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紫千红总是春”——我见新史观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新思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紫千红总是春”——我见新史观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新思路
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姜力元
【摘要】当前,新史观已经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历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如何在恪守历史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大胆科学地使用新史观来进行素质教育,解决眼前一些迫切的问题,笔者以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为例作一探讨。

【关键字】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
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其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中人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

只有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动,才能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着眼于从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发展规律,一直以来是我们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基本态度和方法。

新课改后的《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三维目标部分中用较大的篇幅指出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这里的价值观和我们所提到的历史观是统一的。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历史观是价值观的前提,有什么样的历史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没有科学、先进的历史观,价值观就难免被扭曲。

近年来,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各种新史观(如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革命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和年鉴学派史观等)都在明显地影响着历史的教学和研究。

如何更好地运用各种新史观来指导教学活动,笔者将在下文以为对象作出一些探讨。

现代化史观
历史学家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这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世界历史的必然进程。


一、现代化(近代化)的基本内容:
通常情况下,现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

它包括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或合理化)、大众化(或世俗化)进程;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即城市化。

其中尤其以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
主化为核心,并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指的是西欧和北美一些国家,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从社会制度来说,有多种模式,主要有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

走什么道路是历史的选择,由国情决定。

“现代化史观”则是运用“现代化”的观点来看待中外历史,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历史以及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

二、现代化史观的应用举例:
(2008年山东烟台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在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

请回答:
⑴依据15~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阐述西方现代化变革的发展历程。

⑵联系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有关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的变革顺序。

扼要归纳导致中西方现代化变革顺序相反的原因。

⑶你认为在我们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的文明成果?
教师在指导学生回答此题前可以先介绍关于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比如其在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的具体表现,然后启发学生回忆在相应时间段内的史实,逐步进行归纳和提升。

解答第⑴问时可以在这段跨度较大的时期内先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再提醒学生在举例时要筛选出影响西方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第⑵问关键是抓住题目的时间限定,选准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历程的重大事件。

可以引导学生将前两问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对比思考,最后再按照题目要求扼要归纳原因。

第⑶问则要注意是对整个题目的总结,所以既要从前两问的出题意图上综合考虑,又要抓准题目中的关键词,即对“我们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提出正确建议。

参考答案:⑴西方变革历程:①15~18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使人从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解放出来,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②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③18世纪中期起,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大机器生产方式确立,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

⑵中国近代化变革:①19世纪60年代起,“中体西用”指导下的洋务运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实现;③1915年起,爆发了要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中西方变革顺序相反的原因:列强入侵打断了中国社会正常的发展进程。

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和学习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⑶态度:要善于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反对全盘西化和盲目排外,应辨别精华与糟粕,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

整体史观
整体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这个过程至今仍在延续。

当今整体世界的发展首先表现在经济的全球化,其次是国际政治中的民主化趋势,再次是不同文化越出民族范围的接触交流与相互吸收融合,最后是关于人类自身发展的资源、环境、战争与和平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各国共同协商解决。

以整体史观来重新架构高中近现代世界史中全球化专题的复习,我们不难从以下三个方面更新认识和理解:
一、知识整合全球化的发展过程:
1、全球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资本主义产生后出现的世界历史发展趋势。

前期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包括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三个部分:一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即包括各国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及资本主义制度的调整、深化;二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之相关有: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争夺及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等;三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统一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联系密切,并通过殖民扩张将世界其他地区强行纳入其经济体系。

2、全球一体化趋势在二战后不断得到强化,此类知识有:全球性的国际组织不断出现,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的建立;区域性集团的形成和完善,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三大区域经济集团;世界各地各国间的经济往来和交流更加密切,如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各国和日本的经济援助;第三世界兴起并加强了交流和合作,如亚非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发起、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对这种情况的变相反映,此外第三世界国家还与发达国家展开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二、概括归纳全球化的形成原因:
1、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基础)。

从资本主义萌芽到手工工场,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从电气时代到信息时代,都为世界发展从分散走向整体提供了物质基础。

2、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巨大推动(动力)。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进不步加深、世界整
体发展的趋势进一步的加强。

3、资本主义的长期对外扩张(需要)。

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它是在不停的掠夺中发展起来的。

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方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这些国家为开拓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而大肆进行殖民扩张,使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的阶段,对外进行的大肆侵略扩张使其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

当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利用丰富的资本和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新一轮的扩张。

4、交通与通讯技术的不断提高(技术条件)。

新航路开辟时期,适用于远洋航行的海船和罗盘针已经出现;在工业革命中,轮船、飞机和电话等先进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使人们的联系变得更快捷;而如今互联网使人类更像是住进“地球村”。

这一切为世界发展从分散走向整体提供了技术条件。

三、探讨“世界文明”构建中的正确态度:
1、树立一种全球意识。

面对共同的全球性问题,有着共同的利益。

这是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何以可能和必要的根据。

2、承认人类文明统一性的同时充分肯定其多样性。

一切文明都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都同样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并无高下、优劣之分,都有平等的权利和平等的地位参加文明间的对话。

3、提倡尊重、理解与宽容,承认和容许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

应做到“求同存异”,努力去寻求彼此间的共同点,耐心地通过对话去缩小和解决分歧,不使矛盾激化而导致冲突。

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它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类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从纵向看,以生产力作为划分阶段的标准,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纵向的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都包含那个时代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

从高中历史课标和各种版本教科书的内容来看,都注意了从文明演进的角度
来确定教学内容和阐释历史。

三个必修模块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六个选修模块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文明史的相关问题。

政治文明方面,新教科书颠覆了传统史学中突出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的编写思路,摒弃了那些残酷的斗争和血腥的屠杀,而是以国家机器的运行、各种机构、组织、制度的设置以及相关政治运作为研究的重点,突出了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政治活动的分量。

对制度文明加以重点反映,必修一的八个专题中有五个专题涉及制度文明。

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创新,课标和教科书从文明史角度客观叙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雅典民主制的情况、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体系。

物质文明方面,明确提出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中国史方面,以大量的笔墨介绍了中华民族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经济形态,突出了中华文明在文明史上的地位。

同时,还特别关注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史的问题,更突出了文明的物质成果。

世界史方面,突出了工业革命引领的工业文明历程,在当代人类文明成果方面,普遍关注了经济全球化的总趋势和各国经济的新成就。

新课程强化了精神文明在新课程中的地位,在必修课中,前所未有的加重了文化史的比重,将反映精神文明成果的文化史内容提升到整个高中课程的三分之一的比重,并单列为一个必修模块,系统全面地反映了人类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成就和内容。

在选修课中,更是大大加重了文化史的分量,如《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都属精神文明的范畴。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把握文明史观的内涵和观点,引导学生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分析、认识相关历史现象,勾勒出人类文明总体演进的脉络,特别关注在以下方面:
一是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以历史联系现实,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的。

比如理解中国传统思想在现实社会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历史上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形成的民主的运作方式和法律的现实意义等等,从而运用各种方法,比较、提炼主要文明的重要时代特征,进而感悟其在当今的现实意义。

二是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是多样性的统一,既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看到不同文明有自己独特的具体发展道路。

同时还应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关系。

例如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中国文明的演进,同时又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待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

三是在充分肯定人类社会取得的进步的同时,科学评价各种文明成果,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揭示存在的问题。

例如启发学生反思伴随科技发展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孩子们会想到环境污染、贫富悬殊、殖民罪恶、网络安全、国家间的摩擦加剧等现象,这时我们更应顺势鼓励他们探讨人类追求先进文明时更好的态度和方式。

在反思中寻求进步
20世纪20年代,李大钊在北京大学为学生讲授《史学思想史》,其中第一讲就是《史观》。

他把史观看作是做人的必需,“故历史观者,实为人生的准据,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

”史学家冯天瑜则把史观作为治学的基本方法和要求,他说,“接触每一史学论题,都自觉地树立一种理论上的追求,在考察先辈对此论题已有的理论成就基础上,试图求得深入一层的诠解。


但是我们在接受和运用新史观时必须要处理好各种史观的关系。

总的前提必是在坚持唯物史观前提下借鉴和吸纳了近年来兴起的一系列新的史学观念和理论。

那种把新的史学观念与历史唯物史观对立和割裂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这即是明确提出了关于唯物史观历史本体论一系列教学原则。

但其次,如何将新的史学观和唯物史观有机结合呢?一是尝试用各种历史观去分析、研究同一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培养学生多角度地看待历史的思想意识和思维能力。

二是明确多种历史观的共同价值追求,帮助今天的我们理解人类文明的成果以及走向未来的启示。

比如现代化史观中的“经济工业化”、整体史观下的“工业发展中的开放性”和文明史观里的“工业文明”,这些核心价值,也是我们历史教学和备考的基本追求。

不同历史观同步渗透,这首先应该体现在中学历史新课教学中,让学生换个角度看问题,把三种史观有机结合而不是对立,有助于培养学生多元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此外,在我们进行二轮专题复习时,通过优化设计,构建合理的学科体系,在教学中可运用各种新史观,打破必修模块的划分。

在复习时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的多元性,这对于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课程标准,应对高考具有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荣剑《论历史观与历史价值观——对中国史学理论若干前提性问题的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2010.1.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陈正国《当东方遇见西方:黄仁宇的现代化论述与西方历史》,(与大历史对话─黄仁宇研讨会)2001.1.6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王敦书《略论世界史学科建设、世界史观与世界史体系》历史教学, 2005.04
钱乘旦《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世界历史, 2003.03 刘金源《现代化史观与世界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2009.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