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德育构建

合集下载

校园德育管理制度

校园德育管理制度

校园德育管理制度一、德育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以德育为核心。

将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修养。

2.科学合理。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因材施教,全面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3.公平公正。

德育管理制度要做到公平合理,保障学生的权益,严格执行德育规章制度,做到一视同仁,扬长避短。

4.德育管理制度要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学生的不断变化,德育管理制度也要不断完善和调整,保持其时效性和灵活性。

5.德育管理制度要注重精准指导。

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差异化德育指导,使德育管理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德育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学生行为规范(1)学生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得从事违法乱纪的行为;(2)学生要尊重他人,不得进行人身攻击、言语辱骂、欺负同学和老师;(3)学生要热爱劳动,不得懒惰、消极怠工;要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4)学生要遵守社交礼仪,文明用语,不得在校园内进行违法乱纪的活动;(5)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得进行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

2.学生思想教育(1)学校要根据学生年龄和个性特点,制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德育教育内容和方法;(2)学校要开展定期的德育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3)学校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

3.学生管理(1)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机制,包括班级管理、寝室管理、学生活动管理等;(2)学校要建立学生档案,全面记录学生的学习、生活、表现等方面的信息,定期进行评估;(3)学校要营造和谐的学生管理氛围,学生处置管理要求公开、公正、透明,保证学生的申诉权利;(4)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动态管理,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变化,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4.学生奖惩制度(1)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奖励制度,对学习进步、品德端正、社会实践等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奖励;(2)学校要建立科学的惩罚制度,对违规违纪、消极怠工等行为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3)学校要加强奖惩制度的执行力度,严格执行奖惩程序,确保奖励公平合理、处罚严格适当。

构建高校大德育体系简论——以泰山学院为例

构建高校大德育体系简论——以泰山学院为例
德育体系 , 充分发挥教书育人 、 管理育人 、 服 务育 人 、 文 化 育
人 的功 能 。 构 建 大 德 育 体 系 的整 体 架 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社 会 发 展 是 一 个 动态 的过 程 , 适 应 社会 需要 , 就 需 要 受 教 育 者 不 断 提 高 自身 的综 合 素 质 。 就德 育工 作 来 说 , 传 统 德 育 以学 校 教 育 为 中心 , 强调教师 、 课堂 、 教 材 等 有 形 灌 输 发 挥 的作 用 , 把 人 的品 德 培 养 当作 一 次 性 完 成 的 教育 过 程 。 这 种 传 统 德 育 已 经无 法 完 成 培 养 现 代 人 的任 务 ,必 须 更 新 教
主渠 道 , 教学 管 理 等 职 能 部 门共 同 参 与 、 多 位 一 体 的 大 德 育 工作体系 , 实现德育工作在时问与空间 、 内容 与 形 式 上 的 有 机结合 , 形 成 全 员 育人 、 全 过程 育 人 、 全方 位 育 人 的新 格局 二、 构建 大 德 育 体 系 的基 本 途 径 ( 一) 发 挥 德 育课 程 教 学 的 主 渠道 、 主 阵地 作 用
因必 须 通 过 内 因才 能 起 作 用 。所 有 的环 境 因素 只有 通 过 个
建 立 健 全 党 委 领 导 下 的 以 院 长及 行 政 为主 实 施 的德 育 工 作 体制 , 把德 育 看 作 是 既 与 智育 、 体育 、 美 育相 互 联 系 、 彼 此 渗
人 的勤 奋 努 力 才 能实 现 。 四是 文 化 影 响潜 在 性 社会心理 因 素 、社 会 文 化 氛 围 、社 会关 系状 态 等 因素 以潜 移 默 化 的 形 式, 对 个 体 品德 发 生 影 响 。 这 种 影 响具 有 非 计 划 、 非预期 、 潜 在性 和 累积 性 的特 点 ,可通 过精 心规 划 的无 意 识 情 境 实 行 文化 熏 染 。 在实施系统工 程时 , 泰 山学院确立 了“ 8个 紧 密 结 合 ” 的德 育 工 作 原 则 , 即把 知 识 能 力 的 培 育 与 价值 观 培 育 、 课内 教育 与课 外 教 育 、 解 决 思 想 问题 与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 学 校 教 育 和家 庭 教 育 、 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育手段 、 服 务 学 生 与 学 生 自我 服 务 、 及时应对与构建长效机制 、 专 职 教 育 队伍 与 兼 职教 育 队 伍 紧 密结 合 起 来 。 按 照 这 一 原则 , 学校 构 建 完 善 了 党委领导 , 宣传部统筹 , 学 团组织为主体 , 德 育 课 程 教 学 为

浅谈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工作

浅谈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工作

教育有两个目标,即使受教育者聪慧和使受教育者高尚,开展德育工作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和先决条件。

随着素质教育的日渐深入,人们对德育教育越来越重视。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是学校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通过班级管理落实德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成为“德技并重”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如何才能在班级管理中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是我们德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

1 强化管理,宽严结合在传统教育越来越面临社会挑战,日益失效的前提下,教育新时代的学生,老师的教育和管理方式也要与时俱进。

班级管理工作要“严”,首先是要“严已”。

班主任的言行举止是学生的镜子,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提醒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且不矫揉造作,让学生从心底里信服和尊重,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形象和较高的威信,为管好班级打下良好基础。

其次是要“严纪”,“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学生要不折不扣按照学校的各项管理规定,同时制定班级守则和考核细则,做到奖惩分明,倡导积极、文明行为。

通过各种激励方式来激励学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育人观。

对待表现不佳、犯错误的学生批评教育为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以让他们写心理剖析代替传统的检讨书,将他们犯错时的心理斗争过程写出来,这样做可以在心理上减轻犯错学生的叛逆心和抵触感。

因此,在学生的管理上,班主任做到宽严结合,像放风筝一样,虽然风筝有广阔的空间自由翱翔,但线总是拽在班主任的手里。

2 关爱学生,爱心育人传统的高校教育中,教师占据绝对的教育主导地位,学生对各种道德信念只能强制性地认可与服从。

这种“强权式、霸权式”的管理方式,严重影响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学习上,班主任应避免各种严厉的处罚与苛责训斥,对于犯错的学生,要细微观察,带着爱心和宽容走向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心中产生愧疚感,对老师产生感激。

在生活中班主任要与学生为朋友,走到学生们中间,倾听他们的心声,做到关心、爱护、尊重、了解每一位学生。

浅谈教学管理与德育的关系

浅谈教学管理与德育的关系

浅谈教学管理与德育的关系学校管理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有效地实现育人的目标,这是学校管理的基本规律之一。

这条规律反映了学校管理内部工作与育人工作以及学校管理目标与管理手段之间的本质关系。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管理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也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如何认清教学管理与德育的关系,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有效调控,坚持在教学管理中强化和渗透德育,是实现教学管理目标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教学管理与德育是密切联系的从价值取向上来看,两者是统一的,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即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两者的落脚点落在育人为本上。

这个道理可借助物理运动中的力的图示反映出来,当有两个力同时作用于运动质点时,按照力的平行四边形合成法则,便会产生出一种合力。

这种合力作用,就是学校教育管理沿着既定的取向表现出来的一定的教育管理效度。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共同的方向下,不管两个力的大小怎样,两者之间客观存在着一种正合力,这就是教学管理与德育之间的统一关系。

教学管理与德育的相互联系还表现在,教学管理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相对于课外活动管理和社会实践活动管理而言,教学管理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有效的管理形式,教学管理本身不但没有否定德育,而且德育是教学管理的应有之义。

当然,教学管理与德育两者之间又是有区别的,它们各自的内涵范畴不同。

德育是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教学管理则是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对教学工作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监督的过程,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二、如何有效调节或控制二者的关系要注意整体效应,将有效调控臵于多维的教育大系统之中,从宏观上保证教学管理与德育的有机融合,是调节好二者关系的有效途径。

宏观调控必须考虑以下几项主要因素:一是重视合力作用,促进教学管理中诸因素同步协调。

这里的合力是指对实现一定教学管理目标过程中实际作用于教学管理活动的各种影响的统称。

论高校德育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论高校德育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论高校德育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高校德育怎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向、动力、保证作用,使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其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要使高校德育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就必须在加强它的同时,对它实施科学的管理。

一、中国高校德育管理模式的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的德育管理工作,通过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努力,形成了一整套颇具特色的德育管理模式,使高校德育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具体体现于以下方面:(1)党和政府以及各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本身都非常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制度和措施。

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等文件的出台、贯彻和实施。

(2)加强了高校德育队伍建设,基本上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德育教师队伍。

(3)高校“两课”建设普遍得到加强,“两课”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已得到大众的认可。

(4)高校为加强德育管理,在管理机制上配备专职政治辅导员和加强班主任的工作。

(5)加大力度发挥校社团组织的作用。

校团委、校学生会和系班级学生干部、各学生中的社团组织骨干积极主动地在管理方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6)建立并在不断完善学生管理运行机制。

各高等院校不断地派出有关人员参观学习,相互参照,制定管理学生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学生行为。

(7)加强“三风”建设,严肃考风考纪,加大学籍管理力度。

(8)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就业教育。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那种“高分低能”的大学生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对新生和毕业生尤为重视“三观”的教育和培养成才意识,已成为德育管理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9)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的教育。

为丰富大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高校竭力营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氛围。

(10)将高校学生的宿舍文化建设规范化,杜绝脏乱差的不良现象在校园里滋生和蔓延。

加强德育管理范文

加强德育管理范文

加强德育管理范文加强德育管理,在当前社会教育体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教育,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培养。

德育管理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只有在德育管理得力的学校,学生成长起来才能够更全面,更健康,社会才能够更加和谐。

德育管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加强德育管理,既是培养学生的正确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的需要,更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然而,如何加强德育管理,成为学校全体教职工、学生以及家长共同思考的问题。

首先,学校要建立起健全的德育管理体系。

德育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全校上下共同努力,形成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制定不同阶段的德育计划和目标,明确德育管理的目标和导向,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价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确保德育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其次,学校要注重德育管理的实施。

德育管理不仅仅是口号,更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贯彻落实。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如德育讲座、主题班会、德育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勤奋好学、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等品质。

同时,学校要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感受到师长的关爱和呵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再次,学校要加强德育管理的监督和评估。

德育管理工作需要有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以确保教育目标的落实和效果的达到。

学校可以通过评比评先、定期评估等方式,对德育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找出问题并进行整改。

同时,学校要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德育管理活动,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现代学校德育环境的构建分析

现代学校德育环境的构建分析

2452016年1月下半月刊现代学校德育环境的构建分析王进业构成现代学校德育环境的因素众多,且具有系统性的特点。

而影响现代学校德育环境的因素也很多,并且各因素具有动态性。

笔者在本文中将重点对现代学校德育环境的构建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以供读者参考。

现代德育教育面临着由多元价值观引发的诸多困惑和新问题和在教学管理时无法量化德育教育的双重难题,如何做好德育工作,已经成为了当下学校的共同课题。

一、德育环境的意义德育教育无法量化,只能通过氛围营造达成的特点。

德育工作是一种潜在性的环境影响,学生在无形中会在学校的氛围中养成。

正是由于其隐蔽性,学校的德育工作影响深远。

因为人们对环境的隐性影响毫无察觉,所以在德育工作具有渐变性,其影响力也尤为深远。

良好的德育环境可以无形中深刻地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也就能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可以说,学校的德育环境直接决定了学校的德育成果,德育环境也体现在学校的校风和学风上。

二、德育环境的构建(一)德育环境的现状德育环境包括了一切影响到学生成长和学习的因素。

德育是指个体思想和道德品质培养,影响学校德育成果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互为支撑。

在构建学校德育环境的过程中,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推进。

协调影响学校氛围的各类因素,使其构成一个和谐而统一的整体,塑造一个具有积极内在生命力的德育氛围。

虽然大多数的观点认为学校的教育责任是在学校的围墙之内,出了学校门,学校则不再负有教育责任。

但实际上,越来越开放而多元的社会经济特征已经让整个社会呈现出网络化的特点,实时性影响动态性变化已经渗透进了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让整个学校教育受到了社会的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已经在信息技术的破冰下面临着来自整个社会的挑战。

一方面,学校要从构建和完善德育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的影响,宣传正面能量,提倡德育教育氛围的营造。

另一方面,学校还要主动从思想上破冰,主动去适应社会的变化,主动去创新,应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德育工作新挑战。

学校德育与教风建设方案

学校德育与教风建设方案

学校德育与教风建设方案1. 简介学校德育与教风建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积极向上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学校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设良好的教风。

2. 德育的重要性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它不仅关乎学生在道德品质上的成长,还对于学生成为合格公民、实现自我价值有着深远的影响。

3. 课程设置为了实施有效的德育教育,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在课程中增加道德教育相关内容,并将其贯穿于各学科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

4. 德育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例如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义务劳动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

5. 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德育教育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尊重、关心和理解的氛围中成长。

6. 规章制度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是营造良好教风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纪律规范,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和礼仪修养。

7. 教师队伍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推动学校德育与教风建设的关键。

学校应该注重教师的职业培训和发展,提供平台和机会,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8. 教学方法积极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手段。

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利用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9. 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推动学校德育与教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品德评价,通过参与度、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核来评价学生的德育成绩。

10. 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密不可分。

学校应该主动与家长沟通,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11. 现状与挑战当前,学校德育与教风建设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学生道德观念淡薄、社会环境影响等。

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相信一切困难都能够克服。

12. 总结学校德育与教风建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课程育人德育管理制度

课程育人德育管理制度

课程育人德育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工作也逐渐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中,注重的是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成绩考核,而在当今社会,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德育培养。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人格,教育管理者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课程育人德育管理制度,以此来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育人德育管理的必要性1. 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社会竞争也愈来愈激烈。

因此,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而且他们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诱惑和干扰。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课程育人德育管理制度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和规范,教育机构可以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抵御各种不良诱惑,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2. 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古人说:“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素质。

”因此,课程育人德育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通过制定各项德育活动和实践课程,教育机构可以促使学生在思想、知识、人际关系、实践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高,从而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优秀青年。

3. 建立和谐的教育环境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对学生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课程育人德育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帮助学校建立起和谐的教育环境。

通过严格规范的德育管理和推行有序的德育活动,学校可以塑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校风和学风,促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三、课程育人德育管理制度的构建1. 设立德育工作组织机构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课程育人德育管理制度,首先要明确德育工作的组织架构和职责权限。

通常情况下,学校可以设立德育教研室、德育办公室等部门,以负责制定和实施德育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德育活动等工作。

此外,学校还可以设立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会等组织机构,负责指导和督促学生的日常德育行为,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

学校加强德育管理制度

学校加强德育管理制度

学校加强德育管理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德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现代社会中,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因此,学校加强德育管理制度,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主流的趋势。

一、加强德育管理的重要性德育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系到学生的人格修养和综合素质。

加强德育管理,可以帮助学校建立和完善德育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和言行,维护校园秩序和师生关系,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此外,加强德育管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加强德育管理的途径方法1.建立健全德育管理制度加强德育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德育管理制度。

学校要明确德育管理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确定德育管理的实施机制和管理流程,明确德育管理的责任分工和管理职责,构建完善的德育管理体系,确保德育管理的有序进行和有效实施。

2.强化德育管理的舆情宣传加强德育管理,必须强化德育管理的舆情宣传。

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宣传德育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宣传德育管理的工作成果和亮点,引导学生和家长重视德育管理,支持和配合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形成全社会一起为学生的德育管理贡献力量的良好氛围。

3.加强德育管理的师生互动加强德育管理,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学校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和完善师生互动的机制和渠道,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引导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亲师关系,推动师生之间的亲情养成,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和协作,提高师生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加强德育管理的学生参与加强德育管理,需加强学生的参与。

学校要鼓励学生参与德育管理,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德育管理的机制和渠道,激发学生参与德育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德育管理的乐趣和成就感,培养学生参与德育管理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促进学生参与德育管理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论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德育构建

论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德育构建

论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德育构建【摘要】高校教学管理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教学质量,而德育的构建完善了教学环节并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高校应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将“育人”与“育才”放在同等的高度和地位,全面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拓宽大学生的德育的途径,积极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和优化大学校园的德育环境,努力实现高校的德育的立体式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德育构建大学校园的道德教育工作是社会道德建设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换言之,高校教学管理体系的开发应当在注重教学管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将“育人”放在至少与“育才”同等的地位,从而兼顾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因此,在抓好教学管理质量的同时,必须同时将德育工作抓好。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和时代的飞速发展,大学所处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大学德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德育实效欠佳也令人担忧,因此,加强和拓宽大学德育的途径,积极建设和优化大学校园的德育环境,努力实现德育环境的立体化,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一、以文化为核心建设和优化人文德育环境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是文化传递与道德主体积极吸纳的过程。

当然,学生本身的思想素质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差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动力、学习习惯、理论素质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落差,他们认为自己接受的是高等教育,专业课是“硬指标”,是“实课”,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软指标”,是可有可无的,因此,听课不认真,甚至迟到、早退、旷课。

于是,因为思想上的不重视,所以在碰到一点点打击就一蹶不振,在受到外面的诱惑时没有自己的正确的人生观。

因此,建设以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德育体系意义深远。

文化的传递,主要包括传统、习俗、教育、传媒乃至日常生活等时空环境。

高等院校教务管理德育模式构建

高等院校教务管理德育模式构建

论高等院校教务管理德育模式构建[提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教育最大的功能所在,高校院校德育教育更是人才培养中的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德育教育面临着种种困境,德育教育缺乏实效性已为世人所关注。

笔者认为,只有回归到生活,全面深入到学生的课堂、课余、宿舍和社会实践的全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契合,才能真正发挥德育教育的魅力,将高校人才培养推向前进。

关键词:高等院校;德育教育;价值复归新的世纪,全球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莫过于德育问题,德育教育是否成功开展,直接牵涉到教育发展的未来。

尽管近年来无论是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抑或是高等学校本身,在德育领域实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但随着青年大学生的道德意识的多元化发展,学生行为的随意性和人格的反叛性则进一步得到激发,使得作为高校的德育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

本文试图通过对高校德育困境的分析,提倡回归生活是高校德育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

一、高等院校德育教育现实困境(一)道德选择趋于多元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完成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这也引起了道德上的变化。

中国传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推动下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突、碰撞与激荡,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道德从依附走向自主、从重道义走向重功利、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一元走向多元。

在生活中,有的很少谈起远大的理想抱负,更多的关注眼前的利益;有的则以自我为中心,注重自我的发展前途;有的单纯以享乐为主,“今朝有酒今朝醉”是其生动的写照;有的鼓吹实用主义,对自己有实际作用才会学习,虚的东西如理论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冷漠。

在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青年大学生难以抗拒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诱导和教唆。

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在道德的精华与糟粕面前正确判断、合理取舍,如何营造一个让大学生心悦诚服、主动参与的道德氛围,是高校德育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德育教育模式过于陈旧。

以前高等院校的德育教育方法具有封闭性、灌输性和单向性等特点。

论高校以育人为中心的师德建设.doc

论高校以育人为中心的师德建设.doc

论高校以育人为中心的师德建设作者:林刚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03期[摘要]目前,以育人为中心的师德建设工程的提出,对高校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从正确认识以育人为中心的师德建设本质、牢牢把握以育人为中心的师德建设的基本原则、积极推动以育人为中心师德建设的进程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

[关键词]以育人为中心师德建设[作者简介]林刚(1972- ),男,黑龙江宾县人,华北科技学院人事处副处长,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师资行政管理与思想政治理论研究。

(河北三河065201)[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5-0068-01目前,以育人为中心的师德建设工程的提出,对加强高校与教师教育教学诚信和师德建设,提高高校教育管理者和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及职业道德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作用,树立教师的道德形象,高校必须重视对教师进行道德教育的训练,以增加教师的必要知识并提高技能,更好地履行道德教育的职责,发挥教师的道德榜样示范作用。

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化育人为中心的师德观念,切实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是解决目前中国高校存在的德育教学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

一、正确认识以育人为中心的师德建设本质正确认识以育人为中心的师德建设的精神实质,是高校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广大教师牢固树立师德观念的前提。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的根本宗旨,坚持教育教学为了大学生健康成长、教育教学关爱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成果给大学生,坚持精神引领大学生和对大学生负责、对国家教育事业负责、严格遵循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师德的本质。

它有三个要素:一是对以学生为本的师德的伦理精神的忠诚,以保持以学生为本和把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的教育教学发展的价值目标及其神圣性。

二是对大学生的伦理关怀,表现为对大学生人格和权利的基本认定和尊重等伦理精神的执著追求和热忱关怀,简单地讲,首先做到禁止伤害大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即尊重其人格、不伤害其人格与尊严;其次做到积极维护大学生的自由、平等等做人的基本权利和帮助提高其自身素质,主要是提高个体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思想道德品质修养。

大学班级德育管理制度

大学班级德育管理制度

大学班级德育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学校有关规定,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班级的德育管理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大学各类班级(含本科、专科、研究生班级)的德育管理工作。

第三条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为人处世的品质的重要工作,它既体现了学校、家庭教育的共同目标,也是学生终生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德育管理工作是班级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

第四条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团结互助,积极向上。

第二章德育管理组织第五条大学班级德育管理工作分级负责的原则。

学校设立德育管理委员会,负责全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监督;各级教务部门设立德育管理办公室,负责协助德育专业委员会开展德育管理工作;学院设立德育管理学生工作委员会,负责学院德育管理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第六条德育工作由班主任、辅导员等负责,班主任是班级德育管理的责任人,辅导员是班主任的协助者。

第七条德育工作专业委员会由德育主任牵头,全体班主任和辅导员参加,定期召开例会,研究德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先进经验,推动和完善班级德育管理工作。

第三章德育活动第八条德育活动是学校德育管理活动的具体表现,分为日常德育活动和重点德育活动,包括班风建设、课堂教育、课外活动、志愿服务等。

第九条班风建设是德育活动的基础,是全体师生在班级中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包括守时守信、基础之上、友爱互助等。

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各项班风建设活动。

第十条课堂德育是学校德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定期进行班级集体心灵述职,教育学生明确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十一条课外活动是学校德育活动的重要载体,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艺、体育、科技等各类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第十二条志愿服务是学校德育活动的重要形式,班主任和辅导员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

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

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大学德育论文(一):浅议大学生道德教育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教育摘要:道德教育是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资料。

结合我国实际情景深入研究分析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探索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规律和有效方法,具有必须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一、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意义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道德教育的任务异常艰巨,必须直面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展、高度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正视道德冲突,努力解决道德困惑,帮忙大学生辨别是非,学会确定和选择,逐步培养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道德成熟,使大学生群体成为最有活力的四有新人。

我国正经历着全方位的变革,改革开放前主流道德一统天下的格局受到冲击,社会道德价值观日趋多元。

多元化的社会道德观使得道德行为确定趋于相对性,道德行为正误的灰色地带逐渐扩大。

应对各种思想、意识形态和多元价值观的冲突、渗透,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自我意识、行为方式等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大学生在不断追求提高的同时,相当一部分人也在失去一些不该丧失的优秀品德。

道德滑坡不仅仅导致大学生在观念上、认知上出现许多偏差,甚至将他们引入误区。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总体呈现进取、务实、健康向上的态势。

他们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接纳新观点和新事物,自主、进取、民主、竞争和平等意识进一步增强,进取倡导和支持改革开放;人生观、价值观进取健康;自我认识清醒客观,心态平稳;发展、成才的愿望增强。

但他们同时表现出缺乏谦虚谨慎、勤俭节俭、艰苦奋斗的精神;挫折承受本事差;过分注重个性的张扬,缺乏基本的社会职责感,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等倾向增强,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存在差距。

(一)对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认识不到位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过程,是道德品质的培养、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高校教学管理中如何渗透德育

高校教学管理中如何渗透德育

高校教学管理中如何渗透德育作者:孙丰林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第05期[摘要]教学管理中对师生的德育渗透不仅可以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还可以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使教学与德育形成合力。

教学管理中德育渗透不仅是提高师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有力手段,而且是教学自身建设的基本方式。

对师生德育渗透的途径主要有:机制渗透、人格渗透、过程渗透、情感渗透。

从教学自身建设的角度看,教学管理中德育渗透对于坚定师生的理想信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大的动力价值。

[关键词]德育渗透教学管理高校教学教育教学管理都是管理者为实现教育目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益的活动过程。

在管理者为提高教育质量而采取的手段与措施中,通过渗透德育来强化管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教学管理中对师生德育渗透的意义不论是对提升教学管理水平,还是贯彻教学中心思想与克服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张皮”现象,使二者有机结合,形成合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渗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教学管理中对师生的德育渗透可以更好地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管理中德育渗透不仅是提高师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有力手段,而且是教学自身建设的基本方式。

作为提高师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有力手段,管理中德育渗透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手段、思维方式、载体、机制、环境、主客体、评估等构成要素,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功能。

从教学自身建设的角度看,教学管理中德育渗透对于坚定师生的理想信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动力价值。

2.德育渗透可以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事实上,管理工作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因为高校的师生是有着精神的、物质的多种需要的高智商群体,简单的管束在很多时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只有思想上通了,认识明确了,工作学习才有动力、激情与方向,管理自然就有了很好的基础。

管理中的德育渗透对于师生人生观、世界观、政治方向、工作态度等具有导向作用。

论高等院校教务管理德育模式构建

论高等院校教务管理德育模式构建

以使 青年大 学生学会 如何尊 重人 、认识 从室 内转移到室外, 带领大学 生参与相关 同发展 ,从 而形成交 往过程 中的道德 行 人 、 无私 奉献 的精 神 , 立诚实 守信的职 树
三、 高等院校德 育教育回归生活的策 人 、 理解 人、 关心人 , 何与他人 共生存 、 专业 的实 习, 如 在实 习过程 中, 培养 乐于助 影响高校 青年大 学生 思想 品德发展 为。因此 , 高校应重视大学生课余生活 的 业道德 , 为今后严 峻的就业挑 战作好 充分
文 教育
论 高等 院校教 务管理德 育模式构 建
口文 /卞开宏
( 宿迁学院 江苏 ・ 宿迁)
[ 提要] 培养 学生 高尚的道德品质 其 生动 的写照 ; 的鼓 吹实用主义 , 自 识的差异性和层次性 , 有 对 用相同的标准要求
是教育最大的功能所在, 高校 院校德育教 己有实际作用 才会 学习, 虚的东西如理论 学 生 只 会 使 德 育 流 于 形 式 , 形 成 “ ” 高 、
持 学 生 去 发展 自己 的 思 考 活 动 , 学生 自 使大学生主动学 习文化知识 , 让 热情参与宿
获得 知识 , 体验 成功 ; 四, 师 舍文 明建设 , 其 教 从而远离社会上不 良行为 的 ( ) 二 高校德 育是在生 活 中进 行的 育 主探讨 , 主动与学生探讨 问题 , 营造开放 、 影 响 。 人活动。 道德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教人依存 要积极、
关键词 : 高等 院 校 ; 育教 育 : 值 复归 德 价
中图分类号:6 文献标识码 : G4 A
收 录 日期 :0 2年 5月 2 21 3日
便会产生道德 行为 , 既而 养 新 的世纪 ,全球 教育面 临的 重大挑 力 ,有些 教师不会或 不愿使用 多媒体教 什 么是 道德 , 形成了道德只需要在课堂上 战, 莫过 于德育 问题, 德育 教育是否 成功 学 , 教案仍然沿用几 年甚至十几年前 的东 成道德习惯。 缺乏时代感。三 是教师 与学生之 间交 讲解 , 课后 考试, 而不需要 身体力行 的一 开展, 直接牵涉 到教育发展的未来 。尽管 西 , 这与大学生的生活相差甚 近 年来无论 是我 国教育主 管部 门抑或是 流少, 课堂讨论成为空设。四是教师强调 种局面 。因此 , 高等学校本身 , 在德育领域实行 了多方面 用既定的道德规范约束学生 的行为 , 学生 远 , 大学 生难 以与之产 生共鸣 , 高校德 育

构建学校德育文化,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构建学校德育文化,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构建学校德育文化,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学校德育文化,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引言概述:学校德育文化的构建对于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德育文化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它不仅关乎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培养,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构建学校德育文化,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一、明确德育目标1.1 设定明确的德育目标学校德育目标应该明确具体,既要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可以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指导和方向。

1.2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对学生的德育发展进行全面评估。

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表现、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评价指标,以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准确。

1.3 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德育师资是构建学校德育文化的重要保障。

学校应该加强德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德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德育教育。

二、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2.1 建设德育文化活动平台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德育文化活动,如德育讲座、德育实践活动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德育意识和积极性。

2.2 增强家校合作家庭是学生德育的重要环节,学校应该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加强家校合作。

通过家校合作,可以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学校和家庭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2.3 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学校应该积极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预社会公益事业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预社会建设,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加强德育教育内容3.1 引入德育教育课程学校应该将德育教育纳入正式的课程体系中,设置德育教育课程。

德育教育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能力。

3.2 整合德育资源学校可以整合社会资源,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德育教育讲座,组织学生参观社会机构等,丰富学生的德育教育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 。因此 , 设 以 文 化 为 核 心 的 校 园 文 化 建
术以及社会科学 和 自然科学等方 面的课
学校 园的德育环境 。努 力 实现 高校 的德
育 的 立 体 式发 展 。
程, 提升大学生 的人文和科技素养 。 重视
大学 生的文化教育 , 加强道德 培养 , 增强 社会 责任感需要积极 开展各项有意义 的

促 进 了教 学质 量 ,而 德 育 的 构 建 完善 了
教 学环 节并体 现 了以学 生为本 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育理
念 。在 教 学 管理 过 程 中 高校 应 注 重 学 生
人 文教 育是 高 校 教 育 中 的一 个 方
块 , 是 校 园文 化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视 也 重 专业 文 化 教 育 教 学 过 程 中 要 积 极 面 向 非 本 专业 的学 生开设 文学 、 史 、 学 、 历 哲 艺
放 在至少 与“ 才 ” 等 的地位 , 而兼 育 同 从 顾 人 的 “ 面 和谐 发 展 ” 因 此 , 抓 好 教 全 。 在 学 管 理 质 量 的 同 时 ,必 须 同 时 将 德 育 工
的一种物 化形态 。良好 的校园物质文化
建设 ,对 身处其 中的学生有 一种潜移默 化的教育力量 。 同时 , 学校 的实验设备 的
思想政 治理 论课是 “ 指 标 ”是可 有可 软 , 无 的 , 此 , 课 不认 真 , 至迟 到 、 因 听 甚 早 退 、 课 。 是 , 为思 想 上 的不 重 视 , 旷 于 因 所
于欧洲 , 年雄 于地球则国雄于地 球。” 少
二 、 视 人 文 教 育 , 强校 园文 化 建 重 加
配 置 ,更 是 实 现 办 学 目标 的 物质 条 件 保 证 。首 先 ,校 园 的 建 筑 要 方 便 学 生 的 学
作抓好 。然 而 , 随着经济 、 社会 和时代 的
飞速发展 , 学所处的政治环境 、 济环 大 经
习、 活, 生 使生活在其 中的人们 能够很 好 地 学习 、 工作 、 生活。 园中的小 品 , 校 如雕
【 文献编 码 】 o: . 6/.s.40 d i 03 9js 0 5 - 1 9 in
9 8 ( ) 0 .20 8 8 9 C . 1 0 .0 2 1
的学 术 、 技 、 科 体育 、 艺术 和娱乐 等校 园
文 化 活 动 ,为 大 学 生 的全 面 发 展 奠 定 基
递的载体 , 是大学环境 的有效 “ 时空 ” 建 。 大学校 园的道德 教育工作是 社会道
的思 想政 治素质的培养 , “ 将 育人 ” 育 与“
才 ” 在 同等 的 高度 和 地 位 , 面 促 进 人 放 全 的 “ 谐 发 展 ” 拓 宽 大 学 生 的 德 育 的 途 和 , 径 ,积 极 建 设 先 进 的校 园文 化 和 优 化 大
以在碰到一点点打击 就一蹶不振 ,在受 到外 面的诱 惑时没有 自己的正确 的人生
论 高 校 教 学 管 理 中 的 德 育 构 建
口 中南大学 黄 明初 口 玉林师 范学院 董 辉
【 摘
要】 高校教 学管理体 系的建立
上 的差异 ,有相 当一部分 学生在学 习动
力、 学习习惯 、 论素质等方 面存在着 明 理 显 的落差 ,他们认 为 自己接受 的是高等 教育 , 业课 是“ 专 硬指标 ”是 “ , 实课 ” 而 ,
价值 文化的构建 ,是大学精神之 所 在, 是大学办学理念 的价值体现 。 校园的 物质文化 建设 实际上是管理 者办学理念
人 。” 言之 , 换 高校教学管 理体系 的开发
应 当在 注 重 教 学 管 理 的 同 时 ,还 应 注 重
学 生 的思想政 治素质 的培 养 , “ 人 ” 将 育
境和文化环境发生 了深刻 的变革 ,大学 德育面临严峻 的挑 战 ,德 育实效欠 佳也
令人担忧 , 因此 , 强 和 拓 宽 大 学 德 育 的 加 途 径 ,积 极 建 设 和 优 化 大 学 校 园 的 德 育
达到 目的 , 才会 为此 而努力 学 习、 作 , 工 生活才有 了动力。志向 , 不一定要是具体 的, 但可 以通过 诚实做人 、 努力追求 逐步
德 建 设 工 作 中最 重 要 的 环 节 。 中华 人 民 《
础, 也为加强对学生 的法 制教育 、 诚信教
设和优化校 园的人文 环境 ,精 心布建 自 然景观和人文景 观 ,对大学科学 精神和 人文精神 的熏 陶培养具有 重要 的作 用 。

育和心理健康 教育 ,培养大学生 自强不
个人在大学时期 的思想 观念 的转 变是
相 当巨大的 ,正确 的引导 会影 响他 的一 生。当电视剧《 同学少年》 出后 , 恰 播 很多 高校 的学 生看后受到 巨大 的震动 ,他们 敬佩 毛泽 东的 “ 大丈夫必有 四方之 志” ,
佩 服毛泽 东 “ 风 流人 物 , 看今 朝 ” 数 还 的 凌 云 壮 志 。一 个人 , 须 要 有 远 大 志 向 。 必 有 了一 个 远 大 的 志 向 ,才 会 有 奋 斗 的 目 标 , 道 自 己的 努 力 是 为 了 什 么 , 活 就 知 生 不 是 迷 茫 的 。 了一 个 远 大 的 志 向 , 了 有 为
息 、诚实守信 、勇 于探索 的精神 提供情 景, 更为充 分发挥校 园文化 的育人功能 ,
培 养 优 良的 校 风 、 风 和学 风 提 供 载 体 。 教
共和 国教育法》第 四条规定 :高 等教育 “
必 须 使 受 教 育 者 成 为德 、 、 等 方 面 全 智 体 面 发 展 的社 会 主 义 事 业 的 建 设 者 和 接 班
活 动 。为 此 , 开 展 丰 富 多 彩 、 极 向上 应 积
【 关键词 】高等教 育 教 学管理
育 构建

德育体 系意义深远 。
文化 的传递 , 要 包括 传统 、 俗 、 主 习 教育 、 传媒 乃 至 日常 生 活 等 时 空 环 境 。大 学 校 园 的 自然 景 观 和 人 文 景 观 是 文 化 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