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初中物理习题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上好初中物理习题课

习题课是指以指导学生进行练习为主的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和运用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解题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和培养。在初中物理课教学中,习题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它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更深入地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而且还可以拓展学生判断推理、分析思考、处理物理问题的多种综合能力。

可能很多教师也包括我以前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常常遭遇“瓶颈”:学生对基本概念、规律、公式已经有所理解,但让学生直接运用它们去分析、解决问题还有不小的难度;或者是对课堂上老师讲的例题全懂,但是一考试遇到类似的题就又不会做了。因而导致学生厌倦物理科目、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的现象严重,这样既达不到巩固、活化知识的目的,更谈不上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在讲题时,超前提示多,等待思考少。二是一人承包多,集体参与少,无论是教师由审题到解题一人承包,还是教师指定某位学生一问一答,都把本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变成了个别教学;三是直线讲解多,发散分析少。四是着眼结果多,突出过程少。五是就题论题多,方法指导少,教师只停留在这个问题怎样解而不能升华到怎样熟练掌握解题方法、技巧和提高分析思考能力的层面上来。由此可见,提高学生分析思考和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很重要,而要提高这些能力通常要通过习题课过程中的不断锻炼和培养,因此,上好习题课在物理教学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那么,如何上好初中物理习题课,使习题课具有实效性呢?我认为习题课应该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程度,精选典型例题和习题,认真研究和摸索教学方法,创新模式,把讨论、抽问、评议、总结等方法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贯穿于课堂始终,通过师生全体全程的参与,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具体操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钻研教材,认真搜集整理精选例题

在习题课教学中,教师精选的例题对知识的覆盖面要广,同时,也应有深度,不能一概照搬现成题目,并且最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要求,自编例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觉习题课有新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习有新的收获。我认为在选题上应主要把握以下三点:

一是在内容上,力求代表性。习题的选择要精练、准确、新颖,切忌题海战术,在检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侧重重点知识的重复率。既要反映重要的概念和规律,又要反映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题目的解决能反映分析和处理物理习题的一般方法,并且能使学生易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是在形式上,力求多样式。尽可能涉及不同形式、以及叙述方法多样的各类题目,使学生课后遇到各类题目时,都能迎刃而解。

三是在层次上,力求拓展性。习题的深度和广度要准确地反映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设计出多

层次的教学习题,并不断地改变条件,逐步引申,适当地进行拓展,这样的习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全体参与,提高学生分析思考解题能力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参与的程度,学生参与程度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好,反之,则差。在习题课教学中,如果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学生就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学生就不容易掌握,就算当时听懂了,也记不牢,过一段时间又会忘记,要想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知识,而且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记,我认为可以大胆尝试采用学生讲、大家议,教师指导、总结的方法。因为上习题课之前,学生已经学完了该部分的概念和基本规律,并且在学习这些规律的同时接触过一些例题,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分析、演算的条件。讲课和听课有着根本的区别,对一个问题从能听懂到自己做出来,再到讲给大家听,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就上升了两个台阶。采用此方法进行习题课教学不仅可行,而且学生通过具体分析、实际讲解,对如何分析、如何演算印象深刻。通过多次的训练,解题的技巧就掌握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的能力就提高了,自然就能突破解题难关。

(一)以学生讨论为主,针对选题进行分析演算

教师提前两、三天将本次习题课的题目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作充分准备后,在习题课上进行讲解,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分析、演算,如碰到钉子再回过头来钻研教材,查阅参考书,通过进一步努力还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习题课堂上讨论解决,同学之间可自由分组展开讨

论,这样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在讨论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取长补短,以达到亲自参与,印象深刻的效果。

(二)以师生互动为主,抽问了解学生讨论情况

学生讨论后,教师必须对学生讨论的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学生在讨论中还没有弄懂的问题,以便教师在后面的讲解中加以注意,而了解学生讨论情况的最好方法就是抽问。在抽问时,可以多抽问几个学生,特别是解题思路不一样的学生,并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样,既使全体学生都了解不同的解题思路,答问学生又能对如何分析、如何演算印象深刻。另外,教师在抽问时应避免以下几种误区:第一,只抽好生,不抽差生;第二,专抽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第三,对差生进行惩罚性抽问,给学生难堪。

(三)以教师点拨为主,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抽问后,其他同学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踊跃发言,大家评议,教师对议得不深、不透的问题,及时启发诱导,对出现的错误进行剖析、纠正,对解题方法进行全面总结。此时,教师就没有必要再对例题进行详细讲解了,特别是具体的解题过程,根本没有必要在黑板上进行详细板书。本人认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用“分析法”考虑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习惯和分析能力,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所谓“分析法”的推理过程就是以问题的结论出发向已知条件逆推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在认真审题、分析题意的基础上,首先找出能直接回答问题的物理规律或公式,观察这个公式中包含哪些新的未知量(中间变量),再列

出与这几个变量有关的物理公式,如果这几个式子仍含有新的未知量,就再找出与这些新的未知量有关的公式……照这样的逻辑思维顺序逐渐分析、推理下去,直到待求的物理量全部可以用已知量表示为止。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凡为教,为了不需要教。”为了此目的,教师在习题课教学中,不仅要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师生关系,而且还应最大程度地调动发挥学生的内在因素和他们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分析思维能力。只有教师提高了习题课的高效性和实效性,才能真正把学生从那种拼时间拼体力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真正体验到学习的轻松和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