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学到玄学
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
❖ 一:翻译佛经 ❖ 二:“格义” ❖ 三:诠释般若学 ❖ 四:组建僧团
3)隋唐时期的佛教中国化
❖ 四大宗派: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和禅宗
❖ 禅宗:慧能(638—713)——《坛经》 ❖ 禅宗是印度佛教与中国固有哲学融会贯通的
产物,大量吸收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观点。 ❖ 禅宗把佛教的超越本体改造为内在本体,使
2)汉唐的经学
❖ 儒学被立为官学:
❖ 搜寻整理儒家经典,保存文化遗产; ❖ 采取神学化的方式树立儒学的权威,推行儒学; ❖ 采取注疏方式树立儒学权威,提高儒家学术地位; ❖ 借助政权力量维护儒学权威,使儒学意识形态化。
2)汉唐的经学
❖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 今文经学:以董仲舒为代表
❖ 今文经:儒生口述、用当时的文字记录下来的经书。
3)宋元明的理学(道学 )
❖宋明理学三大流派:
❖ 程朱理学:发端于程颢、程颐,朱熹集大成 ❖ 陆王心学:发端于陆九渊,王阳明集大成 ❖ 张王气学:发端于张载,王夫之集大成
4)清初理学的转型
❖ 朴学:注重研究儒家经典,做扎扎实实、朴实无华
的学问,一反宋明儒家学风;
❖ 考据学:擅长考据,使考据学在清代长足发展; ❖ 新汉学:承接汉代古文经学讲究名物训诂的传统,
❖ 3)张王气学:
❖ 张载(北宋)——王夫之(明末清初)
❖ 一、先秦子学 ❖ 二、两汉经学 ❖ 三、魏晋玄学 ❖ 四、隋唐佛学 ❖ 五、宋明理学 ❖ 六、清初实学
二、三教概观
❖ §儒家哲学发展的大致情形 ❖ §道家哲学发展的大致情形 ❖ §佛教哲学发展的大致情形
1、儒家哲学发展的大致情形
❖ 儒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3)魏晋玄学
❖ 玄学不是老庄哲学的重述,而是儒道合流的 产物;玄学家借鉴道家的理论思维成果,试 图帮助名教走出困难境地。
《中国思想史》题库及答案
《中国思想史》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美德合称。
2.西周的治国安民大纲是。
3.古代周朝的五种酷刑是指、、、、。
4.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5.“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在一书中提出的。
6.《告子上》中写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这体现了孟子的价值原则。
7.阴阳五行中的“五行”是指、、、、。
8.禅宗真正形成为宗派,应从唐中叶(公元7世纪下半叶)算起,被推尊为禅宗六祖,是禅宗正式诞生的标志。
9.宋代理学朱陆之争指的是和两大思想家的斗争。
10.《明儒学案》的作者是。
11.战国末年的为法家思想的总结者。
12.“,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
这句话表现了孟子的思想13.“尚贤”“尚同”思想是的思想主张。
14.邹衍的历史学说“五德终始说”,是一种神秘的历史循环观念。
它以五德相生关系说明王朝更替,这五德的先后顺序为:、、、、。
15.“荆公新学”是北宋改革者的思想内容。
16.《周易》中八卦是指、坤、、、艮、、兑。
17.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三等:、“斗筲之性”、。
18.《中说》的作者是唐代。
19.理学的认识论和道德修养论往往是不分的,这在二程表现得尤为明显,它反映在“格物致知”和这两个命题上。
“格物致知”一词源于。
二、名词解释1.性恶说2.“大宗师”3.“参验说”4.名辩思潮5.正始之音6.性善论7.谶纬8.“言不尽意”9.《五经正义》10.经世致用11.“反者道之动”12.黄老学派13.玄学14.洛学学派15.公羊三世说16.“天人感应”17.“效验”学说18.鹅湖之会19.“致良知”20.中体西用三、简答题1.简答墨子的“尚贤”思想。
2.简要谈谈商鞅、慎到、申不害的法、势、术思想。
3.什么是陆九渊的心学体系?4.法家韩非对朴素唯物主义的贡献是什么?5.“本无”“即色”“心无”三宗的思想内涵是什么?6.简答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思想。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类书编纂
从汉代经学到魏晋玄学转变的原因分析
那么魏晋玄学是如何产生 的?汉代末年发生 的农民起义和宫廷之变, 致使汉帝 国统治倾危, 出
现诸侯 割据 和相互纷 争 的局 面 , 大一 统 的局 面遭 到
落 和玄学 的 日益 兴 起 , 中有 政 治 方 面 的 原 因 , 其 也 有思 想本 身演 变 的 内在 逻 辑 方 面 的 原 因 。当 时社 会 的政治动 乱 使 汉朝 政 治 上 大 一 统 的 局 面遭 到 了
注重政 治方 面的原 因 。可 以认 为 , 一种学 说 在多 大 程度 上盛行 与时代政 治 需要 或 变动 关 系密切 , 以上 的解读 方式有其 合理 之处 , 是 按政 治背 景来 解读 这
一
的产生 提供 了契机 , 但政 治变 动 因 素只是 造 成魏 晋 玄学取代 汉代 经学诸 多原 因中 的外 显部 分 , 导致 两 种哲学思想 移位 的潜 在 和 内部 原 因在于 当 时思想 、 思 维发展 的规律性 。
外 文化 的交 流 。 当时 的 外来 思 想 文 化 中对 中 国影
响最大的要数佛教思想 了, 佛教最早传人中国的年
[ 作者简介] 志浩(9 1 , , 南沈丘人 , 赵 18 一) 男 河 南开大学哲学系, 博士, 研究方向: 中国政治哲学。
・
3 ・ 8
赵志浩
从 汉代 经学到魏晋 玄学转变的原 因分析
汉代经 学 与 魏晋 玄 学 属 于 两 种 不 同类 型 的哲 学形态 , 分别 代 表 了 不 同历 史 时 期 的 两 种 思 维 方 式 。有关汉代 经学到 魏晋 玄 学转 变 的原 因 , 从不 同
视角 出发有多 种解读 模 式 。从 汉 代 到魏 晋之 际 , 在 思想领域 出现 了很 大 的变 动 , 就是 经学 的 不断 衰 那
浅谈魏晋玄学思潮与有无之辨
浅谈魏晋玄学思潮与有无之辨摘要:魏晋玄学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玄学思潮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原因亦甚为复杂。
就思想史的发展趋势而言,它是从儒家经学向道家玄学的发展;从学术思想史看,它是从重实证向重义理、重思辨的方向发展;而从其现实根源看,它又是从重个性、重感情、重欲望的风气出现以来,社会生活中提出的种种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做出理论的回答。
在这种种因素的交错中,玄学于是产生、发展、以致形成潮流。
关键词:玄学;士人心态;“有”与“无”那么,何谓“魏晋玄学”?“玄学”又称“形而上学”,我国最早出现“形而上”一词是《周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魏晋时一般常把“玄学”称为“玄远之学”。
“玄学”把讨论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问题作为中心课题,要为政治人伦找一形而上学的根据,而进入本体论问题的讨论。
“玄远”在当时或有二义:说阮籍“言及玄远”,则指远离“事务”(世事),仍属政治人伦方面;而说荀粲“尚玄远”,则指远离“事物”,则属于超言绝象的形而上学问题。
虽然这二者往往联系在一起,但意义则不相同。
从史料看,正式谈论玄学问题的是荀粲。
《荀粲别传》说他的谈论“善玄远”。
但具体内容已不得而知。
给“魏晋玄学”作一个简明地说明,可以这样表述:魏晋玄学是指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企图调和儒道,会通“自然”与“名教”的一种特定的哲学思潮,它所讨论的中心“本末有无”问题,即用思辨的方法来讨论有关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问题,也就是说表现为远离“事务”和“事物”形而上学本体论的问题。
魏晋玄学的形成和老庄思想有明显的关系,东晋以后又吸取了佛学的成分,步入新的阶段。
这是一种思辨的哲学,对宇宙、人生和人的思维都进行了纯哲学的思考。
它和两汉的神学目的论、谶纬宿命论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新的社会思潮改变着士大夫的人生追求、生活习尚和价值观念。
儒家的道德教条和礼仪规范已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一种符合人类本性的、返归自然的生活,成为新的追求目标。
王肃经学与魏晋玄学的产生
王肃经学与魏晋玄学的产生马金亮【摘要】从汉代经学到魏晋玄学有一个从\"儒道互绌\"到\"儒道双修\"的发展轨迹,经学家王肃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王肃遍注群经,受荆州学派影响,其注经摒弃谶纬、引申义理、援道入儒,深化了《周易》研究,这一注经风格对王弼及其他魏晋玄学家有较大影响.【期刊名称】《唐山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41)001【总页数】3页(P57-59)【关键词】王肃;经学;魏晋玄学;援道入儒【作者】马金亮【作者单位】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山东烟台 264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36.1王肃(195-256),字子雍,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为汉魏名士王朗之子、晋文帝司马昭岳父。
王肃秉承家学、遍注群经,是曹魏时期堪与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字康成)比肩的著名经学家,在魏晋经学史乃至中国经学史上居有重要地位。
汉魏学术的变化发展,一方面与汉魏之际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学术自身发展的内在理路有密切关系。
郑玄贯通今古文经学,遍注群经,其学为汉末之际之显学。
但思想与学术的发展都需要推陈出新,王肃一反郑玄注经之特点,其注经摒弃谶纬、援道入儒、引申义理,且敢于挑战郑玄经学的权威。
王肃经学在魏晋经学史上居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并对魏晋玄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东汉末年兴起的荆州学派不仅影响了经学家王肃和玄学家王弼,同时也在两汉经学向魏晋玄学的转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荆州学派注经尚简、崇尚义理,不仅是向“郑学”发难的学术阵地[1,p69-70;9],同时也是开启魏晋玄学的学术阵地,王晓毅先生认为:“所谓荆州学风,是指那个特定时期荆州士大夫共同的学术风尚,表现为反对繁琐虚伪,追求简约自然的思想风尚和儒道兼融的倾向。
”[2]荆州学派这一学术风气,对魏晋玄学的产生有直接影响。
王肃曾师从荆州学派著名学者宋忠,学习义理及古文经学,受荆州学派影响较大。
玄学ppt课件
2、体用
《老子注》十一章:“言无者,有之所以为 利,皆赖无以为用也。” 又三十八章:“虽德盛业大而富有万物,犹 各得其德。虽贵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 也。” “德也者得也,常得而无丧,利而无害,故 以德为名焉。何以德?由乎道也。何以尽德? 以无为用。以无为用,则莫不载也。”(38 章注)
二.两汉经学到魏晋玄学的过渡
《汉书· 艺文志》:“说五字之文,至于二、 三万言。” 《后汉书卷九十七· 党锢传》: “桓、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 士子羞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 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题:品题;拂:纠 正,通弼),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婞直 (倔强,自以为是,无所顾忌)之风于斯行 矣。”
有亦不得化为无
“非唯无不得化而为有也,有亦不得化而为 无矣。是以夫有之为物,虽千变万化,而不 得一为无也。不得一为无,故自古无未有之 时而常存也。”(《知北游注》) “夫有不得变而为无,故一受成形,则化尽 无言当也。 物有相使(此解“或使”为“物有相使”), 亦皆自尔。故莫之为者,未为非物也。凡物 云云,皆由莫为而过去(此解“未免于物而 终以为过)。”
人物才性
“盖人物之本,出乎情性。”(《人物志· 九 征》) “凡有血气者,莫不含元一以为质,禀阴 阳以立性,体五行而著形。”(同上)
第二节.王弼的哲学思想
“弼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魏志· 钟会 传》注引) “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钟 会传》注引) 《世说· 文学》:“何平叔注《老子》始成,诣王辅嗣,见王注 精奇,乃神伏曰:若斯人,可与论天人之际矣。” 王弼著作:《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指略》、《老 子注》、《论语释疑》。《老子指略》和《论语释疑》已佚。 《论语释疑》部分见于皇侃《论语义疏》和邢昺的《论语注疏》 中。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经部有辑本。 今人楼宇烈有《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版。
玄学
(二)裴頠的崇有论 裴頠(267-300)生活在西晋中期,曾历任 要职,后为司马氏杀害。 当时,贵无哲学势头正盛,并发展出现了一 些极端的现象。一些人标榜“贵无自然”, 以为非礼毁法就是自然,于是裸体、纵酒、 放荡,无所不为。严重破坏了社会风气,造 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裴頠对此深感忧虑, 于是著《崇有论》以补“贵无”之弊。
2、“崇本息末” “息”应解释为“生息”。当然这不能是去有意助 长。所以王弼又有“崇本举末”之说,本和末尽 管有主次之分,但又都能得到恰当发展。 “顺自然而行,不造不施,故物得其至,而无 辙迹也。”“顺自然而行,不造不施”就是崇本 ,“物得其至,而无辙迹”便是举末或息末。 “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存子”
3、名教合于自然——纲常名教本身就是自然的原则: 郭象 物各自生(自己而然、不待他物而然),则任何存在的 事物都有其合理性,都合乎自然,且不能不是它已经是 的样子。 名教也是如此。纲常名教本身就是自然的原则。安于名 教就等于顺从自然天性。照此,人不能也没有理由变更 其“自生”的社会地位和符合其本性的或贫或富、或苦 或乐的现实生活。 只要内心超脱,即使每天投身于世俗的事务也等于身在 方外,即“外内相冥”。“夫圣人虽在庙堂(朝廷)之 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 郭象的理论是对玄学的总结,他实现了贵无和崇有的合 一,自然与名教的合一。这是从王弼、裴頠以来调和名 教与自然关系发展趋势的结果。
何晏称许王弼:“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
第三个阶段是元康时期(291—299),是玄 学的成熟期。以裴頠 、向秀、郭象为代表。 裴頠从玄学内部修正了“贵无论”的偏差, 提出了“崇有”哲学;向秀、郭象主要通过 对《庄子》文本的解读,将魏晋玄学发展到 极致。对“贵无”和“崇有”进行了总结, 提出了“独化”说,而以“名教即自然”作 为其社会政治结论。 东晋以后,玄学逐步向佛学靠拢,二者相互 利用,终至隋唐,玄学完全被佛学所取代。
中国三大玄学是什么?
中国三大玄学是什么?什么是玄学【玄学】是继两汉经学之后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发展阶段和形态,它提出并讨论了有,无,独化等本原,本体类问题。
魏晋的是玄学兴起的时期。
从魏晋到南北朝,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前期阶段中期。
中国的社会制度也还没有变,其经济,政治突出的特色是门阀土族的出现,无论镇压起义还是军阀混战,他们都是积极参与者。
就主流而言,他们要求统一。
而探索出一种谋略思想,妥善处理这种关系则成了当时一大问题。
魏晋玄学以有,无为讨论对象,以寡治众,以一统多。
从王弼到后来郭象的“独化”,走的是“内圣”,“外王”的社会政治路线。
玄学是一种文化思潮,思想形式是"清淡”,在思想内容上则是“玄理”。
它是魏晋时期的精华,上承两汉经学,下启隋唐佛学及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何为“玄”呢?【老子】的“玄”以道的无和有为表征,有无相生,生生不息,性质是至深至微妙的。
西汉末严遵著【老子指规】一书,是汉代道家思想代表作,涉及天地万物存在变化的根据,本质问题,及宇宙本体论。
中国三大玄学是什么玄学,此处的“玄”字,起源于《老子》中的句话“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学本来是道家(道教)哲学上的一个用语,指的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以《老子》为研究核心的哲学思潮。
玄学是一种最精准的一种风水学,玄空风水之立极与立向关乎人生祸福休咎,是风水学最重要的秘籍玄学又称新道家,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
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
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的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
其思潮持续时间自汉末起至宋朝中叶结束。
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
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立论,把《老子》、《庄子》、《周易》称作“三玄”。
道家玄学也是除了儒学外唯一被定为官学的学问。
魏晋玄学的产生与发展(二)
魏晋玄学的产生与发展(二)玄学简略:魏晋时一般把“玄学”称为“玄远”之学《世说新语·德行》引《魏氏春秋》:“上曰:天下之至慎者其惟阮嗣宗乎?每与之言,言及玄远,而未曾评论时事,臧否人物,真可谓至慎矣。
”陆澄《与王俭书》:“晋太兴四年,太常荀菘请置《周易》郑玄注博士,行乎前代,于时政由王、庾,皆俊神清识,能言玄远,舍辅嗣而用康成,岂其妄然。
”“玄学”二字最早见于西晋《陆云传》:“行十许里,至故人家,云此数十里中无人居,云意始悟。
却寻昨宿处,乃王弼冢。
云本无玄学,自此谈《老》殊进。
”如果给“魏晋玄学”做一个简要的说明,可以表述为:魏晋玄学指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调和儒道,会通“自然”与“名教”的一种特定的哲学思潮。
【何晏】建安年代的假子:动荡的建安年代,中原霸主曹操娶了一位年轻的寡妇尹氏为妻,同时也收养了他年幼的儿子。
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位体弱多病的养子,在中国思想史上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
如果说,曹操的理论和实践直接导致了汉魏之际传统儒学向形名法术转变的化,那么何晏创建的融各家于一体的玄学思潮又否定了曹操的名法,影响中国长达几百年之久。
何晏字平叔,南阳宛人。
生年不详,一说其祖父为汉末大将军何进,一说为何苗。
但何苗是何进的弟弟,二人都是灵帝何皇后的兄弟。
然而《太平寰宇纪》记载何晏的坟墓在庐江县。
汉魏时期盛行归葬,即某人客死他乡,其亲属或门生故吏往往不辞艰辛将其遗体送回故乡安葬。
政府对行刑的法人也是如此。
何晏被杀于洛阳东市,其墓却远在千里之外的庐江,可以说明是归葬习俗所致。
但也不能排除后人伪造的可能。
总之没有地下发掘的实物或文献资料推到《太平寰宇纪》的记载,那么何晏的籍贯和家世永远都带着问号。
曹操这种人物在临终前也会拉着姬妾孩子留下嘱托。
“持姬女而指季豹,以示四子曰:‘以累汝’因泣下。
伤哉!昔以天下自任,今以爱子托人”,可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爱亲子是人之常情,但曹操对随母进宫的秦朗和何晏也一视同仁,“并见宠如公子”。
两汉经学与魏晋玄学
两汉经学
经学原本是泛指各家学说要义的学问,但在中国汉代独尊儒术後,为特指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
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仅《四库全书》经部就收录了经学著作一千七百七十三部、二万零四百二十七卷。
经学中蕴藏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
汉武帝时立五经博士,每一经都置若干博士,博士下又有弟子。
博士与弟子传习经书,分成若干“师说”,也就是若干流派。
武帝时的五经博士共有七家。
武帝以后经学日益兴盛,博士的数量也逐渐增加。
到了东汉光武帝时期,确定了十四家博士。
魏晋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经学的主流思潮,是在三国、两晋时期兴起,杂糅道家和儒学思想学说为主的哲学流派。
玄学出于《老子》,“玄而又玄,众妙之门。
”,玄就是蕴藏天地万物一般规律的“道”,体现了无穷万物变化的奥妙,玄学思想的核心是天人关系问题。
主张“以无为本”的哲学本体论,通过有与无,本与末,一与多,言与意,动与静等思辨范畴,法解《论语》、《周易》,论证自然与名教的统一。
既崇拜孔子,又祖述老庄,儒道兼综,依《周易》、《老子》、《庄子》为“三玄”,对已不适应当时形势要求,失去维系作用的两汉经学进行改造,走向儒学发展史上的新阶段。
以何晏,王弼为代表,从研究名理而发展到无名.而竹林时期玄学家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皆标榜老庄之学,以自然为宗,不愿与司马氏政权合作.元康时期玄学家以向秀,郭象为代表.东晋一朝为清谈后期,清谈只为口中或纸上的玄言,已失去政治上的实际性质,仅止作为名士身份的装饰品.。
从经学到玄学:秦汉魏晋时期的思想与学术
(1)“越名教而任自然”
宰割天下,以奉其私。
刑本惩暴,今以胁贤;昔为天下,今为一身;下疾 其上,君猜其臣;丧乱弘多,国乃陨颠。(嵇康 《太师箴》) 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 系于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 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嵇康《释 私论》)
东汉十四经博士定制
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形成十四博士定制: 《诗》分三家(鲁、韩、齐),《尚书》 分三家(欧阳、大小夏侯),《礼》分两 家(大小戴),《易》分四家(施、孟、 梁丘、京房氏),《公羊春秋》分两家 (严彭祖、颜安乐)。
三、两汉经学发展中的 今古文之争(一)今文经学 Nhomakorabea
解释经义的目的:通经致用的现实需求; 解释经义的方法:推衍经文章句,结合阴阳五行 灾异及刑名学说,阐释经文的微言大义; 解释经义的宗旨:宣扬大一统、定名分、尊君抑 臣等思想。 汉武帝时,公羊春秋学以董仲舒为代表,倡导 “春秋大一统”思想,最适应统治者需要,迅速 取得支配地位。当时设置的五经博士,使用今文 经籍。 元帝以后,君权衰落,今文经学开始式微。 西汉末年哀、平帝之际,谶纬迷信盛行,今文经 学与之结合,经文解说内容空疏而荒诞,古文经 学地位开始上升。
2. 竹林玄学
以阮籍(210—263年)、嵇康(224—263年)
为代表,基于所处时代的险恶环境和亲身经历的
复杂感受,更加关注现实政治和人生感悟,转而
青睐《庄子》及其所提倡的自然观与处世哲学。
从否定司马氏所宣扬的虚伪“名教”出发,由主 张“名教”与“自然”融合,转向鄙弃“名教”, 独尚“自然”,“越名教而任自然” 。
两汉经学到魏晋玄学及其转变之原因
摘 要 :经 学是 汉代 学 术 的 主 流 ,魏 晋 则 玄 学 盛 行 ,汉 代 学风 和 魏 晋 学 风 截 然 不 同。 自汉 武 帝 表
彰 六 经 、独 尊 儒 术后 近 3 0年 来 经 学盛 行 ,至 东汉 末 ,天 下 大乱 ,经 学 衰微 ;魏 晋 时 期 ,则 盛 0 谈 老 庄 。这 是 经 学 本 身和 当 时社 会 环境 的 必 然 结 果 。
一
、
两 汉 经 学
“ ” 之 本 义 是 指 编 织 中 的 丝 线 ,线 有 纵 横 , 经
故分 经纬 。 《 文解 字5 : “ 之 从丝谓 之经 。 说 5说 织
而 后 有 纬 。 汉 代 以前 , 由于 没 有 纸 ,文字 记 载 在 ”
竹 木 简 卷 上 , 中 间 贯 以 牛 皮 绳 , 如 同织 物 之 经 ,
收 稿 日期 :2 0 0 2—0 3—2 9
作 者 简 介 :甄 静 ( 9 9 ) 女 ,河 南 信 阳人 , 硕 士 , 主要 从 事 中 国 古 代 史 研 究 。 17 一 ,
维普资讯
第 4卷 第 3期
甄 静 :两 汉 经 学 到 魏 晋 玄 学 及 其 转 变 之 原 因
关键 词 : 经 学 ;玄 学 ; 两汉 ;魏 晋
中 图 分 类 号 :K2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号 :1 0 0 9—1 1 (0 2 3—0 3 5 3 2 0 )0 00—0 4
天 人 感 应 ,并 且 对 儒 家 经 典 加 以 改 造 。从 董 仲 舒 开 始 ,儒 家 思 想 才 成 为 封 建 社 会 占统 治 地 位 的 意 识 形 态 。著 名 的 “ 黜 百 家 , 独 尊 儒 术 ” 就 是 汉 罢 武 帝 在 董 仲 舒 的 建 议 下 实 行 的 。从 此 ,儒 家 取 得 了独 尊 的 地 位 。 当 然 ,董 仲 舒 后 的 儒 学 和 先 秦 儒 学 有 很 大 的 不 同 。在 两 汉 ,我 们 一 般 叫 它 经 学 。 这 是 经 过 改 造 后 的 儒 学 。 董 仲 舒 为 了适 应 汉 武 帝
关于经学的历史演变与分类
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
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仅《四库全书》经部就收录了经学著作一千七百七十三部、二万零四百二十七卷。
经学中蕴藏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
所谓儒家经典,现在一般是指儒学十三经,亦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但早期的儒家经典并不是这十三经。
春秋末年(公元前六世纪至五世纪),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长期的政治活动失败后,返回故乡鲁国,编订和整理了一些传统文献,形成了六经。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指出,孔子编辑了《书》,删定了《诗》,编订了《礼》和《乐》,作了《易》的一部分,并根据鲁国的史料创作了《春秋》。
(关于六经是否是孔子所作,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议。
不过一致的方向是同意孔子主导了编辑地位,原始文本则非孔子原作。
)自此以后,儒生们就以六经为课本学习儒家思想。
在春秋战国时期,六经就已被人们公认为宝典。
经学产生于西汉。
秦代即设有博士官,由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的焚书坑儒,将全国图书以及学术集中到咸阳城,秦亡后,项羽焚烧咸阳,致使大量先秦典籍消失于历史舞台,六经除了《易经》之外,其它几未能幸免于难。
汉代起初高祖刘邦并不重视这些儒家经典,从文景时期开始展开了大量的献书和古籍收集工作,部分年长的秦博士和其他儒生,或以口述方式默诵已遭焚毁的经典,或把秦时冒险隐藏的典籍重新拿出,使之传世。
因为文字、传述和解释体系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学派,但其版本上则基本相同,后来统称为“今文经”。
汉景帝末年鲁恭王兴建王府,坏孔子宅,从旧宅墙中发现一批经典;汉武帝时,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收集了大批的古典文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周官》,皆收入秘府(即官方皇家图书馆);汉宣帝时又有河内女子坏老屋,得几篇《尚书》。
这些出土的文献都是用战国古文字书写,与通行的五经相比,不仅篇数、字数不同,而且内容上也有相当差异,此后即统称为“古文经”。
两汉经学转变到魏晋玄学的思想原因
两汉经学转变到魏晋玄学的思想原因作者:寿治勇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06期摘要:魏晋时期,政权分立,政局动荡,战乱不休,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动乱时代。
但是,在思想文化方面却异常活跃,在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下,逐渐形成了一股著名的玄学思潮,并一时取代了延续数百年的两汉经学主流。
经学与玄学迥然不同,那么两汉经学是如何转变到魏晋玄学的?本文拟从思想层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关键词:两汉经学,魏晋玄学,经学玄学化,思想原因两汉时期,在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政权支持下,政府将被公认为是孔子整理和编订的儒家经典作为官方学说,并设立机构对其进行研究,阐明其含义。
学者在研究过程中,产生了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两种不同的派别,治学思想和治学模式大不相同。
后来经过激烈的争辩、渗透和融合,二派逐渐走向统一。
在儒家学者的研究和阐发下,经学思想和经学实践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两汉时期是经学发展的繁荣期,经学也是这一时期的学术主流。
但是,到魏晋时期,社会上却逐渐形成一股中国历史文化中著名的玄学思潮,并在一段时期内取代了作为正统的经学,成为主流。
玄学,崇尚老庄,奉《老子》、《庄子》、《周易》为经典,喜好探讨有无、名实、言意、本末等玄理,倡清谈,与经学绝大不同。
既然二者差别这么大,那么,经学到玄学的转变是如何得以实现的?从思想层面来看,哪些原因导致了这种转变?一、儒家学说走向衰落董卓之乱后,中国进入第二次长期分裂时代。
政权分立,政局动荡,战乱不休。
但是,出于拉拢人才和回复正常的统治秩序考虑,各地割据首领都非常重视回复和鼓励儒学的发展。
如建安八年曹操下《修学令》:"令郡国各修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 。
孔融在北海"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 。
刘表在荆州"起立学校,博求儒术"。
在地方统治者的提倡下,经学得以延续,并有一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比较有名的经学家,如何晏、王弼、乐祥、王朗、王肃、华歆、钟繇、谯周、薛综、虞翻等。
玄学是什么_玄学发展阶段
玄学是什么_玄学发展阶段玄学是一种新的思想,那么玄学的发展阶段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玄学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和参考!玄学是什么_玄学发展阶段玄学是什么玄学,此处的“玄”字,起源于《老子》中的一句话“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学本来是哲学上的一个用语,指的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以《老子》为研究核心的哲学思潮。
玄学又称新道家,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
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
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的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
其思潮持续时间自汉末起至宋朝中叶结束。
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
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立论,把《老子》、《庄子》、《周易》称作“三玄”。
道家玄学也是除了儒学外唯一被定为官学的学问。
玄学的发展阶段玄学的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
按照东晋史家袁宏的划分,夏侯玄、何晏、王弼为正始名士;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为竹林名士;裴頠、王衍、庾敳、王承、阮修、卫玠、谢鲲为中朝(即西晋,往往特指元康年间)名士,将玄学划分为三个阶段。
当代学者基本上承认这一划法,但认为西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应是裴頠和郭象,并提出东晋也自成一个阶段。
正始正始玄学(约240~249年)以王弼、何晏为代表,为玄学发展的第一阶段,由汉末才性问题的讨论演进到玄学本体论的范围。
尤以王弼对中国哲学的影响最大。
正始名士形成于魏明帝太和时期,被称之为“四聪八达”,主要人物有何晏、夏侯玄、诸葛诞、荀粲、裴徽等,曹芳登基第二年,改年号为正始(公元240-249年),“四聪八达”分子纷纷掌权,史称“正始名士”,影响了年轻一代的思想。
之后又有王弼、钟会等少年思想家总结并升华了早期正式名士的思想成果,奠定了早期玄学的理论基础。
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用道家思想解释《周易》。
时人注重《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为“三玄”,是魏晋玄学家最喜谈论的著作。
中国传统哲学_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二章
中国传统哲学_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二章第二章中国传统哲学青岛广播电视大学邵艺一、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历程从春秋时代开始,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先后经历了先秦诸子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明清实学等典型的哲学形态,最终形成中国哲学的体系。
其实,早在春秋以前,中国哲学已经开始萌芽,《周易》中已经有明显的阴阳观念。
春秋时期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儒、道、墨三家思想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哲学的奠基。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到来,诸子百家的出现,则意味着中国古代哲学的全面成熟。
1、先秦诸子学儒家学派:孔子、孟子、荀子等。
“仁”的概念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是礼的内在基础。
“礼”是指行为规范。
所谓“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是孔子学说的重要继承者,被后人奉为“亚圣”。
他把孔子儒学思想进一步发挥、整理为心性说,这对后来的宋明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墨子是平民哲学家,他的思想核心“兼爱”。
他发队当时诸侯的尖兵战争,提出“非攻”、“尚贤”的主张。
道家学派:以老子、庄子思想为代表,经典著作是《老子》(也叫《道德经》)。
儒家与道家的异同在于:儒家重视人伦名教,社会责任与义务,积极入世,参与政事,治理天下。
道家则追求超越社会伦理之上的无为自由。
摆脱物欲、利禄、名言、名教的束缚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道家学说成为中国艺术精神和本土宗教的重要源头。
庄周梦蝶”的寓言体现了道家辨别计较是无谓的道理,体现了庄子哲学独立自由,与世俗相处而不责问是非,斤斤计较的生活艺术。
因此庄子哲学是中国美学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
兵家学派:代表人物是春秋时期的孙武与战国时期的孙膑,代表著作是《孙子兵法》,该书概括了古代战争经验,蕴涵着丰富的人生指挥。
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
这些兵法,在商战中也是屡试不爽。
先秦诸子百家还有名家学派、法家学派和阴阳五行家等。
2、汉代经学,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沉重打击。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一跃而成为官方哲学,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玄学简介玄学的发展历史玄学特点是什么
⽞学简介⽞学的发展历史⽞学特点是什么⽞学是什么意思?⽞学的发展历史是怎么样的?⽞学有哪些特点呢?本⽂来说说关于⽞学。
⽞学简介⽞学,此处的“⽞”字,起源于《⽼⼦》中的⼀句话“⽞之⼜⽞,众妙之门”。
⽞学本来是道家(道教)哲学上的⼀个⽤语,指的是魏晋时期出现的⼀种以《⽼⼦》为研究核⼼的哲学思潮。
⽞学⼜称新道家,是对《⽼⼦》、《庄⼦》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于魏晋。
⽞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种崇尚⽼庄的思潮。
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的⼀种新的表现⽅式,故⼜有新道家之称。
其思潮持续时间⾃汉末起⾄宋朝中叶结束。
⽞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
⽞学即“⽞远之学”,它以“祖述⽼庄”⽴论,把《⽼⼦》、《庄⼦》、《周易》称作“三⽞”。
道家⽞学也是除了儒学外唯⼀被定为官学的学问。
⽞学的宗旨魏晋之际,⽞学含义是指⽴⾔与⾏事两个⽅⾯,并多以⽴⾔⽞妙,⾏事雅远为⽞远旷达。
“⽞远”,指远离具体事物,专门讨论“超⾔绝象”的本体论问题。
因此,浮虚、⽞虚、⽞远之学可通称之为⽞学。
⽞学家⼜⼤多是当时的名⼠。
主要代表⼈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它是在汉代儒学(经学)衰落的基础上;是由汉代道家思想、黄⽼之学演变发展⽽来的。
是汉末魏初的清谈直接演化的产物。
魏晋⽞学指魏晋时期以⽼庄(或三⽞)思想为⾻架,从两汉繁琐的经学解放出来,企图调和“⾃然”与“名教”的⼀种特定的哲学思潮。
它讨论的中⼼问题是“本末有⽆”问题,即⽤思辨的⽅法讨论关于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的问题,也就是说它⼀种远离“事物”与“事务”的形式来讨论事务存在根据的本体论形⽽上学的问题。
它是中国哲学史上第⼀次企图使中国哲学在⽼庄思想基础上建构把儒道两⼤家结合起来极有意义的哲学尝试。
在哲学上﹐主要以有⽆问题为中⼼﹐形成⽞学的贵⽆与崇有两派。
⽞学是什么意思⽞学,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种崇尚⽼庄的思潮,⼀般特指魏晋⽞学。
“⽞”这⼀概念,最早见于《⽼⼦》:“⽞之⼜⽞,众妙之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经学到玄学秦汉魏晋时期的思想与学术一、秦朝博士官制度的存废秦初“诸生皆诵法孔子”李斯痛斥: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
……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及至秦始皇兼天下,燔诗书,杀术士,六学从此缺矣。
陈涉之王也,鲁诸儒持孔氏礼器往归之,于是孔甲为涉博士,卒与俱死。
二、两汉博士制度的经学化(一)汉初经学博士制度的设立《汉书》卷三十六《刘歆传》:陵夷至于暴秦,燔经书,杀儒士,设挟书之法,行是古之罪,道术由是遂灭。
汉兴,去圣帝明王遐远,仲尼之道又绝,法度无所因袭。
时独有一叔孙通略定礼仪,天下唯有《易》卜,未有它书。
至孝文皇帝,始使掌故朝错从伏生受《尚书》。
……天下众书往往颇出,皆诸子传说,犹广立于学官,为置博士。
在汉朝之儒,唯贾生而已。
(二)武帝时期五经博士制度的形成建元元年,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丞相卫绾奏请: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
(《汉书〃武帝纪》)董仲舒建议以春秋大一统思想为指导,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建元五年,设立五经博士,原有《诗》、《公羊春秋》两经四家博士,增置欧阳《尚书》、后氏《礼》、杨氏《易》三经博士。
《汉书·刘歆传》:至孝武皇帝,然后邹、鲁、梁、赵颇有《诗》、《礼》、《春秋》先师,皆起于建元之间。
(三)石渠阁会议与五经博士的增置版本源流问题:文有磨灭,言有楚夏,出有先后,一源十流。
经学解说问题:经有数家,家有数说。
宣帝甘露三年,在京师未央宫石渠阁会议,诏诸儒讲五经同异,太子太傅萧望之等平奏其议,上亲称制临决。
会后,增置大小夏侯《尚书》和《谷梁春秋》等三家博士,分置大小戴《礼》及施、孟、梁丘《易》等五家博士,五经博士增至十余家:《诗》分三家(鲁、韩、齐),《尚书》分三家(欧阳、大小夏侯),《礼》分三家(后氏、大小戴),《易》分四家(杨、施、孟、梁丘),《春秋》分两家(公羊、谷梁)。
东汉十四经博士定制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形成十四博士定制:《诗》分三家(鲁、韩、齐),《尚书》分三家(欧阳、大小夏侯),《礼》分两家(大小戴),《易》分四家(施、孟、梁丘、京房氏),《公羊春秋》分两家(严彭祖、颜安乐)。
三、两汉经学发展中的今古文之争(一)今文经学解释经义的目的:通经致用的现实需求;解释经义的方法:推衍经文章句,结合阴阳五行灾异及刑名学说,阐释经文的微言大义;解释经义的宗旨:宣扬大一统、定名分、尊君抑臣等思想。
汉武帝时,公羊春秋学以董仲舒为代表,倡导“春秋大一统”思想,最适应统治者需要,迅速取得支配地位。
当时设置的五经博士,使用今文经籍。
元帝以后,君权衰落,今文经学开始式微。
西汉末年哀、平帝之际,谶纬迷信盛行,今文经学与之结合,经文解说内容空疏而荒诞,古文经学地位开始上升。
(二)古文经学解释经义的目的:通经识古的学术追求,也含有思古怀旧的情绪;解释经义的方法:重在训诂,探索经文古义,在思想理论方面并无重大发挥;解释经义的宗旨:思古怀旧,是古非今。
古文经学的成就:基于通经识古的需要,在辨识和解释先秦文字的过程中,建立起一套系统的训诂方法,对学术发展有一定贡献。
《尔雅》和《说文解字》即其代表性成就。
(三)今古文经学之争哀帝建平年间,刘歆对今文经学垄断学官现象不满,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学官,哀帝令歆与五经博士讲论其义,诸博士或不肯置对。
(《汉书·刘歆传》)王莽代汉,托古改制,刘歆趁机增置数家古文经学博士,包括《左氏春秋》、《古文尚书》、《逸礼》、《毛诗》、《乐经》、《周官》等。
东汉光武帝中兴,恢复汉制,撤销古文经学博士,确立今文经学十四博士之制。
(四)白虎观会议与今古文经学合流章帝建初四年,鉴于今古文两派经学门户之见不断加深,各家解释儒家经典歧义纷繁,采纳议郎杨终奏议,在洛阳白虎观召开会议,召集各地著名儒生,讨论五经异同,章帝亲自裁决,肯定三纲六纪,以“君为臣纲”为首,儒学与谶纬迷信相结合,开始趋向神学化。
白虎观会议后,古文经学不立于学官,但仍然继续发展,今古文经学逐渐趋同。
古文经学广泛传播,贾逵、服虔、马融、郑玄等著名学者或为古文经学家,或兼通今古文经;经学家们往往兼采今古文注解经典;博士官人选不再区分今古文经学家。
四、两汉经学教育的制度化(一)从“学在官府”到民间私学西周“学在官府”,教育权掌握在贵族手中。
春秋战国以来,“礼崩乐坏”,学术文化冲破贵族垄断,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各家学派纷纷招收门徒,民间私学盛行。
西汉初年,教育基本停留在民间私家传授的私学形式,国家尚未出现传授学术文化的专门学校,也没有建立一套正规系统的教育制度。
(二)两汉太学教育制度的创立与发展1. 太学教育制度的诞生建元元年,董仲舒建议设立太学:“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建元五年,下诏设立五经博士。
元朔五年,设立博士弟子五十员,在长安规划太学校舍,标志着太学制度的创立和第一批太学生的诞生。
2. 太学教育制度的设置太学是汉朝国立最高学府,主要讲授儒家经学课程。
太学主管官员,西汉为仆射,东汉为祭酒。
太学教师为博士,采取考试选拔或者推荐、征召等方式,年龄五十岁以上,品行端正,精通经典,身体健康,亲属清白。
博士俸禄,最初为四百石,宣帝时提高到比六百石。
博士之下设侍讲、讲郎等职,一般选取高才生担任。
太学生亦称博士弟子员,一般由太常负责选拔,年龄十八岁以上,要求相貌端正,并无身份限制。
地方各郡县官员也可向太常选送一些人,与博士弟子一起学习受业。
朝廷有时也允许一些官僚贵族子弟直接入学。
太学生享有免役权,有时还可获得赏赐。
3. 太学教育制度的发展太学生人数成倍增加:昭帝时100人,宣帝时200人,元帝时1000人,成帝时3000人,哀帝时7000人,至东汉末3万人(占全国人口5600万人的万分之5.4)。
太学校舍不断扩大:西汉平帝时,扩建校舍上万区,容纳学生万人;东汉顺帝时扩建校舍240房1850室,扩大太学生人数,增加太学生俸禄。
(三)两汉地方官学制度的建立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设立官学,是地方官府开办学校之始。
武帝时,下诏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郡国学校正式成为地方官办教育制度。
平帝元始三年,设地方官学及学官: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
乡曰庠,聚曰序,庠、序置《孝经》师一人。
东汉地方郡国学校更加发达,班固《东都赋》有“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的美誉。
各郡国官府设文学、文学史、文学卒史、五经百石卒史、乡三老等教官,负责地方文教事业。
(四)两汉民间私学的兴盛第一阶段:类似小学启蒙教育的“学馆”、“书馆”、“书舍”、“蒙学”,由“书师”教授儿童识字、书写等技能,阅读《孝经》、《论语》等典籍。
第二阶段:类似太学的“精舍”、“精庐”,由儒学经师传授高等教育的经学。
民间私学主要传授古文经学典籍,注重训诂、考据等方法,虽有过于烦琐的弊病,但对后来古文字学与金石学(考古学)的发展有直接影响,后世所谓“汉学”,即源于这种经学研究方法。
五、魏晋玄学的产生及其发展变化(一)魏晋玄学的含义以“三玄”即《老子》、《庄子》、《周易》为理论依据,阐释学说,或称“玄远之学”。
正始玄学产生之初,偏重于研究《老子》和《周易》;魏晋禅代之际,竹林玄学开始关注包含遁世思想的《庄子》。
以道家理论为基础,融合儒道两家学说,旨在会通,而非立异,可称“新道家”。
借助“本末体用”关系的阐释,以“得意忘言”的方法,试图解决儒家“名教”与道家“自然”的关系。
(二)魏晋玄学的产生白虎观会议后,官方钦定的今文经学,与谶纬迷信理论结合,走向神学化,沦为神道说教的政治附庸,思想内容日渐繁琐僵化和荒诞空虚,丧失“经实际用”的现实功效。
东汉末年,曹操提出“术兼名法”的政治思想,倡导“唯才是举”的选士标准,是对汉代儒家“名教”绝对支配地位发起的挑战。
魏文帝时,刘劭著《人物志》,以名家、法家理论为指导,结合道家思想,把品鉴人物的一般原则,上升到哲学高度进行探讨,推动了魏晋玄学思潮的产生。
(三)魏晋玄学的发展变化1. 正始(240—249年)玄学以何晏、王弼为代表,以《周易》、《老子》理论为著述根据和资料来源。
何晏(?-249年)少好老庄之言,作《老子道德论》,编著《论语集解》,不重《庄子》,声称:“鬻庄躯,放玄虚,而不周乎时变。
”王弼(226-249年)少年天赋,为裴徽、何晏等人称奇,撰《老子道德经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论语释疑》等。
从“贵无论”出发,主张“天地万物皆以无为为本”的本体论和“崇本息末”的方法论,提出“名教出于自然”的命题,试图调和儒道两家的思想理论。
(1)“贵无论”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何晏:有之为有,恃无以生;事而为事,由无以成。
王弼: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
有之所始,以无为本。
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
万物虽贵,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
(2)“崇本息末”夫邪之兴也,岂邪者之所为乎?淫之所起也,岂淫者之所造乎?故闲邪在乎存诚,不在善察;息淫在乎去华,不在滋章;绝盗在乎去欲,不在严刑;止讼存乎不尚,不在善听。
故不攻其为也,使其无心于为也;不害其欲也,使其无心于欲也。
谋之于未兆,为之于未始,如斯而已矣。
故竭圣智以治巧伪,未若见质素以静民欲;兴仁义以敦薄俗,未若抱朴以全笃实;多巧利以兴事用,未若寡私欲以息华竞。
故绝司察,潜聪明,去劝进,翦华誉,弃巧用,贱宝货。
唯在使民爱欲不生,不在攻其为邪也。
故见素朴以绝圣智,寡私欲以弃巧利,皆崇本以息末之谓也。
(3)“名教出于自然”名法之治:恃威网以使物者,治之衰也。
多其法网,烦其刑罚,塞其径路,攻其幽宅,则万物失其自然,百姓丧其手足,鸟乱于上,鱼乱于下。
名教之治:所谓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也。
夫礼也,所始首于忠信不笃,通简不阳,责备于表,机微争制。
夫仁义发于内,为之犹伪,况务外饰而可久乎!故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夫任智则人与之讼,任力则人与之争。
智不出于人而立乎讼地,则穷矣;力不出于人而立乎争地,则危矣。
无为之治:以无为为居,以不言为教,以恬淡为味,治之极也。
2. 竹林玄学以阮籍(210—263年)、嵇康(224—263年)为代表,基于所处时代的险恶环境和亲身经历的复杂感受,更加关注现实政治和人生感悟,转而青睐《庄子》及其所提倡的自然观与处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