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处理中的辩证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位。自古以来的造园艺术家们都自觉不自觉地将辨证的智慧融入到园林建造的实践之中, 娴熟地运用大与小, 虚与实, 直与曲, 静与动等辨证关系, 创造出一座座美仑美奂 、 让世人皆为之侧目的中国园林 。正如西方著名建筑 《后现代建筑语言》 师詹克斯在 中所说, 中国园林把成对的矛盾联结在一起, 营造出一种介于永恒的乐园与尘世 之间的空间。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 空间处理; 辩证关系 doi: 10 . 3969 / j. issn. 1000 - 5757 . 2010 . 06 . 085
*
0426 收稿日期: 2010基金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科研课题: 关于中国古典园林时空意识的研究( 课题编号: 08SA152 ) 作者简介: 蔺若( 1980 —) , 女, 四川阆中人, 讲师,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美学。
85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端方中须寻曲折, 到曲折处还定端方, 相间得宜, 错综为 的园林意趣。园林中的直与曲是相对的, 曲中寓直, 直 妙” 中寓曲, 关键在于灵活应用, 曲直自如。 钱泳《履园丛话 》 [ 5] : “造园如作诗文, ” 说 必使曲折有法。 造园与诗文一样, “一转一深, , 在于 一转一妙” 曲才能深, 才能妙 …… 开门见 山向来不是造园家所好, 深邃含蓄的艺术境界才是他们极 。 力追求的 曲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原则之一, 构成园林 洞壑, 水, 驳岸等均力求蜿蜒曲折而切忌平 的要素如山石, 直规整。路, 桥, 墙垣都忌直而求曲, 而是要随地形的变化 。《园冶》 而曲折起伏 中有“不妨偏径, 顿置婉转 ” 的说法, “路径盘蹊 ” , “蹊径盘而长 ” 其他如 等对园林路径的描绘, “曲径” “通幽” 。上海豫园, 都不外强调唯有 方可 从仰山堂 到黄山假山去的园路, 本是一条直路, 但故意作成一条曲 寓曲于直, 经过四折, 左顾右盼, 步移景换, 其味就与直 廊, “ ” , 名之曰 渐入佳境 确是名副其实。 在 径而达迥然不同, 江南私家园林中造园家们通常把一道普通的隔墙处理成蜿 “直中寓曲, ” “相间得宜, 蜒腾挪的云墙, 形成 曲中寓直 错 综为妙” 的感觉, 将一堵本来毫无欣赏价值的墙变成一道 这就是曲直关系应用卓越的结果 。 在中国古典 重要景观, 园林里有很多这样成功的例子, 如苏州沧浪亭的复廊、 拙政 留园的沿墙折廊、 扬州何园的楼廊, 或随地势高 园的水廊、 。 所谓 低起伏, 或按地形左曲右折, 无不曲直“相间得宜 ” 无直便无曲, 无曲便也无直, 这就是曲直辩证法在古典园林 中的应用。 四、 藏与露 《红楼梦》 , “只见 十七回, 贾政领了一批人进入园门后
[ 7] ‘好山, ” , 一带翠障挡在前面。众清客道 好山 ……’ 这一 道道出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内在精神: 含蓄。 刘勰《文心雕 [ 6
2010 年 6 月 , 透, 若隐若现, 古人所谓“隔帘看月, 隔水看花 ” 正是这种 : “深文隐 余味悠长的美的反映。 正如刘勰所说 朦胧含蓄, ” 蔚, 余味曲包。 关键是要有味, 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五、 静与动 园林中静观与动观是相对而言的, 有静必有动, 有动必 : “蝉噪林愈静, ; 齐朝 有静。梁代王籍的诗句 鸟鸣山更幽 ” : “ ” , 谢眺的诗句 鱼戏新荷动, 鸟散余花落 均是动中寓静, 静中寓动的既形象又精确的说明 。 一座好的园林, 既有静 观, 又有动观, 静中有动, 动中有静。 动观与静观并不是绝 对的, 而是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的。园林空间内部的流动渗 透主要通过对空间的分隔与联系的关系处理形成的 。被分 但一经连通后, 随着相互之间 隔的空间本来处于静止状态, 的渗透, 若似各自都延伸到对方中去, 因而打破了原先的静 止状态而产生一种流动的感觉 。这和西方近代建筑理论所 “流动空间” 说, 可谓不谋而合。 而西方近代建筑理 推崇的 — — —把时间和空 论有一个重大发展即所谓“四度空间论 ” 间当作不可分离的一体来对待, 这也可以在我国古典园林 。 的实践中 找 到 相 应 的 回 音: 这 就 是 所 谓 的“步 移 景 异 ” “步移” , “景异 ” 标志着运动, 含有时间不变化的因素 则指 因时间的推移而出现的不同的景色 。这正是流动着的时空 特别是苏州一带的私家园林, 常设置大量 一体。江南园林, 透空的门洞, 使空间与空间回想打通, 内外渗透, 连成一体。 例如留园的鹤所, 利用墙面上若干个巨大的, 完全透空的窗 洞使被分隔的空间互相连通, 若视点由静止而运动从一个 窗洞自一个空间看另外一连串的空间, 则能感受到所有景 物都随之处于相对位移的变化之中, 这种变化连同空间的 流动, 就是典型的动观。 清初画论家旦重光在《画筌 》 中对绘画的真境和神境 : “空本难图, 曾有这样的论说 实景清而空景现; 神无可绘, 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 有画处虚实相生, 无画处皆成 [ 9] ” 对于园林艺术, 其理也相通, 只要园中各景自然 妙境。 而充满生气, 虚实相济, 动静相宜, 神形具美, 那么整个风景 空间的意境美也就出来了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作为一门综 合艺术, 使中国古代独特的空间意识和审美观念得以充分 发挥, 因此在中国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它充分发挥 了中国空间概念中关于对立面之间的对峙性 、 变易性和无 通过有与无, 实与虚, 形与神、 大与小、 高与低、 直与曲 限性, 等空间辩证法的运用, 创造出无限的艺术意境 。 参考文献: [ 1 ] 卞孝萱 . 郑板桥全集[ M] . 济南: 齐鲁书社, 1985. [ 2 ] 恽寿平 . 南山画跋[ Z] / / 叶朗 . 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2004. 清代卷中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 3 ] 计成 . 园冶[ M] . 刘乾先, 注 . 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 1998. 社, [ 4 ] 陈从周 . 说园[ M] . 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3. [ 5 ] 钱泳 . 履园丛话[ M] . 下册 . 张伟, 校点 . 北京: 中 1979. 华书局, [ 6 ] 章采烈 . 中国园林艺术通论[ M] . 第 1 版. 上海: 上海 2004 . 科技技术出版社, [ 7 ] 曹雪芹 . 红楼梦[ M] / / 叶朗 . 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 1]
实, 在某种意义上虚比实更重要, 只有空存在, 才会有灵气 : “白非本色, 氤氲流动。空间园林艺术家陈从周说 而色自 [ 4] ” 生。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池水无色, 而色最丰。 园林往 无声处求声。 动中求动, 不如静中求 往是于无景处求景, 动, 实中求景不如空中求景 。 真正好的园林的景不仅仅在 而是勾起人们想象的空间, 使得象外有象, 景 于呈现自身, 外有景, 有无穷的意味和境界。 三、 直与曲 中国古典园林构筑时的第三组关系就是“直 ” 与“曲 ” 的关系。在这对矛 盾 关 系 下, 先辈造园家们所追求的是
第 26 卷 Vol. 26
第6 期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COLLEGE OF EDUCATION
2010 年 6 月 Jun. 2010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处理中的辩证法
蔺 若
( 四川教育学院, 成都 611130 ) * 摘 要: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 其独特的时空观处理在世界造园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
》 : “隐也者, 龙·隐秀 文外之重旨者也; 秀也者, 篇中之独 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 秀以卓绝为巧, 斯乃旧章之懿绩, 。 这里所说的重旨与复意, 才情之嘉会也” 都包含有言辞 之外所耐人寻味的意趣, 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同诗论中所 “不著一字, “意贵乎 讲的 尽得风流” 一样, 在画论中则强调 ” 。 远, 境贵乎深 的艺术境界 中国绘画最忌把主题袒露于 画面, 从这一点出发便常常把“深山藏古寺 ” 和“桥头竹林 锁酒家” 等作为绘画的主题, 使“藏 ” 的境界得到巧妙的表 不论其规模大小, 都极力避免 现。中国古典园林也是一样, 开门见山, 一览无余, 而是追求幽深含蓄之美 。 在园林中, 不论是高大的楼阁或小巧的亭榭, 全然地袒露总不如半藏 半露显得意远、 境深。例如苏州环秀山庄, 只有一个主题建 如果全部裸露必无趣味, 而造园在造景中往 筑和一个亭子, 往运用崎岖嶙峋的假山和葱茏的草木将其掩藏起来, 让人 产生悠远深邃之感。江南一带的私家园林由于在极为有限 的范围内经营, 为求得意的幽雅和境的深邃, 多不遗余力地 以各种方法来增强景的深度感, 隔与对的空间营造手法正 是借其丰富的层次变化达到这一目的的 。 特别是苏州园 常借大量设置完全透空窗洞的方法而使被分隔的空间 林, 互相渗透, 其效果十分卓著。 留园自狮子林立雪堂前院复 廊的侧墙上连续开了若干个六角形 廊看修竹阁一带景物, 窗洞, 透过窗口摄取外部空间, 图象随视点的移动, 时隔时
[ 3] 。其 收四时之烂漫 ” , 被李渔形容为“尺幅窗, 无心画 ” [ 2]
: “十笏茅斋, 郑板桥曾这样描绘他居住的一个院落 一 修竹数竿, 石笋数尺, 其地无多, 其费亦无多也。 而 方天井, 风中雨中有声, 日中月中有影, 诗中酒中有情, 闲中闷中有 即竹石亦爱我也。彼千金万金造园亭, 伴。非惟我爱竹石, 或游宦四方, 或其身不能归享。而吾辈欲游名山大川, 又一 时不得即往, 何如一室小景, 有情有味, 历久弥新乎! 对此 画, 构此 境, 何 难 敛 之 则 退 藏 于 密, 亦复放之可弥六合 ” 在一方天井中, 竟然要弥合六虚, 上下与天地同流, 也。 。 这就是以小见大, 在有限中见无限 只要能自然天成, 园林 就是宇宙天地的微缩, 有限的空间可以随着心中的意境收 “芥子纳须弥 ” , “壶中天地 ” 。 扬州片石山房 所谓 放自如, 其建造方式很有特 的园内假山据传是铸园大师石涛所造, 色, 山体虽然很小, 但却有巍峨绵延之势; 水流虽细, 却似断 与山体相激越, 有奔腾跳跃之势。 扬州还有棣园, 原 非断, 名小方壶, 古人云棣通太音, 一枝芦苇通天地, 这样的意趣 如浙江天一阁, 精神真是微妙极了。似以小命名的太多了, , 占地仅半亩, 却万景具备, 虽是“一 ” 却是能表现“天 ” 的 “一” “一 ” , “一” “天 ” 。 壶公楼, 之 中可见 小得如壶一般; 芥子园, 微小得如一粒种子; 一沤居, 细微如河海中的一缕 中国园林艺术家却要 涟漪……但就是在这微小的天地中, 收景象于毫芒咫尺之间, 写尽天下的意趣。对于他们来说, 园不在乎小, 而在于通过独特的设计, 使鉴赏者能够在有限 的景物形态中获得无限渺远的心灵境界 。中唐的白居易就 明清时期, 追求小园更成为一种风尚 。现存 十分推崇小园, 的私家园林大多是小园, 即使像拙政园这样的名园, 其实也 是个小园。
ຫໍສະໝຸດ Baidu中图分类号: B024
一、 大与小
文献标志码: A
5757 ( 2010 ) 06008503 文章编号: 1000二、 虚与实 : “须知千树万树, 清代画家恽寿平说 无一笔是树; 千 无一笔是山; 千笔万笔, 无一笔是笔。有处恰是无, 山万山, ” 真可谓无画处皆成妙, 无处恰是有, 所以为逸。 无字处 于流行处见空寂。虚空绝不是死 皆其意; 于空寂处见流行, “空故纳万境 ” 。 寂的物理空间, 而是虚中有实, 如苏轼所说 中国绘画是如此, 作为中国绘画立体化的中国园林, 亦是如 此。中国园林运用虚实对比的手法, 来突破有限的空间, 使 或虚或实, 或半虚半实, 或虚中有实, 或 园林空间曲折变化, 。 。 实中有虚 墙是实, 漏窗是虚; 亭台楼阁是实, 水是虚 苏 州留园 700 多米的廊墙上就开了三十多座各式花样的漏 有了窗子, 内外就发生交流, 真正达到虚实相生, 实现了 窗, “不以虚为虚, 。漏窗, 而以实为虚 ” 起到围而不死, 实而有 虚的作用。通过漏窗、 门洞的透, 相互内借其景, 每个窗子 《园冶 》 在 一书中被计成 都等于一幅小画。这种艺术效果, “处处邻虚, ” , “窗户虚邻, 称之为 方方侧景 纳千倾之汪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