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合集下载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8.2 课后习题详解1.青少年生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有哪些?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引发了青少年哪些心理矛盾?答:(1)青少年生理发展的一般特点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变化、体内机能的增强及性的发育和成熟三个方面。

①身体外形的变化青春期的少年身体发育很快,身高、体重及面部等变化使他们在外形上逐渐接近成人。

②体内机能的增强在青春发育期,个体体内的各种生理机能都在迅速增长并逐渐达到成熟。

其中包括:心脏压缩机能的增强;肺的发育;肌肉力量的增强;大脑的发育。

③性的发育和成熟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

其中包括:性激素的增多;性器官的发育;性机能的发育。

(2)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引发诸多矛盾的心理①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a.身体外形的变化身体外形的变化使青少年产生了成人感。

因此,在心理上他们也希望能尽快进入成人世界,重新体会人生的意义,但在新的追求中他们又感到种种困惑。

b.性的成熟性的成熟使青少年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兴趣,滋生了对性的渴望,但又不能公开表现,所以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冲击和压抑。

②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a.青春期少年的心理活动处于矛盾状态,其心理水平呈现半成熟、半幼稚性;b.青春期少年心理上的成人感及幼稚性并存,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具体表现为:反抗性与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勇敢和怯懦、高傲和自卑、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

2.青少年的思维发展有哪些基本特征?具体体现在哪些思维形式上?答:(1)基本特征青少年思维发展的基本模式是由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过渡到辩证思维,主要特点是思维逐步符号化。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青少年正处于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思维特点是,在头脑中可以把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能运用形式运算来解决逻辑课题。

发展心理学课后题答案林崇德(一)2024

发展心理学课后题答案林崇德(一)2024

发展心理学课后题答案林崇德(一)引言概述: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行为模式的学科。

通过对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发展轨迹进行观察和分析,发展心理学为人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个体发展的关键线索。

本文将回答发展心理学课后题,解析林崇德关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

正文:一、婴幼儿期的心理发展1. 婴儿的感知能力:婴儿从出生开始就能感知周围环境,他们能够通过听觉、触觉和视觉等感官途径来理解世界。

2. 婴儿的认知发展:在婴儿期,婴儿的认知能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包括对对称性和不对称性的区分,对物体常规性的理解等。

3. 婴儿的情绪发展:婴儿在情绪发展方面经历了从简单的基本情感(如快乐和悲伤)到复杂的社交情感(如羞愧和嫉妒)的转变。

二、儿童期的心理发展1. 身体动作和粗大动作的发展:儿童通过运动和活动来探索和理解世界,他们的身体动作和粗大动作能力在儿童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2. 语言和沟通能力的发展:儿童在儿童期开始学习和使用语言,他们能够逐渐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 认知发展中的逻辑思维:在儿童期,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他们能够进行分类、比较和操作符号等认知任务。

三、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1. 身份认同的发展:青少年期是身份认同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会探索自己的身份,并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见。

2. 社交关系的发展:青少年期,社交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他们不仅与同龄人建立友谊,也开始与异性建立感情关系。

3. 思维抽象能力的提高:在青少年期,思维抽象能力开始得到提高。

青少年能够思考更加抽象的概念,并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四、成年期的心理发展1. 职业选择和发展:成年期是个体进行职业选择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个体将开始思考职业目标,并为之付诸行动。

2. 爱与亲密关系的建立:成年期,个体开始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包括恋爱关系、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等。

3. 情绪调节和自我认知:成年期个体的情绪调节和自我认知能力逐渐提高,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并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后答案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后答案

发展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发展心理学一、 单项选择题(请在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前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1.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部分是 ( ) A 中老年心理学 B 婴幼儿心理学 C 青少年心理学 D 个体发展心理学2.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 ( ) A 普通心理学 B 社会心理学 C 发展心理学 D 心理测验学3.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 ( ) A 儿童心理学 B 民族心理学 C 比较心理学 D 个体发展心理学4.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 A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B 个体心理发展规律C 人的心理活动的最一般的规律D 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活动规律 5.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是 ( ) A 个体心理发展 B 婴幼儿心理发展 C 青少年心理发展 D 中老年心理发展 6.发展心理学是研究 ( )A 动物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B 民族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C 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最一般规律的科学D 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7.20世纪中期以前,个体发展心理学被除数称为 ( ) A 儿童心理学 B 比较心理学 C 青少年心理学 D 中老年心理学8.儿童心理学早期的代表作《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年的作者是 ( ) A 卢梭 B 福禄贝尔 C 达尔文 D 普莱尔9儿童心理学的创使人是 ( ) A 霍尔 B 格塞尔 C 普莱尔 D 达尔文10.世界上第一本较系统的,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是 ( ) A《儿童心理学》 B《青少年心理学》C《一个婴儿的传略》 D《儿童心理之研究》11.正式提出“发展心理学”的名称,始于乎 ( ) A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B20世纪30~40年代 C20世纪初 D20世纪20~30年代12.用“发展心理学”作一书章的名称,从而以“发展心理学”取代了长期惯用的“儿童心理学”名称,始于 ( )A1895年鲍德温的《儿童与种族的心理发展》发表 B20世纪30~40年代古德奈弗的《发展心理学》的出版 C20世纪初霍尔的《青少年心理学》问世 D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发行13.对成人心理的发展从多方面开展研究,始于 ( ) A19世纪90年代之后 B20世纪初期之后 C20世纪中期之后 D20世纪末期之后14.据文献记载,我国已经开始有丰富的发展心理学思想是在 ( ) A2500多年前 B1500多年前 C3500多年前 D4500多年前15.在西方,最早对成年心理学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 ( ) A 弗洛伊德 B 荣格 C 阿德勒 D 艾里克森16.我国最早的儿童心理学研究始于乎 ( ) A18世纪30~40年代 B17世纪30~40年代 C19世纪30~40年代 D20世纪30~40年代 17.我国最早的儿童心理学著作是 ( )A 葛承训的《一个女孩子的心理》B 费景瑚的《均一六个月心理的发展》www.kh da w.c o mC 陈鹤琴的《儿童心理之研究》D 黄翼的《儿童心理学》18.我国几乎全面学习前苏联的儿童心理学是在20世纪 ( ) A30年代 B50年代 C20年代 D60年代19.我国儿童心理学家身负发展中国儿童心理学的重任,努力开括新的研究工作开始于 ( )A1968年 B1988年 C1978年 D1998年20.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突破性进展,也出现在了某些新的发展趋势是在20世纪 ( )A70年代 B50年代 C80年代 D60年代21.要求研究者在选择研究方法,设计研究时都要有利于被试者的身心健康,有长此下去被试者的心理发展,而不是相反。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第8章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人过分地卷入特定团体或某种亚文化中的特定角色中而绝对地排他,坚信他的方式是唯一的方式,这属于()。

A.自我同一性扩散B.自我同一性缺乏C.消极自我同一性D.自我同一性过剩【答案】D【解析】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的问题有:①同一性扩散,是自我同一性的对立面,又叫角色混乱,指个体在同一性确立的过程中,难以忍受这一过程的孤独状态,从而让别人去把握自己的决定,或服从别人的意见,或回避矛盾,拖延时间,因此不能正确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生活角色,没有形成清晰和牢固的自我同一性;②消极同一性,指个体形成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同一性,形成了社会不予承认的、反社会的或社会不能接纳的危险角色;③自我同一性过剩,艾里克森称为“狂热主义”,指一个人过分地卷入特定团体或某种亚文化中的特定角色中而绝对地排他,坚信他的方式是唯一的方式;④同一性缺乏,艾里克森称之为拒偿,指一个人拒绝自己在成人社会中应担任的角色,甚至否定自己的同一性需要。

2.在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分析思维材料并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思维品质,属于()。

A.思维的全面性B.思维的批判性C.思维的片面性D.思维的创造性【答案】B【解析】少年期进入一个喜欢怀疑、辩论的时期,不再轻信成人,如教师、家长及书本上的“权威”意见,而是经常独立地、批判地对待一切,不但能够开始批判地对待别人和书本上的意见,而且开始能够比较自觉地对待自己的思维活动,开始能够有意识地调节、支配、检查和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属于思维的批判性品质。

3.青春期的思维发展水平处于()。

[2008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D【解析】青春期的思维发展水平达到皮亚杰所划分的形式运算阶段,这时,学生已经能够脱离具体的物或情境用符号进行抽象思维。

4.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的特征是()。

[2007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A.认识到法律不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条文B.开始从维护社会秩序的角度来思考什么行为是正确的C.认为除了法律以外,还有诸如生命的价值、全人类的正义等更高的道德原则D.认识到必须尊重他人的看法和想法【答案】A【解析】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属于后习俗水平中的第五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认识到法律不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条文,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的程序来改变。

发展心理学课后题及答案

发展心理学课后题及答案

发展心理学课后题及答案发展心理学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林崇德第二版整理 BY Gan第1章绪论 1、名词解释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通常所说的发展心理学指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它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

具体地说,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

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社会化的过程正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包括学习、适应、交流人类个体借以发展自己的社会属性、参与社会生活的一切过程。

社会1化过程是人类学会共同生活和彼此有效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

年龄特征:年龄特征指个体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

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联系,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

就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而言,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般经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就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而言,各种心理现象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成熟期、转折期,其实质就是各个阶段各种心理现象的质变年龄。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11. 二因素理论 p102. 复演说 p18 - p19 + p1873. 比率智商 p194. 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 普莱尔 ” -《儿童心理》 1. 心理发展的内涵是什么? P2 - P4 2. 什么是 “ 遗传与环境之争 ” 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作用? P9 - P11 02 年论述。

3. 如何看待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P12 两个观点说一下,P12 - P134. 什么是白板说?对此应如何评价? P15 - P165. 什么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此应如何评价? P16 - P17 1. 格式 P232. 同化和顺应 P23 同化是 01 年名词3. 平衡过程 P264. 客体永存 P305. 守恒 P32 02 年名词6. 心理社会危机 P40 01 年名词7. 同一性 P217 8. 观察学习 P439. 内化 P44 - P45 10. 最近发展区 P46 1. 比较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关于心理发展的观点? P242.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P27 - P343. 为什么说儿童认知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 02 年简答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试分析他的观点? 01 年论述 4. 在维果斯基理论中,工具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内化过程? P44 - P455. 比较经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理论异同?P37 - P416. 比较几种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在观点上的异同? P41 - P431. 髓鞘化 P702. 无条件定向发射 P713. 视崖实验 P884. 前语言思维 P92 02 年名5. 依恋 P956. 陌生情景 P987. A 非 B 错误 P93 8. 抓握放射 P72 9. 双向性原则 P10010. 婴儿的几种情绪表现?依恋、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 P951. 婴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试举例说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在言语发展中的作用? P83 - 84 P85 举例2. 什么是依恋?儿童的依恋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 01 年论述 P96 - 98儿童的依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意义? 02 年论述 pp3. 简述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顺序? 01 年简 784. 什么是双向性原则?这在心理发展中有何意义? P1005. 什么是气质?婴儿的气质有几种基本类型?气质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何影响? P100 - P1016. 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 P81 1. 第二信号系统 P105 2. 模仿性游戏 P108 3. 单词句P1104. 直觉性行动思维 P1175. 前幼儿期儿童的三个特征A 得独立行走的能力B 开始正式获得本民族语言C 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和发展 1. 第二信号系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P105 - P1062. 儿童游戏发展的前提条件有哪些?前幼儿期儿童游戏的特点是什么? P108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 01 年简答 P132 - P1333. 前幼儿期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P1164. 前幼儿期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简要说明言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01 简答 P1125.试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P122 - P1236. 儿童的自我意识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综合所有的阶段回答1. 平行游戏 P1332. 积极词汇 P1393. 消极词汇 P1394. 自我中心言语 P1415. 内部言语 P140 01 、 02 名6. LAD P1467. 他律道德 02 年名词 P16128. 自律道德 P1611. 幼儿游戏的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它所反映的心理发展规律是什么? 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 01 年简答 P132 - P1332. 分析有关游戏的几种理论 P134 - P1353. 试分析比较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观点? P141 - P1434. 试分析说明有关言语获得的几种理论?主要是 “ 维果斯基 ” 和 ‘ 行为主义 'P142 、 P1435. 试举例说明儿童道德意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P1621. 中介缺失 P1732. α 波多是皮质成熟的标志 P1653. θ 波是皮质不成熟的标志4. 节律同化是皮质细胞可塑性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01 选 P1665. 失同步是神经系统成熟的一个重要指标。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成年早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成年早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第9章成年早期个体的心理发展【本章重点】1.成年早期的一般特点;2.成年早期的认知特点;3.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及成年早期自我意识的发展;4.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5.恋爱、婚姻和事业的发展规律及特点。

9.1复习笔记一、成年早期的基本问题(一)成年早期的年龄规定青年期以前的各个时期的年龄规定,一般是依据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来进行的;而青年期以后的年龄规定,则应该在依据生理成熟、心理成熟的同时,参照社会成熟来进行。

1.一般规定将生理的成熟时间规定为成年早期的开始年龄(成年早期的上限),将社会生活的成熟时间规定为成年早期的结束,也就是成年中期的开始年龄(成年早期的下限),据此将成年早期的年龄阶段规定为18~35岁。

2.阿奈特的始成年期阿奈特把从高中时期向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即18~25岁或者更长的这段时期,称为始成年期,即从中学结束到成人地位获得的这段时间。

始成年期可被看做成年早期的开始阶段,它以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更为成熟的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的建立以及向新的成人角色的过渡为标志。

这一时期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关注的时期,是新角色的形成时期。

阿奈特同时指出,始成年期并不是存在于所有的文化之中,而是只存在于允许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青年有一个较长的独立的角色探索时期的文化中。

(二)成年早期的一般特征成年早期的身心发展趋于稳定成熟,智力发展达到全盛时期,建立起家庭并创立事业,开始全面适应社会生活。

这一时期的个体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从成长期到稳定期的变化儿童及青少年阶段被称为成长期。

进入成年早期后,个体进入稳定期。

这种稳定性体现在绝大多数成年早期的个体身上,具体表现为:(1)生理发展趋于稳定;(2)心理发展,尤其是情感过程趋于成熟,性格特点基本定型;(3)生活方式趋于固定化和习惯化;(4)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家庭;(5)社会职业稳定,且能忠于职守。

2.智力发展到达全盛时期成年早期个体的智力发展进入全盛时期。

思维方式由形式逻辑思维为主转为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思维更加具有相对性、变通性、灵活性、整合性和实用性。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发展心理学理论)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发展心理学理论)

第2章发展心理学理论1.请简述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说。

答:(1)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发展就是性心理的发展。

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性本能力比多集中的不同部位,形成性感区,根据性感区的不同,弗洛伊德把力比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①口唇期(0~1岁):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的发展是从嘴开始的。

吮吸本能也能产生快感。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经历口唇期的阶段,流露出较早阶段的快感和偏见。

往后的发展阶段直至成人,出现的吮吸或咬东西(如咬铅笔等)的愉快,或抽烟和饮酒的快乐,都是口唇快感的发展。

②肛门期(1~3岁):儿童的性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

例如,大便产生肛门区域粘膜上的愉快感觉,或以排泄为快乐,以抹粪或玩弄粪便而感到满足。

③前生殖器期(3~6岁):儿童变得依恋于父母的异性的一方。

这一早期的亲子依恋,被弗洛伊德描述为“俄底普斯情结”,即恋母情结。

因此,前生殖器期又称恋母情结的阶段。

④潜伏期(6~11岁):这个时期,口唇期、肛门期的感觉,前生殖期的恋母情结的各种记忆都逐渐被遗忘,被压抑的性感差不多一扫而光,因此,潜伏期是一个相当平静的时期。

⑤青春期(11或13岁开始):经过暂时的潜伏期,青春期的风暴就来到了,从年龄上讲,女孩约从11岁,男孩约从13岁开始进入青春期。

(2)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说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

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自我过程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的和整合的作用。

他提出了“人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发展任务的完成、危机的解决会促进积极品质的产生,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品质。

①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

②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同时,儿童开始具有自主感。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含考研真题)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含考研真题)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第一部分复习笔记一、发展心理学的界说(一)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

(1)心理活动与心理现象人的心理活动,或称心理,是指人在实践活动和生活活动中,与周围的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必然产生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

人的心理现象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和人格。

①人的心理过程a.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活动。

b.情感过程: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惧等对周围环境的态度体验。

c.意志过程:根据既定目的,克服困难,做出努力,并通过行为去处理和变革客观的现实。

②人格人格是指对待某个事件,不同的人所表现出不同的能力、气质、性格、兴趣、动机和价值观等的差异的总和。

这种差异既与各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也与后天的经验和学习有关。

(2)心理科学的特殊性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不同,它不具形体,不能直接观察得到。

因此,心理科学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间接性。

心理科学的间接性决定心理学研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进行心理学研究时,首先把注意力集中于人的外表行为活动上。

心理活动来源于现实和实践活动,又通过外部行为活动,主要是动作和言语表现出来。

②人是有意识的高等动物,人的心理非常复杂,人们可以有意识地掩盖自己的某些心理活动。

因此根据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分析某种心理活动时,必须非常谨慎。

③人心理的复杂性、外部行为的多变性,并不意味着无法研究人的心理活动。

通过较长的时间、全面系统地观察或借助于仪器分析,可以对一个人的心理有所了解。

2.发展心理学(1)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①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两部分:a.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是动物心理学的内容,研究动物的心理和行为的实质。

b.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研究的是民族心理学(主要是原始人类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的内容。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3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1.请阐述你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的认识。

答:发展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个体心理如何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这就决定了其研究具有特殊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年龄是一个特殊的自变量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年龄通常被视为一个特殊的自变量(即独立变量),但它是一个不可以进行人为操纵的变量,因而只有通过相关方法加以改变、操作。

正由于此,发展研究在得出结论时,不能将因变量的变化完全归于年龄。

即使对年龄变量本身,也要作全面分析。

因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年龄变量有历法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被试自己或他人知觉的年龄等多种变量。

(2)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大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它的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很大,从新生儿到老年,都是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由于年龄的差距,在研究方法学上和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上需要考虑不同方法的年龄适应性。

(3)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主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可能造成事先不能预期的无关变量的产生,使研究的问题或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研究的科学性。

同时,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是有思想、情感、意志及特殊的气质、性格和学习能力的个体,心理发展研究者不仅要从科学的角度考虑,而且还从道德、伦理以及人道的角度考虑,由此必然造成对研究对象不能严密控制或操纵的特殊性。

2.发展心理学研究常用的几种研究设计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如何应用?答:发展心理学研究常用研究设计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横断研究设计横断研究设计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方法。

①特点a.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同一年龄或不同年龄群体发展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确定发展的年龄特征,而且由于能够同时对几个年龄群体进行调查测量,获得的信息量大,经济且费时短。

b.横断研究设计所关注的年龄效应可能会与代群效应相混淆。

代群效应是指由于个体出生在特定时期并成长在特定历史情境中所带来的对个体发展研究的干扰效应。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绪论)【圣才出品】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绪论)【圣才出品】

林崇德《发展⼼理学》课后习题详解(绪论)【圣才出品】1.2 课后习题详解⼀、名词解释1.发展⼼理学答:发展⼼理学是⼼理学的⼀个分⽀学科,有⼴义和狭义之分。

⼴义的发展⼼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理发⽣与发展的科学。

种系⼼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类的⼼理演变过程。

狭义的发展⼼理学就是个体发展⼼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成熟直⾄衰⽼的⽣命全程中⼼理发⽣、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毕⽣⼼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通常所说的发展⼼理学指狭义的发展⼼理学。

它研究各种⼼理活动的年龄特征。

具体地说,研究⼼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

两个主要部分:⼀是⼈的认知过程(智⼒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

为了研究⽣命全程或个体毕⽣⼼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下四个⽅⾯的问题:⼀是⼼理发展的社会⽣活条件和教育条件;⼆是⽣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语的发展。

2.社会化答: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社会化的过程正是在⼀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理和⼼理两⽅⾯的发展⽽形成适应社会的⼈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为⽅式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包括学习、适应、交流⼈类个体借以发展⾃⼰的社会属性、参与社会⽣活的⼀切过程。

社会化过程是⼈类学会共同⽣活和彼此有效交互作⽤的过程,也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的过程。

3.年龄特征答:年龄特征是指个体⽣理⼼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

⼈的⼼⾝在⽣命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个⽅⾯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联系,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

就⼼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在⼀定环境条件下,⼈从出⽣到死亡,⼀般经历婴⼉期、幼⼉期、童年期、青少年期、青年期(成年初期)、中年期(成年中期)、⽼年期(成年晚期);就⼼理在⼀定年龄阶段中那些⼀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各种⼼理现象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成熟期、转折期,其实质就是各个阶段各种⼼理现象的质变年龄。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第7章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1.小学生的学习有何特点?为什么说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答:(1)小学生的学习有下列几个基本特点: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要越过直接经验的阶段。

在学习中,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他们往往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越过直接经验这一阶段,较迅速而直接地把从人类极为丰富的知识宝藏中提炼出来的最基本的东西学到手。

②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或认识活动。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教师的教主要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是把人类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根据社会的需要传授给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受到教师的教授活动的制约。

③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

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是认识(或认知)策略在学生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④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或认知活动的动力。

整个动机系统所引起的心理因素主要是需要及其表现形态,诸如兴趣、爱好、理想、信念等,其次是情感因素等。

除此之外,还要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学习目标。

它们共同成为学习动机的重要构成因素。

⑤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能力,提高思想品质水平的过程。

(2)学习是小学儿童主导活动的原因儿童进入学校以后,从小学时期开始,学习活动就逐步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并对儿童的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

之所以说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其主要原因如下:①学校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

与学前儿童的游戏相比,学生的学习不但具有更大的社会性、目的性和系统性,还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儿童必须明确认识学习的目的,使自己的活动服从这一目的,并对这一目的的实现情况进行检查。

学习是社会对儿童提出的要求,是儿童必须完成的社会义务,因此,儿童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或兴趣行事。

儿童在这种特殊的学习过程中,产生了责任感和义务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儿童的意志力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7.2 课后习题详解1.小学生的学习有何特点?为什么说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答:(1)小学生学习的特点①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要越过直接经验的阶段在学习中,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越过直接经验这一阶段,较迅速而直接地把最基本的东西学到手。

这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区别于人类一般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的特殊本质。

②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或认识活动学生的学习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

教与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是为了学,学则需要教,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受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影响。

③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控制的知识。

要学会学习,就要学会使用学习策略。

(2)学习是小学儿童主导活动的原因儿童进入学校以后,从小学时期开始,学习活动就逐步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并对儿童的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

之所以说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其主要原因如下:①学校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

与学前儿童的游戏相比,学生的学习不但具有更大的社会性、目的性和系统性,还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儿童必须明确认识学习的目的,使自己的活动服从这一目的,并对这一目的的实现情况进行检查。

学习是社会对儿童提出的要求,是儿童必须完成的社会义务,因此,儿童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或兴趣行事。

儿童在这种特殊的学习过程中,产生了责任感和义务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儿童的意志力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②学校学习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施的,小学儿童必须通过教学活动,掌握读、写、算等最基本的知识技能,为进一步掌握人类的知识打下最初的基础。

在掌握这些知识经验的过程中,儿童不但心理活动的内容有了改变,而且各种心理过程也起了变化。

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自觉性都明显地发展起来,其思维活动也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发展心理学课后题及解答

发展心理学课后题及解答

发展心理学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林崇德第二版2014.7.7整理 BY Gan第1章绪论1、名词解释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通常所说的发展心理学指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它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

具体地说,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

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社会化的过程正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包括学习、适应、交流人类个体借以发展自己的社会属性、参与社会生活的一切过程。

社会化过程是人类学会共同生活和彼此有效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

年龄特征:年龄特征指个体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

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联系,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

就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而言,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般经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青年期(成年初期)、中年期(成年中期)、老年期(成年晚期);就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而言,各种心理现象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成熟期、转折期,其实质就是各个阶段各种心理现象的质变年龄。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第8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第8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第8章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本章重点】1.青少年身心的发展特点以及引起的心理危机;2.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3.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4.青少年的情绪特点;5.青少年的思维发展特点;6.青少年的道德发展的表现及特点;7.青少年人际交往的表现及特点;8.青少年所面临的主要心理社会问题。

一、青少年身心的发展青少年期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历时6年。

(一)青少年身体发展的一般特点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变化、体内机能的增强及性的发育和成熟三个方面。

1.身体外形的变化青春期的少年身体发育很快,身高、体重及面部等变化使他们在外形上逐渐接近成人。

(1)身高的增长青春期的少年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身高的迅速增长。

人身高的增长有两个高峰,第一次在1岁左右;第二次出现于青春期。

①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变化差异。

男生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的平均年龄是13岁,约14岁达到生长高峰;女生的这一过程要先于男生近两年,多数人从9岁左右开始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12岁左右达到生长高峰。

②青少年身高增长速度和时间的个体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男女生之间,也存在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甚至同班级中的同龄人之间。

(2)体重的变化体重的增长反映出身体内脏的增大、肌肉的发达以及骨骼的增长和变粗,也反映出营养及健康情况等,所以体重也是身体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男孩在12~14岁这段时间,体重增加最快,平均每年增长5.0千克,13岁是增长高峰,15岁以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

女孩在11~13岁时体重增加最快,平均每年增长4.5千克,11~12岁是增长高峰,13岁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

(3)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性发育的外部表现,是初中生身体外形变化的重要标志。

①在男性身上,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喉结突出、嗓音低沉、体格高大、肌肉发达、唇部出现胡须、周身出现多而密的汗毛、出现了腋毛、阴毛等。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婴儿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婴儿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3.什么是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它对婴儿心理发展有什么意义? 答:(1)情绪的社会性参照的定义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是在婴儿发展的特定时期发生的人际情绪的交流和对他人情绪信息 的利用,是在一种特定情境中发生的特定情绪交流模式。情绪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会性参照是婴儿情绪社会 化的一种重要现象和过程,充分显示了情绪的信号作用和人际通信交往功能,是情绪社会化
3/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皮亚杰。 ②理论要点 认知发展理论强调环境不主体相互作用对言语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具体来说: a.语言是儿童的一种符号功能,语言源于智力并随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 b.认知起因于主客体乊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动作的发展不协调 导致逡辑的产生,从而导致语言的产生。 (5)相互作用论 ①语言发展的新理论强调内部经验和环境输入乊间的相互作用,实际上强调语言学习的 社会语境。 ②不他人交流的先天能力不丰富的语言、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帮助婴儿去发现语言的功 能和觃则。 ③根据言语获得的相互作用理论,言语发生的过程,实质上应该看作是一个多种因素相 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复杂的动态系统的活动过程。 ④在系统发生的初期,即时性模仿和强化依随可能相对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在系统发生 的中、晚期,选择性模仿和婴儿自发的言语实践活动则可能起主导作用;而人类所独有的符 号表征能力、适宜的发音器官及其活动则是言语系统发生发展的前提条件。
2.试评述几种主要的言语获得理论,谈谈你对婴儿言语发生发展内在机制的理解。 答:言语获得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强化说 ①代表人物
1/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巴甫洛夫和斯金纳。 ②理论要点 言语的获得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而强化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斯金纳特别 强调“及时强化”在婴儿言语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在婴儿言语乊后,马上就给予 强化,将有利于帮助婴儿形成言语行为。斯金纳把言语的发展看成是通过操作条件作用儿童 习得的口头反应数量上的增加。 ③评价 强化说有其合理性,可以解释清楚某些低级言语的发生过程,如最初的语音和单个单词 等。 (2)转换生成说 ①代表人物 乔姆斯基。 ②理论要点 a.语言是利用觃则去理解和创造的,而丌是通过模仿和强化得来的。 b.语法是生成的。婴儿先天具有一种普遍语法,言语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 语法转化的过程。这一转化是由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的。 c.每个句子都有其深层和表层结构。句子的深层结构(语义)通过转换觃则变为表层 结构(语音等),从而被感知和传达。 d.乔姆斯基对理论进行补充:作为言语获得基础的这种先天机制,后天必须及时地暴 露于语言的刺激下而被激活,否则就会失败。 ③评价 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有着许多合理乊处,但其“语言获得装置”只是一种假设,尚未也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第10章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是()。

A.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B.获得创生感(繁衍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D.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答案】B【解析】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2.中年人的工作满意度()。

[2005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2006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A.达到一生中的最低谷B.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C.和青年期相比没有什么特点D.起伏变化较大【答案】B【解析】尽管多数中年人不再有升迁的机会,但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却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

许多人在中年期获得了职业成功,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他们理应感到满意。

而对那的幻想,对自己的期望值进行了调整,因而对工作也感到了相当的满意。

3.中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相对稳定,按照荣格的说法,这一时期的特点是()。

[2003年12月心理咨询师三级]A.社会性B.停滞性C.内倾性D.外倾性【答案】C【解析】按照荣格的理论,人到中年,特别是进入中年后期更多地表现出内倾性的特点。

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看,青年期以前的社会化过程要求个体适应外界社会环境,从而也要求他们的心理活动多指向外部,指向他人,所以他们的意识倾向也更多地表现为外倾性。

中年后期需要寻找自我意识的平衡,再由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他们变得老练持重,遭遇挫折时能够反思,自我意识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变化的倾向性。

4.关于成人智力发展,正确的说法是()。

[2003年12月心理咨询师三级]A.流体智力缓慢上升,晶体智力缓慢下降B.流体智力缓慢下降,晶体智力继续上升C.流体智力继续上升,晶体智力保持稳定D.流体智力、晶体智力均缓慢下降【答案】B【解析】中年期流体智力随年龄增长而缓慢下降。

这种智力水平的下降与组织信息能力以及在工作记忆中保持信息的能力密切相关。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第8章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本章重点】1.青少年身心的发展特点以及引起的心理危机;2.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3.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4.青少年的情绪特点;5.青少年的思维发展特点;6.青少年的道德发展的表现及特点;7.青少年人际交往的表现及特点;8.青少年所面临的主要心理社会问题。

8.1复习笔记一、青少年身心的发展青少年期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历时6年。

(一)青少年身体发展的一般特点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变化、体内机能的增强及性的发育和成熟三个方面。

1.身体外形的变化青春期的少年身体发育很快,身高、体重及面部等变化使他们在外形上逐渐接近成人。

(1)身高的增长青春期的少年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身高的迅速增长。

人身高的增长有两个高峰,第一次在1岁左右;第二次出现于青春期。

①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变化差异。

男生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的平均年龄是13岁,约14岁达到生长高峰;女生的这一过程要先于男生近两年,多数人从9岁左右开始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12岁左右达到生长高峰。

②青少年身高增长速度和时间的个体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男女生之间,也存在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甚至同班级中的同龄人之间。

(2)体重的变化体重的增长反映出身体内脏的增大、肌肉的发达以及骨骼的增长和变粗,也反映出营养及健康情况等,所以体重也是身体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男孩在12~14岁这段时间,体重增加最快,平均每年增长5.0千克,13岁是增长高峰,15岁以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

女孩在11~13岁时体重增加最快,平均每年增长4.5千克,11~12岁是增长高峰,13岁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

(3)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性发育的外部表现,是初中生身体外形变化的重要标志。

①在男性身上,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喉结突出、嗓音低沉、体格高大、肌肉发达、唇部出现胡须、周身出现多而密的汗毛、出现了腋毛、阴毛等。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成年早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成年早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第9章成年早期个体的心理发展1.成年早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及主要发展课题有哪些?答:(1)成年早期的一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从成长期到稳定期的变化儿童及青少年阶段被称为成长期。

进入成年早期后,个体进入稳定期。

这种稳定性体现在绝大多数成年早期的个体身上。

②智力发展到达全盛时期成年早期个体的智力发展进入全盛时期。

思维方式由形式逻辑思维为主转为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思维更加具有相对性、变通性、灵活性、整合性和实用性。

在成年早期的最后阶段,个体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也达到高峰,开始在不同领域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创造力。

③恋爱、结婚到为人父母18~35岁是恋爱、结婚、养儿育女的年龄段。

一般来说,个体在18岁以后开始考虑婚姻问题。

④创立事业到紧张工作根据金兹伯格的职业选择三阶段,成年早期的个体进入了现实阶段。

现实阶段始于18岁,这时个体开始选择职业,并在一定领域内实现自己的愿望。

创业也必然成为这个年龄阶段的主要目标。

⑤困难重重到适应生活成年早期将面临很多从未遇到的困难,如养儿育女,追求事业成功,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等,都要自行解决。

因此,良好的生活适应就成为这个时期的主要发展课题。

(2)张日昇认为,成年早期的发展课题应该包括以下十个方面:①对身体的发育,特别是对因性成熟所引起的诸多变化的理解和适应;②从精神上和经济上脱离父母并走向独立;③逐渐完善作为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角色;④对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异性关系的适应;⑤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完善自己;⑥树立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人生观和价值观;⑦掌握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付诸社会实践;⑧选择职业及工作适应;⑨恋爱、结婚及婚姻适应;⑩成就感的获得与自我实现。

2.成年早期的认知特点有哪些?答:成年早期的认知特点主要有(1)智力发展方面在成年早期,个体的大多数智力成分在质和量的方面均在发展并达到成熟,再加上成年早期个体具有较充分的文化及经验的积累、成熟的社会能力及高度发展的自我意识,使其在思维发展的总体水平上,尤其在运用适当的思维策略解决问题方面,显示出了高于前几个发展阶段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1.青少年生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有哪些?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引发了青少年哪些心理矛盾?
答:(1)青少年生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变化、体内机能的增强及性的发育和成熟三个方面。

①身体外形的变化
青春期的少年身体发育很快,身高、体重及面部等变化使他们在外形上逐渐接近成人。

②体内机能的增强
包括心脏压缩机能的增强、肺的发育也明显加速、肌肉力量的增强大脑的发育接近于成人。

③性的发育与成熟
随着性器官的发育,男女生均出现第二性征。

性器官的迅速发育,使青春期女生出现月经。

(2)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引发了青少年下列心理矛盾
①焦虑和抑郁
抑郁一般会表现在情绪、认知和行为上,情绪上的主要症状有压抑、沮丧、对各类活动都不感兴趣,在认知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衰退、犹豫不决等,还会出现厌食、失眠和精力不旺盛等症状。

焦虑的主要来源中,与学校有关的项目占到了2/3。

将近半数学生对大量的家庭作业感到焦虑,一半左右焦虑与离校以后的就业有关。

②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从15岁开始,青春期精神分裂症发病率明显增多,到青年期达到高峰。

主要表现为:a.在真正患病前,常表现出先兆,如社会行为退缩、交往困难、敏感固执、戒心过多以及缺乏幽默感等。

b.患病之后的表现主要是:思维紊乱,扭曲现实或脱离与现实的联系,不能控制情绪以及人格混乱等;患者还常有对性的妄想,这与青春期性机能的迅速发展有密切关系。

③自杀倾向
自杀的倾向和行为在童年期以前极为少见,从青春期开始直至青年期呈直线上升趋势。

据调查显示,自杀已是我国全人群的第五位死因,是15~34岁青少年人群的第一位死因。

女性多采用消极的自杀方式;男性多采用主动的自杀方式
2.青少年的思维发展有哪些基本特征?具体体现在哪些思维形式上?
答:(1)青少年的思维发展主要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少年期
个体的形象思维趋于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

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

因此,初中生思维活动的基本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优势地位,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还起作用。

②青年早期
个体的形象思维已完全发展成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也进入了成熟期。

到高中二年级时,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初步完成,标志着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

因此,逻辑思维的发展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重点。

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较为稳定而匀速,而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则比较迅速。

在此
阶段,其形式逻辑思维获得了相当完善的发展,在思维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而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低于形式逻辑思维,两者的发展相辅相成,使得青少年的思维水平更高、更成熟、更完善。

(2)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种思维形式上
①青少年逻辑思维的发展包括:
a.在少年期的思维中,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

而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

b.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
形式逻辑思维是个体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初级形式。

青少年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其概念、推理和逻辑法则的运用能力这三个方面的发展特点上。

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
辩证逻辑思维是个体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高级形式。

辩证逻辑思维是反映客观现实的辩证法,是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辩证法所进行的思维。

在高中生的思维过程中,抽象与具体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统一。

②青少年思维监控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会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不断地反思,即青少年思维活动中的自我意识和监控能力逐渐明显化。

思维监控是指为了保证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思维过程中将思维个体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定向、控制、调节的能力。

思维监控的发展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其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一个标志。

③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
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如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等。

3.青少年的个性发展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答:青少年在个性发展上的特点,表现在自我意识、情绪情感、日常心态以及与父母、同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

总体来讲,青少年的个性特点有二:其一是不平衡性;其二是极端性或偏执性。

具体的包含了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
(1)自我意识所包含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同一性等多个方面发展。

(2)青少年的情绪表现充分体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性特点。

其情绪的感受和表现形式不再像以往那么单一了,但还是表现出明确的两面性。

(3)青少年早期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主要以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为主,即天真的利己主义和“好孩子”的定向。

到青少年中期,第三阶段的道德判断逐渐占据优势,同时也出现了第四阶段的道德判断,即“维护权威和秩序的道德观”。

青少年晚期,处于第四阶段的人数明显增加,对社会责任以及社会秩序的维持等在道德判断中所占的比例也更多。

(4)人际交往包括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父母关系等多个方面多有了较大的发展。

4.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

其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表现如下:
(1)自我意识高涨
自我意识高涨的突出表现包括:
①青少年的内心世界日趋丰富,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校中,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

②青少年个性上出现主观偏执性。

一方面,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正确,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另一方面,他们又感到别人似乎总是用尖刻挑剔的态度对待他们。

到了青少年中晚期,个体在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意识的诸成分上都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并趋于成熟。

(2)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或自我形象)主要是指一个人对自身的连续性、同一性的认识,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在内容和结构上与早期个体的自我概念差异的表现
①自我概念更加抽象;
②自我概念更加具有整合性和组织性;
③自我概念的结构更加分化。

(3)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与个体认识能力发展相关的一种自我意识的表现,是一种包含社会行为准则的知识和主观经验的复杂的心理和行为。

自我评价的能力在青年早期才开始成熟。

主要表现在他们不仅能分析自己一时的思想矛盾和心理状态,能认识到自己对某一具体行为起支配作用的个别心理特点,还能经常对自己的整个心理面貌进行估量,能认识到自己较为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

(4)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与适应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

表现为扩散状态向提前封闭或延缓状态转变,提前封闭向延缓的转变。

①在青少年早期和中期,他们开始重新考虑童年期的价值观和身份。

②在初、高中阶段,扩散和提前封闭人数大幅度减少,同时伴随有延缓与同一性完成人数的增多。

5.青少年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有哪些?你认为应该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
答:(1)青少年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有以下三种
①成瘾行为
当前,在青少年群体中比较常见的成瘾现象主要有吸烟和饮酒成瘾、游戏成瘾以及网络成瘾等。

②内部失调
内部失调指的是由青春期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以及对社会生活的不适应,产生困扰、绝望、悲观等消极的情绪从而导致内部心理问题的产生。

③外部失调
外部失调指的是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

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一致认为,青少年的违法行为要比其他年龄阶段更普遍。

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从青少年早期开始逐级增长,严重的暴力犯罪和财物犯罪在青春期都有所增长,到青少年中、晚期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到了青年早期有所下降,成年早期才有少许下降。

(2)避免这些问题产生的措施
①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对人的心理发展影响甚大,因为家庭的经济地位、政治态度、思想倾向、文化素质、人际关系以及家庭气氛等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长远的作用,只有民主和谐的家庭才会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②树立平等积极的学校教育理念。

青少年学生的向师性很强,教师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同时,学校的环境风气、课堂教学、校园活动无不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直接的影响,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