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整理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整理一、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旨在解释国家之间为什么进行贸易以及贸易如何影响各国的经济。
(一)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
该理论认为,各国应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生产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绝对生产劣势的产品。
例如,如果 A 国生产一单位的商品 X 所需的劳动投入少于 B 国,那么 A 国在商品 X 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应该专注于生产和出口商品 X。
(二)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则更加具有普遍意义。
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只要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该国仍可以通过生产并出口其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进口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来获得贸易利益。
(三)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在生产要素的禀赋方面存在差异,这导致了各国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具有不同的成本。
比如,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成本优势,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成本优势,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二、国际贸易政策(一)关税关税是一国政府对进出本国关境的商品所征收的税收。
征收关税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保护本国的产业。
但过高的关税可能会引发贸易伙伴的报复,导致贸易战。
(二)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的形式多样,包括进口配额、自愿出口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
这些措施往往比关税更加隐蔽和灵活,但也可能对国际贸易造成更大的扭曲。
(三)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往往是由于国内经济面临困境、就业压力增大等原因。
然而,长期的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发展。
三、汇率与国际收支(一)汇率的决定汇率是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比率。
汇率的决定因素包括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状况等。
(二)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的汇率被固定在一定的水平上;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由市场供求决定。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归纳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归纳1.比较优势理论:由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指出每个国家应该专注于本国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通过贸易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2.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认为一些国家在其中一领域中生产其中一种商品比其他国家更高效率。
根据绝对优势原则,国家间可以通过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3.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指国家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资金流动情况。
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一个国家的贸易出口和进口之间的价值差为零。
如果贸易出口多于进口,就会出现顺差;如果贸易进口多于出口,就会出现逆差。
4.汇率:汇率是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比率。
汇率受到供求关系、利率水平、政府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由市场力量决定;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由政府或中央银行决定。
5.贸易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贸易保护主义是指一国政府通过关税、配额等手段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
自由贸易则是指国家直接或间接消除贸易壁垒,促使商品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
6.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开展经营活动的大型企业。
它们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建立生产基地和分销网络来实现国际市场的开拓。
7.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是指一套规则和约定,用于处理不同国家之间货币交换的方式。
目前,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主导,但也存在其他国际货币如欧元、日元等。
8.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资本和金融工具的自由流动。
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国际投资、公司融资和国际经济一体化。
9.全球经济不平衡:全球经济不平衡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贸易差额、外债等方面的差异。
全球经济不平衡可能导致贸易保护主义、金融危机等问题。
10.国际发展援助:国际发展援助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经济和技术援助。
它旨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减少贫困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这些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通过研究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经济关系,为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国际经济学汇率理论知识点整理
国际经济学汇率理论知识点整理汇率,简单来说,就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在国际经济学中,汇率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帮助我们理解各国货币之间的价值关系以及其背后的经济原理。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是最著名的汇率决定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两国货币的汇率应该等于两国物价水平之比。
也就是说,如果同一种商品在两个国家的价格不同,那么汇率就会调整,使得用同一种货币表示的商品价格相等。
例如,假设在美国一个汉堡包的价格是 5 美元,在中国是 20 元人民币,那么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应该是 5 美元= 20 元人民币,即 1 美元= 4 元人民币。
购买力平价理论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汇率等于两国物价水平的比率;相对购买力平价则认为汇率的变动应该等于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差。
然而,购买力平价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假设不存在贸易壁垒和交易成本,但在现实中,这些因素是普遍存在的。
其次,它没有考虑到非贸易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差异。
此外,各国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的质量差异也会影响其准确性。
二、利率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Interest Rate Parity)认为,两国间的利差会影响汇率的变动。
该理论分为抛补利率平价和非抛补利率平价。
抛补利率平价指的是,投资者可以在本国和外国金融市场上进行投资,通过套期保值来规避汇率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两国的投资收益应该相等。
假设本国利率为 i,外国利率为 i,即期汇率为 S,远期汇率为 F。
如果 i > i,投资者会将资金投向本国,同时在外汇市场上卖出远期外汇以规避汇率风险。
这样就会导致本币即期升值,远期贬值,直到(1 + i) /(1 + i) = F / S 时达到均衡。
非抛补利率平价则是投资者不进行套期保值的情况。
此时,投资者根据对未来汇率的预期来决定投资方向。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一、国际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3.消费的替代品和互补品4.关税、配额和非关税壁垒5.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6.汇率和汇率制度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职能和作用二、国际贸易政策1.关税和贸易自由化2.配额的效果和操作方式3.非关税壁垒的种类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4.出口补贴和国际补贴政策的影响5.关税、配额和非关税壁垒的经济福利效果比较三、国际货币体系1.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区别和优劣势2.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现代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3.汇率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力4.汇率政策和汇率管理工具5.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货币联盟的发展模式和目标四、国际资本流动1.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和原因2.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区别和特点3.跨国公司(MNCs)的发展和作用4.资本流动的利益和风险5.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和控制措施五、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1.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的效果3.创新和技术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4.跨国公司和全球价值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5.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六、国际贸易与发展经济学1.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比较和选择3.资源禀赋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的应用4.贫穷陷阱的原因和克服方式5.经济增长和贸易自由化对发展经济的影响以上是一些国际经济学的期末复习知识点的整理,希望可以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此外,国际经济学还涉及到国际经济合作、国际金融市场、国际劳动力流动等方面的内容,建议你在复习过程中对这些方面的知识也进行深入了解。
祝你取得好成绩!。
国际经济学整理
国际经济学整理国际经济学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P7)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1)国际关系发⽣的原因:国家间经济关系⽇益密切2)国际经济学考察的是:国家间经济往来的内容及对双⽅造成的影响3)国际经济学要说明的是:⽣产要素流动的原因、及发展趋势2.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p7)1)国际贸易纯理论研究 2)国际贸易政策研究 3)国际收⽀研究4)外汇理论研究 5)⽣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研究6)经济⼀体化、全球化研究 7)开放经济的宏观调节研究3.绝对利益学说基本内容(p13)在某⼀种类商品的⽣产上,⼀个经济体在劳动⽣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经济体,若各个经济体都从事⾃⼰占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的⽣产,继⽽进⾏交换,那么双⽅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利益,从⽽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的好处。
4.绝对利益说图解(P15)从图形中可以看出两个国家的绝对优势,A国的优势在于⽣产产品X,B 国则为Y。
在封闭状态下,A国的⽣产可能性曲线为XoYo,B国为Xo’Yo’,经过专业化分⼯,A国只⽣产X产品 B国只⽣产Y产品,两国是⽣产点分别为Xo、Yo’,A国出⼝X产品向B国交换Y产品,B国则相反,消费点为C、C’,两国均受益,世界的福利也因此得到提⾼。
5. 李嘉图⽐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p21)(⼀)假设前提两个国家、两种产品(即A+B=W)A.B两国实⾏⾃由贸易政策要素在⼀国内可以⾃由流动,在两国之间完全不能流动。
劳动价值论成⽴交易双⽅单位⽣产的劳动成本不变,⽆规模受益,不考虑运输、保险等成本⽀出收⼊分配不受贸易的影响(⼆)基本内容⽐较利益是相对优势,是本⾝各种优势之间的⽐较,因⽽⼈们要将⾃⾝各种优势进⾏⽐较后,从事那些⾃⼰有更⼤相对优势的⼯作。
国际分⼯和国际交换也应该遵循同样的原则,即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所有的产品,⽽只应停⽌⽣产本国处于最⼤劣势的产品。
国际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提供临时性财政援助,推动国际货币合作等。
监督与评估机制
通过对成员国经济政策的监督和评估,提出政策建议并促进成员国间 的政策协调。
贷款与援助机制
设立多种贷款和援助机制,帮助成员国应对经济困难和危机。
改革方向
提高IMF的治理结构和决策效率,增强其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能力,推 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完善。
技术差距理论
波斯纳提出,解释技术领先国家 与技术跟随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 以及技术转移对贸易格局的影响。
生命周期理论
弗农提出,描述产品从创新、成 熟到标准化的过程,以及不同阶 段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当代贸易理论新发展
新新贸易理论
从企业异质性角度出发,解释为什么有些企业选择出口而另一些企业不出口,强调企业生产率、 固定成本和沉没成本对出口决策的影响。
02 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
1 2 3
绝对优势理论
由亚当·斯密提出,强调各国在生产特定产品时具 有绝对优势,通过贸易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比较优势理论
由大卫·李嘉图提出,认为各国应专注于生产具有 比较优势的产品,并通过贸易交换其他产品,从 而提高整体福利。
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提出,强调各国要素禀赋差异对 贸易模式的影响,以及贸易对要素价格均等化的 作用。
该理论强调货币贬值可以通过改变进 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改善国际 收支状况。它认为货币贬值的效果取 决于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弹性。
该理论从国民收入与支出的角度出发, 认为国际收支逆差是由于国内吸收(即 国内总支出)超过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增长,导致部分支出需要 通过进口来满足。因此,改善国际收支 状况需要减少国内吸收或增加GDP。
国际经济知识点总结
国际经济知识点总结国际经济学是研究国与国之间贸易、投资和货币流通等经济现象的一门学科。
在全球化的时代,国际经济学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政府决策和企业战略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国际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国际贸易、国际投资、汇率和国际货币体系等内容。
一、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国与国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它的存在是因为各国之间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和劳动力成本等有所不同,导致各国之间存在着互补和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理论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概念,比如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后来的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
这些理论都解释了为什么国际贸易会带来双方的利益增益,从而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中的贸易保护主要有关税、配额和非关税壁垒等形式。
关税是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配额是对进口商品数量进行限制,非关税壁垒包括出口补贴、贸易壁垒等。
“大国垄断小国贸易”的理论也说明了发达国家在贸易中的影响力。
在国际贸易中,国际贸易组织(WTO)是主要的贸易规则制订者和争端解决者。
二、国际投资国际投资是指跨国公司在境外进行的直接投资。
国际投资流动对于全球经济整体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际投资包括外国直接投资(FDI)、跨国公司的跨国投资以及国内外贸易的跨国投资。
国际投资对于推动技术创新、提升生产力和促进经济增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国际投资中,跨国公司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政治风险和汇率风险。
政治风险主要是因为宏观政治环境的不稳定导致的风险,汇率风险则主要是因为跨国公司要进行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
为了降低风险,跨国公司可以采取风险对冲和多元化投资等手段。
三、汇率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货币的比价价格。
它的决定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金融市场的供求关系、国家经济政策、国际贸易和投资等因素。
汇率变动对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汇率制度包括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和混合汇率制度。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归纳(精选五篇)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归纳(精选五篇)第一篇:国际经济学知识点归纳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认为,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金银财富增加。
一国要使金银货币的绝对量增加,从而使国家富裕起来,必须发展国际贸易,并且在贸易中保持出口大于进口。
因为,只有当一国的出口大于进口时,其他国家要向该国支付,该国的金银财富才会增加,其经济才会因为资本的流入而获得发展。
重商主义的两大缺陷:金银货币财富观和贸易保护主义。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相互需求理论(约翰.穆勒)绝对优势理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的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分别拥有绝对优势。
相对优势理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
则优势国可以专门分工生产其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分工生产其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
相互需求理论:两国两种商品的国内交换比率(反映了两国的比较成本优势)决定了两国两种产品国际交换比率的上下限,实际的国际交换比率必定介于两国国内交换比率所确定的界限之内。
要素禀赋理论:一个国家应当分工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所生产的商品。
通过国际分工和开展贸易,将会使各国的福利都得到增益。
机会成本:指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额外生产1单位某一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的生产另一种商品的最大数量。
机会成本递增的原因:(1)生产要素不是同质的,即同一种生产要素并不是完全相同或质量相同的。
(2)商品的生产过程中投入生产要素的比例并非是固定不变的。
该国每多生产1单位的该种商品,就必须越来越多地放弃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以获得足够的资源。
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都是凹向原点的曲线,说明两国在生产这两种商品时都具有机会成本递增的特点。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整理1.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贸易的原因和影响。
其中最主要的理论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以及新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指出,贸易可以使各国依据其相对成本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从而提高效率。
绝对优势理论则认为,贸易可以基于生产者的绝对成本优势,提高国家的福利水平。
要素禀赋理论则关注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新贸易理论则针对特定产品的不同,解释贸易的模式和动因。
2.国际金融理论国际金融理论主要研究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和金融决策对经济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理论包括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资本流动、外汇市场和利率平价理论等。
国际货币体系研究全球货币体系的组织和运行机制,如金本位制、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等。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研究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和影响,如资本的跨国流动和国际投资。
外汇市场研究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和影响。
利率平价理论则解释不同国家的利率差异和利率的平衡。
3.国际经济政策国际经济政策是指各国为了达到经济目标而制定的政策。
常见的国际经济政策包括贸易政策、外汇政策、投资政策和产业政策等。
贸易政策是国家对进出口商品征收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政策。
外汇政策涉及国家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和管理。
投资政策则指国家对外国直接投资和外国间接投资进行的限制和管理。
产业政策则是国家针对特定产业或产业部门进行的政策干预。
4.国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关系指的是各国之间在经济领域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合作关系。
国际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包括贸易关系、金融关系、投资关系和政策协调等。
贸易关系涉及各国之间的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包括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
金融关系则包括各国之间的资本流动、国际支付和汇率的管理。
投资关系涉及各国间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规模和结构。
政策协调是指各国之间为了达成共同目标,对经济政策进行协调和合作。
国际经济学的知识点非常广泛,上述仅列举了其中的一些重要内容。
从整体上看,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包括三个层面:理论层面、政策层面和实证层面。
国际经济学重点总结
国际经济学重点总结第一篇:国际经济学重点总结国际经济学重点总结◆国际收支平衡:全面理解国际收支的内涵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及基本编写原则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组成内容掌握国际收支失衡的基本含义、判断、原因及调节◆汇率和外汇市场:理解汇率的含义及标价方式全面理解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掌握外汇资产收益的决定因素(公式)掌握外汇市场均衡的利率平价条件(公式)掌握利率和预期对当前汇率的影响(结合图形掌握)◆货币、利率与汇率:理解个人货币需求、货币总需求和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掌握短期货币供给对一国汇率的影响机制(含图形)掌握长期货币供给对一国汇率的影响机制(含图形)了解汇率超调的基本内涵◆长期价格水平和汇率:全面掌握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内容(含一价定律)掌握建立在购买力平价上的长期汇率决定模型(含费雪效应)了解购买力平价出现的问题掌握超越购买力平价的长期汇率一般模型(含实际汇率的含义及影响因素;决定长期名义汇率的影响因素)了解国际利差的决定和实际利率平价条件◆产出与短期汇率:掌握短期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DD曲线的内涵及移动因素)掌握短期资产市场均衡的条件(AA曲线的内涵及移动因素)掌握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均衡决定掌握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暂时变动和永久性变动与经济均衡的关系理解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项目的关系(XX曲线)◆汇率制度的选择:理解汇率制度的基本内涵掌握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含义理解现行汇率制度的不同类型理解各国选择不同汇率制度安排的影响因素◆国际货币体系:了解不同阶段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历程掌握国际金本位制的作用机制、对一国内外均衡实现的影响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政策选择及崩溃了解各国汇率制度从固定汇率制向更灵活汇率制的变化趋势◆最优货币区实践及理论:全面了解欧洲单一货币的演化历程(建立、执行和未来发展)掌握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核心内容第二篇:国际经济学复习重点国际经济学(1)复习重点1.考试时间:2011年1月12日(14:30-16:30)2.题型:• 单选:10个,1分,共10分;• 多选:5个,2分,共10分;• 判断说明:5个,2分,共10分• 计算分析:2个,15分• 简答:5个,6分,30分• 分析:2个,25分3.说明:• 作业题和期中考试题都要看;• 可带计算器• 下周一下午4:00(1501)结课、讲评作业、复习、答疑国际贸易理论部分:主要的理论代表人物、作品;第一章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前提假设;理解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内容及评价;相互需求理论内容第二章要素禀赋理论两个基本概念(要素禀赋、要素密集度);前提假设;H-O定理、H-O-S定理、S-S定理的内容;罗勃津斯基定理中涉及的“贫困化增长”;里昂惕夫之谜第三章新贸易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内容、评价;重叠需求理论内容、评价;产业内贸易理论内容第四章保护贸易理论重商主义(早、晚共识及区别);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内容;超保护贸易政策与传统贸易保护政策的区别;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及评价;国际贸易政策措施部分:第五章国际贸易政策发达国家外贸政策的演进;发展中国家外贸战略第六章关税措施关税的定义、特点;征收方法(优缺点);海关税则的分类;进口税;反补贴税、反倾销税、差价税;普惠制的原则;有效保护率的计算;关税的经济效应;最优关税第七章非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的特点;非关税措施的种类;进口配额——分配方法,与关税的区别,配额的经济效应;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倾销定义、判定、类型;外汇倾销;VERs;TBT种类当代国际贸易问题:第八章: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系经济一体化的形式、特点;经济效应;主要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特点WTO基本原则;WTO与GATT的区别第三篇:国际经济学完美总结早晚期重商主义的异同点相同点:二者都把国际贸易看成是一种“零和博弈”,一方得益必定使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者则减少财富,带有强烈的经济民族主义色彩。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总结1.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的基础,主要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因素比较理论、产品寿命周期理论等。
其中,比较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它解释了各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原因和利益。
2.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主要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政策、贸易协定等。
关税政策是指国家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非关税壁垒政策包括配额、进口限制、补贴等。
贸易协定是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签订的贸易合作协议,如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等。
3.国际经济均衡:国际经济均衡描述了国际贸易中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
国际经济均衡模型包括货币市场均衡模型、物价调整模型等。
4.国际汇率:国际汇率是国际经济交往中最重要的价格之一、国际汇率决定了货币的相对价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增长、利率、通胀等。
5.国际投资:国际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种形式。
直接投资是指在国外直接投资企业或项目,间接投资则是通过购买外国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进行的投资。
6.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开展经营活动的公司。
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中起到重要作用,它们通过跨国生产和国际分工,推动了全球贸易和资金流动。
7.国际金融:国际金融涉及到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支付和国际资本流动等方面的问题。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关系和支付方式。
国际资本流动是资金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包括直接投资、债券和股票等。
9.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领域,主要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
发展经济学关注贫穷和不平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发展的理论和政策建议。
10.国际经济危机:国际经济危机是指全球范围内发生的严重经济衰退和金融风险。
国际经济危机对国际经济秩序和国家经济都会带来巨大影响,需要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以上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国际经济学是一个广阔复杂的领域,涵盖了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
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对于理解国际经济现象和参与国际经济活动都非常重要。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笔记总结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笔记总结一、国际贸易1.1 定义及特点国际贸易是指各自具有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资源分布的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的特点包括:跨国、跨时空、多种货币、多种语言、面临政治和文化差异等。
1.2 国际贸易理论1.2.1 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认为各国应该专业化生产自己拥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其他国家的商品,以实现互利互惠。
1.2.2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里卡多提出,认为各国应该专业化生产自己拥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其他国家的商品,以实现互利互惠。
1.2.3 支配资源理论由赫克歇尔·欧林、伯特兰德·霍尔切因和其他人提出,认为各国应该依据资源的相对丰富进行专业化生产与贸易,以实现国际分工的效益最大化。
1.2.4 新贸易理论由宓德卡尔提出,认为国际贸易的特定商品由于有垄断优势而呈现出大量内部贸易现象,这种贸易现象对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1.3 国际贸易政策1.3.1 贸易壁垒包括关税、非关税壁垒。
关税包括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进口许可证、反倾销措施、补贴措施等。
1.3.2 自由贸易政策主张取消或大幅度降低各种贸易壁垒,促进自由贸易和国际分工,实现全球资源优化配置,让各国由比较优势商品相互交换。
1.3.3 保护主义政策主张通过设置关税、配额、进口许可证等方式,抑制外国商品对本国的进口,以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
1.3.4 国际贸易组织包括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等,这些组织主要为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提供规则和服务。
二、国际货币体系2.1 定义及特点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之间的货币关系和国际货币交换机制的总和。
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包括:货币兑换、外汇市场和国际支付等。
2.2 国际货币体系历史2.2.1 金本位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各国货币与黄金挂钩,货币供应受限制,国际支付通过黄金结算。
国际经济学整理
国际经济学整理第2、3章1.机会成本递增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不同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有所不同?①要素一般是非同质的。
②当一个国家在生产越来越多的某种商品(例如X)的同时,它必须要利用那些效率较低或并不完全适合生产这种商品的资源或要素(从生产Y转移而来)。
生产可能性曲线差异的原因:两国具有不同的要素和资源禀赋。
两国使用了不同的技术。
2.孤立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表示什么?在各个国家这个相对价格是如何确定的?它又是如何确定一国的比较优势的?在孤立条件下生产和消费的均衡点上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公切线的斜率给定。
同一种商品在两国的相对价格不同,是因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在形状和位置上均不相同。
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供给的力量(由该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给出)与需求的力量(由该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给出)共同确定了该国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
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一国达到其生产可能性曲线所允许的最高无差异曲线时,该国就达到了均衡状态,这发生在社会无差异曲线和生产可能性曲线边界相切的点。
两条曲线在切点公切线的斜率给出了国内的均衡价格,反映了该国的比较优势3.为什么国际分工止进行至某商品在两国的相对价格相等的水平?贸易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又是如何确定的呢?当一国专业化生产X时,它生产X的机会成本也不断提高。
同样,随着国家2生产y的产量的增加,它生产Y的机会成本也不断提高(这意味着生产X的机会成本不断下降)。
这样,随着每个国家专业化生产该国具有比较欧式的商品,两国的相对商品的价格将会相互接近,直到该价格在两国相等。
是通过试错法确定的。
也就是说,不同的相对价格都被尝试过,直到找到使贸易平衡的那个相对价格。
有一套严格的理论方法能去定贸易中的均衡相对价格,这要用到每个国家每种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
4.孤立均衡在孤立情况下,国家1在A点进行生产和消费时达到均衡,即实现福利最大化,国家1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与其能达到的最高无差异曲线I在该点相切。
国际经济学章节知识点总结
国际经济学章节知识点总结在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不可或缺,下面将结合国际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对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章: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货物和服务的流通。
国际贸易的理论有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成本理论和资本理论。
1.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理论之一,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的生产技术都不如其他国家,只要它在某种产品上的生产技术相对较好,它就应当专门生产该种产品,并从其他国家进口其他产品。
这样,各国都有所专长,相互贸易,可以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
2.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他认为,如果一国能以较少的劳动时间生产一种产品,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理论强调国际贸易的益处在于各国分工合作,以提高生产效率。
3.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他认为国际贸易理论不能仅是建立在绝对优势理论上。
比较成本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都有绝对优势,两国某一产品的比较成本差异仍可能使双方都从参与贸易中获得利益。
4.资本理论资本理论是指不同国家在使用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上存在着的差异。
例如,发达国家劳动力比较密集,而发展中国家资本比较密集。
资本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可以通过资本的跨国流动,使生产要素得到最优配置,提高全球生产效率。
第二章: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为了保护国内产业或调整贸易收支而实施的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主要包括保护主义政策和自由贸易政策两种。
1.保护主义政策保护主义政策是指一国为了保护国内产业而采取的限制进口的措施。
保护主义政策包括关税、配额、进口禁止、出口补贴等。
保护主义政策可以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但是也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国际分工难以实现。
国际经济学要点总结
国际经济学要点总结
1.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国家之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其中的要点包括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的利益和影响、关税和贸易壁垒、贸易政策的工具和影响。
2.国际投资:国际投资是跨国企业在不同国家进行的资本投资活动。
其中的要点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国际投资的形式和动因、国际投资的利益和影响、国际投资的法律和政策框架。
3.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是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交易市场。
其中的要点包括汇率的定义和决定因素、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和交易方式、外汇市场的利益和影响、汇率政策的工具和影响。
4.国际金融:国际金融是国际间货币和资本市场之间的交流和融资活动。
其中的要点包括国际支付和清算、国际债务和外债管理、国际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国际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国际金融监管和合作。
5.全球经济问题:全球经济问题指的是影响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其中的要点包括全球贫富差距和发展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全球贸易摩擦和保护主义、全球经济治理和合作。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1.国际贸易理论
a.绝对成本比较优势理论
b.相对成本比较优势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和扩展
d.赫克歇尔-奥林斯模型
e.所得分配理论(斯托尔班克-萨缪尔森模型)
2.重要的国际贸易政策
a.关税
b.非关税壁垒
c.贸易救济措施
d.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政策
e.地区贸易协定(例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3.国际货币体系
a.固定汇率制度
b.浮动汇率制度
c.汇率调整机制
d.汇率政策的目标和工具(例如,汇率干预)
4.国际经济政策
a.贸易政策
b.货币政策
c.财政政策
d.国际经济协调
5.国际投资理论和政策
a.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b.国际资本流动
c.国际投资政策和限制
6.国际金融市场
a.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
b.国际债券市场
c.国际股票市场
d.国际金融风险管理
7.国际经济合作和组织
a.世界贸易组织(WTO)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c.世界银行
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e.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例如,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
8.国际经济发展和全球化
a.发展经济学理论和政策
b.全球化的效益和挑战
c.全球价值链和全球供应链
9.国际经济危机和政策应对
a.金融危机的特点和影响
b.货币和财政政策应对策略
c.经济复苏和调整策略
10.跨国公司和国际商业策略
a.跨国公司的特点和战略
b.国际市场选择和进入策略
c.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总结1.绝对优势理论:该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指出不同国家在生产不同商品上有绝对优势,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2.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认为国家应该专注于其相对优势商品的生产和出口,通过国际贸易互利共赢。
4.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关税是国家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进口许可证和技术标准等。
5.汇率:是货币之间的比率,决定了国际贸易的相对价格和竞争力。
汇率受到市场供求关系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6.汇率制度:包括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是国家将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维持一定汇率,浮动汇率制则由市场供求决定。
7.贸易平衡:指一个国家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差额。
贸易平衡包括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两种情况。
8.汇率政策:政府通过干预汇率市场来影响本国货币的相对价值。
汇率政策可以是直接干预(如买卖外汇)或间接干预(如调整货币政策)。
9.国际金融市场:包括外汇市场、国际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
国际金融市场提供了资金并帮助调整国际收支。
10.国际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
直接投资是指一个国家在其他国家建立生产设施或购买企业股权,证券投资是指购买其他国家的股票和债券。
11.跨国公司(MNC):指在不同国家拥有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公司。
跨国公司可以通过直接投资实现在不同国家间的资源配置和市场进入。
12.国际收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经济交流的总和。
国际收支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资本流动等。
13.汇率风险管理:企业和投资者通过套期保值等方式来降低外汇波动对收益的影响。
14.发展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差距及原因:发展经济体通常具有劳动力成本低、资源丰富等优势,但面临技术落后、市场准入困难等挑战。
15.国际贸易政策工具:包括关税、配额、补贴、反倾销等。
国家通过这些工具来保护本国产业和调整国际贸易关系。
这些知识点是国际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归纳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归纳2.比较优势理论:由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的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家应该专业化生产自己相对于其他国家拥有相对优势的商品或服务,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实现互惠互利。
3.绝对优势理论:由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家应该专业化生产能够以最低成本生产的商品或服务,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实现贸易顺差。
4.贸易壁垒:贸易壁垒是指限制或阻碍国际贸易的措施,如关税、配额和非关税壁垒等。
贸易壁垒对自由贸易造成阻碍,增加了国际贸易的成本和限制了贸易的规模。
5.汇率制度:汇率制度是各国之间确定汇率水平的一套规则和机制。
常见的汇率制度包括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和区域性汇率制等。
6.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是买卖各国货币的市场,也是国际货币交易的场所。
外汇市场的交易规模非常庞大,涉及各种外汇工具,如现货、远期和期权等。
7.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国家央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等手段来调控经济活动的政策。
货币政策对国际金融市场和跨国经济活动有重要影响。
8.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指在一个以上国家开展经营活动,并且在各个国家之间进行资源配置和协调的企业。
跨国公司的出现促进了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生产力的全球配置。
9.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流向另一个国家的过程。
国际资本流动可以是直接投资、证券投资或者债务投资等形式。
10. 国际组织: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等。
这些组织在国际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和协调作用。
国际经济学还涉及许多其他的知识点,如国际收支平衡、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影响、汇率波动的原因和影响等。
对于专业学习国际经济学的人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国际经济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了解最新的理论和实践。
国际经济学个人整理
国际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2.绝对利益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经济。
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占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3.比较利益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非绝对利益。
国际分工中若两个贸易参与国家生产力水平不相等,甲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则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产品上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
这时,两个国家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一样。
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产品,而应该集中生产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所有的产品,而只应该停止生产在本国国内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交换,参与交换的各个国家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交换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4.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5.贸易乘数在开放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增长可以带动国民经济成倍增加,这种贸易促进增长的倍数关系即为对外贸易乘数,对外贸易乘数研究一国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就业之间的相互影响,描述了开放经济体系内部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
(贸易乘数是指乘数理论在对外贸易研究中的运用,探讨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与就业之间的关系。
在贸易乘数公式中,它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和的倒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Opportunity cost: The cost of a commodity is the amount of a second commodity that must be given up to release just enough resources to produce one additional unit of the first commodity. • Offer curves: It’s a curve of a nation shows the nation’s willingness to import and export at various relative commodity prices. • Factor insanity: Used to describe goods. In a world of two goods (X and Y) and two factors (K and L), if KX/LX < KY/LY ,we say that X is labor-intensive, Y is capital-intensive. • Factor abundance: Used to describe countries.
• The Dutch disease: A phenomenon about the appa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loit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a decline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The theory is that an increase in revenues from natural resources will de-industrialize削弱工业化 a nation’s economy by raising the exchange rate, which makes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less competitive and public services entangled卷入的;陷入的with business interests. • Leontief paradox: U.S. exports were relatively labor-intensive when compared to U.S. imports. This is the opposite of what one would expect,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the U.S.’s comparative advantage was in capitalintensive goods. • Factor intensity reversal: refers to the situation where a given commodity is the L-intensive commodity in the L-abundant nation and K-intensive commodity in K-abundant nation. • Specific factor model: A 2 good-3 factor model which allows trade to affect income distribution.
• Community indifference curve: The curve reflects the different groups of commodities in the same social welfare level. • Economies of scale: The situation that Output grows proportionately more than the increase in all inputs, and average costs decline with the size of the market. • Dumping: A pricharges a lower price for an exported good than it does for the same good sold domestically. • Reciprocal Dumping : A situation in which dumping leads to two-way trade in the same product. • Product life-cycle theory: A suggests that early in a product's life-cycle all the parts and labor associated with that product come from the area in which it was invented. After the product becomes adopted and used in the world markets, production gradually moves away from the point of origin. In some situations, the product becomes an item that is imported by its original country of invention.
• H-O theory: A nation will export the commodity whose production requires the intensive use of the nation’s relatively abundant and cheap factor and import the commodity whose production requires the intensive use of the nation’s relatively scarce and expensive factor. In short, the relatively Labor-rich nation exports the L-intensive commodity and import K-intensive commodity.
• H-O-S theorem • Absolute equalization • S-S theorem
• • • • • • • • • • •
The Dutch disease Leontief paradox Factor intensity reversal Specific factor model Community indifference curve Economies of scale Dumping Reciprocal Dumping Product life-cycle theory Immiserizing growth The principles of GATT
名词解释
• • • • • • • • • • Autarky TOT(the terms of trade) Mercantilism Absolute advantage theory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Opportunity cost Offer curves Factor intensity Factor abundance H-O theory • Rybczynski theorem
• Autarky: In autarky, there is no trade with other countries, which means Production = Consumption • TOT(the terms of trade): the ratio of the price of its export commodity to the price of its import commodity. • Mercantilism: Mercantilism was the dominant school of economics throughout the early modern period that the prosperity of a nation depends upon its capital which represented by bullion, and that the volume of the world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s unchangeable. • Absolute advantage theory : Each nation should specialize its absolute advantage and exchanges for its absolute disadvantage, then both nations consume more of both commodities. •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 If highly productive nations specialise in producing goods where their advantage is greatest, and less productive nations specialise in producing goods where their disadvantage is the lowest, then each nation will be able to consume (with the help of trade) more than it could if it had to make everything it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