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专题提升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
第二章专题讲座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大基本规律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在KClO3+6HCl(浓)===KCl+3Cl2↑+3H2O的反应中,被 氧化的氯与被还原的氯的原子个数比为( D ) A.1∶6 B.6∶1
若铁粉足量,再与Cu2+反应。
应用: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和反应顺序。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4.价态规律 (1)高低规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只有 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归中规律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 只向中间靠拢不出现交叉”,如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解析:选A。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根据氧化性或还原性 强弱顺序和先强后弱规律,判断反应能否发生;通过给定的 反应,可以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 原性强于还原产物,判断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此题结合题
给信息:氧化性强弱顺序Co2O3>Cl2>FeCl3>I2,可推知还原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专题讲座
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大基
本规律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守恒规律 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 化合价降低的总数=化合价升高的总数 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2.强弱规律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较弱氧化性)
(较强氧化性) (较强还原性)
C.1∶5
D.5∶1
解析:用 双 线 桥 法 表 示 出 该 反 应 的 电子转 移 情 况 为
氧化还原反应的五大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五大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的五大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着五大重要规律。
一是守恒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
二是强弱律: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三是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四是转化律: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容易;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若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而不交叉。
五是先后律: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氧化性最强的氧化剂作用。
现在让我们来幽默风趣地解释这些规律吧。
先看守恒律,这就像是一场公平的交易。
氧化剂和还原剂就像两个精明的商人,氧化剂拿出多少电子,还原剂就得接收多少电子,一个电子都不能少。
氧化剂好比是慷慨的施舍者,每给出一个电子都要记清楚,而还原剂就像勤俭持家的接受者,得到的电子数量必须和对方给出的一样多,不然这场“交易”就不公平啦。
强弱律呢,可以想象成一场力量对决。
氧化剂是强壮的勇士,还原剂是较弱的挑战者。
勇士总是找相对较弱的挑战者战斗,这样才能稳稳获胜,而且胜利后产生的“战利品”(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肯定是没有自己原来那么强大的能力啦。
就像拳击比赛里,厉害的拳手总是找实力稍逊一筹的对手,打完后双方都会有一些变化,变得没有比赛前那么强或者弱得更明显了。
价态律就像是一个身份规则。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的时候,就像一个高高在上的贵族,只能施舍(具有氧化性),不能接受;处于最低价态的时候,就像一个穷困潦倒的穷人,只能接受(具有还原性),没有东西可以施舍;而处于中间价态呢,就像一个普通的小市民,有时候可以施舍一点,有时候又需要接受一些,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配平 ppt课件

PPT课件
19
• 1.标变价
步骤: • 2.列变化
• 3.定总数 • 4.配系数 • 5.细检查
升2 ×3
0
+5
+2
+2
3 Cu+ 82HNO3 3 Cu(NO3)2+2 NO↑+ 4 H2O
降3×2
PPT课件
20
例:
将NO3-+Zn+OH-+H2O→NH3+Zn(OH)42配平后,离子方程式中H2O的系数
2×10-3mol的XO4-离子还原,则X在还原产物中的
化合价是
( D)
A +1 B +2 C +3 D +4
PPT课件
4
2.价态决定性质规律(高价氧化低价还,中间价 态两边转)
a、最高价只有氧化性(HNO3、Fe3+、浓H2SO4等) b、最低价只有还原性(S2-、I-等)
c、 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Fe2+)
PPT课件
8
(练习)
1、已知有如下反应①2Fe3++ 2I- = 2Fe2++ I2 ②2Fe2++ Br2 = 2Fe2++2Br- ③Cl2+2 I- = 2Cl-+2I2 试判断有关氧化性微粒的氧化性强弱顺序。
*2、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 W2>Z2> X2>Y2,判断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 ()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PPT课件
1
氧化还原反应的主线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从还原剂中 获得电子而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将 电子转移给氧化剂而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 氧化剂与还原剂、被氧化与被还原、氧化产 物与还原产物都是同一反应中的两个方面, 它们是对立而又互相依存,不能独立存在的 统一体,符合对立统一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ppt课件

课堂检测
2.已知I-、Fe2+、SO2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
C 弱顺序为:Fe2+<H2O2<I-<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2Fe3++SO2+2H2O = 2Fe2++SO42-+4H+
B.I2+SO2+2H2O = H2SO4+2HI
C.H2O2+H2SO4 = SO2↑+O2↑+2H2O
2FeCl2+H2O2+2HCl=2FeCl3+2H2O
氧化性
2H2O2 H2O+O2↑
氧化性 还原性
主题3: 加态规律
课堂检测
1、在Fe2+、Fe3+、Al3+、H+、S、C、S2-、Cl-等离子或原子中, 只有还原性是: S2-、C,l只有的氧化性是 Fe3+、Al3+、H,+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是 Fe2+、S、C 。
课堂检测
1.常温下,下列三个反应都能发生:
2D- + A2 = 2A- + D2 2B- + D2 = 2D- + B2 2A- + C2 = 2C- + A2由此得出正确结论是( (A)A-、B-、C-、D-中C-还原性最强
C)
(B)A2、B2、C2、D2中C2的氧化性最弱 (C)2C-+B2 = 2B-+ C2不能发生 (D)还原性A->B -
-2
主题3: 加态规律
例:分析下列反应中硫酸的作用
2NaOH+H2SO4=Na2SO4+H2O 酸性
C+2H2SO4(浓)
CO2↑+2SO2↑+2H2O
氧化性
Cu+2H2SO4(浓)
C酸uS性O4+氧S化O2性↑+2H2O
主题3: 加态规律 下列反应中双氧水表现什么性质(氧化性或还原性)?
【精选】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应用PPT资料

例 (1)KMnO4+H2O2+H2SO4 -- MnSO4+K2SO4+H2O+O2 (2)Zn+HNO3 – Zn(NO3)2+N2O+H2O (3)Cl2+KOH – KCl+KClO3+H2O (4)MnO4-+SO32-+H+ -- Mn2++SO42-+H2O (5)An+Bx---Bm+Ay(6)HClOn+Pm+H2O—HCl+H3PO4
______
I- 和Fe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Fe3+
-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电子守恒):
2SO3溶液30mL,恰好将 2价A×是+110 mBo+l的2 XOC +离3子还D原+,4 则X(在D还)原产物中的化合 -3 4- 1((_5反(练2练A((①氧例②答(((②A((((②答练最 ①例5化2822234235_、 ×+)))))))))))应习习化:F案FF案习低:_、含 溶 残溶ZZZMZRR合++实(2eee_Snnnn3后 : : 性 S: : : 价MOO11n(I333有液缺 液_价++++-x+x验O+PPP、33_n+-HHHH测①①:4①①:n中方C6升_nn42+++BB中室1、KNNNNCg)_--+-aHHH得FC氧3S只)=有程O+降、OOOO_l中有制中(+5、He+++-NNNu2OS_N化有共HS、33333式F22C2×N总(OOO用RFRO_2HaO22eSa剂还––存––O-_e62333的元元Cx53值O)2二4+(CC_3、、2———-3ZZZZO2K+l>原,+H82(配O素素+—也的-nnnn氧,要2HH2)26F+FFN,++氧性和、((((要S平的的、、-C相HNNNN)Neee溶33化O则求2则++(((a化Nx氧+OOOOO:化化41—NNN3等液H锰、S一不Ka0、一33333—-OOO产化2x合合-CC)、2,))))—DD和(定写O+22223335定3MCSa物l除x价价OC++++)))、3恰xF—浓S无反=Ou333n++无NNNN+、a3去e7(2+++是是24413好S1N盐_应S的(2222ONNN+_18+N)I_OOOOOO2__-、_+使酸OOO3式物而O_O__4_++++S3H+_+++__(m32_反HHHH))3质O不Cx可22HHH__)-可+-g22223Oa4+__应1的333影+H能FOOOO+S2N__能)(PPPMe2未N氯-量;;·响O还OOO+S完O还nO平H气+之444OxF有全+有H++++2e4),H比HHHHO_,22-溶_2_S+2222如+是_该O_和解OOOOO___果4__反4C,_∶__+有_l应__-H形1,_1,2中成7O可则.氧只加溶化有入液剂一的中与种试N还物剂a原C质是l和剂的N的溶a物液Cl质O,的的若物量有质之n/的比4g量是硝之多酸比少被是?还多原少为?NO,则n∶m可能是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pp课件

A.氧化性:A2+>B2+>C2+>D2+ B.氧化性:D2+>C2+>B2+>A2+
C.还原性:A>B>C>D
D.还原性:D>B>C>A
04 随堂训练
4.在一定条件下,RO3n-+F2+aOH-===RO-4 +2F-+H2O,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D)
A.n=2,a=2
B.n=2,a=1
C.ROn3-中 R 的化合价为+6 D.n=1,a=2
一般来说,同种元素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
价态越低,还原性越强。
误区警示
如氧化性:Fe3+>Fe2+>Fe;还原性:H2S>S>SO2。
①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但氧化性不一定强。
如CO2中C为+4价,是最高价,但CO2的氧化性很弱。 ②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但还原性不一定强。
如H2O中O为-2价,是最低价,但H2O的还原性非常弱。
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 (1)不能根据得失电子的多少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2)影响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因素
①温度: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氧化性要强。 ②浓度:如硝酸的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 ③酸碱性:如KMnO4的氧化性随溶液酸性的增强而增强。
02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2.价态规律 (1)高低规律
第3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02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1.强弱律——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
比较的依据
比较的方法
1.根据 氧化还原反应 方程式 比较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应用课件(40张)

• 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 注:⑤中不会出现H2S转化为SO2而H2SO4转化为S的情况。 • (3)歧化反应规律。 • “中间价―→高价+低价”。 • 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
配平),生成 1 mol CO2 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4 mol( )
(14)反应 2NH4Cl+4CuO△,3Cu+CuCl2+N2↑+4H2O,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
的量之比为 2∶1( )
(15)反应 4Fe2++4Na2O2+6H2O===4Fe(OH)3↓+O2↑+8Na+,每 4 mol Na2O2 发生反应,转移 4 mol e-( )
2
考点突破
价态规律、对立统一思想应用★★★★★
• 1.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发生如下反应:3NaClO===2NaCl+ N( aClO)3。在相同条件下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
• A.NaCl、NaClO • C.NaClO、NaClO3 • 【答案】B
B.NaCl、NaClO3 D.NaClO3、NaClO4
的组合是( )
①氧化剂是 H3AsO3 ②还原性:Cl->As ③每生成 1 mol As,反应中转移电 子的物质的量为 3 mol ④M 为 OH- ⑤SnCl26-是氧化产物
A.①②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 【答案】B
D.只有①③
【解析】3Sn2++2H3AsO3+6H++18Cl-===2As+3SnCl26-+6M 中:①As 元素 的化合价降低,则氧化剂是 H3AsO3,所以正确。②Cl 元素的化合价在该反应中不变, 则不能比较 Cl-、As 的还原性,所以错误。③由反应可知,生成 1 mol As 时转移 3 mol 电子,所以正确。④由原子守恒可知,M 为 H2O,所以错误。⑤反应中 Sn 元素化 合价升高,则 SnCl26-是氧化产物,所以正确。综上所述,B 选项正确。
第五讲: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精品教育

A.G、Y、Q、Z、X C.X、Z、Q、Y、G
B.X、Z、Q、G、Y D.G、Q、Y、Z、X
考点二 守恒思想——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中 重要的解题思想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要根据氧化还原反 应的实质——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与还原剂 失去电子总数相等,即电子得失守恒。利用守恒思 想,可以抛开繁琐的反应过程,可不写化学方程式, 特别是一些无法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能更快、 更便捷的解决有关问题。比较常见的题型有:计算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或质量之比;计算 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量;确定反应前后某 一元素的价态变化等。
(2)列变化:列出元素化合价 升高 和 降低 的数值。 (3)求总数:求元素化合价升高数和降低数的 最小公倍数 ,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 物的 化学计量数 。 (4)配系数:用观察法配平其它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5)细检查:利用“守恒”三原则(即 原子 守恒、 电子守恒、电荷 守恒),逐项检查配平的方程式是否正确。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5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应用
基础盘点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有升必 有 降 ,电子有得必有 失 ,有氧化必有 还原 , 它们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 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 相等 ,氧化剂得电子总 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相等 ,即 电子得失守恒; 在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前、后离子 的净剩电荷数 相等 ,即 电荷 守恒。
失去2e-
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1)守恒规律 氧化剂获得电子总数必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即电 子得失守恒。化合价升降总数也等于电子转移总数,故化合 价升高总值也等于化合价降低总值。 应用:可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有关计算。 (2)强弱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方程式的配平全面版课件

学计量数 m 的值为( )
A.2x
B.4
C.2y
D.2
答案:B
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2) H+
SO2+ I2+ H2O —— H2SO4+ HI Fe3++ SO2+ H2O —— Fe2++ SO24-+
答案:(1)1 1 2 1 2 (2)2 1 2 2 1 4
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1.性质强弱规律 根据某一氧化还原反应来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有关物质 的氧化能力或还原能力。
对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出现的所有物质来说,氧化剂是 氧化性最强的物质,而还原剂是还原性最强的物质。
2.反应先后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 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同时 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氧化性最强的 氧化剂作用。总结为“谁强谁先反应”。
答案:C
1.(2010 年江苏化学)已知 Co2O3 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 Co2+,Co2O3、Cl2、FeCl3、I2 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 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3Cl2+6FeI2 2FeCl3+4FeI3
B.Cl2+FeI2 FeCl2+I2
C.Co2O3+6HCl 2CoCl2+Cl2↑+3H2O
答案:B
4.在 3Cl2+6KOH
KClO3+5KCl+3H2O 中,还原剂
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5
B.1∶3
C.5∶1
D.3∶1
解析:生成KClO3 的Cl 原子被氧化,则作还原剂的Cl 原 子数为1,而生成KCl 作氧化剂的Cl 原子数为5,故答案选A。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 专题5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规律及应用

[复习目标]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2.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配平和相关计算。
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写出括号内相应元素的化合价。
NaClO2(Cl:________)、ClO2(Cl:________)、CuCl(Cu:________)、N2H4(N:________)、NaBH4(B:______)、K2Cr2O7(Cr:________)、Na2CrO4(Cr:________)、H2C2O4(C:______)、Na2S2O3(S:______)、MnO(OH)2(Mn:____)、K2FeO4(Fe:________)、CuFeS2(Fe:________、S:__________)、LiNH2(N:__________)、LiCoO2(Co:______)2.(1)①向FeI2溶液中逐滴滴入氯水,按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n(Cl2)n(FeI2)=32,则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含有Fe3+、H+的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按反应的先后顺序,依次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课时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规律pptx

R2O8n-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氧化成MnO4-, 若反应后R2O8n-离子变为RO42-,又知反应中氧化
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的值是( B )
(A) 1 (B) 2 (C) 3 (D) 4
还原产物中的Cr元素化合价为___+__3______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
K2Cr2O7和Pb2+,则与1molCr3+反应所需要的
PbO2的物质的量为 1.5
mol
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2R(OH)3+3ClO—+4OH—=2RO4n-+3Cl+5H2O,则RO4n-中R的化合价
第二章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永州市第四中学 高一化学备课组专用课件
4.归中规律: (1)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价的变化遵循“只靠拢,不交叉” ;
得到5e-
如:KClO3+6HCl
KCl+3Cl2+3H2O
失去5× e-
(2)歧化反应——同一物质中同一元素同时升降
0
+5
-1
6KOH+3Cl2
KClO3+5KCl+3H2O中,
得电子与失电子的原子个数比是: A
A.5:1 B.4:1 C.3:1 D.2:1
例:将0.195克的锌加入到20ml 0.1mol/L的MO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B )
A.M B.M2+ C.M3+ D.MO2+
练习
24ml 0.05mol/L的Na2SO3溶液与20ml 0.02mol/LK2Cr2O7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已 知Na2SO3被氧化为Na2SO4,则K2Cr2O7的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有五大规律:
1.强弱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3.转化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归中反应时,元素的氧化数值接近而不交叉,最多达到同种价态。
4.优先律:对于同一氧化剂,当存在多种还原剂时,通常先和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反应。
5.守恒律: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
氧化-还原反应(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也作redox reaction)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的一类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三大基本反应之一(另外两个为(路易斯)酸碱反应与自由基反应。
自然界中的燃烧,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电池,金属冶炼,火箭发射等等都与氧化还原反应息息相关。
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的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物理概念
在无机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即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在有机反应中,有机物引入氧或脱去氢的作用叫做氧化反应,引入氢或失去氧的作用叫做还原反应。
氧化与还原的反应是同时发生的,即是说氧化剂在使被氧化物质氧化时,自身也被还原。
而还原剂在使被还原物还原时,自身也被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实质是发生电子转移。
素养微专题02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规律

12
③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若溶质中Cl-与I-共存,为了氧化I-而Cl-不被氧化,除Cl2外,还可应用 上述反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氧化 剂。
13
[思维路径]
KRO4 5NA×(7-x)=15NA×2,得x=1;A项符合题意。
19
3 . 已 知 : Cl2 + 2I - ===I2 + 2Cl - , Cl2 + 2Br - ===Br2 + 2Cl - , 2Fe2 + +
Cl2===2Fe3++2Cl-,且氧化性顺序是Cl2>Br2>Fe3+>I2。在FeI2和FeBr2混合溶
(2)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中,每生 成1个Cl2分子转移多少个电子?
提示:(1)变蓝。因为氧化性:Cl2>I2,所以氯气可以将碘离子氧化为碘 单质,淀粉遇到碘单质变蓝。
(2)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每生成1个Cl2分子转移2个电子。
17
[强化训练]
14
解析:(1)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有升必有降。①中 NO、HNO3 中氮 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 价、+5 价,生成 N2O3(氮的化合价为+3 价)的过程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升有降,此反应可能实现;②中 NH3、NO 中氮的化合价 分别为-3 价、+2 价,生成 HNO2(氮的化合价为+3 价)的过程中氮元素的化 合价都升高,此反应不可能实现;③中 N2O4(氮的化合价为+4 价)生成 HNO3(氮的化合价为+5 价)、HNO2(氮的化合价为+3 价)的过程中氮元素的化 合价有升有降,此反应可能实现。(2)由反应①知氧化性 Fe3+>I2,还原性 I- >Fe2+;由反应②知氧化性 Cl2>Fe3+,还原性 Fe2+>Cl-;由反应③知氧化性 MnO-4 >Cl2,还原性 Cl->Mn2+。由此推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MnO-4 >Cl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
1.守恒规律:得电子总数=失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例1.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72-和Pb2+,则与1 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A.3.0 mol B.1.5 mol C.1.0 mol D.0.075 mol 【答案】B
【解析】(4-2)×n(PbO2)=(6-3)×n(Cr3+)
n(PbO2)= 1.5 mol
2.价态规律:
①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最低价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②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之间: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不相邻价态之间反应符合“只相近不相交”规则。
例1.在Fe、Fe2+、Fe3+、Cl2、Cl-、Na+等几种微粒中,只有氧化性的是,只有还原性的是,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答案】Fe3+、Na+,Cl-、Fe,Fe2+、Cl2。
例2.下列气体中,可以用浓硫酸作干燥剂的是()A.SO2B.H2C.H2S D.NH3
【答案】A B
【解析】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与H2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干燥H2S。
SO2虽然具有较强还原性,但S的价态(+4价)与浓硫酸中S的价态(+6价)相邻,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
H2常温下稳定,不与浓硫酸反应。
NH3碱性,不能用酸干燥。
例3.KClO3和浓HCl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ClO2。
其变化可表示为:KClO3+HCl(浓)=KCl+ClO2↑+Cl2↑+
(1)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2)浓HCl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
A.只有还原性B.还原性和酸性C.只有氧化性D.氧化性和酸性(3)产生0.1 mol 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
(4)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因此,常被用作消毒剂,其消毒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Cl2的倍。
【答案】
(1) 2 KClO3+ 4 HCl(浓)= 2 KCl+ 2 ClO2↑+ 1 Cl2↑+ 2 H2O
(2)B
(3)0.2
(4)2.63
【解析】
同种元素不相邻价态之间反应符合“只相近不相交”规则
1
-Cl
H —20Cl —24O Cl +-35
O Cl K +
(2)其中2 mol HCl 作还原剂被氧化成Cl 2,2 mol HCl 作酸生成KCl 。
(3)2 KClO 3+ 4 HCl (浓)= 2 KCl + 2 ClO 2↑+ 1 Cl 2↑+ 2 H 2O ~~~~2e -
1 mol
2 mol
0.1 mol
0.2 mol
(4)作消毒剂时,24
O Cl +~1--
Cl ~5e -
,20
Cl ~21--
Cl ~2e -,若取等质量(1g )的ClO 2 和Cl 2:
1
5.671-⋅mol
g g ×5 :
1
711-⋅mol
g g ×2 = 2.63 : 1
3.先后规律:同一种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反应时,优先与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反应。
同一种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反应时,优先与氧化性最强的氧化剂反应。
例1.氯气通入少量的FeBr 2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
; 氯气通入过量的FeBr 2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2Fe 2++4Br -+3Cl 2=2Fe 3++2Br 2+6Cl -;2Fe 2++Cl 2=2Fe 3++2Cl -
【解析】氧化性顺序:Cl 2>Br 2>Fe 3+
,
21)()(22≤FeBr n Cl n 时,只够氧化Fe 2+,Cl 2+2Fe Br 2=3
2
FeCl 3+3
4
Fe Br 3
2
3)
()(22≥
FeBr n Cl n 时,能够完全氧化Fe 2+
,3Cl 2+2Fe Br 2=2FeCl 3+2Br 2
例2.在含有Cu(NO 3)2、Zn(NO 3)2、Fe(NO 3)3、AgNO 3各0.1 mol 的混合液中加入0.1 mol 铁
粉,充分搅拌后,Fe 溶解,溶液中不存在Fe 3+离子,同时析出0.1 mol Ag ,下列结
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 .1 mol Fe 可还原1 mol Fe 3+
B .Fe 3+
的氧化性大于Cu
2+
C .氧化性:Ag +>Cu 2+>Fe 3+>Zn 2+
D .溶液中Cu 2+与Fe 2+物质的量之比为1:2
【答案】AC
【解析】Fe 溶解,溶液中不存在Fe 3+离子,则Fe+2Fe 3+=3Fe 2+,A 错误;同时析出0.1 mol Ag ,Fe+2Ag +=Fe 2++2Ag ,
Fe + 2Fe 3+ = 3Fe 2+ Fe + 2Ag + = Fe 2+ + 2Ag 1mol 2 mol 3 mol
1 mol
2 mol 1 mol 2 mol
0.05mol 0.1 mol 0.15 mol 0.05mol 0.1 mol 0.05mol 0.1 mol Cu 2+、Zn 2+没有反应,氧化性小于Fe 3+、Ag +
,B 正确,C 错; n(Cu 2+): n(Fe 2+)= 0.1 mol : (0.15 mol+0.05mol)=1:2,D 正确。
例3.向NaBr、NaI、Na2SO3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A.NaCl、Na2SO4 B.NaCl、NaBr、Na2SO4
C.NaCl、Na2SO4 、I2 D.NaCl、NaI、Na2SO4
【答案】AB
【解析】还原性顺序SO32->I->Br-,Cl2首先氧化SO32-,然后置换碘,最后置换溴,生成物依次是硫酸钠、氯化钠、碘单质、溴单质,在蒸干灼烧后,溴单质和碘单质会升华,所以C一定错误,由于是一定量的氯气,所以有可能反应不完全,但不可能先氧化NaBr 而留下NaI,固D错误。
4.强弱规律:“强制弱”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例1.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具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 Fe2+< H2O2< I-< SO2。
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2Fe3++SO2+2H2O=2Fe2++SO42-+4H+
B.I2+SO2+2H2O=H2SO4+2HI
C.H2O2+H2SO4=SO2↑+O2↑+2H2O
D.2Fe3++I-=2Fe2++I2
【答案】C
【解析】C中H2O2还原出SO2,不符合强还原弱。
例2.在一定条件下,氯酸钾与碘按下式发生反应:2KClO3+I2=2KIO3+Cl2由此可以推断下列相应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还原性:I2 > Cl2
C.非金属性:I> Cl D.氧化性:KClO3> I2
【答案】C
【解析】I2置换出Cl2,A正确;I2是还原剂,Cl2是还原产物,B正确;还原性I2 > Cl2,则氧化性Cl2> I2,非金属性Cl> I,C错误;该反应中,KClO3是氧化剂,I2是还原剂,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