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26 我们的中华文化(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6 我们的中华文化
【基础达标测试】
(总分100分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作品,文学界称《浮生六记》为“小红楼梦”。

其中《海国记》中的文字记载了黑水沟为中国(清廷)与琉球国的分界线,钓鱼台(岛)明显在中国领域内的事实。

可见()A.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
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D.史书典籍有助于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凝聚力
【答案】B
考点:文字的重要性
2.一千多年前,犹太人被逐离中东后,有的到了欧洲,有的到了中国。

一千年后,犹太人在欧洲仍是犹太人,处处受人歧视,最终仍摆脱不了被驱逐的命运,而一千多年以前定居于中国的犹太人却早与当地的中国人融合在了一起。

材料说明()
A.犹太文化具有独立性 B.欧洲文化具有排他性
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D.世界文化具有差异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一千多年以前定居于中国的犹太人却早与当地的中国人融合在了一起,说明我国坚持求同存异,能够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具有包容性,C 说法正确;AB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3.酒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酒和诗的渊源,酒和字的融合,酒和亲情的交汇,酒和政治的关联等等,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洋溢着酒文化迷人的魅力。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华文化具有()
A.多样化的特点 B.实用性的特点
C.时代性的特点 D.博大精深的特点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4.钱伟长说:“天下没有别的国家的文字3000多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

”这说明()
A.汉字是最古老的文字 B.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D.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天下没有别的国家的文字3000多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

”透过汉字的发展史,我们可以感受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源远流长。

C说法正确;AB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5.有位教授曾用过三首诗词来形容三大江的文化特色。

黄河文化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长江文化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珠江文化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上述材料表明()
A.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
B.文化只有地域之别,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C.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文化
D.文化与政治、经济是相互交融的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

6.20个省区的433项少数民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北京举行展示,设有“剪刻绘画”“文学史诗”“纸张印刷”“制茶工艺”“民族器乐”等多个展区。

这一活动()
A.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B.增强了中华文化的时代性特征
C.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D.加快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趋同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选项B、C与材料无关,故排除;选项D说法错误,因为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但不是趋同,故排除。

材料中少数民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北京举行展示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故选项A正确;故本答案选A。

考点:中华文化的特征
7.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
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

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自然条件、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两岸因为地域的不同,所以在文化上有所差异,两岸对同一现象的不同认识,充分体现了文化的地域性,答案为C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8.随着《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电视节目的热播,汉字的书写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汉字书写之所以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是基于汉字()
①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②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③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④具有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考点:汉字的重要性、作用
9.青瓷是中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

精美绝伦的青瓷体现了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唯我独尊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D.体现时代,摒弃传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介绍了青瓷器具有的特点,即: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由此而著称于世,揭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即: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所以B符合题意;A中“唯我独尊”错误;D中“摒弃传统”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故C与题意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

10.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
①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③被外来文化所同化
④剔除外来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1.国画,又称“中国画”。

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上述材料说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异彩纷呈、内涵丰富④中华文化博采众长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国画“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异彩纷呈,内涵丰富,②③正确。

题干材料没有突出国画的悠久历史和对其他绘画的借鉴,①④与题意不符。

该题选C。

考点:本题考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2.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
①相互联系,趋于同一
②相互区别,独立发展
③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④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故③④正确,①②说法都错误。

考点: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基础知识,考查对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的理解。

13.从下边这两幅艺术化的中国汉字成语图片,我们能够领略到汉字的独特魅力。

通过图片可以看出( )
A.汉字是世界文化的载体
B.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C.汉字的文化内涵丰富
D.汉字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答案】C
考点:汉字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解读漫画信息的能力,可采用排除法进行选择。

14.在历史上,中华不同民族的文化,如匈奴、鲜卑、契丹、辽、金、蒙、满等民族的文化都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同样也融入了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

这说明,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答案】D
【解析】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故D符合题意,A、B、C均与题意不符。

考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点评:本题作对的关键是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不同的是表明中华各民族的文化不同。

15.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

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
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
B.引导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
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
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
【答案】A
考点:文化的多样性、传统文化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
16.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黄河、长江流域孕育的中华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
【答案】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解析】
考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位于西安市蓝田县的水陆庵以雕塑精美而闻名,当地人用“三十六斗菜籽”来形容其雕塑的数量之多,用“一部立体的连环画”来概括它别具一格的艺术价值。

水陆庵始建于六朝时期,明、清两代曾多次进行过重修,现存的3700多尊泥塑,布满店内的所有墙壁,大的比真人还高,小的细如巴掌。

这些泥塑看起来让人眼花缭乱,但实际布局严谨,层次分明。

“五百罗汉过海”、“九龙天浴”、“千人听经图”,每一组都是一个佛教经变故事,释迦牟尼的一生被演绎得活灵活现,堪称一部“立体的连环画”。

在所有的泥塑中,观音菩萨的男性相貌造型,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位教主塑像并列,佛、道、儒三教合一等现象,在我国的其他古寺中也极为罕见。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水陆庵展现了中华文化怎样的魅力?
【答案】
(1)水陆庵始建于六朝时期,古寺中老子孔子塑像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寺内雕塑精美,布局严谨等,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3)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位塑像并列,佛、道、儒三教合一,则表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4)水陆庵的塑像特点,则表明中华文化异彩纷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水陆庵展现的中华文化的魅力。

本题并未限定学生答题的具体知识点,解答本题学生必须通过认真分析材料及设问才能获取答题的有用信息。

本题设问中“中华文化的魅力”,启示学生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其次,学生需要从材料中找出关键性语句,以进一步明确答题的方向。

本题材料中“水陆庵始建于六朝时期,明、清两代曾多次进行过重修”,启示学生可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方面去分析说明;本题材料中“水陆庵以雕塑精美而闻名,其雕塑的数量众多,布局严谨,层次分明”,启示学生可从中华文化异彩纷呈、具有博大精深的特征等方面去分析说明;本题材料中“在所有的泥塑中,观音菩萨的男性相貌造型,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位教主塑像并列,佛、道、儒三教合一等现象,在我国的其他古寺中也极为罕见”,启示学生中文化的包容性特征方面去分析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特征的相关知识。

【能力提高测试】
(总分100分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针对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依靠键盘书写,汉字书写能力下降的情况,中央电视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大型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下列关于汉字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①汉字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汉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展示
③汉字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④汉字传承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考点:汉字的重要性
2.《四库全书》系统地有条理地将中华五千年的重要典籍汇集成一部庞大丛书。

其内容涵盖甚广,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医学、天文、地理、艺术、科技、农业、占卜等,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

其文化价值表现在:()
①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②从中能透视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识
④从中能够看到历史和现实的所有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四库全书》系统地有条理地将中华五千年的重要典籍汇集成一部庞大的丛书,共内容涵盖甚广,作为史书典籍,它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从中可以透视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①②说法正确。

史书典籍并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识,③说法错误。

我们透过史书典籍可以看到历史和现实中的文化,但并不能看到所有文化,④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3.对于父亲,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谓,比如有的地方叫“爹”,有的地方叫“大”,有的地方叫“爷(耶)”等等。

对于这种现象,比较合理的解释是()
A.文化的形成受制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
B.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C.各兄弟民族共同镕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D.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都有强烈的认同感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4.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

材料表明()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①②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强调旗袍源自满族,融合文明特点,结合西式裙装,表明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同时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故入选。

③④选项观点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民族服饰并不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保持文化多样性,而不是逐渐趋同,故排除。

考点:文化多样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5.2015年播出的纪录片《记住乡愁》,每集讲述一个传统村落的生活故事和文化传承,片中浓浓的乡愁、细腻的故乡情感、厚重的文化沉淀,引发海内外众多观众共鸣。

这种共鸣()
A.是对中华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反映
B.是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动力
C.显示了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D.彰显了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
【答案】A
考点:中华文化的作用
6.古人认为,羊是膳食美味,所以羊大为“美”;“美”与“善”同义,故金文的“善”字从羊从二言,表示众口夸赞的意思;羊性情温顺,因此“善”又有善良、慈善之义……由此可见()
A.汉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B.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动力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表明汉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故排除。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信息涉及的主体是汉字,而不是文字,不能体现文化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故排除。

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仅仅涉及汉字,并没有涉及与世界的关系,故排除。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仅仅涉及汉字,不能体现文化多样性,故排除。

考点:汉字的重要性
7.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①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
②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④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考点:中华文化的特征
8.中医学以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利用、病理上相互影响的优势,对解决诸多疑难病症提供了治疗思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领域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③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整体性特点
④中医学能够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中医学以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利用、病理上相互影响的优势,对解决诸多疑难病症提供了治疗思路”,说明中医学注重于综合考察病情,标本兼治,具有整体性特点,注重于实际运用,具有西医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所以①②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选择D。

考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中华文化的特点。

9.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流派,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徽州村落注重自然情趣与山水灵气,房屋布局与环境协调,具有依山就势和“枕山、面水、聚合、朝阳”的特点。

这表明( )
①传统文化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②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④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考点:中华文化的特征;传统建筑。

10.北方人请客吃饭,总是整一桌子菜,量也很实在。

南方人请客吃饭盘子小得多,菜的份量也少得多,但花色品种则比较丰富。

他们都认为对方虚伪,本分人说,弄那么一点点菜,让人不敢下筷子,这请的哪门子客?虚情假意吧?南方人说,明明吃不完,还要不停的上菜,这是让人吃还是让人看?虚张声势么!这说明( )
①各地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②中华文化异彩纷呈、内涵丰富
③请客吃饭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组成部分
④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北方人和南方人请客吃饭有不同做法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各地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性,①④适合题意;②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中华文化的特征
11.2015年春晚节目:《大地春晖》—56个民族创意服装秀,让我们大饱眼福。

每年的春晚舞台上,都少不了少数民族的歌舞表演,各族演员载歌载舞向我们展现了各民族的灿烂文化。

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②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考点: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12.随着“中文热”在世界范围内的升温,文化部推出了汉字教材《100个汉字认识中国》。

《100个汉字认识中国》与常见的汉字教材有着显著区别,它更注重呈现汉字的文化底蕴与审美价值,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节庆习俗、文学典故等为汉字塑造了丰满的形象,使其流畅易懂、精妙优雅。

该教材( )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性
③有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④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100个汉字认识中国》强调的中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未涉及其他民族文化,②③与材料主旨不符,应排除;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节庆习俗、文学典故等为汉字塑造了丰满的形象,使其流畅易懂、精妙优雅。

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①④正确且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

1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极具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抵御外来侵略、抵抗疾病、自然灾害以及耕种、祭祀、庆贺等活动演变而来的,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这表明()
①各个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④中华文化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考点:中华文化的特点
14.2015年2月9日,加州参议员夏乐柏提交的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一项决议案,获得参议院全票通过。

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在州一级参议院通过有关庆祝农历新年的决议案。

可见春节在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人的节日、语言和饮食已经在世界传播。

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魅力
③中华文化主导世界文化发展方向④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中国的春节之所以在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人的节日、语言和饮食已经在世界传播,是因为文化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独具魅力,①②符合题意。

③中的“主导”,说法不对。

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5.羌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少数民族,传说5000年前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大战,战败后炎帝率其大部与黄帝部落融合,形成华夏族(汉族);少部分西迁南迁,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藏族、羌族等。

羌族至今仍保留本民族的语言、服饰、建筑、原始宗教等。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为“羌年”。

羌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 ( )
①羌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②羌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
③羌族文化的形成与其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
④羌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既有不同点,也有相同点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
16.2014年7月13日,原创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二届登陆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档。

第二季节目升级了考题难度,增加了大量古人常用而现代人较少使用的冷僻字。

很多人认为,这样的节目应该限于常用易错字的矫正。

但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看来,片面强调常用易错字,对相对冷僻的字词简单地加以排斥,反映了当下母语价值观存在的缺失。

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将向这种母语价值观发起挑战。

关正文说,今年决赛考题的难度再次升级,节目的口号也变成了“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关正文说:“现在大家都讲核心价值观,这个价值观不是今天才有的,它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承,它的内容记载在历代经典古籍之中。

不认识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我们就无法亲近经典,就谈不上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建树。


(1)结合材料分析“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文化价值。

(2)结合材料,就如何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提两点建议。

不超过15个字。

【答案】
(1)①汉字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有利于让全国人民领略汉字之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利于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母语价值观,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修养。

(2)要求:书法陶冶情操、全民阅读、书香中国万里行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或公益文化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