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文学语言

合集下载

文学作品中的文学语言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中的文学语言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中的文学语言表达技巧文学作品中的文学语言表达技巧是作家用来传达情感、描绘场景和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工具。

通过巧妙运用语言技巧,作家能够生动地呈现故事情节,让读者深入沉浸在作品的世界中。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文学语言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拟人、反语和意象等。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通过类比来传达某一事物特性的文学语言表达技巧。

通过比喻,作家可以用独特而生动的方式来描绘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和气味等方面,以增强读者对作品的感官体验。

比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这世界就像一个舞台”,这个比喻将人类世界比作一个舞台,生动地表达了人生的戏剧性和多变性。

二、拟人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类的属性和特征的文学语言表达技巧。

通过拟人,作家使得无生命的事物具有了情感和行为,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亲近作品中的环境和角色。

例如,《红楼梦》中的“风儿妈妈”,形象地将自然界中的风拟人化,使得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影响。

三、反语反语是一种通过表达相反的意思来强调某种感情或意义的文学语言表达技巧。

通过使用反语,作家能够在细节间建立一种对比,以便更好地突出某一情感或观点。

例如,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中,反语“四蹄好,两脚坏”揭示了动物们对人类统治的不满和愤怒。

四、意象意象是一种通过独特的形象和细节来描绘事物并传达思想、情感的文学语言表达技巧。

意象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来创造。

作家通过使用具体而生动的意象,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和场景。

例如,说到夜晚,我们可能会联想到星星点点的繁星、月亮的温柔和夜空的寂静,这些意象为读者勾勒出了夜晚的神秘和宁静。

总结文学作品中的文学语言表达技巧为作家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工具箱,用于表达情感、描绘场景和展示人物内心世界。

通过巧妙运用比喻、拟人、反语和意象等技巧,作家能够创造出一个个生动而引人入胜的故事世界,给读者带来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文学语言与表达技巧

文学语言与表达技巧

文学语言与表达技巧文学作品是一种以语言为工具来表达思想、情感和观点的艺术形式。

而要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并使用有效的表达技巧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是每一位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所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本文将通过介绍几种常用的文学语言和表达技巧,帮助读者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一、比喻与隐喻比喻和隐喻是文学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来传达更加深刻的意义和情感。

比如,“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中的比喻,用阳光来形容笑容的温暖,使描述更加生动;而“爱情是一朵盛开的花”中的隐喻,则将爱情与盛开的花进行联系,把爱情的美好形象传达给读者。

二、形象描写形象描写是一种通过言语来展现事物外貌和特征的技巧。

通过精确、形象的描述,可以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感觉和联想。

比如,“他身材高大,双眼深邃,一袭白衣如飞燕般在夜空中飘动”中的描写,通过形容他的外貌和动作,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三、对比与对照对比与对照是一种通过对不同事物进行对比,突出差异和特点的表达方式。

通过对比,可以使作品更加鲜明和生动。

比如,“黑暗中,一束光芒照亮了整个房间,仿佛给人带来了希望”中的对比描述,通过黑暗与光明的对比,强调了希望的到来。

四、拟人与夸张拟人与夸张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思维、感情或动作,并夸大其表达的方式。

通过拟人和夸张,可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张力。

比如,“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争相展示自己的美丽”中的拟人描述,使树叶具有了舞蹈的意象;而“大海蓝得像一块宝石”中的夸张描述,则强调了大海的深邃和美丽。

五、节奏与韵律节奏与韵律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达手法,通过选择恰当的词语和句式,使作品更具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比如,“浩渺长空,波澜壮阔;草木凋零,世代更迭”中的句式变换和平仄抑扬,让读者感受到山河壮丽和历史的变迁。

六、情感揭示情感揭示是文学作品中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法,通过描写人物的情绪、内心活动和行为,来传达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

比如,“他痛苦的咬住了嘴唇,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心如刀绞”中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思想的纠结。

文学语言的特征及其认知分析

文学语言的特征及其认知分析

文学语言的特征及其认知分析
文学语言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文字表现形式,贯穿着一种独特的文学主义风格,在抑扬顿挫的句式中彰显出文学的绚烂而抒情的文艺华彩。

文学语言的特征之一是其极具表现力,它可以准确而生动地描述一个场景以及人物的性格和感受,从而表达作家对某一特定对象的内心情感,展现出作家创造力卓越的文学风格。

文学语言的另一个特征是其抒情性强,它生动而朴素,贴切而悠远,以一种非常优美的文字抒发甚至深刻的情感,使人感受到作家的仰望与深情厚至。

通过文学语言,作家不仅能够表现自身的思想感情,还能够诠释其它更为深刻的文学文化思想,把特有的文化意义发挥到极致,使文学作品具有更加深刻的智识层面。

文学语言的认知分析包括语义分析、情绪分析和文本分析。

语义分析指的是分析文学作品当中所用词汇的含义,了解其作者用词之间的深层次对应,以此来深入理解文本的深度内涵。

情绪分析指的是捕捉作家的情感描写,从而继续分析其他情绪要素,从而揭示文学作品真实的内涵。

文本分析指的是整体上分析叙述结构,包括文本整体形式,出现文学手法,以及特殊选择等,全面了解文本主题,以更加准确的文学理论来解读文学作品。

文学语言是高等教育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深层内涵,还能够让文学作品充满生机,从而营造一种历久弥新的的文学文化氛围。

文学语言的定义

文学语言的定义

文学语言的定义嘿,咱今儿就来说说这文学语言的定义。

你说啥是文学语言呢?这就好像是一道美味的菜肴,盐巴、酱油、醋啥的都得恰到好处,才能做出让人赞不绝口的味道。

文学语言不就是文字的魔法嘛!它能把普普通通的事情变得闪闪发光,就像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一样。

你看那些大作家们,用几个字、几句话就能让你感觉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那感觉,啧啧,妙不可言啊!比如说描写一个春天的早晨,一般人可能就说“春天早上,天气不错”。

可到了文学家笔下呢,那就成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在嫩绿的草地上,微风轻拂,带着花香和泥土的气息,唤醒了沉睡的世界”。

这差别,可不是一星半点吧!文学语言就像是一个神奇的画笔,能把平淡无奇的画面描绘得五彩斑斓。

它能让你哭,能让你笑,能让你跟着故事里的人物一起喜怒哀乐。

这不就跟咱听评书似的,那说书先生绘声绘色的,让咱仿佛亲眼看到了那些英雄好汉的壮举。

它又像是一个放大镜,能把生活中那些细微的美好或者悲伤都放大给你看。

你想想,要是没有那些美妙的文学语言,咱咋能感受到林黛玉那细腻的情感,咋能体会到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呢?文学语言也是有个性的呀!就跟人一样,有的豪放,有的婉约,有的幽默风趣,有的深沉内敛。

李白的诗那叫一个豪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多霸气!李清照的词呢,就比较婉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让人心里也跟着泛起一丝哀愁。

咱平常说话也可以有点文学语言呀,不一定非得是大作家才能用。

比如说你看到天上的月亮很漂亮,别就会说“月亮好圆啊”,你可以说“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宛如银盘般悬挂在夜空,洒下清冷的光辉”。

这多有意思啊!而且文学语言还能让咱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情感和想法呢。

你读一本好书,不就好像跟作者在聊天一样嘛,他通过文字把他的内心世界展示给你看。

总之啊,文学语言可不是啥高深莫测的东西,它就在咱的生活中,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没有一颗敏感细腻的心。

你说,要是生活中没有了文学语言,那得多枯燥乏味啊!咱可得好好感受它,好好运用它,让咱的生活也变得像一部精彩的小说一样,充满了惊喜和感动,不是吗?。

语言和文学的关系

语言和文学的关系

语言和文学的关系语言和文学的关系语言和文学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工具,而文学则是通过语言创造出的艺术形式。

语言和文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和相互依存关系。

本文将探讨语言和文学的关系,并分析其相互作用的意义。

首先,语言是文学的基石。

文学是通过语言表达思想和想象力的艺术形式。

没有语言的存在,文学将无从谈起。

语言提供了文学艺术创作的基础,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于语言的巧妙运用。

作家和诗人通过词语的选择、句法的组织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艺术魅力,使文学作品更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因此,语言是文学的灵魂,没有语言的精彩运用,文学作品将失去其独特的艺术性。

其次,文学对语言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文学作品是一种重要的语言实践方式,作家通过创作展示了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不同的作家运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表现形式,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

文学作品中的独特句式和用词,激发了人们对语言的思考和创新。

很多时候,我们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古怪词汇或者深奥表达方式去拓宽我们的词汇量,使我们的语言丰富多彩。

文学作为一种生动的语言实践形式,不仅对语言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和演变。

此外,语言对文学创作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语言作为文学创作的媒介,承载着作家的思想和情感。

不同的语言和方言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从而影响了文学作品的呈现形式和风格。

例如,中文和英文之间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式存在差异,因此,同一个主题在不同语言中可能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同时,语言也给予了文学创作一定的限制和框架,作家需要根据语言的规范和文化背景去进行创作,使作品具有可读性和传达力。

因此,语言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不可忽视。

最后,语言和文学的关系在文化传承和交流中具有重要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学作为语言的表达形式,承载着人类思想和情感的丰富内涵。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思想观念,通过语言的传递,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不同文化。

文学语言的定义

文学语言的定义

文学语言的定义文学语言,简单来说,就是在文学作品中被运用的语言。

但要深入理解它,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就能概括的。

文学语言不同于我们日常交流中随意使用的语言。

日常交流,我们更注重传达基本的信息,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就行。

但在文学的世界里,语言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和力量。

首先,文学语言具有形象性。

它能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表达,在读者的脑海中构建出一个个鲜活的画面、场景或者人物形象。

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短短十个字,就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辽阔、孤寂又壮美的沙漠景象。

作者没有直接说沙漠有多么广阔、天空有多么高远,而是用“孤烟直”和“落日圆”这样具体而形象的表述,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亲眼看到了那番景象。

其次,文学语言富有情感性。

它不仅仅是在陈述事实,更是在传递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读者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爱憎好恶。

比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他内心无尽的哀愁比作滚滚东流的江水,那深沉的愁苦之情透过文字直击人心。

再者,文学语言具有音乐性。

这里的音乐性不是说一定要像歌曲那样有旋律和节奏,而是指语言的韵律和节奏。

比如,诗歌中的押韵、对仗,让语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味。

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读起来平仄协调,节奏明快,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文学语言还具备含蓄性。

它不会把所有的意思都直白地说出来,而是留给读者一定的想象和思考空间。

比如,“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作者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烦闷,而是通过说天气的凉爽来暗示自己复杂的心情,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琢磨其中的深意。

同时,文学语言具有个性化。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这种风格就像是他们的“标签”。

比如,鲁迅的语言犀利深刻,老舍的语言幽默风趣,张爱玲的语言细腻华丽。

正是这种个性化的语言,让读者能够轻易地分辨出不同作家的作品。

文学语言的运用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

它需要作者对词汇、语法、修辞等有着精准的把握和巧妙的运用。

文学语言(文学概论)

文学语言(文学概论)

02
文学语言的风格
古典与现代
古典文学语言
典雅、庄重,注重修辞和文采,多采 用古希腊、古罗马的经典修辞手法。
现代文学语言
简洁、明快,注重表达内在情感和思 想,多采用现代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方 式。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文学语言
强调情感、想象和个性,追求自由、奔放和无拘无束的表达。
现实主义文学语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时代文化对文学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学语言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以适 应社会文化的需求。不同时代的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会采用 具有时代特色的语言,使得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些语言特色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审美观念、科 技发展等方面的特点。
05
社会历史价值评估
评估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 现象、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 理解作品在文学史和社会发 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06
文学语言的应用与实践
写作技巧的训练
写作技巧
掌握文学写作的基本技巧,如叙述、描写、对话、象征等,以提 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作品更加流畅、自然、富有表 现力。
文学语言的功能
表达情感
文学语言能够通过文字的音韵、意象等手段传递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引发读者的共鸣。
塑造形象
文学语言能够通过描绘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塑造出丰满 的人物形象。
营造氛围
文学语言能够通过描绘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细节,营造出特定的氛 围和情境,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传承文化
文学语言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 价值观等方面的信息,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语言的定义

文学语言的定义

文学语言的定义
1. 文学语言啊,不就是那像魔法一样能把普通的事儿变得超级有趣的东西嘛!就好比《哈利·波特》里的魔法咒语,能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奇妙世界。

比如“昏昏倒地”,这简单的几个字就把一种魔法效果表现得淋漓尽致。

2. 文学语言不就是作家们手中的画笔嘛,能描绘出各种精彩的画面呀!像莫言在《红高粱》中描写的那片火红的高粱地,哇,那场景简直就在眼前。

3. 文学语言呀,那可是能让你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神奇存在呢!就像余华的《活着》,能让你跟着福贵的命运心情起起伏伏。

4. 文学语言不就是那能触动你心底最柔软处的小手嘛!比如说《小王子》里那些温暖的话语,能让你心里暖暖的。

5. 文学语言,不就是像一个高超的导演,能指挥着文字上演一场场精彩绝伦的大戏嘛!看看《三国演义》,那战争场面描写得,多震撼呀!
6. 文学语言啊,难道不是像一把钥匙,能打开你想象大门的宝贝嘛!比如《聊斋志异》,那些神神怪怪的故事,多让人脑洞大开啊。

7. 文学语言不就是能把平淡生活变得五彩斑斓的魔法棒嘛!就像林海音在《城南旧事》里写的那些童年趣事,多有意思啊。

8. 文学语言呀,不就是那能让文字跳舞的神奇力量嘛!像徐志摩的诗,读起来多有节奏感呀。

9. 文学语言不就是能让你沉浸其中无法自拔的迷人漩涡嘛!比如《红楼梦》,一旦陷进去,就出不来啦。

10. 文学语言,那绝对是让文字变得有灵魂的魔法呀!就像鲁迅的文章,那深刻的内涵,多让人佩服呀!
我觉得文学语言就是一种充满魅力和魔力的表达方式,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感受和体验。

古代文学作品的文学语言

古代文学作品的文学语言

古代文学作品的文学语言古代文学作品的文学语言是指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使用的特定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这种文学语言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使古代文学作品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古代文学作品的文学语言的一些主要知识点:1.诗词的格律与韵律:古代诗词有着严格的格律和韵律要求,包括平仄、对仗、押韵等,这些格律和韵律的运用使得诗词具有优美的节奏和音乐性。

2.修辞手法:古代文学作品中广泛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作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3.成语与典故: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成语和典故,这些成语和典故富含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古代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之一。

4.意象与意境: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运用意象和意境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等来营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艺术境界。

5.抒情与叙事:古代文学作品中既有抒情的表达,也有叙事的方式,通过抒情和叙事的交替使用,作品能够更好地展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6.文学流派与风格:古代文学作品中存在着不同的文学流派和风格,如唐宋诗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这些流派和风格都有其独特的文学语言和表现手法。

7.文学作品的体裁:古代文学作品包括诗、词、赋、散文、小说、戏曲等多种体裁,每种体裁都有其独特的文学语言和表达方式。

8.文学作品的结构与布局:古代文学作品的结构与布局精妙,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部分,这些部分的有机结合使得作品具有完整的艺术结构。

9.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思想: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主题和思想,如爱情、友情、忠诚、背叛等,这些主题和思想的表达使得作品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10.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古代文学作品的文学语言和表达方式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能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以上是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文学语言的一些主要知识点的介绍,这些知识点对于中学生学习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文学语言

浅谈文学语言
三、 怎样 理解 汉文 学 语 言 的 审 美特 点
世界上各种种语 言都有 自己独特之美 , 汉语也不例 外 ,借 用前辈王力先生的话说 ,汉语之美有整齐 之美 、 抑扬之美 和 回
形象性 如果说 间接性是相对于其他艺 术种类 而言 ,体现语 言的一 般性特点 的话 , 那么形象性则是相对 于其他语 言种类 而 ,’ ‘ 一沐 现语 言的文学性特点 。 高明的作家 、 诗人有这样 的本事 ,用语 言文字把 少物 勾 、 得“ 活灵 活现 ” ,把物体状写 得“ 毫毕露 ” 风景描绘得 如在 纤 ,把 “ 眉睫之前 ” ,不仅 如此 ,还 能把人心 深幽灵 府描写 得“ 千姿百 态” ,把抽 象事物描写得“ 生动活泼 ” 。你看“ 春风又绿江南岸 ” , 在读者脑海 中唤起“ 视觉感 ” ,一个“ ” 绿 的色彩 ,晕染 了整幅画 面 、 首诗的意境 ,千古 为人所称 道 。 国维《 间词话 》 整 王 人 说 “ 红杏枝头春意闹 ’ ‘ ,著一‘ ’ ,而境界全出 。 云破月来花弄 闹 字 ‘ 影 ’ ,著一‘ ’ ,而境界全出矣 。 ” 弄 字 情感性 情感性是语言“ 文学性 ” 又一重要体现 。其他种类 的语言 , 如科技语言 、 公文语言等 ,纯 以理性 、 客观 的态度描述 、 明事 说 物 ,不需要 表达言语者 的情感 色彩 而文学 语言则非表 达作者 情感不可 ,只是表达 的程度有 高有低 ,表达的方式有曲有直 、 有
隐有显 。 抒情性作品表情达意非 常明显 ,至于叙 事性作 品 ,只要
认真体察 ,也能捕捉到作者情感 活动的线索 、 脉络 。
教时 育空
浅谈文学语言
营山县第二 中学校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谈论文学最好从谈论文学语言开 始 提高文学感悟力 ,应该从 提高语言感悟 力开始 。 语言能淋漓尽致地表达人类丰富多彩 、 浩渺无限的 内心世 界 它能打通 文学与其他艺术 部类 之间的联 系 ,在作 品中呈现 画面美 、 音乐美 它能引导读者进人作品意境 ,对作品进行再创 造 ,由此产生喜 怒哀乐愁怨思 ……当然它也有“ 不足 ” 只是 ,它 诉 诸视觉的一个个文字 ,或诉诸 听觉的一个个语 音 ,它没有真 实的画面 、 声音 ,不提供多种感觉 的直接享 受 ,它是虚拟 的 、 空 灵 的 ,对于不懂“ 这一种 ” 言的人来说 ,对于语言感受 力低 下 语 的人来说 ,它是 一堆“ 乱码 ” ,是一个看 不清或看不见 的未知 世 界。 一 、 学 语 言 的主 要 特 点 文 文学语 言不 同于生 活语言 、 技语 言 、 科 政论语 言 、 文语 公 言 ,尽管它与这些语 言有着或多或 少的联系 ,但毕竟有 自己鲜 明的特色 ,这些特色将它 自身与这些语 言划分开了 。 间接性 如果将“ 语言 ” 个概念“ 这 放大 ” 的话 ,那么可 以说 ,绘画使 用色彩 、 线条“ 言 ” 语 ,音乐使用音符 、 旋律 、 奏的“ 节 语言 ” ,电影 电视使用镜头 、 蒙太奇 的 语言 ” 这些“ 言 ” “ …… 语 都可视 、 可听 、 可触 ,创造的形象是直接 的 。 而文学语 言怎 么样 它只是一个个 语音或 文字符号 ,不是形 象本身 ,要经过读 者视觉接 收和大脑 加工转换 ,才能在心里产生 画面感 、 形体感 、 音响感 、 触感 、 味感 吴兵 李书能 翟娟

关于文学语言论介绍

关于文学语言论介绍

关于文学语言论介绍【内容提要】在文学语言观上,古典的“载体”说和现代的“本体”说都有片面性。

文学语言既是文学的工具,又是文学的对象。

作家感受到言不尽意的痛苦,追求“言外之意”是解除这种痛苦的一个策略。

文学的幻象应该真实而新鲜,与此相对应,文学语言的深层特征是“内指性”、“本初性”和“陌生化”。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但至今我们在文学语言方面研究得很不够。

对于文学语言的种种问题,只停留在浅层的描述上。

如语言在文学中到底具有什么功能、处于什么地位呢? 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作家呼喊“语言的痛苦”呢? 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有没有区别? 如果有区别的话,那么文学语言的深层特征又是什么呢?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做初步的探讨。

一、语言在文学中的地位和功能从古典到现代,人们都非常重视语言在文学中的地位。

但他们对语言在文学中究竟占有什么地位、具有什么功能的看法是各异其趣的。

中外古典文论所持的是“载体”说,语言只是一种“形式”、“工具”、“媒介”、“载体”,它的功能在表达生活和情感的内容,内容有“优先权”,包括语言在内的形式则处于被内容决定的地位。

20 世纪西方科学主义文论则持“本体”说,认为语言是文学的“本体”,文学就是语言的建构,语言是文学的存在的家园。

古代文论与20 世纪西方文论的文学语言观就这样分道扬镳。

文学语言观念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变是怎样发生的呢?20 世纪西方哲学和人文科学领域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就是所谓的“语言论转向”。

在西方,在19 世纪以前,占主导地位的是理性主义,理性制约一切,所以理性作为文学的内容也自然处于“统治”地位,语言只被看成是传达理性内容的工具。

20 世纪初叶以来,人们觉得过去崇拜的理性不灵了,反理性的思潮应运而生。

这就导致了所谓的“语言学转向”。

人们不再追问语言背后的理性,而认为“语言是存在的家”(海德格尔) ,“想像一种语言意味着想像一种生活方式”(维特根斯坦) 。

语言不是单纯的媒介、手段、载体,它是存在本身。

什么是文学语言?

什么是文学语言?

什么是文学语言?我是文子心语,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文学语言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经过提炼和规范化了的书面语言,二是指文学作品中的语言。

我们习惯上说的文学语言指的是后者。

文学语言亦称“艺术语言”或者“文学作品的语言”。

指诗歌、散文、小说、戏等文学作品的语言。

文学语言是语言艺术塑造形象、表达主题的工具。

文学语言以人民大众的口头语言为基础,经过作者的加工、提炼,具有准确、鲜明、生动、富有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的特点。

文学语言大体包括叙述人语言和人物语言两类:一、叙述人语言:是指作者叙述故事、介绍人物、背景,以及议论和抒情穿插等所使用的语言,也称“作者语言”或“叙述语言”。

叙述人的倾向往往流露在语言里,叙述人的语言往往表现出作者和性格特征。

而且大都会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比如,有的作者语言幽默犀利,有的作者语言精练含蓄。

在表现方式中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二、人物语言,是指作品中的人物所说的话。

包括独白和对话等。

个性化是对人物语言的基本要求。

换个说法,人物语言一定要符合作品人物的个性(性格、年龄、受教程度、身份等独有特质。

)举个简单的例子:张飞和诸葛亮的对话语言,二者肯定会有差异。

什么人说什么话,忌讳作品中所有人物都是一个腔调,都是叙述人(作者)的语言。

在小说和戏剧创作中,叙述人语言和人物语言常常结合运用,借以充分地描写人物。

弄清了文学语言的类别后,再讲一下文学语言的特点。

一是形象性。

作家要通过语言的媒介来塑造形象,描绘事物,展现场景,使读者凭借自己的想象,宛如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一般。

所以形象性是文学语言最基本的特征。

比如:一个吝啬的有钱人,给乞丐一个铜钱。

可以这样写:他把一文钱递给了乞丐。

也可以这样写:他把一文钱扔给了乞丐,钱掉在地上,叮叮当当地滚到了乞丐的脚边……两句话虽然是同一个意思,但一句平常的叙述就变成了一句有意味的文学语言,一幅鲜明而又具体的富豪掷小钱的图景就浮现在读者面前了。

这就是文学语言的魅力所在。

二是含蓄性。

课文的文学语言与表达技巧

课文的文学语言与表达技巧

课文的文学语言与表达技巧课文是我们学习语言和文学的重要资源,通过分析课文的文学语言和表达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本文将探讨课文的文学语言和表达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课文中的表达方式。

一、课文的文学语言课文的文学语言是指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使用的各种修辞技巧和语言风格,以达到表达思想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学语言:1.比喻:比喻是运用类比的手法,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或特点。

比如,在一篇描写美丽的花朵的课文中,作者可以使用“花朵如同彩色的繁星”来描绘花朵的美丽。

2.拟人:拟人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比如,在一篇描写大自然的课文中,作者可以描述“阳光亲切地拥抱大地”。

3.夸张: 夸张手法是通过夸大事物的程度来强调事物的特性或效果。

比如,在一篇描写酷暑的课文中,作者可以说“太阳如同一颗炙热的火球,烤得人不得不躲在树荫下”。

4.排比:排比是通过将一系列相同结构的词语或短语排列起来,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比如,在一篇描写四季的课文中,作者可以使用排比句“春花,夏草,秋叶,冬雪”来展示四季的变化。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文学语言,通过这些手法,作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描绘事物,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所传递的信息。

二、课文的表达技巧除了文学语言外,课文还使用了一些表达技巧,以使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达技巧:1.对比:对比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比,凸显它们的差异或相似之处。

比如,在一篇描写秋天的课文中,作者可以对比“阳光明媚的花海”和“落叶满地的树林”,以展示秋天的美丽和蕴含的萧瑟。

2.对话:对话是通过人物之间的交流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通过对话,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和故事的进展。

比如,在一篇通过对话描写人物关系的课文中,读者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表情来感知他们之间的友谊或争吵。

3.插叙:插叙是在课文中插入一段相对独立的叙述,以便更好地说明或阐述故事情节。

话说文学的风格和流派

话说文学的风格和流派

风格⼀词既简单⼜复杂,⼀个⼈有说话风格、虑事风格和办事风格等,⼀个地⽅有城市风格、建筑风格等,这些相对简单;⽂学的风格就复杂了,有作品风格、作家风格、⽂体风格、流派风格、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等,即使同⼀种风格⾥⾯,也有单⼀性和多样性的统⼀、稳定性和变化性的统⼀问题……流派与风格相关,有相同的风格才有同⼀流派。

本⽂的次序是先讨论风格后讨论流派,流派问题可以说是风格问题的延伸、扩展、深化。

⼀、怎样理解⽂学风格的丰富含义? 关于⽂学风格,我们看《中国⼤百科全书·中国⽂学》中的经典定义:“风格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种带有综合性的总体特点。

”对于这⼀定义,应该注意两点:⼀是“特点”,⼆是“综合性”。

前者是说,风格显⽰作家作品的有别于他⼈他作的特异之处;后者是说,风格⼀般就整体特点⽽⾔,当我们说某作品风格的时候,总是指这⼀作品的总体风格;当我们说某⼀作家风格的时候,总是指这⼀作家的总体风格倾向。

我们有时说某部作品的叙事风格,有时说某作家的语⾔风格,这仍是就整体风格⽽⾔的,因为这⾥说的是作品叙事的总体风格,以及作家的总体语⾔风格。

由此可见,考察和讨论风格需要宏观把握、整体感知。

考试⼤与伴你同⾏ 风格⼀词在古今中外的著述都有,但意义有所不同。

风格的概念最早出现于我国的汉魏时期,⽤“体”来表⽰,如曹丕《典论·论⽂》:“⽂以⽓为主,⽓之清浊有体,不可⼒强⽽致。

”这⾥的“体”就含有风格的因素。

刘勰《⽂⼼雕龙》中有“体性”篇,这⾥的“体”就基本上指风格了,“性”指作家⽓质、创作个性。

在千百年来的古代⽂学理论词汇⾥,风格概念以各种词语出现,如⽓、体、风、神、味、调、风⽓、风⼒、风神、体性、体势、兴味、格调等,其中意义所指既有相通处⼜有不同点,但⼤体上都是围绕风格这⼀核⼼概念运⽤发挥的。

所以我们在阅读和体会古⼈⾔论时,应该把握“⼀义多词”这⼀特点和规律。

在西⽅,风格⼀词源于古希腊,其意义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来也同样不断变换说法,在英⽂、德⽂、法⽂和俄⽂中,都有修辞、笔调、韵致、⽂风、⽂体等多种既相近⼜区别的表述。

文学语言

文学语言

文学语言文学语言是指文学作品中的语言。

文学是语言艺术。

首先,从一般意义上说,作家写作凭借的是语言,语言首先是文学创作的手段与媒介,作家正是通过语言深情地感受万物和无限的生命,文学语言体现了作家独有的艺术感觉与文体风格,具有体验性、直觉性,所以高尔基 (M.Gorky,1868-1936) 称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其次,从文学的存在状况看,语言是文学的基本存在方式。

文学虚构的、审美的、形式的属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言的建构。

因为文学语言不象科学语言那样依赖于被描述和表达的对象,后者要把握并摹写对象的性质以达到准确的所指,尽量避免歧义和含混性。

文学语言描写的对象不是实存的,而是再造的或虚拟的,它造就了文学语言充满变异和无限延伸的含蓄意指方式;再次,文学文本的意义及意义层面是通过语言得以生成的。

波兰美学家英伽登(Roman Ingarden,1893-1970)在《文学的艺术作品》一书中曾经将文学文本分为四个层面:语音层、意义单元层、图式化外观层(包含着有待读者具体化的不确定点、由意义单元呈现出的事物的大致面貌)、再现的客体层(通过虚拟现实而生成的世界),并认为任何文学文本都包含这四个层面,他有时还认为有的文本还存在着诸如悲剧性、神圣、崇高、玄奥等形而上性质层,英伽登所说的文学文本的这些意义层面都是通过语言达到的;最后,文学语言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每一种语言都沉淀着本民族社会文化历史的投影,文学文本是作家运用语言创造性地进行文化反思的产品,自然和社会在读者面前所呈现的样态经过了作者语言的过滤。

所以前苏联文学理论家洛特曼(J.Lotman,1922-1993)认为,文学语言可以形成一种复杂的交流结构。

因为文学文本具有社会视野,外部世界的关系肯定会反映到作者的语言实践中,并且与读者的经验相遇合。

汉语言是一种典型的表意文字,汉字形声字的形符仍然具有表意功能,很容易造成汉字的图画性。

从音节上看,汉字原先以单音节为主,但有向复音化迈进的趋势。

文学作品的语言与表达

文学作品的语言与表达

文学作品的语言与表达文学作品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使用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传达情感、思想和意义。

作为文学作品的核心,语言和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并分析其对作品的影响。

一、语言的多样性语言是文学创作的基础。

不同的文学作品可能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如故事、诗歌、戏剧等,每种语言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例如,小说是通过叙事的方式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诗歌则更加注重节奏和修辞的运用,戏剧则需要通过对话和表演来呈现情节和人物。

此外,不同的作者也会使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来展现其个人风格和独特性。

有些作家偏向于使用简练的语言,注重刻画人物内心活动;而有些作家则喜欢使用诗意的语言,注重通过意象和象征来表达情感和意义。

无论何种风格和技巧,语言的多样性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使其更加多元化和丰富。

二、语言的审美价值文学作品的语言不仅仅是工具,同时也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通过精妙的语言运用,作家可以创造出美丽动人的形象、深邃的思想,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经典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语言之美,这种美是通过选择恰当的词语、句子结构以及修辞手法来实现的。

例如,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以其简洁而又奇特的语言风格,成功地表达了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无助和迷失。

而语言的审美价值也体现在其抒情性和音韵感上。

对于诗歌作品来说,语言的音调和韵律是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通过巧妙的押韵和对比,诗人可以创造出优美的声音效果,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他巧妙地运用了变调和平仄,使其诗歌具有独特的音韵美和抒情性。

三、表达的艺术手法表达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所在,是作者通过语言来传达情感、思想和意义的过程。

作家通过选择合适的词语、句子结构以及修辞手法来表达他们要传达的信息。

例如,比喻、象征和对比等修辞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和感染力十足。

此外,作家还可以通过人物形象、情节安排以及背景描写等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意义。

名词解释文学语言

名词解释文学语言

名词解释文学语言
嘿,咱来说说文学语言这玩意儿!文学语言啊,那可不是咱平常唠
嗑的那些话儿。

你想想,要是文学作品都跟咱平常说话似的,那还有
啥吸引力呀!比如说吧,“月亮好圆啊”,这就是咱平常说的话,但在
文学语言里,可能就变成了“那一轮皎洁的玉盘高悬于天际”,是不是
一下子感觉就不一样啦!
文学语言就像是一位魔法师,能把普通的事物变得神奇又美妙。


不是干巴巴地描述,而是充满了各种形象、生动的表达。

就好比“风在吹”,用文学语言可能就是“轻柔的风如温柔的手轻抚着脸庞”。

这多有
感觉呀!
咱再看看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为啥能流传千古呀?还不是因为那
厉害的文学语言嘛!像里的那些描写,那叫一个细腻,那叫一个精彩!能让你感觉自己就像是在那个大观园里似的。

这就是文学语言的魅力呀!
你说,要是没有文学语言,我们怎么能感受到那些细腻的情感、宏
大的场面呢?它就像一座桥,连接着作者和读者的心灵。

让我们能跨
越时空,去体会作者的喜怒哀乐。

文学语言不是简单的文字组合,它是有灵魂的!它能让我们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哎呀,我这么说,你是不是对文学语言有点感觉了呢?
反正我觉得,文学语言真的太重要啦!它是文学的灵魂所在,没有它,文学就失去了光彩呀!
我的观点就是:文学语言是文学的核心,它赋予了文学独特的魅力
和价值,让我们能在文字的世界里尽情遨游,感受无尽的美好和感动。

话说文学语言

话说文学语言

话说文学语言从必定意义上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因素,讨论文学最好从讨论文学语言开始;提升文学感悟力,应当从提升语言感悟力开始。

语言真是奇特,它能酣畅淋漓地表达人类丰富多彩、浩渺无穷的内心世界;它能打通文学与其余艺术部类之间的联系,在作品中表现画面美、音乐美;它能指引读者进入作品境界,对作品进行再创建,由此产生喜怒哀乐愁怨思自然它也有“不足” ,它不过诉诸视觉的一个个文字,或诉诸听觉的一个个语音,它没有真切的画面、声音,不供给多种感觉的直接享受,它是虚假的、空灵的,对于不懂“这一种”语言的人来说,对于语言感觉力低下的人来说,它是一堆“乱码”,是一个看不清或看不见的未知世界。

下边就开始我们满目风光的文学语言观察之旅吧。

一、如何理解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也许你对这句话不陌生,可你对这简单的一句话中间的深成心义领悟多少?你对“文学”“语言”“艺术”三者之间的关系思虑过吗?这句话可以推导出这样几层意思:文学属于艺术大家族中的一个嫡派。

文学是靠语言表现的一种艺术款式。

语言是划清文学与非文学界限的标记。

文学追求语言的艺术化和语言的创建性。

从文艺学的看法来看,文艺或文学艺术大家族中的各种款式都自有其特异的存在和表现方式,依据它们各自采纳的媒介和规则的不一样,平常将文艺区分为语言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和综合艺术等既互相差异又互相关系的四个部类:语言艺术:运用语言反响生活、塑造形象、表达感情,即文学。

造型艺术:运用色彩、线条和造型等艺术媒介,塑造人们可以直接感想获取的艺术形象,如绘画、雕琢和拍照等。

表演艺术:运用声音的旋律、节奏或人体动作,塑造出诉诸人们听觉或视觉的艺术形象,如音乐、舞蹈等。

综合艺术:综合运用各种艺术资料、艺术手法和艺术规则,在舞台、银幕或荧屏上显现艺术形象,如戏剧、影视等。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个因素是语言。

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了文学的资料。

”也就是说,“文学的资料”不只一种,但语言是它的最基本、最有实质特征的材料。

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

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

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文学作品是一种用语言表达思想、情感和艺术美感的艺术形式。

语言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工具,承载着作家的思想和情感,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传递给读者。

在文学作品中,语言的运用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创造意象和艺术效果的手段。

本文将从词汇运用、修辞手法和句式构造三个方面来探讨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

一、词汇运用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元,恰当的词汇运用对于塑造文学作品的形象、氛围和主题至关重要。

作家通过选择生动、富有想象力的词汇来创造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情感。

例如,莎士比亚在其戏剧作品中运用大量富有戏剧效果的词汇,如“暗藏杀机”、“心灵操纵”等,以达到情节跌宕起伏、意境深远的效果。

此外,作家还可以通过词汇的比喻和象征意义来丰富作品的表达。

比如,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巧妙地运用了“黛玉”、“宝钗”等人物名字的象征意义,给人物塑造增添了深层次的表达。

二、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达方式,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作家可以使作品显得更具感染力和艺术美感。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使之产生共鸣,增加作品的意境和感染力。

例如,余秋雨在《世界之门》一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如将人类比作“孤独之兽”,将城市比作“机器大脑”,以此来表达对当代社会的思考和抒发感受。

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性和行为,以增强作品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例如,在鲁迅的《狂人日记》中,他将“钟表”拟人化,赋予它思考、感知的能力,以此来表达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

夸张是一种夸大事实或形象的修辞手法,通过夸张的艺术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如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一些高超的武功和离奇的情节,通过夸张的手法增强了小说的娱乐性和想象力。

排比是通过并列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同结构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以增加语言的冲击力和节奏感。

例如,在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他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如“鱼要被煮熟了才逃出锅,躲过厨子的追逐;老是希望变富,但什么办法也不肯使用。

文学言语与普通言语的不同

文学言语与普通言语的不同

于是怪诞的描写也成为真实的描写了A。
15
三: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A
16
元代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的前三句,每 一句都有不同意义的词语排列,但当它们被放在一起构成小令的时候 词语的孤立意义让位于丰富的合成意境,以一个“断肠人”的形象串联 起咀嚼不尽的审美内涵。“枯藤”,“老树”,“昏鸦”,“古道”, “西风” “瘦马”,“夕阳”这些意象既使作者的哀愁具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又 使 作者的情感与环境的寂寞荒凉形成和谐统一的意境。而读者又可以通 过这些已经感受到作者常年漂泊的哀愁与感伤
统一。人们也许会不理解作者何以做到这一点,于是作者便自问自
答,只要“心远”,只要对世俗的争名夺利冷漠处之便可达到这一
境界。
全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历来被评为“静穆”、
“淡远”,是全诗的精华所在。作者信手摘下园中的菊花,抬头无
意间与南山相会。于是悠然的人悠然地望见悠然的南山。这一自然
的诗句,表现了一串自然的动作,传达了一种自然的心态。一切归
A
17
四: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的统一
A
18
文学形象的确定性在诗歌话语活动中是指诗歌话语活动出现的 文学形象具备可感知和可概括的特征,诗歌中所创作出来的文 学形象都具备艺术形象确定性的共性,即清代章学诚提出“人 心营构之象”,诗歌中的意象也是来源于客观生活,虽然有一 些是客观生活的扭曲,但也是反映客观生活的性质,以王维的 《竹里馆》为例:独座幽篁里,起坐弹鸣琴。深林人不知,明 月来相照。读完这首诗在我们的大脑里会马上形成这样一幅画 面:一个人、一片幽深的竹林、深林、明月。我们可以看到, 一片不为人知的深林;皎皎皓月撒下如银月光,照耀着幽深的 竹林;一个人,至于要把他想象成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全诗 的气氛,当然是一个与世无争,仙风道骨之长者,也许长着关 公之类似的美髯,一身长衫,一阵风过,随风飘杨;他的房屋 里面既无电视、也无电脑、更不会有一个高级音响,正在放着 火热的摇滚。只有一件家具———一把古琴。这个人在干什么 呢?他在迎着轻风,弹奏着一曲舒缓,悠扬的曲子,什么曲子 不要紧,也许是《广陵散》之类的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话说文学语言刘真福从一定意义上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谈论文学最好从谈论文学语言开始;提高文学感悟力,应该从提高语言感悟力开始。

语言真是神奇,它能淋漓尽致地表达人类丰富多彩、浩渺无限的内心世界;它能打通文学与其他艺术部类之间的联系,在作品中呈现画面美、音乐美;它能引导读者进入作品意境,对作品进行再创造,由此产生喜怒哀乐愁怨思……当然它也有“不足”,它只是诉诸视觉的一个个文字,或诉诸听觉的一个个语音,它没有真实的画面、声音,不提供多种感觉的直接享受,它是虚拟的、空灵的,对于不懂“这一种”语言的人来说,对于语言感受力低下的人来说,它是一堆“乱码”,是一个看不清或看不见的未知世界。

下面就开始我们满目风光的文学语言考察之旅吧。

一、怎样理解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也许你对这句话不陌生,可你对这简单的一句话当中的深刻意义领会多少?你对“文学”“语言”“艺术”三者之间的关系思考过吗?这句话可以推导出这样几层意思:文学属于艺术大家族中的一个嫡系。

文学是靠语言呈现的一种艺术样式。

语言是划清文学与非文学界限的标志。

文学追求语言的艺术化和语言的创造性。

从文艺学的观点来看,文艺或文学艺术大家族中的各种样式都自有其特异的存在和表现方式,按照它们各自采用的媒介和规则的不同,通常将文艺区分为语言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和综合艺术等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的四个部类:语言艺术:运用语言反映生活、塑造形象、表达感情,即文学。

造型艺术:运用色彩、线条和造型等艺术媒介,塑造人们可以直接感触得到的艺术形象,如绘画、雕刻和摄影等。

表演艺术:运用声音的旋律、节奏或人体动作,塑造出诉诸人们听觉或视觉的艺术形象,如音乐、舞蹈等。

综合艺术:综合运用各种艺术材料、艺术手法和艺术规则,在舞台、银幕或荧屏上展现艺术形象,如戏剧、影视等。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

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了文学的材料。

”也就是说,“文学的材料”不止一种,但语言是它的最基本、最有本质特性的材料。

二、文学语言有哪些主要特点?文学语言不同于生活语言、科技语言、政论语言、公文语言,尽管它与这些语言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但毕竟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这些特色将它自身与这些语言划分开了。

1.间接性如果将“语言”这个概念“放大”的话,那么可以说,绘画使用色彩、线条“语言”,音乐使用音符、旋律、节奏的“语言”,电影电视使用镜头、蒙太奇的“语言”……这些“语言”都可视、可听、可触,创造的形象是直接的。

而文学语言怎么样?它只是一个个语音或文字符号,不是形象本身,要经过读者视觉接收和大脑加工转换,才能在心里产生画面感、形体感、音响感、触感、味感……如鲁迅《故乡》开篇写“我”行近故乡时所见: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里展现一幅语言文字的“画面”,语言文字成为其中的传达媒介,读者先读语言文字,再在脑海里唤起“画面感”,产生阴晦的、苍黄的、萧索的隆冬严寒的印象;如果是画家或摄影师来反映这样的画面,必定是直观的,无须使用需要转换的媒介。

间接性在一定程度带来模糊性、未定性、多义性,这似乎是文学语言的“短处”,其实也是文学语言的长处。

因为给广大读者留下了无限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读者可以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填补其中的“空白”,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当中。

我们常听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有人把它当作贬义语,而是把它当作文学、赏活动的一个重要规律加以认定的。

2.形象性如果说间接性是相对于其他艺术种类而言,体现语言的一般性特点的话,那么形象性则是相对于其他语言种类而言,体现语言的文学性特点。

高明的作家、诗人有这样的本事,用语言文字把人物勾画得“活灵活现”,把物体状写得“纤毫毕露”,把风景描绘得如在“眉睫之前”,不仅如此,还能把人心深幽灵府描写得“千姿百态”,把抽象事物描写得“生动活泼”。

你看“春风又绿江南岸”,在读者脑海中唤起“视觉感”,一个“绿”的色彩,晕染了整幅画面、整首诗的意境,千古为人所称道。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这种一字之妙、之精,是其他语言所没有的,也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表现出来的。

王国维还说:“欧公《蝶恋花》‘面旋落花’云云,字字沉响,殊不可及。

”王氏颇有天才颖悟,觉出欧阳修词“面旋落花风荡漾”中的“声音感”,声音也是形象的一部分。

这里有一个奥妙,即作家、诗人写作时,充分发挥形象思维,并且心尽量运用形象化的词语。

正如王力所说:“形象思维是文学问题,也是语言问题。

形象思维是用具体形象来构思,表现为语言则是多用具体词句,少用抽象名词。

”“多用具体词句,少用抽象名词”,这就是奥妙,为我们欣赏文学和进行文学写作提示了重要的方向。

文学语言追求形象性、形象感,以至于我们常常把“形象化的语言”理解成“文学化的语言”。

3.情感性情感性是语言“文学性”又一重要体现。

其他种类的语言,如科技语言、公文语言等,纯以理性、客观的态度描述、说明事物,不需要表达言语者的情感色彩;而文学语言则非表达作者情感不可,只是表达的程度有高有低,表达的方式有曲有直、有隐有显。

抒情性作品表情达意非常明显,至于叙事性作品,只要认真体察,也能捕捉到作者情感活动的线索、脉络。

回顾前面引述的《故乡》片段,作者在描写景物时加了一句:“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非常直露地表达了“我”的内心感受。

即使作者不说这句话,“悲凉”之意也隐约体现,你看,“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不也透出几分“悲凉”气氛吗?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

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可以说,凡是好的文学作品的语言,都含有厚重的“情”。

老舍对此深体会,他说出了作家使用语言的要诀:“一篇作品须有个情调。

情调是悲哀的,或是激壮的,我们的语言就须恰好足以配备这悲哀或激壮。

比如说,我们若要传达悲情,我们就须选择些色彩不太强烈的字,声音不太响亮的字,造成稍长的句子,使大家读了,因语调的缓慢,文字的暗淡而感到悲哀。

反之,我们若要传达慷慨激昂的情感,我们就须用明快强烈的语言。

”(《我怎样学习语言》)可见,情感、情调是支配语言活动的轴心,语言是情感、情调的外化。

三、怎样理解汉文学语言的审美特点?世界上各种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之美,汉语也不例外,借用前辈王力先生的话说,汉语之美有整齐之美、抑扬之美和回环之美。

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都是语言拟音化的结果,堪称音乐美。

汉语的音乐美古已有之,古人的优秀诗文可付诸吟咏,响于口耳,可惜于今衰弱,文学语言的接受逐渐视觉化了。

不过,如果我们细心地读,静心地听,也能感觉出白话文的种种音乐之美来。

1.整齐之美就像音乐有音符和乐段一样,任何语言都有音节和语句。

古汉语的音节都是单一的,每个音节的发音都有独立性,也有相似性,这就为音节的整齐组合创造了条件。

一句话是由一个个单音节组成的,这句话里前后语音可能形成音节的相近似,比如“绿肥红瘦”“鸢飞鱼跃”,其中两两对称,形成一种整齐之美。

推而广之,如果两句话意义相关,用词相近似,句长相等,那么这就是对偶句;如果在对偶句的基础上再多一些句子,就是排比句,当然排比不要求字数相等,只要求句式相同,个别字重复出现。

对偶句和排比句也体现语言的音乐之美。

试看这样的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对偶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龚自珍《病梅馆记》)——排比这样的语句读起来具有音乐感、旋律感。

其实,优秀的白话文也体现整齐之美,例如:……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郁达夫《故都的秋》)——对偶、排比2.抑扬之美汉语的四声尽显抑扬顿挫,由四种声调组成的语句有无数变化的抑扬顿挫。

所谓抑,指语音短促,带降调;扬指语音长扬,带升调。

如此富有乐感,与音乐很相似。

我们的祖先把古汉语抑扬顿挫的规律研究得深入细致,也把抑扬顿挫的声律美发挥到了极致。

这主要体现在诗词平仄的运用上。

试看下例: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哭晃卿衡》)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杜甫《八阵图》)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其中有的字在古代读入声,归到仄声里,我们不管它,仍可按今天的读音来读。

读这种严格按平仄规则写的诗,要注意语音的长短、高低、升降的变化,平声上扬而悠长,仄声下降而短促,这样可接近于古诗本来的声律要求,表达抑扬之美,又不完全拘泥古人严格的格律。

在今天的白话诗和白话文中,平仄的要求不复存在,但汉语的抑扬之美仍旧保留,只不过是以现代形式呈现,变得更为粗略而模糊了。

例如: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李乐薇《我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的空中楼阁》)首先,这些词语的平仄错落有致,创造了悦耳的声律,也许作者未必真的有意“遵循”了平仄律,而客观上却具有声律之美;其次,开头两个对称句,读起来短促,然后一个19字的长句,读起来舒张。

如此变化多端,紧舒有致,创造了汉语新型的抑扬顿挫。

3.回环之美诗中的用韵与音乐中的旋律回环有些相像,创造了语言的音乐之美。

古代的赋文也押韵,现代新诗、新谚语也押韵。

所谓押韵,就是同一个元音在句尾的重复。

押韵对于诗文的效果,就是回环之美。

古诗词的押韵情况是显见的,如“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第二四六句的末字必须押韵,不过词的押韵未必如此,可能句句押韵,也可能三句押韵;平声韵和仄声韵分开,不像现在这样通押;还有入声韵,这是古诗词中特有的,入声现代普通话已绝迹,在现在某些方言中仍保留,情况比较复杂,不必深究,只要知道在末句出现是押韵就够了。

入声韵的绝迹,属于“音变”现象,古代发音和现在所不同;不仅如此,还有其他的押韵,现代人读来觉得不押韵,但在古代是押韵的。

总之,古诗词押韵较为分明,造成优美的旋律,给我们诵读带来很大的方便。

古代的赋和散文的用韵易于被忽略,值得一提。

赋是押韵的,汉赋是典型的赋,我们读得少。

如高中课文苏轼《赤壁赋》有些句子押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如果细心地读,可以发现古代有些散文也间或押韵,如柳宗元《愚溪诗序》: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

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