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名称(英文):Experiment in Microbiology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渤海大学生物与食品科学学院食品检验教研室二零零四年十月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开课对象食品质量与安全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二、所需先修课程基础生物学、生物化学三、实验教学内容1.微生物形态学实验2.微生物营养学实验3.微生物生理学实验上述实验分别由2~4个实验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的综合性的实验。

该实验是微生物学的基础实验,以微生物生物学为主线分别设立微生物形态学、微生物营养学和微生物生理学实验。

四、实验目的通过微生物学的实验教学,学生掌握微生物基本操作能力和基本研究方法,为本专业的后续课程《动物流行病学》、《食品微生物检验》、《肉品卫生检验》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实验将原来的微生物10个实验组合为3个综合性实验,目的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五、实验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式实验重点、难点及教学方式综合表六、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能力和科学作风等方面的要求七、实验教学条件,根据具体组(类)实验提出并列表说明**组(类)实验条件明细表八、实验考核1.考核的内容①实验的基本操作;②实验报告,注重考察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实验纪律与实验卫生;④实验出勤。

2.对实验报告评阅,主要是看学生是否能按实验的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撰写是否能反映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3.考核评分,总分10分。

按照渤海大学实验教学成绩评定暂行规定中的成绩评定办法给出实验成绩。

九、教学进度十、思考题与参考资料(一)思考题1.用油镜观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在载玻片和镜头之间加滴什么油?起什么作用?2.影响显微镜分别率的因素有哪些?3.你认为制备细菌染色标本时,尤其要注意哪些环节?4.你认为哪些环节会影响革兰氏染色结果的正确性?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5.你的染色结果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说明原因。

(完整word版)《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完整word版)《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名称(英文) Experiments of Microbiology课程编号 33101079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 1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指导》、《微生物学实验报告》(王伟编著,中山大学自编教材,2010,1)2 《微生物学实验》(杨文博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9)3 《微生物学实验》 (第三版)(沈萍范秀容李广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是否独立设课是√否学时学分总学时54 总学分 1。

5实验学时 54 实验学分 1。

5开出时间二年级五学期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基地班)、生态学、临床医学(八年制)、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逸仙班(生物方向)先修课程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是生命科学、海洋生物学、医药学及环境科学类各个专业的主干基础课和实验必修课.学生在掌握微生物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微生物学的基本技术和经典的实验方法,树立微生物学工作的无菌意识,体验规范化的操作要领;同时肩负起一定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责任,为从事生命科学的各项研究和应用工作打下比较牢固的技术基础。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是微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整套独立完整的技术体系和独特的规范化操作。

微生物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与微生物实验技术体系的出现和不断创新息息相关,这种技术重要性较之其它同类学科更为突出。

与此同时,微生物经典技术已为其它的相关学科广泛应用并引起革命性的突破,成为生命科学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微生物学实验》是独立于微生物学理论课之外的实验技术课程,实践环节为主.以全面掌握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为课程指导思想,以技术学和对技术的掌握为中心,围绕技术、综合和创新(开放性实验)三个要素设计课程内容,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技术意识和无菌规范操作的意识,强化实验考核手段。

2024版《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2024版《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培训与操作规范
加强实验人员设备操作培训,制定设备操作规范,减少人为损坏和 误操作。
危险化学品管理规范制定
化学品分类储存
按照化学品性质分类储存,设置易燃、易爆、剧毒等专用储存柜, 确保化学品安全。
领用与审批制度
建立化学品领用审批制度,严格限制化学品使用量和用途,防止滥 用和浪费。
应急处理措施
制定化学品泄漏、火灾等应急预案,配备相应应急设备和器材,提 高应急处置能力。
《微生物学实验》
一本经典的微生物学实验教材,涵盖了微生物学实 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对于环境微生物学实验也有 很好的参考价值。推荐理由:通俗易懂,步骤详细, 有助于培养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
专业期刊杂志订阅建议
要点一
《环境微生物学报》
国内环境微生物学领域的权威期刊,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学 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是了解国内环境微生物学研究动态的重 要渠道。订阅建议:定期浏览期刊官网或邮箱订阅,获取最 新论文和研究进展。
操作考试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项综合性实验,考察其实验 设计、操作及结果分析能力,占比30%。
3
面试环节 针对学生的实验技能、知识应用及创新能力进行 面试评估,占比20%。
成绩反馈机制建立和实施
及时反馈
每次实验后,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和操作技能进行评分,并通过 教学平台或课堂公布成绩,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在线学习平台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生 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实验相 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数据分析软件
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对实验 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实验结果。
04
实验考核方式与标准
Chapter
平时成绩评定标准及占比
实验报告质量

2024年微生物学实验教案(多场合)

2024年微生物学实验教案(多场合)

2024年微生物学实验教案一、教案背景与目标微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微生物的结构、功能、遗传和生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教案旨在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掌握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其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实验项目1.微生物的形态观察(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2)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观察2.微生物的染色技术(1)革兰氏染色法(2)芽孢染色法(3)抗酸染色法3.微生物的纯培养技术(1)无菌操作技术(2)接种与分离技术(3)纯培养的鉴定与保存4.微生物计数与生长曲线测定(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2)平板计数法(3)生长曲线的测定5.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实验(1)碳源利用实验(2)氮源利用实验(3)维生素需求实验(4)酶活性实验6.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实验(1)DNA提取与纯化(2)PCR扩增技术(3)基因克隆与表达三、教学安排与课时分配1.微生物的形态观察(2课时)2.微生物的染色技术(4课时)3.微生物的纯培养技术(6课时)4.微生物计数与生长曲线测定(4课时)5.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实验(6课时)6.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实验(6课时)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与演示: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2.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实验技能。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与讨论,培养团队协作和科学思维能力。

4.考核评价:通过实验报告、操作考试和理论知识考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与设施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微生物学实验教材。

2.实验室:配备光学显微镜、PCR仪、电泳仪、恒温培养箱等实验设备。

3.试剂与耗材:提供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等微生物菌株,以及实验所需试剂和耗材。

4.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实验课件、教学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源。

六、教学效果与反馈1.学生能熟练掌握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具备独立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

《微生物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所属实验室:微生物学实验室实验学时、学分:32 学时1学分一、实验教学目的通过实验操作、能够真正认识各种不同的微生物,从而有利于对微生物学中其它生物学规律的学习掌握,而且能熟练掌握不同微生物的制片染色及观察方法及微生物其它生物学规律中研究中所用的技术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实验教学要求每人一台显微镜机,独立或协作工作,完成相应的实验任务。

三、对学生的指导和要求(一)要求任课老师认真讲解实验课理论部分内容,认真重复演示实验课中的实际操作部分;(二)要求学生通过亲身操作和设计,能独立完成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各项技术技能的训练。

四、实验考核方式考查,考查成绩=考勤成绩+课堂成绩+实验报告成绩。

五、实验教学内容实验项目(一):常用器皿的洗涤(1)项目类别:必做■ 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1. 了解微生物实验常用的实验器皿的种类及其洗涤方法;(4)主要仪器:各种微生物培养所需要的器皿等。

实验项目(二): 细菌三形片的观察(1)项目类别:必做■ 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1. 熟练使用显微镜,尤特别是油镜得使用2. 观察细菌常见的三种形态了解微生物的基本形态(4)主要仪器:双目光学显微镜、装片实验项目(三):培养基的制备(1)项目类别:必做■ 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1. 了解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以及培养基中各成分的作用和功能;2. 掌握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制备、高氏Ⅰ号培养基的制备和PDA培养基的制备。

(4)主要仪器:高压蒸汽灭菌锅、电热鼓风干燥箱、超净工作台、电磁炉、电炉、紫外照射灯、培养基分装器等。

实验项目(四):消毒与灭菌(1)项目类别:必做■ 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1. 了解几种主要的加热灭菌方法;2.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原理、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微生物学实验
课程名称(英文) Experiments of Microbiology
课程编号 33101079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 1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指导》、《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王伟编著,中山大学自编教材,2010,1)
2 《微生物学实验》
(杨文博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9)
3 《微生物学实验》(第三版)
(沈萍范秀容李广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是否独立设课是√否
学时学分总学时54 总学分1.5实验学时54 实验学分1.5
开出时间二年级五学期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基地班)、生态学、临床医学(八年制)、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逸仙班(生物方向)
先修课程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是生命科学、海洋生物学、医药学及环境科学类各个专业的主干基础课和实验必修课。

学生在掌握微生物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微生物学的基本技术和经典的实验方法,树立微生物学工作的无菌意识,体验规范化的操作要领;同时肩负起一定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责任,为从事生命科学的各项研究和应用工作打下比较牢固的技术基础。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是微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整套独立完整的技术体系和独特的规范化操作。

微生物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与微生物实验技术体系的出现和不断创新息息相关,这种技术重要性较之其它同类学科更为突出。

与此同时,微生物经典技术已为其它的相关学科广泛应用并引起革命性的突破,成为生命科学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微生物学实验》是独立于微生物学理论课之外的实验技术课程,实践环节为主。

以全面掌握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为课程指导思想,以技术学和对技术的掌握为中心,围绕技术、综
合和创新(开放性实验)三个要素设计课程内容,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技术意识和无菌规范操作的意识,强化实验考核手段。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已由附属于理论课的直观验证为主,向着具有独立考核体系和课程学分的实验技术学方向发展,同时不断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技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实验目的与要求
了解微生物各大类群的基本形态和培养特征,熟悉掌握微生物学独特的实验技术和规范的无菌操作技术要领,树立微生物学工作的无菌化意识。

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创新型实验的锻炼和考核,使学生达到对理论与实验技术的灵活运用,有所学习、有所掌握、有所进步,初步地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微生物学实际问题的技术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适用专业
生命科学类,医学类,药学类,海洋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类。

四、主要仪器设备
显微镜、消毒灭菌器、培养箱、生化(霉菌)培养箱、干燥箱、高温鼓风烘箱、电冰箱、超净工作台、微波炉、电磁炉、恒温水浴箱、真空干燥箱、电子天平等。

五、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动手实验为主,另外开出部分选做实验和开放性创新型探索实验项目供学生实验实习。

根据微生物学及实验技术的特点,设计形态观察、理论验证、技术方法、综合训练和开放创新实验等5个实验类型的学习内容。

课程成绩以平时训练和期中、期末两次考试的方式综合评定。

在课程方式上,分为普通实验和考试实验,分别以1人1组或4人1组的形式开展,另外结合观看多媒体影像了解实验或技术的全貌。

其中普通实验以教师讲解和学生实践学习为主,多媒体教学,要求学生课前自学预习,教师堂前提问并要学生回答、讲解实验内容和操作要领,然后进入课中学生动手,教师做技术示范并纠正不良操作,课后安排学生自我总结、完成实验报告,教师认真批阅实验报告、记录成绩、下次课前讲解报告中反映的问题。

考试实验在期中和期末各安排一次,要求学生将综合实验的操作与思考总结结合起来,全过程独立完成,直至得出最终结果。

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来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巩固和提高的学习效果,同时综合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实验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课程设置开放性创新型实验,鼓励和指导学生开展备选实验和难易适度的兴趣性、探索性实验研究,着意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中的基本实验仪器遵循每个学生人手一套的原则,大型设备和水电配置做好相应配备,实验室场所以全时开放的良好条件保障课余开放性实验的正常开展。

六、考核与报告
本实验课成绩以百分制评定,总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考实验成绩和期末考成绩三部分共同组成。

着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技术和操作的掌握度、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对结果的判断与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技术去合理设计实验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平时实验成绩占30%,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实验操作与结果、实验报告成绩及卫生值日情况;期中考实验成绩占30%,主要是上半程实验的综合考查,考核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及完成实验报告的总结得分;期末考实验占40%,为综合实验,包括独立完成的操作、结果与分析报告的最后得分。

七、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
八、说明
修订人:王伟
审核人:
批准人:
修订日期:2011年5月1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