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专业知识

合集下载

艾灸与养生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艾灸与养生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 4、安全、对皮肤无任何副作用,标本兼治。
• 5、中药直接穿透导入人体病灶部位,安全高效祛除体内 的风、寒、湿、热、毒,达到有病治病,无病防身的目的
艾灸与养生知识讲座
19
艾灸的分类—五行粉灸
• 五行粉灸的特色 • 根据中草药的五行特性、五行相生相克、草本归经的原理配置而
成。采集于不同方位和季节,有效调整五脏、五官、五体、五志、 五气。 • 功效:融合点穴、按摩、刮痧、拔罐、针灸、艾灸等疗法的作用。 排出六淫邪气,对颈椎、肩周、腰椎、关节、妇科、乳腺等问题 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艾灸与养生知识讲座
主要内容
• 简介 • 常见病的艾灸治疗禁忌
• 历史 • 注意事项 • 作用
• 灸术
• 艾灸的器具
• 艾灸的分类
• 艾灸与美容
• 艾灸与丰胸
• 艾灸与减肥
• 艾灸与养生
艾灸与养生知识讲座
2
一、什么是养生?
▪ 养生:
▪ 生:生命、生存、生长、生活等; ▪ 养: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 ▪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
▪ 十七、八岁时灸风门,预防感冒,古代日本人认为感冒是万病之首; ▪ 二十四、五岁,灸三阴交,意在增强生殖能力; ▪ 三、四十岁,灸足三里,可以促进脾胃功能、防止疾病、增加寿命; ▪ 老年,为防止视力衰退,灸足三里及曲池,灸曲池使眼睛明亮,牙齿坚固。 ▪ 日本民间提倡婴儿期灸身柱,即婴儿出生后不久,用小麦粒大的艾炷灸身柱穴,3壮左右 ,连续灸三日至十数日不等,可以促进健康发育。 ▪ 韩国基本每家医院都有一个“灸房” 。韩国电视剧。
• 五行粉的药诊 • 1、温刺而不舒服——体内有炎症 • 2、不温热——体内寒气重 • 3、皮肤干——体内多有燥邪 • 4、流毒水——体内湿气重 • 5、皮肤痒——体内有风邪 • 6、小红疹、水泡——体内有湿热、湿毒

艾灸健康宣教知识

艾灸健康宣教知识

艾灸健康宣教知识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中国已经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它以艾叶为主要原料,结合点燃的方法,通过将热量传导到人体特定穴位上,起到保健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艾灸的健康宣教知识。

一、艾灸的原理和理论艾灸疗法基于中医的经络学说,认为人体有经络系统,通过经络可以调节和平衡人体的阴阳五行。

艾灸在特定穴位上进行,通过热力的刺激,调节经络功能,促进气血流通,增强免疫力,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

因此,艾灸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和治疗一系列疾病上。

二、艾灸的适应症1.慢性疲劳综合征:艾灸可以改善身体疲劳,增强体力,提高睡眠质量。

2.肩颈痛和腰椎间盘突出:艾灸能够舒缓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病变部位的修复。

3.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等,艾灸可以调理气血,缓解痛经症状。

4.消化系统问题:厌食、腹胀、便秘等,艾灸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5.免疫力低下和亚健康状态:艾灸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艾灸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时间:艾灸一般在早晨、下午、晚上休息时进行,避免在饭后或空腹时进行。

2.选择适当的穴位:艾灸的穴位需要根据具体病症选择,因此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3.掌握火候和时间:艾灸时需要注意火候和时间的掌握,避免烧伤皮肤或过度刺激。

4.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在进行艾灸治疗期间,需要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5.孕妇和心脏病患者谨慎使用:孕妇和心脏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艾灸治疗,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四、艾灸的常用方法1.直接灸法:将艾条直接点燃后,将发出的热量对准穴位,进行短时间的灸热。

2.温灸法:在艾条上覆盖艾叶,点燃艾条后,将微温的灸热对准穴位,进行中等时间的艾灸。

3.艾炷法:将艾叶烘烤至微微燃烧,产生轻烟后,将烟熏对准穴位进行熏灸。

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疗法,在中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艾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艾灸专业知识

艾灸专业知识

避免过度艾灸
避免在同一部位进行过长时间的艾 灸,以免引起皮肤损伤。
应急处理
如出现不适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 止艾灸,并进行相应处理,如涂抹 药膏、口服药物等。
03
艾灸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艾灸在感冒中的应用
缓解症状
艾灸可以通过对穴位的刺 激,缓解感冒引起的鼻塞 、流涕、咳嗽等症状。
辅助治疗
艾灸可以作为感冒的辅助 治疗手段,通过刺激穴位 ,增强身体免疫力,缓解 症状。
选用优质艾绒,准备灸器、酒精灯、火柴 等工具。
点燃艾绒
将艾绒放在灸器里,点燃后吹灭明火,放 置在施灸部位。
固定艾灸
用毛巾或布料将艾灸固定在施灸部位,避 免移动。
控制温度
控制艾灸温度,避免烫伤和烧伤,同时根 据患者感受调整温度。
艾灸的注意事项与应急处理
注意安全
避免艾绒燃烧后烫伤和烧伤。
避免空腹艾灸
避免空腹进行艾灸,以免晕灸。
用。
增强疗效
中药治疗可增强艾灸的疗效,使 治疗效果更佳。
互补作用
中药治疗可针对艾灸无法治疗的病 证进行调理,二者互补。
05
艾灸的养生保健功能
艾灸的温阳散寒作用
温通经络
艾灸借助其温热刺激,温通经 络,使气血畅通,达到温阳散
寒的效果。
散寒止痛
艾灸可缓解因寒邪引起的疼痛 和不适,如胃痛、痛经等。
祛湿散寒
2023
艾灸专业知识
contents
目录
பைடு நூலகம்
• 艾灸基本理论 • 艾灸操作技巧 • 艾灸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 艾灸的辅助疗法 • 艾灸的养生保健功能 • 艾灸的选用与注意事项
01
艾灸基本理论
艾灸的定义与历史

艾灸专业知识

艾灸专业知识

艾灸专业知识艾灸疗法得原理。

.。

.。

.。

.。

...。

..2艾草得作用。

.。

.。

.。

.....。

2 新艾与陈艾得区别 .。

.。

....。

.。

.。

2 无烟艾灸条到底好不好?、。

.。

.。

..。

.。

.。

3 冬至前后,艾灸养生最关键、。

.。

.。

.。

.。

.。

..。

3 艾灸要有正确得体位与顺序、。

.。

3 常见疾病得艾灸选穴。

.。

.。

..。

.4 灸法注意事项、。

.。

.。

.。

.。

...。

..。

.。

.。

.。

4 用艾条、艾绒就是防治蚊虫叮咬得好方法、。

.。

..。

.。

.5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

..。

..。

.。

...。

.6 艾草泡脚得方法与注意事项、。

.。

.。

.。

.。

.。

.。

.。

6 艾灸治胃病、。

..。

.。

.。

..。

.。

.。

.。

7 艾灸治疗感冒得方法及原理、.。

.。

.。

.。

.。

.。

7 艾灸养生就是否会产生副作用、。

.。

.。

..。

.。

..。

.。

.。

8 艾条得使用注意事项链、。

.。

.。

..。

.。

..。

..8 脾胃虚寒者得艾灸调理方法、.。

..。

.。

.。

.。

.9 艾灸足三里预防流感、。

.。

....。

.。

.。

.9 艾灸足三里得保健作用、。

.。

..。

...。

..。

.。

.。

9 穴位图。

.。

.。

.。

.。

.。

.。

11艾灸疗法得原理艾灸就是以有长寿之草之称得艾草为主要原料,其中得艾原本就是爱得谐音,代表着伟大得母爱,可无私得赐于万物生命而丌求回报。

中医养生名医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

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

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不。

炙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丌可言。

此外,艾草还有扶正避邪得作用,古代人曾用它插于堂中,用以避邪.秋在般一.程过得细精很个一是就作制得灸艾ﻫ天择吉日采集艾叶,用棍打碎,再揉成艾绒戒制成艾柱戒艾条在人体穴位施灸,有治病强身得作用。

艾草用于灸法通过封闭脉道要穴,使病邪丌致流窜于脉道,从而起到镇痛,治消化丌良,化痞块,干黄水得作用,使胃火增生,神志清明。

艾灸专业知识

艾灸专业知识

注意火源
点燃艾条时要远离易燃物,避免火灾等意 外情况发生。
03
艾灸的应用范围
艾灸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感冒
艾灸大椎、风门、风池,可发散风寒、清利头目 、舒缓症状。
腹泻
艾灸神阙、中脘、关元,可温中散寒、止泻止痛 。
痛经
艾灸气海、关元、三阴交,可温经散寒、活血化 瘀。
艾灸在保健美容中的应用
美容养颜
艾灸足三里、三阴交、关元,可调节内分泌,改善肌肤光泽。
艾灸历史
艾灸起源于先秦时期,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在现代, 艾灸逐渐被广泛应用,成为一种重要的自然疗法。
艾灸的基本原理及作用机制
温热刺激
艾灸通过燃烧产生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血液循环,缓解 肌肉紧张和痉挛,促进炎症和粘连的消散和吸收。
腧穴作用
艾灸主要作用于人体腧穴,通过激发经气,调整人体脏腑功能,使全身气血流畅,达到扶 正祛邪、治病保健的目的。
五行为主
艾灸常以五行养生法为指导,通过调和阴阳平衡,达到治疗 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艾灸与经络腧穴理论
经络调理
艾灸通过对经络的刺激,调节气血的运行,从而改善身体各部位的功能。
腧穴应用
艾灸过程中,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腧穴进行施灸,以增强疗效。
艾灸与中医治未病理论
预防为主
艾灸具有温阳补虚、调和气血的作用,对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保健强身
艾灸身柱、命门、肾俞,可温肾壮阳,强身健体。
艾灸在调理亚健康状态中的应用
神经衰弱
艾灸百会、四神聪、安眠,可养心安神,改善睡眠质量。
疲劳综合症
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可调节免疫,缓解疲劳。
04
艾灸与传统医学理论

艾灸知识简介

艾灸知识简介

艾灸知识简介艾灸知识简介艾灸常识第一章艾灸方法第二章艾灸中出现的问题第三章艾的识别方法第四章第五章艾灸的注意事项第六章艾灸的常用工具第一章艾灸常识常识一艾灸,乃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于医外治物理疗法,它源于远古时代,形成于商周年间,历《黄帝内经》把灸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千年。

春秋战国首现记载温灸疗法的医学典籍。

5000时世纪西进世纪东渡日本,公元17系统介绍。

温灸形成于秦汉,发展于晋唐宋,成熟于元明。

于公元6 欧洲。

将点燃的药媒或加热的矿物,,中医四术之一)温灸是中医学中的一种传统理疗手段(砭针灸药,放置在人体经络、穴位所在位置的表层皮肤上,通过热和能量输入,引起人体“应激反应”来进行肌体自我调节,疏通脏腑,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治疾病的作用。

通过点然艾绒熏灼人体穴位或病灶处,将艾的有效成份作用于人体穴位或病灶处,直:艾灸原理接刺激、抑制交感神经,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调整功能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内脏组织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温经活络、行气活血、消瘀散结、调整经络脏腑、扶正驱邪,达到治疗、保健的效果。

常识二我们生活在世界上,都会遇到风寒暑湿燥的外邪侵犯,这些是得病的主要原因。

还有疲劳,都是页24 共页1 第艾灸知识简介造成身体酸痛的根源,久而久之会发展成关节的毛病,及时地用艾条来熏灸,把寒气暑气和疲劳引起的郁气,散发出来,是身体保健的关键。

一般人这三种气都会有,最多的是寒暑两气。

先讲讲最容易受到风寒和暑热的双臂吧。

A、中暑和受寒经常淤积在双肩,严重的就到了腋下。

暑气和寒气顺着头颈肩膀走到胳膊,再到肘关节,再到腕关节,Line1 还有是从腋下,胳膊的里面一路痛下来。

Line2 、还有疲劳也会使这两路的经络疼痛不堪。

B到底是不是受了寒气和暑气,只要捏一下头颈两侧到肩膀之间的肌肉,有酸痛的硬块,那就是寒气和暑气淤积成的。

还有腋下的疼痛的硬块,也是这寒暑两气造成的。

这些一捏就痛的硬块不及时清除掉,淤积的寒暑两气和疲劳的郁气,就会慢慢侵入到关节里,形成炎症,那时候再治疗就非常困难了。

古法艾灸知识点归纳总结

古法艾灸知识点归纳总结

古法艾灸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艾灸的起源和历史艾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起源于中国。

它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历经千年演变发展至今。

艾灸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成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

二、艾灸的原理艾灸的原理是利用艾草具有的独特的化学成分和热力,通过热传导和药物成分的透皮吸收,达到调理和治疗人体疾病的效果。

艾草中的活性成分可以直接渗透到皮肤深层,刺激经络,调畅气血,促进新陈代谢,强化机体免疫功能。

三、艾灸的分类根据使用的灸法、艾物和目的,艾灸可以分为不同类型:1. 动法艾灸2. 静法艾灸3. 穴位艾灸4. 示敏艾灸5. 导引艾灸艾灸的艾物包括艾叶、艾绒、艾丸、艾条等,每种艾物都有不同的作用和适应症。

四、艾灸的适用症状艾灸对于许多疾病都有独特的疗效,比如风湿病、关节炎、神经炎、失眠、消化不良、妇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等。

总的来说,艾灸适用于调理人体气血、活络经络、增强免疫功能,对亚健康状况和各种慢性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五、艾灸的操作方法艾灸的操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包括灸位的选择、灸具的准备、灸具的燃烧等。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患者的皮肤,避免烫伤。

六、潜在的风险和注意事项艾灸虽然有很多好处,但也有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比如在进行艾灸前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体质,避免对有些疾病和体质不适合的患者进行艾灸。

同时,还要注意灸具的选择和燃烧,避免引起火灾和烫伤。

七、艾灸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中医的认可和需求增加,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艾灸可能会结合电子技术和智能技术发展出更加先进的治疗仪器,实现自动化和精准化治疗。

以上是对古法艾灸的一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有兴趣学习或了解更多关于古法艾灸的知识,可以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

同时也欢迎您向专业的中医师咨询和就医,获得更加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艾灸100个基本知识

艾灸100个基本知识

艾灸100个基本知识以下是艾灸的100个基本知识:1.什么是艾灸?2.艾灸的原理是什么?3.艾灸适合哪些人群?4.艾灸的禁忌症有哪些?5.艾灸的操作方法有哪些?6.艾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7.艾灸的适应症有哪些?8.艾灸的疗效如何?9.艾灸的使用禁忌有哪些?10.艾灸的副作用有哪些?11.如何选择优质的艾灸条?12.如何正确使用艾灸条?13.艾灸条燃烧时应该注意什么?14.艾灸条的储存方法有哪些?15.艾灸的起源和历史是什么?16.艾灸在中医中的应用有哪些?17.艾灸的操作流程是什么?18.艾灸的治疗原则是什么?19.艾灸的取穴原则是什么?20.艾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21.艾灸的禁忌症有哪些?22.如何避免艾灸烫伤?23.艾灸的治疗效果如何?24.艾灸的使用方法有哪些?25.艾灸的适应症有哪些?26.艾灸的疗效如何?27.艾灸的使用禁忌有哪些?28.艾灸的副作用有哪些?29.如何选择优质的艾条?30.如何正确使用艾条?31.艾条燃烧时应该注意什么?32.艾条的储存方法有哪些?33.如何进行隔物灸?34.如何进行间接灸?35.如何进行直接灸?36.如何进行温针灸?37.如何进行雷火针灸?38.如何进行太乙针灸?39.如何进行脐疗针灸?40.如何进行铺罐针灸法?41.如何进行密刺法针灸疗法?42.如何进行皮肤针法针灸疗法?43.如何进行腕踝针法针灸疗法?44.如何进行巨刺针法针灸疗法?45.如何进行锋钩针法针灸疗法?46.如何进行三棱针法针灸疗法?47.如何进行头针法针灸疗法?48.如何进行耳针法针灸疗法?49.如何进行腹针法针灸疗法?50.如何进行足针法针灸疗法?51.如何进行梅花针法针灸疗法?52.如何进行皮内针法针灸疗法?53.以下是艾灸的更多基本知识:54.如何进行穴位注射法针灸疗法?55.如何进行穴位贴敷法针灸疗法?56.如何进行穴位按摩法针灸疗法?57.如何进行自我按摩法针灸疗法?58.如何进行间接灸法针灸疗法?59.如何进行雷火灸法针灸疗法?60.如何进行太乙神针针灸疗法?61.如何进行艾条灸法针灸疗法?62.如何进行灯火灸法针灸疗法?63.如何进行药物灸法针灸疗法?64.如何进行敷灸法针灸疗法?65.如何进行药饼灸法针灸疗法?66.如何进行隔姜灸法针灸疗法?67.如何进行隔蒜灸法针灸疗法?68.如何进行隔附子饼灸法针灸疗法?69.如何进行竹茹灸法针灸疗法?70.如何进行药捻灸法针灸疗法?71.如何进行黄蜡灸法针灸疗法?72.如何进行灯火灸法针灸疗法?73.如何进行火龙灸法针灸疗法?74.如何进行太乙神针和雷火神针的异同?75.如何理解艾灸的补泻原则?76.艾灸对哪些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77.艾灸的补泻方法有哪些?78.艾灸的取穴技巧有哪些?79.艾灸时如何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80.艾灸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81.艾灸后应该如何护理患者的皮肤?82.艾灸的治疗原理是什么?83.艾灸的常用方法有哪些?84.艾灸的使用禁忌有哪些?85.艾灸的副作用有哪些?如何避免?86.以下是艾灸的更多基本知识:87.什么是艾条灸?艾条灸如何操作?88.艾条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89.艾条灸的禁忌症有哪些?90.艾条灸的适应症有哪些?91.艾条灸的疗效如何?92.艾条灸的使用方法有哪些?93.艾条灸的副作用有哪些?如何避免?94.如何选择优质的艾条?95.如何正确使用艾条?96.艾条燃烧时应该注意什么?97.艾条的储存方法有哪些?98.什么是隔物灸?隔物灸如何操作?99.隔物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00.隔物灸的禁忌症有哪些?。

艾灸基础理论知识

艾灸基础理论知识

温针灸
定义
温针灸是一种结合针刺和艾灸的 治疗方法,通过针刺穴位后,将 艾绒或艾条插入针柄进行熏烤。
操作步骤
将针刺入穴位后,将艾绒或艾条插 入针柄,点燃后进行熏烤,使局部 感到温热感。
注意事项
避免过热烫伤皮肤,注意保持适当 距离,避免烟雾过大影响视线。同 时注意针刺的角度和深度,避免伤 害神经和血管。
创新技术研究
研发新型艾灸器具和技术,提高艾灸治疗的便捷性和舒适性,推动艾 灸技术的创新发展。
谢谢观看
艾灸的历史与起源
艾灸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的文 字记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艾灸逐渐发展 完善,成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能够调 节人体免疫功能,改善血液循环,
缓解疼痛等多种生理效应。
艾灸的作用与效果
温经散寒
通过温热刺激,艾灸能够促进 气血流通,消除寒邪,对于治 疗寒性疾病如感冒、腹痛等有
在针灸的基础上加用艾灸,可增强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痛苦。
中药与艾灸结合
根据患者病情,在中药治疗的同时配合艾灸,可提高治疗效果,缩 短疗程。
推拿与艾灸结合
推拿后进行艾灸,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06
艾灸的未来发展与研究 方向
现代科技在艾灸领域的应用
红外成像技术
01
利用红外成像技术观察艾灸过程中人体表面温度分布变化,为
良好效果。
活血化瘀
艾灸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 瘀血的消散,对于治疗瘀血阻 滞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状有 显著疗效。
舒筋活络
艾灸能够舒缓肌肉紧张,缓解 关节僵硬,对于治疗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等慢性疼痛有良 好效果。
调和气血
艾灸能够调和人体内外气血, 平衡阴阳,对于调节身体机能

艾灸基础知识

艾灸基础知识

艾灸基础知识艾灸基础知识1. 什么是艾灸?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使用艾草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艾灸具有活血祛湿、温经散寒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保健养生等领域。

2. 艾灸的原理艾灸的疗效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热刺激:艾草燃烧时会产生热量,直接作用于皮肤和穴位,通过热刺激来调节人体的气血流动,促进经络的通畅。

- 药性作用:艾草中的挥发油和特殊的成分能够对人体产生药理作用,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湿驱寒等作用。

- 经络调理:艾灸的特定穴位刺激可以达到调理经络、平衡阴阳的作用,促进人体机能的恢复和调整。

3. 艾灸的常用穴位艾灸的穴位选择与所要治疗的疾病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艾灸穴位:- 乳根穴:位于胸部乳头下方,治疗乳腺增生、乳房胀痛等疾病。

-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治疗月经不调、寒疝等疾病。

- 神阙穴:位于肚脐正中下方,治疗腰痛、腹痛等疾病。

- 膻中穴:位于胸骨上突下方凹陷处,治疗胸闷、心悸等疾病。

- 腕骨空穴:位于手腕横纹上1.5寸,治疗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艾灸前一定要确保穴位的准确性,并根据具体的病症选择相应的穴位。

4. 艾灸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艾灸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环境安全:艾灸需要使用火源,一定要确保灸场周围没有易燃物品,保持通风良好,以防止发生火灾。

- 穴位卫生:在进行艾灸前,应该清洗皮肤并保持干燥,确保穴位的卫生,避免引发感染。

- 火候掌握:艾灸时要控制好艾草的燃烧程度和位置,以免过度烧伤皮肤。

- 灸痕处理:艾灸后可能会留下灸痕,应该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如果有需要可以使用药膏进行处理。

5. 艾灸的禁忌症虽然艾灸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禁忌症,不适合进行艾灸疗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禁忌症:- 皮肤破损病变:如溃疡、烧伤、破溃等,这些情况容易引起感染。

- 皮肤敏感:对艾草过敏或皮肤非常敏感的人不适合进行艾灸。

艾灸的专业科普知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艾灸的专业科普知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艾灸的专业科普知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艾灸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将艾绒或草药燃烧,产生的热量和草药的药效共同作用于人体穴位,以达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目的。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艾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发展和传承。

艾灸的原理基于中医理论,主要包括经络学、经络穴位学、五行学和阴阳学等。

根据中医的观点,人体内存在着一套经络系统,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运行网络,通过经络系统的调节,可以对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平衡。

艾灸通过燃烧艾绒或草药,在穴位上产生温热刺激,并通过神经递质、内分泌系统等多种途径,影响穴位及其周边组织,从而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加强免疫功能,改善整体健康状态。

艾灸的作用主要包括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益气固表、散寒祛湿、清热解毒等。

通过艾灸疗法,可以改善气血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力。

此外,艾灸还可以缓解疼痛、舒缓肌肉紧张、改善睡眠质量等。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艾灸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群,特别是孕妇、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等特殊人群应慎重使用。

此外,使用艾灸时应注意火候控制,避免烧伤皮肤,同时还要注意卫生和消毒,避免传播疾病。

艾灸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传统医学的认可度不断增加,艾灸作为一种独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将继续被广泛运用。

未来,艾灸可能在疾病预防、康复护理、健康养生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得到更多科学研究的支持和认可。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1.2 文章结构:本篇文章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介绍和分析艾灸的专业科普知识。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艾灸进行概述,介绍其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并说明本文的目的。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艾灸的历史,包括起源和发展过程,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其背后的传统文化和传承。

紧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艾灸的原理,包括其作用机制和治疗原理,以便读者对艾灸的科学性能够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于艾灸的专业知识

关于艾灸的专业知识

关于艾灸的专业知识关于艾灸的专业知识艾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

艾灸疗法以艾绒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和中药成分渗透进皮肤,从而起到调理、治疗、防病的目的。

艾灸按类别可分为传统艾灸、电子艾灸和挂艾等多种方式,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析有关艾灸的专业知识。

1. 传统艾灸传统艾灸是最常见的一种艾灸方式,一般需使用艾叶和艾绒。

艾正常生长期为8个月,将其采摘下来,经过晒、蒸、捣等处理,制成艾绒或艾条。

在艾绒或艾条燃烧时,放置在人体特定穴位上。

传统艾灸包括直接灸、间接灸和床上灸三种。

直接灸是将艾绒点燃后,直接对穴位进行主动燃烧,通常应用于局部穴位和经络。

间接灸是将燃烧的艾绒放在针灸针上进行灸热,适用于面部、头部、胸部等敏感区域。

床上灸是将燃烧的艾绒放在床上,患者躺在上面进行灸热,适用于全身穴位灸疗和亚健康人群。

2. 电子艾灸电子艾灸是一种现代化的艾灸技术,使用的是按摩棒、手柄等电子式艾灸设备。

它利用电脑控制加热系统,将艾绒加热后释放热能,以温热疗法的方式进行治疗。

电子艾灸不需要燃烧艾绒,因此没有相应的烟尘,较为健康环保。

它可以使用多种功效不同的艾草进行艾灸。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经常使用艾灸、而无法采购生鲜艾草或是燃烧带来的不良感受的个人。

3. 挂艾挂艾是将艾绒制成细长的条状,缚上细线或箍片,然后将其挂置于特定的皮肤区域,以达到艾灸的疗效。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儿科及其他特殊人士(例如瘫痪、中风等),因为他们无法接受或无法在身体上进行其他形式的艾灸。

挂艾适用于调节气血、促进新陈代谢、刺激经络等疗效。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进行艾灸,都应遵循一定的操作步骤。

在进行艾灸之前,应该先进行热身放松,穴位上应保持清洁干净、干燥。

不同的艾灸方法有对应的穴位和时间,临床上应该按照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艾灸,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观察。

艾灸有一定的禁忌症,如实施艾灸前应进行基础检查与判断,以确保防止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并发症。

通过对艾灸的分类、应用和操作步骤的介绍,相信读者对于艾灸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艾灸知识PPT课件

艾灸知识PPT课件

张先生
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一段时间的艾灸 治疗,疼痛明显减轻,行动自如。
刘女士
长期受到失眠困扰,经过艾灸调理,睡眠质 量得到改善,精神状态好转。
05
CATALOGUE
艾灸的保养与维护
艾灸后的调养方法
保暖避风
艾灸后应避免吹风、受凉,以免影响艾灸效果。
补充水分
艾灸后应适量喝水,补充体内水分,有助于排毒。
不适症状。
艾灸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注意安全
艾灸时要避免烫伤皮肤和引起火灾等 安全事故。
避免过度疲劳
艾灸前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 免过度疲劳影响效果。
避免空腹和饱腹
艾灸时应避免空腹和饱腹状态,最好 在饭后1-2小时进行。
禁忌人群
孕妇、高热病人、皮肤破损等人群不 宜进行艾灸。
04
CATALOGUE
艾灸的应用与案例
艾灸的操作技巧
01
02
03
04
掌握温度
艾灸时要掌握好温度,避免过 热烫伤皮肤,同时也要避免温
度过低影响效果。
保持距离
艾灸时要注意保持艾条与皮肤 的距离,不宜过近或过远,一
般以皮肤感到温热为度。
适当按摩
在艾灸过程中可以适当按摩穴 位周围的皮肤,以促进气血流
通和放松肌肉。
注意通风
艾灸时要注意室内通风,避免 空气不流通引起头晕、恶心等
常见疾病的艾灸疗法
感冒
艾灸大椎、风门、风池,可发散风寒,治疗 感冒。
颈椎病
艾灸大椎、肩井、天宗,可舒经活络,缓解 颈椎病症状。
腹泻
艾灸神阙、中脘、关元,可温元、三阴交,可温经散寒,治 疗痛经。
艾灸在美容保健中的应用
01

10个艾灸入门知识点总结

10个艾灸入门知识点总结

10个艾灸入门知识点总结1. 艾灸的起源艾灸是一种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中医疗法,早在五千年以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艾灸的记载。

在古代,人们用艾叶燃烧后熏灼皮肤或穴位,以达到调理身体、驱寒保健的目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艾灸在中国不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还渐渐传入了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并且在现代得到了重新的关注和推崇。

2. 艾灸的原理艾灸的原理是通过燃烧艾叶产生的热气和中药药性成分,刺激皮肤表面和穴位,使得体内的经络和穴位得到刺激,从而促进身体的气血循环和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

此外,艾灸还能够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因此对于慢性疼痛、肌肉疲劳、经络阻塞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3. 艾灸的适应症艾灸有很多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慢性疼痛(如颈肩腰腿疼痛等)、神经性头痛、慢性疾病(如哮喘、类风湿)、消化系统问题(如胃痛、消化不良)、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神经衰弱、失眠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特殊的疾病和情况(如怀孕、传染性疾病、癌症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艾灸疗法。

4. 艾灸的禁忌症艾灸虽然有很多的好处,但也有一些禁忌症需要注意。

比如,有些人体质虚弱,气血不足、体内阳虚等,使用艾灸可能会导致症状加重,甚至出现不适。

此外,有些人身体对艾灸的热敏感度较高,容易发生灼伤,因此需要慎重使用。

总之,在使用艾灸前,要清楚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5. 艾灸的方法艾灸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直接灸、温和灸、悬灸、盐灸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直接灸和温和灸。

直接灸是将燃烧艾叶放在穴位或患处直接进行熏灼,温和灸则是将燃烧艾叶放在穴位周围进行熏灸。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和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6. 艾灸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艾灸的时候,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特别留意。

比如,在进行艾灸前,要确保皮肤是干燥的,避免出汗或者涂抹了药膏。

此外,要保持身体的舒适,避免受凉或者刺激,以免影响艾灸的效果。

艾灸的专业知识

艾灸的专业知识

艾灸的专业知识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它通过燃烧艾草,将热能传导到人体特定穴位上,以调节气血运行,促进健康。

艾灸的专业知识包括艾灸原理、艾灸方法、适用病症和注意事项等。

艾灸的原理是基于中医经络学说。

中医认为,人体的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调节经络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而艾灸就是通过燃烧艾草产生的热能,刺激经络穴位,改善气血循环,调节脏腑功能,增强体质。

艾灸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直灸、间接灸和温灸等。

直灸是将艾绒直接贴在穴位上,然后点燃艾绒,让热量直接传导到穴位和经络;间接灸是将艾绒放在穴位周围,然后点燃艾绒,让热量逐渐渗透到穴位和经络;温灸则是将烧热的艾炷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让艾炷的热量温暖身体,起到保健作用。

不同的灸法适用于不同的病症和体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艾灸适用于很多病症,如寒痹、湿痹、气血不足、经络堵塞等。

艾灸可以温通经脉、散寒燥、活血化瘀,对于改善病症、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艾灸并不适合所有人,例如孕妇、月经期、高热患者等都应禁止艾灸。

此外,艾灸时要注意火候控制,避免烫伤皮肤,同时要注意艾灸的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总结起来,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通过调节经络、改善气血循环来促进健康。

艾灸的专业知识包括艾灸原理、艾灸方法、适用病症和注意事项等。

通过艾灸的正确应用,可以达到调理身体、防病治病的效果。

然而,艾灸并非适用于所有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注意艾灸的卫生和安全。

通过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艾灸的专业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艾灸,提升自己的健康水平。

艾灸基础知识

艾灸基础知识

艾灸基础知识艾灸基础知识一、什么是艾灸?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或将艾草制成艾条,将热量传导到特定穴位或部位,以达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艾灸的原理1·温热疗法:艾灸能够产生温热刺激,通过温热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组织的新陈代谢,促进免疫功能的提高。

2·穴位刺激:艾灸时将艾草置于特定穴位上燃烧,通过热刺激直接作用于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运行,达到防病的目的。

3·药物作用:艾草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挥发油、芳香酮、黏液、维生素等,这些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止痛等药理作用。

三、艾灸的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a·选择艾草:优质的艾草应具有香气浓郁、色泽鲜亮、手感柔软的特点。

b·准备艾炷器:可以是艾炷盒、艾炷台、艾炷具等。

c·清洁工作:对被灸部位进行清洁,确保皮肤干燥,避免细菌感染。

2·进行艾灸:a·选定穴位:根据病症选择适合的穴位,也可以按摩寻找特定的感觉点来确定穴位。

b·热灸方法:将艾炷放在艾炷器中点燃艾草,并将燃烧的一端悬于皮肤上方,让热气渗透至穴位或病灶处。

c·控制时间和温度:一般情况下,艾灸时间为15-30分钟,温度应适中,不要过热或过冷。

3·结束后的处理:a·拔灸:用手指捏住燃烧一端的艾草,将其从皮肤上取下。

b·保暖:部位上可能会有温热感,需要保暖避免受凉。

c·注意观察:灸后应留意对被灸部位的反应和身体的变化,必要时随时与医生沟通。

四、注意事项1·艾灸时应注意火源安全,避免烧伤和火灾事故的发生。

2·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避免自行进行艾灸,尤其是对于未经训练的人士。

3·孕妇、儿童、老年人、心脏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需谨慎使用艾灸,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掌握适当的使用频率和时间,避免频繁过度灸的副作用。

艾灸专业知识

艾灸专业知识
现代科技在艾灸产业中也得到了应用,出现了智能艾灸仪、数字化艾灸管理系统等新兴产 品,提高了艾灸服务的效率和舒适度。
艾灸的文化内涵与传承
01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艾灸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
内涵。它不仅是一种治疗方法,更是一种养生保健的方式,体现了中
国传统膀胱俞、中极、气海,针刺后施灸,可补肾 缩泉、固涩小便。
小儿疳积
选取四缝、中脘、神阙,针刺后施灸,可消食导 滞、健脾和胃。
艾灸在五官科的应用
近视眼
选取睛明、攒竹、承泣、瞳子髎,针刺后施灸,可调和气血、明 目养肝。
过敏性鼻炎
选取迎香、鼻通、印堂,针刺后施灸,可温经散寒、疏风通窍。
口腔溃疡
选取地仓、颊车、合谷、内庭,针刺后施灸,可疏风散热、清心 泻火。
04
艾灸的疗效及案例分享
艾灸的疗效
温经散寒
艾灸可温通经脉,促进气血流通, 对于痛经、寒性痛经、类风湿性关 节炎等寒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补虚扶阳
艾灸可补充阳气,对于体质虚弱、 阳虚怕冷、手脚冰凉等虚寒症状有 较好的疗效。
调和气血
艾灸可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气血运 行,对于月经不调、产后腹痛、肢 体疼痛等血瘀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艾灸的禁忌症与不宜人群
禁忌症
艾灸对于某些疾病是有禁忌的,如高热、昏迷、急性炎症、 皮肤溃疡、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不宜使用艾灸治疗。
不宜人群
另外,对于孕妇、青壮年等人群,不宜使用艾灸治疗。在使 用艾灸前,应先了解禁忌症和不宜人群,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
05
艾灸的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
艾灸的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艾灸专业知识
xx年xx月xx日

中医艾灸专业知识讲座

中医艾灸专业知识讲座

❖ 2、配穴:风邪胜者加灸太阳、风池;气虚者加灸足三 里。
中医艾灸专业知识讲座
34/47
❖ (三)泄泻病
❖ 泄泻亦称腹泻,常有脾胃虚弱、湿邪内盛而致,以致排
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为临床表现。本病相当于西医肠易激 综合征腹泻型。
❖ 治则:健脾化湿。惯用悬灸法、隔盐灸法。

操作步骤:

1、取穴:天枢、足三里。
《医学入门•针灸》:“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 发”
❖ 灸能使皮肤腠理开放,毛窍通畅,热有去路, 从而引热外行。临床惯用来治疗疖肿、带状 疱疹、丹毒、甲沟炎等
中医艾灸专业知识讲座
10/47
灸法总类及利用
中医艾灸专业知识讲座
11/47
灸法种类
艾柱灸
直接灸 无瘢痕灸 瘢痕灸
隔姜灸
间接灸
隔盐灸 隔蒜灸
隔附子灸

1、取穴:中极、气海、三阴交。
❖ 2、配穴:气血亏虚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加肝俞, 肾俞;寒凝加归来、地机;气滞加肝俞、太冲。
中医艾灸专业知识讲座
37/47
❖ 3、悬灸法:将点燃艾条,对准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 适感为度。每次选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钟,以 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每个月经周期,以 月经前3~4天开始治疗, 5次为1疗程,共治疗三个月经周期。
中医艾灸专业知识讲座
36/47
❖ (四)痛经

痛经多因体质素弱,气血不足,冲任失调,胞宫失养,
复因情志失调、或经期受寒饮冷,以致经血滞于胞宫而成。
以月经期前后或月经期中发生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为
主要临床表现。本病相当于西医原发性痛经
❖ 治则:温养冲任,通经止痛。惯用悬灸法、隔姜灸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灸疗法的原理。

2 艾草的作用。

2 新艾和陈艾的区别。

2 无烟艾灸条到底好不好?.。

3 冬至前后,艾灸养生最关键.。

3 艾灸要有正确的体位和顺序.。

3 常见疾病的艾灸选穴。

4 灸法注意事项.。

4 用艾条、艾绒是防治蚊虫叮咬的好方法.。

5 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

6 艾草泡脚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6 艾灸治胃病.。

7艾灸治疗感冒的方法及原理.。

7 艾灸养生是否会产生副作用.。

8 艾条的使用注意事项链.。

8 脾胃虚寒者的艾灸调理方法.。

9 艾灸足三里预防流感.。

9 艾灸足三里的保健作用.。

9 穴位图。

11艾灸疗法的原理艾灸是以有“长寿之草”之称的艾草为主要原料,其中的艾原本是爱的谐音,代表着伟大的母爱,可无私的赐于万物生命而不求回报。

中医养生名医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

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

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

炙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

此外,艾草还有扶正避邪的作用,古代人曾用它插于堂中,用以避邪。

艾灸的制作是一个很精细的过程。

一般在秋天择吉日采集艾叶,用棍打碎,再揉成艾绒或制成艾柱或艾条在人体穴位施灸,有治病强身的作用。

艾草用于灸法通过封闭脉道要穴,使病邪不致流窜于脉道,从而起到镇痛,治消化不良,化痞块,干黄水的作用,使胃火增生,神志清明。

艾灸疗法简单易行,非常适合寒性体质壮阳强身,安全舒适而无任何痛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文化瑰宝,是中医最古老的医疗保健奇术之一。

艾草的作用艾灸所用的主要原料是艾草,艾草,是一种中草药,为多年生草本,叶似菊,表面深绿色,背面灰色有茸毛。

性温芳香,五月采集,叶入药用。

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

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古时候,瘟疫盛行,人们用艾叶作为对抗瘟疫的主要药材,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泛抗菌抗病毒的药材,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在古代,聪明的人类就是艾叶烟薰防疫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

用半斤成熟的艾草放置在盆子里,然后点燃,把窗户关起来,这样才能起到熏的作用。

在熏的时候,一定要烟熏,不能是明火,因为烟熏杀菌的效果比明火要好得多。

烟熏的时候人要离开房子,因为艾草有大量的挥发油,挥发油是艾草杀菌的重要成分,但它有毒性,容易引起皮肤粘膜潮红,使人的中枢神经兴奋,严重的会导致抽搐,一般情况下离开房子半个小时就不会中毒。

艾叶浴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眠,温经的功效.取新鲜艾叶30~50g,在澡盆中用沸水冲泡5~10分钟,取出艾叶加水调至适宜水温即可沐浴.艾叶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的疗效.。

艾草能宣理气血,温中逐冷,除湿开郁,生肌安胎,利阴气,暖子宫,杀蛔虫,灸百病,能通十二经气血,能回垂绝之元阳。

用于内服治宫寒不孕,行经腹痛,崩漏带下。

外用能灸治百病,强壮元阳,温通经脉,驱风散寒,舒筋活络,回阳救逆。

艾草用于灸疗,其功效是其它保健产品所无语伦比的。

艾火的温热刺激能直达体内,经久不消,使人发生畅快之感。

若以普通火热,则只觉表层灼痛,而无温煦散寒之作用。

艾草性温,是一种纯阳性植物,用于灸疗,可起到排毒养颜,固本壮阳,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新艾和陈艾的区别俗话说:“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三年的陈艾是做艾灸最好的原料。

就是把艾草晾干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保存沉淀三年后再制成艾条或艾炷做灸。

三年之艾就是陈艾,陈艾的优点是含挥发油少,燃烧缓慢,火力温和,燃着后烟少,艾灰不易脱落;而新艾则没有这些优点,新艾气味辛烈、含挥发油多,燃烧快,火力强,燃着后烟大,艾灰易脱落,容易伤及皮肤和血脉等等。

故临床上应该用陈艾而不用新艾。

在《本草纲目》记载:“凡用艾叶需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

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

”做艾灸的时候还是建议大家使用三年陈艾,既然古有佳话,自然有其道理。

无烟艾灸条到底好不好?艾灸的时候艾条燃烧会有烟产生。

有人做艾灸的时候觉得呛,所以市面上有了无烟艾灸条。

但无烟艾灸条到底好不好呢?让我们帮您分析一下。

首先,艾烟是怎么产生的呢?是晾干的艾草燃烧后产生的。

艾草燃烧后药理作用更强,艾烟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很多微量元素,如铁、锌、镁、纳、钾、钙等成份。

艾烟对交感神经有调节作用,被人体吸收后起到镇静的作用,有缓解压力的效果。

艾烟中含有硒,是一种抗癌成份,可增加人体的免疫力,平喘止咳。

艾烟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净化空气的作用可预防传染病。

艾烟中的甲醇提取物还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防癌抗衰老。

既然大家看到艾烟的好处多多,适量的吸收艾烟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好处的。

无烟的艾灸条是被炭化了的,艾无烟自然就降低艾烟的那些药理作用。

古语有“七年之疾,当求三年之艾。

”意思是说,三年的陈艾可以治疗多年的疾病。

那有人又会问:艾是越陈越好吗?也不是。

时间太长药效就降低了。

所以选择艾灸条,要选三年的陈艾才是最好的选择。

冬至前后,艾灸养生最关键冬至将至,我们又要迎来另一个数九寒冬,能不能温暖健康的度过这个寒冬,关键要看冬至前后的养生保健做的好不好,冬至节气在养生学上是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

按八卦学说,此时为地雷复卦,卦象中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象征阳气初生。

阳气初生时,就像新生的幼苗一样,需小心呵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

人只有体内阳气充足,才能达到祛病养生延年益寿之目的。

冬季是人阳气最弱的时候,正适于采用补阳气的养生手段,避免在春季生发时节,由于阳气不足易复发老病,而艾灸的祛湿、散寒作用也正适用于冬季。

冬至是九九寒天的开始,因此冬至前后的养生保健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时段,也为整个冬季打下基础。

现代人由于工作压力过大等种种原因,导致阳气亏损,身体易乏,精神无法集中,工作效率低,失眠健忘等亚健康症状,其实这些都是阳气不足所致。

中医养生表示,扶阳的方法有很多种,最有效,最健康的方法便是艾灸疗法,艾灸所用的艾草是一种纯阳性植物,有扶正祛邪的作用,用于艾灸可起到到治疗疾病、排毒美容和回阳固脱,延年益寿的效果。

艾灸要有正确的体位和顺序艾灸时采取正确的体位和顺序,也是很必要的,直接关系到艾灸的效果。

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调和营卫,振兴机体功能的作用,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

更由于艾灸保健功效显著,而受到世人的推崇。

艾灸取穴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灸治效果,灸前必须选好体位,坐点坐灸,卧点卧灸,使体位与点相统一。

艾灸是要有一定顺序的,原则上要先灸后背,再灸胸腹,先灸上半身,再灸下半身。

有些位置自己灸不方便,最好借助于他人帮忙。

艾灸的时候要注意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手法也可以让艾灸取得更好的效果。

常见疾病的艾灸选穴1 肠胃不太好,用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

2 扁桃体炎用艾条灸下颌下的扁桃体点和大椎穴。

3 大便不爽:艾灸(悬空灸)近10天肚脐和脐周足三里,按摩百会穴,感觉大肠蠕动增强,每天都有排气,也没有胃肠胀气现象了,便后清爽了再巩固治疗,每周2-3次。

4 反流性胃炎可以用化脓灸的方式在中脘穴、足三里还有丰隆处艾灸。

5 胆囊长了息肉:可以艾灸关元、期门、日月、阳陵泉.6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中脘、足三里。

7 肝气不足,脾胃虚,肾阳虚。

艾炙中脘、脾俞、肝俞、足三里。

8 过敏性鼻炎可以灸:迎香、印堂、肺俞、合谷、大椎。

9 高血压可以艾灸大椎和百会.10 艾灸可以治疗便秘。

灸神阙、关元、足三里.11 早泄可以艾灸关元、中级、八髎穴。

12 霉菌性****炎艾灸关元,中极,子宫归来,还有三阴交.如果有了很好的效果,就可以隔天一次了.13 宫颈糜烂艾灸治疗此病有很好的疗效,取穴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可以艾灸治疗,是个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的疾病。

14 子宫肌瘤可以艾灸治疗,是个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的疾病。

可以艾灸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15 肾虚应该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八髎穴.16 预防经常感冒,艾灸最有效果。

可以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即可,用温和灸的方式或隔姜灸的方法。

17 肩周炎,可以艾灸或直接灸更好,还可以灸后按摩。

可以在天柱、肩井、肩髎、中府、曲池、外关和局部压痛点。

18 腰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艾灸和通窜部位艾灸。

19 功能性子宫出血,可以艾灸关元、子宫、三阴交和隐白.20 宫颈炎可以用艾灸关元、带脉,加上五味消毒饮“蒲公英15g,金银花10g,野菊花10g,紫花地丁10g,天奎子10g”,不久即可全愈。

21 肝郁的厉害,口苦、还有焦虑症,先从百会、大椎和中脘足三里开始,逐步体会效果。

22 提高免疫力的穴位是中脘、关元、足三里。

灸法注意事项灸法虽然简便易行,但若不掌握其适应症及其操作方法,有时也会发生意外,故此施灸之前应适当地了解一些灸法的注意事项。

灸法注意事项灸疗虽然法简方便,但在临床应用时,尚须注意以下各点,以保证其安全有效。

1.施灸前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用合适的灸疗之法,并取得患者的合作。

2、施灸前根据病情,选准穴位,令患者充分暴露施灸的部位,并采取舒适的、且能长时间维持的体位。

3.腰背、腹部施灸,壮数可多:胸部四肢施灸壮数宜少;头颈部更少。

青壮年施灸壮数可多,时间宜长;老人、小儿施灸壮数应少,时间宜短,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4.颜面部,心区,大血管部和肌腱处不可用瘢痕灸,禁灸或慎灸穴位应慎用。

5.对于昏迷、局部知觉迟钝或知觉消失的患者,注意勿灸过量,避免过分灼伤,引起不良后果。

尤其对老人、小儿患者更应如此。

6.施艾灸时,要注意防止艾火脱落灼伤患者或烧坏患者衣服和诊室被褥等物。

7.非化脓灸时,灸灼过度如局部出现水泡,如水泡不大,可用龙胆紫药水擦涂,并嘱患者不要抓破,一般数日后即可吸收自愈。

如水泡过大,宜用消毒针具,引出水泡内液,外用消毒敷料保护,也可在数日内痊愈。

8.凡化脓灸后在化脓期或灸后起泡破溃期,均应忌酒、鱼腥及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能助湿化热、生痰助风,并可刺激皮肤不良反应,从而使创面不易收敛或愈合。

9.艾炷或艾条灸治疗结束后,必须将燃着的艾绒熄灭,以防复燃事故发生。

用艾条、艾绒是防治蚊虫叮咬的好方法夏天来了,苍蝇蚊子也渐渐的多了起来,虽然家里有纱窗的遮挡,但是蚊子和苍蝇还是会偷偷的溜进来,夜里面常常会有蚊子叮咬小朋友,小朋友的皮肤比较娇嫩,常常是蚊子一咬就是一个大大的包,而且还容易发炎化脓,很是令人烦恼,每年医院里面在夏季都是儿童脓包疮的旺季,其中很大程度上都是蚊子惹的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