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第六稿

一、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游览顺序,感悟双龙洞孔隙的窄小;

2、学习作者通过见闻、感受写孔隙窄小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

二、重难点:

重点:感悟孔隙的窄小。

难点:通过见闻、感受写一写生活中的热(冷、风、雨)。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与学:

课前导学作业

1、朗读课文2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圈出表示作者游览双龙洞顺序的词语,完成填空。

金华城→过()→()→洞口→()→()→()→出洞

3、背诵诗句“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千尺横梁压水滴轻舟仰卧入回溪。”

(一)、直接引题

“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千尺横梁压水滴轻舟仰卧入回溪。”知道这两句诗刻在哪吗?这两句诗刻在了同一个地方,那就是今天我们要去双龙洞。这节课,老师就陪着同学们跟随叶圣陶爷爷的笔触去金华的双龙洞游览一番,齐读课题,你们读,我来写。——《记金华的双龙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引子:昨天,老师布置了课前学案,现在我要来检查检查同学们的准备情况,这里有一些本课的词语,谁来挑战挑战新词?

1、复习词语。

2、自由朗读这篇文章。(昨天的学案中还有一道填空题,我们先把这些新词放入课文中,读读课文,再小组检查、核对核对那道填空题。)

3、汇报,完成游程图。

金华城→过(罗店)→(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4、说文解“隙”,书写。(过渡语:在这旅游路线中,有孔隙这个词,何谓隙呢?说文解字中这样说:靠近墙壁,小小的只能透出一点点光

线的小洞叫隙。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在田字格中写写这个字。)(三)、细品“孔隙”相关段落,感悟孔隙的窄小。

引子:都说这双龙洞是天下奇观,谁都想亲眼所见,可要进入这神奇的双龙洞,必经这孔隙不可,看来这孔隙可非同寻常啊,正如本节课开始前我们背的那句诗“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请看文中第5段便写得就是那孔隙。现在,胡老师要来看看谁是我们班自学水平最高的那位孩子。请看自学导航:

出示自学导航

1.经过这孔隙必须乘怎样的船?

2.作者在小船上都有什么感受?

1、默读第5段,品味相关语句。

(1)、“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下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先请单独反馈读句子,并说读了此句的感受。】

1、区别:例句和“怎样的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下第三个人,是这样的船。”体会小。(现在胡老师读个句子,请大家补充我读的句子。)

2、一般我们说划船,开船,看看文中小船是怎么行驶的呢?拉船,齐读相关句子。

这真是一只很小的小船啊,也如此小的船才能过这般窄小的孔隙。所以作者写船很小,实质上是写孔隙——(窄小)。

(2)、仰卧在小船上会有什么样感受?“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话说了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了。”

抓住“后脑”“肩背”“臀部”“脚跟”紧贴船底体会孔隙窄小。

【先指名读句子,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感受?你是抓住哪些字词感受到的呢?“没有一处不”“贴着”。你可真会读书啊,善于抓住句子中的字眼读书。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行列读一读呢,我们师生来合作合作读吧(分红蓝颜色字师生互读)。】

(3)、“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1、抓住“稍微”“一点儿”“额角”“鼻子”体会不能抬头,孔隙窄小。【抓表示程度的词“稍微”“一点儿”,表示部位的词“额角”“鼻子”,

师生接读,同上方式】

2、双龙洞的孔隙真窄啊,过空隙头都不能稍微抬一点,这不正是那句诗那样写的吗?“千尺横梁压水滴轻舟仰卧入回溪。”

(4)、小结:过孔隙躺的船很小,这是作者眼睛——(看见的)。头不能抬哪怕稍微一点,身子必须完全贴着船底,这是作者过孔隙的——(感受),对,作者通过见闻、感受写出了孔隙窄小。再读,回味。

2、结合《主题阅读》之《风雨》一文,读后谈感受

引子:请大家翻开我们四年级上册的《主题读写》,第13页贾平凹写的《风雨》一文,请大家读读第1段,看看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叶圣陶爷爷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中孔隙一段通过见闻、感受写出了孔隙窄小,那么看看贾平凹写《风雨》第一段也写了什么?有哪些句子?(学生单独读,齐读,视时间而定)〗

3、小结:叶圣陶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没写说孔隙窄小,却无不处处让我们感受到孔隙真窄小啊,贾平凹在《风雨》一文中,没有提到风雨,却处处让我们感受到了风雨以至。不同的作家写不同的景色,却都采用了写见闻和自己感受这样类似的写法。

(四)课堂实练

1、星期二那天的台风真大呀!我们也来写一写吧。

2、展示,点评。

五、板书设计:

见闻

感受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祖国的山川秀美,到处都有迷人的景色。瞧,这是哪儿?(课件出示厦门鼓浪屿图片)这迷人的风光让我想起了一句诗文: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再看看老师家乡的一处美景(课件出示江西庐山图片),你看到这样的景致,能像老师刚才一样想起怎样的诗句呢?

谈话时,课件出示画面,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并结合已学的诗文表达情意。

二、揭示课题,反馈预习,整体感知

1. 出示图片,揭示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

2. 点明体裁特点,介绍游记是记叙旅行的见闻和感受的文章。(板书:游记)

3. 结合课前预习,反馈预习成果,学生出示制作的作者游览过程示意图,对照课文,互相交流讨论。

小结:课前预习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通过预习,我们了解了作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交待游程(板书)是游记的一大特点。所到之处,叶老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怎样独特的感受呢?(板书:见闻感受)让我们走进课文,随着叶老到字里行间去游历一番。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双龙洞”得名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学习生字新词,注意“浙、蜿”等字的读音。(课件出示词语)浙江臀部

稍微额角蜿蜒

3. 指导学生结合汉字形声字构字法,理解“蜿蜒”的词义,并引导学生结合旧知,联系生活,学会运用“蜿蜒”。

4. 读课文句子“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引导学生感悟“双龙洞”得名的由来。

四、精读课文,感受“孔隙”特点,学习表达方式

(一)找出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见闻及感受

1.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作者游双龙洞的?(4 -7自然段)

2. 默读,思考:4-7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点,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答。(板书:外洞、孔隙、内洞)最令你好奇难忘的是哪儿?(孔隙)

(二)重点感受“孔隙”特点,学习表达方式

1. 指名读,全班学生边听边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出孔隙特点的。

2. 理解“孔隙”词义,再借助图片揭示孔隙的特点:窄小(板书)

3. 深入文本,感悟作者是怎样写出孔隙窄小特点的。要求学生用心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句群1: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作者用常见的事物具体写孔隙的窄小。)

课件出示句群2: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