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精)
微生物学设计实验_环境微生物的检测
• 根据Logistic模型可以求出与暴露时间相对应的菌体 含量:
图3-6
•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一个具体函数关系式,这 可较准确地得出一定范围内任意时刻的细菌含量。
23
参考文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 法 微生物指标
• 姜起源,谢金星,叶俊, 《数学模型》,清华大学 出版社
• 当天平均温度14.1,当时的相对湿度82%,室外有 微风,近几天属阴雨天气。
实验步骤
• 本大组分为五小组,每组两人
• 五个小组依次测室外、实验室、厕所、大厅和超净台的微 生物含量。
• 具体步骤为:清洗双手—酒精清洁手部—用报纸包裹灭过 菌的平板到各个环境中—开盖接种半个小时—盖盖后报纸 包好拿回实验室—取出放入培养箱48小时—取出观察—对 比统计——结果分析
• 熊文山,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微生物检测方法,检测 与分析,2007年第10卷第6期
• /view/1262256.htm
24
25
4、相对于室外、大厅、厕所,教室内空气中的微生 物含量要少,教室内接种的平板里有五个菌落,这 可能跟教室内的空气相对不流通,人流较少等等因 素有关。
5、在超净台上做的实验产生了三个菌落,而且其直 径要小得多。这与其它的比较,微生物含量明显较 少。但是我们认为超净台上空气的微生物含量应该 没这么多,可能在操作中有少许污染。
• 3)同时另用一个平皿只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作为空 白对照。
• 4)待冷却凝固后,翻转平皿,使底面向上,置于 36℃±1℃培养箱内培养48h,进行菌落计数,即为 水样1ml中的菌落总数。
• 5)对每个样品都进行上面步骤并计数。
17
3、菌落计数报告方法
• 在对菌落进行计数时,需要参照GB/T5750.12— 2006中的菌落计数及报告方法。
实验二 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查
实验二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查生科15.2周罡201500181104【实验目的】1.证实实验室环境与人体表面存在微生物。
2.体会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3.了解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和应用范围,学习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技术。
4.观察不同类群微生物的菌落形态特征。
5.比较不同场所与不同条件下细菌的数量和类型。
6.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和几种常用的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
【实验原理】通过培养的方法使肉眼看不见的单个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经过生长繁殖形成几百万个聚集在一起的肉眼可见的菌落。
平板培养基含有细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当取自不同来源的样品接种于培养基上,在37℃温度下培养,1—2天内每一菌体即能通过很多次细胞分裂而进行繁殖,形成一个可见的细胞群体的集落,称为菌落。
每一种细菌所形成的菌落都有它自己的特点。
因此,可通过平板培养来检查环境中细菌的数量和类型。
每一种细菌所形成的菌落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例如菌落的大小,表面干燥或湿润、隆起或扁平、粗糙或光滑,边缘整齐或不整齐,菌落透明或半透明或不透明,颜色以及质地疏松或紧密等。
因此,可通过平板培养来检查环境中细菌的数量和类。
值得指出的是从微生物群体中经分离、生长在平板上的单个菌落并不一定保证是纯培养。
因此,纯培养的确定除观察其菌落特征外,还要结合显微镜检测个体形态特征等综合考虑。
有些微生物的纯培养要经过一系列的分离与纯化过程和多种鉴定方能得到。
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分离与纯化。
【实验器材】1.溶液和试剂牛肉膏、蛋白胨、NaCl、NaOH溶液、HCl溶液2.仪器和其他用品试管,培养皿,500mL锥形瓶,500mL烧杯,500mL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电子秤?、药匙、棉花、纱布、牛皮纸、记号笔、橡皮筋、纸绳、高压蒸汽灭菌锅、pH试纸【实验步骤】1.配制300mL牛肉膏培养基(1)在烧杯中加入300mL蒸馏水(2)依次称量0.9g牛肉膏,3.0g蛋白胨,1.5gNaCl放入烧杯中(3)待其溶解后,调节pH,使其pH值达到7.4~7.6(4)向烧杯中加入6.0g琼脂粉,并将配好的培养基倒入锥形瓶中,并塞上棉塞,瓶口及棉塞用牛皮纸包好2.高温蒸汽灭菌在3支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用棉塞塞好,3支试管口用牛皮纸包在一起。
探究题04--《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专题(解析版)
探究题04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1. 提出问题: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吗?2.作出假设: 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
3. 图示过程 4. 实验变量:细菌和真菌。
对照组:①号培养皿。
5. 实验现象:25°C 恒温培养一段时间后,①号培养皿中无菌落,②号培养皿中有较多菌落,③号培养皿有较少菌落。
6. 结论: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
1. 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配制培养基(含有机物)→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
2. 培养皿高温处理的目的:高温杀死培养皿和培养基上的杂菌,排除其他杂菌的污染。
3. 接种问题:实验中要使用无菌棉棒进行接种,不能将培养基暴露在空气中,目的是防止棉棒上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4. 结果记录问题:及时登记观察结果,这时一定要登记好日期,千万不要在实验过程中打开培养皿。
一、单选题1.细菌和真菌的培养通常包括以下步骤,请选择正确的排列顺序( ) ①配制培养基;②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③接种;④高温灭菌冷却图解实验针对演练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D.①③②④【答案】A【详解】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
因此,①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④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在进行③接种,接种后②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
注意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
故选A。
2.幼儿园的老师想让孩子知道手上有细菌或真菌,用无菌棉棒蘸取手心处,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此步骤属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A.接种B.灭菌C.配置培养基D.放在适宜的环境下培养【答案】A【详解】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
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再进行接种,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
临床微生物检验_实验二
结果: 培养基呈碱性 指示剂显红色+
AB
-+
3、氧化-发酵试验(OF)
原理:不同细菌对不同的糖分解能力及代谢产物不同, 这种能力因是否有氧气的存在而异,有氧条件下能 分解称为氧化型,无氧条件下能分解称为发酵型, 两种情况下均不分解的为产碱型。
广州医科大学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实验 第二周
实验内容
第一天:生物化学鉴定 葡萄糖、乳糖、VP、MR、硫化氢、 Indol、枸
椽酸盐、双糖铁 第二天:生物化学鉴定
苯丙氨酸脱氨酶、尿素酶、赖氨酸脱羧酶、鸟氨 酸脱羧酶、DNA酶、硝酸盐还原、氧化发酵(O/F) 第三天:生物化学鉴定
氧化酶、触酶、DNA酶试验结果观察
结果:反应结束加试剂数滴, 两液面接触处出现红色为阳 性,无色为阴性
-+
5、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原理:以枸橼酸钠为唯一碳源,磷酸铵为唯一氮源,若细菌能利
用这些盐作为碳源和氮源而生长,则利用枸橼酸钠产生碳酸
盐,与利用铵盐产生的NH3反应,形成 (NH4)2CO3,使培养基 变碱,pH升高,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由草绿色变为深蓝色
指示剂为溴甲酚紫
结果: 产酸: 分解糖(苷醇)产酸,
培养基变黄色+ 产酸产气:培养基变黄且出
现气泡+ 无变化: -
2、甲基红试验(MR)及VP试验
原理: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 酮酸可进一步被分解为乳酸、乙酸、甲酸等,而使培养基 的pH值下降至4.5以下,故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出现红色(阳 性)。有些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量少,或产生的酸进一步 转化为其它物质如醇、酮、醛、气体和水,则培养基的酸 碱度仍在pH6.2以上,故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黄色(阴性)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器材
(1)活材料:培养18h的大肠杆菌(E. coli)培养液。 (2)培养基和试剂: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14支 (每支10ml),浓缩5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无菌 酸溶液(甲酸:乙酸:乳酸=3:1:1)。 (3)器材:1ml无菌吸管、摇床、冰箱、光电比色计、 标签等。
实验方法
1、接种:按无菌操作法用吸管向每管准确加入0.2 ml 的大肠杆菌培养液。 2、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管置于摇床上,在37℃下 振荡培养。其中9支培养管分别于培养的0、1.5、3、5、 7、9、12、24和36h后取出,放冰箱中贮存,待测定。 3、比浊:以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调零 点,在光电比色计上,选用520~560nm波长进行比浊, 从最稀浓度的菌悬液开始,依次测定。
实验步骤
1.将肉膏胨淀粉琼脂培养基加热融化,待冷至45℃左右倒入无 菌培养皿内(每皿约10~
15毫升),共倒3个,静置待冷凝即成平板。
2.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接种环分别挑取大肠杆菌和活性污泥 各一环分别在4个平板上各点种4个点。倒置于37℃恒温箱内培 养24~48h。
3.观察结果,取出平板,分别在2个平板内菌落周围滴加碘液, 观察菌落周围颜色的变化。若在菌落周围有一个无色的透明圈, 说明该细菌产生淀粉酶并扩散到基质中去。若菌落周围仍为蓝 色,说明该细菌不产生淀粉酶。
实验器材
1.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2.仪器:电炉、恒温水浴锅.恒温培养箱.放大 镜。 3.试剂:硫代硫酸钠溶液。 4.其他用品:无菌采样瓶,9ml无菌水试管,无菌 培养皿(直径9cm),无菌移液管等。
实验步骤
1.水样采取 2.细菌总数测定 (1) 水样稀释:根据水样受有机物或粪便污染的程度,可用无
3.高倍镜观察
最新实验二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精)教学文稿精品课件
三、实验(shíyàn)器材
1、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 2、仪器或其他(qítā)用具、记号笔等
第三页,共11页。
四、实验(shíyàn) 步1、骤编号
任何一个实验,在动手操作前均需首先将器皿用记号笔做 上记号,写上班级、姓名、日期,本次实验还要注明处理 号,写在皿底的一边,不要写在当中,以免影响观察结果。 培养皿的记号一般写在皿底上,如果写在皿盖上,同时观 察两个以上(yǐshàng)培养皿的结果,打开皿盖时,容易混 淆。
3、将所有的琼脂平板翻转 使皿底朝上,放28℃培养箱,培养2~3 d。
第五页,共11页。
五、实验报告
(1)菌落计数 在划线的平板上,如果菌落很多而重 叠,则数平板最后1/4面积内的菌落数。不是划线的平 板,也一分为四,数1/4面积的菌落数。 (2)根据菌落大小、形态、高度、干湿等特征观察 不同的菌落特征。但要注意,如果细菌数量太多,会 使很多菌落生长在一起,或者限制了菌落生长而变得 很小,因而外观不典型,故观察菌落的特点时,要选 择(xuǎnzé)分离的很开的单个菌落。
1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2仪器或其他用具记号笔等1编号任何一个实验在动手操作前均需首先将器皿用记号笔做上记号写上班级姓名日期本次实验还要注明处理号写在皿底的一边不要写在当中以免影响观察结果
实验二环境(huánjìng)中微生物 的检测(精)
第一页,共11页。
二、基本原理
微生个体微小,种类繁多且无处不在,但肉眼不可见。若用营 养琼脂平板法进行检测,可以看到其群体结构。 平板培养基含有细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当取自不同来源 的样品接种于培养基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1~2 d内每一菌体 即能通过很多次细胞分裂而进行繁殖,形成一个可见的细胞群 体的集落,称为菌落。 每一种细菌所形成的菌落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例如菌落的大小、 表面干燥或湿润、隆起或扁平、粗糙或光滑(guāng huá),边缘 整齐或不整齐,菌落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颜色以及质地疏 松或紧密等。因此,可通过平板培养来检测环境中细菌的数量 和类型。
实验二土壤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9
5、初步鉴定 对菌体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记录结果。
10
注意事项
1. 制备土壤稀释液时,要注意应使土样均匀分散在稀释液中。 2. 2. 无菌操作。
11
实验思考
1. 在平板划线法中,为何每次都需将接种环上的残余物烧掉? 2. 为什么要涂布后的平板要先正放一段时间后再倒置培养? 3. 怎么检验培养皿上的某个单菌落是不是纯培养?
的含待分离微生物的菌液,将其分别涂布在3个牛肉膏蛋白胨培 养基上,共有9个培养基平板,标号,37℃温箱培养24~48 h。
8
4. 划线分离(划线培养) 对土壤稀释溶液微生物的培养基平板进行观察,记录区分明显
的细菌特征。挑取此细菌在新的培养基中划线培养(每种细菌培养 3个培养皿),标号,37°C温箱培养。
12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二) 土样
4
实验步骤
1. 配制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牛肉膏 蛋白胨 NaCl 琼脂 水
3g 10g 5g 15~20g 1000ml
调节pH 至7.2~7.4
5
2)121℃灭菌2释液 称取10g土样,放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
2. 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单个菌落可以是由一个 细胞繁 殖形成的。因此可通过挑取单菌落而获得纯培养的 微生物。获得单个菌落的途径可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或平板划 线等方法来完成。
3
实验器材
(一)
牛肉膏,蛋白胨, NaCl,琼脂;1mol/L NaOH, 1mol/L HCl; 三角瓶,烧杯,量筒,玻璃棒,试管,离心管(50ml)培养皿, 电子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无菌操作台,恒温培养箱,移液 枪(枪头),pH试纸(pH 6.4~8.0)。
实验二 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
实验二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微生物是生物界中最小的生物单位,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我们生活及工作的环境中,与人类的健康和环境卫生密切相关。
因此,对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可以分为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两种。
定性检测一般用于检测微生物种类的存在,而定量检测则是通过测定微生物的数量来衡量环境标准和环境质量。
为了保证环境中微生物检测的准确性,需要采用适当的采样、培养和检测方法。
采样是环境中微生物检测的第一步,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后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采样前需要先明确检测对象的种类及数量,采样时应选择合适的位置和采样器具,在规定的采样点进行采样。
对于不同的环境样品,采样器具也应因样品种类而异,如对于空气样品可采用空气孔板法或可旋式空气采样器,对于表面样品可采用棉签或含NaCl的消毒海绵。
采样完成后的样品处理涉及到微生物的分离和富集。
分离需要将微生物从样品中分离出来,可以采用滤膜法、离心沉淀法、平板培养法等分离方法。
富集则是指将微生物数量增加到检测的最小检测水平以上,可以采用预培养法、富集法、膜过滤法等富集方法。
这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样品类型、环境条件和检测目的来定。
样品处理完成后,就需要进行微生物的检测。
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包括传统的培养法、免疫学法、生物学法、分子生物学法等。
其中,传统的培养法是最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
培养法根据不同微生物种类的需求,选取适当的培养基,对样品进行培养,观察和计数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和数量,以达到定性和定量检测的目的。
免疫学法基于抗原与抗体的反应,可迅速检测到某些特定微生物,但也有其局限性。
生物学法利用微生物特有的染色噬菌体,对目标微生物的数量快速定量。
分子生物学法则利用了基因的特异性,对微生物进行精确的鉴定和定量,但其结果受到实验室操作的影响。
总之,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是环境卫生监测的重要环节,采样、样品处理和检测方法的合理选择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实验二 大肠菌群的检验
产气量与倒管:
在乳糖发酵试验工作中,经常可以看到在发酵倒管内极微少的气泡(有时比小米粒还小), 有时可以遇到在初发酵时产酸或沿管壁有缓缓上浮的小气泡。实验表明,大肠菌群的产气量, 多者可以使发酵倒管全部充满气体,少者可以产生比小米粒还小的气泡。如果对产酸但未产 气的乳糖发酵如有疑问时,可以用手轻轻打动试管,如有气泡沿管壁上浮,即应考虑可能有 气体产生,而应作进一步试验。
菌名
菌落形态
大肠杆菌测定——革兰氏染色
基本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的鉴别染色法。 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此法可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阴性菌 和革兰氏阳性菌两大类。
革兰氏染色的机理主要是利用两类细菌的细胞壁成分和结构 的不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的类脂质,而肽聚糖 的含量较少。当用酒精或丙酮酸脱色时,类脂质被溶解,增加了 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后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 果细胞被脱色,经复染后,又染上复染液的颜色。而革兰氏阳性 菌细胞壁中肽聚糖的含量多而且交联度大,类脂质含量少,经乙 醇或丙酮洗脱后,肽聚糖层的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因此细胞 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
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的关系
耐热大肠菌群的定义:能在液体乳糖培养基中35/37 ℃ 培养48h产 酸产气,并在44.5℃培养24h产酸产气的细菌(依据ISO标准)
卫生学意义
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是评价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作为食品中的粪 便污染指标。 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表明该食品有粪便污染,既可能有肠道致病 菌存在,因而也就有可能通过污染的食品引起肠道传染病的流行。 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 危害性的大小。 大肠杆菌在外界存活时间与一些主要肠道致病菌接近,它的出现预 示着某些肠道病原菌的存在,因此该菌是国际上公认的卫生监测指 示菌。近年来,有些国家在执行HACCP管理中,将大肠杆菌检测 作为微生物污染状况的监测指标和HACCP实施效果的评估指标。
空气中微生物检测
空气中微生物检测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用灭菌后的培养皿在空气中采样后并培养一段时间,测定空气中的微生物,其实验意义在于:(1)了解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状况。
(2)比较普通实验室和无菌室空气中存在的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3)验证无菌操作法在微生物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空气是人类保持正常活动的物质条件,并与人类键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空气微生物采样检测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已研制出快速、敏感、特异,自动化程度高的各类仪器,为保持高质量的空气环境,应使用正确先进的空气监测方法。
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存在着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微生物。
空气中也不例外。
虽然空气不是微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
但由于气流、灰尘和水沫的流动,人和动物的活动等原因,仍有相当数量的微生物存在。
空气中微生物的采集方法很多,主要有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监测和用自然沉降采样法进行采样。
本文就各类采样方法的性能做了介绍,使能正确选用各类采样方法。
空气微生物采样主要涉及采样器、采样介质、采样方法及检验程度4 个方面。
空气微生物采样器主要有:撞击式采样器、过滤式空气采样器、离心式空气采样器、气旋式采样器、静电沉降采样器等等。
当空气中个体微小的微生物落到适合于它们生长繁殖的固体培养基的表面时,在适温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每一个分散的菌体或孢子就会形成一个个肉眼可见的细胞群体即菌落。
观察大小、形态各异的菌落,就可大致鉴别空气个存在的微生物的种类。
本实验通过检测普通实验室和消毒后的无菌室空气中存在的微生物,从而判断无菌室的消毒效果,了解空气中常见的微生物类群。
三、实验装置与仪器1.实验仪器(1)无菌平皿,数量若干套(2)酒精灯,数量×1(3)培养箱,数量×2(4)高压蒸汽灭菌器(5)干热灭菌器(6)冰箱(7)平皿(直径9cm)(8)量筒(9)三角烧瓶(10)p H计2.实验所需试剂(1)蛋白胨,数量10g(2)牛肉膏,数量3g(3)氯化钠5g(4)琼脂15-20g(5)蒸馏水1000mL四、实验步骤1.琼脂培养基制作方法:将蛋白胨、牛肉膏、氯化钠、琼脂和蒸馏水混合,加热溶解,校正pH至7.4,过滤分装,121oC 20min分钟高压灭菌,用自然沉降法测定时,倾注约15mL于灭菌平皿内,制成营养琼脂平板。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
(1)试管编号;
(2)2只试管分别穿刺接种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 (3)37 ℃ ,培养24h 3、柠檬酸盐利用试验
(1)试管编号;
(2)2只试管分别划线接种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 (3)37 ℃ ,培养24h
四、实验结果观察与记录
1、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2、思考题:微生物生理生化反应的意义何在?
三操作步骤1微生物大小的测量1枯草杆菌标本片的制作2目镜测微尺的标定放置镜台测微尺放置目镜测微尺校正目镜测微尺计算不同放大倍数下目镜测微尺每格代表的长度3枯草杆菌大小的测量四实验报告1将目镜测微尺校正结果填入下表接物镜接物镜倍数目镜测微尺目镜测微尺每格代表的长度2在高倍镜下测量枯草杆菌大小的实验结果填入下表菌体编号长度的目镜测微尺格数宽度的目镜测微尺格数平均值菌体大小平均值m3分析实验结果一实验目的明确显微镜计数的原理
酵母菌的形态构造
线 粒 体 芽体液泡 芽 体 核 液 泡 膜 细 胞 壁 细 胞 膜
根霉(Rhizopus)
青霉(Penicillum):
曲霉(Aspergillus)
四、实验报告
1. 分析实验结果,绘制酵母菌、青霉、黑曲霉的形
态图,并注明各部位名称,。 2. 怎样才能观察到较为完整的霉菌形态,各种霉菌 制片过程中分别有哪些注意事项?
121℃,灭菌20~30min
使用时, 将培养基加热融化, 待温度降至50 ℃左右时在 100mL培养基中加入1%链霉素0.3mL
糖发酵培养基:
蛋白胨2g,葡萄糖10g, K2HPO4 0.2g, NaCl 5g, 琼脂5~6g, pH7.0~7.2 ,蒸馏水1L , 1%溴百里酚蓝 3ml. 分装试管,每管4~5cm, 112℃,灭菌30min.
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和分离纯化
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和分离纯化姓名:王韬班级:生76组号:7-2组同组人:袁堂谧实验日期:2009-11-12一、实验目的:1.熟悉常用微生物培养基配置方法。
2.联系无菌操作技术。
3.学习单菌落划线分离法。
4.通过实验认识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
二、实验原理:1.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常用的是平板分离法。
为了获得某种微生物的纯培养,一般是根据该微生物对营养、酸碱度、温度和氧的条件要求不同,而供给他们适宜的培养条件,或加入某些抑制剂造成一支其他菌生长而利于此菌生长的环境。
2.平板菌落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使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菌,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的一个单细胞。
该计数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获得活菌的信息。
三、实验材料:土壤悬液(稀释100倍),未知菌菌落平板,无菌水,取液器,培养箱,培养皿,无菌涂棒,接种环,接种针,酒精灯。
四、实验步骤:(一)培养基的制备(提前准备):肉汤蛋白胨培养基:牛肉膏2g蛋白胨4gNaCl 2g蒸馏水400mL琼脂8g1.称量:按上述配方称量各类物质。
2.溶解:在400mL水中溶解牛肉膏、蛋白胨和NaCl,混合加热溶解。
3.调pH值:调至7.2-7.44.过滤(本实验无需过滤)5.加凝固剂:加入称量好的琼脂,混合均匀。
6.分装7.包扎和灭菌8.倒平板(二)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1.采土样(已事先准备):选择较肥沃的土壤,铲去表层土,挖5-20cm深度的或特殊要求的土壤数十克,装入已灭菌的牛皮纸袋,封好袋口,做好编号记录。
2.制备土壤稀释液(已事先稀释至100倍):称取1.0g,放入盛99mL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置摇床振荡5min使土壤均匀分散成土壤悬液(10-2)。
3.继续稀释土壤悬液至合适浓度:用无菌吸头从上述稀释液中吸取0.1mL土壤悬液,注入事先装有0.9mL无菌水的Ep管中,用同样的方法,分别配置浓度为10-3,10-4,10-5的土壤溶液。
微生物实验报告(微生物形态观察、分布、灭菌消毒)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微生物实验微生物实验细菌形态观察细菌分布消毒灭菌细菌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掌握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日常维护2.掌握细菌的三种形态3.掌握临床常见细菌的形态及染色4.掌握细菌的特殊结构5.了解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及真菌的结构特点二、实验原理1. 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1. 在标本欲检部位滴一滴香柏油,然后转换油镜头2. 从侧面观察并慢慢转动粗调节器,使油镜头浸没在油滴内,当油镜头几乎接触玻片时停止转动,以免碰撞玻片,用双眼观察目镜,同时调节细调节器,直至细菌清晰3. 根据需要调节显微镜亮度2.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维护1.移动显微镜时,用右手持镜壁,左手托镜座,平端于胸前2.油镜用毕后,要立即用擦镜纸擦去香柏油;再用滴有二甲苯的擦镜纸擦油镜头;最后,用干净擦镜纸将镜头上的二甲苯擦去,以免损伤油镜头3.镜头擦净后,降低接物镜并将其转成八字形,罩好镜罩放入柜内4.做好使用记录3.微生物知识1.细菌按形态分类:球菌:球形(包括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杆菌:杆状(包括单杆菌、双杆菌、链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等)螺旋菌:螺旋状(包括螺旋菌、弧菌等)2.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核蛋白体3.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如肺炎双球菌鞭毛:又分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周毛菌。
如:变形杆菌为周毛菌菌毛芽胞:如破伤风梭菌、炭疽芽胞杆菌、肉毒梭菌4.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原核类、真核类和非细胞类。
原核类:细菌、放线菌、蓝藻、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类: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5.真菌单细胞:圆形、芽生孢子。
如:酵母菌多细胞:菌丝及孢子、孢子出芽。
如:霉菌6.白假私酵母菌(白念)生物学性状:G+单细胞真菌、芽生孢子、类酵母型菌落厚膜孢子、假菌丝有助于鉴定致病性:皮肤粘膜——鹅口疮、内脏感染、CNS感染微生物学检查:直接涂片、染色后镜检——菌体、芽生孢子、假菌丝7.新型隐球菌生物学性状:圆形酵母型菌、外周有厚荚膜(比菌体大1-3倍)致病性:吸入后侵犯皮肤、粘膜等——慢性炎症和脓肿;侵袭CNS——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微生物学检查:脑脊液离心后取沉淀、痰和脓标本直接检查;墨汁负染见出芽菌体外围有宽厚荚膜为阳性三、实验材料记号笔:1支;大镊子:1支;火柴:1盒;蜡笔:1支;试管架:1个;酒精灯:1个;接种环:1支;Olympus显微镜:1台;显微镜使用记录本:1个四、实验内容1. 观察细菌三种形态1)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子弹形)、脑膜炎双球菌(蚕豆形)、四联菌2)杆菌破伤风杆菌、白喉杆菌(异染颗粒)、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3)螺形菌弧菌——霍乱弧菌;螺菌;螺杆菌——幽门螺杆菌;弯曲菌2. 观察细菌的特殊结构芽胞、鞭毛、荚膜、异染颗粒、钩端螺旋体、幽门螺杆菌3. 绘图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肺炎双球菌(pneumo coccus);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破伤风杆菌(Clostridium Tantenus);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芽胞(spore);鞭毛(flagellum);荚膜(capsule);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五、实验结果绘8幅细菌镜下图,已交。
环境微生物实验报告
环境微生物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和群落结构的影响,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微生物的生态适应性和生长规律。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高温热带雨林土壤样品- 高山冷极地土壤样品- 淡水水样- 海水样品2. 实验方法:(1) 采集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样品,并进行处理消毒;(2) 将处理后的样品接种在含有富集培养基的琼脂平板上;(3)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微生物菌落;(4) 观察并记录不同环境条件下微生物菌落的形态和数量。
三、实验结果1. 高温热带雨林土壤样品:- 微生物种类多样,菌落数量较大;- 菌落形态呈现丰富多样性。
2. 高山冷极地土壤样品:- 微生物种类相对较少,但种群密度较高;- 菌落形态较为单一。
3. 淡水水样:- 微生物菌落数量较大,种类较为丰富;- 菌落分布均匀,密度适中。
4. 海水样品:- 微生物种类繁多,但数量相对较少;- 菌落形态呈现出细长分散分布的特点。
四、讨论与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 不同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的分布和种类产生显著影响,表明微生物在适应不同环境下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2. 高温热带雨林中的土壤微生物种类繁多,表明热带环境对微生物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高山冷极地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较少,但数量较多,可能与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微生物竞争力增强有关。
3. 淡水和海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差异较大,淡水中微生物分布相对均匀,海水中微生物种类繁多但数量稀少,这也与水生环境的特点有关。
五、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存在显著的适应性和生长规律,进一步揭示了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针对不同环境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微生物资源,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六、参考文献- Smith, J. K., & Jones, L. M. (2018).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function in soil: from genes to ecosystems. Current Opinion in Microbiology, 45, 269-273.- Wang, Y., Shurin, J. B., & Rodriguez, P. (2019).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ecology of Food and waterborne pathogens.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34(8), 643-655.。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内容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内容
实验一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
实验二微生物的斜面接种法
实验三四大类微生物菌落形态的识别
实验四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的个体形态观察
实验五酵母菌、霉菌、藻类、原生动物及微型后生动物个
体形态观察
实验六细菌的涂片及革兰氏染色法及大小测量
实验七细菌的荚膜染色法
实验八细菌的芽孢染色法
实验九微生物直接计数法
实验十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实验十一微生物的液体接种法
实验十二平板划线分离法
实验十三菌种保藏法(示范)
实验十四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1.侧臂试管三角瓶法;
2.小型台式自控发酵罐法
实验十五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实验十六水中大肠菌群的检测
实验十七应用API 20E细菌鉴定系统鉴定肠杆菌科和其它部
分革兰氏阴性杆菌
实验十八含酚废水降解细菌的分离、纯化和筛选实验十九纤维素的微生物降解
实验二十用Ames法检测环境中致突变物
实验二十一考试: 混合菌样中微生物的初步鉴定。
讲义-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
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一、实验目的1了解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状况,学习空气采样方法2掌握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二、实验原理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须环境,也是微生物借以扩散的媒介。
空气中存在着细菌、真菌、病毒、放线菌等多种微生物粒子,这些微生物粒子是空气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空气微生物主要来自于地面及设施、人和动物的呼吸道、皮肤和毛发等,它附着在空气气溶胶细小颗粒物表面,可较长时间停留在空气中。
某些微生物还可以随着空气中细小颗粒穿过人体肺部存留在肺的深处,给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也可以随着空气中细小颗粒物被输送到较远地区,给人体带来许多传染性的疾病和上呼吸道疾病。
因此,空气微生物含量多少可以反映所在区域的空气质量,是空气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参数评价空气的清洁程度,需要测定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空气污染微生物。
测定的细菌指标有细菌总数和绿色链球菌,在必要时则测病原微生物。
空气并非微生物的繁殖场所,空气中缺乏水分和营养,紫外线的照射对微生物也有致死作用。
微生物产生的孢子本身也可以飘浮到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借风力传播。
空气中的微生物中,真菌的孢子数量最多,细菌较少。
而且藻类、酵母菌、病毒都会存在于空气中。
病原菌在空气中一般很易死亡,但结核菌、白喉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流感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等,也可以在空气中存活一段时间。
尘埃多的地方,如畜舍、公共场所、医院、城市街道的空气中,微生物数量较多。
高山、海洋、森林、积雪的山脉和高纬度地带的空气中,微生物较少。
在本次实验中测量空气中微生物含量,主要是利用空气的自然沉降法,也有其它方法,如撞击法,过滤法等。
三、实验器材电炉,培养基,培养箱,无菌台,锥形瓶,培养皿,棉花塞,橡皮筋,玻棒,烧杯四、实验步骤1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50毫升,并灭菌备用2倒平板凝固完全(每板10-15ml培养基)3空气采样,在实验室的四角及中央采取五个点,每个点做两个平行,一个对照,十一个培养皿,暴露空气中10min,避开风口,离墙壁距离应大于0.5m,采样时关闭门窗,减少人员走动。
微生物学实验201310
打开皿盖,把培养基平板暴露于空气中10min,盖好皿盖; 打开皿盖,把培养基平板暴露于空气中30min,盖好皿盖;
2. 比较洗手前后手指上微生物的区别:在培养皿底部用记号笔分四个区(A、B、C、 D区),洗手前后分别用手指在培养基表面轻按。(注意不要按碎培养基。) 盖好皿盖。 3.口气中的微生物:打开皿盖,对着培养基吹气。 4.实验台面的微生物:用灭菌棉签揩拭实验台面,再用此棉签在培养基表面滚动一 下,也可用同样方法检测你所感兴趣的其他地方或物品。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分辨率
1. 放大倍数=接物镜放大倍数×
接目镜放大倍数 2. 显微镜的分辨率 是表示显微 镜辨析物体(两端)两点之间距 离的能力,可用公式表示为: D=λ/2n·sin(α/2 ) 式中D:物镜分辨出物体两点间 的最短距离。 :可见光的波长(平均0.55m) n: 物镜和被检标本间介质的折 射率。 :镜口角(即入射角)。
处理完成后,盖好皿盖,倒置培养皿,置于37℃温箱培养1-2天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五. 实验结果: 将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P8):
表1:微生物检测的结果记录表
处理方法 菌落数量 菌落特征
(大小、形状、透明 度、颜色等)
( 1)
( 2)
( 3)
( 4)
简要说明
菌落数量可用“+”和“-”来表示,从多到少依次表示为++++,+++,++,+,-
二.基本原理:
1.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P52)
每一个大方格边长为1mm, 则每一大方格的面积为 1mm2,盖上盖玻片后,载 玻片与盖玻片之间的高度为 0.1mm,所以计数室的容积 为0.1mm3。
实验二:微生物细胞大小与数量的测定
实验二:微生物细胞大小与数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显微镜测定微生物大小与血球计数板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原理。
(2)学习并掌握显微镜下测定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技术,包括目镜测微尺、物镜测微尺的校正技术与测定细胞大小的技术。
(3)了解血球计数板的结构,学习并掌握血球计数板计数微生物数量的技术,包括样品的点样、菌数计数的方法与计算。
二、实验原理1.微生物大小测定原理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也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
由于菌体很小、只能在显微镜下来测量。
用于测量微生物细胞大小的工具有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
目镜测微尺(图20-1)是一块圆形玻片,在玻片中央把5mm长度刻成50等分,或把10 mm长度刻成100等分。
测量时,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此处正好与物镜放大的中间像重叠)来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
由于不同目镜、物镜组合的放大倍数不相同,目镜测微尺每格实际表示的长度也不一样,因此目镜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时须先用置于镜台上的镜台测微尺校正,以求出在一定放大倍数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相对长度。
镜台测微尺(图20-2)是中央部分刻有精确等分线的载玻片,一般将lmm等分为100格,每格长l0μm(即0.0lmm),是专门用来校正目镜测微尺的。
校正时,将镜台测微尺放在载物台上,图 20-1目镜测微尺由于镜台测微尺与细胞标本是处于同一位置,都要经过物镜和目镜的两次放大成象进入视野,即镜台测微尺随着显微镜总放大倍数的放大而放大,因此从镜台测微尺上得到的读数就是细胞的真实大小,所以用镜台测微尺的已知长度在一定放大倍数下校正目镜测微尺,即可求出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长度,然后移去镜台测微尺,换上待测标本片,用校正好的目镜测微尺在同样放大倍数下测量微生物大小。
2.血球计数板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原理镜检计数法适用于各种含单细胞菌体的纯培养悬浮液,如有杂菌或杂质常不易分辨。
菌体较大的酵母菌或霉菌泡子可采用血球计数板;一般细菌则采用彼得罗夫·霍泽(Petroff Hausser)细菌计数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得很小,因而外观不典型,故观察菌落的特点时,
将你自己的平板结果记录于下表中。
菌落数 (近似 值) 特 征 描 写 形状 大小 色泽 光泽 高度
皿号
透明 表面 边缘 度
1 2 3 4 CK
菌落特征描写方法如下:
① 形状:圆状、丝状、不规则状、假根状 。
② 大小:以直径表示。
③ 表面:光滑、干燥、湿润、皱褶。
三、实验器材
1、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
2、仪器或其他用具、记号笔等
四、实验步骤
1、编号
任何一个实验,在动手操作前均需首先将器皿用记
号笔做上记号,写上班级、姓名、日期,本次实验 以免影响观察结果。 培养皿的记号一般写在皿底上,如果写在皿盖上,
还要注明处理号,写在皿底的一边,不要写在当中,
同时观察两个以上培养皿的结果,打开皿盖时,容
易混淆。
2、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
(1)空气 将一个牛肉膏蛋白胨平板放在桌面上,移去皿 盖,使其暴露在空气中5-10min后盖上皿盖。 (2)手指 移去皿盖,用手指在琼脂平板的表面轻轻地来 回划线,盖上皿盖。 (3)头发 取头发一根,在平板表面任一方向划线 3~5条, 盖上皿盖。 (4)咳嗽 将揭开皿盖的琼脂平板放在离口约 6~8cm处, 对着琼脂表面用力咳嗽,然后盖上皿盖。
3、将所有的琼脂平板翻转
使皿底朝上,放28℃培养箱,培养2~3 d。
五、实验报告
(1)菌落计数 在划线的平板上,如果菌落很多而
重叠,则数平板最后1/4面积内的菌落数。不是划线
的平板,也一分为四,数1/4面积的菌落数。
(2)根据菌落大小、形态、高度、干湿等特征观察
不同的菌落特征。但要注意,如果细菌数量太多, 会使很多菌落生长在一起,或者限制了菌落生长而 要选择分离的很开的单个菌落。
④ 光泽:玻璃状、蜡质状、油脂状。
⑤ 高度:扁平、隆起、凹下。
⑥ 透明程度:透明、半通明、不透明。
⑦ 边缘:整齐、不整齐。
1.比较各种来源的样品,哪一种样品的平板菌落 数与菌落类型最多? 2.通过本次实验,在防止培养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污染和防止细
菌的扩散方面,你学到些什么?有什么体会?
实验二 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环境中微生物的存在。 2、比较来自不同场所与不同条件下细菌的数量和类型。 3、观察不同类型微生物的菌落形态特征。 4、体会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初步建立微生物工作者必须 具有的“无菌”概念。
二、基本原理
微生个体微小,种类繁多且无处不在,但肉眼不可见。若用营 养琼脂平板法进行检测,可以看到其群体结构。 平板培养基含有细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当取自不同来源 的样品接种于培养基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1~2 d内每一菌 体即能通过很多次细胞分裂而进行繁殖,形成一个可见的细胞 群体的集落,称为菌落。 每一种细菌所形成的菌落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例如菌落的大小、 表面干燥或湿润、隆起或扁平、粗糙或光滑,边缘整齐或不整 齐,菌落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颜色以及质地疏松或紧密等。 因此,可通过平板培养来检测环境中细菌的数量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