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精神哲学感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精神哲学》这本书由刘晓东所著,是一本与儿童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哲学类著作,因为是儿童哲学类研究著述,所以书的行文风格给我的感觉很特别,书中旁征博引了大量包括诗歌在内的各类文艺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来透视儿童精神内在的本质。
从作者的整部著作的论述中,我能够体验到一种经验性的共鸣,认为这种共鸣在人的生命中都会或明或暗地出现,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
惯性思维中,能被称之为“精神”的一定是成人的思维和意识行为表现,从没想过小小的孩童世界里也会有可以被冠以“精神”的举动?儿童有何“精神”?儿童的精神又是什么呢?书的最后几个章节用了太多生动的事例来帮助读者认识儿童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对当下成人精神世界的影响,那就是:儿童是成人之师,是成人社会的救赎者。
儿童不仅仅是人从童年过渡到成年的一个时间段。
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所具有的品质,仍旧保存在众多成年人的内心。
该书作者让我们知道,只要我们还愿意留一方空间,停下脚步倾听一下孩子们的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儿童”的思考仍旧滋养着我们的内心,他们会时时提醒我们,这世界竟然还有那么多我们不曾知晓、不曾思考的问题。
我们会对天空、大地、生命、人的精神世界生发出各种各样儿童式问题,直至人类发展到今天。
推动我们进行研究探索的动力,是人类最基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而这一基本特点,最体现最明显的阶段在儿童时期。
中国伟大的哲学家老子就曾指出,成熟的有智慧圣人的精神状态是与儿童一致的,一个人到达人生智慧和真趣的极致,便是“复归于婴孩”,有一颗真诚、朴素的心。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往往认为儿童混沌初开,蒙昧无知,而成人有了人生的阅历,有强壮的体力,要比儿童复杂、成熟,在他的眼中,儿童只能是乞求成人的爱怜的宠物或附庸,从这一方面来看,当时老子的话真是有些惊世骇俗。
在现今社会里,我们呼吁成人要真正的进入儿童的生活,求认识儿童多彩生动的精神世界以建立一种科学的儿童观;我们呼吁成人能严肃的体会儿童精神世界的本体价值,认真考虑一下儿童是否能帮助你进一步领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我们呼吁成人能进一步研究儿童的精神世界,并通过这种研究找到反躬自省的新途径,找到深入研究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新思路;我们呼吁成人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按照儿童的本性实施儿童喜爱的并能有效促使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改变过去那种教育压迫儿童状况。
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每一个幼儿都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儿童精神哲学》没有众多哲学著作中晦涩僵硬的表达。
它以感受性的亲和的文字以及切合生命的实际,讲述了一种能让我们体验和经历的生命精神状态。
一个真正完善了的人是怀有一颗纯真的心,失却童心的人不可能使生命臻于完善,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认为幼儿具有神圣的本性,这种信念使福禄贝尔对童年所具有的无限价值充满敬意。
他说:“孩子就是我的老师,他们纯洁天真,无所做作!”
《儿童精神哲学》旨在呼吁成人能真正进入儿童的生活,去认识儿童生动多彩的精神世界,以建立一种科学的儿童观,按照儿童的本性实施儿童喜爱的并能有效促使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改变过去那种教育压迫儿童的状况。
本书以人类文化史为足点,以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为背景,以那些通常被视为幼稚无知的儿童的研究对象,将儿童空前地显在历史、文化、人群之中。
作者认为儿童是思想家,是历史之子,是“成人之父”,是成从这师。
我们再无理由小觑儿童。
对这本专著,可以说我是靠70%的功利阅读和30%的兴趣阅读完成的。
作者从儿童的道德、审美、梦想、精神现象的产生、发展与价值等几方面来论述。
那么,读以致用,要密切为课题服务,因此在享受作者酣畅淋漓的激情的同时,我试图找寻对课题关联的部分。
发现主要有两点:
一,生涯阅读的阶段论的启示
专著中专门谈到了儿童精神成长各种各样分类标准的阶段论,因此我在想生涯阅读的阶段论
也可以由此找到理论依据和参照条件。
二,生涯阅读的载体研究的帮助
对童话、神话、童谣对于帮助儿童心灵成长的论述在这专著中可谓精彩,而这也是我们生涯阅读中需要解决的,虽然我们知其然,但往往不知其所以然,这可能也是科研能增加人生阅历的厚度的一种体现吧。
而且,我还发现,周作人原来也是位生涯阅读的研究者。
当我们拥有一种创新的视角去解读世界的时候,世界会在我们眼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走进生动多彩的儿童精神世界——读《儿童精神哲学》有感
“一个真正完善了的人是怀有一颗真纯童心的,失却童心的人不可能使生命臻于完善”。
在本书的序言,便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让人眼前一亮。
的确,儿童有很多好的品质,他们毫无掩饰,不虚伪,不浮夸,这或许正是成人所缺乏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正如幼儿园的创始人、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所说的:孩子就是我的老师,他们纯洁天真、无所做作……我就像一个诚惶诚恐的学生一样向他们学习。
儿童时代是每个成人都必须经历的,研究儿童的世界不仅是对儿童的认识,也是对成人的认识,更是对过去文明历史的复演。
认识儿童生动多彩的精神世界,才能按照儿童的本性实施儿童喜爱的并能有效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改变教育压迫儿童的状况。
另外,研究儿童的精神世界,也能帮助我们领悟人生的意义和真谛,找到深入研究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新思路。
初读此书,我想大多数人会和我一样,往往会结合自己童年经历或者自己周围的一些儿童的表现去思考和探索。
本书从儿童的认识、道德、审美、梦想等方面去论述儿童的精神世界。
这本书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并不是认为儿童幼稚无知,而是作为具有圣人般的精神状态去分析,将儿童放置在历史、文化、社会之中观察和分析儿童的精神世界。
在作者看来,儿童是个了不起的哲学家,他们不断地追求智慧,探求未知世界的一切,他们对什么都好奇,对一切事物感到新鲜。
作者的这些观点,改变了我之前的儿童观,也让我对儿童的世界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儿童的精神成长
生物学的原因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也决定了人类个体具有漫长的童年期,在漫长的童年期中,游戏和教育成为对儿童影响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游戏使个体内在的精神潜能逐渐现实化,而教育则使外部文化逐渐内化为个体精神层面上的内容,游戏和教育分别从内外两方面促成个体精神的发育和成长。
说到这个方面,我想,我们现在的儿童教育是不合理的,似乎游戏是现阶段儿童所缺乏的。
由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导致人们的交流似乎不像以前那样多,这主要是居住空间的变迁所导致的。
在城市化水平较低的时候,人们的居住空间相对开放,见面机会较多,交流的机会也较多,那么儿童游戏的玩伴也就更多,也就意味着儿童能按照其发展规律愉快的游戏。
另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也使游戏的对象和环境缺乏,回想小时候在农村,可以去抓鱼、去抓螃蟹、去掏鸟窝、去山上采蘑菇,亲近自然的机会较多。
那时候游戏的环境也使十分充足的,而现在的游戏环境相对较少。
而且,现在普遍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儿童的课业负担加重,游戏时间减少,这对儿童的发展也使极为不利的。
人类个体近乎全开放的基因程序,使得人类个体的精神成长不只是像植物那样其基因信息在适当的环境下会自动展开,人类的精神成长既有一个由内向外表达的过程,又有一个由内向外的内化的过程。
这似乎暗示着,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很大的,儿童读物、影视作品、家庭环境、社会风气等等都影响着儿童精神的健康成长。
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
境有着重要意义,他影响着一代人的未来。
人类开放的基因编码系统也决定了儿童对双亲和其他成人以及文化环境的依赖性,儿童早期经验的获得,亲密感、安全感的获得都与双亲及其他成人和社会文化环境都有莫大的关系,而这些感觉、知觉、经验对儿童未来的发展、对其人格的完善都有重要作用。
儿童的发展与人类的遗传因素息息相关,也与社会文化环境密不可分,其发展阶段有快有慢,也有着发展的关键期,成人必须尊重其发展规律,不人为的加速其发展,在其发展稍微缓慢的时候也不应去加以干预(正常情况下),因为一些研究似乎表明,儿童发展的较慢速度也许有利于最后更大的进展,所以,我们在面对儿童的时候,应更多的了解儿童精神成长的每个阶段特征,更加尊重其发展规律。
二、儿童的认识
认识的本质就是适应,这被很多科学家所认同的,一切生命要生存和发展,他就必然通过自我调节和环境达成平衡,但这种平衡并没有脱离人类生物学上的属性,人的文化、人的认识等都有生物学上的前提与规定,他们离开生物学是不可理解的。
在本书中,作者将认识的进化史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生物感应的认识阶段,即微生物的认识;二是生物感应—行为适应的认识阶段,即植物与一般动物的认识;三是生物感应—行为适应—运算系统的认识阶段,即人的认识。
那么,从认识的进化史看来,儿童的认识只限于人所特有的认识形式。
由于认识阶段的不同,儿童使用的逻辑和成人是不一样的,第一是泛灵论,儿童会把很多成人看来没有生命和灵魂的东西看成有生命和意识的,比如,儿童看到成人破坏某种东西时,他会说:某某东西也会疼的,会把太阳和月亮等等东西当做有生命的,这些让我对儿童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是目的论,在儿童的世界里,总是会有很多“为什么”,但在成人看来,儿童的好多“为什么”是毫无意义的。
殊不知,这也是儿童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方式,是儿童发展需经历的阶段。
三是实在论,儿童只承认现实的东西;四是人为论,儿童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
透过以上这些对儿童精神世界的探索,我不禁想到一些事,一些父母在面对孩子积极的求知欲望时,不是耐心的解答(虽然有些很难解答),而是敷衍孩子或者骗孩子,更有甚者,回去责备孩子,我想,这些或许都源于对儿童的不了解,这些不了解,或许会对儿童的早期的认知产生消极影响,打击孩子积极探索世界的积极性,这或许会影响他的一生,因此,在面对孩子看似幼稚的问题,我们更应该做的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儿童的精神成长。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是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
从这个角度来说,儿童有其自己的哲学,每个人都有其自己的哲学,这是被很多哲学家如雅斯贝尔斯、葛兰西等所认可的。
那么什么是儿童的哲学呢?柏拉图说过,哲学产生于惊异。
从这些角度,我们不难理解,因为儿童总是充满问题,也可以说是惊异,对于这些,我们并不陌生,比如儿童会经常问:“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月亮为什么要跟着我们走?”。
我们会经常听到类似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领悟和感叹都是对儿童对周围世界或自我的积极探索、思考、认识和解释,他们就是儿童的哲学。
在作者看来,儿童的哲学有其特点和规律,我比较关注的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教育的本性和天职是通过向主体传递文化以培养主体并使主体继承和创新文化(即文化与主体双向创生)。
因此,教育对儿童哲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二是儿童主体的发育受外部教育、文化的影响,但这种影响要通过儿童主体的内部建构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儿童的哲学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以上这些看来,儿童所处的环境对其发展是有重要影响的,不仅是教育、文化对其的熏陶,更对儿童自身心智的成熟、对儿童建构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显得十分重要。
三、儿童的道德
儿童有其自己的道德、审美以及梦想,在各个发展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
道德是交往行为的逻辑,就儿童的道德来说,其道德的发生实际上就是儿童对这种行为逻辑的逐步建构,儿童
对交往行为逻辑的建构,实际上就是去认识这一系列的行为规则。
这一系列行为规则的建构实际上是道德认识的发生。
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有一定的规律,并受到智力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佩克和哈维豪维斯特将儿童道德发展氛围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前道德的,二是自利的,三是顺从的,四是良心的,五是利他主义的。
科尔伯格也把个体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一是前习俗水平,包括阶段(1)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服从准则,避免惩罚。
阶段(2)朴素的快乐主义:获得奖赏和别人的好感。
二是习俗水平,包括阶段(3)以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避免遭人谴责和惹人不悦。
阶段(4)以法律和秩序为定向:避免执法当局的指责以及由此产生的内疚。
三是后习俗水平,包括阶段(5)维护契约的道德定向;遵从公正无私的执法者,不违反大多数人的意愿和幸福。
阶段(6)坚持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避免受到良心的谴责。
我比较赞同科尔伯格的道德阶段理论,如果足够细心,我们都能感受到身边儿童的成长,他们的行为准则、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似乎就是伴随着自身的成长而逐渐改变的,这其中,不仅包括智力的成长,也包括其道德水平的发展。
四、儿童的审美
“美是秩序,是具体的秩序,或者说,美是理念的感性表达。
”这是本书中作者对美的解释。
在我看来,这也许说的就是主体所感知到的外部世界现象与主体本身所建构的外部客体的印象的相似度,也就是作者所说的秩序、理念的感性表达。
审美是把握、确认、反映世界的一种形式。
审美所追求的是世界感,那么对于审美水平的发展,作者认为是审美主体对外部客体所表型的本体之美不断进行建构,从而其审美水平不断得以提升。
作者认为,从整个生命进化的历程来看,审美水平先后经历了生理的、本能行为的和意识的等三个层面。
从以上的论述来看,审美似乎是儿童与生俱来并不断发展的,是儿童的天性,其审美的发展是伴随着认识深入的深入而不断发展的,通过游戏、艺术等形式来开发其审美能力。
从这些方面来看,我们不难理解,儿童所接触到的血腥、暴力、色情等不好的内容对其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如家庭矛盾甚至家庭暴力都对儿童的认识、道德、审美等有着重要影响。
另外,儿童的游戏和艺术是是儿童个体自发地对自身潜能的开发活动,成人应该加以配合,丰富其游戏内容,创造必要的条件满足儿童的游戏和艺术的需要,奠定儿童良好的早期经验,促进儿童更好的发展。
五、儿童的梦想
梦想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膨胀、扩张和加强,是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形式思维的启蒙者和培育者,他把无人性的世界变成人的世界。
梦想并不是成人所独有的,儿童亦有其自己的梦想,梦想使儿童进入了一个比现实世界更有诗意也更为宏大的世界,梦想有助于儿童人格的茁壮成长。
儿童生活在梦想的世界里,游戏、艺术、神话、童话、儿歌等要素都与儿童的梦想息息相关。
游戏使儿童生活在现实以外的一种现实中,这点我们是有亲身体会的,儿童在游戏中会有警察抓小偷的游戏,而大家都不愿意做小偷,不愿意扮演“坏人”。
他们都羡慕正直勇敢的正面形象,并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那类的人。
还有其他儿童特别是女童,看到有布娃娃等玩偶时,儿童就会佯装成妈妈,并有照顾孩子的愿望,这或许就是现实之外的另一种现实。
儿童的游戏也充满创造性,他们的内心世界会建立起多种物质的联系,将内在主观世界与外部客观现实联系起来,为梦想和现实世界之间架起了桥梁,为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等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尊重儿童的游戏,而不是去指责其幼稚甚至阻止其游戏。
同样,儿童也有其自己的艺术,儿童的艺术与儿童的梦想息息相关,艺术创作是梦想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看到儿童喜欢“乱涂乱画”,或者不自觉的哼歌等等,在成人看来,其没有艺术可言,但儿童的这些涂画、自发性唱歌与跳跃等,虽并未达到充分的自觉,也许正是因为这些表达是不自觉的,因而更合乎自然的本性、合乎艺术的尺度。
也正是因为如此,儿童的艺术才被成人艺术家称道推崇。
另外,神话、儿歌、童话等即是儿童梦想的一种体现,也推动着儿童梦想的发展,所以,适当的童话、儿歌
等作品,对儿童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六、儿童精神现象的历史生成和永恒魅力
在众多哲学家、生物学家们看来,儿童的身上似乎沉淀着人类千年以来的精神特质,他的成长是对种系发生浓缩的扬弃的重演。
儿童的身上蕴含着成年以后复杂的意识生活的始基。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存在着梦幻、野蛮、神秘、荒唐,但这些对儿童似乎是有意义的,同时也并不是完全有害的。
说到这些,作者谈到对儿童教育的看法,作者认为现在的儿童教育中存在着庸俗的“实用主义”,机械的道德主义,存在着打着“道德教育”、“社会责任”的旗号,侵占儿童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自然地、本能的、对成人来说“无意思”但对儿童却极为有意思的生活需要。
我们的“社会化”、“教育性”、“社会责任”、“道德教育”的许多内容或许与初衷相反,是违反教育性的、违反社会责任的,因为满足儿童的生活需要和成长需要才是我们对儿童的责任。
反观现阶段的一些教育现象,我们似乎的确背离了儿童教育的初衷。
儿童是成人之师,他们天真烂漫、自由自在,他们率性而动,他们不追求功利,事事收获、天天长进,他们可以治疗异化了的成人生活,他们是成人生活的引路人,是爱的源泉。
童年是如此的充满诗情画意、如此充满创造力,让我们充分挖掘它、发现它,让每一个梦想者都变成卓越而稳定的孩子。
愿每一个儿童都有一个幸福欢乐的童年!
自己的主人。
所以家庭和学校在教育中应该充分尊重儿童是自己这一事实,不能过分强加干预,将儿童精神的成长过分纳入自己的预期轨道,很多时候,家长认为的蜜糖、对于儿童来说无异于砒霜。
此外,儿童精神成长具有阶段性,并且这种阶段性是前后相续的,不是跳跃性的,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中渐进并在一些节点时形成关键期。
实际上在教育过程中,教育的内容、呈现的方式,表达的手段多多少少依据于儿童精神成长的特点,其中之一便是其特殊性。
二:儿童的认识
很多学者都认为认识的本质是适应,那么这种适应首先是生理学上的适应,首先人是生物,这种适应的开端便是我们通过知觉、视觉、听觉、味觉等感官来接触外在世界,只有进过生理学上的感应才能够引起内在的变动。
同样,认识又不仅仅止于适应,至少对于人类而言这种适应其主动性越来越大。
比如说燕子南归是对气候的适应,它止于地域的变动,而人类,则扩大于衣物、取火等多方面选择。
当然,人的认识或者并不是一开始就能扩大的。
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从进化史维度来看的。
和一般生物不同,人类除了适应,还会依据于先念与本能去理解适应,运算认识。
人最初和大雁一样,其活动区域选择在气候适合的地方,慢慢的人发现了火,感知火可以保暖,慢慢学会保存火,后来学会人工生火,这便是对气候适应的运算。
气候很大程度上就是寒暖,当人类能够用火来克制寒暖对人类生存地域的限制,便是人认识或者说适应与一般生物认识的不同之处或者说进化的表现。
对火的认识、保存与利用,都是人作为主体的运用,这就是人认识的进化。
认识的进化和儿童精神成长一样具有阶段性。
关于儿童认识发生的问题,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
皮亚杰从认识的结构与功能和生物的结构
与功能具有同构性,由此具有相互作用性提出认识就是同化。
儿童具有的先念也就是先行结构为发端与后天环境通过同化或者顺应构建新的结构以达到适应。
问题是,儿童有先天认识吗?如果具有先天认识,那么儿童在认识的过程中主客体关系会有怎样的变化?这种先天认识是否存在,有着如何意义?
儿童主客体的认识是在认识发生时模糊状态的。
儿童所具有的先天认识是内在的推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相互作用构成反复、持续、渐进的认识的发生及不断构建,后来产生运算的形式保存和传递。
也就是说儿童是有先念认识,这种认识是元认识,神秘一点的话将其理解成本能。
这种元认识在主客体相互渗透中逐步向世界的客观化迈进。
首先这种认识本身就具有存在形式,越是物理的越轻易感知,同样越是物理的展现也就更容易向形式逻辑的认识迈进。
儿童是否有哲学,我觉得首先得对哲学是什么这一概念进行梳理才能回答。
显然作者认为儿童的哲学是存在的。
作者认为哲学存在于个体的生命运动里,它是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
这就是说哲学并不是我们理解的哲学活动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在儿童时代,儿童已经有了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哲学不仅仅是这种追求的结果,其追去的过程也是其本身。
儿童的哲学多半无法以结果的形式呈现出来,但是它确确实实存在着,并可能量变成后来哲学作为结果的质变。
何况,儿童在认识的过程中产生自己的观念,这本身就是哲学的结果。
当儿童对于外界有着好奇、不解的时候就是对哲学的探寻。
这就是柏拉图所说的:“哲学产于惊异”。
儿童时期的小孩子特别喜欢询问。
我的表弟<九岁>平常就会问我人为什么会死啊?月亮
为什么会跟着我?天上有什么神仙吗?之类的问题。
儿童或许现在无法解释,但是已经有了思考与探求。
其最终答案的获得是建立在儿童兴趣和主动地基础上,而不是外部知识的灌输。
这就是儿童的哲学。
除这些外,作者还分析了儿童的哲学特点,与成人的哲学的不同。
在我看来儿童的哲学或者说这种探求智慧是一种天性,儿童的好奇心是天性的,并且由于儿童不同于成人有着过多的外在干预和有了体系构建。
儿童的好奇心要比成人的好奇心更加纯粹、以自然而然的方式存在,其好奇心的产生是为了内在的好奇心的结果。
这种好奇心来自于对外界也对自己的困惑,好奇的目的和结果是为了明晰困惑。
古往今来,有许多人在研究儿童与哲学。
其中可以总结的一句是:儿童有自己的哲学。
儿童的哲学有其自身的特点。
当儿童产生哲学,也就是说对外在与自身有了困惑的时候,就表明儿童的认识不再停留于看到、听到、等感性认识中,儿童开始有了理想构建的认识。
我认为这是研究儿童的哲学的意义所在。
从这一点着手,我们才能够更加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
只有从精神世界了解儿童,我们才能触摸到影响儿童未来成长的那些还处于萌芽的东西。
儿童除了有自己的哲学,同样有着儿童自己的科学。
科学有着好奇、发问、观察和解释这一过程。
这也是儿童好奇心的反应和结果。
我认为儿童的哲学和儿童的科学不同在于好奇的事物不同,但同样都是儿童认识在不同领域的展现。
三:儿童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