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的创新模式和农业科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关村的创新模式和农业科技

一.中关村的创新模式

中关村的创新模式不胜枚举。第一代创业者是知识分子下海创业者,第二代创业者是留学生创业者,第三代创业者则是中关村甚至整个中国亟需的像乔布斯或扎克伯格一样的创业者,他们期待改变世界。最近十年中关村进入留学生创业阶段,留学生群体是跨区域创业者的主力军,而跨区域创业者则代表了新一代链接中关村和全球的核心力量。在全球视野下,中关村发展的议题有两个,一个是跨区域创业,另一个则是将中关村打造成全球创新中心之一,通过推动中关村进行全球链接来达到全球的创新中心有效链接的目的。跨区域创业者具有改变世界的梦想,他们成为中关村发展的关键。

谈到中关村的创新模式,商业模式的创新成为中关村企业发展的着力点。商业模式的创新大力提倡企业彰显其典型特点,在商业模式的选择上力求突出新颖性、不可模仿性和独特性的优势。在短板理论中,短板决定整体水平。但在全球化的趋势和新经济条件下,长板才是核心竞争力的决定者。商业模式的创新实际上是对整个商业操作流程的创新,为企业量身定做资金投入的概念,通过讲述资金投入的概念来吸引风险投资者,并通过资金在整个概念上的投入来设置门槛,提高商业模式的起点水准。

在吸引风险投资者的问题上,天使投资成为中关村企业原创的动力。为了鼓励创业者最原创的想法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实践,创业企业最早资金注入的最佳渠道来自于天使投资。目前中关村的天使投资并不发达,和硅谷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甚至中国政府的资金代替了天使投资来发挥作用,这不可避免地对原创的想法进行了很大的抑制。中关村应花大力气来吸引天使投资,确保其成为企业原创的动力。

相对于欧洲跨国集团的发展模式,中国增长的诀窍是产业集群。在中国有3000多个产业集群,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关键作用,这和地方政府参与经济发展有关。毋庸置疑,产业集群也是中关村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

综上所述,中关村最突出的表现在于对原创性新兴产业引领中关村产业发展方向的支持上。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在中国制造的发展是主流,虽然在此期间高技术产业也取得了发展,但在高技术产业领域主要还是以跟踪战略为主,模仿学习国外先进的发展变化。较之硅谷每十年就产生一个完全新兴产业的创新速度,中关村的发展目标是近些年发展培育出两到三个类似硅谷的能够影响世界的原创新兴产业。

二.农业产业创新发现规律

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的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产业链不断分解,农业产业细分产业不断涌现。产业链的不断分解实际上体现了全

球产业链变化以及全球化对产业链的深远影响。鉴于农业本身存在很多细分领域,带来了各相关领域的机遇与发展,但政府过多的干预作用则对农业产业的发展产生制约的影响。在农业各细分领域中,产业融合不断加快,新兴生态不断涌现,诸多新型的农业产业生态不断形成。鉴于当前产业变化的速度,一个企业

二、三产融合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农业的生态越来越复杂。凡是有了生态创新,一个新产业就有了出现的苗头。

全球化的产业链的影响还体现在促使创新服务业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动力。全球化的产业链是依照服务业的走向发展的,2011年中关村在纳斯达克上市的9家企业基本都是服务业的性质。服务业曾经只是企业的一块很小的职能,但如果发展得好,把优势的“长板”尽可能的延伸出去,可以成为农业发展的动力支撑。总之,科技发展靠服务业,经济增长靠服务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要靠服务业。

随着农业产业链不断分解,高新技术越来越成为农业升级发展的驱动力。科技更加容易渗透进非常窄非常细的农业细分领域,在这些领域中高新技术的驱动力会越来越大。

三.农业产业的组织创新

在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的话题上,不可避免想到毛泽东倡导的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劳动。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对农业新的产业组织形式的需要刻不容缓。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农业产业组织创新涉及到7个问题,分别是农业全球化:机遇与风险并存;农业创新体系:塑造一个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题的创新体系;粮商:农业龙头企业要做大做强;农业科技服务:商机无限;农业的天使投资与风险投资;农业产业联盟: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组织产业联盟;农业科技园:推动农业企业集群式发展。

第一,农业全球化。在G20会议上中国首次以大篇幅评讲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把粮食价格放在重要的位置,农产业的价格问题成为考验中国领导人执政能力和方针的重大问题。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农产业价格在中国与政治息息相关,价格不常经历涨幅和跌幅。但是这种观念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中国粮食的价格是由全球市场决定的,而不仅仅由中国决定的。全球化浪潮先后推动了信息和资本的全球化进程,之后是人的全球化趋势,但是土地是最不可能全球化的元素。举例来说,一个美国农业非全球化的典型例子:在芝加哥,湖边的鱼被视为害虫被消灭殆尽,而在中国,仅仅一个太湖就养育了无数人;在挪威,螃蟹不被当做食物而大量被闲置浪费,……。这些都说明了地球的很多闲散资源都没有被真正当做资源来认识和利用。食品全球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中国人一定要走出去,以广阔的视野来在这个过程中抓住机会宣扬自己的理念,进行农业、农产品的研究创新。

第二,农业创新体系。农业创新体系应以产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由现代农业企业、农科单位和各大专院校为主体,共同建设现代农业企业为核心的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

第三,粮商坐稳农业龙头企业位置。中国要在全球粮食链中追求粮食安全,应努力培养全球大粮商,尤其以民营机制为核心的粮商。而农业部和商业部在发布的保障粮食安全的报告中采取抵制或反对粮商的方法,以及中粮集团通过在飞机场的广告宣传来追求农业的全价值链的做法,都不符合中国的国情。真正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是培养出以民营机制为核心的全球大粮商。

第四,农业科技服务商机无限。农业服务体系是个商机无限的领域,这个市场有待开发,其中关键的问题是中国政府对组织方式选择的不恰当。较之“农业三下乡”的口号号召大学、研究所的人才参与到义务劳动中,商业开发应该是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的重点。政府应加大投资,鼓励农民对劳动的热情,关注企业发展,改变组织方式。

第五,农业的天使投资与风险投资。中国面临农民向小微企业家转变的趋势,从“农民”到“小微企业家”名称的转变实际上是对农民身份的重新评估。“农民”代表出身属性,但是在农业生产中,农民有决定种什么、卖什么的自主决定权,而且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打工来赚钱养家,在这个过程中,农民本身也向着小微企业家的价值理念追求转变。在中国未来的十年到二十年,每个中国公民都应该扮演农业天使投资人的角色,政府在对小微企业家的投资上应加大投入。

第六,农业产业联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农业产业联盟,把农业企业组织起来实现农业科技资源的组织创新。产业联盟不同于产业协会,产业联盟是技术路线图和竞争逻辑之下的企业联盟。

第七,农业科技园。利用农业科技园的形式推动农业企业集群式发展,较之软件园和生命园的成功,中国农业科技园的探索并不成功,主要原因是农业科技园的重点关注在种植上,农业科技园的重点应放在研发和服务上。

综上所述,帮助农民成长成为小微企业家,发展科技服务业,促使农业科技服务发达是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的重中之重。在欧债危机的影响下,全球的农业受到了不可避免的影响,全世界只有百分之五的人从事农业种植,百分之二十的人从事制造业,在这样的比例和逻辑下,欧债危机导致失业增多的趋势是毋庸置疑的。真正使得世界能够摆脱金融危机影响的办法就是发展服务业,尤其在农业方面,使农业服务的人数远远大于农业种植的人数,制造服务人数远远大于制造业的人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