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型政府的伦理责任探析
政府促进就业的伦理责任论析
随着我国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 步发展完善 , 中国社会逐步发展成为一个 “ 民内 人 部根本利益趋 于一致 ,但是局部利益和当下利益 存在着差别 和分层 的差异性社会” “ ,社会利益关 系正在分化和差异化”1 [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下人们不同的经济生产方式 、就业形式 、收入水 平 、生活方式等是差异性的各种表现。伴随着社
经 济研 究
当代社科视野 2 1 年第 l 期 01 0
处于劣势。 பைடு நூலகம்时 , 随着部分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 整个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社会对劳动者的受
部发布的数据 ,0 8年底约有 20 万返 乡农 民 20 00
工 , 上新 增 未就 业 农 民工 , 加 总计 达 到 20 5 0万左
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不断完善和经济 的高速发 展, 社会 的阶层 、 结构 、 运转方式乃至社会观念产 生了深刻 的变迁 ,许多深层次的社会 问题和矛盾 开始暴露或者加剧 。当前社会治安 、 劳动就业 、 公 共安全 、 社会公平 、 弱势群体 、 口和环境等方面 人 的问题 日益凸显。而能否处理好差异性社会 中的 诸多社会不 和谐 l问题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 生 会 的关键 ,是社会建设 和民生工程顺利实施 的关 键。 就业作为民生问题 的一个具象性的存在 , 是民 生 之本 。
、
当前社会主 义市场经 济体 制下
充分就业 的阻滞性 因素分 析
改革开放之前 ,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 实行劳动
力的计划性配置 ,我国的劳动力资源配置 问题并 不显著 。 改革开放后 , 随着 国家对劳动力人身控制
的逐渐放松和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 的不断发展 , 我
中, 残疾人 的身体状况差 、 文化素质低 、 心理素质
行政决策中的伦理原则与社会责任
行政决策中的伦理原则与社会责任在现代社会中,行政决策对于政府和政府部门的运作至关重要。
行政决策不仅要考虑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要关注伦理原则和社会责任。
本文将探讨行政决策中的伦理原则和社会责任,并分析其对公共利益的影响。
行政决策中的伦理原则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伦理原则是指在人际关系和社会行为中可能面临的道德抉择。
在行政决策中,伦理原则提供了决策者的道德底线和行为准则。
行政决策者应该遵循的伦理原则包括公平、正义、尊重个人权利和尊严以及追求最大化的社会福利。
例如,政府在决定分配有限资源时,应该遵循公平原则,确保资源分配的公正性和平等性。
同时,政府还应该尊重个人的权利和自主性,在决策过程中更多地考虑个体和群体的利益。
行政决策中的社会责任也是至关重要的。
社会责任是指政府和政府部门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满足公众的利益和社会的需要。
行政决策者需要认识到他们所做的决策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并积极承担责任。
例如,当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考虑到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利益分配的公平性。
政府还应该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确保经济增长的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过度负担。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应该开放透明,接受公众监督,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伦理原则和社会责任对公共利益具有重要影响。
公共利益是指政府决策所要追求的最大化社会福利和公众利益的总和。
伦理原则和社会责任的遵循有助于确保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提高公众对政府决策的支持和认同度。
这种支持和认同度有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执行效力和影响力,推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然而,在实际的行政决策中,伦理原则和社会责任的实施并不总是如此顺利。
行政决策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压力、经济利益和个人利益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行政决策的偏离和失衡,损害公共利益和社会福祉。
因此,行政决策者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以伦理原则和社会责任为指导,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行政决策的民生导向与社会责任
行政决策的民生导向与社会责任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行政决策的民生导向和社会责任日益受到关注。
作为行政机关的决策者,他们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和社会公平正义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在制定行政决策的过程中,应当保持民生导向,坚守社会责任,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行政决策的民生导向意味着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目标。
政府的一切行动都应当以人民的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全面考虑人民群众的需求、利益和权益,倾听他们的声音,并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只有这样,政府的行政决策才能真正符合民生导向,能够关注和满足人民的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行政决策的民生导向要求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公平正义。
社会的发展必须以公平正义为前提,行政决策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
这包括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权益保护权等。
政府在制定行政决策时,应当切实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避免行政决策的不公平现象的发生,确保人民享有平等的机会和公正的待遇。
行政决策的民生导向还要求全面考虑社会责任。
行政决策不能仅仅局限于经济发展的范畴,还要考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共利益。
政府在制定决策时,应当充分评估其对社会稳定、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影响,避免产生负面的社会效应。
政府还应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营商环境,促进社会企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在行政决策的过程中,参与民众的意见很重要。
行政决策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
政府应当加强与民众的沟通和互动,积极听取民众的声音,吸收他们的智慧和建议。
通过开展民主理政,充分发挥民主决策的优势,确保行政决策的民生导向和社会责任。
在行政决策实施过程中,还要加强监督和评估。
政府决策的执行情况应当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及时调整和改进政策,确保政策真正落地和惠及人民。
同时,政府还应当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对行政决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为改进政务提供有力的依据。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社会责任与伦理问题探讨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社会责任与伦理问题探讨公共事业是指为满足整个社会需求而提供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环境保护等领域。
作为公共事业管理者,他们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伦理义务,以保障公共事业的公正、透明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公共事业管理中存在的社会责任与伦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公共事业管理中的社会责任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公共事业的发展和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而这些资源来自社会的纳税人。
因此,公共事业的管理者必须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然而,在实际运作中,由于管理者的不当行为或不负责任的态度,导致资源浪费、腐败和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公共事业管理者应加强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其次,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伦理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公共事业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公众,他们对公共事业的运营和管理有着合理的期望和需求。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导致公共事业管理者在服务对象面前产生不公正行为或违背伦理原则的倾向。
例如,医疗机构收取过高的费用、教育机构将学生当作商品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公共事业管理者应加强伦理教育,增强服务意识和公益性,建立公正、透明的收费制度,并与社会公众进行及时沟通和信息披露,以赢得社会的信任和支持。
此外,公共事业管理中的社会责任和伦理问题还涉及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
公共事业的运营和管理对环境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包括能源消耗、废物排放、自然资源消耗等。
如果管理者不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就会给社会和后代子孙留下环境遗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公共事业管理者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实施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推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的保护,确保公共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公共事业管理中的社会责任和伦理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
浅谈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伦理性构建
浅谈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伦理性构建【摘要】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是构建具有伦理性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本文从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概念、特点及伦理性构建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伦理价值观在提升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作用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伦理规范的角色。
强调了提升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伦理素养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
结合现实情况,呼吁加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伦理建设,共同构建具有伦理性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推动国家治理向着更加民主、法治、透明、有效的方向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社会治理共同体、伦理性构建、国家治理现代化、伦理价值观、伦理规范、伦理素养、伦理建设、国家治理现代化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世界,随着社会变革的加速和全球化的深化,国家治理现代化已成为各国迫切的需求和重要任务。
而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伦理性构建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研究背景部分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伦理性构建不仅关乎社会治理的效能,更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全面进步。
对于如何构建具有伦理性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1.2 研究意义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伦理性构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伦理性构建是社会治理共同体健康发展的基石,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只有建立起具有伦理性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使社会运行更加和谐稳定。
伦理性构建有助于提升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当人们在共同体中遵循相同的伦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就能形成一致的行动力量,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撑。
伦理性构建还能提升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公信力和形象,增强人民群众对治理者和决策者的信任与支持。
研究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伦理性构建,对于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论建设民生型政府的行政伦理意义
论建设民生型政府的行政伦理意义为“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中国政府正从经济增长型向民生型的新范式过渡。
保障民生幸福是政府合法性的道德基础,是政府义不容辞的道德责任与最高的价值追求,因此建设民生型政府有着极为深刻的伦理意义。
标签:民生型政府;行政伦理;意义兑现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政府对民众的政治承诺,不仅是一个经济责任或政治责任,更是一个首要的伦理责任。
政府因拥有为民众所认同的价值依归而产生和存在,而这种内在的价值观、伦理精神及道德选择的向度又决定着政府的民生行为选择。
正如伍德罗·威尔逊所言:行政管理领域“远不是纯技术细节的单纯领域所能涵盖得了的,因为它是通过自己更崇高的原则同长期以来的政治贤哲的格言,即政治不断前进这一永恒真理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
行政伦理作为行政领域内一种自律与他律统一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其解释和论证是对“政治不断前进”、建设民生型政府在价值层面的可成立性的最根本的判别依据。
在行政伦理的视阈对建设民生型政府进行评判和审视,研究政府对待民生问题的伦理态度,“制定民生政策的伦理取向”,“解决民生问题的伦理原则以及民生问题道德解决所需要的经济基础、法制环境和文化氛围” ,有助于中国政府的成功转型以及政府善治、社会和谐、民众幸福目标的实现。
1 建设民生型政府是政府合法性的道德基础“合法性”是指“一种政治统治或政治权利能够让被统治的客体认为是正当的、合乎道义的,从而自愿服从或认可的能力与属性”。
合法性不仅是一种法律判断,还是来自于一种隐性的道义基础的为政府权力提供基础来源,先于法律判断的价值判断。
“只有当政府的产出与社会价值范式相符合的时候,一个政府才算是合法的” ,所以为民生幸福提供保障,是任何政权得以存在和延续所必须努力探索的课题。
因民众的委托代理而存在的政府应当体现公众的价值要求,政府并不预设伦理价值。
首先,政府必须能够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增加社会财富,从而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国民生问题的伦理思考
中国民生问题的伦理思考摘要:民生问题不仅是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还是一个伦理问题,蕴含着复杂的伦理关系。
而要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地了解我国民生问题的伦理属性和道德实质,需要充分认识我国民生问题的当代内涵、民生问题的伦理意蕴并找到解决我国民生问题的道德实践途径。
标签:民生问题;民生幸福;道德实践一、我国民生问题的当代内涵民生问题自古以来是人类最关心的主题,它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体现了人民生存和发展的状况,但不同时代赋予了民生不同的范围和内涵。
如在生产力不高、生产资料贫乏时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解决温饱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所在,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的需求也随之提高。
在当代,民生被赋予了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民”即公民,“生”则包含三个具有递进关系的意义:一是根基性的“生存”,二是尊严性的“生活”,三是理想性的“好生活”。
[1]因此,民生指的就是公民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的生活。
民生涉及国民福祉,它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家庭生活。
物质生活方面,就是要不断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使人民吃、穿、住、用、行等方面不断得到提高;精神生活方面,就是要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准;政治生活方面,是指在社会平等、公正、民主的前提下保障公民权利,拓展公民参与权,使人民成为国家真正的主人;家庭生活方面,是指家庭幸福,家庭成员心灵和关系都达到和谐的理想状态。
民生的当代内涵是对人的价值和社会发展目的的反思,既体现了民生的伦理标准和道德规范,也体现了在平等公正原则的基础上给最大多数人以最大的伦理关怀。
二、我国民生问题彰显的伦理意蕴(一)民生问题的伦理价值核心:人道主义人道原则,也就是人道主义的道德原则。
人道主义是一种伦理思想体系,它关注人性、人的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强调以人为本位、肯定人的价值、维护人的权利、保障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
从伦理学角度来讲,它有四层含义,第一,它认为人本身是最高的价值和尊严,人道主义以人作为万物的尺度,捍卫个人尊严并把人的价值置于第一位;第二,它力图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人道主义追求社会每一成员获得充分的物质福利,实现人的平等、自由和全面发展,它捍卫人道的社会关系,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三,追求人类的完善,要求建立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真正的人的关系;第四,它把实现幸福作为人道主义的终极目标,把人作为伦理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力图在保障人的实践中享有人的幸福的最完美条件,把实现人的幸福作为至善。
当今和谐社会构建中民生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义 , 力使全 体人 民学有所 教 、 努 劳有所得 、 病有 所 医 、 老有所 养 、 有所 居 , 住 推动 建设 和谐 社会 ” 。这是 今
后 改革和发 展 的发 展方 向 。
个经济 问 题 , 是 一 个 社 会 问题 , 至 是 政 治 问 更 甚
题 。温 家宝 总 理 曾讲 过 : 一个 社 会 当财 富集 中在 “ 少 数人 手里 , 么注 定它是 不公平 的 , 个社会 也是 那 这 不 稳定 的 。 实践表 明 , ” 当一 个 国家 贫 富差 距 过 于悬 殊 时 , 引发社 会 不 满情 绪 、 罪 , 重 时甚 至会 危 会 犯 严
“ 长期 贫 困是 一 种残 酷 的地 狱 , 仅 看一 眼贫 困 的 仅
备 了改善 民生 、 提高 生活质量 的物 质基础 , 现在 只是 如 何筹划 和实 现的 问题 。
( 文是 陕 西省 教 育厅 人 文社 科 专 项 “ 本 以伦 理 看待发展 : 思与 重构” 2 1J 2 4 阶段 性成 果) 反 (00I O ) (
及 国家 安全 和统 一 。 因此 , 应该 从 社 会 和谐 和政 治
四 、谋 求 “ 好 生 活 ” 美 和 “ 善 民 生” 改 的基 本 思 路
温家 宝总理 在 2 1 年 2月 2 日与 国 内外 网友 01 7 交 流 中特 别强 调 民生 , 指 出将 把 它 作 为 整 个 “ 并 十 二 五” 展 规 划 的 出 发 点 和 落脚 点 。他 还 指 出 , 发 我 们 发展 经济 的 目的就是 为 了满 足人 们 日益 增长 的物
白一 蕙
( 陕西师 范 大学政 治 经济 学院 2 0 0 8级硕 士研 究 生) 改革 开放 3 0多 年 中 , 随着 社 会生 产 力 的发 展 , 综合 国力 的增强 , 民 的生 活水 平 从 实 现温 饱 到进 人 入小康 生 活 的 历 史 性 跨 越 ; 十 七 大 ” 确 提 出将 “ 明
行政管理的伦理与社会责任
行政管理的伦理与社会责任
行政管理是组织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负责规划、协调和监督各项工作。
然而,行政管理不仅仅是完成任务,更应当注重伦理和社会责任。
让我们深入探讨行政管理中的伦理和社会责任。
伦理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伦理在行政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行政人员需要遵守道德规范,诚实守信,公正公平地对待员工和公众。
只有在遵循伦理原则的基础上,行政管理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建立良好的组织形象。
社会责任的体现
行政管理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完成组织任务,更应当关注社会利益和义务。
行政管理者需要考虑员工福利、环境保护、公益慈善等方面,积极回馈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伦理决策与社会责任的平衡
在行政管理中,伦理决策和社会责任常常需要进行权衡和平衡。
行政人员需要在遵守伦理规范的基础上,考虑组织利益和社会影响,做出符合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决策,推动组织可持续发展。
行政管理的挑战与应对
在现代社会,行政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如信息安全、数据隐私保护、公共卫生等议题。
行政管理者需要审慎应对这些挑战,注重伦理原则和社会责任,在处理问题时兼顾组织利益和社会效益。
行政管理的伦理与社会责任是组织成功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在遵守伦理规范、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上,行政管理才能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赢得员工和社会的信任与支持。
行政管理者应当不断提升伦理修养,履行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政治伦理的民生指向:法治型公共政府的必然选择——基于政府公共性与自利性的视角
基 于 政 府 公 共 性 与 自利 性 的 视 角
田海林
( 陕西 师 范大学政 治经 济学 院 2 0 0 9级硕 士研 究 生) 年版, 7 第 6页 ) 因此 “ 行 法 律 、 , 执 维持 社 会 以及 政 治 的 自由” 便成 为政府 的公共 目标 。 马克思 主义经 典对政 府公 共性 的 阐述 。马克 思 认为 “ 国家 是 整 个 社 会 的 正 式 代 表 , 社 会 在 一个 是 有 形组织 中的集 中 表现 , 是 , 国家是 这 样 的 , 但 说 这
以内 ; 这种 从社 会 中产 生但 又 自居 于社 会 之 上并 且 又 日益 同社 会相 异化 的力 量 , 是 国家 。 ( 马克 思 就 ”《 恩格斯 选集 》 4卷 , 民 出版社 19 第 人 9 5年 版 , 10 第 7 页 ) 以 , 代 的亚洲 国家 “ 切政 府都 不 能不 执 行 所 古 一
邦, 城邦 是一种 合作关 系 , 构成 的一个 关键方 面是 它 人 们分享某 种有关 善或 正义 的生活 方式 的概念 。善
家” 《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3 , 第 卷 人民出版社 19 95 年 版 , 6 1页 ) 马 克 思 在 承认 阶 级 性 是 政 府 本 第 3 。 质属 性 的同时 , 认 识 到政 府 在 全社 会 范 围内 的公 更 共性 : 国家 是承认 : 个 社会 陷入 了不 可解 决 的 自 “ 这
我矛盾 , 裂为不 可 调 和 的对 立 面而 无 力摆 脱 这 些 分
对 立面 。而 为 了使 这 些对 立 面 、 些 经 济利 益 相互 这 冲突 的阶级 , 致在 无 谓 的 斗争 中把 自己和 社会 消 不 灭, 就需 要一种 表 面 上 凌驾 于 社 会 之上 的力量 。这
政府伦理责任规范的价值分析
第2 O卷
第 7期
长
春
大
学
学
报
Vo . 0 No. 12 7
21 0 0年 7月
J URNAlOF CHAN HUN UNI O GC VERSTY I
Hale Waihona Puke J l 0 0 uy2 1
政 府 伦 理 责 任规 范 的价 值 分 析
严 明明
( 林 大学 行 政 学 院 . 吉 吉林 长 春 10 2 ) 30 1
的 目标 和方 向 。主要 体 现在 以下 三个 方 面 : 过伦 通 理责任 规范所 包 含 的基 本思 想 来 导 向 ; 通过 其 规 范
理责任承担的对策 , 也是政府伦理责任的具体化和
规 范化 的表达 。而 从 整个 社 会 的 层 面上 来看 , 政府
伦 理责任 与 社 会 价 值 体 系 的 构 建 存 在 着 必 然 的联 系, 丹尼 尔 ・贝尔 说 : 归根 到 底 , 何 社 会 都 是 一 “ 任
规范 。例如 ,国务 院工作 人员 守则 》 《 国人 民代 《 、全 表 大会 常务 委员 会 组 成人 员 守则 》、 中共 中央 办 公 厅 和 国务 院办公 厅《 于党 政机 关 县 ( ) 以上 的 关 处 级
任 规范本 身就是 作 为 一种 伦 理 评 价标 准 而存 在 , 具 有评 判性 功能 。政府伦 理责 任 的评 判性 功能 主要 体
政府决策者的伦理责任研究
政府决策者的伦理责任研究【摘要】:大科技时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日益增强,科技发展与经济政治密切相关。
科技发展日趋体制化,对科技活动的控制和导向已越来越成为各国政府的权责。
科技的价值向度要求政府作为决策者必须承担起相应的伦理责任,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社会公平。
【关键词】:大科技;政府;伦理责任一、大科技时代与科技伦理(一)大科技时代概念的提出科学的社会建制化始于17世纪,至19世纪科技社会建制基本完成。
在这期间,科学成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社会职业,有了专门从事科学活动的人群、团体及相应的社会机构和附属设置,也有了科学活动的指导规则及道德要求。
1962年,D.普赖斯在其著作《小科学,大科学》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大科学”这一概念。
在科学史上,小科学是指17世纪英国皇家学会那一时期。
所谓的小科学,就是指能够依靠自己的资金、技艺和兴趣自由选题进行研究,也就是”以认识自然为最高宗旨的,为科学而科学的科学。
”而大科学则是”以造自然为最高宗旨的”。
一般认为,”大科学的核心,显然可以理解为仿照现代工业的形式组织起来的加以管理的科学。
” 大科学的主要特点是:拥有强大的物质基础,昂贵的仪器设备;从科学发明到实际运用的时间日益缩短;重视开发,把知识尽快变成财富。
原子弹的研制是20世纪大科学的典型范例。
胡显章在《科学技术概论》一书中指出:”在当代大科学中,科学借助技术超越纯粹的知识形态,物化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技术借助科学冲破实用的界限而登上意识形态的殿堂。
”由此也可以认为,所谓的大科学时期也就是大技术时期,从19世纪末以来,科技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大科技时代。
大科技时代是科学技术本身已经成为一个有机的大系统的时代,不仅渗透于物质生产部门,而且渗透到政治、军事、文化等社会各领域,日益与全部社会体制密切相连。
(二)大科技时代科技发展需要伦理规范在大科技时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和社会高度互动整合,科学技术日益彰显其伦理内涵和道德意义。
论责任政府的责任伦理
论责任政府的责任伦理作者:王玉明来源:《理论与现代化》2011年第03期摘要:构建责任政府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责任政府是政府权力与责任对等的制度安排。
政府责任的实现,既是指积极意义的责任履行,也是指消极意义的责任承担。
政府责任的实现需要两个基本务件:一是制度制约,这是一种外在约束,是政府责任实现的根本条件;二是责任伦理,这是一种内在约束,是政府责任实现的必要条件。
政府的责任伦理既强调对政府行为目的和结果负责,也强调对政府行使职能的手段和过程负责。
政府责任伦理的基础是政府的代理信用,责任伦理终极性地根植于公职人员的内心,责任伦理强调一种预防性的责任或前瞻性的责任。
政府责任伦理的维持既是“自律”的结果,也需要“他律”来推动。
关键词:责任政府;政府责任;责任伦理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02(2011)03-0101-07根据民主政治理论,政府的公共权力源于公众的让渡,公众与政府是权力所属者与权力行使者的关系,公众行使主权,政府行使治权,公众是公共权力的所属主体,政府只是公共权力的行使主体,即公众是委托人、授权者,政府是受托人、受权者。
公众与政府之间的这种委托代理关系,需要一个责任机制来维系。
政府代表社会公众施政,作为代理人必须承担代理责任,对公众负责或对代议机关负责。
因此,在民主政治中,现代政府应该是责任政府,任何公权机关与公职人员都是责任主体,任何政府行为都必须处于责任状态,这是现代政府运行的基本逻辑。
一、责任政府与政府责任的意涵责任政府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结果。
在封建君主专制时代,国家权力掌握在君主手中,君主权力至上,君主意志支配下的权力运行即使失误,君主及听命于君主的官吏对民众也不承担任何责任。
责任政府最早产生于16世纪的英国。
在英国,根据政治惯例,政府由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组阁建立,与议会保持着协调一致的关系。
如果政府的政策或行为得不到议会的多数支持,政府就应集体辞职,或者解散议会提前举行大选,由选民决定政府的去留,这就是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度。
论责任政府的责任伦理
论责任政府的责任伦理
王玉明
【期刊名称】《理论与现代化》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构建责任政府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责任政府是政府权力与责任对等的制度安排.政府责任的实现,既是指积极意义的责任履行,也是指消极意义的责任承担.政府责任的实现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制度制约,这是一种外在约束,是政府责任实现的根本条件;二是责任伦理,这是一种内在约束,是政府责任实现的必要条件.政府的责任伦理既强调对政府行为目的和结果负责,也强调对政府行使职能的手段和过程负责.政府责任伦理的基础是政府的代理信用,责任伦理终极性地根植于公职人员的内心,责任伦理强调一种预防性的责任或前瞻性的责任.政府责任伦理的维持既是"自律"的结果,也需要"他律"来推动.
【总页数】7页(P101-107)
【作者】王玉明
【作者单位】广东行政学院行政学教研部,5100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35
【相关文献】
1.论责任政府的责任伦理 [J], 王玉明
2.责任伦理与伦理责任——兼论当代大学生责任的伦理要求 [J], 苏玲;肖东平
3.底线伦理·公共理性·责任政府——基于平等公民的责任政府思考 [J], 陈毅
4.行政责任伦理——责任政府的内在伦理诉求 [J], 潘瑶
5.行政责任伦理——责任政府的内在伦理诉求 [J], 潘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生政治与政府责任
民生政治与政府责任学习时报》关键字:民生问题;政府绩效;政府职能转变;政治发展;政治运行作者:张贤明 2010-12民生问题是转型期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特别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
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
民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在实质上更是政治问题,具有政治属性。
基于民生与政治的紧密关联,我们可以从政治学的视角出发,探讨作为民生政治的具体执行者——政府,应当担负怎样的重要责任。
第一,从政府职能转变及职责定位的角度看。
首先,准确界定政府职责范围,把民生问题纳入政府职责范围之内。
应该说,当下中国的问题总体上看公共权力过大而公民权利过小,主要表现就是公共权力的越位,具体地看,在某些领域公共权力却不到位,出现权力真空地带。
就民生问题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在社会福利领域的不断退出是导致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调的重要原因之一。
政府在社会福利领域不断退出的因素很多,其中政府财力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而经过30余年的改革发展的今天,政府已经逐渐拥有了承担这种责任的财政实力,可以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
因此,妥善解决民生问题,理应成为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
其次,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纳入政府职责范围,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一下子解决所有民生问题,而应该定位为“基本”的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涉及很多方面,在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有限的情况下,政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只能从基本的民生问题着手,优先提供涉及民生问题的“基本”公共服务。
至于“非基本”的公共服务并不是不重要,但能够由市场、社会提供的,可以切实交给市场和社会,使最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基本的保障。
当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容是动态的,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情况不断扩大范围、提升标准。
再次,既然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纳入政府职能范围,就应该把民生指数纳入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使职能落到实处而不是空话。
论民生视角下责任政府的构建
[ 收稿 日期 ]0 0— 4— 1 2 1 0 0
[ 作者简介 ] 肖小明( 95 ) 男, 17 一 , 江西遂川人 , 中国井 冈山干部 学院教 学科研部讲 师, 究方向为行政 管理。 研 [ 基金项 目] 中国井 冈山干部学院 2 0 0 9年科研基金项 目《 行政伦理视野 中的民生问题研 究》 0 yk 9 阶段性成果 。 ( 9b t ) 0
第 3卷 第 3期 20 10 年 5 月
瞢 嘶鄂 院学报 尚 譬
V3. O, LO .3 N
Ma 2 . 01 y. 5 2 0
论 民生视 角干部 学院 教 学科研 部 , 西 井 冈 山 3 3 0 ) 江 460
所兴 , 在于顺民心 ; 政之所废 , 在逆民心” 《 ( 管子 ・ 牧 民》 。孟 子 的 民本 思想 更 加 鲜 明 , 出 : 民为 ) 提 “ 贵 , 稷次 之 , 社 君为 轻 ”( 孟 子 ・ 心下 》 。在 孟 《 尽 ) 子看来 要 到天 下 , 就要 保 证 民众 的生 存需 求 , 实行
一
、
中国传统 民生 思想 及 其现 代
领域 中的 突 出矛 盾 , 要 是 人 民 的 生 存 、 展 问 主 发
题 , 社会 价值 和利 益 分 配不 和 谐 的表 现 , 体 表 是 具
发 展
民生 思想 在 我 国 源 远 流 长 , 我 国 传 统 治 国 是
现为 社会 问题 、 济 问题 和 政 治 问题 。时 代 在 发 经 展, 民生 问题 的要 素也 在 不 断发 生 变 化 , 每个 历 史 时期 的 民生 问 题 都 会 以不 同形 式 表 现 出来 。 当 前, 随着我 国社 会 由生 存 型 阶段 向发 展 型 阶 段 的 转变 , 凡 教 育 、 举 就业 、 入 分 配 、 会 保 障 、 收 社 医疗 卫生 、 安全 与 社 会 管 理 、 化 体 育 事 业 、 口 与计 文 人 划生 育等 问题 , 都涉 及 到 群众 的切 身 利益 , 不 属 无
基于伦理关怀的民生工程考量
是 实现 以内需 为主要依靠 的新经济发展方 式必须解决 的关 键 城 乡居 民收入 比达 到 33 , .倍 国际上 最高在 2倍左右 ; 业之 行
间职工工资差距也很明显 , 最高 的与最低 的相差 1 5倍左 右 , 不
现阶段 , 国经济失衡 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 面。储 蓄与 我
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这 五个 坚持 就是 五条 脉络 , 中的 消费失衡 , 其 储蓄率太高 , 消费率太低 。内外需 失衡 , 出口依存 度
一
个重 要特 点就是协调 发展 、 惠民利 民 , 最终要 落到老百姓 民 过高 , 内需不 足 , 实质是居 民消 费需 求严重不 足 。消 费率下 其
从 经济学来考量 , 按照波特尔的看法 , 国的经济发展 , 一 大 同群体 间的收入差距也在迅速拉大 。 分配制度不公 问题 突出表 体 可分 四个 阶段 。 首先是要 素驱动 阶段 , 然后 是投资驱动阶段 , 现在垄断部 门 ,上市 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 的收人差距在 1 倍 8 甚至更 多。据人 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部统计 , 目前 电力 、 电 第 三是 创新 驱动阶段 , 最后是消费驱动阶段。 要素驱动阶段 、 投 左右 , 资驱动阶段 是发 展中国家经济振兴 的必经之路 , 由于 国情不 信 、 但 金融 、 保险 、 烟草等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是其 他行业职工 的 2
生 的保障和改善上来 。因为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依靠 降 、 民消费不足 , 由于收入 差距 导致 了贫 富悬 殊。 居 是 说到贫富
广大人 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 搞好 民生工程才能从根 悬殊问题 , 不能不提到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 国际上用来综 合 本上保 证 和有效地 激发 广大人 民群众 的积极 性和创 造性 ; 同 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 异状 况的一个 重要 分析指标 , 数值 其
地方政府的伦理决策与民生型政府构建
由于 当代人 的认 知局限及其难免 的功利主义取 向 , 他们 难 以克服 当代 人的 目标 偏好 , 很难 理性 、 自觉 地从未来 人 的 角度要 求公共政 策制定 能着 眼于在代 内和代 际间公平 地分 配资 源 , 并使之成 为其政策 诉求 的主要取 向 , 谋求从 当代指 向未来 的持续发 展。例如 , 一些 地方政府为 了本地 区经济 的
摘 要 : 方政府 的伦 理 决策 是 构建 民 生型政 府 的 必然要 求 。但 在现 实 中地 方政 府 决 策往往 出现 伦 理 地
失 范现 象 , 带来许 多 负面影响 。地 方政 府 必须 加 强决 策 实践 中的 伦理 建设 , 加 快行 政 立法 , 立决 策 民主 从 建
参与 机制 等入 手 , 加速 民生型政 府 构建 。 关键词 : 方政府 ; 地 决策 ; 理 ; 伦 民生型
中 图分 类 号 : 6 D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 7 9 5 2 1 )3 l 9 2 1 0 - 0 X( 0 0 0 —0 O —0
一
、
引言
发展 , 视 了公共 政策 目标 的这 种公共性 , 忽 对资源破 坏性 的 开采 , 造成资源 的枯竭 , 从而影响 了未来人的发展。
性 化 取 向 。 又 如 , 时 期 新 阶段 , 中 央 、 务 院 总 揽 全 局 , 新 党 国 审 时 度 势 , 断 地 做 出 了 取 消农 业 税 的 重 大 决 策 , 免 农 村 果 减
地 方政府 在决 策 内容 方面缺 乏一定 的公平 性 。实 践 中
我 们 看 到 , 论 是 城 市 房 地 产 开 发 还 是 公 共 事 业 改 革 , 些 无 某 地 方 和 城 市 出 台 的公 共 政 策 引 起 了社 会 舆 论 强 烈 反 弹 , 后 最 不 得 不 取 消 。细 加 考 量 , 酝 酿 和 制 定 这 些 政 策 的过 程 中 , 在
当代中国民生伦理建构的实践路径
的重要作 用。
关键词 : 民生伦理 ; 实践 路 径 ; 民 生 型政 府
中图分类号 : B 8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8— 8 5 2 0 ( 2 0 1 4 ) 0 1 —0 0 5 3— 0 4
二、 当代 中国 民生 伦理 建构 的 实践 路径
当代 中国民生伦理的建构任务不可能 自然而然 地实现 , 只有依靠 民生建设 主导力量 的政府 以及 民 生建 设 主体 的社会 组织 和人 民群 众 自觉 的实践 才能 最终 得 以实 现 。 ( 一) 以 政 府 为 主 导 的 民 生 伦 理 建 构 的 实践
路 径
由于我国社会力量发育还不完全 , 市场调节具
有 盲 目性 和不确 定 性 等特 点 , 因 而存 在 一 定 的局 限
收 稿 日期 : 2 0 1 3—1 2—0 1
作者简介 : 李 永军 ( 1 9 7 7一) , 男, 江西 泰 和人, 讲 师,
硕士。
性, 保障和改善 民生 应注重发挥政府 的主导作用。 政府主要是通过 民生制度和政策表达其对 民生问题 的关怀 , 在 民生制度设计 中应当遵循公平正义等伦 理 原则 。但 是 , 我们 必须 看到 , 我 国现行 的 民生制 度 安排 中还存 在着 一些 制度 不合 理 、 不公正 的现 象 , 因 此, 政府应 当对 民生伦理 的建构切 实地负起责任。 政府努力构建一套公平正义的民生制度是当代中国
2 0 1 4年 1月
哈 尔滨 市委 党校 学报
T HE J OURNAL OF HARBI N COMMI 兀 EE S CHOOL OF T HE C C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生型政府的伦理责任探析
尹艳(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重庆,401331)摘要:构建民生型政府是党和国家对于民众公开的政治承诺,民生型政府是把以人为本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伦理责任的。
本文将重点探讨当前民生型政府的构建中存在着哪些伦理责任的缺失,以及如何完善民生型政府的伦理责任。
关键词:民生型政府伦理责任构建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55(2012)10—0137—01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一直保持着经济平稳和较快的发展,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经济体制相对应的政治体制也在不断被要求得到改变。
近年来,我国政府屡次提出要在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民生工作的改善,这表明我国政府正在逐步实现由增长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即民生型政府的转型。
民生型政府中政府的角色不同于以往的增长型政府。
政府将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公权的运用,民生型政府被寄托着民众的价值认同,而正是基于这种价值认同,就要求政府除了依法行政之外,还要受到伦理道德的约束。
一、民生型政府的伦理责任(一)民生型政府的首要伦理责任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民生工作就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工作,因此。
民生型政府的根本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伦理责任。
民生型政府要通过对公共服务功能的完善,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在提升效率
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公平。
民生型政府需牢记人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政府的一切工作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求。
这就要求政府在进行工作时时刻要从把以人为本当成是对政府的伦理约束。
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二)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也是民生型政府的重要伦理责任。
不管哪一种社会形态和哪一种国家形态所治理下的社会都会存在着社会的差别和不平等,这是任何社会形态都无法避免的事实。
提倡和维护公平和正义并不等同于消除社会差别,而是要在一定的基础上合理的调节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因为民生型政府的出发点是人,而作为社会成员的人又对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有着一种超乎理性的渴望,这就要求了民生型政府要比以往的增长型政府或任何其它形态的政府都更加注重和提倡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进而把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当成是对政府自身的伦理约束。
二、民生型政府伦理责任的缺失(一)民生型政府行政人员的角色错位在民生型政府模式中,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是公权的支配者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者,政府需在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公平正义的原则下合理的运用手中的公权,公正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有时他们行使公权的出发点甚至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非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这就和民生型政府的价值标准相违背,进而导致民生型政府伦理责任的缺失。
(二)民生型政府行政人员价值导向的差异民生型政府模式中的
政府和公共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和公共权力运行都是由公共行政制度决定的。
公共行政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与否,根本左右政府行政行为的效率和公共利益的分配。
在一个公共行政制度不完善甚至制度出现真空的公共行政体制中,公共效率低、公共利益不能得到公正的分配,公共权力为利益寻租,诸如此类现象都有可能出现。
②我们应该看到,现阶段我国政府的公共行政制度还有待完善,社会成员对于公共权力使用的监督还有待加强。
权力无法在阳光下运行就会逐渐使行政人员的价值导向出现差异,部分行政人员以权谋私、以权谋钱、以权谋利,进而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
(三)民生型政府行政人员的道德素质有待加强行政人员的素质决定着政府行为的实现。
受我国传统“官本位”思想和人治思想的影响,政府中的部分行政人员在处理公共事务时权力欲望强,出发点往往只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不是本着公平和正义的精神。
他们往往把自己当成是“家长”而非公仆,且现阶段我国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还存在着教育水平、道德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
这就致使他们容易受到上述“官本位”和人治思想的影响。
致使行政人员本身的道德素质无法得到提升,伦理责任缺失。
三、民生型政府伦理责任的完善(一)加强对行政工作人员的伦理精神教育民生型政府中的行政工作人员需要不断的内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追求公平正义的精神。
民生型政府是行使公权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只有政府的工作人员将这种带有强烈责任意识的理念和精神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时。
政府在制定政策和行使权力时才能做到一切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
另一方面,前文中提到的部分行政人员的道德素质有待加强现象,也会通过对行政人员伦理精神的教育得到改善,从而进一步解决了行政人员错位和失位的现象。
(二)对行政人员实行伦理责任的定期考核制度加强伦理精神的教育只能部分解决伦理责任的缺失问题,因为我们必须看到很多官员的价值观念是已经固定成型的,这时,对行政人员实行伦理责任考核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伦理责任考核制度,就是要求民生型政府以是否最终实现了公平和正义为评判标准,在现存的政府规范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道德约束机制,确保政府在制定政策、行使权力、分配利益等方面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确保政府在行使公权时切实做到了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强化公共舆论的监督功能在民生型政府的治理模式中,有时会出现道德失范但却不违背相关规章制度的行为,在这种时刻我们需要通过公共舆论的监督和引导来向政府反馈社会民众的声音。
民生型政府伦理责任中对于权力的约束是需要通过法律法规和道德来共同实现的,法律法规是一双有形的手,道德约束却是一双无形的手。
如果政府行为违法了法律法规,会受到法律法规的制裁;但是如果政府行为违背的是道德而非法规,就会出现无人制裁的现象。
参考文献:
肖陆军,论民生型政府建设的价值取向[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
李应健,服务型政府的伦理责任探析[J],南方论刊。
2009(11)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