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示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志激人案例
品格教育优秀德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李明同学,男,18岁,某中学高三学生。
在高中三年期间,李明同学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热心公益,关爱他人。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了解到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状况,决定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案例经过1. 知识学习:李明同学在课余时间主动了解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包括献血的意义、流程、注意事项等,为献血做好充分准备。
2. 积极宣传:为了提高周围人对无偿献血的认识,李明同学利用学校宣传栏、班级群等渠道,向同学们宣传无偿献血的重要性,带动更多人加入到献血队伍中。
3. 献血行动:在了解到自己符合献血条件后,李明同学毅然决定参加无偿献血。
在献血现场,他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了献血过程。
4. 持续关注:献血后,李明同学没有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而放弃关爱他人的信念,他继续关注无偿献血事业,并鼓励身边的人一起参与。
三、案例效果1. 李明同学的无偿献血事迹在学校引起了广泛关注,激发了更多同学关注和参与无偿献血的热情。
2. 通过李明同学的宣传,无偿献血的知识在校园内得到了普及,提高了同学们对无偿献血的认识。
3. 李明同学的无私奉献精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为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案例启示1.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李明同学的无偿献血事迹,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能够关心他人,关爱社会,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强化德育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关注社会热点,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3. 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学校应营造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李明同学的无偿献血事迹充分体现了品格教育的优秀德育成果,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关爱他人的优秀人才。
第2篇案例背景:某中学为了加强学生的品格教育,特别开展了一系列以“诚信为本”为主题的德育活动。
德育案例范文
德育案例范文
在一次班级集体活动中,小明同学表现突出,展现出了良好的
道德品质。
这次活动是班级组织的一次义工活动,我们去帮助附近
的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整理家居。
在这次活动中,小明同学展现出
了积极的参与态度和乐于助人的品质,为大家树立了榜样。
活动当天,我们一大早就来到了老人们的家中,开始了打扫卫
生和整理家居的工作。
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但小明同学却显
得格外积极。
他不仅主动帮忙搬动家具,还细心地擦拭每一个角落,确保老人们的家里干干净净。
在整理家居时,他还主动询问老人们
的需求,帮助他们整理衣物和物品,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
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还表现出了乐于助人的品质。
有一位老人需要搬动沉重的家具,其他同学都觉得力不从心,但小
明同学毫不犹豫地走上前去,用尽全力帮助老人搬动家具,让老人
感动不已。
在活动结束后,老人们纷纷送上了诚挚的谢意,感谢小
明同学和其他同学的帮助和关心。
这次活动让我们看到了小明同学身上的优秀品质,他的积极参
与和乐于助人让我们深受感动。
作为班级的一员,他展现出了良好
的道德品质,为大家树立了榜样。
我们希望能够向小明同学学习,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乐于助人,传递正能量,为班级和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以小明同学为榜样,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人。
我们相信,在班级集体活动中,每个人都能展现出自己的优秀品质,共同营造和谐、温馨的班级氛围。
让我们携手前行,共同成长,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德育典型人物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李老师是一位在基层教育岗位上工作了多年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他所在的学校位于我国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那里的孩子们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教育资源匮乏,学习环境艰苦。
然而,李老师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潜力,他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智慧,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向知识的大门,成为孩子们心中永远的榜样。
二、案例经过1. 关爱学生,建立信任李老师深知,关爱学生是教育工作的基石。
他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成长,用自己的言行感染着每一个孩子。
在李老师的眼中,每个学生都是一颗有待发掘的宝石。
他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成长计划。
2. 言传身教,树立榜样李老师认为,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他严谨治学,勤奋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学生。
课堂上,他充满激情地讲解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课下,他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在他的带领下,学生们逐渐养成了勤奋学习、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
3. 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李老师深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他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茁壮成长。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他耐心辅导,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严格要求,引导他们不断进步。
在他的关爱下,学生们在学习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4. 家校合作,共育英才李老师注重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他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表现,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他还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增进家校之间的感情。
在家校的共同关爱下,学生们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
三、案例启示1. 爱心是教育工作的灵魂。
李老师用自己的爱心关爱学生,使他们在困难中感受到温暖,在挫折中学会坚强。
2.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 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工作中以理服人的故事
工作中以理服人的故事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有时候会遇到不同意见甚至矛盾的情况。
作为职场人士,能够以理服人,化解矛盾,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关于工作中以理服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故事一:
某公司内部项目推进中,由于各部门之间的利益纠纷,导致项目无法顺利进行。
项目负责人小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决定采取以理服人的方式来化解矛盾。
小李首先与各部门领导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了解到了各自的诉求和矛盾点。
然后,他召集了一个跨部门的会议,邀请各方一起坐下来,听取彼此的意见,并提出了一个综合考虑了所有部门利益的解决方案。
在密集的讨论和协商后,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项目终于顺利推进。
故事二:
在一家跨国公司中,销售部门和生产部门因为订单交付时间的问题产生了矛盾。
销售部门希望提前交付以满足客户需求,而生产部门却觉得时间过紧难以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
公司老板张总看到了这一情况,他决定以理服人,调解双方的分歧。
他首先听取了销售和生产部门的不同意见,然后与双方展开了系统的沟通。
在充分了解各自的难处后,张总提出了一个中庸的解决方案,即销售部门适度调整交付时间,而生产部门则增加工作量和提高效率。
最终,双方都接受了这个解决方案,工作关系也得以修复。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工作中以理服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通过倾听他人意见、理解他人难处,并提出综合考虑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可以化解工作中的矛盾,获得更好的工作效果。
在职场中,我们都应该努力培养以理服人的能力,让工作中的矛盾得到有效化解,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情理结合巧妙处理突发事件 德育案例
情理结合,巧妙处理突发事件从开始工作就一直担任班主任,见过各种各样的学生,也和学生发生了许多小故事,有感人的,也有伤心难过的;有的是教书育人的成就感,也有一些伤心难过和无法言语的挫败感。
今年班主任节学校要求班主任都写写自己的故事,我就回忆一下我和学生发生的一件小事:在我当某一届初二班主任时,有一个学生,小宇,因为家庭父母离异,所以性格有点偏激,平时上课多动总是停不下来,科任老师多次与我反映此事,我也和其家长沟通多次,效果总是不尽人意。
有天晚自习,到最后一节课,还有五分钟就响铃了,我想起来有件东西忘记在办公室,于是回去拿。
在回来的途中我听到教室里有点噪杂,于是轻轻的从后门走进去。
于是我看到坐在第一组,倒数第二桌的小宇和他的同桌小陈,嘴里叼着一根烟,拿着打火机,用火苗去烧前面一桌女生的头发,那女生还未发觉的样子。
于是我迅速走到他们跟前,拍了下他拿打火机的手。
小陈看到我就有点慌了,而小宇则不是这种表情,白了我一眼,然后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爱理不理我。
我当时心理非常生气,于是我说了句:“把烟和打火机交给我。
”小陈犹豫了下,把嘴上的烟递给我,并且说,烟和打火机都不是他的。
而小宇则仍然无动于衷,一副不爱搭理我的表情,我更加生气,觉得自己的班主任权威受到质疑,但是我知道这样的学生不能强硬,于是稍微控制了下自己的情绪,把手缩了回来,然后弯腰对他说:“先不说抽烟的事情,你烧同学的头发就是一种非常恶劣的行为,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同学痛苦的基础之上,你觉得这件事情对吗?”小宇硬邦邦的塞过来一句:“我又没有真烧,我是闹着玩的!”我说:“那你知道这样很危险吗?万一真点着了,后果会怎样你知道吗?做任何事情之前要考虑下后果,不要为了一时之快而让自己后悔终生。
你换位思考一下,要是别人捉弄你,你什么反应?”我说完这些话之后,他就不吭声了,干脆来了个“无言以对”。
这时候全班同学都把目光对着我们,整个教室安静极了,我知道我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已经变得非常关键,既不能伤害小宇小陈的自尊心,又不能损害班主任的权威。
交谈要注意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交谈要注意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以情为先是进入对方内心世界的最好的钥匙,能实现心灵的交融,才能使对方心悦诚服。
对他人表现得情真意切,关怀体贴,别人就会很容易接受你的观点;如果你公事公办、言语冰冷,往往会激起对方的反抗情绪。
没有心灵上的交流,即使再有理也很难使人信服。
如果在办事情时能够巧妙地运用感情技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能够征服对方,使对方成为情感的“俘虏”,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韩信年轻的时候,家境贫寒,还耍狠斗勇、不好学,经常到别人家里混饭吃,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市井无赖。
他在南昌亭长家中混了好几个月的饭,亭长的老婆心里很不高兴,但是却不好意思当面给他难堪,最后他们想了一个方法让韩信知难而退。
他们采用就餐时提早开饭的方法,等韩信到来时他们都已经吃完了。
韩信便明白了亭长家的意思了,再也没有去亭长家白吃白喝了。
从此,就像一只流浪狗到处觅食,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
有一天,韩信没有饭吃,就在淮阳河下的小河边钓鱼,当时有很多妇女在河边洗衣,其中一位洗衣妇看到韩信面黄肌瘦,好像很久没有吃饭的样子,便主动把自己带来的饭食让给韩信吃。
一餐又一餐,充满恩情的饭食,就这样一连10多天,天天如此,让韩信十分感动又感激,于是,便对洗衣妇说:“我将来一定要好好报答你。
”有人感恩,应该感到欣慰才对,想不到,这位妇女竟然以平淡的口吻说:“男子汉大丈夫应当自食其力,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并不希望得到什么回报。
”韩信觉得恩重如山,洗衣妇却认为,这不过是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尽管碰了一鼻子的灰,等于是被训了一顿,但这番在怜悯中带着或许是鄙视、或许是激励的话,应当对他具有相当程度的刺激作用。
当韩信功成名就之后,没有忘记这位洗衣妇的恩德,而是重重地回谢了这位恩人。
韩信在落魄潦倒的人生路途之中,却能有如此好的机遇,这种情义无价的感受,恐怕最是难得珍贵!故事中的洗衣妇,真诚的帮助让人在感谢之外,多了一分感动。
或许,正由于这份感动,才具有无意间激励韩信的足够动力,这对受助者而言,才是最为正面的效果。
品德教育经典案例(2篇)
第1篇案例一:诚实守信——小明的谎言案例描述:小明是一位诚实的孩子,但有一次他在学校不小心打破了玻璃杯,却因为害怕被批评而撒了一个小谎。
他的班主任发现了这个情况,并没有直接责备他,而是组织了一次班会,讨论了诚实的重要性。
教育启示:班主任通过班会引导学生认识到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并通过小明的故事教育孩子们,即使犯了错误,也应该勇敢承认,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案例二:助人为乐——小红的帮助案例描述:小红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老人摔倒了,她立刻上前搀扶,并帮助老人找到了家人。
这一善举被路过的同学看到,并传为佳话。
教育启示:学校通过表扬小红的行为,向学生们传递了助人为乐的精神,鼓励大家在学习生活中,也要像小红一样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案例三:勤奋好学——小杰的努力案例描述:小杰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一滴地克服了困难,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教育启示:学校通过小杰的故事,教育学生们面对困难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勤奋好学,不怕困难,勇于挑战。
案例四:团结协作——班级的运动会案例描述:在一次班级运动会上,虽然某个项目班级队员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大家并没有责怪,而是相互鼓励,共同为班级争取荣誉。
教育启示:通过这次运动会,学校教育学生们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即使个人表现不佳,也要以集体荣誉为重,共同进步。
这些案例都是品德教育中的经典,通过具体的故事和事件,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第2篇案例一:雷锋精神传承案例背景:雷锋是新中国建立后涌现出的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道德模范,他一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
教育意义:1. 集体主义教育:雷锋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倡导“钉子精神”,体现了集体主义价值观。
2. 道德实践教育:通过学习雷锋的故事,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具体实践:- 学校举办雷锋事迹展览,让学生深入了解雷锋。
- 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如帮助孤寡老人、清理社区卫生等。
班级管理理念一句话4篇
班级管理理念一句话4篇理念一句话第1篇以德示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章律人、以志激人。
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爱心呵护,鼓励学生自尊自强。
爱是一种能力,要使教育成为一个创造爱、享受爱的过程。
严律守规,学风积极向上,争做优秀班级,争做文明班级。
迎着朝阳想想今天该做什么,踏着余辉想想今天收获了什么。
团结守纪,营造文明和谐氛围;众志成城,共铸高考新辉煌。
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收起我们的茫然和尴尬,让每一个梦在响亮的日子里快乐出发。
用心去爱我的每一个学生,使他们个个都成为有才、更有德的人。
细处着手,大处育人;严字当道,爱心贯通;和谐共处,携手奋进。
以德育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用爱关注并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用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勇气将内心最深刻的爱凝成一束火焰,点亮生命的寂静。
从这个班走出的,不仅是知识的拥有者,事业的成功者,更是高尚品行的崇尚者。
以积极的态度,合理的方法,满腔的热情,管理班级,做到以情动心,以心促行。
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规范自我行为,团结友爱,共同进步,争做优秀班集体。
理念一句话第2篇1. 用赏识弘扬正气。
2. 言传身教,厚德博学。
3. 育人为本,和谐奋进。
4.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5.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6. 严加细管,走紧跟上。
7. 学问学问,不懂就问。
8. 听不如看,看不如干。
9. 自主管理,和谐八班。
10. 努力让每一个学生满意。
11. 爱心诚心关心耐心。
12. 注意力是智慧的门户。
13. 生命有限,学问无涯。
14. 百艺通,不如一艺精。
15. 学如积薪,后来者居上。
16. 学习如赶路,不能慢一步。
17. 走不完的路,知不完的理。
18. 天才是重复次数最多的人。
19. 团结拼搏共创辉煌人生。
20. 责任重于泰山,态度决定一切。
21. 既求学生升学,更求成人成才。
22. 用心管理,对每一位同学负责。
23. 既要学生成才,更求学生成人。
以德服人 德育案例 (更新)
以德服人,悦而诚服——德育工作实施典型案例转眼20多年已经过去了,学生时代,获得的大部分知识已如过眼云烟,只有专业知识我们清晰记得,而更让我们念念不忘的,是那些饱含着深刻的爱的教育。
而今,我作为三尺讲台上的一员,感受更加分明。
我们的教育,最终的目的都只有一个——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教育的方法可以是冬雪般严峻、凌厉的,也可以是春雨般温柔、含蓄的,却一定要把握好尺度。
案例描述:一大早刚踏进办公室,班长就向我报告班上的两个男生打架了!真是的!看来,今天想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是不可能的了。
于是我让班长将他们带到我的办公室。
我详细询问才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刘某因为平时比较爱说话,同学们就给他起了一个外号——“麻雀”!郭某和他在一起玩的时候,故意大声地起劲地喊他的外号。
刘某制止也不听,刘某一怒之下打了郭某一拳。
郭某认为又不是自己一个人喊刘某的外号,为什么光打自己?互相不服气,于是两人撕扯了起来。
案例分析:听完他们的话,我又找班长进行了调查,原来起外号的情况在班上比较普遍。
我陷入了深思:同学之间互起外号的事情太多了,而且可大可小。
如果有的同学感到被侮辱,自尊心受伤害,叫外号的同学却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而引起打架事件的话,性质就比较严重了。
这件事具有代表性,如果处理得当的话,既会将许多的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又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还能让同学们认识到这种行为的深处的弊害。
真是一举多得啊!好,我就进行一次透明处理吧!案例处理:一、班会活动,亲身体验回到教室,我就谁有外号进行了提问。
结果同学们的情绪都很激动,纷纷发言:“因为我带了眼镜,他们就叫我四眼!”“我的个子高,就说我是高粱!”……我发现好多同学的脸都憋红了,一副苦不堪言的神色,我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大致统计了一下,几乎每个人都有外号,有的还被人起了好几个!我让同桌互相记住对方的外号,然后在我喊“开始”的时候大声喊对方的外号。
我发现他们都一怔,可能无法理解我的做法,最终还是遵从了命令。
以理服人的案例
以理服人的案例案例一:科学实验在一次科学实验中,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证明了一个新的理论。
他们详细解释了实验的步骤、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以及最后得出的结论。
通过清晰的实验设计和可靠的数据,研究人员成功地以理服人,使其他科学家和专家接受了这个新的理论。
案例二:法律案件在一起法律案件中,律师通过提供详实的证据和合理的分析,以理服人。
他们通过引用相关的法律条款和先例,并解释如何将这些法律应用到当前的案件中,使法官和陪审团相信被告的有罪或无罪。
案例三:商业演讲一位企业家在一次商业演讲中,通过清晰的逻辑和精确的数据,以及深入的市场分析和行业见解,以理服人。
他详细解释了他的商业计划和策略,并展示了相关的成功案例,使投资者相信他的创意和潜力。
案例四:社会问题辩论在一次关于社会问题的辩论中,一位辩论者通过提供充分的事实和统计数据,以及深入的分析和推理,以理服人。
他详细解释了问题的各个方面,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使观众认同他的观点。
案例五:教育讲座一位教育专家在一次讲座中,通过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案例,以理服人。
他详细解释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并提出了改进教育系统的建议,使听众相信他的观点并愿意采纳他的建议。
案例六:科普文章一篇科普文章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以理服人。
作者解释了一个复杂的科学概念,并将其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个概念。
案例七:医学论文一篇医学论文通过详细的研究方法和准确的数据,以理服人。
作者解释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并提供了研究结果的解读和讨论,使其他医学专家相信这个研究的可靠性和重要性。
案例八:争议性问题辩论在一个争议性问题的辩论中,一位辩论者通过深入的研究和逻辑推理,以理服人。
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反驳了对方的论点,通过引用权威的研究和专家的意见,使观众相信他的观点更加合理和可信。
案例九:环境保护活动一次环境保护活动通过展示灾难性的环境破坏和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理服人。
以真实案例为切入口,展示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
以真实案例为切入口,展示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
2019年,我所教授的一位名叫小丽的学生,是一名乐于助人、有爱心的女孩子。
在小学三年级的那个学期,小丽的班级在进行一个社会实践活动,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班级学生了解社会和社会中的一些问题。
在一次社区服务活动中,小丽遇到了一个行动不便的老奶奶,这个老奶奶无法完成她自己家里的一些活动,比如扫地、擦窗、换灯泡等等。
小丽问老奶奶需要帮忙做些什么,并主动提出要帮助老奶奶完成家务活。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小丽每天放学后都会去老奶奶家里帮忙,从而解决老奶奶的很多问题。
当班主任得知这一情况后,对小丽的这种行为非常感动,并在课堂上对全班同学进行了表扬,同时让小丽成为了班级的榜样。
小丽的行为无疑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和道德的表现,这种行为具有示范意义和文化教育意义。
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塑造道德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不仅要以身作则,做好自己的榜样作用,还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由此可见,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不能只是停留在讲解道理的表面,而是要落实到日常管理和实际教育活动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不断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
班主任要想尽各种方式和手段,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和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和价值,使他们在困难情况下,能够自觉地抵制邪恶的诱惑,始终保持高尚的品德和做人的道德,从而走上正确的道路。
同时,班主任也要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不断地自我提升,以更好地开展和推进班级的德育工作。
比如,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难,建立良好的学生关系,让学生在良好的情感氛围下,感受到崇高的情操和人格境界。
此外,还要积极与家长联系,建立有利于学生德育的良好家校合作,形成德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班主任的工作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是涵养人格,引导人生的重要角色。
在此,我们呼吁全社会关注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共同肩负起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任。
德育工作案例——育人德为首 天堑变通途
育人德为首天堑变通途——德育工作案例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
以“真正”为原则,用“真心、真爱、正言、正行”真实地去教育、陶冶每一个孩子,力争让孩子们做到富有爱心,真正做到健康成长、快乐学习,落实成才先成人的目标。
这就是我从教十几年一直探索研究的养成教育。
案例一用真心、真爱去感化2009年下学期,我班转来一个叫丁然的学生,这是一个少言寡语的女孩,上课时有时会不由自主的走思,分神,听讲状态不积极。
而且每节课后,她总是一个人来去匆匆,显得落落寡欢,单薄的身影晃来晃去,很快的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次,借着送作业本的机会,我叫住了丁然同学,趁着办公室没人的时候,询问了她的家庭情况,经过交谈,得知她的爸爸因病刚刚去世,妈妈为了让她和两个姐姐上学,不得不外出打工,剩下她们姐仨和年迈的爷爷生活在一起。
看到丁然身上单薄的衣服,我的眼睛湿润了。
第二天,我把自己孩子的衣服拿了几件,趁着其他学生上体育课的机会,以纠正作业为借口,把丁然叫到宿舍,为了不让她产生自卑的情绪,我故意说是自己孩子不喜欢的,放着也是放着,扔了怪可惜的,让她帮忙给解决一下。
丁然含着眼泪接下了衣服。
此后,我发现,这个孩子上课后精神格外集中,再后来,只要是我说的话,交代的事,她每次完成的都特别认真,平时,我也会有意无意地和她谈谈心。
再经过其他老师有心或无心的表扬,笑容回到了这个女孩的脸上,一年后,丁然同学顺利地升入了初中,开始了她新的学习生活。
体会: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稚嫩中透出一点点成熟,我们老师只要能真正静下心来,用“真心”去关爱学生,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藏起你的怜悯,用朋友心、平常心去走近孩子,必将获得孩子的信任。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确实,孩子需要的并不多,每一位老师,只要能拿出“爱子爱女”之心的十分之一,就能满足这些孩子对“爱”的需求。
以德施教,以爱育人案例
以德施教,以爱育人案例《以德施教,以爱育人》在教育的长河中,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诉说,那些充满德与爱的教育瞬间,就像繁星点亮了夜空。
我认识一位小学老师,叫李老师。
她的班上有个调皮的小男孩,总是在课堂上捣乱,作业也不按时完成。
其他老师都觉得这个孩子没救了,可李老师不这么想。
她发现这个孩子其实很聪明,只是缺乏关注和正确的引导。
于是,李老师开始特别关注他。
每天放学后,李老师都会陪着他在教室里,耐心地给他讲解当天的课程,一步一步地引导他完成作业。
这个过程中,李老师从来没有责备过他,总是用温和的语气鼓励他。
“你看,这道题你差点就做对了,只要再仔细一点就好了。
”“今天你上课比昨天安静多了,进步很大哦。
”慢慢地,这个小男孩变了。
他开始主动学习,课堂上也不再捣乱,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就是以德施教,李老师用自己的耐心和包容,用对教育的尊重,改变了一个孩子的命运。
还有一个例子是关于一位幼儿园老师。
幼儿园里新来了一个小女孩,因为刚入园,非常不适应,每天都哭个不停。
这位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把小女孩抱在怀里,轻声安慰她。
她会给小女孩讲有趣的故事,带她去认识新的朋友,陪她玩游戏。
中午睡觉的时候,小女孩因为想妈妈睡不着,老师就坐在她的床边,轻轻地拍着她的背,直到她入睡。
在老师满满的爱里,小女孩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这位老师用爱育人,让小女孩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感受到了温暖和安全。
在家庭中,父母也同样可以做到以德施教,以爱育人。
我的邻居家有个孩子,从小就对绘画感兴趣。
可是他的父亲却希望他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文化课上。
但是,这个孩子对绘画的热爱丝毫没有减少。
后来,他的父亲意识到自己不能强行扼杀孩子的兴趣。
于是,他开始鼓励孩子在完成作业后画画。
他会陪着孩子去看画展,给他买绘画的工具和书籍。
父亲的转变让孩子非常开心,他在绘画上的天赋也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它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是用德去影响,用爱去滋养。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当我们把德和爱融入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时,就会发现,孩子就像花朵一样,在温暖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小学生班级德育案例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小学生班级德育案例【案例背景】散播春风细雨,润泽桃李万千。
过往的青涩被岁月抹平,多年的工作经验为我积攒到了珍贵的智慧,教育的初心在我的成长里始终如一。
在日复一日的师生相处之间,我更希望能够唤醒孩子们的幸福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努力,让这段岁月成为治愈他们一生的宝贵回忆。
【案例描述】一盒水果被放在我的眼前,来人支支吾吾,双手局促地搓在一起,稚嫩的脸上写满了紧张。
在好不容易说出一句“老师,我请你吃一盒水果”后,又挠挠头,尬笑了一声跑开。
我望着那个充满活力的背影,思绪不断飘荡回到往昔。
小曹是一个矮矮瘦瘦的男生,在这么多年的从教里,也算是个比较特别的孩子了。
小曹倒也谈不上多坏多叛逆,平日里我的管教他也多少听得进去,不至于有破坏课堂的事情出现。
可是他的个性好像过于自私了些,平日里任何事物都不愿意和同学分享,遇到冲突了也毫不退让,瘦骨嶙峋的脖颈常常涨的通红,倔强的眼睛让班上的孩子都对他厌而远之。
其实在我几次谈话的旁敲侧击下,也感觉他脑子聪明、颇有想法,可他的想法基本都不会和人诉说,根据班干部反应在上课讨论或者集体游戏的时候,小曹对的多、赢得多,可却也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想法,我行我素的风格让他在校园中没有交到一个朋友。
这颗年轻的心灵好像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令他感受不到何谓少年情谊,只能孤零零地独处在无人问津的角落里。
说起来,其实相比于小曹性格上的缺陷,更令我心忧的,是他还有稍显严重的多动习惯。
小曹的状况一度令我感到有些棘手,毕竟他怎么样也算不上是叛逆,甚至都谈不上是问题,充其量不过是特立独行的个性罢了。
可作为经历过风风雨雨的成年人,我也深知自私的性格会给人的未来产生多么消极的影响,我并不希望小曹因为少年时的观念偏颇,而给未来埋下无可预知的隐患。
思来想去,我还是觉得,应该要用关怀和爱心,慢慢帮助小曹学会怎么和人相处,并且一定要直到他改正多动的毛病。
一开始,数学课时我总是会刻意的关注小曹的动态,每次看向他时,不是在转铅笔,就是在折东西,偶尔扭来扭曲,用笔戳戳同桌,或者直接转向后排的学生聊天。
以德育人以理服人
以德育人以理服人"以德育人以理服人"是一句古训,揭示了教育的两大核心任务:德育和理性教育。
德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使其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理性教育则是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使其具备理性思考和科学求知的能力。
这句至理名言,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目标,也指引着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方向和目标。
以下将从德育和理性教育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以德育人。
德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使其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品德高尚的人常常受到社会的尊敬和欢迎,而品德败坏的人则往往会被孤立和排斥。
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以理服人。
理性教育是指以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传授正确的知识和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使他们具备理性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只有理性教育的人才,才能真正做到以理服人,而不是凭借权势和强制来进行行为的引导和规范。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德育和理性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德育是以情感为主导,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和行为规范,而理性教育则是以理性为主导,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科学精神。
德育和理性教育是统一的,只有德智兼备,才能真正做到以德育人以理服人。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以德育人,做学生的榜样;要以理服人,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
教育是一种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只有用心去爱护学生,用智慧去引导学生,才能做到以德育人以理服人。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也是孩子最早的老师,他们的行为和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
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言传身教,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和科学精神,让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就能学会以德育人以理服人。
以德育人以理服人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宗旨。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知、情、行的辩证统一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知、情、行的辩证统一本文从当今德育教育中情感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德育工作者应以理服人,以人为本,以情感人,以知、行启发人。
本文运用实例和道理,分析德育过程中,应如何做到以情育情,以情动人;以知育情,以情促知;以行育情,以情导行,从而阐述知、情、行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相互转化的,不可缺少的。
德育过程要达到好的效果,必须做到知、情、行辩证统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教育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德育工作者应不断地完善自我,用全部心血去热爱自己的事业,直至象蜡烛一样……标签:以情育情;以情动人;以知育情;以情导行德育教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极大的过程,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行规范影响的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地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盼的思想品德过程。
笔者认为,德育教育中只有能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做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知、情、行的辩证统一是彼此的关系,相互促进影响,互相转化的。
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的标志;“情”起着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
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
在当前教育阶段,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思想品德教育只考虑认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学校的教育过程,通过班会或团队活动向同学们正面宣传提倡什么。
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必行的,但抓住时机,创设自然融洽的环境,努力去激发学生自我的“内应力”与道德情感则是另一回事。
在校内,教室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
教师在这场面有的通过别开生面的班队活动;有的则是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另是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达到各种教育预期目标。
但也应看到的是,由于对学生“主体需求是内化的原动力”这一点认识不足,在如何把社会首先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方面研究不够,我们的某些方面教育就显得脆弱与生硬。
直接道德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某城市,有一位名叫李明的中学生。
李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学习成绩一般。
他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
尽管生活艰辛,但李明的父母始终关心他的成长,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然而,在成长过程中,李明逐渐发现自己对道德的认识模糊,缺乏关爱他人的意识。
在学校,他经常看到同学间因为琐事争吵,甚至动手打架;在社会上,他看到一些人在公共场合乱扔垃圾,不顾环境卫生。
这些现象让李明感到困惑,他不知道如何正确面对这些问题。
为了帮助李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学校决定对他进行一次直接道德教育。
二、教育过程1. 了解情况首先,班主任与李明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了解他在道德观念方面的困惑和需求。
在谈话中,李明表示自己不知道如何关爱他人,也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2. 设计教育方案针对李明的情况,班主任制定了以下教育方案:(1)开展道德教育讲座,邀请道德模范、优秀教师等为学生讲述关爱他人、传递温暖的故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2)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体会到关爱他人的快乐。
(3)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关爱他人的经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实施教育方案(1)道德教育讲座学校邀请了道德模范张阿姨为学生讲述她的感人故事。
张阿姨年轻时因意外失去双腿,但她并没有放弃生活,而是积极面对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残疾人士。
她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关爱他人的正能量,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
听完张阿姨的故事,李明深受感动,他意识到关爱他人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条件,只需要一颗善良的心。
(2)志愿服务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了社区清洁活动。
在活动中,李明主动承担起清理垃圾的任务,他还主动帮助其他同学,确保活动现场的卫生。
通过这次活动,李明体会到了关爱他人的快乐,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能够给他人带来温暖。
(3)主题班会在主题班会中,同学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的关爱他人的经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德示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志激人
--浅谈初中学生自主管理
自主管理也就是自我管理,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依据班级自身的力量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管理方式,班主任将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学生通过自主设计管理方案,自主落实管理措施,自主进行管理评价,最终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唯一的管理者,掌控着班级的主导权。
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必须无条件地接受班主任的引导和发号施令。
自主管理实现了班主任和学生的角色转变,班主任对学生不再是“管、卡、压”。
而是采取疏和导,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参谋,主导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学生既是被管理者,更是管理者,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呢?从事班级工作以来,我努力从以下几方面作了尝试,感觉效果较好。
现在与大家交流交流。
一、确立目标,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兴趣
进入初中,学生们普遍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深切感受到家长的期盼,希望三年后的中考能考上理想的高中。
可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学生刚入校的热情、新奇也将会逐渐消退,对自己各方面的要求将会降低。
只有树立长期目标、近期目标,增强学生自主管理意识,激发学生自主管理兴趣,才能使他们不断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在与学生交流时,得知他们对高中生
活有所了解,对高中生活很向往时,我灵机一动,开了个“我要上高中”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说出要上高中的理由,激发他们学习的斗志。
当学生们谈到初中生活紧张、忙乱时,我请学生们围绕“如何化忙乱为有序”展开讨论,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们已达成了共识——只有提高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才会有条不紊。
总之,只要发现问题我就组织学生讨论提出处理办法,真正做到班级自主管理,激发了他们对自主管理的兴趣。
这些目标是学生们针对自己的问题制定的,学生们认可它。
只有学生们自己认可了,才能以自律的姿态去践行,而不是被动的遵守。
学生们自主管理的需要被激发了——明白了自主管理是生活的需要,是成长的需要。
二、优化结构,体现学生自主管理的特色
传统的班级管理是由班主任管理班级,管理学生。
而自主管理则是由学生管理班级,学生管理学生,学生管理自己,很显然,前者的结构是单向的,而后者的结构是多维的,它比前者要更全面,更完善。
自主管理结构的突出优点在于,它体现了网络化管理的理念,形成了“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我管人人,人人管我”的良好格局。
而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课间、自习课往往会成为管理的盲区,一些违纪现象也常常会发生在这一盲区,自主管理正是依靠其自身的优点,彻底消灭了管理的盲区。
班主任只需做好指导和调控,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在自主管理中,班主任根据学生的特点,将班级的安全、卫生、学习、纪律、公物爱护等工作进行细化,进行合理配
置,科学分工,班级干部由学生自己选拔值周班长、值日班长由学生轮流担任,实行班级工作责任制,尝试运用代理班主任负责班级事务,及时传递班主任对班级的要求和下达约任务,保证班级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三、陶冶情操,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1.全员参与相互制衡
我提倡人人参与到班级的自主管理中,每位同学都要在班级自主管理中确定自己的岗位,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找到合适的管理岗位,我们尝试进行“自定岗位行动”。
让学生寻找、发现、确定自己的管理岗位,使学生在自己确定的岗位上,主动积极地履行管理职责,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在这种交互的管理活动中学生能真切体验到管理工作的价值、意义。
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管理因时而动,权力彼此制约。
如此管理,教师当然便轻松许多,又能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2、自主管理培养学生平等、互助的意识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通过民主管理、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初中学生,心理还不十分成熟,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班主任可以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将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
还要改变班干部管理制度,让学生都参与到班集体的管理当中,互相帮助,合作学习,真正成为班集体的主人,才能形成班级凝聚力。
四、强化思想,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
自主管理迎合了中学生好表现、爱竞争的心理,为每个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积极进取的平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内驱力,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人人都由原先的“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并力求做好。
他们会自觉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纪律制度,自觉维护自身形象,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班主任把班会、晨会的主导权让给学主,让他们开展管理工作的周评和日评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与小组评,学主与学主互相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评,评出优胜小组,管理标兵,守纪模范等等。
这样,获此殊荣的学生会更加努力,其他的学生也会积极争取,形成你追我赶、人人争先得良好局面。
在自主管理中,学生会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各项目标,如学习、纪律、卫生、文明礼仪等。
有了目标,学生自我管理也就有了方向,有了动力,班级构建了“班主任-- 班委会--学生自主合作小组”的三级管理目标责任,把班级管理目标层层分解,逐层落实,人人参与,人人为目标自觉努力,竞争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
在班级管理机构中有了值周班长职位,可以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真正有能力的班干部,采用值周班长轮流上岗制的办法,让每个同学参与到管理中来,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自主管理才能。
上周值周班长要对下周值周班长进行培训,讲明细则,使其明确责任与权利,恪尽职守,认真负责,尽心尽力地完成班级的工作。
随着他们勤勤恳恳的工作,他们为人处事、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协调各项事务的能力等都有了提升,走到了
同学的前面。
同学们亲眼见证每位值周班长的成长,进而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想法,想在班级工作中大显身手。
这种班级“自主管理”方式可启发、引导、激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充分发挥班级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班风和学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集体的主人。
五、协调发展,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综合素质
学生常规管理指出:要“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可见,自主管理有其独特的育人功能。
在自主管理过程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合作意识和自主剑新意识明显增强,个性得到要明显张扬。
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的参与。
通过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値观,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身心发戛发展,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学生在管理自己,管理别人,接受别人管理这一互动的过程中,自觉接受美的熏陶,情的启迪,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提高了辨别是非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
在自主管理过程中,学生懂得了如何跟同伴交往和交流,学会了怎样与别人合作;明白什么事该做,该怎样做;什么事不该做,如何抵制。
一个班级要有团队精神,所有的学生都自觉地维护班级利益,又何愁班级不强?就拿运动会来说吧,一个人心涣散的班级,往往连参加运动会的人员都凑不齐,报名时总是要班主任
三令五申;而一个有向心力的班级,学生总能自觉参与,为班级荣誉而战。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娇生惯养,与人合作的能力差。
班主任要把班级作为一个团队,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通过反复教育和开展集体活动等方式让他们意识到精诚合作的重要性,促使学生朝着共同的目标奋斗,自觉形成团结合作、互助友爱的和谐氛围,使团队精神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里。
事实证明,学生的自主管理体现的越充分,积极性就越高,班风学风就越好,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自我管理能力,为学生今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可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后备人才。
六、全面评价,激励学生自主管理的主动性
本着平等、尊重、理解、鼓励、民主的原则,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周周评、月月评的机制。
每一次评比,全班人人参与,通过讨论发现班级存在问题并及时整改。
在“同意”与“不同意”的理由前,学生们进一步认清了是非,更清楚更全面地认识了自我,找到了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从而更有了迎头赶上的激情。
在这样的评比与表彰中,后面的班干自我管理的意识更强了,参与班级管理更积极更主动了。
班级自主管理就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班主任要要求学生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学会自我约束,真正成为班集体的主人。
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都有为大家服务的美好愿望和做好工作的满腔热情,班主任应适时抓住这些优势加以培养和合理使用,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为营造优良班风
和学风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在觉醒后产生的自主潜能是无穷的,人在磨砺后形成的自主力量是强大的,人在实践中锤炼的主体人格是纯真的。
只要我们能尊重他们、相信他们,给他们机会与舞台,加强疏通与引导,相信他们一定能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