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与重构_现代国家建构中的社会基础秩序

合集下载

读《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有感

读《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有感

读《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有感读《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有感强化国家构建,提升制度能力《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这本书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弗朗西斯•福山的最新力作。

作者从国家构建的概念入手,不断深入,突出表达了两个观点:一、国家构建需要重视,它是当今国际社会的最重要命题之一,特别在软弱无能或者失败的国家更要强化国家构建;二、要加大制度移植,不断提升强有力制度在贫穷落后国家的建立。

全书行文流畅,既有实例分析,又有数理统计,语言平实,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意识到国家构建的重要性。

它让读者了解到当前关于国家构建的认识有许多需要修正的地方,引起读者的深入思考。

在序言中,福山指出:国家构建就是在强化现有的国家制度的同时新建一批国家政府制度。

他引用大量实例,包括艾滋病的控制问题,人权问题及恐怖事件等。

说明国家弱化问题是导致社会问题丛生的重要因素。

无政府状态,完全交由市场的国家并不是最佳的国家形式,国家需要构建,需要制度健全。

第一章中,作者建立了国家概念理解的分析框架,说明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太弱的事实。

福山指出:“真正的问题在于国家在某些领域必须弱化,但在其他领域却需要强化。

主张自由化经济改革的经济学家在理论上对此非常明白,只是在这个时期内相对地强调减少国家干预,而这点往往被混淆为或被故意曲解为全面削弱国家能力。

国家构建这个议事日程,至少像国家弱化一样重要,几乎没有得到足够多的思考或者重视,结果造成自由主义的经济改革在许多国家未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可见,许多国家片面强调经济自由化,并由此上升到国家对所有事务都应减少干预。

而事实上,国家能力的削弱,特别在国家制度方面的弱化对自由化经济本身也是一种阻力。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国家一旦缺少制度,经济运行只依靠市场,而市场失灵时,那必然会出现无序或者影响经济效率的情况发生。

为了进一步帮助读者理解,作者提出了国家活动的范围和国家权力的强度两个重要概念:“前者主要指政府所承担的各种职能和追求的目标,后者指国家制定并实施政策和执法的能力特别是干净的、透明的执法能力-现在通常指国家能力或制度能力。

政党整合社会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的中国实践

政党整合社会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的中国实践

第27卷第2期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27No.2 2021年3月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S)Mar. 2021 DOI: 10.11817/j.issn. 1672-3104. 2021.02.014政党整合社会: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的中国实践潘泽泉,辛星(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75)摘要:经由政党整合社会实现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能够破解社区治理困境,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面对空间行政化、治理碎片化、党建悬浮化等社区治理困境,社区党建能够推动社区公共性建构、服务性供给与邻里空间打造;党组织网络治理能够推动社区社会网络重构、社会资本培育与治理效能提升;党建动员能够推动社区耦合式发展、协同治理与协商共治。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政党整合社会”的社区实践,彰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和治理能力,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经验”。

关键词:政党;中国共产党;社区治理;党组织建设;中国实践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文章编号:1672-3104(2021)02−0153−11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基础,是联系我国广大群众的桥梁。

政党如何整合社会,基层党组织如何引领中国基层社区治理,成为新时代基层党建的重要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着国家关于基层党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我国基层党建和基层社区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通过政党整合社会,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培育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有利于实现政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本研究基于政党整合社会的理论基础、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境况,聚焦于中国共产党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转型与发展的实践经验,重新思考如何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社区治理的各个领域,尤其是考虑中国基层党组织整合基层社会的制度环境、实践困境和实现路径,重新检视如何经由政党整合社会实现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实现我国基层社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章:社会秩序与社会问题

第三章:社会秩序与社会问题

一、社会转型与社会失序的关系
• (二)社会转型导致社会失序 • 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第一,社会规范体系的更新导致了社会失序。 • 第二,社会控制机制的弱化导致了社会失序。
二、社会转型期社会失序的表现
• (一)政治领域的失序 • 1行政低效 • 主要表现为政府机构的运转缺乏效率,政府机构的功能不 能得到充分发挥。 • 2权力失控 • 主要表现为权力腐败。
三、社会转型期社会失序的价值评析
• (一)社会失序的积极意义 • 第一,社会失序是社会发展的内在环节。 • 第二,社会失序能够促进新秩序的生成。 • • • • (二)社会失序的消极意义 其一,阻碍社会的正常运行。 其二,阻碍社会转型。 其三,影响社会和谐。
第四节 社会秩序的协调与重构
• 一、社会秩序协调与重构的必要性 • 二、社会秩序协调与重构的目标
二、社会转型期社会失序的表现
• (四)社会生活领域的失序 • 1犯罪数量剧增 • 2青少年犯罪突出 • 3有组织犯罪严重
案例
• 数据显示,1981年全国刑事立案为89万起,1994年全国刑 事犯罪案件立案达 166万多起,1998年上升到198.6万多起。 进入 21世纪,我国社会犯罪呈更迅猛发展的态势。2000年, 全国立案 363.7万多起,2004年竟猛增至 471.8万起。 • 从1998年到2002年,全国法院审理的刑事罪犯中,未成年 人罪犯人数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尤其是刑事罪犯总数在由 2001年的746 328人降至2002年的701 858人的情况下,未 成年人罪犯人数却从49 883人增加到50 030人。
三、社会失序的原因
• (二)社会控制与社会失序 • 1控制失灵与社会失序 • 一旦社会控制的各种手段中的任何一类出现失灵,就会导 致社会控制某方面功能的丧失,从而引发社会失序。 • 2控制失度与社会失序 • 社会控制的度过分严格可能导致社会的紧张气氛,遏制社 会活力,不利于社会成员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 过分宽松的社会控制会导致社会成员无视社会规范、逃避 社会规范的行为,最终会影响社会稳定和秩序。

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基础与建构路径

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基础与建构路径

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基础与建构路径陈朋【摘要】现传统国家与现代国家的重要区别之一就在于现代国家治理需要建立在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基础之上.无论是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还是中国自身的历史探索均表明,“政府+市场+社会”构成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并不能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政府也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以努力构建和营造适应市场需求的社会秩序.国家与社会之间是一种共赢而非零和博弈关系,良性合作亦是可欲可求的.因而,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之间,还要寻找社会的支持.构建以“政府+市场+社会”为基础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主动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提升社会组织的治理能力、坚持不懈地推进法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最基本的内容.【期刊名称】《湖北行政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4页(P24-27)【关键词】传统国家;现代国家;治理现代化【作者】陈朋【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委党校,江苏南通226007;华东政法大学,上海20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2DOl:10.3969/j.issn.1671-7155.2015.02.004对于正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而言,现代化是一个富有深刻内涵的话题。

面对这一议题,“各种理论流派都试图从不同的视角来解释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的社会实践,而国家治理概念的提出和理论探讨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

所以,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以后,人们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给予了热切关注。

从其内涵看,国家治理现代化包含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集中反映和外在彰显。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伦理秩序建构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伦理秩序建构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伦理秩序建构理论是行动的先导。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建构与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特征与新要求,在深刻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智慧结晶,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新与发展,对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赓续与升华。

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有益成分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了对西方自由主义治理理论的根本性超越,对进一步丰富全球治理理论的内涵,以及对推进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创新发展有着普遍性意义和独特性贡献。

深刻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遵循,并系统解析其在理论创设中凸显中国话语、在议题设置上确立中国场域、在逻辑建构中演绎中国思维、在哲学基础上彰显中国意蕴的基本要义与逻辑理路,是阐明这一理论科学性的根本所在。

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生成的内在逻辑科学理论的生成与发展有其内在规定性,既是基于社会实践发展的产物,也是理论自身演绎升华的结果。

国家治理现代化,既体现为具体化的治理目标与治理策略,同时还关涉国家精神、国家情感、国家意志和国家伦理的建构及其正当性与合理性追求。

从发生学审视,国家治理理性源自契约政治对王权政治的消解,与资本主义国家理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有着密切关联。

资本主义国家理性无法消解国家权力在与资本勾兑过程中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和规制,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则深刻揭示了国家作为阶级压迫或反抗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的本质特征。

因此,在经典社会主义国家理论中,无产阶级专政成为国家的首要功能与基本属性。

从一般意义上说,特定阶级专政意味着权力主体的阶级性、实施手段的强制性,以及对社会行为一致性和价值选择的同质化要求。

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一方面立足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之上,强调国家在社会行为规范与秩序建构中的主导性功能;另一方面,注重创新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强调在处理国家与社会事务中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以及治理方式的共商共治,即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基本前提,强调在国家主导下,通过规范、民主、科学且有效地运用系统治理工具,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变革与完善,以此不断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观念重构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观念重构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4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科研热词 重构 醴陵县 认识误区 认同 观念重构 观念转变 行政监管 自由 缺失与重构 统购统销 社会文化变迁 民营化 民族非物质文化 梁启超 政府职能 改革开放30年 少数民族农村 基本原则 启蒙家伦理思想 体制改革 伦理观念 伦理政治 人文素质 中国问题 中国近代 严复 "台湾主体意识"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科研热词 非理性主义 重大群体性事件 社会保障 现代主义 朦胧诗潮 损害保险 定额保险 基本机理 困境 历史观念 制度改革与机制构建 出路 农民工 保险代位规范 人身保险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科研热词 社会变迁 返乡创业 村落终结 权利重构 农民工 频道品牌 边界 软实力 足球改革 话语分析 评价 认同重构 观念重构 行动理论 融合趋势 自由主义 自我观念 群体资格 经济理性至上 社群主义 社会建构 知识解构与重构 生态 理念转型 现代重构 现代民主 环境哲学 环境伦理学 环境 演进 民主 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 残疾 桑德尔 本土意义 服务 新自由主义 文昌殿 文化重构 文化遗产 文化研究 文化的位置 文化模式 整合 教育质量 政治设计思想 政府组织体制 技术理性 托幼机构 所有权 康复 广播电视节目

社会变迁中“主体性”的缺失与重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社会变迁中“主体性”的缺失与重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收稿日期:2015-08-21作者简介:王德伟(1960-),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哲学博士,从事科学技术哲学㊁工程与社会发展研究㊂第17卷第6期2015年1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O F H I T (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 )V o l .17N o .6N o v .,2015㊃社会理论与社会建设㊃社会变迁中 主体性 的缺失与重构从孔德的 利他主义 说起王德伟(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150001)摘 要:从利他主义 视角探寻传统与现代的交会与超越会发现,由物质文化与规范文化的 文化滞差 所造成的 道德失准 ㊁ 行为失范 ㊁ 文化失衡 等社会文化问题,是发生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 转型 的社会变迁中,而这些社会问题的实质源于 个体本位 和 群体本位 两种不同文化模式的冲突㊂提升中国人的现代文明精神,有赖于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更重要的是有赖于文化变迁,即在以 群体本位 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包含 自由意志 的 个体本位 的文化特质,结合吸收世界人类文明成果,重构中国人的 主体性㊂ 关键词:社会变迁;主体性;利他主义 中图分类号:C 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1971(2015)06-0049-05一㊁问题的提出 人类的生存是建立在个体生存 基础上的㊂在有限的资源竞争中,个体对 利益 和 利益最大化 的追求,既与 安身立命 相关,也与 损人利己 的 恶行 相伴,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在普遍的 利己主义 环境中, 社会秩序何以可能 ?在维护 个体生存 的良好社会秩序中,毋庸置疑的是,国家也好,社会也好,个人也好,确实离不开舍己为人的 善行 精神,也就是 利他精神 ㊂由于 利他主义 与善行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实现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吸引了包括宗教学㊁伦理学㊁法学㊁人类学㊁社会学㊁精神分析学㊁未来学等领域对此问题的关注㊂把 利他主义 作为探寻 传统与现代的交会与超越 的切入点,其立意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尤其是对中华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立即凸现出来㊂然而,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各阶段中,从来不缺少以追求和维护社会秩序的 利他主义 ㊂我们的理论关注点又该放到哪里?这要从 利他主义 研究成果的局限性说起㊂利他主义 (A l t r u i s m )一词是奥古斯特㊃孔德(A u g u s t eC o m t e )于1830 1842间提出的,目的在于颂扬为他人做出牺牲的高尚品德和情操,以此作为人类行为方式的准则和评判人性善恶标准的伦理学基础㊂在破解道德与利益的困惑中,调节 利己 与 利他 精神之间矛盾,就成了各界关注的焦点㊂这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生物学和经济学的研究结果㊂为了解释利他行为,由汉米尔顿(W i l l i a mH a m i l t o n )㊁道金斯(R i c h a r dD a w k i n s)等人提出的亲缘选择理论认为,近亲之间利他行为的存在和进化,是由于有机体只是基因的载体㊂自私的基因控制着个体的行为,使自己的拷贝得到保存和大量繁殖㊂利他者与受惠者分享共同基因的比例越大,利他行为出现的可能越大[1]㊂㊃94㊃社会生物学者,以分子生物学作为科学基础,其基本观点是以基因的自私性为逻辑起点,通过对动物行为的分析,得出无论是亲缘利他行为还是互惠利他行为,最终都有益于自身的适合度或与自身相同基因的传播和繁殖㊂也就是说,通过 亲缘利他主义 和 互惠利他主义 观点,合理地解释了动物个体的利己行为与利他行为是统一的㊂他们的研究思路是,首先,把人的 利他 与 利己 还原为动物的 利他 与 利己 ;其次,再把动物的 利他 与 利己 行为还原为生物的 基因 自私性作用;最后,通过研究基因的维持和延续,使 利他 与 利己 行为之间内在统一了,由此揭示人的 善行 动机㊂经济学家贝克尔(B e c k e r)另辟蹊径,用 利他主义模型 修正和补充了传统经济学的 自利人 (S e l f-i n t e r e s t),从经济利益和行为动机等方面分析出,利他偏好作为一种行为动机可归结为道德情感,也有利于追求效用最大化,从而解释了道德与利益的一致性[2]㊂经济学家把 利他主义 与 善行 解释为是对代价和利益进行理性分析的结果㊂西方生物学家和经济学家们研究的前提预设,即哲学基础属分析还原论的本质主义传统,他们以 基因 和 理性 为逻辑起点,在阐述 利他主义 与善行的机制时,调和与 利己 之间的根本矛盾,并揭示了 利他 的机理,其学术价值意义不言而喻㊂然而,他们的研究成果所具有的静态性和还原性的预设前提,无法涵盖 利他主义 的丰富经验事实㊂具有人类伦理道德的 利他主义 和具有 利他主义 实质的 善行 ,更多的是在社会中后天习得和教化的产物㊂其中 善行 中离不开 行 ,而符合伦理道德行为的 行 又离不开 谁在善行 和 在哪善行 的问题,或者说,谁是 利他主义及行善行为 的主要践行者,或曰行为主体?这关涉 利他精神 的时代特质㊂如果我们以 利他主义 的 主体性 (s u b j e c t i v i t y)作为考察对象,就会发现,它的缺失与重构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东西方文化差异比较中,探寻 传统与现代的交会与超越 的理论关注点㊂这要从不尽如人意的文化现象说起㊂二㊁ 全球化 中的 文化滞差 现象人们对当下中国人所表现出的 利他精神 不足表示不满是可以理解的,这说明人们的道德水平的提高和道德意识的自觉㊂但不能否认的是,当代中国,正在从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向 市场经济 体制的转变㊂这个转变不仅带来了国家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但也对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的 雷锋精神 等公共道德意识造成冲击㊂在公共场所和日常生活领域中确实存在以极端 利己 和违法犯罪的现象㊂例如,我国红绿灯下站警察,交通肇事还频发;有些领导失职渎职㊁贪污腐化;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更有甚者,在生活㊁工作或谈恋爱中以自己为中心,遇到挫折走极端,残害生命,毫无敬畏生命意识;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一部分人缺乏诚信,说话办事不管不顾,目中无人,不管他人好恶和感受,使人际交往关系紧张㊂在公共环境中,个人道德行为缺乏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一些人打扰他人,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手乱扔废弃物,不管红绿灯,乱穿马路;盗用和破坏公共财产现象也时有发生㊂一些人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㊁随地吐痰还浑然不觉;等等㊂人们往往把这些道德失范㊁行为失准㊁文化失衡等现象,归咎于 市场经济体制 中 利己主义 价值观,出现了 九斤老太 的 一代不如一代 的怀旧观点,并怀念以 集体主义 为特质的 计划经济体制 时代㊂可以说,以 市场经济 主体 自利人 为核心的 利己 价值观严重冲击着曾以 计划经济主体 全民 ㊁ 集体 为核心的 利他 价值观,这似乎解释了目前中国 利他精神 缺失的现象㊂可是,当许多人走出国门却惊奇的发现,在许多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和地区, 利他精神与善举行为并不鲜见㊂在那些以 市场经济体制为主的地区和国度里,人们的 遵纪守法 ㊁ 慈善捐助 的 利他精神 的公德意识很高㊂一些发达国家中,步履蹒跚的孩子,将手里棒冰杆扔入垃圾箱㊂男女老少在红绿灯前,自觉遵守交通规则㊂男士为女士开门,公共场所中的宁静,人们奉行 不打扰他人 的行为准则已成社会风气㊂还有泰坦尼克号上男人们的 让妇女㊁儿童活下去 的 利他主义 悲壮行为等等㊂可见,在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中,具有 利他主义 的文化现象很多㊂面对公共道德的反差,及国人的 道德失准 ㊁ 行为失范 等文化问题,有人甚至归咎于我们民族的 劣根性 ,这让人无法接受㊂但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的文化到底怎么了?㊃05㊃考察现代文明社会的视角很多,其中一个重要领域不能被忽视,那就是文化㊂而 利他主义是个体社会交往的行为特质,它无疑受到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㊂文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是一切社会活动和社会存在领域中内在的㊁机理性的东西,是从深层制约和影响每一个个体和每一种社会活动的生存方式[3]㊂从文化模式的构成方式看,文化涵义一般应包括物质㊁制度规范和价值等维度㊂就现代社会制度层面的特质而言,有学者认为,它应包括经济运行的理性化,行政管理的科层化,公共领域的自律化,公共权力的民主化和契约化等㊂这主要是指市场经济体制㊂从文化社会学角度看,我国出现了奥格本所说的 文化滞差 (C u l t u r a l l a g)问题,即在以物质对象为内容的文化和以人们适应物质文化的方式和方法的适应文化之间,如果一种文化变迁比较早或比较大,两种文化不能保持原有关系,产生失调,这时就发生 文化滞差 [4]㊂应该说,这是所有国家都会面临的问题,因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失衡是绝对的,平衡才是相对的㊂然而,中国的 文化滞差 却是在中国社会从具有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的传统农业社会向具有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现代社会的㊁具有全球化的社会变迁之中发生的㊂所谓社会变迁(s o c i a l c h a n g e),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5]㊂全球化在某种意义上是 现代性的全球化 ,而全球化社会变迁一般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向㊂一般地说,社会变迁将引起文化变迁[6]316㊂其中,现代文明的核心价值凸显出了 现代性 意蕴㊂所谓 现代性 ,就是西方工业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生成的与传统农业社会的经验本性和自然本性相对的一种理性化的社会运行机制和文化精神,它代表着渗透到现代社会所有方面的本质规定性[7]142㊂那么,个体主体性的内涵都包括哪些内容呢三㊁具有 自由意志 的 个体本位 及其缺失康德在‘什么是启蒙“一文中,从个体主体性的意义上定义启蒙㊂他强调, 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㊂所谓的 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㊂人的主体性主要有三个含义:自为的自律性㊁自觉的能动性和自由的超越性㊂人成为主体首先就意味着世界的属人性质,而属人的价值关系的形成,其前提就是人必须是独立自主的㊂也就是人必须为决定负责,即自为的自律性㊂邓晓芒认为,市场经济的原则就是个体原则㊂虽然 自利人 是 市场经济 的核心主体,但个体原则不是动物性的,而是社会性的,社会性的个体原则就是法制原则,其背后是个体精神原则㊂市场经济要求是成人的心态,要有人格,要有原则,不是为所欲为㊂个人的选择㊁判断不管是对自然还是对社会现实,要采取一种自由意识的行动,都出自人的独立人格,这是法制社会的基础㊂市场经济健全发展的前提是建立起 个体精神 的当代意识[8]171-177,如马克斯㊃韦伯说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内在联系㊂赫勒指出: 市民社会的相对独立与自律本身是具有双重内在逻辑(双重机制)的存在形式㊂它保证私人经济领域的相对独立性[9]㊂从文化精神的内涵上看,一个人的 现代性 特质有哪些呢?有学者认为,现代性的精神性维度包含人们所熟悉的理性㊁启蒙㊁科学㊁契约㊁信任㊁主体性㊁个性㊁自由㊁自我意识㊁创造性㊁社会参与意识㊁批判精神等㊂具有独立人格精神的 个体本位 的获得,源于个人的 自由意志 ㊂用邓晓芒的话说,依据康德思想,你的自由意志能不能成为一种普遍意志,也就是你的自由意志能不能贯彻到底㊂如果能贯彻到底,那就叫道德法则㊂道德不道德的标准是自由意志自己定下来的,这是真正的自由意志㊂那种先定好一个道德标准,然后你去从中选择的做法,不是自由意志[10]29㊂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的精神气质是在具有 自由意志 的 道德律 基础上形成的㊂西方对独立人格的确立和追求是有传统的,从苏格拉底的 照顾你的心灵 ㊁笛卡尔的 我思故我在 ,到康德的 道德自律 及 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㊂与西方的 个体本位 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特征是 群体本位 ㊂中国传统社会是历史悠久㊁源远流长的农业社会㊂农业文明基础的自然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自在的客体经济或 无主体的经济 ㊂多数活动主体受生产力发展的条件限制,其活动能量不高,行动区域狭小,行为方式简单㊂在此基础上的儒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也是合理的社会选择㊂㊃15㊃儒家提倡 克己复礼 ,并宣称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㊂而在 义利 之争时,儒家经典‘大学“中提倡 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㊂儒学强调具有社群性质的 家 和 家长 的社会伦理㊂一家之长就是 父 ,一国之长就是 君 ㊂中国儒家伦理文化架构中的 三纲五常 ,和西方有很大不同,也就是缺少个体自由和个体意识㊂美国学者认为中国儒家典范是一种集体主义,根据这种集体主义,个人的利益无关紧要,除非他们服务于群体的利益㊂中国的思想家既不凭借 一般本体论 ,也不求助于 普遍原理的科学 ,而是采用 语境化方法 ,展示的是 此-彼 模式,而不是 一-多 或 部分-整体 模式㊂个体是通过以各种方式对卓越人格的敬重和服从,将他自己扩展到包含更广泛的 升 ㊂ 多后面没有一 [11],用邓晓芒的话说是 无自由的意志 ㊂体现 利他主义 气质的如 不成功便成仁 ㊁ 舍生取义 ㊁ 杀身成仁 等的体现主体往往强调的是负有维护社会秩序职责的 大人 ,或 父母大人 ㊁或 官大人 ㊁或 君王 等,并以 亲情与孝道 统摄普通百姓的 个人意志 ㊂具有 利他主义 气质的实践者和责任者主要是指 官人 ,而不是 民 ㊂和古希腊文明相比,中国的儒家道家在农业社会维护社会秩序中优势明显,但在现代社会中,却由于其所坚持的 三纲 ㊁ 群体本位 基础上的 官本位 的道德伦理,无法适应以 个体主体性 为基础的 市场经济 ㊂ 在前现代的经验文化模式下,绝大多数个体是按照经验㊁常识㊁习俗㊁惯例而自发地生存㊂只有当个体超越纯粹的自在自发的日常生活的阈限,同科学㊁技术㊁理性的自觉的精神再生产或自觉的类本质对象化发生实质性的关联时,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的断裂才实质性地发生,现代意义上的人才真正产生㊂ [6]142也就是说,中国的 文化滞差 ,尤其是体现 利他精神 的 个体主体性 的缺失是中国百年现代化过程必然伴随的㊁不可避免的文化现象,所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㊁深远的㊂这就使问题的解决呈现出艰巨性㊁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㊂四㊁重构 主体性 的文化挑战当我们从东西文化差异㊁历史和现实差异的维度,来审视 利他精神 的富裕度时,不仅看到了它所体现出的文化意蕴,更体察出 传统与现代的交会与超越 的文化改革方向,那就是如何重构既传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又吸收世界人类文明成果的㊁包含个体自由和个体意识的㊁中国人的 主体性 ㊂这离不开在传统文化中开出具有现代性的精神特质㊂南怀瑾在其‘原本大学微言“中曾以其亲身经历诠释 大人 含义,中心意思是人人皆可成为 大人 ,只要他有志于学,强化内养功夫和掌握外用的知识[12]㊂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热衷于讨论天道㊁天理心性㊁心性之学,而忽视 自由意志 的观点,台湾师范大学林安梧先生认为,自由或者自由意志在中国文化里的表述或者表现,与西方或许有不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10]29㊂在接续传统文化㊁开出现代文明中,许多学人殚精竭虑㊂而在剖析与现代文明不相适应的儒家道家思想的基础上,邓晓芒提出关于 道家哲学改造的临时纲领 ㊂他提出对道家 自然 概念改造的两个原则,一个是, 凡是自然的都是自由的 ㊂他的观点是 自然向人生成 ,人是自然界本质的产物,凡是自然的,它里面都隐藏了人的自由,并且必须由这个自由才能展示出它的真正的本质㊂另一个原则是, 只有自由的才是真正自然的 ㊂它是指人的精神和人的自由意志㊁人的精神生活体现了自然本身最深刻的本质属性㊂西方人认为人的精神是非自然的,这就必须由 上帝 从外面把精神放到自然里㊂中国人不相信有 上帝 ,历史唯物主义者也不需要 上帝 ,我们从自然界里就可以把人的精神引出来,因为人的精神生活是自然界体现自身的形式,所以自由就是自然界本身最内在的一种本质属性[8]176㊂这在传统文化中挖掘具有 自由意志 的哲学考量,如果从文化社会学看[7]318,是推进文化有计划变迁的有益尝试㊂ 这些规则与其说是对文化的描述,不如说是在力图推动文化向某一特定的方向前进 [13]㊂如何辩证的看 个体本位 与 群体本位 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人本学角度指出 人是类的存在物 思想所揭示出人的 类本质 含义,为认识这一关系提供了哲学基础㊂中国是礼仪之邦,有路不拾遗㊁夜不闭户的民风,有厚德载物㊁容纳百川的气量,有滴水穿石㊁愚公移山的意志,有 仁义礼智信 的伦常和 中庸 的睿智,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品德,有 己所不欲㊁勿施于人 的处世哲学㊂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没有理由愧对先人曾经的辉煌㊂而对重构包含 自由意志 的 个体主体性 的现代文化模式,㊃25㊃仅靠单一学术领域有失偏颇,也不符合实际,它需要包括哲学㊁社会学㊁历史学等开展相关交叉学科研究,尤其是文化社会学,文化哲学等㊂当然,这绝非易事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复兴中华文化事业的任务十分艰巨复杂,而要做一个现代社会的文明人,我们确有很长的路要走㊂参考文献:[1]刘鹤玲.互惠利他主义的博弈论模型及其形而上学预设[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6):7.[2]刘鹤玲.陈净.利他主义的科学诠释与文化传承[J].江汉论坛,2008,(6):33.[3]衣俊卿.文化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6):12-16.[4]奥格本.社会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91.[6]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7]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2004,(4).[8]邓晓芒.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9]H E L L E R A.A T h e o r y o fH i s t o r y[M].L o n d o n:R o u t-l e d g e a n dK e g a nPau l,1982:284.[10]林安梧,欧阳康,邓晓芒,郭齐勇.中国哲学的未来:中国哲学㊁西方哲学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流与互动[J].学术月刊,2007,(5).[11][美]郝大维.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44.[12]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34-37.[13]皮尔森.文化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T h eA b s e n c e a n d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t h e S u b j e c t i v i t y f r o m t h e S o c i a l C h a n g e sWA N G D e w e i(S c h o o l o fM a r x i s m,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T e c h n o l o g y,H a r b i n150001,C h i n a)A b s t r a c t:B y e x p l o r i n g t h e i n t e r s e c t i o na n dt r a n s c e n d e n c eo f t r a d i t i o na n d m o d e r n i t y f r o m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a l t r u i s m,i t i s f o u n d t h a t s o c i a l c u l t u r a l i s s u e s,s u c h a s t h em o r a lm i s a l i g n m e n t,t h e b e-h a v i o r d i s o r d e r,t h e c u l t u r a l i m b a l a n c e c a u s e db y c u l t u r a l l a g f r o mb o t hm a t e r i a l c u l t u r e a n d s t a n d a r d c u l t u r eh a v e o c c u r r e d i n t h e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f r o mt r a d i t i o n a l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o c i e t y t o m o d e r n i n d u s t r i a l s o c i e t y.T h e e s s e n c e o f t h e s e s o c i a l p r o b l e m s s t e m s f r o mt h e c o n f l i c t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d i f f e r e n t c u l t u r a l p a t t e r n so f t h e i n d i v i d u a l o r i e n t a t i o n a n d t h e c o l l e c t i v e o r i e n t a t i o n.P r o m o t i n g t h e s p i r i t o f t h eC h i n e s e p e o p l e's m o d e r nc i v i l i z a t i o nd e p e n d so nt h e p r o g r e s s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m o d e r n i n d u s t r i a l s o c i e t y, a n dm o r e i m p o r t a n t l y o n t h e c u l t u r a l c h a n g e s.I n o t h e rw o r d s,i n t h eC h i n e s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u l t u r e c h a r-a c t e r i z e db y t h e c o mm u n i t y s t a n d a r d ,t h e s u b j e c t i v i t y o f t h eC h i n e s e p e o p l e i s r e c o n s t r u c t e db y e x c a v a t i n g t h e c u l t u r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i n d i v i d u a l s t a n d a r d w i t h f r e ew i l l a n da b s o r b i n g t h ea-c h i e v e m e n t s o f h u m a n c i v i l i z a t i o n.K e y w o r d s:s o c i a l c h a n g e s;s u b j e c t i v i t y;a l t r u i s m[责任编辑:唐魁玉]㊃35㊃。

社会秩序的失调及其重构路径-最新文档资料

社会秩序的失调及其重构路径-最新文档资料

社会秩序的失调及其重构路径社会秩序是中外思想家在考察社会运行过程中都非常重视的一个基本主题。

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社会秩序问题进行了探讨如何重构新的社会秩序更是成为研究者不可回避的议题。

本文主要探讨中国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秩序失调及其重构路径。

一、社会转型与社会秩序的变革社会秩序是社会运行中表现出来的社会结构的合理、社会功能的协调以及社会生活相对稳定的状态。

社会秩序的变革与社会转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社会秩序的变革不可避免。

尤其是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会带来大量的社会秩序的变革。

1.社会转型包含秩序转型。

从社会转型的内容来看, 学术界普遍认为社会转型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体制转型,二是社会结构变动, 三是社会形态变迁。

无论是体制的转型, 还是社会结构的变动, 抑或是社会形态的变迁, 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的形成过程。

可以说, 社会转型包含了秩序的转型和重建的过程。

从社会秩序的属性来看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相对稳定和协调的状态。

稳定性是社会生活是否有秩序的重要根据, 协调性则体现了社会秩序的动态变化的过程。

任何社会秩序都具有阶段性的特征, 它只能适应一定阶段和一定形态的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秩序不会永恒不变, 它本身具有相对性和变动性的特征, 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形式和本质。

社会转型就是对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旧有秩序的扬弃和对新秩序的重建。

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 社会转型期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秩序重建的过程。

社会转型与秩序的转型并不一定同时完成, 往往是社会转型先发生, 社会秩序随后重建以适应转型后的社会。

在转型的过程中, 原有的社会相对平衡的结构被打破, 社会各系统之间的功能处于新的协调过程中,社会生活的稳定状态暂时被打破, 社会秩序出现了暂时的失调状态。

我国现在也正处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由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变还需要很长时间, 与这一过程相伴随的社会秩序的变革, 是一种必然现象。

读国家构建感想

读国家构建感想

《国家构建》读书笔记《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是讲授《政府经济学》的张燚老师给我们推荐的一本书籍,是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写的一本著作,老实说这本书的专业性真的很强,刚开始看的时候我真的看得是云里雾里的,觉得好深奥,好难懂,甚至现在我仍然觉得我还是没读懂这本书,也只能浅谈一下我的感受了。

《国家构建》这本书对“9 11事件”之后没过及世界各地说面临的严峻局面做了冷静而独到的分析,而“国家构建”便是福山针对世界时局提出来的重要论题。

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社会学教授理查德斯维德伯格的评论指出:“本书堪称佳作,引人入胜,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我们目前对制度构建与国家构建的认识有许多重大的缺陷,有些必须修正。

特别是明确曲风国家的职能范围和国家政权强度这两个概念至关重要。

”通读本书,我认为,这正是福山本书的论题所提出的最有重要意义的分析洞见,它对于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我们中国具有十分现实的政策指导作用。

福山在《国家构建》的《序》中提到“国家构建就是在强化现有的国家制度的同时新建一批国家政府制度。

”在这本书中,福山提出了两个观点:第一、国家构建是当今国际社会最重要的命题之一,因为软弱无能国家或失败国家已成为当今世界许多严重问题(从贫困、艾滋病、毒品到恐怖主义)的根源。

第二、一方面我们对国家构建很熟悉,另一方面我们仍不知晓的东西还很多,特别是如何把如何强有力的制度移植到发展中国家来。

《国家构建》一共有四章,第一章《国家概念正在缺失的范围》,第二章《弱国家与公共行政的黑洞》,第三章《弱国家和国际合法性》,第四章《小而强的国家》。

这四章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

在第一部分,福山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用于理解“国家概念”的多种维度,即政府职能,治理能力以及合法性基础。

该分析框架将解释为什么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国家不是太强而是太弱了。

福山先是追溯了20世纪以来围绕着“国家的规模应当多大和国家力量应当多强”这一问题而产生的长久不息的争论,并特别地指出了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发生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以自由主义理念(华盛顿共识)主导的经济改革的概念认识错误之处,他说道,“某些国家由于缺乏合适的制度框架,实行经济自由后的状况比假如不实行更为糟糕。

农民社会资本的缺失与重构

农民社会资本的缺失与重构
84
万方数据
农民社会资本的缺失与重构 人际关系温情脉脉的面纱,农村集体公社时期为数不多的公 共设施也普遍陷入衰败状态。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 打工,农村人El大量外迁,“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 体的公共空间为载体,进行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流等各种形式 的互动,逐渐形成共同的价值规范、生活伦理、社区文化等社 区记忆,并逐渐内化为社会成员的生活习惯,从而形成社区 的公共价值和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 当前农村由于传统公共空间日益萎缩,社区成员相互接 触交流的场域越来越少,乡村社区集体记忆越来越淡薄,农 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愈来愈弱,农民对于社区的公共 事务参与越来越冷漠,农村集体行动也逐步陷入困境。“空 心化”背景下大量青壮年农民工长期工作在城市和异乡,乡 村生活已经离他们越来越远,乡村原有的社会关系也越来越 淡薄,对乡村的记忆和认同逐渐消解。对新生代农民工而 言,父辈们出生成长的乡村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春节等节假 日回去旅行和探亲的场所,他们迫切希望融入到城市,已经 无法从心底认同乡村。传统乡村因为血缘和地缘形成的以 家庭、学校、老乡等为载体的原始资本的可继承性逐渐丧失, 许多农民对于乡村的公共事务参与和公共产品供给已经无 暇顾及或者不愿关心。加之农村社区认同的消解,农民在许 多事务上很难形成一致的意见和开展集体行动,农村公共事 务陷入停滞和半停滞状态。 3.农村公共舆论、公共精神和公共人物的缺乏 公共舆论一直是封闭的乡村社区自我衍生的道德评价 准则,尤其是在传统的乡村社区,其公共空间如祠堂、村头、 河边等更是公共舆论的生长地。传统宗族成员依据长期以 来形成的共同伦理、文化观念和生活规则,对社区内部成员 的思想言行进行道德上的评判,促使社区成员的行为在内外 压力下与本社区公共准则趋向一致,从而维持乡村有机体的 运行平衡。传统乡村社会的公共舆论长期以来在乡村社区 内部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公共精神,这种以传统文化和伦理纲 常为基础的公共精神成为乡村社区成员集体行动的逻辑起 点,而以族长、乡绅为首的公共人物也成为社区公共精神的 代表和象征,是社区内部的“粘合剂”,在本社区的公共服务 供给、内部纠纷处理、与国家政权的沟通等方面对乡村的资 源整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市场化的洗礼下,利益越来越成为农民行为处事的基 本准则,农村社区成员的个性越来越张扬,公共舆论的道德 评价功能越来越弱,传统的社区文化观念、道德准则越来越 被淡忘,公共精神在自利的理性经济人思维模式下逐步丧 失。宗族功能消解的同时,没有产生可替代的被广泛认同的 新权威,大量的农村精英外流,有能力、有权威、合法性的公 共人物日益缺乏。公共空间和公共人物的缺失,更是加剧了 农村社区建设所必需的公共精神的流失,传统乡村社区能够 自给自足进行价值再生产的社会基础已经不复存在。

缺失与重构:现代国家建构中的社会基础秩序

缺失与重构:现代国家建构中的社会基础秩序
以实 现 的 时 代 要 求 。
关 键 词 : 国家 建 构 ; 社会 基 础 秩 序 ; 社会 制度
中 图 分 类 号 :6 D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9 0 2 1 ) 3— 0 0— 4 17 3 1 (0 0 0 0 4 0
现 代 国 家 建 构 是 现代 国 家 实 现 政 治 民 主 化 、 经 济 市 场 化 、 化 多 维 化 三 维 一 体 和 谐 共 进 的 重 要 价 文
础秩序二者 关 系 的理 论 前提 。著 名社 会 学 学者 清
华大学孙立平 教授 在 《 重建 社会 的基 础 秩序 》 文 一 中就基础秩 序 的科学 内涵作 了 说 明 : 这 种 基础 生 “ 活 秩序往往 是 由道 德信 念 、 文 或不 成 文 的规 则 、 成 非 正 式 的 或 正 式 的 基 础 制 度 混 合 在 一 起 构 成 的。 J ” 在他看来 , 会基础秩序是 包 括一系 列秩序 社
社会基础 秩 序作 为社会 发 展 中 的重 要组 成 部
其科学 内涵 的探求 , 是厘 清现 代 国家 建构 和社会基
( ) 一 现代国家建构 中社会基础秩序的科学内涵
深 刻 理 解 现 代 国 家 建 构 内 涵 的 前 提 是 合 理 定 位 现 代 国 家 。马 克 思 ・ 伯 认 为 : 国 家 是 一 种 持 韦 “
国 社 会 发 展 过 程 中 出 现 的 以 “ 益 博 弈 ” 时 代 特 利 为 征 的 现 状 , 理 社 会 基 础 秩 序 缺 失 的 表 现 , 层 次 梳 深 挖 掘 现 代 国 家 建 构 中社 会 基 础 秩 序 缺 失 的 原 因 , 是 实 现 现 代 国 家 建 构 与 解 决 社 会 基 础 秩 序 缺 失 时 代

社会基础如何形塑城市基层自治——以小区自治为中心

社会基础如何形塑城市基层自治——以小区自治为中心

社会基础如何形塑城市基层自治———以小区自治为中心◎刘 杨内容提要 我国城市社会结构正在高速转型,以国家力量和政府行政为主导的基层治理模式面临重大挑战。

城市基层治理需要“找回社会”,推动基层自治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在社区自治陷入困境的背景下,以小区自治为形态的城市基层自治模式正在兴起,而在不同类型的小区中,居民自治的状况存在一定差异。

小区自治的兴起和差异格局表明,公共事务需求、积极分子、社会规模、社会关联度是影响自治生成和运转的基础性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城市基层自治的社会基础,形塑着自治的形态与特征。

城市基层自治主要遵循“事—人—空间—关系”的逻辑结构展开,公共事务需求是触发自治的主要原因,以积极分子为主体的主导力量承担着自治的动员、组织和协调,自治单元的社会规模和社会关联始终制约着自治的运转,影响着自治的过程和效果。

深入研究城市基层自治的中国经验,不仅有助于认识“自治”这一传统学术命题的内涵与前景,也有助于廓清和发掘基层治理的社会资源,开拓有效的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

关键词 城市基层 基础治理 现代化 小区自治〔中图分类号〕D6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2)11-0093-10一、问题与研究进路伴随着城市社会管理和社会结构的激烈转型,我国城市社区治理面临严峻挑战。

①近年来,作为城市基本治理单元,社区承担的管理和服务职责日益繁重,单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投入和社区的单方面作为,已经无法满足高度复杂的治理需求。

在此背景下,国家再次强调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基础作用,提出要在城乡社区治理中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②“自治”问题因此不断凸显,成为考察和讨论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维度。

在制度和功能上,社区自治是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现实中,大多数地区的城市基层自治对社会治理的效能贡献比较有限。

一方面,受到城市社会结构的制约,社区自治的组织和运行并不理①②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做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当代社会青少年礼仪教育的缺失及重构.doc

当代社会青少年礼仪教育的缺失及重构.doc

当代社会青少年礼仪教育的缺失及重构作者:刘汉生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02期[摘要]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学校比较忽视礼仪教育,造成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的严重滑坡。

所以,必须正视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新形势下不断革新德育的内容和形式,包括继承和发展作为中华传统美德核心的儒家思想,学校、社会和家庭在礼仪教育中应该在各自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相互配合,使青少年德育提升一个新的水平。

[关键词]青少年礼仪教育德育传统美德[作者简介]刘汉生(1965- ),河南平舆人,华中科技大学在职博士,黄淮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传统文化。

(湖北武汉 430074)[中图分类号]G40-0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3-0120-02注重礼仪是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程度的表征之一。

礼仪教育必须从德育抓起,而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根本。

今天,教育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科技教育等在学校教育课程中的比重正在膨胀。

从全球视野看,随着道德危机的加深、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确立以及学校对于道德教育的深入反思,强调道德教育在全部教育中的基础性与重要性,采取不同措施来强化道德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取向。

一、缺失礼仪教育的道德教育带有严重缺陷不能否认,目前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不强,一般说来,存在以下三个误区:1.德育目标内容脱离青少年的实际。

主要表现在:标准的高要求脱离青少年的实际生活,内容的抽象影响青少年的理解。

我们习惯于把道德当成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和行为之间会有一定的距离。

而道德教育内容的抽象直接影响了学生道德习惯的形成,单一的标准影响了青少年的多样化发展。

道德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个体、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和谐关系的问题,不可能离开人的情绪、人格等心理品质。

把道德教育简化成为一种规范和理念,违背了现代道德的根本特征。

当代国际秩序的变革与失序

当代国际秩序的变革与失序

当代国际秩序的变革与失序随着世界格局不断变化,国际秩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革。

现代社会的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趋势加速了不同文化和社会制度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国际社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同时,各国之间的利益分歧和竞争也日益激烈,影响着国际秩序的稳定与持久。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当代国际秩序的变革和失序。

第一,多极化的趋势加剧了国际秩序的失序。

当今世界,各大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实力差距逐渐缩小,国际体系逐渐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

多极化所带来的国际秩序变化,体现在国际结构的变化上。

多极化对世界各国的国家战略、经济实力、文化传播和全球治理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多极化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秩序的失序,因为不同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和利益冲突使得现代国际关系越来越紧张。

第二,资本主义的运行也影响着国际秩序的失序。

在全球化的时代,国际资本流动越来越灵活,经济全球化使得金融市场的变动对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都会产生影响。

这就导致了各个国家市场经济之间的交叉链接,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会通过一国发生,对其他国家也会产生而波及效应。

此外,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全球性金融机构,也通过提供贷款、援助等方式对各国政治经济产生影响,导致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等问题增多,从而又加重了国际秩序的不稳定。

第三,文化交流的效果也在重塑着国际秩序。

文化对于国家和国际关系的影响非常重要。

文化传统和政治社会制度的不同,会导致文化差异,从而产生民族主义、宗教冲突等问题。

因此,文化经济的全球化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文化经济的全球化,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好处。

但是还必须谨慎对待,以防止过度带来的破坏作用和导致各种风险。

第四,全球复兴主义的挑战也对国际秩序的变革产生很大的影响。

过程中,全球复兴主义的声音不断响起,指责西方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剥削、控制和侵略,要求复兴中国国力。

复兴运动的盛行增强了世界各国对民族、宗教和其他地区问题的争端。

在此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也带来了和西方国家在资源、领土、政治思想、文化传播等领域的博弈,从而影响国际秩序的稳定。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建构向度”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建构向度”

学术探索AcademicExploration2024年第1期(总第290期)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3ZDA084)作者简介:李尚宸(1996—),女,河南信阳人,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博士后,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研究。

① 倪娜.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13.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建构向度”:作为中国现代性建构方案的新诠释李尚宸(华东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620)摘要:中国倡导和践行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既契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的现实关切,又把握住了世界一体化进程中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公共性诉求,是人类共同利益凝聚的价值共识,也是中国现代性建构的重要价值方案。

其内蕴着历史、实践、价值以及文明向度的建构性内容。

在建构的历史向度上,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与建构主要体现为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主体的总体解放效度,即寻求的是个人主体、民族国家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主体形态的统一解放;在建构的实践向度上,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蕴含着主体与主体间的“交往理性”,不断构筑着多元现代性语境下的人类美好交往实践;在建构的价值向度上,全人类共同价值体现了马克思追求人的自由个性解放与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道德价值理想,生动彰显了符合全球正向价值的“善治”之举;在建构的文明向度上,全人类共同价值遵循视域融合原则,尊重文明多样性,包容不同社会生活共同体的价值视差,积极打造文明平等互鉴基础上的文明新形态。

关键词:全人类共同价值;“建构向度”;中国现代性;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24)1-0026-08 全人类共同价值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伊始就熔铸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历程之中,它作为中国现代性建构的重要价值方案能够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理念发展为实践,为破除西方霸权主义治理格局、重构全球治理新体系提供中国智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范式重建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范式重建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3

2011年 科研热词 鞍钢宪法 金融分析 货币分析 西方文论 范式重构 范式转换 范式论战 范式 经济社会关系 管理移植 管理创新 特殊性 演化分析 普遍性 文化理论 文化政治 思想路线 审美还原 人生仪式 中国小说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科研热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逻辑范式 诗学品质 草根性 范式理论 社会秩序与社会重建 社会建设理论 社会学 新视角 思想政治教育 弘治、康熙间 唐诗学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科研热词 范式 重建 迁移 西方国家 传媒政策 遗产话语研究 遗产 近代文学研究 过剩女子 轴心范式 话语视角 话语分析 表达阶段 美国政治史研究 经济理性批判 科学修辞思想 社会资本 社会规范 社会关系网络 社会信任 研究范式更新 生态文明 理论坐标 物质变换断裂 新文学 文艺 文本学解读 文化立场 政治史的重新界定 政治 性别 思想方法 库恩 干预策略 局限性 学科自主性 学术史 和谐阶层关系 合理性 反规范的正义 南茜·弗雷泽 协同进化 内隐种族偏见 关系主义 全球化 产生阶段 中产阶级价值观 "新"政治史 "库恩难题"
推荐指数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我国社会转型中的宪法权利体系重构

我国社会转型中的宪法权利体系重构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 号 :6 2 4 3 2 1 ) 10 1—6 1 7 - 3X(0 00 —180
当代 中 国社 会正处 于 由传统 社会 向现代社会 的 转型过程 中 。 根据 社会学 与哲学 的定义 , 所谓社会 转
日益高涨 的权 利诉 求 给予 有 效 的 回应 , 因此 亟需对 我 国的宪法权 利体 系进行 重构 。
第3 O卷 第 1 期 21 0 0年 1 月
中 南 民族 大 学 学报 ( 文 社 会 科学 版 ) 人
J u n l fS ut— nr lUnv r iyf rNa inaie ( ma te n o ilS in e ) o r a o h Ce ta ie st o t o o l is Hu ni sa d S ca ce 观缺 陷 , 得其 无 法对 民众 使
收 稿 日期 : 0 9 1 一2 20— O 0
基 金 项 目:司 法 部 课题 “ 际人 权 公 约 与 中 国宪 法 权 利 体 系 的重 构 ” 0S B o 9 。 国 (1 F 3 0 )
作 者 简 介 : 茂 林 ( 93 )男 , 北 省 天 门市 人 , 刘 16一 , 湖 中南 财 经 政 法 大学 教授 、 士 生 导师 , 要 研究 宪法 学 基 础 理论 。 博 主
权 利 内容 的全 面性 、 法权 利 规 定 的多样 性 和宪法 宪 权 利 保 障 措 施 的 实 用 性 等 方 面 的 科 学 化 程 度 更 高 副。
化。 博登 海默 曾指 出 :社 会正义 观 的改进 和变化 , “ 常
常是法 律 改 革 的先兆 。 ] 法 学 的角 度 来理 解 , 从 所 谓 社会转 型其 实质就是一 个“ 变集 权 为普 遍 的分权 ,

社会秩序的建构

社会秩序的建构

社会秩序的建构社会秩序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石,它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

社会秩序的建构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调整和完善。

本文将通过几个方面来探讨社会秩序的建构。

一、法律与秩序法律是社会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责任义务。

在一个国家中,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是政府的责任。

当然,法律的完善离不开全社会的参与,需要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

法律的制定要考虑到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人们的需求,要符合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在法律的执行过程中,要保证公正和平等的原则,不能偏袒特定的群体或个人。

同时,要加强对法律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遵法意识。

二、文化与秩序文化是社会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但是共同的是要弘扬正义、尊重他人、遵纪守法。

文化与秩序的建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可以通过教育系统来推广正面的文化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同时,媒体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注重传播正面的内容,引导社会的风尚。

三、经济与秩序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秩序的建构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个稳定、繁荣的经济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缓解社会矛盾。

政府应该采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经济的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维护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防止经济秩序的混乱。

四、教育与秩序教育是社会秩序的重要保证。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得知识和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人民的素质和能力。

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有责任心、有担当的社会成员。

五、社会组织与秩序社会组织是社会秩序的重要支撑。

它们包括各种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如志愿者团体、社区组织等。

社会组织可以提供社会服务,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卷第3期2010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 URNAL OF H ENAN UN I V ER SITY O F S C IENCE AND TECH NOLOG Y (S O CIAL S C IENCE)Vol 128 N o 13Jun 12010=思想发见>缺失与重构:现代国家建构中的社会基础秩序刘倩倩(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9)摘 要: 在当代利益博弈的时代背景下,正视社会基础秩序缺失的时代症结,依据现代国家建构与社会基础秩序重构内在的二元关系,从我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实情出发,寻求重构社会基础秩序的内在切入点与立足点,找到社会基础秩序当代重构在现代国家建构中的归宿点,从而实现现代国家建构中社会基础秩序的当代重构,不仅是解决利益博弈语境下社会基础秩序缺失时代症结的方式,而且是现代国家建构得以实现的时代要求。

关键词: 国家建构;社会基础秩序;社会制度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10(2010)03-0040-04收稿日期: 2009-12-24作者简介: 刘倩倩(1986-),女,湖北荆州人,硕士生。

现代国家建构是现代国家实现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文化多维化三维一体和谐共进的重要价值诉求。

贯通三者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稳定运行的内在逻辑,按照现代国家建构所遵循的理论要求,正视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的实践困难,是现代国家建构必须处理好的关键环节。

而社会基础秩序作为社会有机统一体运行发展的载体和现实根基,是保障现代国家建构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社会基础秩序缺失的时代诘难,必将对现代国家的有序运行和建构产生至关重要的负面影响。

因此,明确现代国家建构与社会基础秩序的科学内涵,正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以/利益博弈0为时代特征的现状,梳理社会基础秩序缺失的表现,深层次挖掘现代国家建构中社会基础秩序缺失的原因,是实现现代国家建构与解决社会基础秩序缺失时代症结的重要方式,更是实现这一伟大转变的实践途径和实践重点。

一、现代国家建构中的社会基础秩序及其缺失原因(一)现代国家建构中社会基础秩序的科学内涵深刻理解现代国家建构内涵的前提是合理定位现代国家。

马克思#韦伯认为:/国家是一种持续运转的强制性政治组织,其行政机构成功地垄断了合法使用暴力的权力,并以此维持秩序。

0[1]而后来的吉登斯继承发展了韦伯关于国家的观点:/只有现代民族国家的国家机器才能成功地实现垄断暴力工具的要求,而且也只有在现代民族国家中,国家机器的行政控制范围才能与这种要求所需的领土边界直接对应起来。

0[2]在吉登斯看来,现代民族国家被视为基本的政治组织单位。

基于此,学界形成了现代民族国家即为现代国家的常识,而国内的徐勇教授就现代国家的定位提出了崭新的观点。

他认为,要从主权和合法性来理解现代国家,并界定出现代国家的双重特性,即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

在此基础上他指出,现代国家是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的统一体。

这是对现代国家科学内涵的崭新认识,是具有实践合理性的表征。

正如叶麒麟教授所言,从现代国家的内涵出发,现代国家的建构即是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双重建构化的过程。

这即是对现代国家建构科学内涵的理论阐释。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国家的建构,即是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二者建构发展的实践历程。

社会基础秩序作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国家建构的影响不可忽视。

因此,对于其科学内涵的探求,是厘清现代国家建构和社会基础秩序二者关系的理论前提。

著名社会学学者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在5重建社会的基础秩序6一文中就基础秩序的科学内涵作了说明:/这种基础生活秩序往往是由道德信念、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则、非正式的或正式的基础制度混合在一起构成的。

0[3]在他看来,社会基础秩序是包括一系列秩序第3期刘倩倩:缺失与重构:现代国家建构中的社会基础秩序在内的系列统一体,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社会的道德秩序和信用结构以及社会基础制度。

他还指出了社会基础秩序的基本特征:共享性、超越时空和具体制度的相对稳定性。

从狭义的角度看,这种社会基础秩序也可以被理解为社会资本。

/一个群体成员中共有的一套非正式的、允许他们之间进行合作的价值观或准则。

如果说群体的成员开始期望其他成员的举止行为将是正当可靠的,那么他们就会相互信任,信任恰如润滑剂,它能使任何一个群体或组织的运转变得更有效率。

0[4]许多学者普遍认为,社会信任、互惠规范与组织网络是构成社会资本的结构要素,而正是这些社会资本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础秩序,从此论述中可以对社会基础秩序的科学内涵获得明晰的认知。

(二)现代国家建构中社会基础秩序缺失的原因首先,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其自身的内在缺陷对社会基础秩序产生负面冲击。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资本的增值运行,但伴随而来的是为了在市场中牟利而出现的诈骗失信行为,直接对社会的信用机制造成破坏,出现了/人人为己,不骗不行0的诡辩,拜金主义、个人利益至上等不良思潮的影响也随之而来。

其次,社会制度改革仅限于对社会基本制度的变革,对社会基础秩序却未能触及。

社会制度变革不仅仅是对基本制度的改革,而且必须包括对社会基础秩序的调整和变革,很多社会制度之所以失灵,不是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制度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秩序出现了问题。

再次,社会体制改革缺乏灵活性,使得社会底线规则屡遭破坏,社会基础秩序难以合理建立。

孙立平教授指出,制度改革在混乱和僵硬之间难以抉择,使得社会信用机制受到破坏,社会基础秩序的建立就难以实现。

二、社会基础秩序与现代国家建构二元关系剖析(一)现代国家建构是社会基础秩序构建的物质载体独立的现代国家充当着社会基础秩序建立的物质载体,没有一个独立的现代国家作为物质载体,整个社会的基础秩序建设就缺乏其实现的物质空间和地域界限。

因此,要想实现社会基础秩序的当代构建,就离不开现代国家的建构体系,必须将二者纳入到统一运行的维度。

失去了现代国家建构的物质支撑,现代社会的基础秩序建设就只能是空壳。

因此,现代国家的建构是社会基础秩序构建的物质载体。

现代国家建构的实践历程因其发展特点的异同会呈现不同的特性,这就为社会基础秩序的建构提出了不同的客观要求,根据不同国家建构发展特点,对社会基础秩序的重构和建设就要采用不同的措施和手段,使二者能够在立足实情的基础上得以契合。

就中国而言,中国的民族)国家的建构与民主)国家的建构具有非均衡性和非协同性特点。

这种非均衡性和非协同性,决定了在着重于国家的一体化时,要强调国家对社会的/控制0;而在侧重于国家的民主化时,又要强调国家给予社会一定的/自主性0。

[5]对于中国这类后发展国家来说,现代国家建构呈现非均衡性的特性,往往要先实现国家的一体化、完成民族)国家的建构,然后再逐步推进民主)国家的建构、实现国家的民主化。

[6]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基础秩序的建构不仅是以现代国家建构为物质载体,而且其建构发展特点要和现代国家建构特点相适应。

(二)社会基础秩序对现代国家建构的价值和意义首先,社会基础秩序的建立是现代国家建构的基石,现代国家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基础秩序的支撑。

现代国家的建构,从国家政治稳定层面上来讲,更是不能缺失社会基础秩序的建设。

而社会基础秩序隶属于社会体系建设的范畴,此基础作用的体现,可以从社会体系建设与国家建构二者的关系及其自身作用的发挥来获得合理的理解。

就二者之间的关系来说,现代国家的建构和社会体系的建设是双向进行的两个维度,但从内在发展本质来看,二者又是在同一维度上互补发展的两个方面,这个统一的维度即是社会体系建设与国家建构同属于社会发展体系,不论是现代国家的建构还是社会体系的建设都内含在社会发展的范畴之中。

从二者自身作用的发挥来说,社会体系建设不仅为整个社会有机体的有效合理运转提供了前提条件,而且作为社会发展体系中的一个内在子系统,社会体系建设的完善将为现代国家的建构提供坚实的制度保证和基础支持。

而作为社会体系建设中的最基础部分,社会基础秩序理所应当成为现代国家建构得以实现的基石。

其次,社会基础秩序的稳定是现代国家建构的#41#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前提条件,对国家政权的稳固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作为现代社会制度体系的基础部分,社会基础秩序自身的建构和发展对于社会制度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社会的社会基础秩序是维护整个社会有机体成员之间利益协调的纽带,是一个国家社会成员处理自身与社会、自身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基础底线与根本准则。

社会基础秩序建设的完善度以及社会成员对它的自觉遵守和维护力度,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现代国家的建构,要求有健康的社会基础秩序体系,更呼唤具有强烈时代意识的社会成员对社会基础秩序的遵守和维护。

在当前利益博弈的时代,社会基础秩序底线性规则的不断遭到破坏和突破,这不仅仅是社会体系遇到的困境,更是现代国家建构中遇到的时代症结。

没有一个能够满足整个社会机体发展需要的社会基础秩序规则,社会生活的底线规则会不断遭到破坏和冲击,社会成员就会受到负面思想价值观念的侵蚀,整个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有序生活将无法得到保障。

再次,社会基础秩序的完善为现代国家建构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成为国家建构得以实现的制度引擎。

作为一个社会发展运行深层次影响因素,社会基础秩序对于社会基本制度的实施具有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到现代国家建构的社会环境。

社会基础秩序的缺失直接影响到良好社会环境的实现,没有一个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现代国家建构得以实现的政治民主、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体制健全、社会和谐的价值目标就是镜花水月。

社会基础秩序的完善将不断为社会基本制度的实施扫清深层次障碍,制度运行带来的良好效果将为现代国家建构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而这一切的实现,必须对社会基础秩序进行完善,具体而言,即是对社会的道德秩序、信用结构以及社会基础制度进行不断完善,使得社会基础秩序能够成为现代国家建构中名副其实的制度引擎。

三、我国现代国家建构中社会基础秩序的重构(一)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良好社会基础秩序的建立和完善,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和塑造的过程。

在当前利益博弈的时代背景下,市场经济浪潮迅速将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利益化,不同社会利益群体的出现和分化,使得我国的社会基础秩序的底线规则不断受到破坏和冲击。

一些社会现实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建设,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成员受到负面价值观的影响和毒害。

稳固社会基础秩序的根基,是规范社会成员在利益博弈时代下的社会行为,必须高举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大旗。

公平和正义的宣扬是稳固社会基础秩序的首要前提,也是实现现代国家建构必不可少的内在要素。

没有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社会基础秩序就难以建立,而现代国家建构所要达到的政治民主、经济发达、社会成员关系融洽的政治局面更是遥遥无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