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基础知识
模具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模具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模具的基本功能是什么?A. 制造产品B. 改变产品形状C. 形成产品尺寸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模具的分类?A. 塑料模具B. 金属模具C. 陶瓷模具D. 玻璃模具答案:C3. 模具设计中,哪个因素对模具寿命影响最大?A. 材料选择B. 模具结构C. 制造工艺D. 使用维护答案:A二、判断题1. 模具的制造精度越高,生产成本也越高。
()答案:正确2. 模具设计时不需要考虑产品的批量大小。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模具的一般制造流程。
答案:模具的一般制造流程包括:设计、材料选择、加工、装配、调试、试模、批量生产。
2. 什么是冷冲模具?请简述其主要特点。
答案:冷冲模具是指在室温下对金属材料进行冲压加工的模具。
其主要特点包括:高效率、低成本、易于自动化生产。
四、计算题1. 已知某模具的制造成本为1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10000次,求每次使用的平均成本。
答案:每次使用的平均成本 = 制造成本 / 使用寿命 = 10000元 / 10000次 = 1元/次五、论述题1. 论述模具设计中的“三性”原则及其重要性。
答案:模具设计中的“三性”原则指的是:经济性、可靠性和工艺性。
经济性指的是模具设计应考虑成本控制,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可靠性是指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应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工艺性则是指模具设计应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以确保产品质量。
这三个原则对于确保模具的高效、稳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六、案例分析题1. 某公司设计了一款新型塑料模具,但在试模过程中发现产品出现毛边现象。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答案:产品出现毛边现象可能的原因包括:模具间隙设置不当、模具材料硬度不够、模具磨损等。
解决方案可以是:重新调整模具间隙、选择更硬的材料制造模具、定期对模具进行维护和更换。
模具基础知识培训完整版docx

引言:模具是制造工业产品不可或缺的工具。
了解模具基础知识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模具基础知识,包括材料选择、设计原则、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读者对模具有更深入的了解。
概述:模具是一种用于制造工业产品的设备或工具,通过将原材料进行成型、注塑等操作,将其转化为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模具的制作需要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和工艺进行设计和选择。
正文内容:一、材料选择1. 材料选择的重要性- 模具材料的选择对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有重要影响。
- 合适的模具材料可以提高模具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2. 常见的模具材料- 工具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韧性,适合制作耐磨性好的模具。
- 不锈钢: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适合制作食品加工等需要高洁净度的模具。
- 铝合金: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好的导热性,适合制作大型模具。
二、设计原则1. 设计原则的重要性- 模具设计是模具制作的关键环节,对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起决定性作用。
- 合理的模具设计可以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常用的设计原则- 合理布置导向和定位元件,以确保成品的精度和一致性。
- 减少模具的使用部件,以降低成本和制造工艺的复杂性。
- 设计易于维护和调整的模具结构,以提高生产的灵活性。
三、制造工艺1. 制造工艺的步骤- 模具加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材料准备、图纸分析等。
- 模具加工的具体流程,包括铣削、车削、磨削等工艺。
- 加工后的模具调试和修正工作,以确保模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工艺中的关键技术- 数控加工技术:利用计算机控制设备进行加工,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 电火花加工技术:通过电火花放电来进行精细加工,适用于加工高硬度材料。
四、模具检测1. 模具检测的目的- 检测模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模具制作的质量。
- 检测模具的磨损状况和维护情况,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2. 常用的检测方法- 三坐标测量:通过测量模具的坐标值来评估模具的准确度。
入门基础知识关于模具

入门基础知识关于模具一、模具的概念和作用(引言)模具是制造工业产品的重要工具,它为产品生产提供了关键的解决方案。
模具是一种用于制造零件或产品的特殊工具,其作用是将原材料或熔化的材料注入模具中,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将其冷却固化,并且按照设计要求形成需要的形状和尺寸。
模具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产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等多个行业,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模具的基本分类(由浅入深)1. 按照用途分类- 塑料模具:主要用于生产塑料制品,如塑料包装盒、塑料瓶等。
塑料模具的特点是成本低、制造周期短,可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 金属模具:主要用于加工金属零部件,如汽车发动机零件、航空零件等。
金属模具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能够承受较高的压力和温度。
2. 按照制造材料分类- 铸造模具:用于铸造金属件,通常由铸铁或钢制成。
它包括砂型、金属型、压铸模等。
铸造模具具有制造成本低、适应性强的特点。
- 塑料模具: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通常由高强度、耐磨的塑料材料制造而成。
塑料模具的制造复杂度相对较高,要求精度高、耐用性强。
3. 按照加工方式分类- 注塑模具:用于塑料注塑成型,是塑料制品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模具。
注塑模具采用热塑性塑料,通过高压注塑机将熔化的塑料注入模具中,经过冷却固化后,得到所需的塑料制品。
- 压铸模具:用于金属压铸成型,主要用于汽车、家电等行业。
压铸模具具有高强度、高温抗磨损的特点,可以实现高精度的金属件生产。
三、模具制造的基本流程模具制造包括设计、加工、装配等多个环节,以下是模具制造的基本流程:1. 产品设计:根据产品的外观和功能要求,进行产品设计。
设计师需要熟悉产品的材料、尺寸要求和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2. 模具设计:在产品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模具的设计。
模具设计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形状、尺寸、材料等因素,同时需要满足模具的制造和使用要求。
3. 毛坯加工:根据模具设计图纸,进行模具的毛坯加工。
模具基础知识

门外板翻边模结构局部图
➢ 斜楔模
斜楔模包括斜楔修边冲孔模、斜楔翻边模以及各种复合的工序。斜 楔模具的特点:
(1)能够完成垂直冲压不能完成的工作。 (2)要求行位精度比较高的零件。 (3)结构比一般模具结构复杂。
斜楔冲孔 结构
斜楔冲孔模模具结构图
(二)模具管理
➢ 3.1目的
为了确保冲压件产品质量合格,提高模具清洁度、 保证模具技术状态良好,以满足生产的需要。规定了模具 的技术状态、清洁度、修理、模具使用工作传票、备件 等管理内容。
导套
防护板
在汽车覆盖件生产中常用的冲压模具有拉延模、 修边冲孔模、翻边模、斜楔模。
➢ 拉延模
拉延模的结构,由主要的三大件或四大件组成:即凸模、凹模、压边 圈或凸模、凹模、压边圈和固定座。凸模通过固定座安装在双动压力 机的内滑块上,压边圈安装在双动压力机外滑块上,凹模安装在双动 压力机下台面上,凸模与压料圈之间、凹模与压料圈之间都有导板导 向。凸模、凹模、压料圈是由钼铬铸铁铸成,经加工后棱线、凹模拉 延圆角等处根据需要可以进行表面火焰淬火,淬火硬度50~55HRC
凸模
凹模
压料圈 压料板(圈)是冲模中用于压住冲压材料或工序件以控制材料流动பைடு நூலகம்零件,
在拉深模中,压料板多数称为压料圈。 拉延筋
拉延筋是拉延模或拉深模中用以控制材料流动的筋状突起,压料筋可以是 凹模或压料圈的局部结构,也可以是镶入凹模或压料圈中的单独零件。
压料圈
拉延筋
防护板
➢ 导板 用于大、中型冲模。这种导板是以平面导向的板状零件,用于 保证凸模、压边圈与凹模三者间的两两相互对准、滑动
➢ 3.2模具清洁度
使用单位对生产完毕后的模具,进行清洁度保养, 交装备管理科模具修理班组检查,检查合格后方能将 模具吊入模库。
模具基础知识

精品课件
(三)现场生产相关的问题事项
• 3.1 冲压模具安装前,要对模具进行检查:
1. 对于领来的模具,新模具,必须经过试冲验证并 带有合格试件;老模具,要检查模具管理卡;
2. 对照工艺文件检查所用模具是否正确,检查模具 外观有无裂纹、压伤和缺陷。
3. 检查压床和模具的闭合高度是否适应。 4. 模具的上、下模平面和工作台面是否干净。 模具按上述要求检查合适后,方可在压床上使用。
精品课件
模具清洁度检查标准
清洁度为“上等”: a) 模具底板上、下表面及工作部位内、外表面无废料、废
渣、积尘、油污、破布、锯末等杂物; b) 模具底板减轻槽内无存油、废料、破布、锯末等杂物; c) 导柱、衬套或导板等活动导向部位清洗干净并加注有润
滑油等
精品课件
清洁度为“中等”: a) 模具底板上、下表面及工作部位内、外表面有少量废
料、废渣、积尘、油污、破布、锯末等杂物; b) 模具底板减轻槽内有少量存油、废料、破布、锯末等
杂物; c) 导柱、衬套或导板等活动导向部位清洗不彻底,部分
未注有润滑油等
精品课件
清洁度为“下等”: a) 模具底板上、下表面及工作部位内、外表面有废料、废
渣、积尘、油污、 破布、锯末等杂物; b) 模具底板减轻槽内有存油、废料、破布、锯末等杂物; c) 导柱、衬套或导板等活动导向部位没有清洗干净,没有
用于保证凸模、压边圈与凹模三者间的两两相互对准、滑动
• 导柱 导柱是为上、下模座相对运动提供精密导向的圆柱形零件,
多数固定在下模座,与固定在上模座的导套配合使用。
导板
精品课件
导柱
• 导套 导套是为上、下模座相对运动提供精密导向的圆柱形零件,多
模具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 录
• 模具概述 • 模具材料 • 模具设计 • 模具制造 • 模具使用与维护 • 案例分析
01 模具概述
模具的定义与作用
总结词
模具是用于制造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 工具,它能够将原材料加工成所需形 状和尺寸的部件或产品。
详细描述
模具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它可以高效、快速地制造出大 量具有一致性和高质量的产品,从而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模具的工作条件、受力情况、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等要求
,选择具有相应性能的材料。
考虑材料的加工性能和经济性
02
选用易于加工、成本低廉的材料,提高经济效益。
考虑材料的热处理工艺
03
根据模具材料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以充分发挥材
料的潜力。
模具材料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
淬火
回火
表面处理
降低材料硬度,改善切 削加工性能。
感谢您的观看
操作规程
遵循操作规程,避免因操 作不当导致模具损坏或安 全事故。
试模与调整
在生产前进行试模,根据 试模结果进行调整,确保 模具正常工作。
模具的保养与维护
日常保养
储存与保管
定期对模具进行清洁、润滑,保持模 具良好的工作状态。
合理存放模具,避免因环境因素导致 模具损坏或生锈。
检查与维修
定期对模具进行检查,发现损坏及时 维修,避免问题扩大。
模具的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模具磨损
定期检查模具磨损情况,及时更 换磨损严重的模具部件。
定位不准
检查模具定位系统,调整定位元件 ,确保定位准确。
动作不协调
模具基础知识介绍PPT(31张)

脱模系统的组成 1,勾料装置 2,顶出装置 3,螺纹退芯装置 4,侧向分型抽芯装置 5,模具导向装置
三,模具的冷却系统
模板冷却示意图
模具的冷却系统
入水口 密封圈
隔水板 出水口
隔板式冷却 一般多用于型芯冷却(可几个型芯联排冷却)
模具的冷却系统
喷淋式冷却 一般多用于型芯冷却(适应于单个型芯冷却)
模具冷却系统
熱流道系統
Manifold = 260℃
固定側模板 = 50℃
• 快速循環時間 - 15-20% 時間減少
•節省材料 - 沒有澆道和流道
優點
•較好成品品質 - 減少應力殘留 - 較佳外觀
进料系统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制品缺欠
1,制品注射不足 2,凹痕,气孔 3,熔接痕 4,翘曲变形 5,浇口处浑浊 6,粘贴型腔
•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
18、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与过多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不要因为关系亲密便掏心掏肺,切莫交浅言深,应适可而止。
•
19、大家常说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可是不认真的话,这辈子你就废了,自己的人生都不认真面对的话,那谁要认真对待你。
•
20、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别放纵善变的情绪。
活塞杆带 动内部芯 块动作, 产生孔型 产品结构
模具基础知识培训培训资料(7)

引言概述:模具是制造产品的重要工具,其质量和精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为了提高模具制造技术水平,培训和掌握模具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旨在系统介绍模具基础知识培训的内容,包括模具材料、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工艺等方面。
正文内容:一. 模具材料1. 金属材料:介绍常用的金属模具材料,如工具钢、高速钢和硬质合金等,包括其性能特点、选择原则和应用范围。
2. 非金属材料:介绍常用的非金属模具材料,如塑料和橡胶等,讨论其特性及应用场景,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非金属模具材料。
二. 模具设计1. 模具设计原则:介绍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合理性、可靠性、可制造性等,讨论如何在设计过程中考虑这些因素。
2. 模具结构设计:介绍模具的主要结构,如分型装置、导向系统、脱模机构等,详细讨论各部位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
3. 模具标准件选择:介绍常用的模具标准件,如导向柱、导套、弹簧等,讨论选择标准件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三. 模具加工工艺1.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介绍模具加工的一般流程,包括毛坯加工、精密加工和热处理等,讨论每个环节的工艺要点和注意事项。
2. 数控加工技术:介绍数控加工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包括数控铣削、数控车削和数控电火花等,讨论数控加工技术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3. 模具质量控制:介绍模具加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包括检验设备、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等,讨论如何保证模具的质量和精度。
四. 模具使用与维护1. 模具使用注意事项:介绍在模具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装卸模具、调试模具和保养模具等,讨论如何避免模具损坏和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2. 模具维护保养:介绍模具的常规维护和保养工作,包括清洁模具、润滑模具和防锈处理等,讨论如何保持模具的良好状态和使用性能。
五. 模具创新与发展1. 模具设计创新:介绍模具设计的创新方向和方法,包括模具CAD设计、模具CAE分析和模具CAM制造等,讨论如何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模具设计效率和质量。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模具,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工具,能够将各种原材料塑造成我们所需要的形状和结构。
而模具设计,则是决定模具质量和性能的关键环节。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模具设计的世界,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一、模具的定义与分类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模具。
简单来说,模具是一种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它通过特定的形状和结构,使原材料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发生变形,从而获得所需的产品。
模具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
按照成型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金属模具和非金属模具。
金属模具常见的有冲压模具、压铸模具等;非金属模具则包括塑料模具、橡胶模具等。
从成型工艺来分,有注塑成型模具、挤出成型模具、压缩成型模具等等。
每种成型工艺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二、模具设计的流程模具设计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完成的,它有着一套严谨的流程。
第一步,产品分析。
设计师需要对所要生产的产品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产品的形状、尺寸、精度要求、使用性能等。
这一步就像是医生给病人做诊断,要把产品的“病症”搞清楚。
第二步,确定模具结构。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生产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结构。
比如是采用单腔模具还是多腔模具,是使用三板式结构还是两板式结构。
第三步,模具材料的选择。
模具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
要考虑材料的硬度、耐磨性、韧性等因素。
第四步,设计模具的各个零部件。
这包括型腔、型芯、滑块、顶针等。
每个零部件的尺寸和形状都要经过精确计算和设计。
第五步,进行模具的装配设计。
确保各个零部件能够准确无误地装配在一起,并且在工作过程中能够稳定运行。
第六步,模具的调试和优化。
在模具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试模和调试,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优化和改进。
三、模具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在模具设计中,有一些关键的参数需要特别关注。
首先是收缩率。
由于材料在成型过程中会发生收缩,所以在设计模具时要考虑到这一因素,对模具尺寸进行相应的补偿。
其次是脱模斜度。
为了使成型后的产品能够顺利从模具中脱出,需要在模具表面设计一定的脱模斜度。
模具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浇注系统设计要点
浇注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介绍浇注系统的组成部分,如主流道、分流道、浇口等,并阐述 各自的作用。
浇注系统设计原则
阐述浇注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如保证充模顺利、平衡各型腔的 进料速度等。
浇注系统设计实例分析
通过实例分析,展示浇注系统设计的具体应用和注意事项。
04
模具加工设备与工艺
普通机床加工方法介绍
高速度等特点。
激光加工
采用高能激光束对材料进行切割 、焊接等处理,具有非接触、高 精度、高效率等优点,适用于精
密模具的加工和修复。
05
模具装配与调试技术
装配前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零件清洗和检查
清除零件表面的油污、锈蚀和毛刺,检查零件的 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工具和量具准备
准备好所需的装配工具、测量工具和辅助材料。
模具制造
模具使用与维护
介绍了模具制造的工艺流程、加工方法、 检验标准等,包括普通加工、数控加工、 电火花加工等。
讲解了模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措 施,包括模具的安装、调试、操作、保养 等。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交流
知识收获
学员们表示通过本次培训,对模具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 握了模具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的基本技能。
、智能化制造、智能化管理等。
绿色环保
环保意识的提高将促使模具行业更加注重 绿色环保,如采用环保材料、优化生产工
艺等。
高精度制造
高精度制造是未来模具行业的重要发展方 向,如高精度加工设备、高精度测量技术 等将得到广泛应用。
个性化定制
个性化定制将成为未来模具行业的重要趋 势,如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个性化模具产品 。
维护保养计划
根据模具使用情况和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维护保养 计划。
模具的基本知识

模具基础知识1. 模具的基本构成(1)前模(母模)(定模)﹑(2)后模(公模)(动模)﹑(3)嵌件(镶件)﹑(4)行位(滑块)(5)斜顶﹑(6)顶针﹑(7)浇口(入水口)2. 模具制品形状对制品的影响壁厚﹐几何形状﹐会影响成形收缩率﹐脱模斜度大小3. 入水口对制品收缩率的影响入水口的尺寸大则收缩率小﹐尺寸小则收缩率大﹐料流方向平行则收缩率大﹐垂直方向则收缩小4. 模具壁厚过大﹑壁厚过小的影响壁厚过大﹕(1)增加成本(2)延长成形时间﹐生產效率降低(3)品质难管控﹐易出现气泡﹐缩孔﹐凹陷等壁厚过小﹕(1)塑料在模具内流动的阻力大。
如形状较復杂的﹐成形会困难(2)强度较差如果塑件的壁厚不均匀﹐那么成形过程后会收缩不匀﹐不仅造成气泡﹑凹陷﹑变形还会存在较大的内应力。
壁厚与壁薄的交界处避免有锐角﹐过度要綬和﹐厚度应沿著塑料流动的方向逐渐减小。
5. 圆角(R位)设置圆角(R位)增加强度﹐使塑件不致变形或裂纹6. 加强筋(1)為了确保制品的强度和刚性﹐又不使塑件壁厚﹐可在塑件适当的部位设置加强筋﹐防止变形﹐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改善成形中塑料流动的问题。
(2)加强筋的厚度不可超过塑件的50%﹐通常大约在20%左右(3)加强筋应比塑件的平面低7. 孔(1)孔的周边容易產生熔接痕﹐降低了塑件的强度﹐注意﹕孔与孔﹑孔与塑件之间的距离一般应取孔的两倍以上(2)孔的边缘可用凸台加强孔的强度(3)盲孔的深度不可超过孔径直径的4倍(4)螺丝孔特别应注意孔的强度﹐孔径的尺寸大小。
如果孔径太大打入螺丝后会有打滑的现象如果孔径太小则会有打不入螺丝或打爆螺丝柱(5)孔柱太长(高)应注意模具排气不良(6)孔径的深度最好是不超过孔径的8倍(7)带有台阶的孔﹐型芯分别固定在定﹑动模两侧﹐很难保証同心度﹐而且在两个型芯的接合位易產生毛边﹐所以应将任一方的型芯(孔径)增大0.5MM以上﹐由另一端的导向成形8.模具的嵌件﹑行位﹑斜顶模具的嵌件﹐行位和斜顶通常都是镶在模具的动模上﹐如果嵌合的不严密就会有毛边。
模具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固定板
用于固定凹模,确保其稳定性 和精度。
导料板
用于引导材料进入模具,确保 材料定位准确。
03
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模具的设计原则
模具设计应满足产品要求
根据产品需求,设计出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模具。
模具设计应注重制造工艺性
确保模具易于加工、装配和维修,降低制造成本。
模具设计应考虑使用安全性
确保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避免出现故障和安全事故。
模具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 模具的定义与分类 • 模具的结构与组成 • 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 模具的使用与维护 • 模具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01
模具的定义与分类
模具的定义
01
模具是一种用于制造特定形状和 尺寸零件的工具,通常由两个或 更多个组件组成,这些组件可以 互相配合以形成所需的形状。
02
模具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特别 是在汽车、电子、塑料和金属制 品等行业。
况。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模具损坏
或生产出的产品不合格。
使用过程中要保持模具的清洁 ,定期清理模具内的残留物,
防止堵塞或腐蚀。
注意观察模具的工作状态,如 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机检查,避
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模具的维护保养方法
01
定期对模具进行润滑, 保证其正常运转,延长 使用寿命。
导柱
导向机构,保证上 下模板的精确对中。
上模座
连接上模板和导柱, 起到定位和承载作 用。
下模板
安装凹模和固定板, 用于固定凹模和导 柱。
卸料板
用于卸料和顶料, 确保材料顺利脱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模具的零部件
凹模
模具基础知识设计基本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

模具基础知识设计基本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模具是用于制造各种工业制品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来设计并制造,以提供准确的模板,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模具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
一、模具的基本结构1.导向系统:导向系统是模具的基础部分,它用于确保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导向系统包括导向销、导柱、导套等,其作用是维持模具的定位和平衡。
2.工作部位:工作部位是模具的主要部分,用于制造产品的形状和尺寸。
工作部位通常由模腔和模芯构成。
模腔是成型产品的外形,而模芯则是成型产品的内形。
模腔和模芯之间的空间被称为模腔芯间隙,它决定了产品的尺寸和表面光洁度。
3.射出系统:射出系统用于将熔融材料注入模具的工作部位中。
射出系统通常包括喷嘴、喷嘴孔、射嘴道、料缸等。
通过合理设计射出系统,可以确保熔融材料均匀地注入模具,并尽量减少气泡和缺陷的产生。
4.射出机构:射出机构是将射出系统与模腔连接起来的部分。
射出机构包括推杆、滑块、动模板等,它们通过运动实现熔融材料的注入和冷却。
5.顶出系统:顶出系统用于将成型产品从模具中顶出。
顶出系统包括顶出杆、顶出板、顶出销等。
通过合理设计顶出系统,可以确保产品的脱模顺利进行,从而避免产品变形或损坏。
二、模具使用的注意事项1.合理使用模具:在使用模具时,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
同时,还应遵循模具的使用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安全使用。
2.定期维护模具: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磨损和变形的影响。
因此,定期维护模具是非常重要的。
维护包括清洁模具、修复模具、更换模具零件等,以确保模具的正常工作。
3.善于保养模具:除了定期维护模具外,还应善于保养模具。
保养包括防锈、润滑、正确存储等,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4.注意模具的温度: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高温和低温的变化。
因此,在使用模具时,应注意模具的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以免影响产品的质量。
5.善于解决故障:在使用模具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故障,如堵塞、变形、磨损等。
模具入门基础知识

模具入门基础知识一、模具的定义模具是制造成型零件的工具,它是以金属或非金属材料为原料,采用加工、装配等工艺制造而成的。
模具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机械等行业中。
二、模具的分类1.按照成型方式分类:(1)压力成型模具:如冲压模、铸造模等;(2)非压力成型模具:如注塑模、吹塑模等。
2.按照生产方式分类:(1)单件生产模具:如手工锻造等;(2)小批量生产模具:如普通铣床加工;(3)大批量生产模具:如数控加工中心加工。
3.按照材料分类:(1)金属材料制作的模具:如钢、铝合金等;(2)非金属材料制作的模具:如塑料、橡胶等。
三、常见的几种模具1.冲压模冲压是指利用冲床或剪板机将板材进行切割和变形加工,这种加工方式需要使用冲压模。
冲压模包括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上半部分,下部为下半部分。
冲压模的材料一般为优质合金钢,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高耐磨性。
2.注塑模注塑是将熔融的塑料通过注射器喷射到模具中,使其在模具中冷却凝固成型。
注塑模分为两种类型:单腔模和多腔模。
单腔模只能生产一个产品,而多腔模可以同时生产多个产品。
3.铸造模铸造是指将液态金属或合金倒入铸型中,经过冷却凝固后得到所需形状的零件。
铸造模包括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上半部分,下部为下半部分。
铸造模的材料一般为优质铸钢或灰口铸铁。
四、制作流程1.设计:根据零件图纸确定制作方案;2.加工: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机械加工、电火花加工等;3.组装:将各个零部件进行组装;4.试验:进行试验,并对问题进行修正;5.调试:调整好所有参数,使其达到最佳状态。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毛刺问题解决方法:(1)提高模具的加工精度;(2)增加冲头的切削角度;(3)增加模具的表面硬度。
2.塑料热分解问题解决方法:(1)提高注塑温度,使其达到正确的熔融状态;(2)降低注塑压力,减少熔体在模具中停留时间。
3.铸造缩孔问题解决方法:(1)增大浇口和浇道的尺寸;(2)改善铸造工艺,使金属流动更加均匀。
模具基础识图知识点总结

模具基础识图知识点总结一、引言模具设计是工程设计的一部分,是利用模具技术与工程技术,按一定工艺要求,对产品的外形、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进行设计与加工。
模具等设计开始于一张设计图纸,而模具设计图纸中的识图知识是模具设计的基础。
因此,识图知识对模具设计师是至关重要的。
二、模具基础识图知识点1. 工程制图基础(1) 制图概念:工程制图是利用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来表现物体形状、尺寸关系、工艺过程和质量要求等。
它可以分为机械制图、建筑制图、电气制图、控制制图、装配制图等。
(2) 制图常用术语:包括视图、投影、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公差尺寸等。
(3) 制图规范:工程制图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统一制图规范对于减少沟通阻力、提高工作效率非常重要。
2. 模具设计图基本构图知识(1) 投影原理:在模具设计图中,常用主、副投影法进行构图,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选用主、副投影法。
(2) 平行投影:在模具设计图中,平行投影是指视点与物体之间的面与平行于它的投影面也平行。
主投影面的平行投影图称为正投影图,通常包括俯视图、前视图、左视图等。
(3) 立体图:在模具设计图中,立体图是通过对平行投影图的投影线进行相交,形成三维立体图。
3. 模具设计基本视图(1) 正视图:正视图是把一个物体的最长的尺寸和一些特征的位置等,放在平面上标出它们的尺寸、形状和位置。
(2) 俯视图:俯视图是将物体的上表面的形状和尺寸投影在水平面上。
(3) 左视图:左视图是物体左侧投影面上的物体轮廓。
(4) 右视图:右视图是物体右侧投影面上的物体轮廓。
(5) 正交投影:将物体各面按该面的投影方向按一定比例投影到平行的相互垂直的平面上,然后将各个投影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视图图纸。
4. 模具设计基本尺寸知识(1) 模具设计图尺寸表示法:包括线性尺寸、角度尺寸、距离尺寸、圆弧尺寸等。
(2) 尺寸的表达方式:包括尺寸的数值表示、基线位置、公差标注、尺寸符号、公差值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动作原理: 是利用成型的开模动作用,使斜撑梢与滑块产生相对运动趋势,使滑块
沿开模方向及水平方向的两种运动形式,使之脱离倒勾
α≦25°(斜杆,拨快倾斜角度) S=T+2~3mm (S 为滑块需要水平运动距离;T 为成品倒勾)
19 Mar 2014
1.2滑块的锁紧及定位方式: 由于制品在成型机注射时产生很大的压力,为防止滑块与活动芯在受到压力
模具基础讲义
第一部分 模具的演化史
古代模具演变 现代模具演变
型芯、型腔 注塑机 顶出系统/脱膜机构 复位系统 行位 斜顶 进胶系统
第二部分 模具专题讲义
模具的分类 分型面的选择(此部分参考模具动画集) 浇口的选择 行位 斜顶
塑胶产品常见名词
14 Feb
2012 P2
第一部分 模具的演化史
古代模具演变 现代模具演变
2.1前模斜顶
14 Feb 2012
第一次开模
第二次开模
14 Feb 2012
2.1后模斜顶
1.特殊情况需在斜顶顶面接触面加胶 或减胶0.1mm,防止铲胶
2.顶针可插入胶肉0.2mm 防止斜顶带走产品
14 Feb 2012
塑胶产品常见名词
1.注塑工艺相关
(1)壁厚:详见Valeo DGL (2) (筋)骨位
而位移,从而会影响成品的尺寸及外观(如跑毛边),因此滑块应采用锁紧定位, 通常称此机构为止动块或后跟块。常见的锁紧定位方式如下图:
14 Feb 2012
1.3滑块入子的连接方式: 滑块头部入子的连接方式由成品决定,不同的成品对滑块入子的连接方式可能
不同,具体入子的连接方式大致如下
14 Feb 2012
结构设计: 1.当行位成型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时,如图7.3.1所示,边间距要求3.0mm 2.当行位成型形状为长方形时,边间距取决于“L”的长度。 L20.0mm时,D5.0mm;L20.0mm时,DL/4
14 Feb 2012
14 Feb 2012
2.2后模行位机构
定义:后模行位机构的主要特点为行位在后模一方滑动,行位分型、抽芯与开模同时或 延迟进行,一般由固定在前模的斜导柱或铲鸡驱动,开模时行位朝远离胶件的方向 运动。其典型结构如下
1.4滑块的导滑形式: 块在导滑中 活动必须顺利、平稳 才能保证滑块在模具生产中不发生卡滞或
跳动现象 否则会影响成品质品 模具寿命等,常用的导滑形式如下:
14 Feb 2012
2.1前模行位机构
定义:模行位机构是指行位设置在前模一方,因此须保证行位在开模前先完成 分型或抽芯动作;或利用一些机构使行位在开模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与胶件 的水平位置不变并完成侧抽芯动作。
14 Feb
2012 P8
鉴于以上问题,模具脱模机构就应运而生了.
顶出多数靠顶杆、顶针、顶块、司筒实现
14 Feb
2012 P9
现代模具的发展—复位系统
相应于之前的顶出系统,产品顶出之后,顶杆是怎么复位进入到下 一次成型周期的呢?
14 Feb 2012
现代模具的发展—冷却系统
有了顶出系统之后,生产效率大大增加了,但是每个生产周期,只靠塑 件自然冷却然后取出塑件,还是浪费了很多时间,于是乎,人们又研究出 了冷却系统 —运水。而且事实证明,良好的冷却系统对于塑件质量的控制 也有很明显的作用。
14 Feb 2012
模具分类
1.一般分类
二板模(大水口模/单分型面) 三板模(细水口模/双分型面)
2.常见模具
双色注塑模具 倒装模具 热流道模具
14 Feb 2012
1.1大水口两板模
二板模式指那些能从分模面分开成前、后两半的模具
14 Feb 2012
1.2细水口三板模
三板模主要由三个部分或模板组成,开模后,各模板之间相隔一段距离,胶 件从形成分模面的两块模板之空间距离落下,浇道则从另一空间距离落下(这 是对冷流道模具来讲),这种把胶件与浇道分隔开的模具称三板模。
3.缩短了成形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4.浇口可自动切断,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5.能降低注射压力,可减小锁模吨位。 缺点: 1.装有热流道板的模具其闭合高度加大,有可能需要选用较大的注射机。 2.热唧咀、热流道板中的热量经热辐射和热传导影响前模温度,模具设
计时应尽量减少热传递,加强前模冷却。 3.模具成本较高
类似于行位,处于产品结构与功能的需要,我们相应的研发出了斜顶。
14 Feb 2012
现代模具的发展—进胶系统
随着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不同进胶形状,位置等都影响 着注塑产品质量,因此浇注系统也就成了模具重要系统。详细 介绍见专题部分。
14 Feb 2012
第二部分 模具专题讲解
模具的分类 分型面的选择(此部分参考模具动画集) 浇口的选择 行位 斜顶 塑胶产品常见名词
定义:用液体或气体的压力,通过油缸(气缸)活塞及控制系统,实现侧向分型或抽芯。液 压(气压)行位机构的特点是行位行程长,分型力量大,分型、抽芯不受开模时间和顶出时 间的限制,运动平稳灵活。
14 Feb 2012
2.6母模遂道滑块
1.应用特点: a.制品倒勾成型在母模侧 b.制品外观有允许有痕迹 c.滑块成型面积不大
14 Feb 2012
第一次分模
第二次分模
14 Feb 2012
2.7延迟滑块
1.应用特点: 1 成品外侧滑块抽芯力大防止成品拉变形 2.利用延迟滑块作强制脱模
14 Feb 2012
第一次分模
第二次分模
14 Feb 2012
2.8斜销式滑块
应用特点: 一般用在成品有滑块机构,同时沿滑块 运动方向成品也有倒勾,这时可采用 斜销式滑块。
14 Feb 2012
2.1双色注塑模具(HL LENS)
原理: 双色注塑成型机两只料管配合两套模具按先后次序分两次注塑成型双色产品。
步骤: 1.原料经A料管第一次成型制成产品A 2.周期开模,成型机模板旋转180度至B合模 3.B原料经B料管注入2次成型模腔成型产品并顶出
14 Feb 2012
2.2倒装模具(HL HSG)
2012 P4
古人是怎么制造模具从而制作产品呢?
泥范铸造法
泥范铸造法大体要经过制做模型、塑出 花纹、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金属 液体以及加工修整等工艺过程,不适宜 铸造器形和雕镂复杂的器物,需分瓣。
失蜡法铸造
14 Feb
2012 P5
先用蜡、松香、油脂等配制成蜡料,后根据需 要制成不同形状、纹饰的蜡模,再以马粪泥或 低浆泥挂涂成型,阴干后加热把蜡化去,形成 铸型空腔,再浇铸成器。这种方法可用整模, 无需分块,铸出的成品可达很高的精度。
的工具——注塑机 就应运而生了。
加热筒
料斗
螺杆
14 Feb
2012 P7
现代模具的发展—顶出系统
有了注塑机之后人们开始批量生产了,人们设计出了最 简易的模具(只有型芯,型腔)但是到实际生产中又遇 到了很多人问题。
动模 型芯
定模 型腔
问题:每次开模之后,塑件跟着后模移动完成开模动作,
塑件怎么取出???(塑件冷却收缩包紧在型芯上面)。
现代的模具跟古代有什么相同地方? 古人所做的模具已经包含了现代模具最主要的部分—模仁。也
就是现代模具的型芯,型腔。
14 Feb
2012 P6
现代模具的演变-注塑机
进入工业文明之后,我们的模坯材料由土坯变成了金属,而产品 的材料也由金属液体变成塑胶溶料,为了适应批量化生产,像古 人那样靠人力去填充金属液体总是效率太低,于是机器取代人类
14 Feb 2012
现代模具的发展—行位
对于比较简单的产品,简单的开合模就可以了, 但是下面的产品呢? 我们需要把模具一个方向单一的开合模运动,转化成其他方向的运动。
需要侧抽的方向
14 Feb 2012
开合模方向
随着产品结构与功能的需要,行位很好 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14 Feb 2012
现代模具的发展—斜顶
14 Feb 2012
2.3内行位机构
定义:内行位机构主要用于成型胶件内壁侧凹或凸起,开模行位向胶件中心 方向移动。
14 Feb 2012
2.4哈佛模
定义:由两个或多个滑块拼合形成型腔,开模时滑块同时实现侧向分型的行位机构称为 哈呋模。哈呋模的侧行程一般较小。
14 Feb 2012
2.5液压(气压)行位
14 Feb 2012
1.2动作原理
斜顶放置在一个固定不动的模板的斜孔 中,斜顶与斜孔配合。 从下向上给斜顶一个推力推动斜顶向上 运动一段距离之后发现斜顶在斜孔和推 力的强迫作用下,不仅向上运动了,并 且向斜顶倾斜方向运动了一定距离
14 Feb 2012
(M介于3°~12°) (一般取3°5°8°10°12°)
一般骨位厚度在0.8~1.2mm范围。当骨深15mm以上, 易产生走胶困难、困气, 模具上可制作镶件,也方便省模、 排气。骨深15mm以下,脱模斜度应有0.5˚以上;骨深15mm 以上,骨位根部与顶部厚度差不小于0.2mm (3)浇口
14 Feb 2012
2.结构相关
(1)脱模斜度。 (2)擦、碰面:
模具擦、碰面应有斜度,擦面斜度有两个功用:防止溢胶, 因为竖直贴合面不能加预载;减少磨损。 (4)分模面 (5)尖、薄钢位
直接影响到模具的寿命。 (5)行位斜顶
14 Feb 2012
3.表面要求
胶件上直接模塑出的文字、图案,如客户无要求,可采用凸 形文字、图案。胶件的文字、图案为凹形时,模具上则为凸形, 模具制作相对复杂。 模具上文字、图案的制作方法通常有三种:
型芯、型腔 注塑机 顶出系统/脱膜机构 复位系统 行位 斜顶 进胶系统
14 F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