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痕迹的提取及鉴定

合集下载

车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的若干方面阐述

车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的若干方面阐述

车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的若干方面阐述近年来,城市的发展使得机动车的总体数量呈现上涨趋势,大大增加了交通运行管理控制的负担,促使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同样的事故情况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秩序以及民众的生命安全,基于上述情况,以车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为首的新型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交通部门人员处理、鉴定和解决较为复杂的交通事故原因和纠纷,因此深入研究与探讨车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十分重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车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的重要价值分析通常情况下,各类交通事故原因的鉴定、判断与处理都要依靠事故发生现场所遗留的各种痕迹来分析与判断,通过找出相关痕迹和物证之间的联系,进而正确断定事故的起因,明确事故中各方的责任,完成合理的处置。

尤其近些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日渐频繁,各种相关痕迹检验技术被研发和利用,车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从研发到广泛应用到交通事故的处理当中,显现出良好的作用效果,究其原因,必然存在着众多的应用价值,首先,利用此种技术,可以有效反映、还原事故发生的过程与真实情况,进而以科学的鉴定与判断方法,找出事故产生的深层原因,其次,通对对车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的合理利用,能够准确地分析、判断出事故车辆的型号和大小,为相关调查提供借鉴,最后,针对交通事故中肇事者逃逸或者弃车逃跑的情况,可以运用车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精确地推断出肇事者逃逸的方向或者对具有嫌疑的车辆实施鉴别和扣押,从而帮助相关部门尽快确定犯罪分子的逃跑路线,进而实施追捕,完成案件的侦破与处理。

二、几种常见的车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一)车胎痕迹自动检验识别技术的介绍1、国外车胎痕迹自动识别技术的研究发展在国外的很多发达国家,车胎痕迹自动识别技术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和利用,帮助其极大地控制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同时也完善和提高了对于交通肇事案件的侦破、处理能力,在这一方面,很多国家都已经有了研究和应用的先例,针对各自国家的具体国情,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构建出车辆信息档案数据库以及交通事故案件的侦破处理系统,例如:在美国,很多高速公路都拥有较为先进、科学的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在包含肇事者信息、交通事故发生过程情况以及车辆相关信息等的系统数据库中可以迅速查明肇事车辆的类别、型号及各种参数信息,进而做出快速追查处理,像常见的车辆轮胎花纹数据库、车辆油漆片等汽车零部件系统数据库,均是车胎痕迹自动检验识别技术的体现。

轮胎痕迹实验方案

轮胎痕迹实验方案

轮胎痕迹实验方案一、问题的提出为了实现交通事故的快速处理及提高交通肇事案件的破案率,建立了相应的肇事案件侦破系统和车辆具体资料数据库。

其中车辆轮胎痕迹检验技术发挥中越来越大的重要作用。

于是,国内外学者对交通事故现场中的轮胎痕迹进行了大量研究,把研究成果应用在交通事故处理中。

二、实验的假设和理论依据1 、实验的假设在研究车辆轮胎痕迹特征、分析不同轮胎成分及组织形貌、磨损特征与形式条件的关系、车辆行驶特征方面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库来建立车辆的车型参数特征、轮胎花纹、轮胎花纹量化特征、车辆行驶特征等。

对现场车辆轮胎痕迹进行识别,从而确定肇事车辆。

2、理论依据从国外快速侦破交通肇事案件的经验来看,建立轮胎痕迹数据库是实现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的前提,因此研究现场遗留下来的轮胎痕迹物证尤为重要。

实验精确地测量并分析出轮胎特征的各种参数和轮胎品牌、花纹等,对该轮胎做出确定性。

再研究各种车辆轮胎和车辆种类匹配的唯一性。

找出该车型与之匹配的轮胎。

从而能够快速锁定肇事车辆。

三、实验目标通过轮胎痕迹实验的研究,建立各种型号汽车相匹配的轮胎数据库,根据现场提取的交通事故物证(如轮胎痕迹、油漆片等),由物证来分析研究其特征。

再快速查询数据库,不仅能确定车辆的类型,而且能具体锁定该类型的哪一款车型。

即可查到肇事车辆。

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起到快速作用。

四、实验器材1、数码相机:数码相机昵称:佳能 EOS 5D Mark II数码相机类型:单反(全画幅)有效像素数: 2110万最高分辩率: 5616×3744光学变焦倍数: 0倍传感器类型: CMOS传感器尺寸: 36×24mm传感器描述:带有除尘系统; DIGIC 4代影像引擎对焦方式:单次自动对焦, 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 人工智能自动对焦, 手动对焦(MF)。

2、轮胎压力计(气压表):名称:数字汽车轮胎压力计型号:CC-100压力范围:2-150PSILCD数字显示坚固的ABS构造准确度高:精度+/-1PSI分辨率:0.05Kg/cm(square), 5Kpa, 0.5PSI, 0.05Bar四个显示单位:PSI, Kpa, Bar, Kg/cm(square)(CC-100A)一个显示单位:PSI(CC-100C)自动关机省电模式3、雷达测速器产品名称:雷达测速仪品牌:STALKER 斯德克型号:PRO(专业型)性能参数:测速范围: 1-300英里/小时 1.6-480千米/小时 1-260节精确度: +/- 0.1英里/小时目标速度获取时间: 0.01秒(整数输出) 0.04秒(一位小数输出)刷新速度: 100次/秒(整数输出) 30次/秒(一位小数输出)测量距离: 3000米——卡车 1800米——轿车4、坡度测量仪坚固耐磨的abs工程塑料制造而成,是集测量水平,垂直,坡度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检测工具.主要技术参数:分辨率为:0.1度尺寸:250×120×17显示形式:指针精度:±1位显示值(含水率)测量范围:量程l:7-15%量程ll:16-35% 尺寸:185×50×27 重量180g5、自动路面摩擦系数测试设备性能和参数:测试速度:低速为10公里/小时,高速时可达90公里/小时。

轮胎痕迹的鉴别

轮胎痕迹的鉴别

意外车祸还是蓄意谋杀?轮胎痕迹不说谎!交通事故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除了那些倒车追尾,并线刮蹭之类的小事故以外,还会有一些十分严重的车祸。

这其中除了真正的意外,还会有一些刻意伪造的谋杀。

要想揪出这些谋杀,轮胎痕迹是CSI们绝对不会放过的。

请听果壳网“谋杀现场法医”主题站为你解说。

轮胎会带给地面什么?交通事故,通常会不可避免地在地面上留下某些痕迹,包括:地面轮胎痕迹、路面损伤痕迹以及地面散落物等等。

其中轮胎痕迹是调查的重中之重。

地面轮胎痕迹之所以产生,是由于轮胎橡胶磨损后,作为橡胶配合剂的碳黑会“洒落”在地面上,而地面与轮胎的摩擦也会软化橡胶,附着于地面。

由于不同车辆的轮胎型号不同,它们在地面上所留下痕迹的宽度、花纹以及特征也各不相同。

即使是同一种轮胎,由于胎压、车速以及制动特点的不同,痕迹也会不尽相同。

胎压对轮胎痕迹的影响那么在一般的事故现场我们都会看到哪几种“胎迹”?•滚印:也就是车辆正常行驶时所留下的印记,能够清晰地反映轮胎的花纹和宽度。

在胎压正常的情况下,滚印的宽度与轮胎胎面的宽度基本一致。

•压印:指轮胎由于受到制动力的作用,沿行进方向对地面做滚动、滑动复合运动。

也就是在刹车时候“要抱死没抱死”的中间状态。

这种印记的花纹与滚印相似,但是看起来就像是“被拉长”了一般。

随着刹车制动力的增强,压印的痕迹也会逐渐增多。

•拖印:指轮胎“抱死”后在地面滑移所造成的痕迹。

一般来说,拖印就是“一条黑”,不过会有一条空白显示车胎的纵沟。

•侧滑印:拖印是竖着抱死,侧滑印就是横着抱死。

也就是车胎在地面“平移”所造成的痕迹。

不同角度的刹车转向会出现不同样式的侧滑印。

到底刹车没有?胎痕见真相下面,果壳网小编要假设这么一个情况:你欢乐地开着汽车,飞驰在乡间的小路上。

突然一个人影儿出现在前方,你一脚刹车到底,可车速太快,你还是撞到了对方身上……万幸你们都没有严重受伤,不过问题来了,对方非说你是蓄意谋杀,而且这破地方的摄像头还正好坏了!那么,现在谁能证明你的无辜?如果你真的踩了刹车,轮胎痕迹是不会说谎的。

车辆痕迹鉴定范文

车辆痕迹鉴定范文

作为交通事故的现场调查的重要工作之一,车辆痕迹鉴定是指通过勘查事故现场留下的车辆碰撞痕迹来判断交通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对确认事故责任和保障受害人的权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车辆痕迹鉴定的原理、方法、应用和案例分析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一、车辆痕迹鉴定的原理车辆痕迹鉴定是通过对车辆碰撞现场留下的痕迹来判断交通事故的过程和原因,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物理原理:车辆与其他物体碰撞时,它们之间会产生物理作用,如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冲击力等。

这些物理作用对车辆和其他物体都会留下痕迹。

2.轮胎痕迹原理:车辆在运行时,轮胎和地面之间会产生摩擦力,因此车辆的轮胎会向地面留下痕迹。

这些轮胎痕迹可以用于判断车辆在事故中的运行情况,如是否急刹车、是否打方向等。

3.碎片痕迹原理:碰撞事故中,车辆或其他物体的碎片会散落到事故现场,这些碎片可以告诉我们涉及的车辆、撞击的位置和力度,对事故重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路面痕迹原理:车辆在运行时,对路面会留下一些痕迹,如刹车痕迹、车轮痕迹等。

这些痕迹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车辆在事故中的行驶轨迹和速度等参数。

二、车辆痕迹鉴定的方法在进行车辆痕迹鉴定时,需要综合运用许多科技手段,如精度高的测量工具、计算机模拟等,以便对车辆碰撞现场留下的痕迹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分析。

以下是常用的车辆痕迹鉴定方法:1.痕迹勘查:这是最基本的痕迹鉴定方法,主要是通过肉眼观察事故现场的痕迹来获取信息。

在现场勘查时,需要仔细地观察车辆的损伤、碎片的位置、路面的痕迹等。

2.摄像测量:这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通常会在勘查现场进行。

通过高清摄像机对事故现场进行拍摄,然后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可以得到事故现场的三维模型和多视角影像。

3.样本收集:这是一种通过收集事故现场留下的物品来判断事故原因的方法。

例如收集轮胎痕迹、碎片痕迹、涂料颜色等,进行检验和比对,以便确定涉及车辆的信息。

4.计算机模拟:这是一种高科技的方法,它通过数字化建模和物理仿真来模拟车辆碰撞现场的情况,可以以一个非常直观的方式来模拟车辆碰撞前后的情况,从而更好地还原事故现况。

法医学在鞋印与轮胎痕鉴定中的原理与操作

法医学在鞋印与轮胎痕鉴定中的原理与操作

法医学在鞋印与轮胎痕鉴定中的原理与操作法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常常被用于破案和司法调查。

而在鞋印和轮胎痕鉴定方面,法医学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法医学在鞋印与轮胎痕鉴定中的原理与操作。

一、鞋印鉴定1. 原理:鞋印鉴定是通过比对犯罪现场留下的鞋印与嫌疑人的鞋底纹理、大小、形状等特征来确定嫌疑人参与案件的可能性。

鞋底纹理是每双鞋的独特标识,通过对犯罪现场鞋印和疑犯鞋底纹理进行比对,可以判断是否同一双鞋所留下的印记。

2. 操作:鞋印鉴定需要经验丰富的法医学专家进行操作。

首先,收集犯罪现场的鞋印,包括石头、土壤、纸张等不同类型的地面。

然后,将鞋印留样,使用专用仪器对鞋印进行放大、测量和记录。

接下来,收集嫌疑人的鞋子,并使用同样的仪器对鞋底纹理进行放大、测量和记录。

最后,通过比对鞋底纹理的特征,判断嫌疑人是否参与案件。

二、轮胎痕鉴定1. 原理:轮胎痕鉴定是通过比对犯罪现场留下的轮胎痕迹与嫌疑车辆的轮胎纹理、大小、形状等特征来确定嫌疑车辆参与案件的可能性。

轮胎纹理是每个轮胎的独特标识,通过对犯罪现场轮胎痕迹和嫌疑车辆轮胎纹理进行比对,可以判断是否同一辆车所留下的痕迹。

2. 操作:轮胎痕鉴定同样需要经验丰富的法医学专家进行操作。

首先,收集犯罪现场的轮胎痕迹,包括痕迹的位置、长度、间距等信息。

然后,将痕迹进行放大、测量和记录。

接下来,收集嫌疑车辆的轮胎,并使用同样的方法对轮胎纹理进行放大、测量和记录。

最后,通过比对轮胎纹理的特征,判断嫌疑车辆是否参与案件。

三、法医学在鞋印与轮胎痕鉴定中的意义1. 协助破案:通过对鞋印和轮胎痕迹的鉴定,可以确定犯罪嫌疑人或车辆是否参与案件,为案件的破案提供重要线索。

2. 提供证据:法医学的鉴定结果可以作为法庭审判的证据,帮助法官和陪审团了解案件的真相,从而做出公正判决。

3. 预防犯罪:鉴定结果可以帮助警方追踪和阻止犯罪活动,起到一定的预防犯罪的作用。

总结:法医学在鞋印与轮胎痕鉴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轮胎痕迹的简单认识及侦破技巧

轮胎痕迹的简单认识及侦破技巧

轮胎痕迹的简单认识及侦破技巧作者:伍绍民来源:《法制与社会》2013年第20期摘要轮胎痕迹在交通事故案件以及各种刑事案件侦查中起着极大作用,所以,熟悉轮胎痕迹的相关常识和特征是一个民警的必备能力。

本文拟从轮胎痕迹提取技术现状、轮胎痕迹常见形态、轮胎痕迹的形成与功能、车辆轮胎的分类、轮胎花纹特征以及轮胎痕迹的测量方法等几个方面给予一定阐述,以此进一步提高对轮胎痕迹的认识并为相关侦破技巧的运用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轮胎痕迹交通案件车辆作者简介:伍绍民,珠海市交警支队高栏港大队。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7-130-02现今社会上,交通工具的使用遍布各种层面,而各类案件中都有着车辆的影子,比如:交通肇事逃逸、抢劫银行、杀人抛尸等,都会用到车辆,而涉案车辆遗留在现场中的轮胎痕迹往往就成为破案的重要物证。

对于轮胎痕迹、形成痕迹的轮胎及配用车辆之间,它们又有着必然的规律。

这使得对轮胎痕迹的分析和检验,能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非常重要的线索和证据。

如何通过轮胎痕迹确定车型并锁定犯罪嫌疑车辆,就成为公安技术人员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一、提取轮胎痕迹的研究情况国内对轮胎痕迹的显现的主要方法有照相、制模等,跟足迹的显现方法基本一致。

而国外的的显现方法也与国内基本一致,创新之处是国外研制了新的制模剂和研制了新型便捷的样本复印纸。

除此之外,轮胎痕迹多数时候均为在诸如轮面与纺织物等不同客体上的灰尘及摩擦脱落橡胶颗粒的加层印迹,基于这些客体表面物质与橡胶颗粒等均具有不同程度惰性,这在一定程度增加了痕迹显示的难度,但就目前所具备的显现技术来看,还未能较好满足此种显示需求。

所有,我们通常还需要借助其他痕迹显示技术、特种照相技术以及其他的图像处理相关技术来研究这些轮胎痕迹,针对不同条件下轮胎痕迹的显示相关技术进行研究,是当代轮胎痕迹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二、轮胎痕迹的常见形态在所有案件的侦破过程中,相关证据的确切性是至关重要的证明性因素,而在案发现场所遗留下来的痕迹也是之于案件侦破最直接与最有效的实物证据材料之一。

如何鉴定轮胎范文

如何鉴定轮胎范文

轮胎作为汽车的重要配件,其质量与安全性直接关系到车辆的行驶安全和舒适性。

在应用过程中,轮胎的表面经常被磨损、受力和老化等形成各种痕迹,这些痕迹与轮胎的年份、型号、材质、结构和制造工艺相关,因此,准确地鉴定轮胎成为了关键性的操作。

在下面的文章中,笔者将详细讲述如何鉴定轮胎。

一、看轮胎上的标记1、产品名称和型号轮胎上通常都会印制产品名称和型号,通常标注在轮胎侧面上,用来区分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轮胎。

2、轮胎尺寸轮胎尺寸是一组数字,一般标示在轮胎侧面上,在选择新轮胎时非常重要。

轮胎标注了它的直径、剖面高度、斜率比率和荷载指数等信息。

3、最大载荷了解轮胎最大载荷的能力可以帮助车主选择适合自己车辆的轮胎,轮胎上的最大载荷也通常在轮胎的侧面标注。

4、轮胎速度等级轮胎的速度等级被标注在轮胎的侧面上,按照其标准的格式,速度等级用了一个从 A 到 Y 的字母序列来标示了不同的速度范围。

二、轮胎磨损程度的鉴定1、磨损程度的检查磨损是轮胎老化的表现之一,轮胎表面被磨损会出现胎纹消失,轮胎的胎面会变得粗糙、不平整,这时候需要尽快更换轮胎。

2、轮胎磨损程度的识别汽车轮胎的磨损主要是侧面磨损和中央磨损,对于侧面磨损轮胎,车主可更换胎面,如果是中央磨损,表示车主经常超载或者急加速或者过快的行驶。

三、轮胎的制造日期轮胎通常会印制生产时间,该时间是由生产日、月和年组成的。

生产日期是车主购买新轮胎时需要特别关注的一点,这可通过轮胎上的“DOT”代码来识别,这个代码应该在轮胎侧面被印刷出来。

四、外观检查轮胎出现外观下沉、轮胎表面有裂痕、鼓包等问题,车主应该给予高度关注。

车主可用手掐一下轮胎的外围,如果感觉到轮胎的硬度发生变化,就需要检查轮胎是否正常或者是否有明显的气压损失。

五、轮胎噪音轮胎的噪音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行驶舒适度和安静。

车主可以开启车辆,轮胎沿着路面缓缓进行行驶,观察轮胎是否有90度位彼此间输出噪音,如果有,就说明轮胎出现了奇怪的磨损。

轮胎纹理提取与缺陷检测方法

轮胎纹理提取与缺陷检测方法

中 分 号 T3 圈 类 : P9 1
轮 胎 纹 理 提 取 与 缺 陷检 测 方 法
宋开 勇,王传 旭 ,董向鹏
( 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山东 青岛 2 6 6 ) 青 60 1

要 :为提高检测的智能化水平 ,以常见 的轮胎纹理缺 陷为对象 ,给出 2 类基于模板的轮胎缺陷检测方法。第 1 距提取轮胎 的纹理特征 ,第 2 类采 用一 维 G br a o 小波提取轮胎 的纹理特征 。通过提取并比对模板 和待检 图像 的纹理特征 ,进行
缺 陷检测 。实验结果表 明,第 2类检测方法在检测精度、检测缺陷种类等方面均优于 第 1类方法。
关健词 :轮胎纹理 ;小波变换 ;纹理缺陷 ;模板匹配 ;灰度共生矩阵 ;直方图
[ ywod It xue Wa eeT aso ( )txued fcstmpae thn ;ryl e Oo crec tx hs ga Ke r s i t tr; v l rnfr WT ;etr eet;e ltmacig ga v l —curn e r ; i o rm e re t m e C ma i t D0I 1.9 9 .s. 0—4 82 1.80 8 : 03 6 /i n 1 03 2 .0 21 7 js 0
fo tr , hes c n eh d us so e di e s o a b rt x r c x u e ̄a e r .  ̄c sd t c in i r a i e y c mp r g t es mi r i s r m ie t e o d m t o e n - m n i n lGa o o e ta tt t r e mr of i De t e e to s e l d b o a i i l i e te z n h at b t e n t x u e f a u e x r c e e pe tv l r m h e p a e a d t s ma e . x rme t lr s ls s w h t e s c n t o sb t rt a ew e e t r e t r s e ta t d r s c i e y f o t e tm lt n e ti g s E pe i n a e u t ho t a e o d me h d i e t h n h t e i s e i e e to c u a y a r d p i f r fr t n n t ed t c i n a c r c nd mo e a a t o u t t p e t h c i g o h ve m l —y e d  ̄c e k n . i c

概述车辆轮胎痕迹鉴定技术

概述车辆轮胎痕迹鉴定技术

概述车辆轮胎痕迹鉴定技术摘要不同车辆轮胎的痕迹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对车辆轮胎痕迹检验技术的回顾,分析轮胎痕迹特征,明确轮胎痕迹检验的理论基础,简述轮胎痕迹自识别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并对车辆轮胎痕迹检验技术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提出加强我国轮胎痕迹检验技术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车辆轮胎;痕迹鉴定;自动识别;发展趋势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中,地面轮胎痕迹是最常见、最有用的痕迹物证之一。

它不仅能证明道路交通事故的真实情况、查明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确定涉车案件的车型,而且还可以核实其他证据的可靠性、真实性。

因此,国内学者对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中的车辆轮胎痕迹进行了大量研究,得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并且有些研究成果已经运用到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中。

1车辆轮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相关理论1.1车辆轮胎痕迹检验的理论基础1)同一性认定:痕迹检验的同一认定是交通事故检验中最为常见也是最为常用的认定方法。

同一认定是指被寻找客体的某一方面的重要特性以痕迹的形式留在案件现场的车辆上、人体上或道路上,通过与受审查客体相关方面的比较检验,判断这两个反映形象是否出自同一客体。

2)痕迹种类认定:种类特性是某一种类的客体共同具有的,也就是说,形成某一种类客体的条件是类同的。

这种类同的条件所形成的特征总和,不会在其他种类的客体上重复反映出来。

1.2交通事故现场车辆轮胎痕迹的特定性概述汽车轮胎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汽车承担重力和传递牵引力、制动力、转向力及地面反作用力的重要部件。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轮胎作为与地面等客体相接触的部件,其特征遗留在相应的客体上,形成轮胎痕迹。

对于车辆轮胎痕迹,可以挖掘的信息较多,包括轮胎花纹、颜色、纹理密度和深度、宽度等。

1)车辆轮胎宽度的特定性:轮胎固有的截面宽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轮胎痕迹宽度特征,但是轮胎痕迹的接地宽度与轮胎固有截面宽度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因为轮胎接地宽度不仅主要取决于固有宽度,还与车辆负荷、轮胎气压及制动状态等因素有关。

橡胶轮胎痕迹的鉴定与利用

橡胶轮胎痕迹的鉴定与利用

橡胶轮胎痕迹的鉴定与利用一、轮胎痕迹的分类轮胎痕迹是指事故车轮的轮胎在事故现场留下的痕迹,即车辆行走痕迹。

可分为:胎印、拖印、擦印3种。

1、胎印即胎面花纹印迹,它是胎面附有水、油或泥浆时,在自由滚动的情况下在干燥的路面上留下的;在潮湿的杀石路面或松软的路肩及路外地上也会留下清晰的轮胎花纹印迹。

有时在松软的泥土地面上,还会留下典型的轮胎花纹印摸。

2、拖印是指在轮胎制动抱之后,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继续滑行时,轮胎与地面由于滑动摩擦而形成的“刹车拖印带”。

这种拖印,基本上与车辆的行进方向一致,有时也会因制动跑偏或外加力矩的作用有所偏离,有时因制动方式及机械原因会在地面上留下断续的不连贯拖印。

3、擦印主要是指侧滑印迹,它是指在侧滑力或纵向力、侧向力的合力作用下,在地面上形成的搓擦印迹。

这种轮胎擦印,如果是在轮胎抱死的情况下产生的,可能会出现比轮胎宽的、与轮胎相仿的连续印迹;如果是在轮胎自由转动或部分自由转动中受到了侧向力的作用,则可能出现一组斜向排例的平行短线状印迹。

二、勘察轮胎印迹的目的和方法目的是为了判断车辆肇事前的速度、行驶路线、制动效能和驾驶人采取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由于路面的坚硬程度,轮胎规格、气压量、制动效能及制动力大小等不同,因此在路面上形成的制动痕迹也就有轻有重,虚实长短不一。

对这些不同程度的制动拖印的丈量,应该从轻拖印的始端开始到后轮轴为止。

三、轮胎痕迹的勘察、提取和测量1、轮胎痕迹的勘察(1)鉴别事故现场内的轮胎痕迹,将不属于该起事故车辆的轮胎痕迹分辨并排除出进一步检验之列。

(2)判别各种轮胎印迹的造成轮胎及相关事故车辆。

(3)判定胎印、拖印、和擦印间的衔接与转折点。

(4)判定因碰撞、刮擦等原因而在轮胎印迹出现的变异点,判定拖印浓淡的纵向分布。

2、提取(1)用照相及摄像方法记录轮胎印迹的分布和走向等空间状态。

(2)用静电取痕的方法提取制动拖印及胎印、擦印中变异点的痕迹特征。

(3)对典型印膜的胎印痕迹,可采用制膜法将胎面花纹的立体图形复制下来。

法医学在鞋印与轮胎痕鉴定中的原理与操作

法医学在鞋印与轮胎痕鉴定中的原理与操作

法医学在鞋印与轮胎痕鉴定中的原理与操作法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通过运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法律等知识,对犯罪现场的证据进行分析、检验和鉴定,为司法机关提供科学而准确的证据,其中包括鞋印与轮胎痕的鉴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法医学在鞋印与轮胎痕鉴定中的原理与操作。

一、鞋印鉴定的原理与操作鞋印鉴定是通过对鞋底的特征进行观察和比对来确定鞋印的来源。

法医学鉴定鞋印的步骤如下:1. 收集鞋印:到达犯罪现场后,先使用摄影或者视频记录鞋印的位置和形状。

然后使用专门的鞋底膜或胶印纸对鞋印进行采集,保证采集到的鞋印完整且清晰。

2. 基本特征鉴定:对鞋印进行观察分析,确定其基本特征,如鞋印的形状、大小、花纹等。

通过比对鞋印的特征,可以初步判断鞋印的来源。

3. 更深层次特征比对:在初始判断确定可能的鞋印来源后,进一步比对鞋印的特征与嫌疑人的鞋底特征。

这包括比对花纹图案、磨损程度、不规则特征等。

4. 实验检测:如果初步比对的结果与嫌疑人的鞋底特征相符,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检测,如显微镜下观察、化学试剂检测等,以确认鞋印的来源。

二、轮胎痕鉴定的原理与操作轮胎痕鉴定是通过比对相关的轮胎特征和痕迹,确定车辆轮胎的种类、车型与车辆痕迹等。

法医学鉴定轮胎痕的步骤如下:1. 收集轮胎痕:到达现场后,先使用摄影或者视频记录轮胎痕的位置、形状和痕迹等。

然后使用工具或者胶印纸对轮胎痕进行采集,尽量保持轮胎痕的完整性。

2. 基本特征鉴定:对轮胎痕进行观察分析,确定其基本特征,如车轮的尺寸、花纹、胎纹等。

通过比对这些基本特征,可以初步判断车辆的轮胎类型和可能的车辆类型。

3. 更深层次特征比对:在初始判断确定可能的轮胎类型和车辆类型后,进一步比对轮胎痕的更深层次特征,如花纹形状、胎纹磨损、胎面高度等。

通过这些特征的比对,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车辆信息。

4. 实验检测:如果初步比对的结果与嫌疑车辆的轮胎特征相符,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检测,如显微镜下观察、化学试剂检测等,以确认轮胎痕的来源。

车辆轮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研究综述

车辆轮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研究综述

车辆轮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研究综述引言:随着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车辆轮胎痕迹的检验鉴定技术日益成为法医学和刑事司法领域的重要课题。

车辆轮胎痕迹的检验鉴定技术可以通过对轮胎痕迹的特征分析,判断车辆的行驶轨迹、速度以及车辆型号等信息,为交通事故的认定和司法鉴定提供有力的证据。

本文将综述车辆轮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

一、车辆轮胎痕迹的形成原理车辆轮胎痕迹是指车辆行驶时,轮胎与地面的接触产生的痕迹。

轮胎痕迹的形成原理主要包括胎纹特征、胎压特征和胎面特征。

胎纹特征是指轮胎胎面上的花纹,不同轮胎品牌和型号的胎纹特征是不同的;胎压特征是指轮胎胎面的接触压力分布情况,也会影响轮胎痕迹的形成;胎面特征是指轮胎胎面的磨损情况和材质特性,也会对轮胎痕迹的形成产生影响。

二、车辆轮胎痕迹的特征分析车辆轮胎痕迹的特征分析是车辆轮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的核心内容。

通过对轮胎痕迹的形态、长度、宽度、深度、间距等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判断车辆的行驶轨迹、速度以及车辆型号等信息。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轮胎痕迹的胎纹特征、胎压特征和胎面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车辆的具体特征。

三、车辆轮胎痕迹的检验鉴定技术1. 摄像技术:利用高清摄像设备对轮胎痕迹进行拍摄,然后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和分析轮胎痕迹的特征,如痕迹形状、长度、宽度等。

2. 三维扫描技术:利用三维扫描仪对轮胎痕迹进行扫描,得到轮胎痕迹的三维模型,进而进行形态和尺寸的测量和分析。

3. 轮胎特征数据库:建立轮胎特征数据库,通过对不同品牌和型号轮胎的特征进行采集和整理,建立起轮胎特征与车辆信息的对应关系,从而实现车辆轮胎痕迹的快速鉴定和比对。

4. 机器学习技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大量的轮胎痕迹数据进行分析和学习,建立起轮胎痕迹的模式识别模型,提高轮胎痕迹的鉴定准确性和效率。

四、车辆轮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的应用车辆轮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广泛应用于交通事故的认定和司法鉴定。

通过对事故现场的轮胎痕迹进行采集和分析,可以判断事故车辆的行驶轨迹、速度以及车辆型号等信息,从而帮助交通警察和法医学专家进行事故责任的认定和司法鉴定。

西北政法公安交通管理学实验指导10车轮印痕的检验鉴定

西北政法公安交通管理学实验指导10车轮印痕的检验鉴定

实验10、车轮印痕的检验鉴定一、实验目的勘查检验车轮印痕,是判断交通事故发生前,车辆的速度、行驶路线、制动效能和驾驶员采取措施是否及时、有效的重要依据。

车辆在行驶中发现危险情况后,驾驶员一般都要采取制动措施,制动停车后,车轮与路面因摩擦会留有炭黑的车轮印痕。

车轮印痕中有的表现为拖印,这是车辆紧急制动后车轮被抱死,在惯性力作用下,轮胎与路面摩擦呈现的拖印;有的表现为压印,这是车辆制动已开始但车轮尚未完全抱死时,车轮在滚动中与路面摩擦而形成的轮胎花纹印。

车辆在制动过程中,由于路面的坚实程度不同,轮胎规格及气压量,以及车载重量的不同,因而制动效能及制动力大小等就会不同,就会使路面上形成的制动印痕呈现出轻、重、虚、实、长、短,以及侧重和断续等不同现象。

对于这些不同程度的制动印痕,在测量时,一般从轻拖印的始端开始,到后轮轴头为止来计算距离。

二、实验内容(一)根据制动印痕,判断行驶路线。

车辆制动印痕的走向,从制动开始到停车位置的连续线,就是该车在发生事故时的行驶路线。

(二)根据制动印痕,判断驾驶员采取措施是否得当。

(三)根据制动印痕,判断行驶速度和制动性能。

通过对反应距离,迟滞距离,拖印距离等的计算分析,确定制动距离。

三、实验要求从车辆制动印痕的走向,判断机动车的行驶路线;从制动开始到停车位置的连续线,就是该车在发生事故时的行驶路线。

判断行驶路线正确与否,应勘查该车辆是否在交通规则规定的车道上或道路部位上行驶。

对此,可以从制动印痕的起迄点到车辆停住后,前后轮至路边的距离中得到证实。

四、实验方法机动车制动距离的计算方法:1、反应距离。

反应距离是指车辆在行驶中,驾驶员发现前方危险情况,意识到要停车开始,到脚踩制动踏板,但制动踏板尚未踩下时,车辆在瞬间行径的路程。

其计算方法为:反应距离(米)=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秒)χ车辆行驶速度(千米/时)驾驶员的反映时间一般设定为0.75秒,当然驶驾员如果思想集中,发现险情快,反应时间会缩短;否则,反应时间会延长。

轮胎胎纹识别与纹路质量评估技术在轮胎生产与质检中的应用教程

轮胎胎纹识别与纹路质量评估技术在轮胎生产与质检中的应用教程

轮胎胎纹识别与纹路质量评估技术在轮胎生产与质检中的应用教程轮胎是汽车行驶的关键组件之一,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性。

在轮胎生产和质检过程中,轮胎胎纹的识别和质量评估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轮胎胎纹识别与纹路质量评估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帮助读者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

一、轮胎胎纹识别技术概述轮胎胎纹识别技术是指通过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对轮胎胎面上的纹路进行自动化识别和分析。

该技术可以识别出轮胎的品牌、规格、型号以及磨损程度等信息,为后续的质量评估提供依据。

轮胎胎纹识别技术的应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轮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通过对轮胎胎纹的自动识别和分析,可以准确判断轮胎的尺寸、质量以及生产工艺是否符合要求,及时排查和修正生产中的问题。

2. 轮胎质量检测和分类:对生产出来的轮胎进行自动化的胎纹识别和质量评估,可以实现轮胎的分类和分级,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3. 轮胎磨损检测和评估:通过识别轮胎胎纹的磨损情况,可以及时评估轮胎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状态,为车辆的安全行驶提供参考。

二、轮胎胎纹识别技术的原理和方法1. 图像采集:在轮胎生产或者质检过程中,需要使用合适的图像采集设备来获取轮胎胎面的图像数据。

常见的采集设备包括高分辨率相机、激光扫描仪等。

2. 图像预处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可能存在噪声、光照不均和干扰等问题,需要通过图像预处理来提取轮胎胎纹的特征信息。

预处理的方法包括图像去噪、灰度调整、光照校正等。

3. 特征提取:在预处理后,需要从图像中提取出轮胎胎纹的特征信息,常见的特征包括纹路的形状、宽度、深度、间距等。

这些特征可以通过边缘检测、纹理分析等方法来提取。

4. 模式识别:提取出轮胎胎纹的特征后,可以利用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技术,建立识别模型和分类器。

常见的方法包括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决策树等。

5. 轮胎胎纹识别和质量评估:利用构建好的模型和分类器,对新采集到的轮胎胎纹图像进行识别和分析,得到轮胎的相关信息和质量评估结果。

车辆轮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研究综述

车辆轮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研究综述

车辆轮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研究综述车辆轮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是一种通过对车辆轮胎痕迹进行分析和比对,判断车辆是否存在犯罪活动的手段。

这项技术主要应用于刑事侦查和交通事故调查等领域。

以下是对车辆轮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的研究综述:1. 轮胎痕迹采集技术:车辆轮胎痕迹的采集是车辆轮胎痕迹检验鉴定的首要步骤。

目前常用的轮胎痕迹采集技术包括视频记录、现场勘查和轮胎痕迹铸模等。

其中,视频记录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可以直接记录车辆行驶时的痕迹情况;现场勘查则是通过对现场轮胎痕迹进行拍摄和测量,获得更为详细和准确的痕迹信息;轮胎痕迹铸模是一种将轮胎痕迹直接复制下来的技术,可以用于后续实验鉴定。

2. 轮胎痕迹比对技术:车辆轮胎痕迹比对是车辆轮胎痕迹检验鉴定的核心环节。

目前,常用的比对方法包括人工比对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比对。

人工比对是指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通过目测和对比来判断痕迹是否一致,但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结果可能存在主观性和误差;计算机图像处理比对则是利用计算机分析工具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匹配,可以提高比对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3. 轮胎痕迹分析技术:车辆轮胎痕迹分析是车辆轮胎痕迹检验鉴定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痕迹的形状、尺寸、纹理以及磨损程度等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关于车辆的运动状态、轮胎规格和使用情况等信息。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光学显微镜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光谱分析等。

4. 轮胎痕迹数据库建立:为了提高车辆轮胎痕迹检验鉴定的效率和准确性,建立轮胎痕迹数据库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轮胎痕迹数据库可以收集和存储大量的轮胎痕迹信息,供后续的比对和分析使用。

数据库的建立需要对轮胎痕迹进行标准化和分类,以便实现快速的匹配和检索。

总的来说,车辆轮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是一项复杂的技术体系,需要综合运用轮胎痕迹采集、比对、分析和数据库建立等多个方面的技术手段。

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刑事侦查和交通事故调查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司法部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然而,由于技术的复杂性和局限性,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提高检验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轮胎印痕提取方法的探究

轮胎印痕提取方法的探究

轮胎印痕提取方法的探究轮胎痕迹是以轮胎作为造痕客体,与其他物体相互作用时,留在物体表面上的结构形象痕迹。

实际工作中经常需要对汽车轮胎进行检验鉴定,怎样较好的提取平面轮胎痕迹是检验的重要条件,教材及杂志上有许多关于轮胎印痕提取方法的介绍,笔者以实际案例中成功使用一种新的方法为题材,就各种方法的优劣进行一下讨论。

案例:2014年,我市一食品加工企业被盗特制铝盘五千余个,涉案价值30余万元,嫌疑人均戴手套作案,现场遗留的有价值痕迹物证较少,勘查中提取物证较少,后经过技术人员反复细致勘查,在外围现场发现一处轮胎印痕,该轮胎印痕作用面为沙土地,遗留条件不好,技术人员对轮胎胎面宽度,轮距的距离,做了拍照、测量,由于该轮胎痕迹为仅有的价值较大痕迹,我们首先对该立体轮胎痕迹进行了提取:提取前,在轮胎痕迹上配以比例尺进行拍照,然后用石膏连续注入立体轮胎痕迹中,加入加强筋,待完全硬化后,用塑料板或金属板将其托出,提取了一枚花纹细节印痕特征点少,条件较差的立体轮胎印痕,因此,提取一份质量高、特征稳定的轮胎样本成为了鉴定的关键。

根据所测量的轮胎数据及石膏形态技术人员初步分析轮胎痕迹为小型车左侧轮遗留,花纹为横向花纹,经工作发现一辆红色面包车,且该车在胎面宽度,轮距上与遗留轮胎印痕上较符合,有作案嫌疑。

我们在一些教科书及杂志刊物上见过许多轮胎的平面痕迹的处理方法,实际工作中也多次处理过,但是比对条件差、特征点少的检材还是第一次,因此我们也是边尝试边总结。

处理方法:用清水将轮胎胎面小心冲刷干净。

要将轮胎上一些灰尘及附着物清理掉,让胎面干燥后再进行处理。

首先采用轮胎痕迹采集片提取平面轮胎样本,这种方法是目前使用的较为广泛,原理与复写纸复写一致:利用车身重量作用于该纸张上,轮胎经过的地方压力大,其压痕通过显色层粘附于下层白色纸张上,从而显现其印痕。

我们使用此方法后发现效果并不是太理想,反差不大,轮胎花纹印痕、磨损的细小特征不清晰,边缘特征分界线不是太显著。

常见车辆轮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分析及其在交通事故中的应用

常见车辆轮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分析及其在交通事故中的应用

常见车辆轮胎痕迹检验鉴定技术分析及其在交通事故中的应用对于事故车辆的责任认定,一般都是根据车辆留下的痕迹来进行的,比如轮胎痕迹的检验,使车辆的事故责任判定更为科学合理,从而来保障车主的个人权益。

一、轮胎印迹检测与鉴别技术研究的基本原理及意义(一)理论基础第一,统一认定理论。

它的基本原理是研究目标的某些特性,例如习惯的表现,物体的具体情况。

采用相同的识别原理和车辆的轮胎印迹鉴别方法,将车辆、道路等物体与被检者的特点进行比较,以确定车辆的不同部位【1】。

第二,种类认定理论。

它的基本原理是对同一性质的对象进行考察,并对它们的品种特性进行观察。

(二)重要价值一般来说,对交通事故的分析、鉴定和处理,都是通过对事故发生后留下的种种痕迹进行分析、鉴定和处理,并通过对其内部联系的分析和判断,最终得出最公正的结果【2】。

首先,车辆的轮胎识别与识别技术能够对车辆的真实情况做出客观反映,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识别,从而找到其成因;二是利用该技术对汽车的类型、大小进行精确判定,为事故调查提供依据;第三,如果出了交通事故,可以通过车轮的痕迹,判断出肇事者的行踪,并通过互联网,找到肇事者的具体位置,从而通过各种关系,为案件的侦破做好准备。

二、轮胎检测技术(一)轮胎自动测试技术国外运用互联网技术,结合自身的实际,构建了一个功能完备且强大的汽车信息库,运用数据库、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公路运输的各类问题进行了有效的处理【3】。

由于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发展相对较晚,在运用上相对落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比如,将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得到轮胎的特征信息,进而对轮胎进行进一步的识别【4】。

(二)轮胎印迹的比较鉴定在汽车车胎痕迹的识别中,通常运用对比法、物质分析法等方法,并依据统一的判断原理,将现场车辆与嫌疑车辆的轮胎进行对比,并结合汽车的各项特征,在满足相同的认定条件下,对现场车辆的车胎痕迹位置、作用方式等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车辆轮胎检验鉴定的准确定位和效率性【5】。

简析轮胎痕迹的简单认识及侦破技巧

简析轮胎痕迹的简单认识及侦破技巧

别 具 体 内容 如 下 :
( 1 ) 车辆参 数信息包 括 : 车辆名称 、 轴重 、 轴距 、 轮距 、 原
配车辆的轮胎 、 轮 胎 生 产 厂 家 以及 轮 胎 的 磨 损 程 度 ( 2 ) 轮胎 信 息 包 括 : 轮 胎的规格 、 花纹 、 宽度 、 胎 沟 数 与 生 产厂家等。 ( 3 ) 痕迹信息 包括 : 车辆名称 、 痕迹类型 、 轮胎动作 、 左 右
轮迹 、 前后 轮迹 、 痕 迹 花纹 、 痕迹宽度 、 痕迹长度 、 痕 迹 的 前 后 轮 距 以 及 路 面性 质 等 四、 车 辆 轮 胎 的分 类 组 成 轮 胎 的构 件 主要 分 为 内外 胎 与 垫 带 几 个 部 分 . 同时 针 对 规 格 不 同 的 轮胎 还 配备 有 相 应 的轮 辋 其 中外 胎 可 继 续
故 也 可 形 成 相对 较 深 的 轮 胎 痕 迹 由此 可 见 . 轮 胎 胎 面 温度 是 形 成 轮 胎 痕迹 的 重 要 条 件 . 而 对 自重 与 载 重 较 大 的车 辆 来 说. 及 时 在 轮 胎 未 产 生 较 高摩 擦 热 量 的 情 况 下 . 由 于 其 接 地 压力非常之大 . 也 可 导 致 橡 胶 磨 损 而 产 生 痕 迹
2 0 1 4年
第 1期




消 息 动 态
( 一) 轮胎痕迹的形成在搞糟路面 . 一 旦 有 车辆 实施 了 紧 急 制 动 .那 么 车 轮 势 必 会 产 生 不 同程 度 相 对 地 面 的 滑 动 . 滑 动 中其 轮 胎 与 路 面 产 生 摩 擦 . 轮 胎 橡 胶 势 必 发 生 磨 损 并 产 生 热量 . 继而可致 使橡胶 问配合剂 的炭黑会豁 着在地 面 . 最 终 留 下黑 色 的 印迹 轮 胎 痕 迹 的 产 生 也 不 只 是 因 为 车 辆 产 生 制 动 而 导 致 这

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提取及鉴定5篇

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提取及鉴定5篇

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提取及鉴定5篇第一篇: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提取及鉴定道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与理赔:第四章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提取及鉴定第一节概述一、痕迹物证的基本概念所谓痕迹物证是能够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

物证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交通事故中一般为车辆、散落物,以及留有事故痕迹的物品等。

痕迹物证是以它的存在情况、形状、质量、特性等来证明案件事实的。

因为痕迹物证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具体物品,比较容易查明,不像其他证据那样容易受到主观因素和其他复杂情况的影响,所以可用来审查其他证据的真伪。

在这里,需要单独说明痕迹的概念。

痕迹是事物运动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影像或形象。

公安、司法部门所研究的痕迹是专指犯罪行为所留下来的各种影像或反映形象,这些统称为犯罪痕迹。

这些痕迹,有的反映着作案活动过程和手段,有的则反映着作案人本身以及使用工具(如车辆)的形貌和特征,且均可用来证明犯罪事实,甚至证实犯罪人。

由于犯罪痕迹所反映的对象不同,在案件中解决的对象不同,形成研究工作的不同领域,因此又把痕迹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

1.广义的痕迹广义的痕迹,是指犯罪活动所引起(现场范围内)的一切变化而遗留下来的各种影像或反映形象。

例如,伤害人身形成的伤痕、血迹;毒害人命中的毒品和尸体;交通肇事后车辆的附加痕;撬门压锁被破坏而变形的钌铞和门框上凹痕;被翻动过的箱、柜、抽屉的凌乱状态;走动和接触物体时所留下的足迹、手印;罪犯在犯罪现场遗留下的工具、枪弹、烟头、纸片,或者从身上掉落的纽扣、毛发、分泌物、呕吐物和碎末、附着物、气味、颜色等。

这些痕迹的存在可以提供研究犯罪实施过程,分析案情性质和其他具体情节的重要材料,有的则可以提供检验鉴定的物质基础,因此在侦查案件中能起到重要作用。

广义痕迹不可能只由一门痕迹技术进行研究,有一些是法医检验的对象,有的则是刑事化学、刑事物理学、现场勘察学或者其他科学的研究对象。

2.狭义的痕迹狭义的痕迹,是指犯罪活动中使一客体作用于另一客体,前者引起后者发生形态的变化而遗留下来的反映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与理赔:第四章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提取及鉴定第二节轮胎痕迹的提取及鉴定一、轮胎痕迹的宽度及花纹轮胎是车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道路交通事故中痕迹提取与鉴定的关键部件之一。

由于轮胎与路面接触并承受车辆的重量,因而轮胎的痕迹能够反映车辆的运动轨迹,同时轮胎还有传递驱动力和制动力的作用,这就使得轮胎痕迹的变化能够真实地反映车辆运动状态的变化。

宽度和花纹是不同车辆轮胎痕迹相区别的明显标志:轮胎宽度取决于轮胎的规格和形式,相同规格和形式的轮胎充气之后其断面宽度是一定的。

例如,10.00~20的轮胎为278±5mm、6.70~13的轮胎为170±4mm等。

在相同路面、负载条件下,轮胎端面宽度越大,轮胎痕迹的宽度也越大。

轮胎痕迹的宽度还与轮胎的负载和充气压力有关。

相同的轮胎在负载加大时其变形也越大,轮胎痕迹也比负载较小时宽。

汽车制动时由于轴向载荷的作用使前轮的负载增加,因而可以从前轮的轮胎痕迹的宽度变大推断汽车的制动情况。

充气压力对轮胎痕迹的宽度也有明显影响。

因为轮胎气压低于标准对轮胎变形的影响相当于轮胎超负载的作用。

例如,轮胎气压为标准的80%,相当于轮胎在标准气压下超载20%的断面宽:气压为70%时相当于超载40%;而气压为55%时相当于超载80%。

可见在相同路面条件下,鉴别轮胎痕迹的宽度要考虑气压的影响。

车轮在路面上滚动,有时会在路面上留下和轮胎胎面花纹形状基本相似的轮胎痕迹。

轮胎的花纹形形色色,多种多样,即使是相同型号的轮胎也有多种花纹,但大体上可分为四种:纵向、横向、混合、块状,如图4-1所示。

图4-1 轮胎的花纹基本形状①纵向花纹:轮胎接触地面的花纹,朝着旋转方向排列成纵向的花纹,其形状可为直线形、波浪形、链条形、锯齿形等。

这种花纹横向滑动和上下跳动少,所以乘坐舒适,行驶稳定,主要应用于轿车、轻型客货两用车和小型载货汽车等。

②横向花纹:轮胎接触地面的花纹与旋转方向呈横向排列,花纹的种类有直线形、山形,其排列的角度有的呈直角,有的呈斜向排列。

这种花纹与纵向花纹的轮胎相比驱动力较强,制动性能好,但上下跳动较大,容易横向滑移,乘坐不舒适,驾驶稳定性差,主要用于大客车、载货车及土建用的车辆。

③纵横混合花纹:轮胎接触地面的花纹呈纵向、横向混合式,胎面中央部分是纵向花纹,左右是横向花纹。

这种花纹具有纵、横两种花纹的优点。

轮胎的中央部分花纹呈纵向使得驾驶有稳定感,而左右呈横向可以增加制动力和驱动力。

这种花纹主要应用于大客车、载货车、吉普车、土建车,有时也应用于小客车。

④方块花纹轮胎:轮胎接触地面的花纹呈方形、龟甲形以及相互独立的花纹。

这种轮胎的驱动力大,制动性好,横向滑动少。

但是这种花纹磨损较快,使用寿命短,主要应用于吉普车、越野车、建筑用车。

轮胎的尺寸因车辆的型号而不同,其花纹也因车辆的种类、用途而不同。

因此,从车辆遗留在现场的轮胎痕迹的宽度和花纹形状,可以推断出车辆的大小和种类。

从花纹的磨损程度还可推断出车辆的新旧,如表4-1所示。

除此之外,根据轮胎的花纹还可以判断出轮胎是厂家生产还是更生胎,从而可以判断装配这种轮胎的汽车新旧。

更生胎是把磨损部分重新加上一层橡胶,制作上新的花纹,重新加以利用的轮胎。

这种胎的花纹是仿造制造厂的花纹,故总有不同之处。

例如,花纹的细沟部分的间隔不太均匀,有宽有窄。

另外前后轮的左右轮胎花纹不同的车辆也不是新车,花纹的提取可用石膏或明胶纸。

二、在各种运动状态下轮胎痕迹轮胎痕迹会随着车轮运动状态而变化。

根据车轮运动状态的不同,轮胎痕迹可分为滚动痕迹和滑动痕迹两个基本类型。

1.滚动痕迹车轮在路面上作单纯滚动时留下的痕迹叫滚动痕迹。

滚动痕迹的特点是痕迹的形状与胎面的花纹基本一致。

匀速运动的车辆,其轮胎滚动痕迹是一条与轮胎宽度相当且有均匀深浅的连续压痕。

当车辆速度变化很大时,在变速的瞬间,其局部痕迹花纹有加深的现象,加深的程度与车辆的加速度的大小相对应。

2.滑动痕迹车轮在路面上不是单纯的滚动而是其着地部分与地面有相对滑动时留下的痕迹叫滑动痕迹。

根据车轮滑动的状态不同,又可分为滑转痕迹和滑移痕迹。

1)滑转痕迹滑转痕迹即车轮在部分转动的情况下与路面滑磨。

在这种情况下痕迹中不能显现出轮胎的花纹而只有粗黑的划痕。

滑转痕迹的后方有时可以看见泥砂或橡胶微粒飞溅出的痕迹。

软路面还可形成路面被车轮磨陷的情形。

当车辆紧急加速或遇到较大行驶阻力,特别在滑溜、松软路面上,可能造成驱动车轮滑转。

滑转痕迹有助于分析驱动车轮的运动状态。

2)滑移痕迹滑移痕迹即轮轴向前运动的同时,车轮在路面上边滚边滑。

滑移中如果车轮滚动的成分较多时,胎面花纹的印迹虽变形或模糊,但仍可分辨。

随着滑移成分的增多,轮胎将因与路面摩擦剧烈,使胎面橡胶分子脱落形成一条粗黑印痕。

鉴于纯滑动印迹发生在汽车制动时车轮被制动器完全抱死不转的拖滑情况,因此称这种印迹为“制动拖印”。

车轮产生滑移的方向和滑移的距离,主要取决于车辆的惯性力以及轮胎与路面的附着力,按车轮印迹的走向,现场勘查中将滑移印迹又分为纵向滑移、横向滑移和斜向滑移印迹。

不同方向滑移时的轮迹宽度有所不向。

若车轮在滑移过程中伴随有绕其垂直中线的回转运动,印迹的宽度则出现变化,如图4-2所示。

图4-2 车轮在滑移过程中宽度变化一般说来,滑移痕迹有如下特点:对于纵向滑移,其痕迹的宽度与胎面的宽度一致;对于横向滑移,其痕迹宽度等于轮胎与路面相对静止时接触面的宽度;对于斜向滑移,其痕迹宽度介于纵向滑移与横向滑移之间,当滑移方向和旋转平面的角度发生变化时,其宽度也会发生变化:三、不同气压、负载下轮胎痕迹轮胎在不同气压和负载时,其胎面与路面的接触情况不同,如图4-3所示,轮胎和路面相对滑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形状也不相同。

当气压很低或者轮胎超负荷时,其胎面将向内弯曲。

胎面象一座拱形桥,这就使得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的边缘部分的压力急剧增大,而其他部分的压力变小。

其纵向滑移痕迹一般呈双线拖痕,或者边缘的痕迹较深,中间部分较浅。

当气压很高或者轮胎轻负载,其胎面由于充气压力的作用向外弯曲,如图4-3所示,这时胎面和路面的接触较少,痕迹的宽度变窄。

图4-3 轮胎和路面相对滑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形状在紧急制动时,由于前轮的负载变大,其痕迹一般呈双线拖痕,而后轮由于负载的减小而形成比正常情况窄的拖痕。

四、不同制动状态下轮胎痕迹制动拖痕是指车轮不能自由转动时,滑行轮胎在路面上留下的黑色痕迹,它是滑移痕迹的主要形式。

由于制动时轮胎的滑移率和滑移状态不同,所以痕迹也不同。

当制动开始时,滑移率(f)由零开始增加,但是0<f<1,轮胎既有滚动又有滑动,遗留在路面上的轮胎花纹形状开始仅局部变得模糊。

但是随着滑移率的增加,这种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轮胎花纹在车辆行驶的方向上被拉长,但还是可以辨认。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制动轧印。

当车轮被抱死后,滑移率f等于1,车轮纯滑移而无滚动,使得路面上的花纹无法辨认,形成一条连续的黑色拖印。

值得注意的是,在交通事故现场,车辆在作紧急制动时并不一定就会有制动拖印的出现,这与车辆的制动性能和驾驶员的操作性能直接相关,下雨天车辆的制动拖印也不明显。

根据制动理论知道,制动拖印的出现,并不是制动的最理想的效果,具有防抱死装置的车辆,一般说来不会出现制动拖印。

因此,没有制动拖印并不能说没有采取制动措施或措施不力,这一点在处理交通事故时一定要充分考虑。

1.正常情况下的制动拖印正常情况下的制动拖印如图4-4所示。

图4-4 政正常情况下的制动拖印拖印的痕迹是两条与制动轮轮距相同的平行直线。

在车辆的前后轮轮距相同的情况下,前后轮的痕迹会在局部区域产生重叠,在重叠处痕迹会加深。

在紧急制动时,制动痕迹不一定都是连续的,有时会出现如图4-5所示的断续现象—这是由于客观原因的作用,例如车轮轴的上下振动或制动失灵,或者由于主观原因的作用,例如驾驶员有意识的交替踩制动踏板,避免车轮抱死。

图4-5 紧急制动时的制动痕迹根据制动拖印的长度可以大致计算出车辆制动开始时的行驶速度。

在逃逸案件中可以确定现场中心,推断肇事车辆的行使方向。

还可根据制动痕迹的具体情况判断肇事车辆的车况。

通常情况下,后轮的制动痕迹要比前轮的明显,也比前轮先出现。

2.制动侧滑痕迹制动侧滑是指制动时车辆的某一车轮或者全部的车轮都抱死而产生横向滑动的现象。

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轮胎在制动纵向滑移时受到侧向外力如侧向冲撞力、侧向风力、受路面不平冲击的侧向风力的作用。

另外,驾驶员操作不当,造成车辆离心力过大,也很容易造成侧滑。

如:在弯道处车辆作曲线运动制动;为回避障碍绕行时制动减速;急回转方向时制动。

侧滑的痕迹如图4-6所示,其最大的特征是左右两轮的痕迹曲率发生突变。

突变点就是侧滑的开始,’且痕迹变宽。

发生严重侧滑时,车辆将会绕其垂直轴心作大幅度回转,重心保持着向前移动,其回转的轮胎痕迹如同摆线。

图4-6 侧滑的痕迹在一般路面制动时,车辆前后轴的车轮不可能同时抱死,其抱死的时间间隔和顺序对车辆的侧滑影响很大。

在事故现场看到的大多是后轮侧滑痕迹。

这是因为驾驶员在遇到突发事件而采取紧急制动时,大多数情况是后轮先抱死。

当受到侧向力作用而发生侧滑时,侧滑本身所产生的离心力和侧滑力方向相同,从而导致侧滑加剧,车辆做大回转运动。

3.离心侧滑印在没有制动力的情况下,当侧向作用力大于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横向作用力的极限值将引起侧滑。

从形成原因上说,离心侧滑与制动侧滑有本质的区别。

如果车辆转弯时速度超过临界值或者车辆受到侧向力的作用将会引起侧滑,这种情况产生的侧滑一般是轮胎在接触面上产生局部滑移,这样一来,遗留在路面上的轮胎痕迹及其花纹就可以辨认。

这一点与制动侧滑痕迹有区别。

我们可以根据路面上的制动侧滑痕迹和离心侧滑痕迹的形态来判断车辆在侧滑或者翻车前的车速,以及驾驶员所采取的措施。

4.制动跑偏痕迹制动跑偏痕迹是指在制动的过程中,车辆没有按照原来的运动方向继续作直线运动,而是不可控制地偏向一边。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制动时左右两侧车轮的制动力不相同,车辆偏向先抱死或制动力大的一侧。

制动跑偏的痕迹如图4-7所示。

其主要特征有:图4-7 制动跑偏的痕迹①车轮两侧的痕迹不等长,外侧短,内侧长,外侧有时无明显痕迹;②痕迹一般为一条比较光滑的弧线,没有曲率发生突变的区域;③通常情况下前后两轮痕迹不重叠,后轮的痕迹向内侧偏离;④弧线曲率随着跑偏的程度不同而变化,两者成正比的关系。

5.车轮印车辆在行使过程中留在路面上的反映轮胎胎面的痕迹叫车轮印。

根据痕迹的实际形态可分为立体态车轮印和平面态车轮印。

立体态车轮印是遗留在软化的沥青、砂土、泥土等软质路面上反映轮胎花纹立体形象的痕迹。

平面车轮印的出现是因为轮胎上粘附有泥土、砂土、沥青等有色物质,因而在车辆行使过程中遗留在于净、硬质的路面上而反映轮胎凸起花纹形态的痕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