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业控制网络概述
网络化控制系统..
网络化控制系统——理论、技术及工程应用(第一讲)第一章网络化控制系统概论1.1网络化控制系统的产生与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控制系统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网络化控制系统(Networked Control System, NCS)应运而生,其主要标志就是在控制系统中引入了计算机网络,从而使得众多的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主要功能部件能够通过网络相连接,相关的信号和数据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传输和交换,避免了点对点专线的铺设,而且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远程操作和控制,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工程技术大系统:大型工业联合企业// 电力系统、水源系统、能源系统、交通系统、邮电系统、通信系统、大型计算机网、生产协作网等)。
在控制系统中使用网络并不是一个新的想法,它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DCS)的诞生。
DCS将控制任务分散到若干小型的计算机控制器(也叫现场控制站)中,每个控制器采用直接数字控制(Direct Digital Control,DDC)的控制结构处理部分控制回路,而在控制器与控制器、控制器与上位机(操作员站或工程师站)之间建立了计算机控制网络,这种控制结构使得操作员在上位机中能够对被控制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进行监控,某个控制回路的控制策略的设计也可以在上位机中组态完成,通过控制网络下载到对应的控制器中实时运行。
DCS大大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DDC相比较),并实现了集中管理和相对分散控制。
随着处理器体积的减小和价格的降低,带有微处理器的智能传感器和智能执行器出现了,这为控制网络在控制系统中更深层次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从而在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ieldbus Control System,FCS)。
FCS作为网络化控制系统的新技术把控制网络一直延伸到了产生现场的控制设备,信号的传输完全数字化,提高了信号的转换精度和可靠性,同时由于FCS的智能仪表(变送器、执行器)带有微处理器,能够直接在生产现场构成控制回路,控制功能也可完全下放,实现了完全的分散控制。
通讯行业5G+工业互联网方案
通讯行业5G工业互联网方案第一章 5G工业互联网概述 (3)1.1 5G与工业互联网的定义 (3)1.1.1 5G的定义 (3)1.1.2 工业互联网的定义 (3)1.2 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3)1.2.1 5G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 (3)1.2.2 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3)第二章 5G网络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 (4)2.1 5G网络特点 (4)2.2 5G网络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场景 (4)5.2.1 工业控制 (4)2.2.2 工业监测 (4)2.2.3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 (4)2.2.4 无人驾驶 (5)2.3 5G网络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策略 (5)第三章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 (5)3.1 平台架构设计 (5)3.1.1 概述 (5)3.1.2 架构层次 (6)3.2 关键技术组件 (6)3.2.1 设备接入技术 (6)3.2.2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6)3.2.3 应用开发与部署技术 (7)3.3 平台安全与隐私保护 (7)3.3.1 安全防护策略 (7)3.3.2 隐私保护措施 (7)第四章工业大数据与5G (7)4.1 工业大数据概述 (7)4.2 5G在工业大数据采集与传输中的应用 (8)4.3 5G与工业大数据的融合创新 (8)第五章工业互联网设备接入与管理 (9)5.1 设备接入技术 (9)5.1.1 概述 (9)5.1.2 设备接入技术分类 (9)5.2 设备管理策略 (9)5.2.1 概述 (9)5.2.2 设备管理策略内容 (9)5.3 5G在设备接入与管理中的应用 (10)5.3.1 5G技术特点 (10)5.3.2 5G在设备接入与管理中的应用 (10)第六章 5G工业互联网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10)6.2 5G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案例 (11)6.2.1 5G机器视觉检测 (11)6.2.2 5G远程控制 (11)6.2.3 5G工业大数据 (11)6.3 5G工业互联网助力智能制造发展 (11)6.3.1 提高生产效率 (11)6.3.2 降低生产成本 (11)6.3.3 提升产品质量 (11)6.3.4 促进产业创新 (12)6.3.5 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 (12)第七章 5G工业互联网在工业安全中的应用 (12)7.1 工业安全概述 (12)7.2 5G在工业安全中的应用 (12)7.2.1 实时监控 (12)7.2.2 远程控制 (12)7.2.3 应急处理 (12)7.3 5G工业互联网提高工业安全水平 (12)7.3.1 提高安全监管效率 (13)7.3.2 优化安全设施布局 (13)7.3.3 加强预防与预警 (13)7.3.4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13)第八章 5G工业互联网政策与标准 (13)8.1 相关政策解读 (13)8.2 5G工业互联网标准制定 (13)8.3 政策与标准在5G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 (14)第九章 5G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 (14)9.1 产业链分析 (14)9.1.1 基础设施层 (14)9.1.2 平台层 (15)9.1.3 应用层 (15)9.1.4 解决方案层 (15)9.1.5 政策与标准层 (15)9.2 产业创新与应用案例 (15)9.2.1 智能工厂 (15)9.2.2 智能制造 (15)9.2.3 智能物流 (15)9.3 5G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 (15)9.3.1 基础设施建设加速 (15)9.3.2 平台层逐渐成熟 (15)9.3.3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16)9.3.4 产业链整合加速 (16)9.3.5 政策与标准不断完善 (16)第十章 5G工业互联网的未来展望 (16)10.2 行业应用前景 (16)10.3 5G工业互联网助力我国工业升级 (17)第一章 5G工业互联网概述1.1 5G与工业互联网的定义1.1.1 5G的定义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继2G、3G、4G之后的最新一代通信技术。
PLC概述
第一章PLC概述一、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及定义①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并成功地应用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的生产线上。
但当时只能进行逻辑运算,故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称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②70年代后期,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PLC从开关量的逻辑控制扩展到数字控制及生产过程控制域,真正成为一种电子计算机工业控制装置,故称为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C(programmable controller)。
但由于PC容易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相混淆,故人们仍习惯地用PLC作为可编程控制器的缩写。
③1985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PLC的定义如下: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进行数字运算的电子系统,是专为在工业环境下的应用而设计的工业控制器,它采用了可以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机械的生产过程。
二、可编程控制器的分类及特点(一)分类(1)从组成结构形式分①一体化整体式PLC②模块式结构化PLC(2)按I/O点数及内存容量分①超小型PLC②小型PLC③中型PLC④大型PLC⑤超大型PLC(3)按输出形式分①继电器输出为有触点输出方式,适用于低频大功率直流或交流负载②晶体管输出为无触点输出方式,适用于高频小功率直流负载③晶闸管输出为无触点输出方式,适用于高速大功率交流负载(二)特点①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②编程简单、使用方便③设计、安装容易,维护工作量少④功能完善、通用性好,可实现三电一体化PLC将电控(逻辑控制)、电仪(过程控制)和电结(运动控制)这三电集于一体。
⑤体积小、能耗低⑥性能价格比高三、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①开关量的逻辑控制②位置控制③过程控制④数据处理⑤通信联网⑥CIMS的应用四、PLC控制系统的分类(一)、集中式控制系统集中式控制系统是用一个PLC控制一台或多个被控设备。
第一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第一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1.1概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多地用计算机来实现控制系统。
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与传感技术、CRT显示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促进了计算机控制技术水平的提高。
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控制系统及其组成、工业控制机的组成结构及特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1.1.1计算机控制技术研究的内容及特点1、研究的内容:主要研究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测量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在微机控制中的应用、以及微机的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2、主要的特点:1)理论性强:应用各种控制理论、信号处理理论等2)综合性强:应用有控制理论、计算机硬件技术、编程技术、网络技术、测量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电子技术等3)实践性强:所有设计、计算必须要反复进行实验;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方法、经验数据等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5)实用性强6)应用广泛等1.1.2计算机控制技术这门课所应用到的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检测与传感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CRT显示技术等等1.1.3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计算机控制技术是一种运用控制理论、仪器仪表、计算机和其它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实现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决策,达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确保安全等目的的综合性技术,主要包括工业自动化软件、硬件和系统三大部分1.1.4目前,计算机控制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一、以工业PC为基础的低成本工业控制自动化将成为主流二、PLC在向微型化、网络化、PC化和开放性方向发展三、面向测控管一体化设计的DCS系统四、控制系统正在向现场总线(FCS)方向发展五、仪器仪表技术在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微型化方向发展六、数控技术向智能化、开放性、网络化、信息化发展七、工业控制网络将向有线和无线相结合方向发展八、工业控制软件正向先进控制方向发展► 1.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1.3 计算机控制系统分类► 1.4 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计算机► 1.5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1.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自动控制: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器使生产过程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工业控制网络复习重点
⼯业控制⽹络复习重点⼯业控制⽹络题型:填空(15*1’)选择(10)分析(2)简答(5)操作(10’)第⼀章1.现场总线定义:国际电⼯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IEC61158对现场总线(fieldbus)的定义:安装在制造或过程区域的现场装置与控制室内的⾃动控制装置之间的数字式、串⾏、多点通信的数据总线称为现场总线。
现场总线——控制⽹络现场总线——⼯业电话线现场总线——底层控制⽹络2.输⼊输出设备总线上的数据输⼊设备:包括按钮、传感器、接触器、变送器、阀门等,传输其位置状态、参数值等数据;总线上的输出数据⽤于:驱动信号灯、接触器、开关、阀门等。
3.现场总线特点适应⼯业应⽤环境。
要求实时性强,可靠性⾼,安全性好。
多为短帧传送。
(短帧传输体现实时性)通信的传输速率相对较低。
4.⼏种现场总线Foundation Fieldbus,FFLonWorksProfibusControlNetDeviceNetCANHart5.现场总线系统组成与组织结构硬件:◆总线电缆,⼜称为通信线、通信介质(媒体/媒介/介体)。
◆连接在通信线上的设备称为总线设备,亦称为总线装置、节点(主节点、从节点)、站点(主站、从站)。
软件包括:系统平台软件:为系统构建、运⾏以及为系统应⽤软件编程⽽提供环境、条件或⼯具的基础软件。
包括组态⼯具软件、组态通信软件、监控组态软件和设备编程软件。
系统应⽤软件:为实现系统以及设备的各种功能⽽编写的软件,包括系统⽤户程序软件、设备接⼝通信软件和设备功能软件。
6.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总线设备主要分为6类变送器/传感器(输⼊设备);执⾏器(输出设备);控制器;监控/监视计算机;⽹桥/⽹关/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络互联设备);其他现场总线设备(HMI)。
7.现场总线技术特点:1、现场通信⽹络2、数字通信⽹络3、系统的开放性4、现场设备互连⽹络5、系统结构和功能⾼度分散性6、互操作性与互换性⽹络优点(5个):1、导线和连接附件⼤量减少2、仪表和输⼊/输出转换器(卡件)⼤量减少3、设计、安装和调试费⽤⼤⼤降低4、维护开销⼤幅度下降5、提⾼了系统的可靠性6、提⾼了系统的测量与控制精度7、系统具有优异的远程监控功能8、系统具有强⼤的(远程)故障诊断功能9、⽤户具有⾼度的系统集成主动权10、现场设备更换和系统扩展更为⽅便11、为企业信息系统的构建创造了重要条件12.概括现场总线是综合⾃动化的发展需要综合⾃动化要求对企业信息的优化利⽤。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运营方案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运营方案第一章工业互联网平台概述 (3)1.1 工业互联网平台定义 (3)1.2 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现状 (3)1.3 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趋势 (3)第二章平台规划与设计 (4)2.1 平台建设目标与定位 (4)2.1.1 建设目标 (4)2.1.2 平台定位 (4)2.2 平台功能模块规划 (5)2.3 平台架构设计 (5)2.3.1 基础设施层 (5)2.3.2 数据管理层 (5)2.3.3 业务应用层 (5)2.3.4 用户界面层 (5)第三章技术选型与平台搭建 (5)3.1 关键技术研究 (5)3.1.1 工业大数据处理技术 (6)3.1.2 云计算与边缘计算技术 (6)3.1.3 网络安全技术 (6)3.2 平台技术选型 (6)3.2.1 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选型 (6)3.2.2 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选型 (6)3.2.3 云计算与边缘计算技术选型 (6)3.2.4 网络安全技术选型 (7)3.3 平台搭建与部署 (7)3.3.1 硬件设备部署 (7)3.3.2 软件系统部署 (7)3.3.3 平台集成与调试 (7)3.3.4 平台运行与维护 (7)第四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7)4.1 数据采集方式 (7)4.1.1 物联网设备采集 (7)4.1.2 网络爬虫技术 (7)4.1.3 数据接口对接 (7)4.2 数据存储与清洗 (8)4.2.1 数据存储 (8)4.2.2 数据清洗 (8)4.3 数据分析与应用 (8)4.3.1 数据挖掘 (8)4.3.2 数据可视化 (8)4.3.3 智能算法应用 (8)第五章平台安全与运维 (9)5.1 平台安全策略 (9)5.1.1 安全框架设计 (9)5.1.2 物理安全 (9)5.1.3 网络安全 (9)5.1.4 主机安全 (9)5.1.5 数据安全 (9)5.1.6 应用安全 (10)5.2 平台运维管理 (10)5.2.1 运维团队建设 (10)5.2.2 运维流程规范 (10)5.2.3 运维工具选用 (10)5.2.4 运维风险管理 (10)5.3 应急响应与故障处理 (10)5.3.1 应急响应预案 (10)5.3.2 故障处理流程 (10)5.3.3 故障处理工具 (11)5.3.4 故障处理培训 (11)第六章平台能力评估与优化 (11)6.1 平台功能评估 (11)6.1.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11)6.1.2 评估方法与流程 (11)6.2 平台优化策略 (11)6.2.1 技术层面优化 (11)6.2.2 业务层面优化 (12)6.3 平台升级与扩展 (12)6.3.1 版本迭代 (12)6.3.2 模块化扩展 (12)第七章产业生态构建 (12)7.1 产业链上下游整合 (12)7.2 产业联盟与合作 (13)7.3 产业创新与孵化 (13)第八章政策法规与标准制定 (14)8.1 政策法规支持 (14)8.1.1 政策背景 (14)8.1.2 政策法规体系 (14)8.1.3 政策法规支持措施 (14)8.2 行业标准制定 (15)8.2.1 标准制定的重要性 (15)8.2.2 标准制定体系 (15)8.2.3 标准制定流程 (15)8.3 政产学研用协同 (15)8.3.1 政产学研用协同的意义 (15)8.3.3 政产学研用协同措施 (16)第九章市场推广与应用 (16)9.1 市场需求分析 (16)9.2 市场推广策略 (17)9.3 应用案例分享 (17)第十章平台可持续发展 (17)10.1 平台商业模式摸索 (17)10.2 人才培养与引进 (18)10.3 平台可持续发展路径 (18)第一章工业互联网平台概述1.1 工业互联网平台定义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指在工业领域,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人、机器、数据和资源相互连接、协同作业的综合性信息基础设施。
流量控制阀课程设计
流量控制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流量控制阀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流量控制阀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和重要性;3. 学生能够了解流量控制阀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工业控制系统中流量控制阀的使用需求,并进行选型;2.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流量控制阀,完成简单的控制系统搭建;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工具和仪器,对流量控制阀进行调试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流量控制阀在工程领域的重要作用,增强对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兴趣;2. 学生能够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3. 学生能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团队中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业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的高职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流量控制阀的基础知识、应用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动化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对工业控制系统有初步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流量控制阀基础知识:- 流量控制阀的定义、分类及工作原理;- 流量控制阀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场景;- 流量控制阀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方法。
2. 流量控制阀的选型与应用:- 根据实际控制系统需求,进行流量控制阀的选型;- 流量控制阀在控制系统中的连接方式与安装要求;- 流量控制阀在控制系统中的调试与优化。
3.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搭建简单的流量控制系统,进行实际操作;- 分析实际工业案例,了解流量控制阀在不同行业的应用;- 针对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与解决。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周:流量控制阀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周:流量控制阀选型与应用;第三周: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工业控制网络复习重点
工业控制网络题型:填空(15*1’)选择(10)分析(2)简答(5)操作(10’)第一章1.现场总线定义: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IEC61158对现场总线(fieldbus)的定义:安装在制造或过程区域的现场装置与控制室内的自动控制装置之间的数字式、串行、多点通信的数据总线称为现场总线。
现场总线——控制网络现场总线——工业电话线现场总线——底层控制网络2.输入输出设备总线上的数据输入设备:包括按钮、传感器、接触器、变送器、阀门等,传输其位置状态、参数值等数据;总线上的输出数据用于:驱动信号灯、接触器、开关、阀门等。
3.现场总线特点⏹适应工业应用环境。
⏹要求实时性强,可靠性高,安全性好。
⏹多为短帧传送。
(短帧传输体现实时性)⏹通信的传输速率相对较低。
4.几种现场总线•Foundation Fieldbus,FF•LonWorks•Profibus•ControlNet•DeviceNet•CAN•Hart5.现场总线系统组成与组织结构➢硬件:◆总线电缆,又称为通信线、通信介质(媒体/媒介/介体)。
◆连接在通信线上的设备称为总线设备,亦称为总线装置、节点(主节点、从节点)、站点(主站、从站)。
软件包括:➢系统平台软件:为系统构建、运行以及为系统应用软件编程而提供环境、条件或工具的基础软件。
包括组态工具软件、组态通信软件、监控组态软件和设备编程软件。
➢系统应用软件:为实现系统以及设备的各种功能而编写的软件,包括系统用户程序软件、设备接口通信软件和设备功能软件。
6.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总线设备主要分为6类➢变送器/传感器(输入设备);➢执行器(输出设备);➢控制器;➢监控/监视计算机;➢网桥/网关/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网络互联设备);➢其他现场总线设备(HMI)。
7.现场总线技术特点:1、现场通信网络2、数字通信网络3、系统的开放性4、现场设备互连网络5、系统结构和功能高度分散性6、互操作性与互换性网络优点(5个):1、导线和连接附件大量减少2、仪表和输入/输出转换器(卡件)大量减少3、设计、安装和调试费用大大降低4、维护开销大幅度下降5、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6、提高了系统的测量与控制精度7、系统具有优异的远程监控功能8、系统具有强大的(远程)故障诊断功能9、用户具有高度的系统集成主动权10、现场设备更换和系统扩展更为方便11、为企业信息系统的构建创造了重要条件12.概括现场总线是综合自动化的发展需要综合自动化要求对企业信息的优化利用。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应用【ch01】PROFINET工业网络通信 培训教学课件
KRC4系统PROFINET连接方式
在KRC4系统中,PROFINET模块可用于连接数字量和模拟量,在实际生产应 用中,比较常用的PROFINET模块目前由西门子、WAGO、Phoenix、P业 等制造厂商提供。 通常为了使现场总线连接渚晰,便于诊断通信模块的故障,KRC4系统还会 通过一个总线耦合器(Scalance交换机)与现场总线模块连接,总线耦合器中 设有可连接PROFINET模块的逻辑电路,现场总线可通过I/0接口与之连接。
KRC4系统PROFINET驱动程序
2 KRC4系统PROFINET驱动程序安装
驱动程序可以借助U盘KUKA.PROFINETOptionsCD(选项光盘)安装,也 可以通过网络安装。 PROFINET驱动程序的安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示教器安装,另一种 是通过WorkVisual软件(KRC4系统专用软件)安装。
03
KRC4系统 PROFINET驱动程序
KRC4系统PROFINET驱动程序
1 KRC4系统PROFINET软件堆栈说明
KRC4系统通过库卡线路接口(KUKALineInte.tface,KLI)实现PROFINET通 信,PROFINET通信协议由安装的PROFINET软件堆栈提供,PROFINET软 件堆栈用于模拟传统PROFINET通信卡的功能。 PROFINET软件堆栈不仅简化了硬件配置,而且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KRC4系统PROFINET连接方式
1 PROFINET概述
一类是实时通信(RT),这类通信没有时间同步要求,一般要求响应时间为 5~10ms,主要用于工厂自动化。实时通信时,应用程序通常并非同步运行, 应用程序、数据传输和现场设备具有不同的处理周期,周期时间和图像跳 动精度均很不精确。 另一类是等时实时同步通信(IRT),可实现节拍同步式的数据传输。 这种通信方式下,应用程序、数据传输和现场设备的处理周期保待同步, 周期时间小于lms,图像跳动精度小于O.O01ms,主要用于运动控制。
第一章控制网络系统概述
1.3.2 控制网络系统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于控制网络系统理论与应用的研究,目 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各种控制网络协议本身性能和特性的分析与对 比。这主要包括数学建模分析、计算机仿真和实 际网络实验结果。 2.针对各种控制网络协议的改进方法、网络通讯调度 算法以及路由算法等方面的研究。这主要体现在 两个层次上。局域网内协议改进与通讯调度算法 的研究集中在网络数据链路层,即MAC和LLC子 协议层。广域网研究表现为寻求不同网络间基于 路径或时间最短的路由算法。 3.解决由于采用了控制网络技术,对系统性能和控制 策略上带来的影响。闭环控制网络系统中信息传 输延时、数据丢失和分帧传输都将对控制网络系 统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带来不利影响。
1.1.2 控制网络系统的特点
1.分布式的网络体系结构 2.全数字化通讯 3.模块化的功能设计 4.节点间较强的藕合性 5.网络通讯的强实时性 6.低成本和恶劣环境的适应性 7.网络的局域性 8.系统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9.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易重构性
1.1.3 控制网络系统的优点
1.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2.增强了系统信息集成能力,有利于不同网 络的互连集成 3.便于安装和维护 4.可以降低系统成本 5.可以作为实现各种复杂分布式或优化控制 算法的应用平台 6.对于系统开发者和用户而言,它都打破了 技术垄断
1.5.2
现场总线的发展
ISA/SP50:1984年 Profibus:1986年 ISP和ISPF:1992年 WbrldFIP:1993年 HARI…和HCF:1986年 FF(FielbdusFoundatino):1994年 不同行业的大公司利用自身的行业背景,推出了适合一定应 用领域的现场总线,如德国Boseh公司推出的CAN (eontrollerAreaNetwokr)、美国Echeofn公司推出的 onW6rkS等。 现场总线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产生以来,经历了市场的竞争、 淘汰、合并与重组等过程。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产生以来, 经历了市场的竞争、淘汰、合并与重组等过程,到目前为 止,世界上各式各样的现场总线有100多种,其中,宣称为 开放型的现场总线就有40多种。
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方案
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方案第一章绪论 (2)1.1 制造业工业互联网概述 (2)1.2 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 (3)1.3 应用方案总体目标 (3)第二章平台架构设计 (4)2.1 平台架构概述 (4)2.2 关键技术选型 (4)2.3 系统集成与兼容性 (5)第三章设备连接与管理 (5)3.1 设备接入技术 (5)3.2 设备数据采集与处理 (6)3.3 设备远程监控与维护 (6)第四章数据分析与挖掘 (6)4.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6)4.2 数据存储与管理 (7)4.3 数据挖掘与分析方法 (7)第五章生产过程优化 (8)5.1 生产调度优化 (8)5.1.1 调度策略智能化 (8)5.1.2 调度过程可视化 (8)5.1.3 调度结果评估与优化 (8)5.2 质量控制与预测 (8)5.2.1 质量数据采集与分析 (8)5.2.2 质量预测与预警 (9)5.2.3 质量改进与优化 (9)5.3 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 (9)5.3.1 能源数据采集与分析 (9)5.3.2 能源优化配置 (9)5.3.3 节能减排措施 (9)第六章供应链协同 (10)6.1 供应链信息共享与协同 (10)6.1.1 信息共享机制构建 (10)6.1.2 信息协同策略 (10)6.2 供应商评价与选择 (10)6.2.1 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 (10)6.2.2 供应商选择方法 (11)6.3 库存管理与优化 (11)6.3.1 库存管理策略 (11)6.3.2 库存优化方法 (11)第七章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11)7.1 产品设计协同 (12)7.1.1 设计流程优化 (12)7.1.2 设计工具整合 (12)7.1.3 设计评审与迭代 (12)7.2 生产过程管理 (12)7.2.1 生产计划与调度 (12)7.2.2 质量控制 (12)7.2.3 设备维护与管理 (13)7.3 产品售后服务与反馈 (13)7.3.1 售后服务网络建设 (13)7.3.2 售后服务数据分析 (13)7.3.3 客户反馈与产品改进 (13)第八章企业管理信息化 (14)8.1 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 (14)8.2 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 (14)8.3 人力资源管理(HR)系统 (14)第九章安全保障与合规 (15)9.1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5)9.1.1 数据安全策略 (15)9.1.2 隐私保护措施 (15)9.2 信息安全风险防控 (15)9.2.1 风险评估 (15)9.2.2 防控措施 (15)9.3 行业法规与标准遵循 (16)9.3.1 法规遵循 (16)9.3.2 标准遵循 (16)第十章项目实施与运营 (16)10.1 项目实施策略 (16)10.1.1 目标分解与任务划分 (16)10.1.2 技术选型与集成 (17)10.1.3 项目进度控制 (17)10.2 项目管理与评估 (17)10.2.1 项目组织管理 (17)10.2.2 项目风险管理 (17)10.2.3 项目评估与验收 (17)10.3 运营维护与优化 (17)10.3.1 运营维护体系构建 (17)10.3.2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18)10.3.3 持续优化与改进 (18)第一章绪论1.1 制造业工业互联网概述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量。
第一章 工业控制网络概述
1、工业企业网的产生和发展背景
目前,企业网己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它的发展和应用, 对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经营管理方式将产生变革性的影 响 它也将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科技水平和综合力量的重要标志 企业网的应用不仅可以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且 对推动企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经济信息化也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在各类企业中应用企业网技术将是我国应该长期坚持的方针,企 业网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从需求上来说,作为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的企业网越来越被企业所 重视,企业的需要呼唤着企业网的产生和发展
需求背景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实现管理现代化,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善于收集信 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资源。(企业信息化)
在一个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信息是企业预测的基础 ,预测必须以 信息为起点和终点,才能进行分析、演绎和逻辑推理,并进而得 到有用的信息 信息又是企业决策的前提,要使决策者做出正确并切实可行的决 策,就必须及时掌握全面可靠的信息 信息也是指挥和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从一定意义上说,企 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好坏在于管理者驾驭信息能力的强弱 现代社会,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是一个组织取得成功的重要 条件 企业网作为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恰恰适应了这种需要,能够满足 企业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决策的要求
ERP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 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从而 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ERP, (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合理运用已经改变了企业运作的面貌。 ERP通过运用最佳业务制度规范(business practice)以及集 成企业关键业务流程(business processes)来发问和提高企业利 润,市场需求反应速度和企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企业网具有如下特性 :
范围确定性 :工业企业网是在有关企业范围内为了实现企业的集 成管理和控制而建成的一种网络环境,具有特定的地域范围和服 务范围,并能实现从现场实时控制到管理决策支持的功能。 集成性:通过对计算机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等技术 的集成达到了现场信号监测、数据处理、实时控制到信息管理、 经营决策等功能上的集成,从而构成了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基本 骨架。 安全性:区别于Internet和其他广域网,由于企业网是作为相对 独立单位的某个企业的内部网络,在企业信息保密和防止外部入 侵上要求有高度的安全性,确保企业既能通过企业网获取外部信 息和发布内部公开信息,又能相对独立和安全地处理内部事务而 不受外部干涉。 相对开放性:工业企业网是连接企业各部门的桥梁和纽带,它是 一个广域网,并与Internet连通,以实现企业对外联系的职能, 也就是说,企业网是作为Internet的一个组成部分出现的,它具 有开放性,但这种开放性是在高度安全措施保障下的相对的开放 性。
控制技术
20世纪 80年代问世的现场总线是过程控制技术、仪表技术和计 算机网络技术结合的产物 通信协议参照了ISO/OSI七层参考模型,使得现场总线可以与上 层办公信息网集成到一起,从而使过程自动化、楼宇自动化,甚 至家庭自动化成为可能 现场总线作为现场控制系统的基础,代表着今后测量与控制领域 技术发展的方向,它将产生的影响和将发挥的作用是难以估计的 目前,国际上有关现场总线的争议已经演变为一场无形的市场争 夺战 现场总线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
需求背景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实现管理现代化,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善于收集信 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资源。(企业信息化)
在一个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信息是企业预测的基础 ,预测必须以 信息为起点和终点,才能进行分析、演绎和逻辑推理,并进而得 到有用的信息 信息又是企业决策的前提,要使决策者做出正确并切实可行的决 策,就必须及时掌握全面可靠的信息 信息也是指挥和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从一定意义上说,企 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好坏在于管理者驾驭信息能力的强弱 现代社会,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是一个组织取得成功的重要 条件 企业网作为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恰恰适应了这种需要,能够满足 企业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决策的要求
网络与通信技术
高速宽带网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通信效率,交换以太网、快速以太 网、千兆位以太网、FDDI和 ATM等网络技术逐渐成熟和完善
可传输数据、文本,而且可传输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 飞速发展的Internet对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产 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网络。
监控站 制 信息
动态数据库
控制 信息
现场 信息
现场测控装置
图1-3 现场总线控制网络与Intranet信息网络的集成方案
1.2典型工业企业网
企业组织和管理模式的发展 :
分层递阶式 分布化 、扁平化 网络化 、动态重构化
虚拟企业 、敏捷制造 、分散网络化等概念便是这种组 织与管理模式的体现,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技 术推动的结果
控制网络
信息网络
R
R
R
企业网
现场总线/控制网络
图1-1 通过互联构建一体化的企业网
信息网络
控制网络 企业网
嵌入式系统
图1-2 通过控制网络构建一体化的企业网
现场总现与Intranet 集成。在该方案中,动态数据库一方面根据 现场信息动态的修改自身的数据;另一方面,接收监控站的控制 信息对其进行处理并送往现场。同时,为了保证控制的实时性, 控制信息也可直接下送至现场,这种网络结构如图1-3所示。
第一章 工业控制网络概述
控制系统 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前,第一代过程控制体系结构(制动式或PCS)是基 于(3—15)Psi的气动信号标准。(基地式仪表控制系统)
随后的25年,第二代过程控制体系结构(模拟式或ACS)使用的是 (4—20)mA的模拟信号。(单元组合式模拟仪表控制系统) 到了70年代,从而产生了集中式控制,即第三代过程控制体系结 构(CCS)。(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
ERP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 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从而 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ERP, (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合理运用已经改变了企业运作的面貌。 ERP通过运用最佳业务制度规范(business practice)以及集 成企业关键业务流程(business processes)来发问和提高企业利 润,市场需求反应速度和企业。
80年代,由于微处理器被嵌入到各种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的智能 化从而产生了分布式控制,即第四代过程控制体系结构(DCS、 PLC)
80年代中后期。出现基于现场总线的新一代控制系统(FCS)
1、psi国际压力单位 :1psi=0.0704千克/平方厘米,常 说的公斤力 2、CCS:Concentrate Control System 3、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4、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 5、组态软件:所谓组态设计就是用某一应用软件中提 供的工具 、方法完成工程中某一具体任务的过程。这 个应用软件就是我们所说的组态软件。 /anli/anlicontent2.asp?idg=4 889
1、工业企业网的产生和发展背景
目前,企业网己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它的发展和应用, 对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经营管理方式将产生变革性的影 响 它也将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科技水平和综合力量的重要标志 企业网的应用不仅可以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且 对推动企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经济信息化也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在各类企业中应用企业网技术将是我国应该长期坚持的方针,企 业网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从需求上来说,作为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的企业网越来越被企业所 重视,企业的需要呼唤着企业网的产生和发展
2、工业控制网与企业网
定义:工业控制网是网络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中的具 体应用,它是工业企业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企业网络的结构体系一般采用三种形式 :目前对 于这类网络体系结构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
将信息网与控制网络统一组网,然后通过路由器与设备网(现场 总线)进行互联互通构成工业企业网络,其基本结构如图1-1所 示。 现场设备的控制采用嵌入式系统加以实现,该嵌入式系统具有网 络通信能力的接口,能够实现与控制网的信息交换,而控制网与 信息网统一构建组网形成工业企业网,其结构如图1-2所示。
由上述结构可以看出,工业控制网络实际上是工业企业 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企业网角度看,工业企业网络的总体结构可以将其 看成上下两层的结构形式,即位于上层的信息网与位于 下层的控制网。 控制网还可进一步划分为控制层与设备层。
什么是Intranet
与Internet一样,“Intranet”也是一个合成词,“Intra”的 意思是“内部的”,“net”是“network”的缩写,是指网 络, 合起来就是“内部网”,由于它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计算机网 络,所以也称“企业内部网”。从原理上来说,Intranet其实就 是一个局域网,只是功能非常全面,在Intranet内部可以象 Internet上一样收发电子邮件,进行WWW浏览。当然这些操作 都只限于在企业内部,并不能直接从Internet获取信息。
对于工业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 展,必须改善其过程控制和产品制造模式,依靠虚拟 制造、虚拟企业和大大提高自动化水平来实现规模经 营和灵活经营,从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 益
企业网实现了企业各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外界之间的有效联系, 实现了现场控制网络与管理信息网络之间的有效联系,为虚拟制 造和虚拟企业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以现场总线为基础的现场控制网络使过程控制满足了准确性、可 靠性、开放性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其自动化水平
20世纪80年代后期 :现场总线 针对DCS所存在的缺点,在DCS的基础上开始开发一 种适用于工业环境的网络结构和网络协议,并实现传 感器、控制器层的通信,这就是现场总线(FieldBus)。 目前,复杂的多层结构的工业控制网络
背景:控制要求越来越高,系统越来越复杂 多由国际上许多著名的自动化公司开发 如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所提出的三层网络结构,以满足生产实际 的要求
虽然多层网络可以使得各层网络根据各自的主要任务选择不同特 性的网络规范,做到有的放矢 ;但这样势必造成网络结构较为复 杂,从而产生新的问题 。 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网络又出现了开始向扁平化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未来趋势:随着工业以太网技术的逐渐成熟,将来出现采用工业 以太网的一网到底结构的控制网络也不会太令人感到震惊。
DCS(集散控制)系统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因为生产过程和 控制系统的进一步复杂化,人们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 用到了控制系统的前置机之间以及前置机和上位机的 数据传输中。 前置机仍然完成自己的控制功能,但它与上位机之间 的数据(上位机的控制指令和控制结果信息)传输采 用计算机网络实现。 上位机在网络中的物理地位和逻辑地位与普通站点一 样,只是完成的逻辑功能不同。 上位机增加了系统组态(组态软件)功能,即网络的 配置功能。这样的控制系统称为DCS(集散控制)系 统。
2、工业企业网的基本概念及特性
工业企业网(Enterprise Network)目前尚无统一 定义,一般是指在一个工业企业范围内将实现信号检 测、控制以及数据传递、处理与计算的设备、装置或 系统连接在一起,以实现企业内的资源共享、信息管 理、过程控制、经营决策,并能够访问企业外信息资 源,使得各项事务协调运作,从而实现企业集成管理 和控制的一种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