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唐代的科举1
唐代科举内容
唐代科举内容
1. 唐代的科举啊,那可真是读书人的大舞台呀!就像咱现在的各种选拔大赛一样激烈呢!比如诗歌科,你想啊,李白要是参加科举,那不得大放异彩呀!
2. 科举里的明经科也很重要呢!这就好比是打开仕途大门的一把钥匙,多少人挤破头都想拿到这把钥匙呢!像狄仁杰,说不定就是通过明经科崭露头角的哟!
3. 还有进士科呢,哇,那可难考极了!简直就是攀登高峰啊!韩愈考了好多次才考上呢,这难度可想而知!
4. 唐代科举的帖经,那可真是对记忆的大考验!就好像你要记住无数个密码一样难呀!要是咱去考,能记得住吗?哈哈!
5. 科举的策问呢,就是看你有没有真本事、真见解,这不是跟咱现在面试时回答问题一样嘛,得有想法才行呀!
6. 唐代科举的内容还不止这些呢,还有墨义呢!哎呀,就是考你对经典的理解,这可不能含糊呀,就像打仗要熟悉兵法一样重要呢!
7. 常科和制科也是唐代科举的重要部分呀,这就好像是两条不同的路,但都能通向成功呀!那些有才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呢!
8. 总之,唐代科举内容丰富多样,充满了挑战和机遇呀!真是让人惊叹不已!咱们现在的考试制度和它比起来,是不是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呢?。
唐朝科举制的考试内容有哪些
唐朝科举制的考试内容有哪些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在唐朝,通过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那么它的考试内容都有什么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唐朝科举制的考试内容有哪些吧!唐朝科举制的考试内容唐朝科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
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
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
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
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
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唐代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每年分期举行的叫常科,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有: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俊士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一史科,三史科,道举科,童子科等50多种。
秀才一科,在唐初的要求极高,很少有人能通过,后来渐渐废掉了。
俊士科不常举行。
考试的方式有:口试,贴经(填空),墨义(相当于口试的笔试化),策问(论文),杂文(诗赋)。
明经科的内容:9部经书,《礼记》、《左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不仅仅是6经,另外,《孝经》、《论语》为必考。
明经科的考试方式一般只是口试,贴经(填空),墨义。
一般只要对经文以及注释,记忆背诵熟练,就可中试。
再看进士科。
进士科原来只考策问,后来加上贴经(填空),杂文(诗赋)。
贴经只贴大经,即《礼记》、《左传》。
再加上贴《老子》,10个问题中能答上4个即可合格。
杂文要求诗赋各一。
策问要写五篇。
011唐代科举制度
唐代科举制度一、科举制度的产生科举制度作为官吏选拔的一种考试制度,是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尽管它的很多因素在此之前就已经产生并且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制度只有在条件成熟之后才能够实现。
早在汉武帝时期就产生了察举制度。
汉朝初年只有二千石以上大官的子弟和拥有十万钱家产而又不是商人的富人可以送子弟到朝廷为“郎”。
这就是“任子”和“赀选”制度。
高级官吏多由这些二千石子弟担任。
郡县主要官吏由朝廷任命,一般官吏则由长官辟召。
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察举制度。
汉文帝十五年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汉文帝亲自策试。
1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汉武帝亲自策问以古今治道及天人关系问题。
由皇帝临时下诏察举贤良的特科正式形成。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2岁举孝廉的察举常科也初步建立。
汉武帝还在京师建立了太学,置博士弟子五十人,学成考试合格可授予官职。
这样,一般平民的子弟就可以通过察举和学校获得官职。
这是一个由贵族世袭任官到一般平民按才能任官的过程。
东汉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初令郡国举孝亷各一人,限年四十以上。
诸生通章句,文吏课箋奏,乃得应选。
”3岁举孝廉也建立了考试制度。
阳嘉之制实行后,儒生、文吏被郡守举为孝廉后,如果不能通过中央的考试,便不能获得官职。
而郡守的举荐,又是到中央人参加考试的前提。
随着豪强大族经济力量的发展,豪强大族也逐步操纵了本州郡的政治。
因此,东汉中叶以后,察举和辟召就为豪强大族所垄断。
最后发展到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虽然出身授职还要通过两汉以来的察举和辟召等选官的程序,但是被察举和辟召的条件首先是门第。
门第成为做官的先决条件。
南北朝以来,随着豪强士族的衰落,在官吏选拔问题上出现了几个新的情况。
一是按照才能选任官吏的问题,重新被提了出来。
萧衍在南齐末年上表中就1《汉书》卷四《文帝纪》。
2《汉书》卷六《武帝纪》。
第七章中国古代的选士制度
第五节 科举制度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选拔官吏的制度,因 分科考试而得名。
一、科举制度的建立
▪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设十科举人:孝悌有闻、德 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 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和膂力骁壮。
▪ 得士者昌,失士则亡 ▪ 私门养士 ▪ 公门养士
▪ 一、选士的方式
▪ (一)招聘
▪ (二)举荐
▪ 共生效应:“类同相召,气同相合,声比相应”
▪ (三)自荐
▪ 毛遂自荐 ▪ 这三种选士的办法有一个共同点,即着眼于真才实学 ▪ “尊贵富大不足以来士”
二、用士与养士
▪ 士的特点:“资于身” 、 “资于口”
▪ 2.八股取士
▪ 八股文统称制义,又因作文题目多取于《四书》,又称四书文。 ▪ 八股文从破题、承题、起讲、开始,正文部分分为起股、中
股、后股和束股,两两对偶,构成八股,最后以大结为全文 的结束语。 ▪ 内容:题目取自《四书》、《五经》,行文须以圣贤口气,并以 程朱等注疏为准。 ▪ 字数:明初,乡试会试《五经》义一道,限500字, 《四书》义一 道,限300字。清初,初场文限550字,乾隆后限700字。
134年)冬,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察举正式成为一种 制度。元封四年(前107年) ,又令诸州岁各举“秀才”一 人。
▪ (二)察举的科目
▪ 察举的科目可分为两大类: 常科与特科
▪ 察举常科中最主要的是孝 廉科,此外还有秀才、明经 等科目。
▪ 特科因是皇帝临时决定, 最主要的科目、也是最制 度化的科目是贤良方正。
唐代的科举制度
唐代的科举制度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止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经过一千多年的实施,对中国的政治走向和社会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度在唐代已经基本成型。
了解唐代的科举制度,对于了解和研究中国的科举制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唐代参加科举者的主要来源。
国学生是参加科举的重要力量,因为他们在各级官学学习,考试合格后被送至尚书省参加科举,因此被称为“生徒”;自学成才继而向地方政府投牒自举,经考试合格后同地方贡品一起被送入京参加科举者,谓之“乡贡”。
“生徒”、“乡贡”这二种人是科举的主要来源。
(2)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和内容。
唐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两种:常规考试和强制性考试。
所谓定期锻炼,是指每年举行的不同学科的科举考试;科举是指由皇帝临时举行的科举考试。
常举与鉴举在考试内容、考生来源、考试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常举因其长期性、固定性的优势成为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一环。
经常引用的主要题材有:秀才、明静、进士、法明、子明、舒鸣、一史、三史、凯李源、陶举、童子等。
学者要求五篇关于相关国家主要政策和战略的文章。
目的是选拔一些具有宏观全球意识的高级人才,所以对候选人的要求非常高。
如果他们被推荐但未能获得,被推荐的州州长甚至会受到惩罚,以至于后来参加考试的人少之又少,唐高宗也因此被叫停,此后一直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
子明科目旨在选拔在书法、写作方面有专长的人才;明法科旨在选拔熟悉法律的司法人才;明算旨在选拔精通算术的数学人才。
以上科举大多为世人所不齿,所以不被重视。
一史为选拔精通《史记》、《汉书》、《后汉书》其中之一的人才;三史则是选拔精通《史记》、《汉书》、《后汉书》三部著作的全面人才;开元礼是对玄宗开元二十年修成并颁行《大唐开元礼》一百五十卷的内容进行考试;道举主要考《老子》、《庄子》、《列子》等道家典籍;童子举的考试内容是要求十岁以下儿童熟习一部经书和《孝经》、《论语》。
以上几种由于不常举行,因此,在科举中的地位也不重要。
唐代科举制度
唐代科举制度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
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
管理天下由天子、诸侯、卿、士。
依照血缘世袭。
到了东周,有‚客卿‛、‚食客‛等。
到了汉朝。
提拔民间人才。
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
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
但是,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
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
[2]起源编辑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科举真正成型是在唐朝。
[3-4][5][6]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
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
据史载,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
应为开皇七年,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2]隋炀帝大业三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
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
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叫试策。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变化有过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臵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
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对于科举的开创,史学界有异议。
俞大纲、唐长孺、何忠礼、金铮等学者认为唐朝开创了科举。
[4][5]何忠礼《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否认隋代有进士和进士科之说,他的理由亦有二:一是遍考《隋书》和隋代文献,虽然记载了开皇和大业中所举的众多科名,却未见进士科之名,也未见进士科考试之实;二是在唐、五代文献中所载隋进士有房玄龄、温彦博、侯君素、孙伏伽、张损之、杨纂等6人,可是经过考证、除杨纂的进士身份,因文献阙如,无从查考外,其余5人不是查无实据,就是以时制比附古制,将隋代以秀才、明经科察举为官,比附成进士科登第,唐代虽有进士科开创于隋的记载,但也有进士科开创于唐的记载,所以他认为隋代实行的仍是察举制,进士科也起源于唐。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唐朝的科举制度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唐朝的科举制度唐朝的科举制度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而唐朝的科举制度则是该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有影响力,唐朝的科举制度也为后来的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对唐朝的科举制度进行回顾和复习。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科举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但是在唐朝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进士科、明经科和贡举科。
其中,进士科是最高级别的考试科目,也是选拔官僚的主要途径。
明经科则是选拔文化学识较低,但有一定知识和能力的官员。
而贡举科则是通过地方官员推荐,从中选拔一些人才。
二、进士科的考试内容和形式进士科是唐代科举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难的一科。
进士科的考试涵盖了文学、经史、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考试形式一般包括笔试和口试两个环节。
笔试主要考察学生的文笔、思维能力和知识面,并在考卷上进行书写。
口试则是考官对考生进行面试,考察他们的口才和应变能力。
三、科举制度的意义和影响唐朝的科举制度为国家选拔人才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
通过科举制度,无论出身贫寒还是富贵,只要有能力,就有机会参与竞争,获得优秀的官职。
这也为社会上升通道的开放提供了可能,减少了社会阶层固化的现象。
同时,科举制度的推行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为社会进步提供了智力支持。
四、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弊端唐朝的科举制度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科举制度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忽视实际能力和才干。
这导致一些官员只注重应试技巧,而忽视实际治理能力。
其次,科举制度也存在腐败和贿赂的问题,一些富有的家庭可以贿赂官员,使自己的子弟顺利通过考试。
这导致了社会不公平和官僚腐败的问题。
综上所述,唐朝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制度,它为选贤任能提供了一个公平的机会,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唐朝的科举制度和士族掌权
唐朝的科举制度和士族掌权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一个光辉灿烂的时期。
唐朝中期,科举制度和士族掌权成为当时社会政治的核心问题。
唐朝的科举制度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面旗帜”,它的实施为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奠定了基础。
而士族掌权则是唐朝政治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了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一、唐朝的科举制度唐代科举制度的实行,从玄宗元和年间开始逐渐形成,始于贞观年间(627年)。
科举制度由武举和文举两部分构成,每年进行一次。
武举又称焚书,主要考察武艺。
文举考试分为进士、举人、解元三个级别。
唐代进士科举是统治权的重要手段。
进士考试要求应试者除文字功底扎实外,还要通晓史、典、礼、乐和兵、法、算等领域。
进士科举竞争激烈,一次考试只有一百名以上应试者中才有可能通过。
进士考试成为唐朝时期知识分子担任官职、参与政治的主要途径。
而举人、解元则是进士科举的前置考试,要求语文功底扎实,但是担任官职的机会远少于进士。
唐朝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得中国古代封建时代出现了晋升渠道相对公正的局面。
科举制度首次将领导和管理工作的角色与个人晋升途径关联在一起。
科举制度的实行大大提高了文化素质和才能条件较好的知识分子组成的紫衣红袍阶层的科学水平,推动了时代的进步,也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二、唐朝的士族掌权唐朝的士族是一种以文化、家族为基础的贵族。
唐朝时期,士族阶层执掌政治大权,掌管文化、经济和外交等重要方面。
士族掌权,形成唐代“官宦一体”和“阉欲专权”的局面。
唐朝时期,由于贵族家庭资产在传承过程中世代累积,导致贵族家族数量庞大。
在唐代,士族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皇亲贵族,即皇室成员及其血亲,如唐代权臣李世民、李光弼、安禄山等;另一类则是地方士族,这些家族出身共,代代治理地方行政,其权势几乎铁板一块,如大名士族李氏、蒋氏、宇文氏等。
士族政治权贵阶层因为本身教育程度高、出身庞大,又受到朝廷多方面的提拔,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
唐代的科举制度
唐代的科举制度一、背景介绍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科技、文化和教育高度发展的时期之一。
为了选拔人才、推动社会进步,唐朝建立了科举制度,这一制度对唐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科举制度的起源1. 前身:秦代的乡试、郡试和殿试制度为科举制度的雏形。
2.确立:唐太宗贞观年间,科举制度正式立法实施。
三、科举制度的基本流程1. 乡试:考生通过乡试的选拔,取得出师资格。
2. 府试:合格的考生进入府试,选拔更优秀的人才。
3. 会试:通过府试的考生参加会试,最终确定进士榜上贡生的资格。
4. 殿试:殿试是会试的最后一环,以选拔官僚和进士。
四、科举制度的优点1. 考核公平:唐代的科举制度避免了世族势力对才能的垄断,使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努力晋升。
2.选拔人才:科举制度能够激发人们的求知欲望,使得人才得以选拔出来,为政府和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优秀人才。
3. 提升社会地位:通过科举考取功名,个人不仅名利双收,还可以改变其社会阶层地位。
五、科举制度的缺点1. 考试功利化:科举制度导致许多人追求功名利禄,将学问理想功利化,丧失追求学术真理的本真初衷。
2. 考试内容狭窄:科举制度重视经义文词,而忽视民生、实用知识,限制了人才的全面发展。
六、科举制度的影响1. 教育推动: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进步。
2. 社会稳定:科举制度提供了社会流动的渠道,使得社会稳定,减少了不公平的现象。
3. 文化繁荣:科举制度催生了大量的文人,使得文学、诗词、书法等文化艺术达到了辉煌的巅峰。
七、科举制度的变革1. 均输法的颁布:唐末五代时期,均输法的颁布改革了科举制度,增加了平民士人的机会。
2. 科举制度的废除:宋代末年,科举制度逐渐废除,后续王朝逐渐采取其他选拔人才的方式。
八、总结唐代的科举制度在当时的时代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虽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但对于文化繁荣、人才选拔以及社会稳定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并为后世的政治改革提供了借鉴。
历史初中教材第二年级第七章教学解析
历史初中教材第二年级第七章教学解析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过去、理解现在,预测未来。
作为初中学生,学习历史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
本文将对历史初中教材第二年级第七章进行教学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第一节:大运河的创造和运用大运河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运河。
它的创造和运用对我国的经济、文化以及交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大运河的创造使得北方和南方之间的交通变得更为便捷。
过去,南方富庶的水稻产区和北方广阔的草原,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和财富无法充分交流。
大运河的开凿使得南北贯通,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也为后来的统一大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其次,大运河的运用使得运输更加高效。
在没有铁路和汽车的古代,船舶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大运河的开凿,使得货物可以通过水路方便地运输,加快了商品的流通速度,降低了交通成本,对于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节:唐代的科举制度唐代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它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人才。
首先,科举制度公平公正,给了每个人平等的机会。
在唐代,科举考试不再是只由世家子弟参加,而是对全体人民开放。
只要有才干、有学识,不论出身贫寒还是士族世家,都有机会通过考试获得官职。
这种公平性的制度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人才,提高了社会整体素质。
其次,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科举考试重视经典、诗词和文章的学习,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人才。
这些人才在负责官职的同时,也在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推动了当时文化的发展。
第三节:宋朝的铸币业宋朝是我国古代文化繁荣的时期,其铸币业的发展也是当时经济繁荣的重要体现。
首先,宋朝的铸币技术日益完善。
宋朝采用了青铜的铸造工艺,创造了许多精美的货币。
这些货币在形制、文字和图案设计上都十分精致,使得货币的使用更加方便、流通更加顺畅。
唐代的科举制度士人的晋升路径
唐代的科举制度士人的晋升路径在唐代,科举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晋升路径,对于士人来说,通过科举考试是获得官职和晋升的主要途径。
本文将介绍唐代科举制度的具体内容及士人通过科举考试实现晋升的过程。
一、唐代科举制度的基本概述唐代科举制度是指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分为三个等级:进士、明经、贡士。
其中,进士是最高等级的考试,也是最重要的一级,通过进士考试的士人可以直接晋升为官员。
明经和贡士则是低一级的考试,通过这两级考试的士人需要再参加进士考试才能晋升为官员。
唐代科举考试分为两个阶段:乡试和殿试。
乡试是地方级别的考试,考生需要在自己所在的乡级考场参加考试,通过乡试的考生可以晋升为明经或贡士。
殿试是朝廷级别的考试,通过乡试的考生可以进入皇宫参加殿试,通过殿试的考生可以晋升为进士。
二、乡试的考试内容和流程乡试是唐代科举考试的第一阶段,也是最基础的一级考试。
乡试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义、史书、诗词和文章。
考生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考试资料,并在考试当天前往乡级考场进行考试。
乡试一般在每年的春季进行,考试时间为一天,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时段。
考生在规定的考场内,根据考官的要求完成相关的考试题目,然后交卷进行评卷。
评卷一般由当地官员和学者共同进行,根据考生的答卷内容和答题情况给予评分。
通过乡试的考生可以获得明经或贡士的称号,这是晋升为官员的第一步。
明经是晋升的一个中等级别,贡士则是最低级别,需要再参加进士考试才有机会晋升为官员。
三、殿试的考试内容和流程殿试是唐代科举考试的第二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级考试。
殿试是在皇宫内进行,只有通过乡试的考生才有机会进入参加殿试。
殿试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义、史书、诗词和文章,难度较乡试更高。
殿试的考试形式一般为面试,考生需要在皇帝和官员面前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考试时间和评卷方式与乡试类似。
评卷结果由皇帝和高级官员进行评定,通过殿试的考生可以晋升为进士,成为官员。
四、士人的晋升路径在唐代,士人通过科举考试可以实现晋升。
唐代科举制度一览表
唐代科举制度一览表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较为完善的一个时期,其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对唐代科举制度进行一览表的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历程。
一、科举制度概述唐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科举制度之一。
科举制度建立在儒家思想基础上,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以培养官员和治国理政的能力。
唐代科举制度的出现不仅促进了社会流动和士人的进步,也为后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科举考试类型及考试科目1. 进士科:进士科是唐代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科目,考试内容主要涵盖经书、史书、文学、法律、礼制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进士科考试的人才可以进入朝廷,担任高级官职。
2.明经科:明经科是唐代科举制度中的二级考试科目,考试内容主要是经书方面的知识。
通过明经科考试的人才可以担任地方官职。
3.会试:会试是唐代科举制度中的终极考试,参加会试的考生经过严格的筛选,通过者可以晋级到最后的殿试。
4.殿试:殿试是唐代科举制度中的最终考试,通过者可以晋升为进士。
殿试的内容主要是经义、史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殿试采取匿名制,试卷由皇帝亲自批改,以确保公正和客观性。
三、唐代科举制度的选拔程序1.乡试:乡试是唐代科举制度的第一道关口,主要是通过乡试选拔出一批具备基本文化素养和才能的考生,决定其是否参加会试。
2.会试:会试是唐代科举制度的第二道关口,参加乡试成功的考生需要参加会试,通过会试的考生可以晋级到最后的殿试。
3.殿试:殿试是唐代科举制度的最后一道关口,通过殿试的考生可以根据成绩晋升为进士,获得官职。
四、科举制度的影响与评价唐代科举制度在社会流动和人才选拔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促进了社会的流动,使得民间士人有机会进入朝廷,提升了社会地位。
同时,科举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学、史学和文学的发展,为后来的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
然而,唐代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该制度偏重书本知识,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唐代科举知识点总结归纳
唐代科举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唐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唐代科举制度是在隋代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隋代科举制度建立了明经科和明法科,选拔贤良方正的人才,但并不普及。
唐朝在这一基础上,继续完善科举制度,并逐渐普及到全国范围。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明经士科,设立明经馆,提高士人的社会地位等,以推动科举制度的发展。
二、唐代科举制度的内容和形式唐代科举制度主要包括明经科和进士科。
明经科是选拔具有儒家经典知识的人才,进士科是选拔具有文学才能和政治才能的人才。
明经科的考试内容包括《五经》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诗经》等经典,进士科的考试内容包括经义、文辞等。
唐代科举考试的形式主要有殿试和会试两种,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会试是由地方官员主持的考试。
三、唐代科举制度对社会的影响唐代科举制度的实施,大大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首先,唐代科举制度为社会提供了大量优秀人才,使得政府和社会的管理更加高效。
其次,唐代科举制度提高了农民和庶民的社会地位,使得社会上升途径更加公平。
再次,唐代科举制度推动了儒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最后,唐代科举制度使得社会上升途径更加多样化,创造了更多的社会机会。
四、唐代科举制度的局限和问题唐代科举制度虽然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局限和问题。
首先,唐代科举制度使得知识分子对科举考试过分追求,忽视了实际的社会需求,导致知识分子的功利化倾向。
其次,唐代科举制度使得学习僵化,过分追求经典,忽视了实际的社会需求,导致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局限。
再次,唐代科举制度使得社会上升途径过于狭窄,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
最后,唐代科举制度也存在贿赂和买官卖官等问题,导致社会腐败。
五、唐代科举制度的影响唐代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唐代科举制度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发展,为中国古代的封建统一国家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第七章 唐代的科举
B、冶游狎妓:
裴思谦《及第后宿平康里》; 施肩吾《及第后夜访月仙子》:自喜寻幽夜,新 当及第年。还将天上桂,来访月中仙。 妓女很会讨欢心:“小语低声贺玉郎,时时闻唤 状头声。”
C、一饭尚怀感,况攀 高桂枝。 姚合《杏园宴上谢座主》:得陪桃李植芳丛, 别感生成太昊功。今日无言春雨后,似含冷 涕谢春风。 描写及第的几种比喻:折桂、升仙、迁莺、 穿杨、鲲鱼化鹏、鱼跃龙门等。
二是以经史子集中的现成句子为题。如天 宝十载《湘灵鼓瑟诗》、贞元十四年的 《青出蓝诗》 三是以景物命题。如开元十二年《终南望 馀雪》,大历八年的《禁中春松诗》。 2、用韵: 省试诗用韵一般受到限制。或指定题中用 韵,或以题中某字为韵,或指定诗题外某 一字为韵。
3、风格:齐梁体格 内容上多吟咏风云之状,描绘月露之形,形 式上追求词藻华美,韵律精细。 王世贞:人谓唐人以诗取士,故诗独工,非 也。凡省试诗类鲜佳者。 杨慎:今所传省题诗,多不工。
3、下第诗
邵谒《下第有感》:人人皆爱春,我独愁花 发。 李山甫《下第卧疾卢员外召游曲江》:眼前 何事不伤神,忍向江头更弄春。 下第后或从军游幕或准备再试。 杜荀鹤“不辞更写公卿卷”。高蟾《下第后 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 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 开。
黄巢则准备革命,《不第后赋菊》:待到 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 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安慰落第诗:贾岛《送沈秀才下第东归》: 沈生才俊秀,心肠无邪欺。……下第人不耻, 遗才人耻之。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远树带行客, 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三、省试诗略说
省试诗,又称省题诗,是指应进士试的士人依照所 出题目及规定格式所作之诗。 因考试由尚书省礼部主持,故称省试。 省试为五言律,有五言四韵,五言八韵,天宝后基 本定格为五言六韵十二句。 1、命题 分几种:一是以时事为题,如天宝四载《玄元皇帝 应见贺圣祚无疆诗》;元和五年的省试诗题《恩赐 魏文贞公诸孙旧第以导直臣》。
唐朝科举的内容
唐朝科举的内容唐朝科举啊,那可是个很有趣的事儿呢。
在唐朝想当官啊,科举是个好路子。
这科举就像是一场盛大的比赛,全国的才子们都跑来参加。
那考场就像一个大舞台,考生们在上面各显神通。
唐朝科举的科目可不少呢。
有明经科,这就好比是现在的文科基础知识考试。
考的是儒家经典那些东西,什么《诗》《书》《礼》《易》《春秋》之类的。
要把这些经典背得滚瓜烂熟才行。
就像我们背课文一样,不过他们背的量可大多了,而且还得理解其中的深意。
你想啊,那么多书,得花多少功夫在上面。
这就像爬山,一点点往上爬,才能把这些知识装进脑袋里。
还有进士科呢,这个可就难喽。
进士科除了考经学知识,还考诗赋创作。
这诗赋创作就像现在的作文比赛,不过要求更高。
要写出漂亮的诗句,还得有韵味,有内涵。
那些考生们啊,就得绞尽脑汁地想词儿。
这就像厨师做菜,得把各种食材(文字)巧妙地搭配起来,做出一道美味佳肴(好诗赋)。
而且啊,进士科在当时特别受重视,就像现在的热门专业一样,大家都争着去考。
为啥呢?因为一旦考上进士,那可就光宗耀祖了,就像鲤鱼跳过了龙门,一下子就身价百倍。
参加科举的人也是形形色色。
有穷人家的孩子,想着通过科举改变命运,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他们没日没夜地读书,家里虽然穷,但挡不住那颗想上进的心。
也有富家子弟,他们有更好的条件读书,有更多的资源。
不过呢,不管是穷是富,在考场上可都是平等的。
谁有真本事,谁就能脱颖而出。
考试的过程也很严格呢。
考场里的气氛那叫一个紧张,就像拉紧的弓弦一样。
考生们坐在那里,一笔一划地写着答案。
监考的官员就像严厉的裁判,眼睛死死地盯着考生,生怕有作弊的行为。
一旦发现作弊,那可就惨了,就像小偷被抓住一样,名誉扫地,而且还会受到很重的惩罚。
在唐朝,科举可不仅仅是一场考试,它还影响着社会的风气。
大家都崇尚读书,就像现在大家都崇尚有文化有知识一样。
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股学习的气息。
家庭里啊,父母都盼着孩子能读书成才,就像盼着地里的庄稼能丰收一样。
唐代科举制
唐代科举制一、科举制的由来唐代科举制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太宗时期,当时唐太宗为了拓宽招贤纳士的渠道,改革了以往的官制,推行了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以考试为主要途径,以招贤纳士为主要目的,以推荐为主要形式,以授官为主要结果的一种招贤纳士制度。
二、科举制的特点1、考试制度完善唐代科举制度的考试制度非常完善,考试分为三级,分别是科举、殿试和朝试,考试内容包括文学礼仪、书法、绘画等。
2、招贤纳士唐代科举制度的招贤纳士也非常完善,招贤纳士的方式有推荐、考试、招募等,招贤纳士的范围也很一,不仅仅限于有学问的人,还包括有实力的人。
3、授官制度唐代科举制度的授官制度也非常完善授官的方式有推荐、考试、招募等,授官的范围也很广,不仅仅限于有学问的人,还包括有实力的人。
三、科举制的影响1、拓宽了招贤纳士的渠道唐代科举制度拓宽了招贤纳士的渠道,不仅仅限于有学问的人,还包括有实力的人,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参加考试,从而拓宽了招贤纳士的渠道。
2、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唐代科举制度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因为官员都是通过考试招贤纳士的,考试的内容涵盖了文学、礼仪、书法、绘画等,使得官员的素质得到了提高。
3、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唐代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因为它拓宽了招贤纳士的渠道,提高了官员的素质,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参加考试,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四、科举制的缺点1、考试制度不够完善唐代科举制度的考试制度不够完善,考试内容仅仅局限于文学、礼仪、书法、绘画等,没有考察实际的知识和能力,使得考试制度不够完善。
2、招贤纳士不够公平唐代科举制度的招贤纳士不够公平,因为招贤纳士的方式仅仅是推荐、考试、招募等,没有考察实际的知识和能力,使得招贤纳士不够公平。
3授官制度不够公正唐代科举制度的授官制度也不够公正,因为授官的方式仅仅是推荐、考试、招募等,没有考察实际的知识和能力,使得授官制度不够公正。
五、结论唐代科举制度是一种招贤纳士制度,它拓宽了招贤纳士的渠道,提高了官员的素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考试制度不够完善,招贤纳士不够公平,授官制度不够公正等。
唐朝科举制度内容及作用
唐朝科举制度内容及作用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唐朝的科举制度。
这科举制度啊,那可真是唐朝的一个大宝贝!
先说说这科举制度的内容吧。
它就像是一个大舞台,给了无数普通人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考试科目那叫一个丰富,有进士科、明经科等等。
你想想,这就好比现在的各种比赛项目,让有不同才能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
参加科举的人呢,那得寒窗苦读,拼命学习,就为了能在考场上一展身手。
那科举制度有啥作用呢?哎呀呀,这作用可太大啦!它就像是一股清泉,给唐朝的官场带来了新鲜的血液。
以前那些当官的大多是靠家族背景,现在呢,普通人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爬上去啦!这多公平啊!这不就好比一场公平的竞赛,谁有本事谁就能赢。
它还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呢!大家都为了科举拼命读书,那文化氛围能不浓厚吗?唐朝的诗歌为啥那么繁荣?这科举制度功不可没呀!想想看,如果没有科举,那些大诗人还能有那么大的动力去创作吗?
总之,唐朝的科举制度真是太重要啦!它给了普通人希望,让社会更有活力,也让唐朝的文化熠熠生辉。
我觉得啊,这科举制度真的是唐朝的一大亮点,值得我们好好去了解和研究!。
唐代的科举
时间:唐太宗执政时期,实行僵武修文的文教政策,重振教育,扩建学校,兴建校舍,为国家培养后净人才,以确保科举取士的数量与质量。
同时,大力推行科举考试制度,开科取士,网罗人才,以达到巩固唐王朝的目的。
他规定迚士读一部经史,要求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一赴尚书省,第二年三月二十一日考试完毕。
∙生源: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来源有二:一是“生徒”,即当时在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上学的在校生。
只要他们在学校内考试合格,便可以直接参加朝廷尚书省主持的考试,也称为省试。
∙二是“乡贡”,即不在学校上学的社会知识青年欲参加科举考试的,可以向所在州、县官府报考。
报考办法是:每年仲冬(农历十一月),中央官学和州县学馆把通过校内考试合格的“生徒”名单报送至尚书省。
“乡贡”则由各人带自己的身分材料、履历证书向所在州、县报名。
州、县逐级对他们迚行考试。
合格者由地方官长史举行乡饮酒之礼饯行,然后送至京城长安参加尚书省的省试。
无论“生徒”或“乡贡”,送至尚书省报到后,均须填写姓名履历及具保结(有担保人),由户部审查后,送考功员外郎考试,自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起移试于礼部。
礼部命题考试的时间,大约是每年暮春(农历三月)。
唐朝廷规定,触犯过大唐法令的人、工商之子以及州县衙门小吏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如将上述不合格的士人推举到尚书省应试的,无论是学校的祭酒还是地方官长史,都要受罚。
所以《新唐书·选举志》说:“凡贡举非其人者,废举者;校试不以实者,皆有罚。
”唐律对此有具体规定:“诸贡举非其人,及应贡举而不贡者,一人徒一年,二人加一等,罪止徒三年。
省试一般在京师长安举行,但也有例外,如肃宗时正当安史之乱,士人流离,交通断绝,省试分于几处举行。
代宗时。
值全国广遭水旱灾荒,礼部侍郎贾至知贡举建议省试分别在京师长安、东都洛阳两处举行,故当时便称知贡举为“知两都”。
唐代科举考试设科繁多,不同时期其科目设立也不尽相同,前后总计不下几十种。
唐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唐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唐代科举制度,真是个让人觉得既神秘又好玩的事情!你想想,那时候的考试,简直就是“知识的战场”,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还能影响整个家族的荣誉。
这一制度,从隋朝开始,到了唐朝可谓是如火如荼。
每年,多少书生们提着书卷,心里装着理想,奔赴考场,真是“千军万马”啊!大家都想在这个“金榜题名”的时刻,实现自己的抱负,光宗耀祖。
说到科举,首先要提的就是它的考试科目。
那时候,文人们可不光是写写诗,做做文章就能上榜的。
考试的内容包括了经书、诗词、文章等,难度可想而知。
考生们得背诵《四书五经》,这可不是一两天能搞定的。
想象一下,每天埋头苦读,吃饭的时候都在想“我这篇诗能不能打动考官”,真的是“寸步难行”。
那时候的考题还特别刁钻,甚至连当时的政治局势都能成为考题的一部分。
这些考生,真是要把“有备无患”这句话发挥到极致。
考试分为好几轮,首先是乡试,然后是会试,最后才是殿试。
每一轮都像是在打怪升级,越往后难度越高。
乡试就是地方考试,过了才能参加会试,像是一道“入场券”。
会试是在京城,考生们聚集在一起,个个都是“英雄好汉”,大家斗智斗勇,真是热闹得很。
而殿试,那可是真正的“决战时刻”,皇帝亲自考核,气氛简直紧张得可以切割成片。
试卷上写着“殿下谕旨”,大家都知道,这可是攸关荣华富贵的关键时刻。
考生们除了要有扎实的学识,还得懂得一些“门道”。
在那种时代,关系网可是一门学问。
书生们不得不想方设法拉关系,寻求一些“幕后支持”。
这就像现代职场上的“内推”,不找关系简直就是“无米之炊”。
可见,科举不光是靠实力,还得会“打交道”,这才是生存之道啊。
再说说这个制度对社会的影响,简直是不可小觑。
科举制度为社会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机会,穷家子弟也有了翻身的希望。
想想看,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经过努力学习,最终金榜题名,步入仕途,简直就像是“逆袭”的典范。
这样的故事在唐代比比皆是,很多人都以此为骄傲,仿佛那一刻整个家庭都能扬眉吐气,倍感自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冯梦龙与“三言” 第一节冯梦龙与“三言”
一、生平简介 冯梦龙字犹龙,别署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 等,长洲人。 冯梦龙在思想上深受李贽的影 响,是晚明主情、尚真、适俗文学思潮的代 表人物,通俗文学的一代大家。
二、“三言”简介 三言”
《喻世明言》(原称《古今小说》)、《警 世通言》、《醒世恒言》各四十种,共计一 百二十篇。“三言”中小说有不同的来源, 其中一小部分来源于宋元话本,还有像《杜 十娘怒沉百宝箱》主要是把文言的《负情侬 传》改成白话;而大多数篇目则是编者创作 的。
在反映商人的经济活动和追求财富的人生观念方面, “二拍”也更为集中和具体。如《乌将军一饭必酬》 乌将军一饭必酬》 乌将军一饭必酬 的“头回”,写王生与婶母杨氏相依为命,王生经 商屡遭风险,杨氏一再出资相助,鼓励他不可泄气。 杨氏以经商为“正经”、颇为贪财 , 而作者称赞 她是“大贤之人”,也明显是市民观念上的评价。 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以欢快的文笔描述商人的奇 遇,突出了商业活动中的偶然因素和把握机会的重 要,赞赏敢于冒险求财富的人生选择。
第二节凌濛初与“ 第二节凌濛初与“二拍
一、作者简介 凌濛初和冯梦龙一样科场不利,不得已而转 向著述,五十五岁方任上海县丞,后因功擢 徐州判官。 《拍案惊奇》(又称《初刻拍案惊奇》) 四十卷四十篇;《二刻拍案惊奇》 在流传中 已有残缺,由书商凑补成四十卷。
“二拍”完全是作者据野史笔记、文言小说和当时社 会传闻创作的。它对传统的陈腐观念的冲击与反抗、 所表现的市民社会意识,要比“三言”更为强烈。 “二拍”中写缙绅名流厚颜无耻、凶暴残忍、忘恩 负义之类行径的故事特多。所谓“官与贼人不争多 官与贼人不争多” 官与贼人不争多 (《二刻》卷二十)、“何必儒林胜绿林 何必儒林胜绿林”(《初 何必儒林胜绿林 刻》卷八)。 如《硬勘案大儒争闲气》一篇,写朱熹因挟私嫌于 《硬勘案大儒争闲气》 唐仲友,便肆意迫害妓女严蕊,要她供出与唐“有 染”,以为“妇女柔脆,吃不得刑拷,不论有无, 自然招承,便好参奏他的罪名了”。 小说把朱熹这位大儒描绘成十足的小人形象,实是 代表了晚明文人对作为官方学说的程朱理学的极大 厌恶。
二、运用白描手法、心理描写等成功塑造了许多个 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杜十娘、莘瑶琴等。 有的人物心理刻划细致入微,如《蒋兴哥重会珍珠 衫》写蒋兴哥得知妻子与人私通的情形, 描写他又 恼又恨又悔的心情活动过程,长达五、六百字。下 面是其中的最后一小节: (兴哥)急急的赶到家乡,望见了自家门首,不觉 堕下泪来。想起:“当初夫妻何等恩爱,只为我贪 着蝇头微利,撇他少年守寡,弄出这场丑来,如今 悔之何及!” 在路上性急,巴不得赶回,及至到了, 心中又苦又恨,行一步,懒一步。
第七章“三言” 第七章“三言”、“二拍”与明 二拍” 代的短篇小说
与宋元时代说话艺术相关的三个术语
话本:说书艺人的底本。鲁迅《中国小说史 略》“宋之话本”:“说话之事,虽在说话人 各运匠心,临时生发,仍有底本以作凭依, 是为‘话本’。” 话本小说:由说书艺人的底本即话本加工而 成的白话短篇小说。 拟话本小说:文人摹拟话本创作的白话短篇 小说。
在“三言”中,写恋爱与婚姻题材的占据了 很大比重,成就也最高。这类小说常把“情” 和“欲”放在“理”或“礼”之上,要求 “礼顺人情”。 如《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写孙玉郎代姐到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刘家行婚礼“冲喜”,夜与刘家女儿慧娘同 眠,两人本各有婚约,却结下私情。刘家告 玉郎诱骗其女儿,乔太守却判二人结为合法 婚姻。判词中说:“移干柴近烈火,无怪其 燃。”又说:“相悦为婚,礼以义起。”
爱情与婚姻也是“二拍”中最重要的主题, 但两者的偏向有所不同。“三言”“二拍” 同样肯定“情”对于人生的至高价值,但二 拍更多地把“情”与“欲”即性爱联系在一 起,并且对女性的情欲多作肯定的描述,这 对传统道德观的冲击更为直接。
如《闻人生野战翠浮庵》写女尼静观爱上闻人生, 便假扮和尚出走,在夜航船上主动招惹闻人生,最 后得成完美婚姻。作者对此评述道:“这些情欲滋 味、就是强制得来,原非他本心所愿。” 通闺闼坚心灯火》 《通闺闼坚心灯火》一篇更具代表性。罗惜惜与张 幼谦自幼相爱,私订终身之盟,后惜惜被父母许嫁 他人,她誓死反抗,每日与幼谦私会。小说中写道: 如是半月,幼谦有些胆怯了,对惜惜道:“我此番 无夜不来,你又早睡晚起,觉得忒胆大了些,万一 有些风声,被人知觉,怎么了?”惜惜道:“我此 身早晚拼是死的,且尽着快活,就败露了,也只是 一死,怕他甚么?”
“二拍”在描写爱情与婚姻故事时,和“三言” 一样,常常对妇女的权利作出肯定。《满少 《 卿饥附饱飏》 卿饥附饱飏》中作者明白地指出,男子续弦 再娶、宿娼养妓,世人不以为意,而女子再 嫁,或稍有外情,便万口訾议,这是不公平 的。两性关系拍的艺术特点
一、“无奇之所以为奇”,取材于日常生活 中的平凡故事,构思巧妙,情节曲折。 1、巧合误会的情节运用:《十五贯戏言成巧 祸》; 2、“小道具”的设置:《蒋兴哥重会珍珠 衫》; 3、多样化的叙事结构,或单线、或复线、或 板块。参文学史页162
《卖油郎独占花魁》在描述感情成为美好婚 卖油郎独占花魁》 姻基础的同时,还突出了妇女维护人格尊严 的要求。花魁娘子莘瑶琴作为一个名妓,周 旋于公子王孙之间,在奢华的生活中感受到 的却是人格的屈辱;而在卖油小商人秦重那 里,她才得到近于痴情的爱和无微不至的体 贴。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通过名妓杜十娘被官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僚子弟李甲抛弃,转卖给孙富而自杀的故事, 歌颂了追求自由爱情生活的杜十娘善良又刚 强的性格,批判了李甲对爱情的背叛,鞭挞 了孙富破坏他人幸福的丑恶行径,从而揭露 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礼教吃人的本质。 对“失节”的妇女表示了一定程度的宽容, 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