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合集下载

中印两国宏观经济管理比较其启示论文

中印两国宏观经济管理比较其启示论文

中印两国宏观经济管理比较及其启示中图分类号:f1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6-000-02摘要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文明古国在经历了长时期的殖民和战争的创伤之后,针对本国国情采用不同手段开始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在印度的发展史上,一直注重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研究,而发展迅猛的印度,也在改革发展中对中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关键词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软件业在当今国际社会中,中国和印度是两个正在崛起的大国,这两个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济总量扩张。

在经济转型中,中国和印度都选择了政治稳定条件下的渐进式改革,但在改革的突破口、通向市场化的道路、对外开放以及经济增长的模式方面却存在着差异。

经济发展模式和战略的选择,既深刻地受制于时代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又会对以后的经济发展进程产生路径依赖,从而产生长期的重大影响。

一、早期计划经济模式发展时期中印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独立后的印度为消除殖民地经济的影响,建立了以公营和私营并存的混合经济发展计划为手段,以“社会主义类型”为目标,建立一个独立自主、消灭贫困和争取社会公正的国家。

印度主要依靠外国经济援助弥补本国的不足,重点发展国营经济,加速民族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保持较低的储蓄投资比例,较低的对外经济依存,较大的服务经济成分,较多的劳动力参与,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且秉持着经济独立自主的计划战略目标,从而逐渐形成具有印度特色的经济增长方式。

中国解放以后,基本上照搬前苏联斯大林的集权计划经济模式,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和土地改革运动,建立起计划性的社会主义工农业基础,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农村集地化。

中国的工业化模式基本上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利用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从农业那里汲取工业化资金。

在新中国最初建立的那段特殊发展时期里,以“集中统一、自上而下”为特点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重建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并使人民均享增长带来的利益,这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目标。

包容性增长的印度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包容性增长的印度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VI W P0l E NTS
包 及 容 性 增 长 的 印度 模 式 其对 中 国 的启 示
◎ 王 志章 王 晓蒙

要 :包容性 增 长作 为一 种新 的经 济社 会 发展 理 论 , 旨在 坚持 发展 经济 ,坚持
社 会 公 平 正 义 ,坚持 以人 为本 ,让 经 济全 球 化 和 经济 发展 成果 通 过扶 贫政 策 、扩 大生 产性 就业领 域 、提 高人 力资 源能 力和社会 保 障能 力等途 径 ,惠及 所有 国家和 地 区、惠及 所有 人群 。本 文分析 了包容 性增 长理 论诞 生 的背景 ,归纳 了其 概念 的 内涵 ,总结 了印度 实施 包容 性增 长的 主要做 法 ,并 以此 为借鉴 ,提 出了 中国实施 包容 性增 长的基 本路 径 。
内 。农 村人 口的7 %每 天 的生 活开 支 不 到 业 ,而不 是 收人 的直 接再 分 配 。为 了增 加 0
两美 元 。 可 见 ,贫 困 已经成 为 人 类 今 天 那 些被 排挤 在社 会 外人 员 的收入 ,有必 要
2)包 容 性 增 长 不 面临 的最 大敌人 。任 何 国家 如果 忽视 日益 调 整 再 分 配 的 政 策 ; (
当今世 界 正在 经 历一 次 历史 性变 革 ,全 球 而且 也 增加 了公 共 事业 投 资 的承载 压 力 。
08 7 体 系 加 速转 型 、全 球 贸易 治理 加 强 、解 决 据统 计 , ̄2 0 年 ,世 界 6亿 人 口中城市 全 球 贫 困 与 不 公 平 成 为 各 国 和 人 民 的共 和农 村人 口的 比例 已经 各 占5 %。 ̄2 5 0 00 4 同努 力 ,金 融危 机 带来 的连锁 反应 还 在延 年 ,预计 世 界城 市 人 口将达 到6 亿 。在非 0 伸 ,全 球 贸 易 责 任 急 需 强 化 等 。… 富差 洲 的 肯 尼 亚 ,未 来 1 年 城 市 人 口将 增 加 贫 20 00 20 距 、社 会 公平 正义 等 直接 威胁 着 人类 的和 1 0 万 ,从 目前 的4 0 万 增加 到5 0 万 ,

印度崛起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印度崛起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印度崛起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文富德
【期刊名称】《南亚研究季刊》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印度崛起首先必须是经济崛起,没有经济崛起,印度崛起几乎是不可能的.作者认为,印度社会经济存在某些重要特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印度经济崛起将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印度经济崛起将对世界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会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某些影响;且随着印度经济加快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将有所加强;在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某些机遇的同时,也对中国经济发展形成某种挑战.
【总页数】8页(P22-28,51)
【作者】文富德
【作者单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和教育部"985"工程四川大学南亚与中国藏区创新研究基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35.155.2
【相关文献】
1.论海外印度人对印度崛起的影响 [J], 时宏远
2.大国崛起之绊——论印度纳萨尔派(毛派)武装的崛起及其影响 [J], 廖波
3.试析国际能源环境对印度经济崛起的影响 [J], 邓远秀
4.印度经济崛起及其对中国的战略影响述评 [J], 张立
5.印度教民族主义强势崛起及其影响 [J], 王世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借鉴印度有益经验 推动我国科学发展——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比较及启示

借鉴印度有益经验 推动我国科学发展——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比较及启示


中 印 两 国 经 济 发 展 具 有 一 定 的相 似 性
( ) 一 调整 优先 发展 重工 业战 略 , 注重工 业 的协调 发展 建 国后 , 国和印度 虽然 国情 不 同 , 中 但都 认识 到在 资 本相 对 稀 缺 的早 期 发展 阶段 , 施重 工 业 优先 发 实 展 的必要性 。中 国重 工业 优 先 发 展 战 略及 其 内在 决 定 的一 系列 扭 曲 的结 构 , 重影 响着 经 济绩 效 的提 严
Le r i g Us f lEx e i n e f o n i n a n n e u p re c r m I d a a d
Pr m o i g t e S i n i c De e o m e t i i a o tn h ce tf v l p i n n Ch n
相 似性 又具有 明显 的差 异性 , 它们在 经 济 改革 、 对 经济模 式 、 发展 绩效 等 方面 的比较 , 别是 对印度 经济发 特
展 的深入研 究 , 够为 中国的科 学发展提 供 借 鉴与 参考 。 能 关键 词 : 中国 ; 印度 ; 济发展 ; 示 经 启
中图分 类号 : 1 F2 文献 标 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6 3— 7 2 2 0 ) 3— 0 0— 5 17 8 7 (0 8 0 0 5 0
—Hale Waihona Puke —Th m pa io e we n Chi s nd I i n e Co rs n b t e ne e a nd a
Ec no i v l pm e n t lg e m e s o m c De e o nta d Is En i ht n nt
YU J n — u i g— h a

印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我国的启示

印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我国的启示

印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印度自20世纪90年代实行经济改革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经济社会问题,如人口问题、贫困和失业、生态环境恶化、制造业落后、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外商投资少、财政赤字问题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局动乱、落后的文化习惯、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阻碍等等。

总结借鉴印度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教训,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印度;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原因;启示从上世纪90年代起,经过一系列经济改革,印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改革以来的印度经济一直处于持续、快速的增长阶段,平均年增长率从1950—1980年“印度式增长”阶段的3.15%上升到1980—2002年的6.10%,并再上升到2002—2007年的8.15%;印度的人均GDP也从2002年的507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965美元。

截至到2008年,印度GDP已近1.16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已达3110亿美元。

因此,有关专家预计,到2050年印度将会成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印度经济的飞速发展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印度经济进一步持续增长。

一、印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1、人口问题人口众多始终是印度社会的一大问题。

虽然印度从1952年起就开始实行节制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在发展中国家中起步最早,但人口增长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目前印度人口仅次于我国,并有迅速超越我国人口总数的趋势。

印度人口众多但平均寿命较低。

同时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性多于女性,这与印度落后的社会观念有极大关系。

不加节制的人口增长及较低的人口质量对印度的发展极为不利。

2、贫困和失业自印度独立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有了较大增长,劳动人民的生活也相应地有某种程度的提高。

但是,印度经济发展的利益却主要为上层富有阶级所攫取,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异常严重,财富主要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而贫苦的劳动人民为改革付出了代价却并未得到什么好处。

印度产业结构变化对我国的启示

印度产业结构变化对我国的启示

等发达 国家 , 再是发展 中新 型市场经 济 有 不同于世界上大部分 国家的资源禀赋 , 产 品相对成 熟、 不 技术 相对稳 定, 争的着 竞
能支 国家 。因此 , 印度产业 结构似 乎相 对于其 再加上 因特 网技 术的发展为 其提供 了历 力 点不是价格就是生产 成本完成后 , 务业所 有语言优势 ,因为它是个讲英语的 国家; 年来 , 服 房地产 、 汽车、 金融保险业等服务性
占比重不仅会超过农业, 而且还会超过工 二是与世界上大部分讲英语的 国家相 比, 行业多次 出现爆发性增 长, 这些得到快速 业而成为国 民经济中 占比最高的产业 。
构 优 化 的 占 比要 远远 高 于 中 国 。

型 , 业 占 C P的 比重会 迅速 下 降 , 工 农 D 而

中国与印度产业结构对 比分析
业 占 G P的比重则会稳步上升 :随着 经 D
中图分类号 :4 7 文献标识码: F2 A

工 农 D 由 图 1可 知 ,0 1 0 6年 印 度 第 济 起 飞 , 业 化走 向深 化 , 业 占 C P的 2 0  ̄2 0
他新兴市场经济 国家而言更加先进 。 对比 史性机遇 。由此可见 , 印度的发展也是利 撑 企业参与 竞争的都是在 技术上 处于领
于 印度 , 按照钱纳 里 的理论 , 乎我 国应 用 其比较优势建立其 竞争优势 。 似
先优势 的企业 。 支柱产业要提 高整 体的技
术 研发 能力 , 延长 其市场生命 周期 , 强 增 4 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 、
服 务业 所 占比重就 已经超 过 了农 业和 工 的工业化 国家, 或者说它的经济结构相对 发展技术密集型、 人力资本密集型和知识 业。 印度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似 的国家 于其他新兴市场经济 国家而言更加先进 , 密集型服务业。 与

印度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印度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作者简介t 余时飞,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讲师, 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 研
2o第期辛 o年 6 怕 1
f 3 3 耗
产的股 票化 、证 券化程度 是中国 的8 。因此 ,印度 来 。不仅 卡耐基 基金会这样 ,其他很多基金会也都是 倍 在配置和调动资源 、利用现有资产和财富发展 经济方 如此 。 面的能 力比中国强很多。 印度 商业银行 贷款 中 ,国有企业贷款只 占3 % , 5 近 几年 印 度股 市 的年 增 长 率连 续 达 到 了5 %以 0
上 ,很多基金 的资金 已经转向印度的股 票市场 、私募
私人贷款高达6 %,商业银行 的呆坏账 比率一直 保持 股权基金 、风 险投 资基金。里昂证券本来非常关注中 5
在1 % 0 左右 。中国银行贷 款方向刚好相反 ,7 %贷给 国 ,但现在 它相 当一部分注意力转移到了印度 ,他们 0 国有企业 ,只有3 %贷给私人 ,商业银行呆坏账 比率 无法把注 意力大量集中在中国 ,因为中国证券业投资 0
市场上交 易的内容是看得见 的商品 ,这种市场 的发展 人的私 营经济部 门 ,适度的经济增 长速度 ,从而逐渐 对 于法制架构和 信息 架构的 要求相 对较低 。但 是发展 形成具有印度特色的经济增长方式 。 、
更高端的服务业 ,没有相应 的法 治架构和信 息架构是 息很少 ,那 么人们 从事这种岛端服 务业交 易的风 险太
的印度经济增 长方式; 面对 出 口和 国内消 费需求下降及 全球 经济危机的全 面冲击,全面考察印度模 式 的特点对我 国宏观经 济政 策的制 定具有重 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制度 资本 金融市场化 私 营经济
中图分类号 :F 1 12
文献标识码 :A

印度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

印度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

印度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全球制造业竞争愈发激烈,各国制造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尤其是自2000年以来,印度制造业经历了一次腾飞之路,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一股新势力。

本文就印度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一、印度制造业的发展情况1.1 印度制造业的现状印度作为亚洲国家,制造业一直是其经济的支柱,同时也是创造了大批就业机会。

根据印度政府统计数据,印度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为17%,且仍在快速发展中。

近年来,印度官方积极制定并推行关于制造业的政策措施,推进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

2020年11月,印度政府发布了《全球制造业2020》报告,该报告显示,印度制造业的排名已经从2018年的16位上升到2020年的11位,其中,五金、化工、医疗器械等行业表现尤为突出。

1.2 印度制造业的优势印度制造业的优势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优势:印度拥有人口众多、教育水平较高、工资水平较低的劳动力资源,能够为制造业提供充足的人力支持;(2)资源优势:印度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和农业资源,可为制造业提供充足的能源和原材料支持;(3)政府支持:印度政府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积极推进政策落实,为制造业提供了一定的市场支持和红利鼓励;(4)地理位置优势:印度与中东、欧洲等地相连通,具有发展出口贸易的天然优势。

二、印度制造业的发展趋势2.1 智能制造成发展新亮点印度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推动智能制造,以提高制造业的效率和准确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2.2 跨界整合促进产业升级印度制造业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跨界整合,以推动产业升级。

跨界整合能够将不同行业优势资源进行整合,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产业格局的协同和竞争力。

2.3 本土供应链的构建加快印度政府近年来不断推出政策措施,以加快本土产业链的构建和提高制造业的跨区域联动。

印度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启示

印度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启示
环 境 良好 等 比较 优 势。 在 分 析 印度 经 济发 展 模 式 基 础 上 , 结合我国的实 际情 况 . 本 文从 优 化 人 口结 构 、 提 高政 府 治理 能 力 、 加 大 具 有 战 略 意 义 的 基 础 设 施 投 资 、切 实缩 小 贫 富 差 距 等 方 面 对我 国 中 长期 发 展 战略 的
义 倾 向 对 经济 发 展 产 生 较 大 的 负 面影 响 ,有 利 于 国 民经 济 中长 期 发 展 的政 策 往 往 因 为短 期 利 益 的 损 失 而难 以 推行 .政 策 的失 误 和倒 退 现 象
露 出经 济 结 构 和 体 制机 制 方 面 的 问 题 . 但 中 长 期 印 度 仍 在 人 口结 构 、 高 科技产业发展 、 国 际 政 治环 境 等 方 面 具 有 较 强 的 比 较 优 势 , 这 些 都值 得
国 内市 场 相 对 狭 小 , 消 费对 经 济 增 长 拉 动 能 力 不 足 , 投 资 对 经 济 增 长 的
我 们 在 发 展 路 径 选 择 和政 策 制 定 时 加 以 借 鉴 。


印度 经 济 发 展 的基 本 情 况
严 重 。印度 基 层 行 政 机构 官僚 色 彩 浓 厚 , 严 重 制 约 了 中小 企 业 的发 展 活 力, 根 据 世 界银 行 各 国商 业 环 境报 告 , 印 度执 行 商业 合 同所 需 的手 续 数 量 、企 业 注册 登 记 成 本 、设 立 企 业 所 需 的 时 间 都排 在 世界 主 要 国 家 前
际 金 融 危 机 中 暴 露 出制 约 经 济 中长 期 发 展 的 矛 盾 和 问 题 值 得 相 互 借
鉴。
( 二) 财 政 支 出偏 向市 场 补 贴 。 基础 设 施 建 设 投 资 有 待 加 强

印度经济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印度经济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国 际 上 有 评 论 认 为 它 最 终 会 超 越 中 国 ,成 为 名 列 前 茅 的世 界 经 济 大 国 。 印 度 之 所 以 能 取 得 上 述 经 济 发 展 成 就 ,根 本 原 因 在 于 它 能 够 利 用 自身 的 比 较 优势 , 定 正 确 的经 济发展 战 略 , 而促使 经济 制 从
度经 济增 长 率维 持 在 8 %左 右 , 蓄 率 大 约 2 % , 储 9 投 资率 达到 3%, 货膨 胀 率保 持 在 5 以下 , 1 通 % 而 目前 的 外 汇储 备 已达 1 5 0亿 美 元 [。 度 私 营 企 4 1 印 ]
业 近年来 纷纷 采用 新技 术 降低劳 动成 本。并 积极 参与全 球高 端产 品 的生产 活动, 工业 企业 生产 率
的 经 济 体 制 进 行 调 整 ,其 全 面 深 入 的 改 革 则 始 于
19 9 1年 , 革 的 目标 是 逐 步 实 现 经 济 自 由化 , 而 改 进
推 进 国 民经 济 的 现Fra bibliotek代 化 。 中 印 两 国 具 有 较 多 的相 似 之 处 。人 口规 模 能
大 幅 提 高 。 务 业 继 续 得 到 高 速 发 展 。 0 5年 , 服 20 印 度 G P超 过 80 0亿 美 元 , 次 于 美 、 、 、 、 D 0 仅 日 德 中
英 、 、 大 利 和 加 拿 大 , 居 世 界 第 9位 ; 按 购 法 意 跃 若
与 中国相 提并论 的国家 只有 印度 ,世 界 上 只有 这
两 个 国 家 人 口超 过 1 O亿 。 在 文 化 传 统 上 , 国 都 两 是 世 界 著 名 的 文 明古 国 ,近 代 都 曾经 沦 为 殖 民 地

印度产业结构调整及对我国的启示

印度产业结构调整及对我国的启示
兴产业 发展迅 速 , 许多工业 品及工业技 术 已经成 功
进入 国际市场 , 制药 、 汽 车有 着非 常雄 厚的竞争力 。 在某些尖端 的高科 技领域 ,印度也开始 崭露头 角 ,
收 稿 日期 : 2 01 3 — 0 4 — 2 4
2 0 1 0年实 现旅游 收入 8 0多亿美元 ,尽 管远逊于 中 国, 甚至 落后于 马来 西亚 、 泰国, 但 随着其 国内政治
现 印度 产 业结 构调 整 的独特 之 处 。其 次指 出 了印度 产 业 结构 中存 在 的 系列 问题 ; 最后 就 印度 产业 结 构
调 整过程 中的经验 给 出了对 中国产 业发展 的 若干 启 示。
关键 词 : 印度 ; 产业 结构 调整 ; 启示
中图 分类 号 : F 2 6 9 . 3 5 1 : F 2 6 9 . 2 4
文献 标识 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0 . i s s n . 1 6 7 3 — 0 9 6 8 . 2 0 1 3 . 0 6 . 0 0 4
作为 世界 四大文 明古 国之一 的印度 , 既是一个 历史 文化 沉淀 深厚 的 国家 ,又是 一个不 断 向工业
2 0 1 3年 第 6期 ( 总第 1 9 6期 )
山 东 纺 织经 济
印度产业结构调整及对我国的启示
蔡业新 I ,田贵 贤 2
( 1成都 大 学

四川 成都 6 1 0 1 0 6 ; 2聊城 大 学 东 昌学 院
山 东聊 城 2 5 2 0 0 0 )
要: 印度 自独 立 以 来 , 其 产 业结 构 的发展 独 具 特 色。本 文从 印度 经济发 展 的现 状 入 手 , 从 中发

中印经济发展比较与启示

中印经济发展比较与启示

潜力与前景
印度经济增长潜力较大,未来有望继续保 持快速增长。
中印两国贸易总量比较
贸易规模
中国与印度的贸易总量相对较小,但近年来呈增长趋势。
贸易结构
中印贸易以中间品为主,中国从印度进口原材料和初级产品, 向印度出口加工制成品。
贸易平衡
中国对印度存在贸易顺差,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较大。
04
中印经济发展的启示与建 议
中印两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
01
02
03
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 训
坚持改革开放,充分利 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 种资源,拓展经济发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空间;
发挥人口和劳动力资源 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
业转移;
中印两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
注重技术创新和产 业升级,提高国际 竞争力;
印度经济发展的经 验教训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 略,实现经济发展 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
中印两国经济发展趋势
01
中国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 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
02
印度经济发展趋势
03
印度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中印两国经济发展趋势
印度将加强服务业发展,特别是在 业务流程外包和呼叫中心等领域。
VS
印度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社会稳定和治安问题较为突出,影响投资环 境;
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创新机制有待完善。
中印两国经济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中国经济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 级;
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人才培养,提 高核心竞争力;
中印两国经济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印度经济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世界经济在不断发展与变革。

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像是纽带将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经济模式。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多元化的经济体系以前的经济体系是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全球化的浪潮将不同国家及地区的经济体系联系在一起。

今天,拥有崛起经济体势力的国家增加了不少,中国、印度、巴西等经济体的增长势头迅速,逐渐形成新的经济主体。

与此同时,英国退欧、特朗普上台等事件也在使西方经济体系产生了巨大变革。

对于我国而言,这就需要我们主动加入这个多元化的经济体系,深入参与到全球经济竞争中,推进以开放换发展的步伐。

充分发挥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关键位置,积极谋求进口替代,推动消费升级,加快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中非合作等等,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二、数字化给经济带来颠覆性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迅速发展,也在给世界带来了非常大的经济变革。

传统行业正在发生巨大的颠覆,电商、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在吸纳劳动力、创造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字化对于我国也应该有所启示。

在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基础之上,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大力发展新产业。

通过创新加升级,进一步提高其在全球科技价值链中的地位,助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落实全球气候联盟协议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工业化的加速,世界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环境损害不断加深,这就需要各国展开更紧密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落实全球气候联盟协议,推动各国在环保方面的合作,建立更为完善的国际环保合法机制,促进全球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也是我国需要面对的问题。

四、推动“无人经济”的发展“无人经济”是一种以无人技术为核心的经济形态,能够有效地解决温室行业、农业等领域的人力短缺问题,快速提升效率。

我国应该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培育、技术攻关三大手段,推进无人经济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印度产业结构调整及对我国的启示

印度产业结构调整及对我国的启示
与 产业结 构调 整 伴 随 的 是 演 变 规 律 的显 现 。 经 济学界 对 它 的基 本 走 向作 出 了 自己 的判 断 , 英
国经 济 学 家配 第 ・克 拉 克研 究 认 为 , 随 着 经 济 的
发展, 就业 人 口在 一 二 三 产业 中 所 占的 比重 会 发 生变 动 。首 先第 一产 业 国 民收 入 和劳 动 力所 占 的 相对 比重从 逐 渐 下 降 , 当人 均 国 民收 入 有 了 进 一

产 中各个 领 域 部 门协 调 发 展 , 达 到产 业 结 构 与 资 源需求 结构 、 供给 结构 、 技 术 结构 相 适应 的最 佳 状 态 。其 基本 原理包 括 : ( 1 ) 产 业 结 构调 整 是产 业 结 构不 断趋于 合理 、 不 断升 级 的过 程 , 因此产 业 结 构 与社 会各 种 资 源 的 调 配 不是 静 态 的 , 而 是 一 个 动
多 的还 是 吸 取 它 的教 训 。 关键词 : 印度 ; 产业结构 ; 结 构调 整
中 图分 类 号 : F 1 3 / 1 7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5 -6 3 7 8 ( 2 0 1 3 ) O 3 一o O 4 6 一O 4
印度不 单 是 一 个 悠 久 的文 明古 国 , 同 时 也 是
Ma y . 20 1 3
Vo 1 . 3 8 NO. 3
印度产 业 结 构 调 整 及 对我 国 的启示
杨 少亮
( 河北大学 经济学院, 河北 保定 0 7 1 0 0 2 )
摘 要 : 印度 自 2 0 世纪 9 O年 代 经 济 改 革 以 来 , 通 过 对 产 业 结 构 的 不 断调 整 , 形 成 了 以稳 定 农 业 , 发 展 工业 和 第 三 产 业 的 自

印度经济的发展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印度经济的发展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业 , 其是 制 造业还 不够 发达 的 时候 , 尤 服务 业 却 一路 领
先。
印度服务业的发展 , 先是 由于信 息技 术 服务业 的 首
持续高增长 。印度政府在 2 O世纪 8 0年代 中后期就 开始 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 , 并通 过积 极 的信 息产 业 政策 给予 扶持 , 再加上其人 才 、 技术 和语言 方 面得天独 厚 的优 势 ,
按照各 国经济 发展 的普遍 规律 , 是开 始 以农 业为 总 主, 然后逐步实现工业 化 , 在这 个过 程 中 , 务业 会壮 大 服
印度是印度共和 国的简称 , 位于亚洲南部 , 是南 亚次
大陆最大的国家 , 世界最悠久 的文明古 国之 一 , 有丰富 具
的文化遗产和 旅游 资源 。国土 面积 约 2 8万 平 方公 里 , 9 列世界第七位 。近些年 印度经济也如 同它 绚丽 的民族文 化一样 正走 向欣 欣 向荣 。根 据 I MF公 布 的数 据 显 示 , 21 00年印度的 G P总 量 为 14 D . 3万 亿 美元 , 居世 界 第 十

印度经济 的发 展特点
该产业的发展相 当迅速 。20-20 年 印度信 息技术服 04 05 务业 的增长率超 过 3% , 3 产值达 25 美元 。印度 信息 8亿
技术服务业 的发达不但 直接 对 G P的增长 做 出 了突 出 D 贡献 , 同时其 出 口也 已成为外 汇收 入 的重要 来 源。2 1 00 年 印度 软件和 信 息服务 行 业 的产值 已经 高 达 6 0亿 美 0
度经济发展 的巨大 潜力 , 印度 正如 同盘踞 在南 亚次 大 陆 的雄狮一样 蓄势待 发。 因此 , 本文 通过研 究 印度经 济 的 发展特点 , 探寻其快速发 展的重要原因 , 希望对 中 国的经 济发展有所启 示。

中国与印度:关于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分析和思考

中国与印度:关于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分析和思考

大公营经济范围,并在印度经济中占领了 “ 制高点” 。到 目 前为止 ,印度共实行 了十个 “ 五年计 划” 。另外 ,由于印度长期实行联邦制,各邦选择发展模式 自由度很大,像喀拉拉邦 、西孟加拉
邦等地 共产 党长期 执政 ,奉行 “ 共产 主义发 展道路 ” ,就 更难说 是 “ 资本 主义 ” 了。 印度经 济学家 兼经济 决策者 、现 任印度 政府 总理曼 ・ 亨 ・ 摩 辛格 M n oa ig 道 :“ am hnS h写 n 印 度采取 计划 性发展 建设是 为 了加快工 业增长 ,最有 效地 利用 稀少 的资源 ,保证 经 济平 衡 发展 。 ” 以尼赫 鲁 为首 的独 立 自主的 印度领 导 人 十分 珍 惜 国家 的有 限 资源 而 把 它用 到 经 济 发展 的刀 刃上 去 。独 立后 的 印度 一开 始便 以 “ 混合 经 济 ” 著称 :政 府集 中精 力 发展 国营 工业 ,已经 存 在 的 私
业的改造、急风暴雨式的土地改革运动 , 建立起高度计划性的社会主义工农业基础。之后仅用了 七、八年时间便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农村集地化。中国的工业化模式也基本上是采取了前苏联的
斯大林模 式 :即优 先发展 重工业 ,利 用工农 业产 品的剪 刀差从 农业那 里汲 取工业 化 资金 。 由于全 国人 民 的共 同努力 ,从 15 9 3年开始 实 施 的第 一个 五 年计 划 提 前顺 利 完成 。第 一个 五 年计划 取得 了举世 瞩 目的成就 ,为 中国 的社 会 主义的工业 化 打下 了坚实基 础 ,基 本形 成 了我 国高
发展 方式有 两大缺点 :一是受官僚 主义控 制、由不懂经济规律 的政客 瞎指挥 ,使 企业丧失 了独 立性和 自主性 ,二是 “ 一条腿走路 ”遏制 了私有 经济发展 ,使私 人积极 性不 能得 到有 效发 挥。 因此 ,二 十

印度经济的转型及其对中国的启迪

印度经济的转型及其对中国的启迪


印度经 济转 型 的历程 及 其特征
印度 位 于 南 亚 次 大 陆 ,9 7年 8月 独 立 后 . 14 即 开始 致力 于 发 展 民族 经 济 , 积 极 参 加 有 关 G T 并 AI 的谈判 , G I 的 2 是 A T 3个 创 始缔 约 国 之 一 。 但是 , 印度在加 ^ G I 之后 , 没有 按照 G I 所主 张 的 A T 并 A T
收 稿 日期 :020 .8 2 0 .10 作 者 简 舟 : 常 螭 . 京 师 范 大 学 商 学 院 尉 教 授 .10 7 马 南 209 。
外 贸等 方 面 的 指 导 作 用 还 相 当 强 , 是 部 分 实 施 只
G I 的缔 约要求 , 图通 过有 条件 的开放 实现 较快 A T 试
征是 部分 实 施 G I 的缔 约 要求 , A T 谋求 在 有 条 件 的
对 外开放 中实 现 较快 的经济 发 展。 16 96年 3月 , 由于 国 内外 经 济 政 治 形 势 严 峻 . 特 别是其 按照 G I 的缔 约 要求 , 降低关 税 、 放 A T 在 开 市 场 、 松进 出 口和外 汇管 制等 方面 的进展 不大 , 放 使 得 其他缔 约方 颇 有 微 词 。 因此 , 度 政 府决 定 暂 停 印 执行 五年计 划 , 行 年度 计 划 , 16 改 到 9 9年 再 接 着 执 行 新 的五 年 计 划 。 随后 , 16 从 9 9年 至 8 0年 代 末 所 实行的第 四个 到第 七 个 五 年 计 划 中 , 印度虽 然形 成 了社会 市场经 济机 制 , 政 府对 于财政 、 收 、 融 、 但 税 金
维普资讯
世 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 02年 第 3期

印度模式对我国吸引外资的启示

印度模式对我国吸引外资的启示

印度模式对我国吸引外资的启示作者:黄祖宇来源:《商品与质量·消费视点》2013年第05期摘要:本文在简要的介绍了印度的经济发展历史及当前印度经济的发展状况,并分别查阅、分析了中印两国吸引利用外资的情况以及两国吸引外资的优劣势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印度的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经济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启示,以及对我国吸引、利用外资的启迪与警醒。

关键词:印度经济发展模式;吸引外资;优劣势评价;启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上取得的巨大进步,使这个世界人口总数位居第二的新兴市场国家开始聚焦了世界好奇与探求的目光。

今年刚“荣升”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近年来虽在经济总量及经济增长速度上双双领先于印度,但毫无疑问,在很多方面我们离这个邻居还是有着差距的。

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两大新兴经济体在经济上做个对比,通过对双方在吸引外资等方面优劣势的分析,来探讨我国从“印度模式”中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和警醒。

一、中印两国利用FDI规模比较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最具FDI引力的发展中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年均GDP增长率超过8%。

中国自1992年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以来,一直是吸引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印度自1991年开始经济改革至今,其年均GDP增长率达6.1%,最近两年其增长率也高于7%,这一经济增长率已非常接近中国的水平。

虽然印度同样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利用外资的政策措施,明显加快了利用FDI的步伐,但在绝对数量上,中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额接近印度的10倍。

从表1中可以看出,印度实施经济改革之后,FDI流入量无论在相对规模还是绝对规模上均远远小于中国FDI流入量,可以说从整体上中国在吸引外资效果上优于印度;同时中国的FDI/GDP,这个相对规模指标呈现下降趋势,FDI/GDP在1994年达到最高峰6.2242%,2009年只有1.8339%;而印度则呈现上升势,FDI/GDP由1992年的最低谷0.087%上升到2007年的2.0642%,这一数值已经接近中国。

从印度经济发展看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从印度经济发展看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FUJIAN FINANC 福建财经观察金融从印度经济发展看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收稿日期:2020-12-04作者简介:苏乃芳(1985-),女,北京人,统计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作者所在单位无关。

①除特别说明外,文中数据均来源于世界银行WDI 数据库。

□苏乃芳(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北京100080)摘要:2020年11月27日印度公布第三季度GDP 增长率为-7.5%,继第二季度-23.9%的负增长之后持续衰退,这也是印度自独立以来首次陷入经济衰退。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印度经济造成了较大冲击,但经济结构不完善、增长模式依赖人口红利是印度经济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

文章回顾印度经济的发展历程,分析其经济增长的成因和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印度发展模式对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启示。

关键词:印度;人口红利;新冠肺炎疫情;新发展格局中图分类号:F1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40( 2020) 12-0003-06一、印度经济发展情况近年来印度经济飞速发展,成为金砖五国中增长势头保持强劲的国家之一,引起了广泛关注。

自1950年独立以来,印度经济发展经历了 几个重要历程。

1950-1980年,印度实行以计 划为主的混合经济体制。

这种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但逐渐遇到瓶 颈,经济增长率大幅波动。

1981-1990年,印度逐步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保持稳步增长。

1991年,拉奥政府发起了全面的经济改 革,印度逐渐由公有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向以私营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过渡,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时期①。

1990年以来,印度经济高速发展,GDP 增长率年均达到6.6%,部分年份达到7%以上,2010年更是突破了 10%。

从整体看,自改革以来印度GDP 增长率呈现上升的趋势, 增长率大幅高于1990年以前的水平(文富德,福建金融2020年第12期03福建F U JIAN FINANCE 金融财经观察2014~2017年,印度经济增长率逐渐超过中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印度与中国作为两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都经历了辉煌的古代文明,屈辱的殖民掠夺和独立自主的发展时期。

也都是正在崛起的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这两个国家都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都正在奋力追赶着工业化、现代化的国家。

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度的经济发展走了一条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又不同于中国的道路,其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研究其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大有益处。

一、印度经济现状(一)印度的国内经济现状印度人口负担沉重、产业结构不平衡、有巨额的财政赤字、悬殊的贫富差距、落后的基础设施、居高不下的银行不良资产以及国内的宗教矛盾等实际问题。

三大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可以更鲜明地阐释印度的国内经济现状。

第一产业现状:科技兴农仍任重道远。

印度农业生产率仍然很低,相关资料显示,印度每公顷1.7吨的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与2.6吨的世界水平和5吨多的发达国家水平相差甚远。

开垦荒地、选育良种、改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设施网增加灌溉面积、保证电力供给、提高粮食加工储藏能力、完善粮食市场流通环节,是印度农业发展面临的长期现实问题。

第二产业现状:新兴工业协调不足。

目前,印度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工业体系,能源工业亦发展迅速,尤其制药、汽车等领域发展前景更好,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强大。

然而,印度电力供应仍很紧张,此外,以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为主的印度轻工业随着其整个工业格局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正逐渐让位于化学、机械电子等新兴产业,而这些新型工业发展中,明显没有良好的协调发展氛围,这俨然已经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的较大阻碍。

第三产业现状:印度经济增长的关键。

与第一、第二产业相比,印度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是相对乐观的,而且其优势也逐渐展现出来。

印度拥有良好教育的工人、信息技术及英语语言优势,这为服务业的快速高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服务业势必会为印度软件、商务处理外包等IT服务业提供有力支持,进而有效促进其金融市场和旅游业的繁荣。

(二)印度对外贸易状况1.对外贸易优势。

印度是仅次于我国的人口大国,人力资源丰富,高素质人才丰富,正处于人口红利期,未来劳动人口多。

印度广阔的国土大多位于高温多雨的热带与亚热带,适宜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耕地面积为世界第二。

约7500km的海岸线支持了印度渔业的发展。

矿产资源丰富。

森林覆盖率为国土面积的30%。

旅游资源巨大。

印度占据重要的的战略位臵。

内陆过境部分既是文明发源地,又是北方国家通往印度洋的门户。

2.对外贸易政策。

独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印度采取进口替代战略,也称“内向发展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实行出口导向型外贸政策(贸易赤字问题),也就是出口替代战略,刺激出口。

3.对外贸易规模。

外贸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外贸总额不断增加。

2008—2009年度的贸易总额是1990—1991年度的11.58倍,是2000—2001年度的5.14倍。

2008—2009年度,商品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2.37%。

对外贸易依存度逐步提升,对外贸易对印度GDP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008—2009年度,商品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2.37%4.对外贸易结构。

服务贸易是印度最大的外汇储备增加源泉,2010年印度在全球服务出口领域位居第十,软件行业是服务出口的第一大产业,是印度服务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

货物贸易主要出口商品是矿产品、贵金属及制品和贱金属及制品;主要进口商品是矿产品、贵金属及制品和机电产,2010年印度成为全球第20大货物出口国。

二、中国与印度经济比较同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与印度,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很多相似与相异之处。

50年前,两国都是比较的落后的农业国家,进入21世纪初,两国都取了长足进步,都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有了根本的变化。

(一)经济发展模式比较1.中国(世界工厂):中国当年学的是东亚“四小”模式,通过引进外资,建立强大的、能给为数众多的农业人口提供工作的工业部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粗放式增长。

因此,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中,工业在GDP中的比重逐年上升。

中国正成为“世界的工厂”。

2.印度(世界办公室):印度与中国相反,它重视的是服务业。

印度的服务行业在GDP占50%以上,而工业和农业则分别只占26%和22.8%。

印度想成为“世界办公室”。

印度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劳动起家的发展中国家,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的全球化是以制造业打头阵的全球化“第一波”,那么,21世纪初期将迎来以服务业打头阵的全球化的“第二波”。

中国在“第一波”中占尽优势,印度则在“第二波”中显示出对中国的压倒优势。

例如,2003年有2万美国人的税表财会统计是在印度完成的。

2004年有20万个税表被送到印度作财会统计。

印度之所以走了一条与中国不同的道路,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印度对外开放时间较晚,直到1991年才真正开放,而此时与开放初的中国大不一样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初露端倪。

二是印度精英教育为印度培养大量的科技人才。

印度虽然文盲的比例较高,但它却是一个人才大国。

印度政府对高等教育非常重视,从而确立了它世界第二人才大国的地位。

印度的大学为印度培养了数量仅次于美国的讲英语的科技人才库。

依靠这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印度的高科技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目前,美、英等国科技人才中印度人的比例相当高。

三是印度糟糕的基础设施对发展工业起了阻碍作用。

印度公路、铁路、港口、航空、通讯发展滞后,问题重重;印度的电力供应不足,国内能源分布不均,印度贮藏的石油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煤大多分布在东南部,运输压力大。

四是印度可耕地面积世界第二,灌溉面积则高居世界之首。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如中国紧迫。

(二)对外经济战略比较1.印度:在对外贸易政策上,印度从独立至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的是“进口替代型”政策以保护和发展民族产业,与外界的联系不密切;至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促进”并重的贸易政策;从90年代开始,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印度开始实行“出口导向型”的对外贸易政策。

由于印度长期实行保护国内市场的内向型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对国内市场实行高度保护(由于频繁实施反倾销调查,2001年印度被世界银行认定为贸易壁垒最严重的国家),导致印度进出口贸易发展缓慢,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外贸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也很低,最终影响了印度经济发展速度。

2.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就致力于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在东南沿海实行了外向型经济。

2004年,印度的双向贸易总额只有1500亿美元,在全球贸易总额中年份额不到1%,而到2003年,中国在世界出口中所占份额是5.8%,在世界进口中所占份额是5.3%。

2004年,双向贸易增长36%,中国超过日本成为第三大贸易国,仅次于美国与德国。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贸易额与GDP之增长70%以上。

而印度的贸易额与GDP之比只增长23%。

在吸引外资方面,与印度相比,中国在股权、投资领域、税收等方面政策优惠得多。

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比印度相对要大一些。

印度由于民族、教派矛盾复杂、政局动荡、议会反对党力量强大、非政府组织影响大,制约了政府的利用外资政策。

目前,印度的外资政策发生了一些变化。

20世纪90年代,印度曾严格限制外资进入,而现在,印度政府加大了吸引外商投资的力度。

印度仿照中国,采取一系列优惠措施,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约20个经济特区,招商引资。

近年来,有一些跨国企业工厂转移到了印度,印度成为了不少大公司的研发中心。

印度的人才和法律制度优势得到了凸现。

三、印度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中印同是两个发展中大国,两个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近代都遭受了殖民掠夺和压迫,印度独立和中国建国以来都经历了50多年的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在发展的初期都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但在80年代以后逐步走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中国的发展模式是劳动密集型、以制造业为主导的模式。

印度的发展模式是知识密集型、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模式。

印度的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既有反面的又有正面的。

1.对于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经济发展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需求的拉动,要极大地提高国内需求,就要解决大量中低收入阶层的就业问题,尤其要解决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以提高广大人民的收入水平,从而拉动国内经济快速增长。

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是发展中大国的必经之路。

过早地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不利于吸纳大量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不利于动员全社会参与到经济发展中来。

印度大量的贫困人口和城市贫民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这是印度发展模式的反面启示。

中国应逐步转变制造业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发展模式,把依靠投资和出口实现经济总量的增长转变为依靠国内需求和消费实现增长的模式。

2.印度发展模式的成功在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过渡和升级衔接得很好,使第三产业自始至终处于良性发展的状态,其占GDP的比重历来高于第二产业,实现了第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而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其占GDP的比重没有超过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内部结构的转换和升级还不明显,第三产业主要是靠传统服务业的拉动,尤其是对外贸易的拉动。

金融、保险、商务、软件信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作用还没有出现,而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已达到70%,这种模式一方面给制造业的发展带来很大风险,现阶段不断出现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贸易壁垒已经预示着风险。

要尽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第三产业内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

3.印度的产业发展是逆向发展。

印度以信息软件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在第二产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跨越,打破了没有工业的发展,服务业就发展不起来的一般规律。

中国的服务业发展已经滞后,中国需要加快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以信息产业改造传统工业和制造业,实现工业结构的全面升级。

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并不具备印度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中国信息产业的主要市场在国内,不在国外,应首先抢占国内市场先机。

中国巨大的制造业给信息技术产业带来了发展的空间,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巨大的计算机及软件市场需求,快速发展的交通通信基础设施,都为IT产业带来了巨大的需求。

包括印度在内的国际一流信息技术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就是看到了在中国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巨大市场潜力。

4.印度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是在开放的条件下,大量利用国际上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利用与大型跨国公司合作的机会,与本国高技术人力资源相结合,充分实现了优势互补,强化了其竞争优势,实现了软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借鉴印度的的成功经验,中国的软件与信息产业一定要走开放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