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显示器

合集下载

有机发光材料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

有机发光材料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

有机发光材料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高质量视觉体验的不断追求,显示技术在电子产品中的地位变得愈加重要。

而有机发光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材料,正逐渐成为显示技术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本文将探讨有机发光材料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并对其优势和前景进行分析。

1. OLED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作为有机发光材料的一种典型应用,已广泛应用于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

OLED技术采用有机发光材料作为发光层,通过施加电压使其发光。

相比传统的液晶显示器,OLED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1 自发光:OLED技术不需要背光源,每个像素都可以独立发光,能够实现更高的对比度和更真实的色彩表现。

1.2 薄型灵活:有机发光材料可以制成柔性的薄膜,使显示器可弯曲、可卷起,大大提升了设计的灵活性。

1.3 能耗低:OLED技术在黑色显示时可以关闭像素,降低能耗,有效延长电池寿命。

2. QLED技术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QLED)是一种通过量子点技术制备的有机发光材料,近年来备受研究关注。

2.1 量子点技术:量子点是一种纳米级的颗粒,其尺寸决定了发光的颜色,通过调控量子点的尺寸,可以实现更广泛的色域和更高的纯度。

2.2 显色性能:QLED技术能够提供更高的红、绿、蓝三原色纯度,使显示效果更加逼真和细腻。

2.3 长使用寿命:与传统OLED相比,QLED技术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稳定性,能够减少显示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的亮度衰减问题。

3. 其他应用领域除了OLED和QLED技术,在显示技术中,有机发光材料还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3.1 柔性显示器:有机发光材料的柔性性质使得其可以制作成可弯曲、可卷起的柔性显示器。

这种显示器可以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可卷展电子等领域。

3.2 透明显示器:有机发光材料可以制成透明的薄膜,使显示器具备透明度。

OLED简介(共63张)

OLED简介(共63张)
(2)改善生产工艺,提高器件稳定性和成品率,以保证 产品推向市场后的竞争力
(3)研制彩色显示屏及相关驱动电路
(4)为了实现大面积显示,研发有源驱动的OLED显示器
第11页,共63页。
2.OLED显示(xiǎnshì)原理
第12页,共63页。
OLED属于载流子双注入型发光器件 发光机理:在外界电压驱动下,由电极注入的电子和
第17页,共63页。
C.层状阴极
由一层极薄的绝缘材料如LiF, Li2O,MgO, Al2O3等和外面一层较厚的Al组成,其电子注入性 能(xìngnéng)较纯Al电极高,可得到更高的发光效率 和更好的I-V特性曲线。
D.掺杂复合型电极
将掺杂有低功函数金属的有机层夹在阴极和有机发 光层之间,可大大改善器件性能
1) 阴极材料
为提高电子的注入效率,要求选用功函数尽可能低的材料做阴极, 功函数越低,发光亮度越高,使用寿命越长。 A.单层金属阴极 如Ag 、Al 、Li 、Mg 、Ca 、In等。
B.合金阴极
将性质活泼的低功函数金属和化学性能较稳定的高功函数金属一 起蒸发形成金属阴极、如Mg: Ag(10: 1),Li:Al (0.6%Li) 合 金电极,功函数分别为3.7eV和3.2eV。 优点:提高器件量子效率和稳定性; 能在有机膜上形成稳定坚固的金属薄膜。
(2) 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分子量为500-2000,能用真空 蒸镀方法成膜,按分子结构又分为两类: 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和配合物。
第24页,共63页。
1) 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 主要(zhǔyào)为有机染料,具有化学修饰性强,选择范围广,易于提 纯,量子效率高,可产生红、绿、蓝、黄等各种颜色发射峰等优点, 但大多数有机染料在固态时存在浓度淬灭等问题,导致发射峰变宽 或红移,所以一般将它们以低浓度方式掺杂在具有某种载流子性 质的主体中,主体材料通常与ETM和HTM层采用相同的材料。掺 杂的有机染料,应满足以下条件: a. 具有高的荧光量子效率 b. 染料的吸收光谱与主体的发射光谱有好的重叠,即主体与染料能 量适配,从主体到染料能有效地能量传递; c. 红绿兰色的发射峰尽可能窄,以获得好的色纯; d. 稳定性好,能蒸发。

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技术首次应用于航天飞行航天服

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技术首次应用于航天飞行航天服

我 国科学家绘制成世界首张大熊猫
将 使我 国具 备世界领 先 的主 动光学 技术和 多 目标光 谱观测 能力 ;将 为我国天文学研 究增添高水平的观测设施和平 台;
有机发光 显示器 ( 0 L E D)技 术
首次应用 于航 天飞行航 天服
神 舟七号 载人航天 飞船航 天员所 穿着的 “ 飞天 ”舱 外
航天服采用 了最新 的平 板显 示技 术 O E ( L D 有机发光显示器 ) 。 据悉 ,这是 O E L D技术首次应用于航天飞行航天服 。 据悉 ,清华大 学从 2 0 0 4年 开始承 担 “ 神七”舱 外航 天 服 OE L D显示器 的研 发工 作,该显 示器用 于显示航天 员舱外 行走 时航天服 的状态数据 。 中国航天 员科研训练 中心舱 外 据 航天服研究室主任刘 向阳介绍 ,“ 飞天 ”舱外航天服的 O E LD 显示屏使显示器更大 、更薄、更省 电、更能耐受高低温 ,显 示色彩更艳丽 ,方便 了航天 员查看 。 据有关专家介 绍,O E L D是指 有机 材料在 电场作用下发
据梅耀武介绍 ,目前 北京 市 已经把这项技术列入节能节 水减排重 点推广技术 , 在城 市餐厨 垃圾的规模集 中处理 中应 用 。一个 日处理能力 4 0吨 的餐厨垃圾处 理场 2 0 0 0 9年将在
北京建成投产 。( 新华网 )
具有 良好的透光率 、产生 电能 、降低工作及管理成本 、结构 牢固等。此座 建筑 大面积 、多角度采用 了太阳能发 电技术 ,
光 的技术 。与 L D液晶显示屏相 比,O E C L D具有 主动 发光 、 无需背光源 、色彩鲜艳 、功耗低、无视角 限制 、显示动态 画
面无拖 尾现象 、使用温 度范 围广等诸 多优点 。同时 ,O E LD 是全 固态超薄器件 , 的出现使人类广泛使用可弯 曲的柔软 它 显示器成为可能 。( 新华网 )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用材料光致发光光谱测试 荧光光谱法-2023标准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用材料光致发光光谱测试 荧光光谱法-2023标准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用材料光致发光光谱测试荧光光谱法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采用荧光光谱法(FS)测定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用有机材料的光致发光光谱的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测定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用有机材料的光致发光光谱的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871.2-2007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第2部分:术语与文字符号GB/T 19267.3-2008 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第3部分:分子荧光光谱法JJG 537-2006 荧光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3.术语和定义GB/T 20871.2-2007和GB/T 19267.3-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最强激发波长 max excitation wavelength激发样品使其产生最强荧光的入射光波长,用λex,max 表示。

3.2.室温发射波长 room temperature emission wavelength室温(298K)条件下物质所发射的荧光强度最大的波长,用λem,max表示。

3.3.低温发射波长 low temperature emission wavelength低温(77 K)条件下物质所发射的荧光强度最大的波长,用λem,max表示3.4.荧光光谱法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根据获得的荧光激发光谱、发射光谱等参数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3.5.第一电子激发单重态 first singlet excited state;S1电子在跃迁过程中不发生自旋方向的变化,这时分子中具有两个自旋配对的电子,分子处于激发的单重态,用 S1表示,见图1。

3.6.第一电子激发三重态first triplet excited state;T1电子在跃迁过程中伴随着自旋方向的变化,这时分子中具有两个自旋不配对的电子,分子处于激发的三重态,用 T1表示,见图1。

OLED、LED的区别

OLED、LED的区别

OLED、LED的区别OLED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或者叫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主要指的是显示器的发光器件是有机材料制成的二极管。

对应的是LCD,也就是液晶显示器。

现在卖场里有成为LED电视的,但这个LED指的是显示屏的背光源是LED(二极管),核心还是LCD。

请注意,千万不要受误导认为LED电视是LCD电视的升级。

升级了是没错,但仍然是LCD。

就好比你买了自动档的桑塔纳,但核心仍然是桑塔纳,绝不是自动档的兰博基尼。

OLED是一种自发光的器件,不需要背光源。

跟LCD是有本质区别的。

目前小尺寸的OLED显示器已市场化,很多手机、导航之类的设备都已经采用。

一般叫AMOLED,AM 表示有源矩阵。

有源矩阵就是TFT,用于发光的控制的。

LCD中也有TFT,成为TFT LCD,用于控制液晶分子扭转。

两者发光控制上基本一致。

但显示器的核心是发光器件及发光原理。

虽然TFT LCD和AMOLED在控制方面基本一致,但两者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目前,OLED还没有将大尺寸的显示器市场化。

原因就是1、大尺寸技术难题尚未攻克2、寿命不长,仅能用于手机这种不长时间点亮屏幕的设备,用于电视机还显得有些短命3 价格问题。

但是,三星和LG已经投产8.5代OLED面板厂,相信OLED电视机会很快面世的。

3D电视是一种技术,使人在观看是能够感受到3D效果。

无论LCD OLED PDP均能实现3D 效果。

然而,由于LCD的先天不足,在3D效果方面就远不如PDP了,相信也会远不如OLED 的。

就目前市场上的电视机来讲。

LCD是主流,3D电视LCD 和PDP的都有。

不过3D效果还是PDP的好。

不过,一般是很少使用3D的,听说对眼睛伤害也大。

主动发光显示器发光原理

主动发光显示器发光原理

主动发光显示器发光原理
主动发光显示器(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是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它可以带来更加清晰、色彩更加鲜艳和更加省电的显示效果。

其发光原理是通过有机化合物的发光特性来实现的。

主动发光显示器中的每一个像素都由有机发光材料组成,当通过电流激发后,这些有机发光材料会发出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的光,从而组合成各种不同的颜色。

这些有机发光材料的发光特性使得AMOLED显示器可以实现更加鲜艳、更加自然的色彩表现,相比于传统的LCD显示技术而言,AMOLED显示器的色彩表现更加丰富。

除了色彩表现,AMOLED显示器还具有更加快速的响应速度和更加广阔的视角。

这得益于AMOLED显示器中的有机发光材料的快速响应特性,使得画面刷新更加迅速,同时,由于AMOLED显示器不需要背光源,所以其在观看角度上也没有传统LCD显示器那样有限制,可以实现更加广阔的视角。

同时,主动发光显示器还具有更加低功耗的优势。

由于AMOLED显示器的每一个像素都是可以独立控制的,所以在显示黑色时,可以实现像素的完全关闭,从而达到节省电能的效果。

这也是为什么AMOLED显示器在手机等电池续航时间要求较高的设备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总的来说,主动发光显示器通过有机发光材料的发光原理,实现了更加鲜艳、更加清晰、更加省电的显示效果。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MOLED显示技术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并且带来更加优质的视觉体验。

LED、OLED、LCD以及CRT的区别

LED、OLED、LCD以及CRT的区别

LED、OLED、LCD以及CRT的区别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

LED的心脏是一个半导体的晶片,晶片的一端附在一个支架上,一端是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使整个晶片被环氧树脂封装起来。

半导体晶片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P型半导体,在它里面空穴占主导地位,另一端是N型半导体,在这边主要是电子。

但这两种半导体连接起来的时候,它们之间就形成一个“P-N结”。

当电流通过导线作用于这个晶片的时候,电子就会被推向P区,在P区里电子跟空穴复合,然后就会以光子的形式发出能量,这就是LED发光的原理。

而光的波长也就是光的颜色,是由形成P-N结的材料决定的。

LED显示屏(LED panel):LED就是light emitting diode ,发光二极管的英文缩写,简称LED。

它是一种通过控制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方式,用来显示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行情、视频、录像信号等各种信息的显示屏幕。

LED显示屏分为图文显示屏和视频显示屏,均由LED矩阵块组成。

图文显示屏可与计算机同步显示汉字、英文文本和图形;视频显示屏采用微型计算机进行控制,图文、图像并茂,以实时、同步、清晰的信息传播方式播放各种信息,还可显示二维、三维动画、录像、电视、VCD节目以及现场实况。

LED显示屏显示画面色彩鲜艳,立体感强,静如油画,动如电影,广泛应用于车站、码头、机场、商场、医院、宾馆、银行、证券市场、建筑市场、拍卖行、工业企业管理和其它公共场所。

它的优点:亮度高、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微型化、易与集成电路匹配、驱动简单、寿命长、耐冲击、性能稳定。

OLED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即有机发光显示器,在手机LCD上属于新崛起的种类,被誉为“梦幻显示器”。

OLED显示技术与传统的LCD显示方式不同,无需背光灯,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

OLED简介

OLED简介

OLED简介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又称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OEL)是一门相当年轻的显示技术。

它利用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发光材料在电流的驱动下产生发光来实现显示。

OLED与LCD相比有很多优点:超轻、超薄、高亮度、大视角、像素自身发光、低功耗、快响应、高清晰度、低发热量、优异的抗震性能、制造成本低、可弯曲等。

已被业界普遍认为是最具有发展前途的新一代显示技术。

OLED是一种由有机分子薄片组成的固态设备,施加电力之后就能发光。

OLED 能让电子设备产生更明亮、更清晰的图像,其耗电量小于传统的发光二极管(LED),也小于当今人们使用的液晶显示器(LCD)。

类似于LED,OLED是一种固态半导体设备,其厚度为100-500纳米,比头发丝还要细200倍。

OLED由两层或三层有机材料构成;依照最新的OLED设计,第三层可协助电子从阴极转移到发射层。

OLED发展历程OLED是英文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的缩写,翻译过来被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或有机发光显示器。

事实上这种发光原理早在1936年就被人们所发现,但直到1987年柯达公司推出了OLED双层器件,OLED才作为一种可商业化和性能优异的平板显示技术而引得人们的重视。

目前,全球已经有100多家的研究单位和企业投入到OLED的研发和生产中,包括目前市场上的显示巨头,如三星,LG,飞利浦,索尼等公司。

整体上讲,OLED的产业化目前已经开始,其中单色,多色和彩色器件已经达到批量生产水平,大尺寸全彩色器件目前尚处在研究开发阶段。

整体上看OLED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1.1997年~2001年,OLED的试验阶段。

在这段时期OLED开始逐渐走出实验室,主要应用于汽车音响面板,PDA及手机方面。

但产品很有限,产品规格少,均为无源驱动,单色或区域彩色,很大程度上带有试验和试销的性质,2001年OLED的全球销售额仅约为1.5亿美元。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精心整理)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精心整理)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精心整 理)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精心整 理)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精心整 理)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精心整 理)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精心整 理)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精心整 理)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ecetrode (Cathode) Organic Fluorescent Layer Hole Transport Layer ITO Transport Layer (Anode) Glass Substrate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精心整 理)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精心整 理)
❖ 1963年,Pope等人,蒽单晶的蓝色电致发光,400-2000V 电压
❖ 1969年,Dresner等,引入固体电极
❖ 1973年,Vityuk等人,蒽薄膜代替单晶
❖ 1979年,某一天的晚上,在Kodak公司从事科研工作的华裔 科学家邓青云博士。在回家途中突然想起有件东西忘在实验 室里便返了回去,在黑暗中他发现有个亮光,打开灯后看到 原来是一块做实验的有机蓄电池在发光。从此,他开始了对 有 OL机E体D之的父发。光研究。有机即电致今发称光显之理示)器为OLOEDL(精E心D整的研究。他也被称为
❖ 1990年,英国剑桥大学,J.H.Buroughs等人,聚对苯乙炔 PPV单层薄膜,PELD
❖ 1993年,N.C.Greenham等人,在两层聚合物间引入另一层, 量子效率提高20倍
❖ 1997年,日本先锋公司,车载OEL单色显示器 ❖ 1995年,日本先锋有,机5电英致发寸光显全理示色)器OOLEED(L精电心整视机
第5章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OLED)

OLED_简介

OLED_简介

OLED市场潜力
• 先天优点:高响应速度、宽视角等 • 21世纪高科技对OLED技术开发的支持 1:性能更好的OLED新材料 2:性能更强的Driver IC 3:更合理,快速的生产设备和流程 4:更完善的封装技术 • OLED市场扩大后,原材料成本将大幅度降低 • OLED专利逐渐开放,相关授权费用降低 • 到2005年,预计OLED将形成大规模市场;到 2010年OLED将成为显示器的主流产品
LCD
1:需要背光,功耗高 2:对比度低,视角窄 3:响应慢(毫秒级),常有拖影 4:适用温度窄(-20 ℃ ~+70 ℃ ) 5:器件厚(约5mm)、重
OLED的基本应用
1:手机显示屏
2002年三洋推出的3G 手机样品 2.5 "显示屏
三洋最新2 "手机主屏 2003年1月21号发布
2:车载音响
市场预测
TRULY OLED ROADMAP
日期 2001/06 2002/08 2002/11 2003/05 2003/07 2003/09 2003/10 2003/12 2004/02 2004/06 2004/10 进度 OLED研发队伍成立
Rev.A
OLED厂房开始筹建, 同时中试线 (200mm*200mm)和R&D线规格完成确认 中试线和R&D线下设备订单 中试线和R&D线安装 Mono-Color出样品 Mono-Color小量产80k/M (1英寸手机副屏) Area-Color出样品 Area-Color小量产 40k/M (1英寸手机副屏) Full-Color出样品, 同时量产线(370mm*470mm)规格完成确认 Full-Color小量产40k/M (1英寸手机副屏) 量产线安装

OLED讲义学习教程

OLED讲义学习教程

4.8 lm/W
Our work
第41页/共98页
第四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一点 五分。
3 OLED 材料
已经商品化的OLED材料:
Hole Injection Materials(HIM)
--CuPc(Kodak), MTDATA(Pioneer), PAN(Uniax)
Hole transporting Materials(HTL)
近来的研究表明,荧光效率高的物质并不一定是很好的EL发光材 料。
第37页/共98页
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一点 五分。
3 OLED 材料
按发光颜色可分为三基色(绿色、蓝色、 红色)发光材料和其他颜色发光材料; 按发光方式可分为主体发光材料和掺杂体发光材料; 按发光机理可分为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
小分子材料技术发展水平
3 OLED 材料
Blue
4.5 lm/W(Idemitsu, 470nm)
Green15 lm/W(Sanyo Electric, 540nm)
Yellow
13 lm/W(Sanyo Electric, 570nm)
Red
2.2 lm/W(Kodak, 600nm)
第43页/共98页
第4页/共98页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一点 五分。
1 有机发光显示基本概念
1.1 OLED器件基本结构
金属阴极 电子传输层
发光层 空穴传输层
ITO
hv
玻璃基板
第5页/共98页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一点 五分。
1 有机发光显示基本概念
1.2 OLED器件发光原理
有机电致发光是指有机半导体发光材料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传 输、电子和空穴结合形成激子、进而辐射复合导致发光的现象。

OLED简介、发光基本原理、发光材料和应用

OLED简介、发光基本原理、发光材料和应用

OLED发光材料
(3)取代基中有较多的给电子基团。 一般来说,化合物的共轭体系上如果具有 强的给电子基团,如: - NH2 , - OH, - OR 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化合物的 荧光,因为含这类基团的荧光体,其激发态常由环外的羟基或氨基上的电子激 发转移到环上而产生的。 由于它们电子的电子云几乎与芳环上的轨道平行, 实际上它们共享了共轭电子结构,同时扩大了其共轭双键体系。 所以这类化 合物的吸收光与发射光的波长都比未被取代的芳族化合物的波长长,其荧光 效率增加。 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
OLED发光原理
有机电致发光属于载流子双注入型发光器件, 所以又称为有机发光二级管。其发光的机理一 般认为如下: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电子从阴 极注入到有机物的最低空轨道(LUMO),而 空穴则由阳极注入到有机物的最高占据轨道 (HOMO)。载流子在有机分子薄膜中的迁移 被认为是跳跃运动和隧穿运动,并认为这两种 运动是在能带中进行。当电子和空穴在某一复 合区复合后,形成分子激子,激子在有机固体 薄膜中不断做自由扩散运动,并以辐射或无辐 射的方式失活。当激子由激发态以辐射跃迁的 方式回到基态时,我们就观测到电致发光现象。 而发射光的颜色则是由激发态到基态的能级差 所决定的。
OLED发光材料
相关材料: •聚苯撑乙烯类( PPV) 电致发光材料:PPV 是第一个被报道用作发光材料 制备电致发光器件的高分子, 是目前研究得最多、最广泛、最深入,也被 认为是最有应用前途的异类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 经典的PPV 材料具有不 溶与不熔的特点, 因此许多科学家都致力于通过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来设 计合成出结构、性能各异的PPV 及其衍生物, 以满足使用要求。 •聚芴类( PF) 电致发光材料:在各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 PF 材料具有较 高的光和热稳定性, 并且芴单元是刚性共平面的联苯结构,C-9 位置可以 方便地引入各种取代基团以改善溶解性能及超分子结构, 而不会引起显著 的空间位阻而影响主链的共轭, 因而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有机蓝光发光 共轭聚合物(共轭聚合物具有较强的光捕获能力,可用来放大荧光传感信 号 )材料。 •聚噻吩类( PT ) 电致发光材料:PT 聚合物也是被广泛研究的一类共轭聚合 物, 聚噻吩类电致发光材料的优点在于聚噻吩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比较容易, 稳定性非常好, 在室温甚至较高的温度下可以稳定数年, 而且其导电率几 乎不变。

LED和LCD的区别

LED和LCD的区别

LED和LCD的区别LED显示器与LCD显示器相比,LED在亮度、功耗、可视角度和刷新速率等方面,都更具优势。

LED与LCD的功耗比大约为10:1,而且更高的刷新速率使得LED在视频方面有更好的性能表现,能提供宽达160°的视角,可以显示各种文字、数字、彩色图像及动画信息,也可以播放电视、录像、VCD、DVD等彩色视频信号,多幅显示屏还可以进行联网播出。

有机LED显示屏的单个元素反应速度是LCD液晶屏的1000倍,在强光下也可以照看不误,并且适应零下40度的低温。

利用LED技术,可以制造出比LCD更薄、更亮、更清晰的显示器,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另一个角度说:完全不一样的概念,LED是发光二极管属于二极管的一种,lcd是液晶显示器,两者相差太多.但是用LED的点阵也能组成显示器,适用于户外大屏幕显示,分辨率较低LED显示器百科名片LED显示屏(LED panel),是一种通过控制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方式,用来显示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行情、视频、录像信号等各种信息的显示屏幕。

SAMSUNG SyncMaster P2370GLED的技术进步是扩大市场需求及应用的最大推动力。

最初,LED只是作为微型指示灯,在计算机、音响和录像机等高档设备中应用,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LED显示器正在迅速崛起,近年来逐渐扩展到证券行情股票机、数码相机、PDA以及手机领域。

LED显示器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于一体,以其色彩鲜艳、动态范围广、亮度高、寿命长、工作稳定可靠等优点,成为最具优势的新一代显示媒体,目前,LED显示器已广泛应用于大型广场、商业广告、体育场馆、信息传播、新闻发布、证券交易等,可以满足不同环境的需要。

LED显示器结构及分类通过发光二极管芯片的适当连接(包括串联和并联)和适当的光学结构。

可构成发光显示器的发光段或发光点。

由这些发光段或发光点可以组成数码管、符号管、米字管、矩阵管、电平显示器管等等。

名词解释有机EL显示器

名词解释有机EL显示器

利用EL(electro-luminescence, 电致发光)现象的显示器。

EL为向某种材料加载电压后,该材料发光的现象。

EL显示器的发光材料包括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

采用有机材料的是有机EL显示器。

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相比,具有驱动电压低、容易实现彩色显示等优点。

因与普通LED一样,利用了根据电子与正孔的注入再结合产生的发光现象,因此也被称为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有机发光二极管)。

有机EL显示器与液晶显示器相比,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首先,由于是利用发光现象,因此对比度高、视角广。

另外,响应时间短。

有机EL显示器实现全彩显示的方法大致有两种。

分别为使用R(红)、G(绿)、B(蓝)3种发光材料的方法,以及与白色发光的有机材料配合使用彩色滤光片的方法。

有机EL材料包括低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

使用低分子材料的有源矩阵型全彩有机EL显示器作为数码相机的显示屏已于2003年上市。

不过,低分子有机EL因制造时利用真空蒸镀技术,画面很难大型化。

因此,各公司还在推进开发使用高分子材料的有机EL显示器。

高分子有机EL因制造时使用印刷技术,可抑制扩大显示画面时的成本增加。

有机EL显示器的最大课题是产品寿命。

存在着提高亮度,寿命就会大幅缩短的问题。

曾有公司尝试通过改进面板构造及制造工艺等来延长寿命。

电视用途方面,2007年10月索尼全球率先实现了11英寸有机EL电视的量产化。

不过,目前电视领域几乎不使用有机EL显示器。

而面向手机等的小型有机EL显示器则在稳步进行量产。

全球首款有机EL电视——索尼的“XEL-1”。

(点击放大)可以看到屏幕后方的14英寸透明有机EL显示屏(韩国三星移动显示器)。

(点击放大)4.5英寸可弯曲柔性有机EL显示屏(韩国三星移动显示器)。

(点击放大)。

tft与oled原理

tft与oled原理

tft与oled原理
TFT(薄膜晶体管)和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是两种不同的显示技术。

TFT液晶显示技术利用了薄膜晶体管作为每个像素的开关,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来调节光的透过程度。

液晶是一种具有定向性的有机分子,其分子排列可以通过加电场进行控制。

在TFT液晶显示器中,每个像素由一个液晶分子与其对应的薄膜晶体管组成。

电压通过薄膜晶体管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从而改变像素的透光度,从而显示不同的颜色和图像。

OLED技术利用有机发光二极管来实现显示。

OLED显示器由许多发光二极管组成,它们是由有机材料构成的。

当电流经过有机材料时,它们会发射出光。

OLED显示器的每个像素都包含有机材料的红、绿、蓝三个发光二极管。

通过控制每个像素的亮度和颜色,可以显示出丰富的彩色图像。

与TFT液晶显示器相比,OLED显示器具有更高的对比度、更广的观看角度和更快的响应时间。

总结来说,TFT液晶显示器利用薄膜晶体管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来调节光的透过程度,而OLED显示器利用有机发光二极管来发射光来显示图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发光显示器(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OLED),在日本又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ELD,是一种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有机材料发光的显示器件。

OLED具有成本低、全固态、主动发光、亮度高、对比度高、视角宽、响应速度快、厚度薄、低电压直流驱动、功耗低、工作温度范围宽、可实现软屏显示等特点。

OLED按不同的分类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1、根据采用有机材料的不同分为两种技术:一种是采用小分子材料,简称OLED;另一种是采用高分子材料,简称PLED;2、按照驱动方式又分为被动式矩阵PM-OLED和主动式矩阵AM-OLED,前者采用ITO玻璃基板,后者采用TFT基板。

专家预测,OLED显示器可能在2015年后取代LCD的主导地位,成为市场主流显示器。

一、 OLED的产生与发展OLED的研究产生起源于一个偶然的发现。

1979年的一天晚上,在Kodak公司从事科研工作的华裔科学家邓青云博士(Dr.C.W.Tang)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想起有东西忘记在实验室里,回去以后,他发现黑暗中有个亮的东西。

打开灯发现原来是一块做实验的有机蓄电池在发光。

这是怎么回事?OLED研究就此开始,邓博士由此也被称为OLED之父。

1987年,Kodak公司最早发表其研究成果,此后,全世界许多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始致力于小分子OLED器件和相关课题的研究,有关的专著文献和专利的数量每年成百上千地递增。

在美国(除Kodak公司外)和欧洲,绝大多数有机EL的研究工作是从9O年代早期开始的。

今天,高效率(>15 lm/w)和高稳定性(发光强度为150 cd/m2时,工作寿命>10,000小时)的有机EL器件已经研制出来。

对高分子有机EL的研究工作比对小分子有机EL的研究,起步要晚得多。

直到1990年,才由Burroughes及其合作者研究成功第一个高分子有机EL器件。

此后,为了发展聚合物EL技术,在美国和欧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人们一般都队为,聚合物材料比有机小分子材料要稳定,这也就成了发展聚合物EL的原动力。

目前,OLED的产品已从试验室走向了市场。

从1997~l999年,OLED显示器的惟一市场是在车载显示器上,2000年以后,产品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到手机显示屏。

OLED在手机上的应用又极大地推动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范围的迅速扩大,对现有的LCD、LED和VFD提出强有力的挑战。

二、 OLED的优缺点同当前主流的平板显示器(LCD、PDP)相比,OLED具有如下的优点:首先,OLED视野角度宽、轻薄、便于携带。

作为自发光器件,OLED的视角上下、左右一般可以达到160度以上,没有视角范围限制。

因为OLED是薄膜层叠结构,包括封装在内总厚度仅为2毫米左右,因此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轻便的显示器。

其次,它亮度、对比度高、色彩丰富、响应速度快。

与LCD相比,OLED的亮度和色彩具有明显的优势。

OLED显示器件单个像素的响应速度在1O微秒左右,而LCD显示器的响应速度通常是几千至几万微秒,两者相差悬殊。

因此,0LED显示器更适合于显示各种活动图像,如用于便携电视和游戏机等领域。

更加独特的是,OLED产品可实现软屏。

OLED的生产更近似于精细化工产品,因此可以在塑料、树脂等不同的材料上生产。

如果将有机层蒸镀或涂布在塑料基衬上,就可以实现软屏。

一旦该技术成熟并加以应用,将彻底改变目前很多电器的外观形态,使得令人神往的可折叠电视、电脑的制造成为可能。

OLED还有工作温度范围宽、低压驱动、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OLED的工作温度在-40℃~70℃之间,因此可以运用在很多具有特殊要求的工作场合。

同时,OLED的驱动电压仅需2V~l0V,而且安全、噪声低,容易实现低功率。

与LCD工艺相比,其量产成本比LCD至少低20%。

在制造上,由于采用有机材料,可以通过有机合成方法获得,与无机材料相比较,不仅不耗费自然资源,而且还可以通过合成新的更好性能的有机材料,使OLED的性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OLED技术发展至今仅二十多年,可以说还不成熟,其显示器件尚存在一些缺点,目前最突出的缺陷是其使用寿命较短,一般为5000小时左右。

这样的使用寿命比较适合应用在像手机、MP3、数码相机、车载DVD等生命周期较短或不经常使用的显示设备上。

但如果应用在电视机上却是不够的。

电视机要求显示屏的寿命最少为1.5万小时。

这使得OLED想全面取代LCD尚需要一段时间。

表1、OLED与其它平板、CRT显示器的性能对比(资料来源:文献[13],上海情报所整理加工)三、OLED的应用OLED对我们来说可能还是一个新的名词,但实际上我们或许已经在使用它,只是并不知道而已。

比如,我们的手机显示屏可能就是OLED屏。

OLED手机显示屏仅是OLED的一种应用,实际上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涉及许多领域:商业领域:主要应用在POS机和ATM机、复印机、自动售货机、游戏机、公用电话亭、加油站、打卡机、门禁系统、电子秤等产品和设备的显示屏。

通信领域:主要应用有3G手机、各类可视对讲系统(可视电话)、移动网络终端、ebook(电子图书)等产品的显示屏。

计算机领域:主要有家用和商用计算机(PC/工作站等)、PDA和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

消费类电子产品:主要应用有装饰用品(软屏)与灯具、各类音响设备、计算器、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便携式DVD、便携式电枧机、电子钟表、掌上游戏机、各种家用电器(OLED电视)等产品的显示屏。

工业应用场合:主要应用有各类仪器仪表、手持设备等的显示屏。

交通领域:主要应用有GPS、车载音响、车载电话、飞机仪表和设备等各种指示标志性的显示屏。

如微显示器,这种技术最早用于战斗机飞行员,现在的穿戴式电脑也用它。

有了它,移动设备就不再受显示器体积大、耗电多的限制。

什么是oled为了形像说明oled构造,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比喻:每个oled单元就好比一块汉堡包,发光材料就是夹在中间的蔬菜。

每个oled的显示单元都能受控制地产生三种不同颜色的光。

oled与lcd一样,也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之分。

被动方式下由行列地址选中的单元被点亮。

主动方式下,oled单元后有一个薄膜晶体管(tft),发光单元在tft驱动下点亮。

主动式的oled比较省电,但被动式的oled显示性能更佳。

与lcd做比较,会发现oled优点不少。

oled可以自身发光,而lcd则不发光。

所以oled比lcd亮得多,对比度大,色彩效果好。

oled也没有视角范围的限制,视角一般可达到160度,这样从侧面也不会失真。

lcd需要背景灯光点亮,oled只需要点亮的单元才加电,并且电压较低,所以更加省电。

oled的重量还比lcd轻得多。

oled所需材料很少,制造工艺简单,量产时的成本要比lcd到少节省20%。

不过现在oled最主要的缺点是寿命比lcd短,目前只能达到5000小时,而lcd可达10000小时。

回答者:bluesubway - 魔法师四级11-15 15:45--------------------------------------------------------------------------------OLED的原文是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中文为有机发光二极管。

其原理是在两电极之间夹上有机发光层,当正负极电子在此有机材料中相遇时就会发光,其组件结构比目前流行的TFTLCD简单,生产成本只有TFTLCD的三到四成左右。

除了生产成本便宜之外,OLED还有许多优势,比如自身发光的特性,目前LCD都需要背光模块(在液晶后面加灯管),但OLED通电之后就会自己发光,可以省掉灯管的重量体积及耗电量(灯管耗电量几乎占整个液晶屏幕的一半),不仅让产品厚度只剩两厘米左右,操作电压更低到2至10伏特,加上OLED的反应时间(小于10ms)及色彩都比TFTLCD出色,更有可弯曲的特性,让它的应用范围极广。

回答者:lee89 - 经理五级11-15 15:48--------------------------------------------------------------------------------OLED的英文全称为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中文意思就是“有机发光显示技术”,这是一种全新显示技术。

它最大的特点是能自己发光——OLED的正极是一个薄而透明的铟锡氧化物(ITO),阴极为金属组合物,而将有机材料层(包括电洞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等)包夹在其中,形成一个“三明治”。

接通电流,正极的电洞与阴极的电荷就会在发光层中结合,产生光亮。

根据包夹在其中的有机材料的不同,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同LCD一样,OLED也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种。

最早出现的是无源OLED,它采用行列扫描的方式驱动相应的像素发光,形成屏幕显示,因此成本较低,工艺也比较简单,但由于刷新速度等问题,只用于小尺寸的显示屏;有源显示技术近似于目前的TFT液晶显示器,OLED 发光材料集成在硅片上,每个像素都由一个晶体管驱动。

因而刷新速度飞速提高。

最早运用OLED技术作为显示屏的手机厂家是Motorola,2000年底,Motorola开始采用OLED作为手机显示屏材料,但直至现在,都没有Moto的OLED显示屏在中国出现,可能只在本国销售吧。

此后,许多手机厂商都投入OLED显示研发中。

如现在市场上LG的G7030的外屏,就是无源的OLED显示屏。

与现在最好的TFT-LCD相比,OLED具有以下优势:1、OLED器件的核心层厚度很薄,厚度可以小于1毫米,厚度为液晶的1/3;2、OLED器件为全固态机构,无真空、液体物质,抗震性好,可以适应巨大的加速度、振动等恶劣环境;3、主动发光的特性让OLED几乎没有视角问题。

OLED的亮度为100000cd/平方米,而目前最好的笔记本的TFT亮度为350-400cd,因此,OLED在很大的角度内观看,显示画面不失真;4、OLED器件单个像素的响应速度是液晶元件的1000倍,可以实现精彩的视频重放;5、低温特性好,在零下40度能正常显示,而液晶在低温显示效果不好;6. 对材料和工艺的要求比LCD减少约1/3,成本将会更低;7. 发光转化效率高,且不需要处在光源,能耗比液晶低;8. OLED能够在不同材质的基板上制造,可以做成能弯曲的柔软显示器。

作为一种优秀的显示技术,OLED显示屏的可视度和亮度都比较高,并且具有反应快、重量轻、厚度薄、构造简单等特点,因此,除了在传统数码应用领域向传统的CRT和LCD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外,还可以凭借自己具有柔性设计的独特性能开辟新的市场,如电子纸、可折叠电视和笔记本电脑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