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处理,这种地基在5米到7米之间的厚度需求。

这种办法对含水量需求非常高,假如含水量非常高或者含水量非常低,经过实践证明都达不到设计的需求。

挤密法对土的含水量需求相对高,通常要求略低于最优含水量,含水量太高或太低,都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挤密效果。

由于湿陷性黄土具备吸水性强与容易达到饱和状态的特点,这样导致施工经过中很难控制含水量的问题,假如对表层黄土实施洒水时,由于土质干燥,易饱和的上层土质,下层土质由于接受小到水处于干燥状态。

所以,在含水量相对低的土质中,不能使用这办法。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及防治措施分析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及防治措施分析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及防治措施分析摘要:乌鲁木齐地处我国的西北地区,大部分区域地质相对比较好,但在城市的东北片区(比如会展片区、八道湾片区)等区域存在湿陷性黄土区域,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政道路面临的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越来越多,本文针对湿陷性黄土的土质特点进行分析,介绍了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措施,希望能为后序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施工措施1 引言湿陷性黄土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土,其土质较均匀、结构疏松、孔隙发育。

在未受水浸湿时,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

当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会迅速破坏,产生较大附加下沉,强度迅速降低。

市政道路由于在道路下敷设有污水、雨水等市政管线,在遇到湿陷性黄土时,应慎重对待,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路基进行处理,消除黄土的全部或部分湿陷性,从而使基地土的承载力和变形满足设计要求,尽量减少湿陷性黄土对道路结构产生的病害。

2 湿陷性黄土的分类黄土的湿陷性通过室内浸水(饱和)压缩试验进行判定,当湿陷系数小于0.015时,为非湿陷性黄土;当湿陷系数大于或等于0.015时,为湿陷性黄土。

根据湿陷系数的大小,将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分为轻微(湿陷系数介于0.015与0.03之间)、中等(湿陷系数介于0.03与0.07之间)、强烈(湿陷系数大于0.07)三种。

对于湿陷性黄土场地,则通过场地的自重湿陷量来进行判定,当自重湿陷量小于等于70mm时,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当自重湿陷量大于等于70mm时,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应根据湿陷量的计算值和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等因素进行确定,分为非自重湿陷性场地(Ⅰ、Ⅱ级)和自重湿陷性场地(Ⅱ、Ⅲ、Ⅳ级)。

3 湿陷性黄土的特性湿陷性的黄土受水湿润后会产生湿陷变形,这种变形的主要特征是不可逆性、突变性以及非连续性。

从本质上来说,湿陷变形是一个不可逆的变形过程。

黄土产生变形的原因是其结构强度发生变化,而非应力增加所引起的变形,因此其变形是不可逆性的。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组织方案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组织方案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组织方案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具有较高含水量和可塑性的土壤,在路基工程中容易发生湿陷变形,给路基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在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中,需要制定合理的组织方案,以确保路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一份针对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的施工组织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工程,总里程为X千米,路基宽度为X 米。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结果,路线段落中存在湿陷性黄土层,约深X米。

为确保路基工程的质量,需要进行湿陷性黄土的处理。

二、施工准备2.1选派合适的专业施工队伍,负责工程施工管理和操作。

2.2调集必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包括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

2.3采购所需的施工材料,包括水泥、石子、砂土等。

2.4安排合理的施工人员,包括工程师、技术员、劳务人员等。

三、施工工艺3.1原地处理工艺将挖掘机在黄土表层进行剥离,剥离范围为X米宽,并倾倒到指定区域。

然后使用装载机将剥离的黄土进行堆放和转运,将黄土弄碎,形成颗粒度较小的黄土材料,为后续处理做准备。

3.2搅拌桩法处理工艺根据勘察结果,选取一定的施工点布设搅拌桩,采用搅拌桩法对湿陷性黄土进行处理。

3.2.1搅拌桩施工前,需先进行桩位的标定和测量,确保桩位的精度。

3.2.2挖掘机开挖桩位,将搅拌桩机安装在挖掘机臂上,通过旋转和下压的方式将水泥和黄土充分混合。

3.2.3搅拌桩机沿着预定桩位进行搅拌,混合深度为X米。

3.2.4搅拌完毕后,使用挖掘机进行桩顶削平,并进行实验室取样分析。

四、施工安全措施4.1在施工现场设置合理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线,提醒施工人员和过往车辆注意安全。

4.2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鞋等。

4.3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消防演习。

4.4操作施工机械设备的人员必须持有相关资质证书,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

4.5定期进行施工质量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工法

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工法

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工法一、湿陷性黄土的土质特点湿陷性黄土天然孔隙比大,压缩率高,遇水后承载力迅速降低,沉降量大,失水则形成干缩裂缝。

由于其承载力较低,直接在湿陷性黄土上修筑路基,会造成路基失稳或产生不均匀沉降,故需进行处理。

二、湿陷性黄土的处理方法1.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很多,如挖除换填、桩基处理、化学固结、强夯处理等。

2.强夯法施工具有机具简单,所需人工少,施工技术易于掌握,施工速度相对较慢、施工成本低的特点。

三、强夯法施工原理强夯法施工是把一定吨位的夯锤提高到相应的高度,然后让其自由下落,将势能转化为动能,它是基于动力压密理论,通过夯锤对土体的冲击作用,使土中的空气溢出,土体颗粒重新排列,减小土体的孔隙比,降低土体的压缩性,消除其湿陷性,增大土体的干密度,来提高地基承载力。

四、施工工艺1.平整场地。

2.测量放样,夯点布设。

夯点按正三角形布置。

3.试夯。

根据设计夯击能和夯锤重计算提升高度。

4.主夯。

普遍的控制方法为夯击次数,夯锤提升高度。

施工时,若同一点连续发生跳锤,表现为夯沉量很小,则可以止夯。

5.副夯。

为加固主夯点之间相对松散的部分。

当地下水位低,孔隙水压力很小,土体为非饱和土时,主副夯之间的时间间隔可缩短为3天。

6.满夯。

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主夯和副夯旨在加固深层地基(1m以下),而满夯虽然能量较低,但满夯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在地表形成一坚硬的板结层,强度很高,厚度在50-100cm之间,而且夯后一段时间内,其强度在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增长。

7.检测。

主要检测指标有湿陷性系数、地基承载力,另外可辅以沉降观测。

8.场地整平,下道工序施工。

五、施工组织1.每一作业段长度定在160米左右。

在一般情况下,每作业段配备两台夯机比较合理,一台进行主夯,另一台进行副夯,主夯夯机最后进行满夯,而第二台夯机又可进行第二作业段的主夯,如此交替进行。

对于含水量较大的地基,副夯与主夯之间应间隔一定的时间,减小孔隙水压力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具体间隔时间要根据实际含水量来确定,一般为一周。

浅谈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方法及关键技术要求

浅谈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方法及关键技术要求

浅谈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方法及关键技术要求摘要:湿陷性黄土由于受水的影响较大,在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塌陷,进而会对路基等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严重影响道路使用年限和使用安全。

下面针对湿陷性黄土路基浅谈几种主要的处理方法和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的一些关键性技术要求。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技术要求1.什么是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是黄土的一种,在一定外在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发生显著的湿陷变形,强度也随之降低的,称为湿陷性黄土,其分为自重型湿陷性黄土和非自重型湿陷性黄土两种。

自重型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即发生湿陷;在自重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不发生湿陷,需要自重应力和由外部荷载引起的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受水浸湿后才发生湿陷的称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湿陷性黄土广泛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和华东部分地区,其属于特殊性质的土。

2.湿陷性黄土的特点湿陷性黄土土质较均匀,结构疏松,在未受水浸湿时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当遇水且在一定力作用下迅速破坏,产生较大湿陷,强度迅速降低,具有湿陷性、易溶蚀和易冲刷性。

在天然状态下具有肉眼能看见的大孔隙。

天然剖面呈竖直节理,颜色一般呈黄色或黄褐色,塑性及抗水性弱,透水性较强。

土中含有石英、高岭土成分,且含有大量的碳酸盐、硫酸盐等可溶性盐成分,有时还含有石灰质结核等。

3.湿陷性黄土对路基可能造成的危害湿陷性黄土由于受水影响较大,在水的影响下会使地基塌陷,给其上面建筑物、路基等造成很大的危害。

单对道路路基来说,可能会产生的病害有路基变形、凹陷、开裂、道路边坡崩塌、剥落、道路结构内部宜被水冲蚀成土洞和暗河等,因此在其上施工时应根据路基填筑高度,填筑方式及道路使用期间对沉降的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采取对地基进行加固等处理方法为主,以防冲、截排、防渗等防护措施为辅,减轻或者消除地基湿陷对路基产生的危害。

4.路基施工对湿陷性黄土主要处理方法湿陷性黄土的处理主要是通过消除黄土的湿陷性,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以达到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的程度,处理方法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采取灰土或素土垫层换填法、冲击碾压法、重锤夯实或强夯法、石灰土或二灰土挤密桩法、桩基础法、预浸水法、化学加固法等措施,并采取防冲、截排、防渗等防护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处理,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减轻或者消除湿陷性对路基破坏的影响。

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

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

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湿陷性黄土指饱和的结构不稳定的黄色土,表现为在自重压力或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发生显著下沉的现象,从而对结构物带来危害,使路基及结构物大幅度沉降、折裂、倾斜,严重影响其安全和使用。

标签: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一、概述黄土主要分布在我国陕西、甘肃、山西大部分地区,华北、西北、东北等少数地区也有分布。

它是一种在第四纪时期形成的、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的黄色或褐黄色粉状土。

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段的路基。

工艺原理二、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通常采取拦截、排除地表水的措施,防止地表水下渗,拦截、引导地下水的方法,以达到减少地基湿陷下沉的目的。

若地基土层有强湿陷性或较高的压缩性,且容许承载力低于路堤自重力时,应考虑地基在路堤自重和活载作用下所产生的压缩下沉。

除采用防止地表水下渗的措施外,因地制宜采取垫层法、强夯法、灰土桩挤密法、深层搅拌桩法、干振挤密碎石桩法等措施对地基进行处理。

(一)干振挤密碎石桩干振挤密碎石桩是利用振动式打桩机,使沉管不断振动和反插,制成密实的碎石桩柱体,碎石桩与桩周土互相挤密,形成碎石桩复合地基。

由于碎石桩强度比原地基高,又使桩周土互相挤密,这样形成的复合地基就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小的压缩性,达到加固软土地基的目的。

其主要优点是造价较低、工效高、不受季节限制、加固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等,因而被广泛应用。

1.适用条件适用于不排水抗剪强度为15~20kPa地基的处理,最大加固深度为15m,加固后复合地基承载力可达200kPa。

2.成桩及加固机理通过机械振动挤压成孔,并将碎石压入软土中,使原状土受挤压产生径向位移,土体颗粒重新排列,土的孔隙减小,密实度提高,同时碎石桩还置换了一部分软土,形成碎石桩柱。

碎石桩是柔性的离散体,按等量变形原则,桩及桩周土构成复合地基,共同承受上部荷载,由于桩体的压缩模量比桩间土大,所以通过基础传给复合地基的外加压力,随桩及桩间土的等量压缩,应力会集中到桩体上,桩间土应力相应减少,因此比天然地基具有更大的承载力和抗剪强度。

湿陷性黄土处理施工方案

湿陷性黄土处理施工方案

湿陷性黄土处理施工方案一、引言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典型的黄土,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和可塑性,易发生变形和破坏。

在工程实践中,湿陷性黄土的处理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湿陷性黄土的处理施工方案,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降低工程风险,保障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二、湿陷性黄土的特点1.吸水性强:湿陷性黄土在遇水后会明显膨胀,导致地基变形。

2.可塑性好:湿陷性黄土易塑性变形,稳定性差。

3.容易流失:湿陷性黄土在雨水冲刷下容易发生流失现象。

三、处理施工方案1. 地基处理•挖土平整:在施工前,应挖土平整,清除表层有机物,确保地基均匀。

•加设排水系统:对于湿陷性黄土,可以设置排水系统,排除多余水分,降低黄土的吸水性。

•加设加固层:在地基上设置加固层,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变形。

2. 地基加固•灌浆加固:利用浆液灌注地基,提高地基的密实度。

•加设排水管道:设置排水管道排除地基水分,降低湿陷性。

•加设植被:在地基周围种植植被,稳定土壤,防止流失。

3. 施工措施•严格控制水源:对于湿陷性黄土的施工,要严格控制水源,避免水分渗入黄土中。

•及时排水:施工中遇雨天要及时排水,防止黄土流失。

•密切监测:对施工过程进行密切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工程质量。

四、施工注意事项1.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发生:施工过程中需注意地基的均匀性,避免不均匀沉降对工程带来危害。

2.合理设计排水系统:排水系统设计要合理,保证排水畅通,有效降低地基的湿陷性。

3.定期检查维护:工程完工后,要定期检查维护工程,确保施工效果持久稳定。

五、结论湿陷性黄土的处理施工方案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可以有效降低地基的湿陷性,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施工中,需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保障工程质量,实现工程永续发展目标。

湿陷性黄土特殊路基处理措施

湿陷性黄土特殊路基处理措施

湿陷性黄土特殊路基处理措施本项目沿东天山博格达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冲洪积扇一线展布,整体地势南高北低,由南向北倾斜。

地质分区上主要分为洪积扇区、河床区、黄土梁区,本项目黄土主要分布黄土梁区,同时洪积扇区也有零星分布。

(2)盐渍土项目区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气候干旱,蒸发强烈,沿线有盐渍土分布,属亚硫酸及氯盐渍土,弱盐渍化,均为非盐胀性土。

2、盐渍土处理依据针对盐渍土路段的施工应严格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和《新疆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与施工规范》(XJTJ01-2001)、《盐渍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指南》有关规定进行施工。

3、湿陷性土的地基处理措施在上覆土层的自重应力作用下,或者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因受到水的浸入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并发生明显附加下沉的黄土,称为湿陷性黄土,属于特殊土的一种。

湿陷性黄土按照湿陷性质的不同,又可分自重湿陷性黄土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两种。

3.1 换填垫层法该方法又称为换填法和垫层法,当地基的土较软时,对地基的要求就比较严格,稍微超负荷就会导致地基变形,所以应该将一定地基范围的土地挖去,然后填充一些稳定性高和密度大的碎石等土,这种做法就是换填垫层法。

3.2 重锤夯实法和强夯法(1)重锤夯实法该方法是将2-3吨的重锤提升4-6米,然后让大锤下落,然后重复此动作。

通常情况下可消除 1.0-2m厚土体的湿陷性。

在重锤夯实的区域内,明显改善了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压缩性明显降低,此外透水性明显减弱。

对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由于其湿陷起始压力比较大,因此,当使用该方法时可以明显消除地基的湿陷变形问题,所以选用重锤夯实方法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效果明显。

(2)强夯法该方法也称为动力固结法,此方法将80kN-400kN重锤吊到10m-40m高度,然后让大锤下落,然后重复此动作,在一定范围内使地基的强度得到提高、压缩性得到降低,改善了地基的受力性能。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湿陷性黄土的一般概念黄土分布地区,一般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年平均降水量在250mm〜500mm之间.黄土在自重或一定荷重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其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地附加下沉,以至在其上的建筑物遭到破坏,这种现象称之为湿陷.具有湿陷性的黄土称为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又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根据基底下各上层累计的总湿陷量和计算自重湿陷量的大小等因素,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规定见表1.2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水排水管道设计由于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管道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因此,管道对地基强度、稳定性及不均匀沉降有极为严格的要求.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设计给水排水管道时,最可靠的措施是彻底处理地基,全部消除湿陷量[1],使给水排水管道座落在可靠的人工地基上,免除湿陷,确保正常使用.在工程实践中,由于地质情况复杂等原因,往往不能彻底处理地基,只能部分处理地基,很多情况是采取防水措施避免和减少给水排水管道的湿陷.2.1管道地基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管道基础处理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土或灰土垫层、砂或砂垫层、强夯法、重锤夯实法、桩基础和预浸法等[2].各种处理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由于管线长,工程地质条件千变万化,而且,机具、材料等条件也会因地区不同而有较大差别.因此,对每一具体线段都要进行细致分析,从地基条件、处理要求、工程费用、材料、机具等诸多方面进行考虑,以确定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2.2建筑物应采取相应的结构措施建筑物应采取相应的结构措施,加强其刚度,以适应给水排水管道漏水对其造成不均匀沉降的影响.2.3管道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在工程实践中,对只能部分处理地基的地段,还必须采取防水措施,才能避免或减少给排水管道的湿陷程度.但是,防水措施经常维护管理较为困难.即使短暂时间疏忽,也可能造成地基浸水,因此,给排水管道布置尤为重要.• 添加评论(0)摘要:本文收集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并以CFG桩施工技术为例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包括其加固机理、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7期
靳 毅旗 等 : 陷性 黄土路 基 的处理 方法 湿
时 , 采用 强夯法 。 宜
l9 2
2 湿 陷 性 黄土 路 基 的处 理方 法
湿 陷性 黄土 地基 应 采 取拦 截 、 除地 表水 的措 排
2 3 挤 密 法 .
挤 密法 又称深层 捣实法 , 一种人 工复合 路基 , 是
天然孔 隙 比在 10左 右 , 眼可见 大 孔 隙 。在 自重 . 肉 压力或 自重 压力 与 附加 压力 共 同作 用 下 , 水 浸 湿 受 后土 的结构迅 速破 坏而 发生显著 附加 下沉 。
根据 黄 土湿 陷 的结 构理 论 , 土 的微 结构 特 征 黄
图 1 s 0 4 20路 基水 毁 2 61 84 3 < -
熟、 碎。 粉
木出 后, 结合 水, 杀菌 预防 病害。 2 造林 技 术 土 要 喷 喷洒 剂, 苗木
性 黄土 。试验 研究 发现 , 土样浸水 湿 陷后 , 集粒 粘结
物 的软 化 、 溶解 及 颗 粒之 间连接 的软 化 、 破坏 , 弱 削 了土颗 粒连接 的总 强度 , 黄土 颗粒分 散化 , 在土 使 并
中剪应 力 的作 用下 , 滑落 到 土体 中 的大 、 中孔 隙 内 , 使 土体 结构 急速崩 溃 造 成湿 陷 , 及公 路 路 基 的整 危 体 性 和稳定性 , 图 12所 示 。可见 , 黄土产生 湿 如 、 使
第2 7卷 第 7期 2 1 年 4月 01
甘肃科 技
Ga s ce c n c o n u S in e a d Te hn l
vo L2
No,
ap . 2 1 r 01
湿 陷 性 黄 土 路 基 的 处 理 方 法
靳毅旗‘杨星波 王 , , 萌
(. 1 西安市市政建设开发公 司 , 陕西 西安 70 7 ;. 107 2 西安 市市政设施管理局 陕西 西安 70 1 ; 106 3 .长安大学 公路学院 , 陕西 西安 7 06 ) 10 4 摘 要: 湿陷性黄土具有在 自重压力或一定附加压力下遇水湿陷变形的特性 。针对 湿陷性黄土 的这一工程 特点 , 从
计规 范要 求 , 分段 翻夯 时 , 上下 层施 工 缝应 错 开 0 5 .

应 对施工 人员 进行 技术 交 底 , 明 路基 处 理 方法 的 讲 原理、 技术 标 准和质量 要求 。施 工处 理 要有人跟班 , 负责 质量监 理 。 2 做好监 测工 作 。在路 基 处 理施 工 过 程 中 , ) 应 有计划 地进行 监测 工 作 , 据测 试 数 据来 指 导下 一 根 个 阶 段路基 处理工作 , 高技术 水平 。 提 3 处 理效 果检 验 。在 路 基 处 理施 工 完成 后 , ) 经 必 要 的间隔 时间 , 用 多 种手 段 检 验路 基 处 理 的效 采 果 。 同一地 点 , 路 基 处理 前 后 定量 指 标发 生 的变 用
是黄 土 中的粘胶微 粒 和碳酸钙凝 成 的集粒 和微碎 屑 矿物 共 同组 成 的许 多架 空 结 构 和孔 隙 , 粒状 架 空 结 构是 骨架颗 粒之 间直 接 接触 , 粒 问 的 连接 刚 度 和 颗 强度 均较小 , 在力 荷载 和水 荷 载作 用 下 发生 变形 和
图 2 ¥ 0 8+10路 基 边 坡 陷 穴 32K 0
陷的原 因虽然 非常 复 杂 , 可归 纳 为 内部 和外 部 两 但 种 因素 。 内因是黄 土 的骨架 颗粒形 态 、 列方 式 、 排 孔
隙特征 和颗粒胶 结 形 式 等显 微结 构特 征 ; 土体 中 而
的吸力 和非水 稳定性 胶结力 的破 坏及 由此 引起 的水
有 突发性 , 程 上 难 以准 确预 测 其 沉 ( ) 工 塌 陷部 位 ,
施, 防止地表水下渗 , 减少地基地层湿陷下沉。其地
下排水 构造 物 与地 面排 水沟 渠必须 采取 防渗措施 。 若 地 基 土层 有 强湿 陷 性或 较 高 的压 缩性 , 容 且 许 承载 力低 于路堤 自重 力 时 , 考 虑 地 基在 路 堤 自 应 重 和 活载作用 下所产 生 的压缩 下沉 。除采用 防止 地
生显 著 的变形 , 程 性 质变 差 。湿 陷 性 黄土 的变形 工 包括 压缩 变 形 和 湿 陷 变 形 两 种 ¨ 。在 湿 陷性 黄 土 地 区路基 的施 工设 计 中 , 了道 路 的 安全 和正 常使 为 用 , 往需要 采取 路 基 处理 措 施 。黄 土 湿 陷是个 复 往 杂 的地质 、 物理 化 学 过 程 , 其 湿 陷性 的原 因 和 机 对 理, 国内外学 者有 多种假 说 , 但至 今 尚无 公认 的理论 能够解 释 所 有 的湿 陷 现 象 及 其 本 质 。在 工 程 建 设 中 , 常会形 成深度 不 同、 态各 异 的暗穴 、 经 形 陷穴 , 造 成公 路路基 不均匀沉 降 、 开裂 、 陷 、 塌 边坡 破坏 、 台 桥 失稳 等一 系列工程 地 质 问题 和灾 害 , 且这 类 破坏 具
用 这种 方 法 。
() 3 垫层处理 的宽度 要达到规 范要求 , 碾压 设
备 要充分 碾压 到位 。
3 湿 陷性 路基 处 理 中需 要 注意 的 问题
1 技术 交 底 与质量 监 理 。在路 基 处理 开 始 前 , )
( ) 工 中碾 压 分层 的厚 度 不宜 大 于 3e , 4施 0r 每 a 层夯 压遍 数不少 于 4遍 , 逐层检 测压实度 , 到设 并 达
用 垫层法 处理湿 陷性 黄土 时应注 意 :
成不溶 于水 的稳定 结 晶 化合 物 , 些 新 生成 的化 合 这 物在水 中或空 气 中发 生凝 硬 反 应 , 使水 泥有 一定 的 强 度 , 而使路 基土达 到承 载力 的要求 。 从
2 5 预浸 水法 .

() 1 土垫层 的厚 度 受 湿 陷起 始 压 力 控 制 , 满 应 足 土垫层厚 度能使 其湿 陷起 始压力 等于 或超过 该土 层 的 自重压 力和 附加 压 力 之 和 ; 若湿 陷起始 压力 无 法 计算 , 土垫层 的厚 度 可 采用 压 缩 层 的厚 度 即附 则
溃散 , 颗粒 发生新 的配位 和排 列 , 生湿 陷 变形 ; 发 当
黄土 骨架颗 粒 间连接 为 非 架空 的镶嵌 排 列 , 粒 间 颗 连接 的刚度 和强度 均较好 , 架结构稳 定 , 荷载 和 骨 在 水 作用 下只有 压密 变形 , 陷变形 不显 著 , 湿 即非 湿陷
湿后 , 土体 的结构迅 速破 坏 , 抗剪 强度 随之 衰减并 发
消除湿 陷性 的黄 土层厚 度 为 l~ m 时 , 采用 重 锤 2 宜
夯实法 ; 要 求 消 除 湿 陷 性 的 土层 厚 度 为 3 6 当 m
第 7期
王 军强 : 白皮 松在小 陇 山林 区的育 苗和造 林技术
l1 6
面不起泥 即可点播 , 容器袋 点播 2~ 粒 种子 , 每个 3 播
黄土湿陷性的机理出发 , 分析了工程中常用 的几种黄土路基 的处理 方法 , 为黄土地区公路工程建设 提供了参考和依
据。
关键词 : 道路工程 ; 路基 ; 湿陷性黄土 ; 处理方法
中图 分 类 号 :4 9 4 1 1. 5
在我 国西北 地 区 , 由于生态 环境 脆弱 , 年平均 降 水 量小 , 土流 失严 重 , 之 黄土 具 有 疏松 、 孔 隙 水 加 大 发育 、 固结程度 差 、 承载 力低 , 水有 敏感 性 , 对 受水 浸
化 加 以说 明 。 ( 下转 第 1 1页) 6
1O 。 .m
2 2 强夯法 .
夯实法早在 20 00年前就已采用, 从古老的小能 量 夯实 发展到 重锤 夯 实 , 实 深 度越 来 越 大 。近年 夯
来 强夯 的 出现 , 突破 了原来 的夯实 机理 , 在工程 实践 中取得 了较好 的效 果 。在 黄 土 湿 陷性 地 区 , 当要 求
属于深层加固路基的一种方法。它利用沉管的方法 在 路基 中形成 桩孔 , 过 在桩 孔 内填 夯灰 土 、 土 、 通 素 粉 煤灰 、 泥石 灰 等 材料 来 挤 密 加 固路 基 。该类 桩 水
可 以土治 土 、 就地 取材 、 工期 较短 、 费用较低 , 对湿 陷
性黄 土可 以消 除浅层 和深层 部 分 或 全部 湿 陷 性 , 在
加压力 等于 0 2 . 5倍 土 的 自重压 力处 , 土垫 层 的厚 但 度 不应小 于 1 m。 ( ) 于 路基 土 的含 水 量 较 大 , 曾 局 部 基坑 2对 或
般 适 用于 湿 陷性 土厚 度 大 于 l m、 O 自重湿 陷
量 大 于 5 c 的 场 地 , 来 消 除 土 的 自重 湿 陷 性 , 0m 用 这种 方 法 可 消 除 地 面 以下 6 全 部 上 层 的 湿 陷 。 m 此方 法 需 要 一 定 的 浸 水 时 问 和 停 水 时 间 , 能 进 才
2 1 灰土 和素土 垫层 法 .
混合 搅 拌 法 包 括 高 压 喷 射 法 和 深 层搅 拌 法 两
种, 前者 是利 用高 压射水切 削路基 土 , 过注 浆管喷 通
出浆液 , 就地将 土 和浆 液进行 搅拌 混合 , 成一 种加 形 固路基 土 的新方 法 ; 者通 过特制 的深层 搅拌 机械 , 后
层搅 拌法 的 固化 材 料 有水 泥 、 灰 等 。其 加 固机理 石
是将水 泥掺 人黏 土后 , 黏 土 中 的水 分 发生 水解 和 与 水化 反应 , 进而与 具有 一 定 活性 的黏 土颗 粒 反 应生
性, 减轻 或避免 了路 基 因附加压 力产生 的湿 陷 , 以 可
使 路基 的 自重 湿陷表 现不 出来 。
将基底 以下 湿陷性 土层 全部挖 除或 挖至预 计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