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必知:艾灸的顺序、时间、灸量知识最全汇总!

合集下载

艾灸时辰养生对照表

艾灸时辰养生对照表

艾灸时辰养生对照表一年当中最适合艾灸养生的时间段当属三伏天,那么,在一天当中,什么时候艾灸对人体是最好的呢?其实自从西周时候起,古人已经把每天养生的时间段做了划分,也就是古人常说,现代人大都稍微了解的十二时辰。

因为天人合一的关系,人体的血气运行规律,是随着一天当中温度、湿度等等的变化而变化的。

古人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总结,摸索出了每个时间段的当令经络,也就是当班或值班的经络,在该时间段,气血主供该经络,通过艾灸等方式来调理该经络,效果会事半功倍。

巳时:脾经当令艾灸调理推荐穴位:阴陵泉、血海、太白、公孙、商丘、隐白。

巳时是指上午9点到11点,这个时候是脾经当令。

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

我们的胃就像一口锅,吃了饭怎么消化?那就是靠阳气,推动脾胃运转,把脾胃里的东西一点点消化掉。

脾是什么呢?脾字的右边是一个卑,就像古代的一个烧火的丫头,在旁边加点柴,扇点风什么的,但是每个地方都少不了她。

在五脏六腑里,脾就像个忙忙碌碌的小丫鬟,但如果她病了,我们五脏六腑这个大宅门就都不舒服了,就会得所谓的富贵病,比如说糖尿病什么的。

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湿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

午时:心经当令艾灸调理推荐穴位:神门、灵道、少海、少冲、少府、巨阙。

午时是指中午11点到13点,这个时候是心经当令。

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体也要注重这种天地之气的转换点。

对于普通人来说,睡子午觉最为重要,夜里11点睡觉和中午吃完饭以后睡觉,睡不着闭一会儿眼睛都有好处。

因为天地之气在这个时间段转换,转换的时候我们别搅动它,你没那么大的能量去干扰天地之气,那么怎么办呢?歇着,以不变应万变。

这个时候一定要睡一会儿,对身体有好处。

未时:小肠经当令艾灸调理推荐穴位: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

未时是指下午13点到15点,这个时候是小肠经当令。

小肠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消化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

午饭要吃好,营养价值要丰富一些。

艾灸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艾灸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艾灸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产生的热量和药效来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艾灸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对于艾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艾灸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工作:准备好艾灸器具、艾草、点火工具等。

确保操作环境安全,通风良好。

2. 点燃艾草:将艾草点燃,等待片刻让燃烧的艾草产生热量和药效。

3. 穴位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艾灸。

通常选择经络穴位或特定的病灶部位。

4. 艾灸操作:将燃烧的艾草放置在选定的穴位上,保持适当的距离和时间,让热量和药效渗透到穴位内。

5. 调节温度:根据患者的反应和感受,适时调节艾灸的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或过度刺激。

6. 结束操作:艾灸结束后,及时清理残留的艾草,让患者休息片刻,避免过度疲劳。

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操作技术:评估艾灸师的操作技术是否熟练,是否能准确选择穴位和控制温度。

2. 安全措施:评估操作过程中是否有安全隐患,是否及时处理燃烧事故或其他意外情况。

3. 患者反应:评估患者在艾灸过程中的反应和感受,是否出现不适或疼痛等情况。

4. 治疗效果:评估艾灸后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症状缓解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5. 服务态度:评估艾灸师的服务态度和沟通能力,是否能够有效地与患者交流和沟通。

艾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确保艾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操作和评估,艾灸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疗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艾灸什么时间做最好

艾灸什么时间做最好

艾灸什么时间做最好文章目录*一、艾灸什么时间做最好1. 艾灸什么时间做最好2. 哪些人适合做艾灸3. 艾灸的功效与作用*二、做艾灸的禁忌有哪些*三、艾灸做一次的间隔时间艾灸什么时间做最好1、艾灸什么时间做最好午时(中午11—1点)1.1、日中是人精气神最旺的时候,能战胜病邪。

因此这也是一天中最适合艾灸的时间,在午时(中午11—1点)前后。

1.2、这段时间人体与自然的阳气逐渐转旺,并在正午的时候达到顶点,此时通过艾灸调理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就如同夏季三伏天做艾灸一样,补益的效果最佳。

不过中医也指出,艾灸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因人而异的,需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调理的症状的不同而定。

比如调理脾胃功能可以在早上9—11点做;调理心脏功能,养心的话最好在中午11—1点做。

2、哪些人适合做艾灸 2.1、阳盛质凡强壮的,声高气粗的,好动的人,属于阳盛体质。

此类人平素喜凉怕热,神旺气粗,口渴喜冷饮,尿黄便结,病则易发高热,脉洪数有力,舌红苔薄黄。

本体质之人不易患病,一经患病,多为急性病、暴发病。

故饮食方面多用滋阴、清淡之品;运动量也要大一些,让体内积蓄的阳气尽快散发出去,条件许可,每天进行凉泉、温泉水浴,须常清其过盛之热,适当补其耗伤之阴。

2.2、气郁质此类人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萎黄或苍暗,平素性情急躁易怒,容易激动,或忧郁寡欢,胸闷不舒,时欲太息。

病则胸胁胀痛或窜痛;或乳房小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或咽中梗阻,如有异物;或气上冲逆,头痛眩晕;或腹痛肠鸣,大便泄利不爽,舌淡红苔白,脉弦。

这类人相当于现代所称的抑郁型或抑郁质。

药物治疗,以舒肝理气为主;平时应常去旅游,以使心胸愉快,从而排除多愁善感的抑郁状态;多听一些轻松、开朗、激动的音乐,以提高情绪;饮食上,适当喝一点酒。

3、艾灸的功效与作用调和气血:气是生命之源,血为物质基础,气血充足、气机条达则人的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发病。

艾灸可补气养血、疏理气机,且可提升中气以达养生保健的目的。

艾灸基础知识

艾灸基础知识

灸法(Moxibustion)是指以艾绒为主要燃烧材料,烧灼、薰熨体表的一定部位或腧穴,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灸,灼、烧的意思。

《说文解字》:“灸,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

灸法古称“灸焫”(ruò)。

广义的灸法还包括用刺激性药物敷贴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又称天灸、药物灸。

《医学入门·针灸》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说明灸法与针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一、灸法的材料(一)艾(Moxa)及艾制品(Moxa production)施灸的材料很多,但以艾叶(Moxa leaf)制成的艾绒(Moxa Down)为主,因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力温和。

《本草纲目》载“艾叶能灸百病。

”新制的艾绒含挥发油较多,灸时火力过强,故以陈久的艾绒为佳。

1.艾炷(Moxa Cone)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之上,用拇、食、中三指边捏边旋转,把艾绒捏紧成规格大小不同的圆锥状物称为艾炷。

(见图6-24)有大、中、小之分,小者如麦粒大,中等如半截枣核大,图6-24艾炷大者如半截橄榄大。

用于艾炷灸。

每燃尽1个艾炷,称为1壮。

2.艾条(Moxa Stick)又名艾卷,是用艾绒卷成的圆柱形长条。

根据内含药物之有无,又分为纯艾条(Pure Moxa Stick)和药艾条(Medicinal Moxa Stick)两种。

一般长20cm,直径1.5cm。

具有使用简便,不起泡,不发疮,无痛苦,患者可以自灸等特点,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二)其他灸材1.火热类灸材(1)灯心草别名灯心、灯草,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的茎髓,我国各地均有分布。

性味甘、淡,微寒,如心、小肠经。

清心,利尿。

因其可用以点油灯而得名,为灯火灸之材料。

(2)黄蜡又名黄占。

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等分泌的蜡质,经精制而成。

性味甘、淡,平。

收涩,生肌,止痛,解毒。

为黄蜡灸之材料。

(3)桑枝别名桑条,方桑科植物的嫩枝。

艾灸基本常识

艾灸基本常识

灸法灸,灼烧的意思。

灸法是指利用某些燃烧材料,熏灼或温熨体表一定部位,通过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施灸的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为主,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力温和。

《名医别录》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用作灸料的艾绒是用干燥的艾叶除去杂质捣碎成细软的艾绒,贮藏备用。

《孟子·离娄篇》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之说。

灸法的作用(一)温经散寒《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

”可见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流的功能。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寒温痹痛、痛经、经闭、胃脘痛、寒疝腹痛、泄泻、痢疾等。

(二)扶阳固脱《扁鹊心书》记载:“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伤寒杂病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云:“下利,手足逆冷,无脉者,灸之。

”可见阳气下陷或欲脱之危证,皆可用灸法,以扶助虚脱之阳气。

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久泻、痰饮等。

(三)消瘀散结《灵枢·刺节真邪》记载:“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

”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得温则行,气行则血亦行。

灸能使气机通畅,营卫调和,故瘀结自散。

所以临床上常用于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初起、瘰疬、瘿瘤等。

(四)防病保健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疾》记载:“河洛间土地多寒流,儿喜病惊。

其俗生儿三日,喜逆灸以防之,又灸以防噤。

”《备急千金要方·针灸上》云:“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

”《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也。

”《医说针灸》也说:“若要安,三里莫要干。

”说明艾灸足三里有防病保健作用,今人称之为“保健灸”,也就是说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

艾灸操作规范及流程图

艾灸操作规范及流程图

灸法操作规程灸法就是用艾绒做成艾柱或艾条,点燃后在穴位或患处熏灸,借助温热性和药物作用,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燥湿祛寒,回阳救逆,消肿散结,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护理上常用的有艾条灸、艾柱灸及隔姜灸,隔蒜灸等。

1、艾条灸(1)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必要时备艾灸盒。

(2)操作方法:①点燃艾条一端,燃端距应灸穴位或局部2~4cm处熏灸,使局部有温热感,以不感烧灼为度。

②每次灸15~30分钟,使局部皮肤红润、灼热。

③中途艾绒烧灰较多时,应将绒灰置于弯盘中,避免脱落在病人身上。

④腹部、背部较平坦处行艾灸时,可用艾灸盒。

即病人取平卧或俯卧位,将点燃之艾条放于盒内纱隔层上,灸盒放在应灸穴位的部位,加盖后可使其自行燃烧艾条,达到艾灸的目的。

2、艾柱灸(1)物品准备:治疗盘、艾绒、艾柱器、火柴、镊子、弯盘。

(2)操作方法:①将艾绒放入艾柱器内,根据病情,制成大小适宜之艾柱。

②将艾柱置于应灸穴位上,点燃艾柱顶端。

③等艾柱燃至病人感发烫时,即用镊子取下放入弯盘,另换一艾柱,继续点燃。

④一般每次灸3~5壮(每个艾柱谓一壮)。

3、隔姜灸、隔蒜灸(1)物品准备:治疗盘、艾绒、艾柱器、火柴、镊子、弯盘,根据需要准备切成0.2~0.3cm厘米薄,直径约2cm的鲜姜片或鲜大蒜头横切成片数片(或用大蒜捣泥,取0.3cm厚的大蒜泥敷于穴位皮肤)。

(2)操作方法:①暴露应灸部位。

②取鲜姜片或蒜片(或蒜泥),放于穴位,上置艾柱。

③点燃后待病人感灼热时即更换艾柱,连灸3~5壮。

④脐部也可敷食盐后,置艾柱灸之,称隔盐灸,或在穴位放其它药物如附子片等,统称间接灸法。

4、艾灸护理与注意事项(1)行艾灸时,须注意病人保持舒适体位,以免病人自行移动时,艾灰脱落或艾柱倾倒而发生烫伤或烧坏衣被。

(2)艾条灸时,要注意燃点的距离,太近则易烫伤,太远则疗效不佳,应随时询问病人温热感,并观察局部潮红程度。

行艾柱灸时,更应认真守护观察,以免发生烫伤。

艾灸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艾灸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艾灸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或艾条来热敷穴位,以达到温通经络、活血化淤、调和气血的作用。

艾灸操作简单易学,但在进行艾灸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艾灸的效果和安全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艾灸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

在进行艾灸之前,首先要准备好艾灸工具和艾草。

艾灸工具一般包括艾灸盒、艾灸条或艾灸壶等,而艾草则是艾灸的主要材料。

此外,还需要准备一盆温水和一条干净的毛巾,用来清洁皮肤和保护周围的环境。

二、操作流程。

1. 清洁皮肤,在进行艾灸之前,首先要清洁皮肤,以确保艾灸的效果和安全性。

可以用温水和肥皂清洁皮肤,然后用毛巾擦干。

2. 点燃艾条,将艾条点燃后,等待片刻,让它燃烧一段时间,然后吹灭火焰,使其产生烟雾。

3. 艾灸穴位,将燃烧的艾条放入艾灸盒中,然后将盒口对准要进行艾灸的穴位,轻轻按压,使烟雾渗透到皮肤中。

4. 调节温度,在进行艾灸时,要根据个人的感觉来调节艾灸的温度,以免烫伤皮肤。

一般来说,艾灸的温度应该是热热的,但不至于太烫。

5. 控制时间,艾灸的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不宜过长,以免对皮肤造成损伤。

在进行艾灸时,可以适当调整艾灸的时间,根据个人的感觉来决定。

6. 结束艾灸,艾灸结束后,用温水清洁皮肤,然后用毛巾擦干,避免受凉。

三、注意事项。

1. 避免空腹,在进行艾灸之前,不宜空腹,以免造成身体不适。

最好在饭后1小时进行艾灸,以确保身体有足够的营养和能量。

2. 防止受凉,在进行艾灸时,要注意避免受凉,尤其是在冬季。

艾灸后,可以用毛巾或衣物包裹住艾灸部位,保持温暖。

3. 控制温度,在进行艾灸时,要注意控制艾灸的温度,以免烫伤皮肤。

可以用手感受艾灸的温度,根据个人的感觉来调节。

4. 避免过度疲劳,在进行艾灸时,要避免过度疲劳,以免影响艾灸的效果。

可以选择在休息或睡前进行艾灸,以放松身心,促进睡眠。

5. 避免过多食用刺激性食物,在进行艾灸时,要避免过多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影响艾灸的效果。

艾条灸操作流程

艾条灸操作流程

艾条灸操作流程艾条灸,又称艾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上燃烧艾草,来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艾条灸操作简单易学,但在实践中仍需注意一些细节,下面将为大家介绍艾条灸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艾条灸前,首先要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材料,艾条、火盆或艾灸器、打火机或火柴、镊子或夹子、准备好的热水毛巾等。

确保艾条的质量良好,没有霉变或异味。

2. 穴位选择。

根据需要进行艾灸的病症或保健目的,选择相应的穴位。

一般来说,常用的穴位有关元、足三里、气海、神阙等。

在选择穴位时,可以参考中医经典著作或咨询专业医师的建议。

3. 穴位准备。

在进行艾条灸前,要先用酒棉球或清水擦拭选定的穴位,保持皮肤清洁。

然后将艾条点燃,待其燃烧一段时间后,用镊子或夹子将灼热的艾条放在穴位上。

4. 艾条灸。

将燃烧的艾条放在穴位上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确保他们感到舒适而不疼痛。

同时,要控制好艾条的距离和时间,避免烫伤皮肤。

一般来说,每个穴位的艾条灸时间为10-20分钟左右。

5. 灭灸。

艾条燃烧完毕后,用准备好的热水毛巾或消毒棉球轻轻擦拭穴位,以减轻热感。

然后让患者休息片刻,避免受凉或大汗淋漓。

6. 注意事项。

在进行艾条灸时,要注意避免风吹、受凉、大汗淋漓等情况,以免影响疗效。

同时,要避免在肚子空腹或饱腹后进行艾灸,以免影响消化功能。

对于孕妇、儿童、老人和病情较重者,应谨慎进行艾灸,最好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

7. 效果评估。

艾条灸后,要观察患者的身体反应和病情变化,以评估艾灸的效果。

如果需要连续进行艾灸,要控制好间隔时间,避免过度刺激。

通过以上的艾条灸操作流程,相信大家对艾灸的操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进行艾灸时,要谨慎操作,确保安全和疗效。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关注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保持身体健康。

艾灸大师谢锡亮说艾灸顺序

艾灸大师谢锡亮说艾灸顺序

艾灸大师谢锡亮说艾灸顺序艾灸之所以成为现代人追捧的养生之法,是因其绿色、天然、安全、无副作用。

一般针对不同的病症,中医总会给出多个穴位,这么多穴位,究竟先灸哪一个?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这就跟吃西药分饭前、饭后吃一样,时间不对,多少都会影响到药效的吸收。

同样,艾灸穴位的先后顺序,在一定程度上,对艾灸的疗效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艾灸的顺序吧!艾灸穴位顺序“药王”的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中清楚的记载着:艾灸应当遵循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向上后下的原则。

那人体各部位又是如何分阴阳的呢?作为农耕大国,古代先民一般都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因此,中医将背部、上身归之于阳,腹部、下身归之于阴。

在阴阳学说中,头为阳、足为阴;左为阳、右为阴。

所以,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施行灸疗的顺序,一般都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先灸左侧,后灸右侧在日常保健艾灸时,按照以上方法艾灸,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当然,中医讲究辩证施治,很多病症调理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一般是以先缓解症状为先,如先灸阿是穴和其他重点穴位等。

艾灸最佳时间据《内经·灵柩》记载:古人又将一天分为春夏秋冬四个时期,早晨为春、日中为夏、日落为秋、半夜为冬。

按照具体时间来分便是:凌晨3点到上午9点是一天的春季,叫日春上午9点到下午3点是一天的夏季,叫日夏下午3点到晚上9点是一天的秋季,叫日秋晚上9点到凌晨3点是一天的冬季,叫日冬上午大自然和人体的阳气都开始升发,借助这个时间艾灸可以事半功倍,特别是针对阳虚、气虚质的人,如怕冷,手足不温,免疫力低、大便不成形等。

当然根据不同体质和病症,艾灸的时间也不一样,如调理脾胃功能,可以在早上9-11点灸,养肾在下午5-7点灸,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

一般艾灸养生保健一般为:上午10-11点;下午2—4点为宜。

从年来说,节气灸、夏冬季灸最好一、以季节来说,夏季、冬季艾灸疗效最好。

夏季尤其是三伏天,为一年中阳气最旺之时,此时人体阳气最旺,新陈代谢旺盛。

艾灸是怎么做的

艾灸是怎么做的

艾灸是怎么做的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它通过使用艾草对特定穴位进行热敷来治疗各种疾病和保健效果。

艾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被广泛运用于中国传统医学中,如中医、经络学和经络穴位学。

艾灸的方法和技巧非常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艾灸的步骤、注意事项和常见的艾灸方法。

一、艾灸的步骤1. 准备艾草:艾草是一种特殊的中药材,常用于艾灸。

在实际操作中,常用的艾草有姜艾、艾叶等。

首先,我们需要获得新鲜的艾草。

可以将艾草晒干或烤干,以便后续使用。

2. 准备艾灸器材:在进行艾灸之前,还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器材,如艾灸炉、艾炷、火机、温水等。

艾灸炉是用来点燃艾炷的工具,艾炷则是用来点燃艾草的物质。

3. 按摩穴位:在进行艾灸之前,最好先按摩一些重要的穴位来疏通经络。

这样可以帮助提高身体的气血循环,并促进身体对艾灸的接受和反应。

4. 点燃艾炷:将艾炷放入艾灸炉中,用火机点燃。

艾炷应该点燃后产生的火焰较小,艾炷的一端应该红色,并冒烟。

5. 按摩穴位:当艾炷点燃后,将它的冒烟的一端对准需要艾灸的部位上方的穴位。

然后用艾炷轻轻热敷穴位,每次大约3-5分钟。

6. 调整火候:在热敷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的感受调节火候。

如果感到过热或疼痛,可以暂时停止热敷并稍等片刻,待体温适应后再继续。

7. 结束艾灸:艾灸的时间一般持续20-30分钟,但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延长。

结束艾灸后,应该保持身体温暖,最好避免直接接触凉风。

二、艾灸的注意事项1. 选择适当的艾草:不同的疾病需要使用不同的艾草。

艾草也有温和和辛辣的区别,所以在选择艾草时应该根据个人的病情和体质来选择。

2. 了解穴位与僵夸:穴位是人体上特定的部位,艾灸应该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

因此,在进行艾灸前,必须了解哪些穴位适合艾灸,以及如何正确找到这些穴位。

3. 控制火候:艾灸的火候很重要,火候太猛或太过柔和都会影响艾草的疗效。

因此,控制火候至关重要。

在进行艾灸时,应根据个人感受来调整火候的大小。

最佳艾灸顺序、时间,从年、月到日,彻底说个清楚!

最佳艾灸顺序、时间,从年、月到日,彻底说个清楚!

最佳艾灸顺序、时间,从年、月到日,彻底说个清楚!腰腿疼找祥哥大医至简倪海厦2021-11-22艾灸之所以成为现代人追捧的养生之法,是因其绿色、天然、安全、无副作用。

一般针对不同的病症,中医总会给出多个穴位,这么多穴位,究竟先灸哪一个?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这就跟吃西药分饭前、饭后吃一样,时间不对,多少都会影响到药效的吸收。

同样,艾灸穴位的先后顺序,在一定程度上,对艾灸的疗效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艾灸的顺序吧!1艾灸穴位顺序“药王”的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中清楚的记载着:艾灸应当遵循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向上后下的原则。

那人体各部位又是如何分阴阳的呢?作为农耕大国,古代先民一般都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因此,中医将背部、上身归之于阳,腹部、下身归之于阴。

在阴阳学说中,头为阳、足为阴;左为阳、右为阴。

所以,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施行灸疗的顺序,一般都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先灸左侧,后灸右侧在日常保健艾灸时,按照以上方法艾灸,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当然,中医讲究辩证施治,很多病症调理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一般是以先缓解症状为先,如先灸阿是穴和其他重点穴位等。

2艾灸最佳时间据《内经·灵柩》记载:古人又将一天分为春夏秋冬四个时期,早晨为春、日中为夏、日落为秋、半夜为冬。

按照具体时间来分便是:凌晨3点到上午9点是一天的春季,叫日春上午9点到下午3点是一天的夏季,叫日夏下午3点到晚上9点是一天的秋季,叫日秋晚上9点到凌晨3点是一天的冬季,叫日冬上午大自然和人体的阳气都开始升发,借助这个时间艾灸可以事半功倍,特别是针对阳虚、气虚质的人,如怕冷,手足不温,免疫力低、大便不成形等。

当然根据不同体质和病症,艾灸的时间也不一样,如调理脾胃功能,可以在早上9-11点灸,养肾在下午5-7点灸,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

一般艾灸养生保健一般为:上午10-11点;下午2—4点为宜。

四大养生穴位艾灸顺序_艾灸应该注意什么

四大养生穴位艾灸顺序_艾灸应该注意什么

四大养生穴位艾灸顺序_艾灸应该注意什么艾灸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疾病,更是养生抗衰的好方法。

那么艾灸的穴位顺序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养生的相关穴位,快来看看吧!艾灸养生穴位1.灸神阙穴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

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

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穴,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

神阙穴多采用隔盐灸,还有一种叫做神阙灸脐法的保健灸法,其法是,先以生五灵脂24克、生青盐15克、乳香3克、没药3克、夜明砂6克(微炒)、木通9克、干葱头6克、麝香少许,研成细末备用(以上诸药在中药店有售)。

施灸时取面粉适量,用水调和作圈置于脐周。

取药末6克,另用槐树皮剪成圆币形,将脐上的药末盖好,每岁一壮,灸治一次换一次药末,每月可灸1次,午时灸为宜,多用于身体虚弱者,并可强健脾胃功能,预防疾病。

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

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2.灸气海穴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

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

据们《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便,当有人问其养生之术时,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作喜怒,气海常温耳。

”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

据《窦材灸法》记载:“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及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

”认为灸气海能预防治疗糖尿病。

日本代田文志(现代日本针灸学家)认为用艾灸气海可预防阑尾炎,可以灸20~3O壮。

艾灸的方法和时间

艾灸的方法和时间

艾灸的方法和时间
艾灸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并将其热量传递到人体特定穴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调节身体功能。

艾灸的方法一般分为直接艾灸和间接艾灸两种。

1. 直接艾灸:艾条直接点燃后将火苗摇灭,然后将燃烧的艾条或艾炷靠近特定穴位,让温热的烟气和热力渗透到皮肤和经络中。

2. 间接艾灸:将艾草研磨成细末,放在艾绒袋或专用艾灸器中,通过加热使艾草散发出温热的烟气,然后将热气靠近特定穴位。

艾灸的时间一般根据个人体质和疗效需要而定,一般均匀按摩每个穴位1-3分钟,每天进行1-3次。

根据不同的疾病,艾灸的治疗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在进行艾灸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选择合适的艾草:艾灸时应选择优质的艾草,否则可能会对皮肤产生一定的刺激。

2. 控制火候:艾灸时需要掌握好火候,不要让艾草直接接触皮肤,以免烫伤。

如使用直接艾灸,点燃艾条后要确保火苗熄灭,只供给温热的烟气和热力。

3. 选择适当的穴位:艾灸时应选择适当的穴位,以中医经络学为准,或者根据个人需求选择适宜的穴位。

4. 积极处理不适:在进行艾灸时如果感到不适,比如过于燥热、疼痛等,应立即停止艾灸,并积极处理。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如果你有兴趣尝试,请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以确保正确的使用方法。

24节气的艾灸取穴

24节气的艾灸取穴

24节气的艾灸取穴。

1、立春艾灸时间:2月3-5日艾灸穴位:督脉:大椎、命门、肺俞、肝俞;任脉:关元、神阙、中脘、太冲2、雨水艾灸时间:2月18-20日艾灸穴位:督脉:大椎、肾俞、肝俞;任脉:期门、关元、神阙3、惊蛰艾灸时间:3月5-7日艾灸穴位:督脉:大椎、肝俞、肾俞;任脉:合谷、太冲、关元、神阙、中脘4、春分艾灸时间:3月20-22日艾灸穴位:督脉:大椎、肝俞、命门、脾俞;任脉:关元、神阙、中脘、膻中、太冲5、清明艾灸时间:4月4-6日艾灸穴位:督脉:大椎、至阳、命门;任脉:鬼哭穴、足三里、合谷、关元、神阙6、谷雨艾灸时间:4月19-21日艾灸穴位:督脉:大椎、百会、命门、心俞;任脉:关元、神阙、神门7、立夏艾灸时间:5月5-7日艾灸穴位:督脉:大椎、心俞、肾俞;任脉:关元、神阙、膻中8、小满艾灸时间:5月20-27日艾灸穴位:督脉:大椎、肾俞;任脉:关元、神阙、足三里9、芒种艾灸时间:6月5-7日艾灸穴位:督脉:大椎、脾俞、心俞、命门;任脉:神阙、关元、足三里、劳宫10、夏至艾灸时间:6月21-22日艾灸穴位:督脉:大椎、至阳、命门;任脉:膻中、关元、神阙、巨阙11、小暑艾灸时间:7月6-8日艾灸穴位:督脉:大椎、肾俞、心俞;任脉:神阙、关元、膻中、涌泉、合谷12、大暑艾灸时间:7月22-24日艾灸穴位:督脉:大椎、肾俞、心俞;任脉:神阙、关元、膻中、涌泉、合谷13、立秋艾灸时间:8月7-9日艾灸穴位:督脉:大椎、肾俞、脾俞;任脉:关元、神阙、中脘、章门、太白14、处暑艾灸时间:8月22-24日艾灸穴位:督脉:大椎、肾俞、心俞;任脉:神阙、关元、膻中、涌泉、合谷15、白露艾灸时间:9月7-9日艾灸穴位:督脉:大椎、肺腧、肾俞、脾俞;任脉:关元、神阙、足三里、中府16、秋分艾灸时间:9月22-24日艾灸穴位:督脉:大椎、肺腧、大肠俞、肾俞;任脉:关元、神阙、天枢、足三里、合谷17、寒露艾灸时间:10月8-9日艾灸穴位:督脉:大椎、肺腧、肾俞、八髎;任脉:神阙、关元、太渊、足三里18、霜降艾灸时间:10月23-24日艾灸穴位:督脉:大椎、脾俞、肾俞;任脉:涌泉、关元、神阙、膻中19、立冬艾灸时间:11月7-8日艾灸穴位:督脉:大椎、肾俞、京门;任脉:涌泉、神阙、关元20、小雪艾灸时间:11月22-23日艾灸穴位:督脉:大椎、至阳、肾俞、心俞;任脉:涌泉、关元、神阙、膻中21、大雪艾灸时间:12月6-8日艾灸穴位:督脉:大椎、至阳、肾俞、心俞;任脉:涌泉、关元、神阙、膻中22、冬至艾灸时间:12月21-23日艾灸穴位:督脉:大椎、肾俞、脾俞;任脉:太溪、关元、神阙、中脘23、小寒艾灸时间:1月5-7日艾灸穴位:督脉:大椎、肾俞、心俞;任脉:神阙、关元、膻中24、大寒艾灸时间:1月20-21日艾灸穴位:督脉:大椎、肾俞、心俞;任脉:神阙、关元、膻中。

艾灸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艾灸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艾灸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艾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上燃烧艾草,产生热量和药效,从而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艾灸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疼痛、增强免疫力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和保健领域。

下面将介绍艾灸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首先准备好艾灸器具,包括艾条、灸盒、灸灰等。

选择一个安静、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艾灸。

2.选择穴位:根据需要进行艾灸的部位选择相应的穴位。

可以参考中医经络图或咨询专业医师。

3.准备皮肤:清洁并擦干艾灸部位的皮肤,确保皮肤干燥。

4.点燃艾条:将艾条点燃后放入灸盒中,等待片刻使其燃烧均匀。

5.进行艾灸:将灸盒放在选定的穴位上,轻轻按压使其贴紧皮肤,然后进行艾灸。

注意控制火候,避免过热烫伤皮肤。

6.调节时间:根据个人体质和需要,控制艾灸的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

7.结束艾灸:艾灸结束后,将灸盒取下,用清水擦拭皮肤,保持皮肤清洁。

注意事项:1.避免过度疲劳:在进行艾灸前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2.避免饱食:在进行艾灸前避免饱食,以免影响消化和吸收。

3.避免空腹:在进行艾灸前避免空腹,以免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4.避免过度灸热:在进行艾灸时要控制火候,避免过度灸热导致皮肤烫伤。

5.避免感冒:在感冒、发热等情况下不宜进行艾灸,以免加重病情。

6.避免孕妇:孕妇、月经期间的女性和患有皮肤病的人不宜进行艾灸。

7.避免长时间压迫:在进行艾灸时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总之,艾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但在进行艾灸时需要注意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艾灸的效果和安全性。

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专业医师。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艾灸的顺序及最佳灸疗时间

艾灸的顺序及最佳灸疗时间

艾灸的顺序及最佳灸疗时间古代著作中关于艾灸的顺序都有详细的论述,被后人誉为“药王”的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中就清楚地记载着:艾灸应当遵循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向上后下的原则。

中国古代先民多以农耕为作,脸朝黄土背朝天,因此,中医将背部、上身归之于阳;腹部、下身归之于阴。

在阴阳学说中,头为阳、足为阴;左为阳、右为阴。

所以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施行灸疗的顺序,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先灸左侧,后灸右侧。

中医讲究辩证施治,有些疾病的调理灸疗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可以先缓解症状,比如先灸阿是穴和其他重点穴位等。

总之是以人为本,患者舒适为宜。

据《内经·灵枢》记载:古人又将一天分为春夏秋冬四个时期,早晨为春、日中为夏、日落为秋、半夜为冬。

一般来说,晚9点到凌晨3点是一天的冬季,叫日冬;凌晨3点到上午9点是一天的春季,叫日春;上午9点到下午3点是一天的夏季,叫日夏;下午3点到晚上9点是一天的秋季,叫日秋。

早晨人的精气神开始生发,病易入体;日中人的精气神最旺,能战胜病邪。

所以在一天中灸疗的最佳时间是在午时之前或者之后。

所以,药物加穴位,再加上一个较为恰当的治疗时机,三者完美地结合,才能让灸疗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一天中什么时候做艾灸最好:午时(中午11—1点) 具体分析: 1、日中是人精气神最旺的时候,能战胜病邪。

因此这也是一天中最适合艾灸的时间,在午时(中午11—1点)前后。

2、这段时间人体与自然的阳气逐渐转旺,并在正午的时候达到顶点,此时通过艾灸调理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就如同夏季三伏天做艾灸一样,补益的效果最佳。

不过中医也指出,艾灸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因人而异的,需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调理的症状的不同而定。

比如调理脾胃功能可以在早上9—11点做;调理心脏功能,养心的话最好在中午11—1点做。

温馨提示:1、古人养生艾灸时间是非常有讲究的,顺应自然规律,每天:一天当中,早上人和大自然的阳气升发,到中午午时最旺,而后逐渐减退。

二十四节气灸时间表及配穴

二十四节气灸时间表及配穴

二十四节气灸时间表及配穴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的重要部分,它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分布在一年中的不同时间点。

这些节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反映出中国人的生活和农业习俗。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探讨二十四节气以及灸疗对应的时间表和穴位。

1. 立春(2月4日左右)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开始。

此时,人们往往感到寒冷的冬季即将过去,春天的气息正在逐渐到来。

在立春期间进行灸疗时,可以选择穴位太冲,它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终点,对于身体的阳气激发和气血流通有着积极的作用。

2. 雨水(2月18日左右)雨水节气是春雨的开始,预示着冬季的寒冷即将渐渐消退。

在雨水这段期间,选择穴位风池进行灸疗是非常合适的,风池位于颈部的大椎穴,能够促进气血的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3. 惊蛰(3月5日左右)惊蛰标志着冬天的蛰伏即将结束,春天的气息逐渐增强。

在惊蛰的时候进行灸疗,选择穴位神阙是不错的选择,它位于脐中,对于调节人体的气血有着较好的效果。

4. 春分(3月20日前后)春分是一年中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此时春天正式来临,大地回春。

在这个时候进行灸疗,选择穴位曲池是比较适宜的,它位于胸腹部的侠白穴处,对于调节气血和舒缓紧张情绪有帮助。

5. 清明(4月4日左右)清明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此时气温回暖,春耕时节。

在这个时候进行灸疗,可以选择穴位中府,它位于足太阴脾经的脾俞穴处,对于提高免疫力和增强消化功能具有良好的疗效。

6. 谷雨(4月19日左右)谷雨是收获和育苗的时节,此时天气湿润,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在谷雨这段时间进行灸疗时,可以选择穴位太冲,这个穴位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终点,能够促进身体的阳气激发和血液循环。

7. 立夏(5月5日左右)立夏是夏季的开始,气温逐渐升高,天气变热。

在立夏期间进行灸疗时,选择穴位陶道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它位于大腿外侧的神门穴处,能够缓解疲劳和滋养五脏。

中医艾灸告诉您十二时辰养生法

中医艾灸告诉您十二时辰养生法

中医艾灸告诉您十二时辰养生法--上篇1、子时-----胆经当令:中医养生认为子时睡眠是对胆经最好的时补方法子时(23:00—1:00)气血进入胆经。

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胆的生理功能是内藏胆汁,帮助消化代谢。

不注意按时睡眠,就会影响气血回流胆经。

胆经气血异常,就容易出现头晕目眩、耳鸣、皮肤粗糙、胸胁疼痛、失眠多梦、易惊、忧愁、神经官能症等。

所以成年人最好养成每天子时前就寝的习惯,若长期子时不能睡觉,就会比一般人容易衰老。

2、丑时-------肝经当令:中医养生认为丑时最需要养肝血,养肝血最好的方法就是静卧丑时(1:00-3:00)足厥阴肝经气血最旺的时刻。

从经络循行上可知肝经属肝络胆。

肝藏血,肝脏能贮藏、分配和调节全身的血液及疏导全身功能活动,使气血调和。

另外,肝经“从目系下颊里”,肝开窍于目,肝经气血和眼睛关系密切。

如果肝经气血出问题就会有两胁肋胀痛、胸闷、胃口不佳、口苦、腹胀腹痛,出现黑斑、眼袋、黑眼圈等。

人躺下休息时血归于肝脏,眼睛得到血的滋养就能看到东西,脚得到血的滋养就能行走,手掌得到血的滋养就能把握,手指得到血的滋养就能抓取。

所以养肝血至关重要。

人只有休息时,肝脏血流才充分,才能养好肝。

人在睡眠时血可养肝,而长期加班,肝失所养,会导致肝气不舒、肝郁气滞,所以睡眠不好的人会时常发脾气。

3、寅时------肺经当令:深睡滋养肺寅时(3:00—5:00)肺经旺。

这时气血由阴转阳,肺经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到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就是从这个时间段开始,人体的气血根据需要开始重新分配。

这个时间是人从静变动的开始,是转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

熬过夜的人都知道,凌晨三四点钟最难熬,那是因为身体不让你熬,这个时候气机是“肃降”的,如果坚持熬下去,就是往外、往上调自己的阳气,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

寅时肺经最旺,肺有病的人经常会在寅时醒来。

肾属水,肺属金,按照五行理论,金生水,虚则补其母,补肾也可采用补金的方法,即“金水相生”法。

艾灸的基本灸法

艾灸的基本灸法

艾灸的基本灸法
艾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艾灸能够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经络,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艾灸的基本灸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艾条的选择:艾条是艾灸的主要工具,应选择质地柔软、香气浓郁、火力控制好的艾条。

市面上有多种艾条可供选择,如野生艾叶、制艾条等。

2. 灸具的准备:艾灸需要使用灸具,如灸盒、灸炉等。

在进行艾灸前应将灸具清洁干净,并按照需要加热,以便达到合适的温度。

3. 穴位的选择:艾灸应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灸治。

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治疗穴位,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灸治。

4. 灸法的掌握:灸法包括直接灸、隔巾灸、温针灸等多种方式。

应掌握不同的灸法,以便根据疾病情况选择合适的灸法。

5. 灸的时间:艾灸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不宜过长或过短。

同时应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的灸治时间。

以上是艾灸的基本灸法,使用艾灸进行治疗时应遵循医学原则,注意卫生和安全。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灸必知:艾灸的顺序、时间、灸量知识最全汇总!
艾灸之所以成为现代人追捧的养生之法,是因其绿色、天然、安全、无副作用。

一般针对不同的病症,中医总会给出多个穴位,让人一头雾水的是,这么多穴位,究竟先灸哪一个?
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这就跟吃西药分饭前、饭后吃一样,时间不对,多少都会影响到药效的吸收。

同样,艾灸穴位的先后顺序,什么时间段施灸最好,以及灸量是多少,这些
在一定程度上,对艾灸的疗效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艾灸的顺序、时间、灸量!
施灸讲究先后有序
“药王”的孙思邈在其着作《千金方》中清楚的记载着:艾灸应当遵循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向上后下的原则。

作为农耕大国,古代先民一般都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因此,中医将背部、上身归之于阳,腹部、下身归之于阴。

在阴阳学说中,头为阳、足为阴;左为阳、右为阴。

施灸的顺序,临床上一般是:
先灸上部→ 后下部
先灸背腰部→ 后灸胸腹部
先灸头部→ 后灸四肢
先灸阳经穴位后灸阴经穴位
先灸左侧→ 后灸右侧
施灸量先少→ 后逐步增加
如不按顺序施灸,先灸下部,后灸头部,患者可能会出现头面烘热,口干咽燥等不适感。

在施灸时还需结合病情,因病制宜,不可拘泥。

艾灸最佳时间
1、一天中最佳施灸时间
据《内经·灵柩》记载:古人又将一天分为春夏秋冬四个时期,早晨为春、日中为夏、日落为秋、半夜为冬。

按照具体时间来分便是:
凌晨3点到上午9点是一天的春季,叫日春
上午9点到下午3点是一天的夏季,叫日夏
下午3点到晚上9点是一天的秋季,叫日秋
晚上9点到凌晨3点是一天的冬季,叫日冬
上午大自然和人体的阳气都开始升发,借助这个时间艾灸可以事半功倍,特别是针对阳虚、气虚质的人,如怕冷,手足不温,免疫力低、大便不成形等。

当然根据不同体质和病症,艾灸的时间也不一样,如调理脾胃功能,可以在早上9-11点灸,养肾在下午5-7点灸,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

一般艾灸养生保健一般为:上午10-11点;下午2—4点为宜。

2、人体每个部位施灸时间
一般来说头部、面部、胸膈以上的部位不宜多灸,头面胸部穴位施灸时间相对短一些,建议20~30分钟;
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施灸时间,建议30~40分钟;
背部(背部腧穴)、下肢等肉厚部位则多灸长灸无妨,任何灸法均可使用,建议施灸时间40~60分钟左右。

艾灸时的灸量
艾灸灸量是指灸疗对机体刺激的规模、程度、速度和水平等。

它是灸治所致的刺激强度和刺激时间的乘积,取决于施灸的方式,灸炷的大小、壮数的多少,施灸时或施灸后
刺激效应的时间等因素。

掌握最佳灸量,有助于提高疗效,防止不良反应。

1、由天时、地理定灸量如冬日灸量宜大,方能祛寒通痹,助阳回厥。

另如北方风寒凛列,灸量宜大;南方气候温暖,灸量宜小。

2、由病情、病性定灸量病深痼疾,一般灸量宜大。

如老年或体弱之保健灸,灸量宜小,但须坚持日久。

病在浅表、灸量可小;在内则灸量宜大。

痈疽阴疮虽发于体表,但病
根在内,故灸量亦须大。

3、由年龄、体质、性别定灸量不同的年龄、体质和性别,其阴阳气血的盛衰及对灸的耐受性不同。

古有以年龄定灸量,称随年壮,即随年龄由小至大而递增壮数,以壮年
为限度。

尚应考虑体质情况,并据男女生理、病理之差异而定灸量大小。

另外,由于种族差异,灸量对机体的影响亦殊。

4、由患者感觉定灸量患者感觉分二类,一为施灸后的灼热感。

根据不同病情,有的仅要求局部温热感,有的则要求有烫灼感,可按患者口述而加控制。

另一类为灸的传导
感觉,如隔蒜灸中的铺灸治疗虚劳顽痹,须灸至患者自觉口鼻中有蒜味时停灸。

这也是一种控制灸量的依据。

5、由灸炷大小定灸量灸炷的大小,古籍述之颇详。

《备急千金要方》云:“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炷务大也”。

要求艾炷底部范围不小于3分。

此间接灸而言,若直接灸则
不然,艾炷可小至粟粒大。

在施灸时,通过选择适当大小之艾炷以控制灸量。

6、由施灸次数定灸量将规定的壮数,一次灸完为顿灸,分次灸完称报灸。

对体质差者及头四肢等云:“若并灸之,恐骨气血难堪,必分日灸之或隔日灸之”。

所以,有关艾灸的灸量是综合考虑的,一般来说,创伤灸疗,效果较佳;或者可采用连续多次短时间的艾灸达到相同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