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原子结构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学说课稿
(一)学生特点
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微观世界、科技发展等领域有较高的兴趣。然而,由于年龄特征,部分学生在自我控制力和学习习惯上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Biblioteka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是学生在学习了原子概念和元素周期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究原子的内部结构。本节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承前启后,为后续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化学键等知识打下基础。主要知识点包括:原子核的结构、电子的排布、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等。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如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困难、电子排布规律的复杂性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将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对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困难,我将利用模型、实验等多媒体资源,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示原子结构,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2.对于电子排布规律的复杂性,我将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加深对电子排布规律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1.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有关原子结构实验的演示,如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实验,让学生加深对原子核结构的理解。
2.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元素进行研究,并展示他们的发现。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打算以一个有趣的动画短视频作为导入。视频内容是关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从最早的原子模型到现代的原子结构模型。这个短视频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对原子结构的学习兴趣。视频结束后,我会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原子结构是如何演变的吗?”、“你们对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看法?”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为接下来的新课讲授做铺垫。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共2课时)教学设计
3.解答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解答,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五)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等。
2.强调重点知识,对难点内容进行梳理,使学生对原子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教学过程:
-课时一:通过导入、新课内容、课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原子基本结构,理解原子序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课时二:通过复习、新课内容、课堂小结等环节,使学生深入理解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并能应用于解释化学现象。
4.评价与反馈: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设计一道家庭实验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模拟原子结构模型,并拍摄照片或视频,记录实验过程和成果。
3.结合所学知识,让学生撰写一篇短文,介绍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4.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提前了解化学键的概念,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分层作业,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探索原子结构相关的拓展知识。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原子核、核外电子、原子序数等;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绘制与理解。
2.难点:理解原子内部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排列规律;将原子结构知识应用于解释化学现象。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模型、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展示原子结构,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
4.掌握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原子中质子、中子、电子的数量关系和电性是如何影响原子的性质?
b.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是如何确定的?
c.如何绘制原子结构示意图?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如:
a.判断题: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4.每位同学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个含金属元素的物品,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该元素的原子结构,并撰写一篇简短的科普文章,介绍该元素的特点及应用。
5.小组合作,制作关于原子结构的科普海报,要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展示。
6.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的结论。
1.利用图片展示常见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引导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并提出问题:“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代表了什么?原子量是如何确定的?”
2.通过回顾之前学习的分子知识,提出问题:“分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分子与原子有何区别和联系?”
3.激发学生思考:“我们已经知道了分子的结构,那么原子内部又是怎样的呢?”以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原子的结构。
4.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学习心得。通过组内互助,提高学生对教学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5.强化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及时巩固所学知识。针对教学难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消化吸收。
6.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责任感。通过介绍科学家在原子结构研究方面的贡献,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4.学会使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原子的结构,并能通过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原子的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原子结构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原子的结构ppt课件
D
A. 离子带电,所以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 氯离子的质子数比电子数多1个C. 离子是带电粒子,所有带电粒子一定是离子D. 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原子核不发生变化
14.下列关于、 两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C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比 稳定 ④质量几乎相等⑤质子数相等A. ①③⑤ B. ②④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A
B
C
11.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B
A.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B. 钠原子与钠离子都不显电性C. 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D.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12.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A. 若 ,则该粒子是阴离子B. 若 ,则该粒子是原子C. 若 ,则该粒子是阳离子D. 若 ,则该粒子是由一个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
5、相同的原子层结构化学性质相似相同的原子层结构:
化学性质相似:
电子层数相同,切每层上电子数相等
条件:最外层电子数认为最终的结果是( )A.Na原子与Cl原子都无法构成相对稳定结构B.Na原子与Cl原子都构成了相对稳定结构C.Na原子与Cl原子只有一方构成了相对稳定结构
小练习:试着写出下面的离子示意图代表什么
Al3+
S2-
5、离子符号的意义
Al3+
3Al3+
表示一个铝离子
表示3个铝离子
表示一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6、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离子保存
如:NaCl由Na+和Cl-构成,所以化学性质由 Na+和Cl-保持。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课题2《原子结构》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结构》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九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了解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
然而,原子结构的内容相对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难以形成直观的表象认识。
此外,学生在物理课上虽然接触过电荷等概念,但对于原子内部粒子的带电性和电性关系等知识仍需进一步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展示、实验演示、类比推理等,将抽象的原子结构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采用分层次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取得成长和进步。
二、设计思路原子的结构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位于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
本单元共分“分子和原子”“原子的结构”“元素”三个课题,其中“原子的结构”包含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形成、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的构成,为后续学习化学反应、酸碱盐等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原子的结构教学不仅涉及原子构成粒子的种类和数量,还包含构成原子的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和中子在层次、电性、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的相互联系。
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理解物质世界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化学观念】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了解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理解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科学思维】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离子的形成过程。
初步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
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如观察、归纳、推理等,解决化学问题。
能够在宏观与微观之间建立联系,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
课题2 原子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_1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设计课题2 原子结构第一课时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因此原子核中含有几个质子,就决定了原子核带有几个正电荷。
即核电荷数=质子数。
【总结】原子的构成【学生活动】交流讨论:分析下面的表格,你能发现哪些规律?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氢101碳666氧888钠111211氯171817【总结与交流】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氢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3.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4.原子种类不同,原子内质子数也不同【对应训练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由核外电子和原子核构成B.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构成C.原子由质子和电子构成D.原子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答案】A【变式】核污水中的氚是指核内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的氢原子,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答案】B【过渡】了解的原子结构后,接下来再从“量”的角度认识原子。
我们知道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你知道小到什么程度吗?科学家们测出了一些原子的质量: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67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657千克【讨论】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原子的真实数值真是太小了,这样的数据容易书写、记忆和使用吗?能不能有一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呢?【总结】科学家们经过商议,一致同意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
【板书】二、相对原子质量【总结】相对原子质量定义:即用一种碳-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 r )。
即: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 r )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 ,通常省略不写。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观察下面表格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的质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粒子种类质量 质子1.6726×10-27kg 中子 1.6749×10-27kg 电子质子质量的1/1836【总结】1.构成原子的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2.电子质量很小,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课题2原子的结构
带负电的粒子: 电子 不带电的粒子:中子、原子、分子
核电 荷数
1、不同种类的原子之间有哪些区别?
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不同。 2、同一原子的质子、中子、电子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 原子中: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同一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吗?
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
二、离子:带电荷的粒子叫做离子
金属原子
Na
阳离子
非金属原子
O
阴离子
Mg
Cl
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稳定 (”<“或”>“),形成 结构(稳定或不稳定)。 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稳定 (”<“或”>“),形成 结构(稳定或不稳定)。
速运动。
由于原子核(即核内质子)所带电 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 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碳原子是否显电性?为什么? 氧原子 8 8 8
拓展:1、分子由原子构成,因此分子也不显电性。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碳原子 6 6 原子核、质子 6 2 、带正电的粒子: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
【自主学习】
思考下列问题:
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 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一部分?
以碳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 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 原子的?
质子数 碳原子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6
6
6
构成碳原子的粒子有6个质子,6
个中子和6个电子。其中6个质子和6个
中子构成了原子核作为原子的中心, 而6个电子在核外一定空间内绕核做高
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分层作业)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基础达标】1.( 2023·永川区一模)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A.电子数B.中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差【答案】A【解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故选A。
2.氢原子核发生聚变时会释放一种不带电的微观粒子,这种微观粒子是()A.质子B.中子C.电子D.原子核【答案】B【解析】中子不带电,质子、电子、原子核都带电,因此氢原子核发生聚变时会释放一种不带电的微观粒子是中子。
故选B。
3.如图为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 的数值是()A.2B.4C.6D.8【答案】D【解析】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图中的x=2+6=8,故选D。
4.氦3是一种如今已被世界公认的高效、安全的核聚变原料,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
氦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答案】A【解析】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氦3原子中质子数为2,所以氦3核外电子数也是2,所以1个“氦3”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和2个电子,故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选A。
5.对“原子的构成”同学们有以下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核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B.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C.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答案】A【解析】A.原子核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例如普氢原子中,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钠原子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故A错误;B.核外电子具有的能量不同,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能量低的电子离核较近,能量高的电子离核较远,故B正确;C.科学家研究发现,原子是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故C正确;D.原子核的半径大约是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故D正确。
故选A。
6.( 2023·中山市一模)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
3.2原子结构课时1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1
1.993×10−26 kg×12
≈48,解得 x =7.972×10-26kg
答:一个钛原子的质量约为7.972×10-26k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 综合应用练
8. 已知碳-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人类探月
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
D. 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已知钛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2,钛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48,一个碳-12
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则:
(1)钛原子的中子数为
26 。
(2)一个钛原子的质量约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至
0.001)?
解:设一个钛原子的质量为 x 。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生活情境)科学家通过测定古生物残骸中碳-14的含量,确定重庆
市九龙坡区冬笋坝遗址是我国最早确认的巴文化遗址。碳-14原子的核
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
是(
A )
A. 中子数为6
B. 质子数为6
C. 核外电子数为6
是
BC (填字母)。
1
2
3
4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优秀教学案例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创设贴近生活: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如汽油的微观结构,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原子的实际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原子的结构特点,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如:“请同学们完成课后作业,加深对原子结构的理解。”
2.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如:“大家在作业中展现出了很好的学习态度,我会及时批改并给大家提供指导。”
3.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大家讨论得很好,那么原子核和电子的排布规律又是怎样的呢?”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我们今天学习了原子的哪些结构特点?”
2.学生总结回答,教师给予反馈。如:“同学们总结得很好,原子结构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为基准,旨在通过实际教学场景,展示如何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素养。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基本概念和实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授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原理,掌握原子核和电子的排布规律,从而为后续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让学生了解原子和分子的关系,知道原子是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以及原子在分子中的排布特点。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对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原子结构的学习将面临以下挑战:
1.原子结构的抽象性:原子内部结构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直观的模型和实验现象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认识。
2.概念的复杂性:原子序数、原子量等概念的理解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逐步引导。
3.家长要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
1.教学活动: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燃烧、腐蚀等,引发学生对物质组成的好奇心,进而引入原子这一基本组成单位。
2.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物质会燃烧而有些不会?”“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等,激发学生的思考。
3.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原子理论的科普视频,让学生对原子有初步的了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设想活动:使用原子结构模型进行课堂演示,结合PPT动画展示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原子结构,通过提问、讨论、实验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设想活动:设计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如“为什么原子是电中性的?”“原子的电子是如何分布的?”等,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
1.请学生绘制一个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标注出原子核、核外电子、电子云等部分,并解释其含义。
2.设计一系列关于原子结构的判断题、选择题和填空题,涵盖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3.请学生举例说明原子结构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要求至少举三个例子,并简要解释原因。
4.分析以下化学反应中原子与离子的变化,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3.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表象认知,提高其空间想象能力。
3.2原子结构(第2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硫离子 得2个电子,
带负电
氯离子 得1个电子,
带负电
探究新知
书写
1.右上角“+” “-”表电性; 2.有数字的, 数字在前,正 负号在后; 3.若只带1个 单位电荷,“1” 省略不写。
Mg2+ 2 Cl-
一个镁离子 数字“2” 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 单位的正电荷。
一两个氯离子 表示每个氯离子带1个单位的负 电荷。
电子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离核远近: 近
远
能量高低: 低
高
离核近的电子能量较低, 离核越远,电子的能量越高。
探究新知
➢ 核外电子运动经常出现的区域叫电子层。 ➢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分层、无规则、高速。
电子在不同的区域内运动的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 排布。如何形象地把核外电子排布情况表述出来呢?
1个
3个
Cl +17 2 8 7 ①
Cl +17 2 8 7 ②
Cl +17 2 8 7 ③
探究新知
Na +11 2 8 1
失去 1个电子
Na+ +11 2 8
Cl +17 2 8 7
得到 1个电子
Cl- +17 2 8 8
Na+ Cl-
课题活动
学以致用
Mg +12 2 8 2
失去 2个电子
Mg2+ +12 2 8
探究新知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性质的关系
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 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
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相对稳定。
探究新知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性质的关系
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 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原子的构成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了解离子的形成、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
3.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原子的构成阅读课本图3—9和第53页的内容:原子的构成,完成下列填空: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的。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等于质子数。
2.构成原子的粒子及性质:3.阅读课本第54页第一段的内容,原子内部大部分空间被电子占据,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是一个空心球体。
1.原子为什么不显电性?分子带电吗?物质呢?2.同学们仔细观察分析课本第53页表3—1几种原子的构成,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从表中纵向、横向、普遍性、特殊性等方面寻找)?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 836,所以在科学上计算原子的质量时只计算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电子质量忽略不计,下表是部分原子的构成指数: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还能总结出:(1)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2)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3)质子数不同,原子的种类不同。
(4)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种类。
4.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
1.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2)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原子、分子。
(3)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 质子、中子。
(4)带正电的粒子是:质子、原子核。
(5)带负电的粒子是:电子。
(6)不带电的粒子是:分子、原子、中子。
2.某原子中共有82个粒子,其中30个粒子不带电,则它的核外电子数是( A )A.26B.30C.52D.563.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①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所占体积很小;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③构成原子核的质子、中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④原子核的核电荷数等于核内中子数;⑤原子核具有很高的密度;⑥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旨在使学生掌握原子的基本结构及组成元素,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原子内部电子与质子之间的关系,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原理,能简述核内质子与中子的组成和分布情况,最终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原子认识框架,激发其对微观世界的兴趣和探究欲。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确原子结构的科学概念,掌握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电子在原子中的分布。
教学难点:理解质子、中子、电子之间的关系以及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和原理。
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能结合实验现象分析原子的内部结构。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需准备以下内容:1. 原子结构图示和电子排布的模型教具;2. 化学元素周期表及相关元素的原子结构资料;3. 原子结构相关实验视频或实验演示器材;4. 课堂互动软件或黑板等教学工具;5. 预习材料和课后习题,以供学生巩固学习内容。
通过这些教学工具和资源,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课堂互动软件可以增加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软件中可以包含各种形式的互动活动,如问答、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黑板作为传统的教学工具,依然在许多课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用来展示重要的概念、公式或解题步骤,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并跟随老师的思路。
而预习材料和课后习题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预习材料能让学生提前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课后习题则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检测,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综上所述,这些教学工具和资源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课堂的开始,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短的实验或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然后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个反应背后隐藏的秘密是什么吗?”通过这样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3.2 原子结构 课时一 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 课件
粒子叫 电子 ;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7 。
课后作业
17.1个氧分子(O2)由 2个氧原子 构成,该分子含
有 16 个质子和 16 个电子。若该分子中含有20个
中子,则该分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6 。
18. 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一
15.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核电荷数为26,构成一个
铁原子的基本粒子有 82 个,其中质子有 26 个,
中子有 30 个,核外电子有 26 个,整个原子不显
电性的原因是 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电荷与核外电子所
带电荷的数量相等,电性相反,中子不带电 。
16. 某种原子中共有40个粒子,其中14个不带电的粒子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结构
课时一 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
课堂要点
一、原子的构成
1. 原子的结构
电荷
(不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带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 个单位
个单位
负 电荷
课堂要点
注: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量
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D. 核电荷数和电子数
课后作业
10. 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 原子核中一定含有中子
B. 原子体积很小,但原子核的体积还要比原子小很多
C. 原子不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 原子的质量很小,但原子核的质量还要比原子小很
多
课后作业
11. 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对氧-16和氧
点燃
磷+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优秀教学案例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以多媒体资源为辅助,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原子结构示意图,并详细讲解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分布特点。同时,我会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结合实验现象,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原子的性质,加深对原子结构的理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原子概念,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原子的基本性质。
2.生活实例导入: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酸碱反应、金属腐蚀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3.视频导入:播放关于原子结构的科普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个性化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原子的结构,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原子结构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直观感知原子的内部结构。
2.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原子的性质,如通过电解水实验,让学生观察氢气和氧气的生成,从而理解水分子的原子构成。
3.设计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食物的腐败、金属的腐蚀等。
在情景创设环节,我会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让他们在直观感知原子结构的同时,激发对原子内部结构的好奇心。通过实验和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原子的性质,培养他们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原子结构 课时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课后作业
13. 如图所示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硫原
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硫原子第一电子层有6个电子
B. 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
C. 硫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低于第二层电子
的能量 D.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第13题)
课后作业
14. 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x B. 该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4 C. x =2 D. 该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课后作业
9.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B. 原子核外,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里运动 C. 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一定为8 D. 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课后作业
10. 根据下列各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元素的化学 性质相似的一组是( C )
B. 中子数
C. 电子层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课后作业
7. 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D )
A
B
C
D
课后作业
8. 如图所示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粒子
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 最外层有8个电子
B. 该粒子化学性质不稳定
C. 核外有3个电子层 D. 核电荷数为18
(第8题)
A
B
C
D
课后作业
三、化学用语积累
11. 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铝元素 Al ; 钙元素 Ca ;
铜元素
Cu
;
氢气
H2
;
氮气 N2 ;
二氧化硫
SO2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原子核、核外电子、原子序数等;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同位素的概念及应用。
2.难点:理解原子结构的复杂性,尤其是原子核内部的结构;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和同位素的应用;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化学现象。
1.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构建原子结构的认知框架。
2.针对学生在科学探究方法上的不足,引导他们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4.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讲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引导学生认识元素周期表在化学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
4.简要介绍同位素的概念、应用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原子结构的发展历程及其对现代科技的影响;同位素的应用及在生活中的体现。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针对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形成小组观点。
3.家长辅助作业要注重亲子互动,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2.强调原子结构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性,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鼓励学生继续深入探究原子世界的奥秘,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作业:
-根据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绘制一幅原子结构示意图,并标注原子核、核外电子等关键部位。
-总结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阐述各个阶段的主要科学家及其贡献。
-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课后作业、实验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8/16
镁 +12 2 8 2 Mg 氯 +17 2 8 7 Cl
氩 +18 2 8 8 Ar
29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1、比镁原子少1个质子的原子; 2、原子核只有1个质子的原子; 3、核电荷数为18的原子;
2020/8/16
30
题号
1、比镁原 子少1个质 子的原子
2020/8/16
12
1、原子的构成:
(核电荷数)
原子核
(+)
质子
(+)
中子
1个质子带一个 单位正电荷
不带电
原子
( 电中性 )
核外电子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
( -)
负电荷
2、原子不显电性:因为原子中: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020/8/16
13
思考:通过下表,可以总结出什么规律?表3—1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 微粒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微粒,填空。
• 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分子、原子 )
• 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分子、原子 )
•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原子 )
• 带正电荷的是( 原子核、质子 )
• 带负电荷的是( 电子 )
• 不显电性的是( 分子、原子、中子 )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2020/8/16
9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
粒子种类 电性
质子
1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
不带电
电子
1个单位负电荷
2020/8/16
10
问题:构成原子的微粒有几种? 决定原子种类的是什么微粒? 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020/8/16
11
1、构成原子的微粒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B.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运动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呈电中性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
例2: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确定它的 ( B D)。
A 原子量
B 质子数
C 中子数 2020/8/16
D 电子数
15
例3.原子(普通的氢原子除外)的原子
核是由 ( B )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5
4、卢瑟福原子模型:发现了原子核
2020/8/16
6
原子结构动画模拟
原子核带正电
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
简称核电荷数
核电荷数
2020/8/16
核外电子带负电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 负电荷
= 核外电子数 7
现代原子结构
2020/8/16
8
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构成
质子(+ ):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 中子:不带电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不能再分
2020/8/16
16
例4:判断题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原子中不存在电荷,因而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可能不相等。 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20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8/16
17
例5:填空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构成
2020/8/16
1
阅读课本思考
1、原子可以再分吗?
2、构成原子的微粒有那些?
3、构成原子的微粒有什么特点?
4、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5、决定原子种类的是什么微粒?
6、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如何?
7、离子是怎样形成的?
8、原子的质量很小,怎么衡量?
2020/8/16
• 氢原子不含( 2020/8/16 中子 )
18
二、原子核 外 电 子 的排布
2020/8/16
19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运动情况
2020/8/16
20
电子不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
轨道,但有经常出现的区域,科学家把
这样的区域称为电子层。
2020/8/16
21
2020/8/16
22
二、核 外 电 子 的排布 1、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称为核外电子 的分层排布 电子层数:
原子的结构
可用原子结
构示意图简明地表示。
2020/8/16
25
3、 原 子 结 构 示 意 图
(1)画 法 : 画 圆 圈 ,标 核 电, 弧线呈扇面,数字一条线。
+8 2 6
氧O
2020/8/16
+11 2 8 1
钠 Na
26
(2)表示意义:以氧原子结构示意为例
+8 2 6
⑴ 弧 线 表 示 电 子 层,
氢H
1
0
1
碳C
6
6
6
氧O
8
8
8
钠Na
11
12
11
氯Cl
17
18
17
1、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2、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3、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原子种类不同
2402、0/8/1质6 子数≥1,中子数≥0
14
例1: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C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原子可以再分
决定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
(所有原子都是三种粒子构成原子吗?有没有例外?) H原子例外,它没有中子。看表3-1
2、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
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 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 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 电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 符号 K L M N O P Q
电子能量:逐 渐 升 高 离核距离:逐 渐 增 大
2020/8/16
23
2020/8/16
24
2、核 外 电 子 的 排 布 规 律 :
⑴ 先 排 内 层, 后排 外 层。 ⑵ 第 一 层 上 最 多 排2 个 电 子。 ⑶ 第 二 层 上 最 多 排8 个 电 子。 ⑷ 最 外 层 上 最 多 排8 个 电 子 。
2、原子核 只有1个质 子的原子
3、核电荷 数为18的原 子是氩原子 2020/8/16
判断确定 钠原子 氢原子 氩原子
2
化学史
1. 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 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 认为 :万物是由大量 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 成的,即原子。
2020/8/16
3
2.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 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 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2020/8/16
4
3.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2020/8/16
⑵ “2” 表 示 第 一 层 上 排 有 两 个 电 子。
⑶“6” 表 示 第 二 层 上 排 有6 个 电 子。
⑷ +8 表 示 原 子 核 内 有8 个 质 子 。
2020/8/16
27
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画出其 原子结构示意图。
硫镁铍 氯氟氩
2020/8/16
28
硫 +16 2 8 6 S 铍 +4 2 2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