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石斑鱼刺激隐核虫病发病规律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岛石斑鱼刺激隐核虫病发病规律调查
王永波;王秀英;刘金叶;刘天密
【摘要】采用定点采样检测和重点区域重点检测的方法,调查了2014-2015年间海南岛主要石斑鱼养殖区刺激隐核虫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规律.结果显示,石斑鱼刺激隐核虫病总体发病率稍微降低,其中,点带石斑鱼、斜带石斑鱼、豹纹鳃棘鲈最容易寄生暴发刺激隐核虫病;从石斑鱼养殖区发病地理位置分析,刺激隐核虫病主要集中在文昌到万宁等东部沿海地区;从流行季节分析,当水温低于25℃时文昌至万宁沿海每年的春夏、秋冬之交均会大量发病,在琼海欧村、万宁港北均出现大量暴发而导致整塘死亡的个案.
【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6(043)005
【总页数】5页(P152-156)
【关键词】海南岛;刺激隐核虫病;石斑鱼;流行性
【作者】王永波;王秀英;刘金叶;刘天密
【作者单位】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海口570203;海南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海南海口570200;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海口570203;海南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海南海口570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41.5;S965.334
王永波,王秀英,刘金叶,等.海南岛石斑鱼刺激隐核虫病发病规律调查[J].广东农业科学,2016,43(5):152-156.
目前,海南岛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石斑鱼养殖和育苗生产基地,建有完善的石斑鱼亲鱼培育、人工育苗、标粗、养成、加工销售产业链。
据海南省海洋渔业厅和海南省南海鱼类苗种协会数据统计,2015年全省石斑鱼苗种年产量达2亿尾以上,其中石斑鱼苗种约70%销往广东、广西、福建和越南,苗种产量位居全国首位,
养殖商品鱼产量达3万t以上,养殖的石斑鱼主要有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驼背鲈(Cromileptesaltivelis)和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等7大品种,养殖方式主要有近岸网箱(渔排)养殖、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1]。
随着海南岛周边海域石斑鱼养殖规模不断增大,养殖环境日益恶化,石斑鱼养殖病害频发,其中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作为一种
世界性的热带、亚热带海水鱼类寄生虫,对海南省石斑鱼养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我国已有学者对刺激隐核虫病的生活史[2-4]、趋化性[5]、免疫应答
[6-8]、药物筛选[9-10]、防治方法[11-13]和流行病学[14-15]进行了
深入细致的研究。
而有关海南岛地区石斑鱼刺激隐核虫病的发病规律未见报道。
本研究依托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琼海科研基地,通过走访调查结合现场检测的方式对海南省石斑鱼主要养殖区近年的发病情况进行检测和观察,旨在找出海南岛石斑鱼刺激隐核虫病的发病规律,为该病的防治提供数据参考。
2014—2015年定期到海南岛石斑鱼主要养殖区,选取文昌冯坡、琼海椰林、万
宁港北、陵水新村、三亚崖城、儋州海头等作为监测点(图1)进行现场抽样检测,并走访当地石斑鱼养殖户、渔药店经销商等咨询了解该地区石斑鱼刺激隐核虫病的
发病流行情况,选定琼海椰林作为长期观察监测点进行不间断检测。
本调查采用检出率和发病率来衡量各地石斑鱼刺激隐核虫发病情况,其中,检出率=镜检出滋养体样本鱼个数/总取样数;发病率=需要用药物治疗的池塘(水泥池)/抽样总数,并参考当地渔药店经销商检测数据,综合评估当地的石斑鱼刺激隐核
虫发病率。
调查发现,2014—2015年间,海南岛主要石斑鱼养殖区的刺激隐核虫病总体发
病率明显降低,对海南省石斑鱼养殖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远比不上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病、瘦身白便、红头红嘴等病害造成的损失;从海南岛主要石斑鱼养殖品种来看,点带石斑鱼、斜带石斑鱼、豹纹鳃棘鲈最容易寄生暴发刺激隐核虫病,而养殖数量巨大的珍珠龙胆石斑鱼、龙胆石斑鱼发病率相对较低;从该病发病地理位置分析,该病发病较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文昌至万宁等东部沿海地区;从流行季节分析,该病的暴发跟水温关系密切,对于池塘养殖的点带石斑鱼、斜带石斑鱼和水泥池养殖的豹纹鳃棘鲈,当水温低于25℃时即每年春夏、秋冬之际均会大量暴发石斑鱼
刺激隐核虫病。
2014年琼海海欧村和2015年万宁港北均出现池塘养殖的点带石
斑鱼暴发该虫病而导致整塘死亡的个案。
2.1 文昌冯坡翁田地区
该地区石斑鱼养殖品种主要以珍珠龙胆石斑鱼为主,占比达80%以上,其他品种
以点带石斑鱼、斜带石斑鱼、驼背鲈、豹纹鳃棘鲈为主。
其养殖模式主要有水泥池鱼苗标粗、养殖和池塘养殖。
2014—2015年间现场检测和走访调查的结果见图2。
根据检测点现场检测数据规律发现,该地区全年均能检测到刺激隐核虫滋养体,其中 2014年3、11月,2015年3、5、10月该虫病检出率较高,均超过70%,这段时间该地区水温均在25℃以下,珍珠龙胆石斑鱼、点带石斑鱼、斜带石斑鱼、
驼背鲈、豹纹鳃棘鲈几乎全年都能检测出携带该虫病原;虽然近两年内该地区没有大面积暴发石斑鱼刺激隐核虫病,但水泥池养殖的豹纹鳃棘鲈、池塘养殖的点带石
斑鱼、斜带石斑鱼发病率较高,其中2014年3、11月,2015年3、5、10月发病率均高于30%,当地养殖户一般采用甲醛、阿维菌素等广谱杀虫药防治即可控
制住大面积损耗。
2.2 琼海欧村到烟墩地区
该地区石斑鱼养殖品种主要以珍珠龙胆石斑鱼为主,占比达70%以上,其他品种
以点带石斑鱼、斜带石斑鱼、棕点石斑鱼、豹纹鳃棘鲈、驼背鲈、龙胆石斑鱼为主。
其养殖模式主要有水泥池鱼苗标粗、养殖和池塘养殖。
2014—2015年间现场检
测和走访调查的结果见图3,根据检测点现场检测数据规律发现,该地区各品种石斑鱼全年均能检测到刺激隐核虫滋养体,其中2014年11月、2015年5月检出
率均超过90%,2014年3月、2015年3月和10月检出率超过80%,这段时间该地区水温均在25℃以下;两年内该地区出现过两次暴发性石斑鱼刺激隐核虫病,均为池塘养殖的点带石斑鱼和斜带石斑鱼,水泥池养殖的豹纹鳃棘鲈。
其中池塘养殖的点带石斑鱼发病率较高,珍珠龙胆石斑鱼、棕点石斑鱼和龙胆石斑鱼发病率相对较少,总体发病率在2014年11月、2015年5月和10月,均高于50%。
2.3 万宁港北小海地区
该地区石斑鱼养殖品种主要以珍珠龙胆石斑鱼为主,占比达70%以上,其他品种
以点带石斑鱼、斜带石斑鱼、棕点石斑鱼、龙胆石斑鱼为主。
其养殖模式主要为池塘养殖和近岸网箱养殖。
2014—2015年间现场检测和走访调查结果见图4,根据检测点现场检测数据规律发现,该地区各品种石斑鱼全年均能检测到刺激隐核虫滋养体,其中2014年3、11月,2015年3、5、10月检出率均超过80%,这段时间该地区水温均在25℃以下。
2015年10月该地区出现1例池塘养殖的点带石斑鱼暴发刺激隐核虫病全塘死亡事件。
鱼排养殖和池塘养殖的点带石斑鱼发病率较高,珍珠龙胆石斑鱼次之,该地区石斑鱼总体发病率2014年3、11月,2015年3、5、10月均高于50%。
2.4 陵水新村港地区
该地区石斑鱼养殖品种主要以珍珠龙胆石斑鱼为主,占比达80%以上,其他品种
以棕点石斑鱼、豹纹鳃棘鲈为主。
其养殖模式主要有近岸网箱养殖、水泥池鱼苗标粗、养殖和池塘养殖。
2014—2015年间现场检测和走访调查结果见图5,根据检测点现场检测数据规律发现,该地区各种石斑鱼品种全年均能检测到刺激隐核虫滋养体,2014年3、11月,2015年3、5月总体检出率均超过40%;两年内该地
区没有发生过暴发性的石斑鱼刺激隐核虫病,仅见偶尔发病水泥池,发病率低于20%。
2.5 三亚崖城乐东黄流地区
该地区石斑鱼养殖品种主要以珍珠龙胆石斑鱼为主,占比达80%以上,其他品种
以龙胆石斑鱼、棕点石斑鱼、豹纹鳃棘鲈、驼背鲈为主。
其养殖模式主要有水泥池鱼苗标粗、养殖和池塘养殖。
2014—2015年间现场检测和走访调查结果见图6,根据检测点现场检测数据规律发现,该地区各品种石斑鱼全年均能检测到刺激隐核虫滋养体,2014 年3月、2015年3月和5月检出率超过40%;两年内该地区没有发生过暴发性的石斑鱼刺激隐核虫病,仅见偶尔发病水泥池,发病率低于20%。
2.6 儋州海头地区
该地区石斑鱼养殖品种主要以珍珠龙胆石斑鱼为主,占比达95%以上,其他品种
如点带石斑鱼等占比较小。
其养殖模式主要有水泥池鱼苗标粗、养殖和池塘养殖。
2014—2015年间现场检测和走访调查结果见图7,根据各检测点现场检测数据规律发现,该地区全年均能检测到刺激隐核虫滋养体,数量较其他地区相比明显偏少,仅在2015年3月和5月的检出率达40%;两年内该地区没有发生过暴发性的石
斑鱼刺激隐核虫病,仅见偶尔发病水泥池,发病率低于20%。
3.1 海南岛石斑鱼刺激隐核虫病发病季节分布
海南岛养殖的石斑鱼几乎全年都能检测出刺激隐核虫滋养体,冬季发病率最高,夏
季发病率最低,通常在每年的春夏(3~5月初)和秋冬(10月底至12月)之际
容易集中暴发刺激隐核虫病,严重时死亡率达60%以上,此时海南岛养殖海域水
温通常低于25℃,这跟我国学者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7]、大
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11]、黑碉(Sparus macrocephalus)[12]、大菱鲆(Psetta maxima)[13]、斜带石斑鱼[16]等海水鱼类暴发刺激隐核
虫病时的水温条件的报道基本一致。
福建罗源湾[14]、宁德[17]、霞浦[18]等海区养殖的海水鱼类刺激隐核虫集中暴发时的养殖水温一般都在25℃左右暴发,跟海南岛地区石斑鱼暴发刺激隐核虫病时的水温一致。
可见,在海南岛养殖水温降到25℃及以下时,石斑鱼极易暴发刺激隐核虫病,因此,养殖户在养殖水温降至25℃以下前要做好预防工作,并适时调整养殖水体环境,尽早预防,避免刺激隐
核虫病大规模暴发。
3.2 海南岛石斑鱼刺激隐核虫病发病空间分布
2014—2015年间,从海南岛刺激隐核虫病发病地理位置分析,该病发病较严重
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文昌至万宁等东部沿海地区,原因如下:一是海南岛文昌至万宁地区是海南岛石斑鱼育苗、标粗、养殖等开展时间最早、养殖品种最集中、养殖密度最大的地区,拥有养殖规模大小不等的石斑鱼苗种标粗生产企业、个体户等数万家,拥有大量的石斑鱼商品鱼养殖池塘、水泥池车间等,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十分适合刺激隐核虫病的快速传播,这跟网箱养殖海水鱼类暴发该病的原因相类似[17,19];二是该地区养殖户喜欢养殖点带石斑鱼、斜带石斑鱼等传统石斑鱼
品种,而在调查中发现点带石斑鱼、斜带石斑鱼和豹纹鳃棘鲈这3个石斑鱼品种
最容易寄生刺激隐核虫,其次为棕点石斑鱼、珍珠龙胆石斑鱼、驼背鲈、龙胆石斑鱼,导致了该地区刺激隐核虫病高发;三是该地区从每年10月底到第二年5月初,养殖水温长时间低于25℃,再加上养殖环境质量逐年下降,海区富营养化严重,
为刺激隐核虫的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
3.3 海南岛石斑鱼养殖总体发病情况分析
2014—2015年间,海南岛养殖石斑鱼暴发的病害主要有育苗阶段的神经坏死病
病毒病,苗种标粗阶段的寄生虫病(刺激隐核虫、车轮虫、瘦身白便)、细菌性疾病(弧菌性烂身、红头红嘴等)、商品鱼养殖阶段的寄生虫病(刺激隐核虫、车轮虫、淀粉卵鞭虫)、细菌性疾病(肠炎、红头烂嘴等)等。
总体来看,近年来由于海南岛大力推广珍珠龙胆石斑鱼养殖等原因,造成海南岛石斑鱼养殖区的刺激隐核虫病总体发病率较前几年相比明显降低,对海南省石斑鱼养殖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远轻于石斑鱼病毒性疾病(如神经坏死病病毒病)、寄生虫病(如瘦身白便)和细菌性疾病(如红头红嘴)。
【相关文献】
[1]沈铭辉,王永波,梁松,等.海南省热带水产苗种产业发展行动计划[Z].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2015.
[2]池洪树,龚晖,柯翎,等.刺激隐核虫在褐牙鲆上的传代及其生活史观察[J].广东农业科学,2014,41 (10):98-101.
[3]徐润林,江静波,陈毕生.刺激隐核虫生活史的光镜观察[J].海洋科学,1992(3):42-44. [4]黄玮,马跃,李安兴.人工感染的刺激隐核虫各期虫体的超微结构[J].水产学报,2005,29(5):635-642.
[5]邹峰,苏永全,覃映雪,等.海水鱼类寄生虫刺激隐核虫趋化性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3,44(4):1003-1007.
[6]尹飞,龚颀杨,施兆鸿,等.刺激隐核虫感染对褐菖的胁迫及鱼体的免疫应答[J].水生生物
学报,2014 (4):681-688.
[7]但学明,李安兴,林小涛,等.卵形鲳鯵对刺激隐核虫的免疫应答和免疫保护研究[J].水生
生物学报,2008,32(1):13-18.
[8]邱军强,刘玮,杨先乐,等.刺激隐核虫免疫学研究进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10):787-788.
[9]黎睿君,刘芳,王方华,等.黄斑蓝子鱼皮肤黏液对刺激隐核虫及一些病原菌的抑杀作用[J].水生生物学报,2013,37(2):243-251.
[10]马宁,黎铭,李旻,等.中草药浸出液体外杀灭刺激隐核虫的效果[J].江西农业学报,2015,27(11):95-98.
[11]王忠华,张辰仓,王印庚,等.网箱养殖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及其防治[J].水产科技情报,2012(6):293-298.
[12]毛国民,辛俭,於海滨,等.黑鲷刺激隐核虫的防治研究[J].现代渔业信息,2005,20(9):24-25.
[13]王印庚,刘志伟,林春媛,等.养殖大菱鲆隐核虫病及其治疗[J].水产学报,2011,35(7):1105-1112.
[14]陈添铮.福建罗源湾海区刺激隐核虫发生周年变化以及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3):174-176.
[15]苏跃中.福建省主要养殖区海水网箱养殖鱼类刺激隐核虫病的调查及防控对策[J].水产科技情报,2009,36(1):4-7.
[16]张海发,黄国光.斜带石斑鱼(青斑)刺激隐核虫病治疗试验[J].江西水产科技,2000(2):17-18.
[17]刘振勇,谢友佺,林小金,等.福建宁德海水鱼类刺激隐核虫病流行病学的研究[J].福建水产,2014 (5):29-35.
[18]孙志宇,郑昌峰,武晓燕,等.福建霞浦海区刺激隐核虫虫株鉴定及生活史观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2):101-108.
[19]曾庆雄,李安兴,夏思源,等.网箱养殖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的发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江西水产科技,2007(6):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